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CLT酸技改扩产CLT酸副产物合成系列高分子分散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6420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CLT酸技改扩产CLT酸副产物合成系列高分子分散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CLT酸技改扩产CLT酸副产物合成系列高分子分散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CLT酸技改扩产CLT酸副产物合成系列高分子分散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CLT酸技改扩产CLT酸副产物合成系列高分子分散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CLT酸技改扩产CLT酸副产物合成系列高分子分散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CLT酸技改扩产CLT酸副产物合成系列高分子分散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CLT酸技改扩产CLT酸副产物合成系列高分子分散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CLT酸技改扩产,CLT酸副产物合成系列高分子分散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 1 -1.1 项目背景及建设地点- 1 -1.2 项目建设内容- 2 -1.3 政策与规划符合性分析- 4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4 -2.1 环境现状- 5 -2.2 评价范围- 5 -3 环境影响预测及污染治理措施- 7 -3.1 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7 -3.2 环境保护目标- 8 -3.3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8 -3.4 污染治理措施及达标可行性分析- 9 -3.5 环境风险评价- 10 -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0 -3.7 环境监测及环境

2、管理- 10 -4 公众参与- 12 -4.1 公众参与方法、内容及对象- 12 -4.2 环保公告结果- 12 -4.3 公众参与总结- 12 -5 评价结论- 14 -6 联系方式- 15 - 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燕化工”)坐落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纬一路,占地面积45335.6m2。公司创建于2002年6月,是专业生产有机颜料中间体CLT酸的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CLT酸主要用途为红色有机颜料中间体,可合成塑料大红、新宝红36b、金光红c等色淀有机颜料,该类颜料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彩色油墨、橡胶和塑料着色等产品的生产。由于CL

3、T酸的还原一直采用传统的铁粉还原工艺,铁泥废渣问题目前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铁粉还原生产CLT酸虽然尚未列入淘汰目录,但秦燕化工为提高产品质量、解决铁泥废渣问题,从2010年开始就已经和各大专院校开始合作研发催化加氢工艺,2011年在厂区内建成了一套间歇式加氢反应釜进行中试研究,利用钯炭催化剂进行催化加氢还原CLT酸硝基物,证明了CLT酸硝基物进行间歇式催化加氢还原生产基本可行,但还原成本比目前铁粉还原成本高约1000元/吨左右。为了降低催化加氢还原成本和采用最先进的加氢还原工艺,秦燕化工与上海一家研发公司合作,开发了连续催化加氢还原工艺,采用雷尼镍作为催化剂,并利用该公司的3000L反应釜串联连

4、续催化加氢设备进行了试验,证明了雷尼镍催化剂在CLT酸硝基物加氢还原上应用的可行性,采用雷尼镍连续催化加氢比目前铁粉还原成本降低8001300元/吨,上述技术储备为本次技改扩产项目工艺改进大生产提供了充足的依据和保障。CLT酸生产过程产生的副产物主要为带有磺酸基和氨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目前外售相关减水剂厂家综合利用,本次CLT酸扩产项目实施后,CLT酸副产物也随之增加,秦燕化工为实现副产综合利用,彻底解决副产物出路问题,于2009年开始与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签订了合作开发计划,进行了CLT酸副产物合成系列高分子分散剂的研发,2011年与擅长减水剂合成和应用的上海固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对合成

5、工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次试验,已掌握了合成工艺,该技术利用CLT酸副产合成得到的氨基磺酸盐系高效水泥减水剂、扩散剂、改性脂肪族减水剂等产品各项指标和性能均能达到国家标准,性能较市场上传统减水剂具有更好的减水性能和混凝土抗坍落性能。为此,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在充分的市场调研以及工艺技术装备完善后,拟投资1340万美元,在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燕化工现有厂区内建设CLT酸技改扩产项目。本次技改扩产项目对现有5000吨/年CLT酸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铁粉还原工艺,改为连续式催化加氢还原工艺,项目实施后CLT酸产能达到10000吨/年,同时对CLT酸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合成系列

6、高分子分散剂,预计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0万元,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 项目建设内容1.2.1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CLT酸技改扩产,CLT酸副产物合成系列高分子分散剂项目建设单位: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技改扩产总 投 资:1340万美元建设地点: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工程组成表见表1。表1 项目工程组成表序号类别名称主要内容及规模1主体工程1CLT酸项目1、对现有5000吨/年CLT酸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淘汰铁粉还原工艺及相关设备,采用连续催化加氢工艺。2、现有CLT酸生产线新增磺化反应釜1台,新增氯化反应釜、氯化反应塔各4台,新增硝化反应釜4台

7、,新增酸析釜1台;污水站西侧新增1000Nm3/h天然气制氢装置;废水处理车间南侧新建加氢还原装置,新增连续催化加氢反应釜2台以及配套相关设备,技改项目实施后CLT酸产能达到10000吨/年。2CLT酸副产综合利用项目1、利用现有CLT酸车间空地,新增70m3反应釜4台及配套设备,建设年产6万吨氨基磺酸盐减水剂(水剂)生产线;新增3台28 m3复配罐及配套设备,建设年产8万吨氨基磺酸盐复合型减水剂(水剂)生产线。2、利用废水处理车间空地,新增70m3反应釜2台及配套设备,建设年产5万吨扩散剂(水剂)生产线;新增100m3反应釜2台及配套设备,建设年产8万吨改性脂肪族减水剂(水剂)生产线。2贮运

8、工程1物料贮存现有储罐区新增50m3苯酚、甲酚、甲酚磺酸、醋酸、甲醛、丙酮储罐各1个;甲苯、硝酸、盐酸等储罐利用现有设施。 2物料运输罐装物料(如甲苯、硫酸、硝酸、丙酮、甲醛等液态原料)用槽车运输,其它原料和产品均用卡车运输。3公用工程1供水依托企业现有供水系统,厂内设循环水站及消防水站;新增4t/h二级反渗透+树脂吸附纯水制备装置,用于天然气制氢;项目总用水量为34万m3/a。2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系统。废水经车间预处理、综合污水站处理达标后纳入开发区污水管网,项目废水排放量23.22万吨/年。3供热项目所需蒸汽由开发区热电厂集中供应,蒸汽用量29980吨/年。将现有燃煤热风炉改造为天然气热风

9、炉;技改项目实施后天然气作为热风炉、制氢装置燃料用量150万m3/a,作为制氢转化原料用227万m3/a,合计377万m3/a。4供电由厂区内变电所供应,本项目用电量为884万kWh/a。4环保工程1废气治理1、磺化尾气利用现有碱液吸收+活性炭吸附解析处理装置,尾气通过1#排气筒排放。2、氯化尾气利用现有一级降膜+两级水喷淋吸收回收副产盐酸+两级碱液吸收回收副产次氯酸钠后接到碱液集中处理装置处理,尾气通过2#排气筒排放。3、硝化尾气利用现有两级碱液吸收+两级稀硝酸吸收处理后接到碱液集中处理装置处理,碱液集中处理装置加入亚钠确保对氮氧化物的吸收效果,尾气通过2#排气筒排放。4、萃取、反萃煤油(非

10、甲烷总烃)废气利用现有活性炭吸附解析装置处理,尾气通过3#排气筒排放。5、干燥尾气利用现有自带旋风除尘后再经布袋除尘处理,尾气通过4#排气筒排放;6、拼混粉尘废气利用现有布袋除尘处理,尾气通过5#排气筒排放。7、氨基磺酸盐减水剂新增两级水吸收处理,尾气通过6#排气筒排放。8、扩散剂、改性脂肪族减水剂尾气新增两级水吸收处理,尾气通过7#排气筒排放。9、热风炉废气通过8#排气筒排放。10、制氢燃天然气废气通过9#排气筒排放。2废水治理措1、废水预处理:利用现有反应萃取预处理装置。2、综合废水处理:依托现有污水站。3固废治理固废按种类的不同分别贮存于厂内现有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暂存点;废包装袋、废活性

11、炭等危险废物委托振兴固废焚烧处置。1.2.2 产品方案产品方案见表2。表2 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名称设计产量(t/a)产品纯度(%)含固量(t/a)包装形式1主产品CLT酸1000098/桶装2氨基磺酸盐减水剂60000(为装置规模)/16700罐装3氨基磺酸盐复合型减水剂80000(为装置规模)/24000罐装4改性脂肪族减水剂80000(为装置规模)/25200罐装5扩散剂50000(为装置规模)/14000罐装6副产品31%盐酸8609 31%/罐装710%次氯酸钠2161 10%/罐装1.2.3 生产工艺CLT酸:以浓硫酸、甲苯为原料经磺化、氯气氯化、硝酸硝化、压滤、中和、过滤洗涤、加氢

12、还原、酸析、压滤、洗涤、干燥、拼混得到最终产品。氨基磺酸盐减水剂:以CLT酸副产溶液、液碱、苯酚、甲醛为原料,经一步聚合反应得到。扩散剂:以CLT酸副产溶液、甲酚、甲酚磺酸、液碱、甲醛为原料,经聚合、醋酸中和反应得到。改性脂肪族减水剂:以亚硫酸钠、丙酮、CLT酸副产溶液、甲醛为原料,经水解、磺化、缩合反应得到。氨基磺酸盐复合型减水剂:以氨基磺酸盐减水剂、脂肪族减水剂、萘系减水剂为原料及混配而成。1.3 政策与规划符合性分析1.3.1 生态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拟建地属于优化准入区中的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建设生态环境功能小区(3-10682D01)。本项目所生产的CLT酸及系列高分子分

13、散剂项目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符合开发区产业定位;项目在企业现有厂区内实施,位于中心河以北、北塘河以南区域,符合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开发区规划要求。1.3.2 规划符合性分析项目位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符合当地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开发区的用地规划;根据当地环境功能区划,厂址区域环境空气属二类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类水体,声环境属3类功能区,可满足项目建设要求;本项目所生产的CLT酸及副产综合利用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符合开发区产业定位;项目在企业现有厂区内实施,位于中心河以北、北塘河以南区域,符合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1.3.3 政策符合性分析据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

14、修订),CLT酸副产综合利用属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第十八条 废水、废气、废渣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经查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和绍兴市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2010-2011年),本项目不属于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项目,且经上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立项审批;本项目的建设未违反关于加强全省工业项目新增污染控制的意见浙政办发200587号意见精神,符合浙江省产业政策。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环境现状2.1.1 周边环境概况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纬一路,厂区东面为空地,南面为纬一路,隔路为空地,西面紧邻光明化工,北面为北塘河。2.1.2 周边环境质量

15、现状(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近期开发区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常规污染物SO2监测浓度在0.020-0.078mg/m3之间,NO2在0.018-0.081mg/m3之间,PM10在0.088-0.147mg/m3之间,各监测结果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2012)中的二级标准。在特征因子方面,臭气浓度监测结果小于19,甲苯监测结果在0.014-0.070mg/m3之间、占标率在0.023-0.117之间,氯化氢监测结果在0.017-0.046mg/m3之间、占标率在0.34-0.92之间,硫酸雾监测结果在0.050-0.153mg/m3之间、占标率在0.167-0.510之间,甲醛

16、、氯气监测结果小于检测限,因此,开发区及周围敏感点特征污染物符合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开发区内河水质较差,已不能满足类水体的环境功能要求。根据调查,超标原因主要是内河受到周边生活、农业面源以及开发区初建时期化工企业污染的影响。但是近年来开发区经过了多年的整治,总体水质有所改善。(3)地下水环境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区域地下水监测因子中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氨氮为类,项目拟建地地下水的水质不满足环境质量要求。据分析,部分地下水水质超标一方面与受污染的地表水补给有关,另一方面与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从而引起的农业面源影响有关。目前该区域地下水无开发利用计划,也尚未

17、划分功能区。(4)声环境该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质量较好,其昼夜噪声均能满足功能区划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功能区标准。2.2 评价范围(1)大气根据估算模式计算结果,本项目为二级评价。因此,根据导则规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生产区为中心,半径2.5km范围,见附图4。(2)地表水该项目污水经上虞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杭州湾,内河水系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周围主要内河,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地上、下游合计约3km的河段。(3)地下水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所在厂区周边20km2的地区。(4)噪声厂界及厂界外200m的范围内。(5)风险根据导则,环境风险评价等

18、级为一级,评价范围以生产区为中心,距离源点5km的范围。3 环境影响预测及污染治理措施3.1 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三废产生排放情况见表3表3 项目三废产生排放情况汇总表污染物种类污染物单位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废水废水量万m3/a23.220023.22CODCrt/a116.100116.1(23.22) *NH3-Nt/a8.12708.127(3.483) *废气VOCs甲苯t/a14.78513.860.925非甲烷总烃t/a2.72.5660.134甲醛t/a30.03328.3281.705苯酚t/a0.0950.0810.014甲酚t/a0.1030.0890.014醋酸t/a0.2

19、130.20.013丙酮t/a10.0869.4030.683甲醇t/a5.955.6540.296小计t/a63.96560.1813.784氯气t/a10.5810.2020.378氯化氢t/a15.84915.3070.542氮氧化物t/a29.8624.155.71硫酸雾t/a18.3217.9530.367 粉尘t/a12.1111.1011.009二氧化硫t/a0.1800.18固废制氢废催化剂t/(3年)5.75.70制氢废吸附剂t/(10年)7.57.50滤渣S1-1t/a279.69279.690加氢废催化剂S1-2t/a24.84 24.84 0废包装袋t/a220废包装桶

20、t/a0.50.50废活性炭t/a330生活垃圾t/a30300一般废物合计制氢废催化剂t/(3年)5.75.70制氢废吸附剂t/(10年)7.57.50危险废物合计*t/a310.03310.0303.2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保护对象情况见表4。表4 主要保护对象一览表环境要素名称方位厂界最近距离规模敏感性描述保护级别环境空气开发区生活区ESE2.89km集中式居住生活区一般(GB3095-2012)二级世海村S2.7km3470人一般地表水北塘河N紧邻小河一般(GB3838-2002)III类声环境厂界及厂界外200m范围内一般(GB3096-2008)3类3.3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1)

21、环境空气影响从正常排放工况下的预测结果可知,HCl、氯气和甲醛的最大地面浓度均位于厂区附件,最大距离为离源250m。其中甲醛的小时预测值影响最大,预测最大值占标率为31.4%,其余预测因子影响较小。对敏感点的预测表明,贡献值相对最大的是开发区生活区,甲醛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0037mg/m3、占标率7.4%,叠加本底后占标率为17.4%,其余敏感点和预测因子影响相对较小。非正常排放工况下,HCl、氯气和甲醛的最大地面浓度均位于厂区附近,最大距离为离源250m,位于厂界附近;周边大气环境仍可维持现状,但影响明显加大,因此企业在生产中应严格管理,做好废气的治理工作,避免出现非正常排放情况。建议卫

22、生主管部门控制秦燕化工C酸车间、减水剂车间以及罐区均需设置100m的卫生防护距离。根据现场踏勘,该环境防护区域均处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区域内无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2)水环境影响项目废水经厂区处理达标后入网,废水量在上虞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之内,对上虞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及正常运行影响不大。当出现事故性排放时,事故排放的废水接入事故排放池,待污水处理设施恢复正常后,重新处理达标处理。因此,事故排放时本项目排放的废水对上虞污水处理厂基本无影响。由于污水不排入内河,因此,在正常生产和清污分流情况下对开发区内河基本无影响。(3)声环境影响该项目噪声主要为输送泵、引风机、冷却塔、反

23、应釜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等,其噪声源强在7585dB之间,技改项目对厂界噪声的贡献值较小,声环境质量仍可维持现状,即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4)固废处置影响该项目产生的固废详见表5.3-13。其中废活性炭、废包装袋属于危险废物,委托上虞振兴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处置;制氢废催化剂、废吸附剂委托生产厂家回收活化后返回使用;加氢废催化剂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废包装桶由原料生产厂家统一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项目实施后要求中和滤渣按照关于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程序的通知(浙环发

24、20133号)要求进行固废鉴定,若鉴定为危险废物,则委托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若鉴定为一般废物的,可按一般废物要求进行管理;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3.4 污染治理措施及达标可行性分析本次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治理措施汇总见表5。表5 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分类措施名称主要内容废水废水收集、清污分流措施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污污分流改造废水预处理措施新增萃取釜1台,将车间萃取、反萃装置处理能力扩容至800t/d综合废水处理措施利用现有综合污水站,采用斜板隔油+六级静置除油+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工艺废气废气收集系统采用管道、集气罩等措施进行收集磺化废气治理装置利用现有碱

25、液吸收+活性炭纤维吸附解析,排气筒高度15m氯化、硝化、压滤、中和废气治理装置氯化尾气利用现有一级降膜吸收+两级水吸收+两级碱液吸收+末端碱液吸收;硝化、中和尾气利用现有两级碱液吸收+两级稀硝酸吸收+末端碱液吸收,末端加入亚钠还原;压滤废气设置集气罩收集,尾气接入末端碱液+亚钠还原吸收;尾气排气筒高度25m。干燥粉尘尾废气治理装置利用现有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处理,尾气排气筒高度15m拼混粉尘废气治理装置利用现有布袋除尘处理,尾气排气筒高度15m萃取、反萃废气治理装置利用现有活性炭纤维吸附解析1套,排气筒高度15m氨基磺酸盐减水剂废气治理装置新增两级水吸收处理,尾气排气筒高度15m扩散剂、改性脂肪

26、族减水剂废气治理装置新增两级水吸收处理,尾气排气筒高度15m噪声隔声、消声、减振等措施设备合理布局,使主要噪声源尽可能远离厂界,对风机等高噪声设备加装消声与隔声装置,并加强设备维护工作,以减少设备非正常运转噪声固废分类收集处置已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相关规定进行改造,设置防渗防漏措施,并设置渗滤液收集系统地下水地下水污染防治生产区、储罐区、固废堆场、废水处理装置等区域进行防渗改造3.5 环境风险评价根据风险分析,本项目的环境风险隐患是存在的,其最大的环境风险为甲苯储罐泄漏、爆炸事故,因此要求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认真落实各种风险防范措施,通过相应的

27、技术手段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以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3.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该项目总投资134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22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00万元,运行费用797万元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显著,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从环境效益方面看,各项环保治理措施投入正常运行后,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当地环境质量仍能满足功能区要求。总而言之,该项目的建设将获得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三赢局面。3.7 环境管理、监理及环境监测计划1、环境管理目前公司已设立

28、了专职的环保科,并由公司总经理主抓环保工作,项目实施后应将生产线污染治理装置归由公司环保科管理,废水、废气治理设施应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并做好废水、废气、固废操作台账。2、环境监理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环境保护设施监理能力的监理单位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进行技术监督” ;根据浙环发201241号文,石化、化工、火力发电、农药、医药等行业环境风险高或污染较重的建设项目需开展环境监理。根据上述要求,秦燕化工需开展环境监理工作。3、环境监测计划根据企业的排污特点及环境特征,建议监测计划见表

29、7。表7 环境监测计划表类别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频率水环境污水站排污口pH、CODCr、NH3-N、石油类、苯胺1次/天雨水排放口pH、CODCr、NH3-N排放时大气环境排气筒和厂区边界氯化氢、氯气、氮氧化物、甲苯、硫酸雾、甲醛等每半年一期,每期连续2天,每天2次声环境厂区边界Leq每半年一期,每期连续2天,每天昼夜各1次4 公众参与4.1 公众参与方法、内容及对象为了使公众了解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使本项目被公众认可,支持和配合项目的建设,并由此提高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开展了公众调查,经收集相关区域内公众对本项目的认识和要求。调查主要采取发放表格和公示的形式进行,

30、调查对象主要是项目所在地所在区域的团体和个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当地现有环境质量的看法;认为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对项目的了解程度;对企业环境信誉的满意度;对本项目最担心的环境问题;认为项目实施后对当地居民就业、经济发展是否有利;项目投产后对当地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对项目建设的态度。本次公众调查共收回团体调查表20份,回收率达到100%。个人调查表50份,回收率达到100%。被调查单位是项目所在地附近的街道、村行政单位和企业等。被调查的个人为盖北镇村民和园区工作人员等。4.2 环保公告结果本项目于2013年6月9日2013年6月26日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公示地点共3处:盖北镇政府、世海村、杭州湾

31、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公示期间没有收到群众的来电、来信及来访; 2013年11月5日2013年11月20日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公示地点共3处与第一次公示地点相同,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放置在以上3个公示地点和秦燕公司办公室,方便公众的查阅。在公示期间内没有收到群众的来电、来信及来访。4.3 公众参与总结综合公众调查结果表明,广大群众和企业对本项目的建设还是比较关心支持的,没有反对意见,环评要求企业加强企群关系,做好以人为本,使企业的生存建立在民众生存的基础上。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物防治措施,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一旦超标,则应立即停产整顿。5 评价结论本项目选

32、址于企业现有厂区内,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并符合上虞区市域总体规划、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及其规划环评要求。项目生产精细化工产品CLT酸及CLT酸副产综合利用生产系列高分子分散剂,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以及资源能源利用水平等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新增污染物总量通过区域调剂解决,符合总量控制原则。各污染物经治理达标排放后对周围环境的贡献量不大,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当地环境质量仍能满足功能区要求。建设单位应切实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环保管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将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从环保角度而言,本项目在现有厂址内实施是可行的。6 联系方式一、建设单位单位: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67529726联系地址: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环评单位杭州一达环保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联系话:/057185101767 邮编:310006联系地址:杭州市环城北路141号永通信息广场东楼1801室三、环保管理部门联系人:上虞环境环保局 电话:0575-82171167四、环评审批部门联系人:绍兴市环保局信访值班制 电话:123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