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专项规划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6509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花专项规划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兰花专项规划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兰花专项规划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兰花专项规划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兰花专项规划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花专项规划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花专项规划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前言.22项目概况.23.规划依据.44规划设计理念.55.规划设计原则.66.规划设计目标与构思.67.总体规划设计.78.景观节点设计.99.单项设计.12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81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植物园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均以每年15座的速度增加,植物园数量已达234座,分布于除西藏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植物园在科研、科普、保护与开发方面作用更加突出。但我国植物园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植物园地域分布存在的不合理状况便是问题之一,主要表现是:东部多、西部少;大城市周边多,偏远地区少;生物多样性非热点地区多,热点地区少。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系统与植物异常非富,

2、但植物园只有10余个,不足我国植物园总数的10,与本区域在全国的生态地位极不相符。古蔺地处长江上游,位于中国亚热带气候区的中间地带,生态区位重要,植物资源丰富,建设亚热带珍稀植物园,对于保护西南地区乃至整个亚热带地区植物资源、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能以热带附生观赏兰科植物来满足当地居民欣赏兰花的要求。2项目概况2.1项目背景古蔺县处在川黔两省自然、交通、文化、经济的交汇核心地带,气候类型为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古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地区兰科植物资源,特别是具有丰富的国兰资源,县花国兰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认知度。自古古蔺就是养殖兰花和建立兰花园的理想之地,有“走马

3、古蔺闻兰香”的美称。在古蔺建设一个以国兰和亚热带地生兰科植物为主,兼顾典型代表性热带附生观赏兰科植物的兰花主题植物园,既可促进旅游业发展也可满足当地居民欣赏兰花和日常活动的需求,同时还起到了保护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珍稀植物遗传基因的作用。2.1.1自然背景古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的乌蒙山系大娄山脉西段,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053410620,北纬27412820之间,县城设在古蔺镇。全县属盆周南缘山地地貌,古蔺河穿城而过,主要干流总长70公里,年均总流量3.37亿立方米。古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热量充足、立体气候明显、小区气候突出。月平均气温17

4、.6,年均日照时数1318.6小时,无霜期260天,年平均降水量748.4毫米。2.1.2 人文背景 古蔺地域文化多样性丰富,民俗民间文化根基深厚。大寨苗族的踩山节活动、歌舞文化等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文化传统以及誉满中外的郎酒文化、红色文化和黄荆原始森林、古蔺梯田等自然山水文化都是古蔺当地首推的地域特色文化。古蔺地域文化多样性丰富,民俗民间文化根基深厚。2.2现状分析2.2.1项目区位分析古蔺县兰花植物园,地处古蔺县县城西部中心区域杨家湾,总占地面积115153平方米。北面与县城主干道相接,东西两侧分别为三级道路。基址周边正处在建设期,建成后将会聚集古蔺县的中小学校、科研研究机构以及医院、供电所

5、、文化活动中心等居民配套设施机构。基址东北部与古蔺河相望,并与河西岸滨河绿地相对。南部为县城主要商业用地,将会成为古蔺今后活跃的商业圈,这一区域也将随之成为县城的核心地带,古蔺兰花植物园也将在县城腹地成为重要的“城市之肺”与“城市名片”,积极的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2.2.2项目地形坡度分析该设计用地最大高度落差为10米,处于基地北端以及西南角。其次坡度较大的区域为西北侧的带状坡地,这两个坡度较大的区域可依就本来的地势地貌修建梯田景观,既节省了动土量与建造经费,又可凸显古蔺本地特色梯田文化,保留场地记忆。园区余下的绝大部分区域的地势较平坦,整体景观视线开阔通透,空间不受拘限,场地的可塑性强。

6、适合在此规划各类观览活动场地与游憩场地。2.2.3设计用地自然现状分析古蔺县本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古蔺特色珍稀植物不仅种类繁多且数量十分可观,上至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银杏、南方红豆杉,下至珍稀蕨类植物松叶蕨、莲座蕨,总27个特有属均因古蔺良好的气候环境在此繁衍生息。虽然古蔺拥有优越的植物生长条件,古蔺县兰花植物园现基址所栽种的植物种类却只是以桃树为主,种植层次过于单一,不利于自身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且不具备良好的园林观赏价值。规划建设植物园时将桃树适当保留或移栽使用,点缀与植物园植物景观之中,在丰富景观色彩与层次的同时,也保留了古蔺人对该场地的时代记忆。2.2.4设计用地人文现状分析古蔺地域文

7、化多样性丰富,民俗民间文化根基深厚,但现今县城内部缺少居民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场所,古蔺的文化民俗特色无法得到体现。古蔺兰花植物园将会作为一个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载体,承载并传承古蔺的深厚底蕴,将古蔺的文化向外界推广的同时,也让古蔺本地居民打开一扇通往自己心里的门。2.2.5人流来源及入口分析根据植物园的面积以及对周边区域人流的分析,植物园共设置三个入口。其中主入口位于植物园的南面,且带有与停车场相通的入口广场,可迎接从南面商业区涌入的人流以及由省道而来的外地观光客流,这部分人流主要以游憩观光为目的,从主入口进入植物园后可直接在植物园南部主要游览观光区进行游览。东侧入口是考虑到植物园东面坐落的医院和小

8、学设置的,其位置与医院相对,主要目的是方便从医院进入植物园进行锻炼休养的人群以及从小学进入植物园进行科普活动的人群。西侧入口则是考虑到植物园西面坐落的养老院与中学设置的,其位置与西侧外围的丁字路口相对,主要目的是便于对植物园需求较大的中学生以及希望在植物园休闲进行康体活动的老年人进入。2.2.6景观视线分析植物园基址四周均为硬质城市建筑,特别是基址北部与南部的商业建筑群,使园区视线非常封闭。所以需注意园区内部的景点要与基址边缘视线渗透,吸引游览人群视线向内。3规划依据3.1规划理论整个古蔺兰花植物园作为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在保持完整的景观序列的同时,在原地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围绕兰花主

9、题以最少的投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好各个分区并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和作用的设定完成各个区域的规划,使每个区域都具有各自特色的同时保持园区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3.2景观设计理论 古蔺兰花植物园作为兰花专题植物园,在持有植物园本身具有的科研、教育、展示的属性的同时,为了加深景观内涵及景观印象,要将兰文化及古蔺特色人文景观融入植物园以植物为主的生态景观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使得景观层次更加丰富,表现的兰花主题更加立体。利用合理的景观序列和景观节点设置能引起游人情绪的起伏波动。3.3生态理论 古蔺兰花植物园作为古蔺的“城市之肺”,要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植物园管理知识,让植物园在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在

10、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能保持自身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前期注重生态性地合理规划可以使植物园逐渐形成自身稳定的生态体系,并逐渐具有自身的调节能力和抵抗力。这会最小程度地减少植物园后期投入并使之成为可持续性强的景观。4规划设计理念4.1自然种植方式古蔺县优越的生态环境时刻提醒我们要注重对古蔺自然资源的保护。整个植物园尽量少得附着人工痕迹,设计游览路线与游览设施等要素时,要平衡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保证当地动植物资源得到保护的前提下要积极引进外地优生兰品种并进行分类、鉴定、评价、繁殖、保存、利用和新品种选育,以丰富植物种类保存种质资源,增加本地兰花品种的多样性。在地形方面应充分利用园区内起伏的地

11、形地势,有节奏得规划景观节点,使园区的韵律感展现出灵动与活力。使植物园的兰花与其它植物的种植更加趋于自然化。4.2规模景观营造古蔺县历史文化积淀浓厚,当地的苗族特色文化、酒文化、红色文化、自然山水文化等都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而在这样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建立一所植物园就必须拥有它独有的设计和建筑风格,所以在植物园的景观营造上面必须拥有古蔺县独有的特色和文化。从历史文化资源、居民风俗与日常活动等方面捕捉具有古蔺特色的元素提升为具有景观艺术美感的景观元素,将特色文化不着痕迹地融入生态景观里。4.3促进文化交流古蔺县植物园不仅仅只是一个以兰花为主题的观赏园,它自身还有另外一个独有的特色,那就是包括兰花

12、文化在内的古蔺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兰花培养种植区和兰友及青少年交流中心专门负责当地居民和其他游客对于兰花的交流和学习,而古蔺特色文化区更是对古蔺文化的一种提倡。所有它在文化的交流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5规划设计原则5.1人与自然共鸣 兰花植物园是以自然为主的生态植物园,充分尊重和利用基地现状自然条件,突出植物的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的生态性,选用原生态建筑材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古蔺县的定位是山水城市,植物园在建成后将会成为古蔺城市生态核心,成为城市标志性生态绿地,所以应尽量利用现有场地合理规划,减少对生态的干预。5.2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公众行为和心里需求,以人为本,强调游览舒适度,为各类人群创造

13、宜人的休闲、娱乐、观赏、学习的环境空间。5.3古蔺文化荟萃公园不仅能满足居民的使用功能,还应成为展示古蔺文化的重要场所,苗族文化广场,博物馆,四度赤水纪念碑等便很好的将古蔺县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创作出高品位的园林精品。5.4 经济型原则 利用简洁、明快的植物配置,就地取材的各种石景、小品,流畅又富节奏感的古蔺河景观风景线,从而创造一个即有时代感又有文化兰花植物园景观。6规划设计目标及构思6.1规划设计目标在这个拥有浓厚底蕴和文化的古蔺县建立一个以兰花文化,红色文化,古蔺文化为主题,以兰花观赏,兰花文化,兰花交流为平台,再结合现代植物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创作一个集休闲、

14、娱乐、观赏、学习为一体的并且可以体现出古蔺独有的地域特色文化的特色兰花主题植物园。6.2规划设计构思由于该植物园是以兰花为主题,以古蔺独有文化为特色的观赏园。所以可分为“自然”和“人文”两个大的板块,这两个板块以兰为主要设计线索,融合古蔺当地特色,使兰花文化与古蔺文化两条主线汇聚在一园之中。首先第一个大的板块“自然”包括兰花品种展示区和兰花种植示范基地。这个板块主要是以兰花的展览欣赏和兰花栽培交流为主,由于整个景观,植物等都体现了该植物园的自然生态原则。所以提出的“自然”的概念。其次第二个大的板块“人文”主要包括兰花文化主题区,古蔺特色文化区。珍品兰花体验区,在这个板块中,包含了古蔺当地特色的

15、苗族人文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兰花文化。整个板块都是以“人文”为主题而展开的,故提出“人文”这个概念。通过“自然”和“人文”这两个大的主题来反映古蔺兰花植物园所包含的意义。 通过场地分析,确定主要景观轴线继而演变出主要的路径形态,再考虑到景点的可达性、景观效果与应具备的功能区划,对园路的位置与形态定型。最后根据功能区性质将其布置在合理的位置,完成基本布局。7总体规划设计古蔺县兰花植物园的主要围绕兰花文化、古蔺生态与古蔺特色文化展开。如何在11公顷的场地上将博大精深的东方兰文化与古蔺文化汇聚与提炼?如何使园区的属性得到扩展并可为古蔺普通居民使用?针对这两点问题,结合基址的地形特点和功能要求,提出“

16、一轴,两带,多节点”的景观结构,由南向北的景观总轴线将“自然”主题景观带与“人文”主题景观带融合,串联起多个景观节点,由景观的细部提高景观可识别性,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使整个区域的景观具有统一性和节奏感。由现状分析将项目用地划分为前后动静两个不同的区域,根据各功能区所要求的环境特征不同,将不同功能区合理的分布,使平面构成和谐自然,以体现“兰姿”之婉转飘逸。园区大面积的绿地中点缀的功能建筑高度较低,不着痕迹地和周边绿地融为一体,整个园区好似一张紧贴着大地覆盖着城市的绿毯,映射古蔺“山水城市”的美誉。周边用混栽乔木将园区与市区分隔开来,使游人宛若置身自然之中,在游览过程中忘却烦忧,使身心得到净化与熏

17、陶。7.1设计用地功能分区根据设计用地应承载的各个功能(科研与科普、生态与文化展示、休闲游憩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环境质量等),将古蔺兰花植物园由南至北划分为六大功能区,即兰花文化主题区、珍品兰花体验区、古蔺特色文化区、兰花种植示范基地、兰花品种展示区。兰花品种展示区:位于主入口进门左侧区,在这块功能区能够为我们很好的呈现着各种品种优良的各种兰花,首先在里面最具特色的兰花品种展示带便是位于最西北面的“兰海”,由于地势差,种植者来自国内外不同品种的兰花,仿佛是一片兰花的海洋。该功能区的正中间便是一个小型休憩广场,由于该广场的视角良好,可以很好地在这里欣赏兰花。而其它的也种植着各个兰花的名贵品

18、种。兰花种植示范基地:位于主入口进门右侧区的兰花种植示范基地主要是以兰花的栽培种植和兰花的学习交流为主的功能区。在这里我们能够非常清楚的了解到兰花的培养,种植和开花等详细过程,为一些兰花爱好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同时能够通过这些为青少年了解我们中国的兰花文化提供了方便。古蔺特色文化区:位于古蔺兰花植物园的中间区域,主要包括古蔺珍稀植物带,苗族特色文化区和红色文化区三个区域。在这个古蔺珍稀植物带中涵括了桫椤,珙桐,水杉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充分的展示了古蔺县的植物资源。而苗族特色文化区和红色文化区都将古蔺引以为傲的苗族文化,红色文化作为古蔺县的重要标志在这里进行展示,从而使游客对古蔺的各个方

19、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珍品兰花体验区:位于古蔺兰花植物园的最东北面的区域,在这里分为了拍卖场和兰花珍藏馆两块区域,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名贵兰花品种。兰花爱好者可以在这里购买自己喜欢的具有艺术价值的名贵兰花品种,也可以在兰花珍藏馆里欣赏各种名贵品种。为古蔺兰花植物园的艺术文化价值画上了重要一笔。兰花文化主题区:位于古蔺兰花植物园与珍品兰花体验区相邻的区域,此地分为了三个小的区域,包括兰花壁,兰花文化馆,兰花主题餐厅。以兰花壁和兰花文化馆为核心的,通过展示古今中外与兰相关的诗词、绘画、雕刻、工艺品,食品等与兰花相关的文化产物,集中提炼并突出富有东方特色的兰花文化,烘托浓重的文化氛围使游览者通过感官

20、对兰花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过程进行了解,对兰花的感情得到升华。7.2设计用地交通规划根据出入口位置及功能分区,将设计用地的交通分为四种类型:一级园路、二级园路、三级园路、游憩栈道及专用通道。一级园路:植物园区内的环形主干道,宽度为5米,可允许电瓶车行驶。一级园路交通流通量最大,流通功能性最强,连接园区内各功能区域,也暗示着最佳游览路线。二级园路:二级园路宽度为3米,起到丰富景观游览路线,分流不同需要游览人群的作用。部分园路同时还具有连接或分隔不同功能区或某些功能区内部各区域的作用。三级园路:三级园路为园区的游步道,宽度为1.5至2米。主要功能是提高景观的可参与性和增加游览路线的长度,或作为功能区内

21、部的捷径使用。游憩栈道:既可满足基本交通功能,又可增加景观的体验性和亲和性,并且可以提供不同的观景角度。专用通道:引种驯化区的专用通道可通小型农用机械和小型农用交通工具。生态停车场:园区设有主停车场及副停车场,共计可停放80台车辆。停车场被错落的乔木群围合,隔离停车场的废气及噪声污染。8景观节点设计8.1入口广场区入口广场区提供人群集散、停留的空间,对植物园起到缓冲作用,广场上有宽阔的铺装,广场中间有一个小型喷泉,广场周边有一个兰花植物园的特色景观墙,上面附有植物园的游览路线。8.2兰海兰海位于兰花品种展示区,是有各种兰花组成的“兰花海洋”,供游客集中欣赏兰花的地方园中兰花璀璨绽放,色彩浓烈、

22、花形奇异、种类丰富的兰花带给人感官的冲击,调动人们的游览兴趣和积极性。8.3观景亭毗邻兰海旁,与兰海和其它景点相互交映,在亭不仅供游客休憩之用,还能以其独有的观景视线,欣赏来自四周的景点。8.4兰花培养种植区兰花培养种植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活动,包括研究兰花的生长,开花以及兰花的各种习性等,在这块区域里还有一个小型湖泊,特色木板路,休憩湖畔等景观点。为兰花的培养种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8.5兰友及青少年交流中心它和兰花培养种植区域都同样处于兰花种植示范基地。与兰花培养基地区不同的是它的功能主要用于兰花的科教活动,包括兰花爱好者的学习交流,青少年的兰花科学知识普及等。在这块游览区域有宽敞

23、的多动绿地,茂密的丛林带,健全的硬件设施。为到来的游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活动场所8.6古蔺珍稀植物带在古蔺县有许许多多的自然资源,而其中的灌乔木157科25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更是随处可见,而在该植物园的珍稀植物带中,便集中种植了包括桫椤,珙桐,水杉,山板栗,鹅掌楸,红豆杉等在内的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一来对国家珍稀植物进行集中保护,二来能使游客们有更好的保护我国珍稀植物的意识。8.7苗族文化广场古蔺文化最重要的一种就是苗族文化,苗族文化广场是一片开阔空旷的场地,此地用于庆祝苗族文化中比较隆重的节日比如苗年,踩山节,吃牛节,赶苗场等。因民俗歌舞展示需要较空旷的场地,故该场地除了在边缘设有民族

24、特色的景观柱和必要的休憩用座椅之外,中心区域并不做过多的景观装饰。8.8苗族文化博物馆苗族文化博物馆紧靠着苗族文化广场,是游客了解苗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博物馆旁有一个小型水池,四周种植着各种类型的树木,环境优美。而在苗族文化博物馆里面有古蔺所特有的苗族文学,苗族民歌等历史记载。红色的蜿蜒走道内侧设有介绍古蔺特色苗族文化和古蔺文化之杰出代表的展示板,步行在走到中,细细品读古蔺的历史与文化,和古蔺一起徜徉在历史长河中,从而被古蔺的积淀与美所感动。8.9四渡赤水纪念碑由于红军长征里非常经典的四度赤水战役发生在古蔺县境内,所以此地形成了独特的古蔺县红色文化,纪念碑共有四座,位于该区域的四个角落,分别记录

25、着四次渡过赤水的历史情景,碑上刻着多为将士刻画着不惧劲敌,英勇奋战的身影,使得前来观赏游玩的游客更加的了解四度赤水这一段光辉历史,更让他们长征中的红军坚韧不拔的精神。8.10毛泽东专馆毛泽东专馆位于植物园的东北部,紧挨着四渡赤水纪念碑,专馆的建筑风格设计是采用上个世纪红军长征年代的古建筑风格,门前塑有一个毛泽东雕像,专馆里面分为几个不同部分,分别记录着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一些著作,文物以及事迹等。8.11拍卖场拍卖场位于珍品兰花体验区域,植物园除了必要了科研,教育,休憩,游玩功能外,还能为兰花爱好者提供各式各样的名贵兰花品种。拍卖场会定期举办拍卖会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兰花品种。拍卖场所采取的的现

26、代化的建筑风格,白色的地板铺装使得其显得人文气息更加浓郁。8.12兰花珍藏馆兰花珍藏馆同样位于珍品兰花体验区,里面珍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名贵兰花,与拍卖场功能不同的是,它所珍藏的兰花主要供游客欣赏游玩,不进行交易买卖。珍藏馆里主要分为国兰与洋兰两块区域。8.13兰花壁兰花壁是由多座景观墙壁围成的,在每座景观墙上刻画和展示着古今中外与兰相关的诗词、绘画、雕刻、工艺品等与兰相关的文化产物,集中提炼并突出富有东方特色的兰文化,烘托浓重的文化氛围使游览者通过感官对兰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过程进行了解,对兰的感情得到升华。8.14兰花文化馆兰花文化馆和兰花壁位于兰花文化主题区域,而在功能方面都提供了关于兰花的历

27、史文化,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慧禅法师与兰的故事。兰花文化馆作为进入科普科研区的铺垫,奠定了后续游览理性、沉稳的基调,使在迷宫中行走的人们从游憩时兴奋的身心状态转至严谨思考的冷静的状态,有让游览人群保持安静的暗示作用。8.15兰花主题餐厅在兰花文化主题区里有重要的一块区域就是兰花主题餐厅,采取了中式建筑风格,在建筑周围建有几座休憩亭供游客品尝食物和休息,而在兰花的食用方面,兰花的香气清冽,醇正,可用来熏茶。兰花本身可做汤,据载花可点汤,临点汤时,先以热水瀹过,花色新,汤味鲜美。兰花可作菜肴,乃筵席上的著名川菜,清香扑鼻,缭绕席间,食之令人终生难忘。川菜中的名菜有“兰花肚丝”,“兰花肉丝”等,还有“

28、兰花包子”也其味无穷。816副入口二该入口正对医院方向,可吸引来自医院和小学以及来自外界的步行人流。兰特色景观墙点明了植物园的主题,与碧泉的结合起到障景的作用,也使得入口广场非常有空间感。9单项规划设计9.1建筑规划设计园区内的主体建筑为兰花文化馆,它的外形是由开放的兰花的形态演变而来的,具有鲜明的主题特征。运用柔和的曲线塑造建筑的外轮廓,一方面可以弱化建筑的硬质景观和周边绿地景观的冲突,另一方面与园区内的道路布置的节奏相协调,使整体景观和谐且统一指向“兰花”的主题。除主体建筑外,园区内多为功能性建筑。为了建筑与植物园主体植物景观相融合并不显突兀,建筑的层数最多设为两层,使建筑好似镶嵌在绿地之

29、中。园区内建筑的主要性质为展览、休憩及科教作用。总面积约为6850平方米。9.2种植规划设计9.2.1 主要大乔木分布区域规划根据划分的各个功能区所需要的空间尺度及空间性质的不同,每个区域栽种的植物都具有该区域的特点。外围区域需要常绿落叶阔叶林将园区与复杂的城市环境分隔开来从外部看形成层次丰富的城市景观。主要应用树种有:香樟、国槐、法国冬青、黄葛树、大叶榕、云杉等。科研与科普区为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研究环境,需以针叶搭配落叶林这种空间郁闭度较高的种植模式,让置身其中的人有领域感。主要树种有:雪松、朴树、栾树等。游憩走廊为营造悠然、惬意的景观环境,在种植搭配上要求形式多变,种类多样,塑造丰富的具有

30、层次的自然景观,观花观叶植物的作为前景可使游览者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主要树种有:垂柳、木芙蓉、碧桃、贴梗海棠等。古蔺珍稀植物带旨在保护古蔺的生物多样性,主要以展示古蔺本地特色珍稀物种为主,通过古蔺当地调查以自然模式搭配乔灌草种类并确定珍稀植物与常用乔灌木的搭配比例,使得该区域能早日形成稳定的自身生态系统,以减少日后维护珍稀树木所需的费用。主要树种有:金花茶、珙桐、银杏、香樟、金钱松、榉树、杨梅、三尖杉等。古蔺特色文化区以及兰花珍藏馆作为汇聚游客最多的场所,种植设计主要是以丛植或散植模式为主,通过植物的连接作用使两个空间之间可以相互渗透,达到景观风格的统一。主要树种有:樱花、腊梅、红枫、丛生芙蓉

31、、垂丝海棠、紫薇等。入口广场区采用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种植理念,种植层次丰富的乔木以吸引外部人流的视线。与园区内部之间树立的高大常绿大乔木具有遮挡视线、欲扬先抑的作用。主要树种有:广玉兰、黄葛树、银杏、香椿、合欢、红叶李等。表一 骨干植物名录序号种名学名 科属1银杏Ginkgo biloba 银杏科银杏属2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无患子科栾属3木芙蓉Cottonrose Hibiscus锦葵科木槿属4广玉兰Magnalia grandiflora木兰科木兰属5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小檗科南天竹属6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杜英科杜英

32、属7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樟科樟属8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茉莉花属木犀科9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木兰科含笑属10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桑科榕属11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千屈菜科紫薇属12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腊梅科腊梅属13红枫Acer truncatum槭树科槭树属14山茶Camellia japomica山茶科山茶属15雪松Cedrus deodara松科松属16樱花Prus serrulata蔷薇科樱属17云杉Picea asperata松科云杉属18侧柏Plat

33、ycladus orientalis柏科侧柏属19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红豆杉科红豆杉属20法国冬青Vibumum odoratissimum忍冬科荚蒾属21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五加科常春藤属22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蔷薇科木瓜属23丛生芙蓉Diospyros armata锦葵科木槿属24红叶石楠Photinia serrulata蔷薇科石楠属25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蔷薇科苹果属26美人蕉Canna indica美人蕉科美人蕉属27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豆科合欢属28红梅Prnus mume蔷

34、薇科李属29雀舌黄杨Buxus harlandii黄杨科黄杨属30春羽Philodenron selloum天南星科林芋属31大叶樟Cinnamomum porreclum樟科樟属32绵竹Bambusa intermedia禾本科竹属33黄葛树Ficus virens var.桑科榕属34箭竹Fargesia spathacea禾本科竹属35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禾本科芦苇属36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木兰科鹅掌楸属37蒲苇Typha minina禾本科蒲苇属38皂角Gleditsia sinensis苏木科皂角属39小香蒲Typha minima

35、香蒲科香蒲属40伞草Cyperus altemifilius莎草科莎草属41碧桃Prunus persica蔷薇科李属42水生鸢尾Iris barata鸢尾科鸢尾属43黄花槐Cassia surattensis豆科决明属44睡莲Nymphaea alba睡莲科睡莲属45四季杨Populus canadensis杨柳科柳属46络石Trachelospermum jsaminoides夹竹桃科络石属47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苦木科臭椿属48朴树Celtis sinensis榆科朴属49木香Rosa banksiae菊科木香属9.2.2兰花专项规划设计兰花的生长随着所处的自然环境

36、的不同,其生长方式也不同,通常分为附生兰、地生兰和腐生兰三种,这三种兰花在根部构造上有很大的差异,在栽培过程中也需要给与不同的光照、水分及温度。地生兰有绿色的叶片,根系生长混杂落叶和腐殖土的土壤中,十分像一般常见的花卉。故地生兰可在园区作为地被植物栽植,栽植的区域不受限制。附生兰生长在树干上,但不从树木上吸收养分,有些种类附生在岩石或悬崖上,根系大部分裸露在空气中,故可考虑在花田走廊的溪边林地和古蔺生态体验区以及兰花生境模拟园的乔木上种植。腐生兰通常生存于腐烂的植物体上,这类兰花只有几个属且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较多,因腐生兰生长环境较为特殊,所以主要考虑在兰花生境模拟园的温室中种植。兰花因大部分

37、品种源于中国,因此又有国兰与洋兰之分。国兰喜阴湿环境,一般以荫蔽度百分之五十以上为好,要求生长环境水分充足、通风透气,所以在乔木种植密度大且较阴湿的园区北部区域国兰的种植量较大。洋兰一般生长缓慢,从幼苗至成品需要二至四年。洋兰均属气生根系,要求排水良好、保湿性强、透气性能好的生长环境。园区的地被部分约由百分之八十的一般草本植物与百分之二十的兰花构成。附生于乔木上的兰花与地被兰花共同构成兰花的景观立体层次。古蔺的兰花独具风格且种类繁多,种质资源丰富的兰花资源使其成为了养兰赏兰的理想之地。现大量流通的国兰品种,如剑兰、四季兰、春兰、送春兰、蕙兰、台兰、虎头兰、套耳兰、硬叶兰、线叶兰、纹瓣兰、牟耳兰

38、、金边兰、寒兰等数十个品种,这些品种由于来源稳定,可作为一般地被植物栽植在人流活动量较大的兰文化展览区、古蔺文化体验区以及入口广场区周边。古蔺县的可驯化兰花品种,如坛花兰、杜鹃兰、竹叶兰、白及、蜜花石豆兰、阔蕊兰等野生兰花品种则分布在引种驯化区、兰生境模拟区以及富有本地生态特色的古蔺生态体验区之中。古蔺兰花植物园中兰花的种植主要分为兰花品种展示区和兰花种植示范基地中正在驯化的野生兰和引种兰和在园区内广泛种植的本地商品兰品种。兰花品种展示区和兰花种植示范基地会营造合适兰花生长的环境,并建立兰花的种质资源库以保护兰花的生物多样性,其次这两个区域还肩负着园区内兰花分株繁殖的重任,以延续园区内兰花的不

39、间断供应并减少后期维护资金。其次兰花品种展示区还种植有大量附生兰及腐生兰。国兰(墨兰、春剑、建兰、虎头兰、春兰、大根兰、蕙兰、黄蝉兰等)大规模地分布于园区内各景点的乔木林下,因这些品种基本为地生且在古蔺已有多年种植基础,故这些兰花的供应及养护并不会耗费太多资金。洋兰(蝴蝶兰、石斛兰、卡特兰、万代兰、拖鞋兰、大花蕙兰、根节兰等)只作为兰花观赏园的主要材料,因其成本较为昂贵、生长期很长且不宜管理,故不考虑大范围栽植。表二 主要观赏兰科植物名录序号种名学名科属花期1硬叶吊兰Cymbidium bicolor Lindl.兰科兰属7-8月2冬凤兰Cymbidium dayanum Rchb. F.兰科

40、兰属11-翌年1月3多花兰Cymbidium floribundum兰科兰属6-8月4西藏虎头兰Cymbidium tracyanum兰科兰属11月-翌年2月5黄蝉兰Cymbidium iridioides兰科兰属9月至翌年4月6长叶兰Cymbidium erythraeum兰科兰属8-12月7虎头兰Cymbidium兰属兰科7-11月8碧玉兰Cymbidium lowianum兰科兰属2-6月9莎草兰Cymbidium elegans Lindl.兰科兰属1-3月10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兰科兰属3-5月11落叶兰Cymbidium defoliatum Y. S. W

41、u S. C.兰科兰属10-12月12墨兰Cymbidium sinensis Wild兰科兰属10-12月13寒兰Cymbidium Kanran Mak. 兰科兰属9-12月14蕙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兰科兰属6-12月15套叶兰Hippeophyllum sinicum兰科兰属夏季19大根兰Cymbidium macrorhizon兰科兰属9-翌年3月27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Reichb.F.兰科兰属10-翌年1月28卡特兰Cattleya hybrida卡特兰属全年29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蝴蝶兰属春季30石斛兰

42、Dendrobium nobile石斛属春至秋季31根节兰calanthe arisanensis根节兰属全年32拖鞋兰Paphioedilumhybrids兜兰属春至秋季33万代兰vanda concolor万代兰属冬夏两季34文心兰Oncidium文心兰属全年35大花蕙兰Jasminum nudiflorum兰属冬季9.3园路规划设计园区内园路和场地铺装的设计风格主要以低调质朴为主要基调,稍作铺装造型与材质的改变,注重不同木质栈桥、阶梯等颜色形式的变化与统一。9.4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园区内应公园设计要求规范设置基础设施,主要有停车场、自行车停车位、公厕、直饮水、垃圾桶以及电话亭等,所有基础设

43、施的风格都为简约质朴的风格,与园区整体渲染的文化气氛相融合。9.5景观家具、照明、小品规划设计与园区简约风格相统一,颜色基调以低调的灰为主,小品雕塑带有兰或古蔺的特色,以体现场地的设计感及唯一性。10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三 用地平衡表用地名称面积()所占比例(%)道路铺装用地1935716.81建筑用地64035.56水体61265.32绿地8326772.31共计115153100致谢本次方案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总结与检验,通过这次的方案设计,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确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虽然这次的方案已经完成,但方案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并且继续不断完善。这次的作品是我现阶段分析与设计能力的真实体现,也将成为我今后鞭策自己,督促自己不断提高的最好参照。感谢老师们在我完成方案过程中对我的悉心指导。真诚地对您们道声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