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67827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6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办公楼毕业设计.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摘 要本次设计是按照湖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4年毕业设计要求编写的毕业设计计算书(论文)。设计题目为“xx办公楼设计”,该建筑是一个主体五层,两侧四层的框架结构房屋。总建筑面积5744m2,高度18.6m,总长76.7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全楼采用内廊式设计,底层层高为4.2m,其余各层层高为3.6m,室内外高差为0.45m。办公楼主楼五层,东西朝向,两侧附楼四层,分别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偏转30,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三个部分。建筑设计部分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细部构造的设计。同时,借助CAD和天正等软件绘制办公楼的

2、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内力组合及截面设计。然后,进行基础设计。基础设计包括基础选型、基础平面布置、基础底板配筋计算等。施工组织设计包括计算工程量和各分项工程的持续时间,绘制横道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在设计过程中,运用PKPM进行计算机辅助计算余下框架结构的配筋还有进行结构可行性校核,并将电算与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按照任务书要求编制本计算书(论文)。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本着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的要求,综合考虑了建筑物使用上的各种因素,最终解决了建筑物的外观造型、房间布置、配筋计算、施工组织设计等关键

3、问题。通过这次设计,系统的将大学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做了一次很好的衔接,各学科之间不再是独立存在,而是融会贯通,交叉运用,确实算得上是一次对大学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阅。关键词:建筑,结构,施工组织ABSTRACT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request of Civil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14.The graduation project entitled“xxxx office Buidling design ”is a five-story frame str

4、ucture.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5744,and total high of 18m.,with total length of 76.7m.The bottom story is 4.2m and the reast of the layers is 3.6m.The hight difference of inside and outside is 0.45m.The center of this building is 5 story facing East and Weast.both sides of the four-story annex bu

5、ilding were deflected 30 to the southeast and northeast. architectural design life is 50 years.This design includes architecture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The architecture designincludes flat design,facade design and the cross section design .Meanwhile with the A

6、uto CAD software to drae the teaching building floor plans ,elevational view and the section view print.The structural design includes beams ,columns design and the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By using the PKPM software to calculate the rest of the structure and compare the output with my own calculat

7、ion results to check the correction.After all of this work,is to complete this paper. The whole design follow the principal of safety,serviceability,economical and beauty,taking all the using requires into count. Solve the key problem including outside design,room arrangement and construction organi

8、zation。Through this design,I review all the knowledge that Iv learned in collage,connect this knowledge together and use then in a comprehensive way.This time is really a test of all the knowledge Iv learned.Keywords:architecture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目 录第一章 前言1第二

9、章 建筑设计22.1工程概述22.2建筑平面设计2 2.2.1设计依据2 2.2.2标高设计2 2.2.3楼地面设计3 2.2.4墙体设计3 2.2.5门窗设计3 2.2.6屋面防水保温设计3 2.2.7建筑防火3 2.2.8房间布置42.3建筑立面设计52.4楼梯及其他5 2.4.1楼梯设计5 2.4.2门窗立面设计5 2.4.3室外地坪设计5 2.4.4建筑平面组合设计5第三章 结构设计63.1工程资料63.2结构平面布置63.3梁柱尺寸初步估算8 3.3.1梁截面估算8 3.3.2板截面尺寸估算8 3.3.3柱截面尺寸估算83.4框架柱计算简图9 3.4.1框架计算简图确定9 3.4.2

10、框架线刚度计算9第四章 荷载计算114.1恒荷载标准值计算114.1.1屋面恒载11 4.1.2标准层楼面恒载11 4.1.3构建自重114.2楼面活载标准值124.3竖向荷载作用框架受荷计算13 4.3.1计算区间确定13 4.3.2板传荷载计算14 4.3.3框架柱受荷计算154.4风荷载标准值计算18 4.4.1各楼层风荷载值计算18 4.4.2各柱D值计算194.5横向地震作用计算20 4.5.1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20 4.5.2用能量法求结构基本周期22 4.5.3水平地震作用22 4.5.4地震剪力计算234.6框架侧移验算23 4.6.1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24 4.6.2地

11、震作用下框架侧移验算24第五章 内力计算255.1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25 5.1.1框架柱反弯点位置确定25 5.1.2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26 5.1.3地震作用下内力计算285.2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30 5.2.1内力分配系数30 5.2.2杆件固端弯矩计算31 5.2.3通过纵梁传给柱的弯矩计算31 5.2.4轴力及剪力计算31第六章 内力组合426.1组合类型426.1.1梁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值44第七章 框架梁柱配筋计算567.1梁截面设计56 7.1.1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6 7.1.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58 7.1.3其它层梁截面配筋计算597.2柱截面设计64

12、 7.2.1内力选取64 7.2.2计算长度64 7.2.3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64 7.2.4柱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65第八章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688.1基本资料688.2基础尺寸设计688.2.1基础设计时不利内力选取68 8.2.2基础底面尺寸确定68 8.2.3地基承载力验算69 8.2.4基础受冲切承载力计算708.3基础底板配筋计算72 8.3.1柱边及变阶处弯矩计算72 8.3.2配筋计算73第九章 施工组织设计749.1编制总则749.2工程建设概况749.2.1工程资料75 9.2.2环境概况75 9.2.3施工条件759.3施工准备76 9.3.1施工现场“五通一平”76 9

13、.3.2施工机械设备76 9.3.3技术准备769.4施工方案76 9.4.1确定施工流向77 9.4.2施工段划分77 9.4.3总体施工顺序789.5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79 9.5.1各分部工程施工顺序79 9.5.2钢筋工程80 9.5.3模板工程80 9.5.4混凝土工程82 9.5.5砌体工程84 9.5.6装饰工程85 9.5.7楼地面工程85 9.5.8屋面工程859.6工程量计算859.7施工平面图设计93 9.7.1设计原则93 9.7.2设计依据93第十章 结论94参考文献95致谢96第一章 前 言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为“xxxx办公楼设计”,该办公楼为一栋中间五层,两侧

14、四层,呈“Y”形分布的建筑。结构主体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层4.2米,其他楼层3.6米,总高度为18.6米,总长76.7m,总建筑面积5744m2。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内廊式设计,室内外高差0.45m。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从前期选题到最终完稿共耗时近3个月,期间从选题到初步设计再到详细的计算,最后做细节修改,综合运用了大学所学的全部知识,期间也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毕业设计内容共分为四个大的版块:计算书(论文)、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施工总平面图。计算书部分记录了选取的一榀框架全部手算过程和相应的示意图,其中包括了建筑设计说明、荷载计算、内力组合、梁柱及基础配筋计算等内容。荷载计算部分包括结构

15、选型,梁柱尺寸初步确定等,内及计算包括梁柱恒载,活载计算,运用弯矩二次分配法和D值法计算竖向和水平荷载。内力计算完成后接着进行内力组合,组合时运用Excel表格编写相关公式进行。然后根据内力组合结果进行一榀框架的梁柱配筋计算和基础尺寸及配筋计算。建筑施工图则使用天正和CAD等绘图软件进行绘制,全套施工图包括了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还有相应部位的详图。房屋其他部分使用的是PKPM建模的方法进行辅助计算,生成结构施工图后,对照自己的手算结果和相关规范进行修改。最后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参照任务书的要求,确定施工总平面布置,场地布置参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横道图由工期计算之后绘得。这次毕业设计回顾了

16、大一到大四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由于之前没有经验,难免出现纰漏,还望老师能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第二章 建筑设计2.1 工程概述1.工程名称:xxxx办公楼设计2.结构层次:主体5层,附楼4层3.总建筑面积5744m24.建筑高度18.6m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6.设计使用年限:50年7.气象条件:建设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例如:炎热地区的建筑应考虑隔热、通风、遮阳、建筑处理较为开敞;在确定建筑物间距及朝向时,应考虑当地日照情况及主要风向等因素。8.地质条件:本自然地表0.4m内为杂填土,土质较差;填土下层为1.4m厚的粉质粘土,其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N

17、/m2;再下为砾石层,其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N/ m2。9.抗震设防:工程为7度设防,在设计中按7度抗震设防采取构造措施。10.水文条件:水文条件是指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基础及地下室。一般应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底下水位性质确定是否在该地区建筑房屋或采用相应的防水和防腐措施。本工程地下水位埋深为3m,对建筑物的影响很小,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混凝土的侵蚀。2.2建筑平面设计2.2.1设计依据 1.设计依据:甲方认可的建筑设计方案;2.国家相关设计规范;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13(GB 50352-2005);4.现行的国家及湖南省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2.2.2标高设

18、计本工程室内标高0.000相对绝对高程现场确定,室内外高差450mm2.2.3楼地面设计楼地面做法参照中南地区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建筑图集中的构造做法,地面垫层铺设在均匀迷失的基土上,楼面浴厕防水采用涂膜防水,水磨石面层的厚度按石子粒径确定,一般为最大粒径的1.5倍。楼面采用陶瓷地砖地面,127mm厚。其具体做法为陶瓷面砖贴面,30厚细石混凝土,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以及天棚抹灰。2.2.4墙体设计建筑内外墙均为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370240115),厚度240mm。2.2.5门窗设计窗为塑钢窗,单框双玻;门窗定位门内平,窗居中;本设计仅提供门窗与幕墙立面尺寸和划分;强度设计、构造设计、预埋件

19、设置、防烟防雨密闭构造等均由有资质的专业厂家负责,并做出符合规范的设计;2.2.6 屋面防水保温设计本工程屋面防水应按 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1ZJ05001 及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程施工,防水等级为三级;卷材防水屋面落水管为 PVC 管,内径 100mm;落水管距离墙面不应小于 20mm,其排水口距散水坡的高度不应大于 200mm,落水管应用管箍与墙面固定;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 防水层宜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 并在地脚螺栓周围作密封处理。在防水层上放置设施时, 设施下部的防水层应做附加增强层, 必要时应在其上浇注细石混凝土,其厚度应大于 50mm。当有组织屋面排水时水落管

20、下应加设 50050060 的 C20 混凝土保护板。保温层设在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这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做法,保温层设在屋盖系统的低温一侧,保温效果好并且符合热工原理,同时,由于保温层是摊铺在结构层之上的,符合受力的原则,构造也简单。为了防止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随热气流上升,透过结构层进入保温层,从而降低保温效果,在保温层下面设置隔汽层。隔汽层是在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涂热沥青一道)进行处理。2.2.7 建筑防火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中规定:(1)建筑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 100 人不小于 1.00m 计算;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 100 人不小于 1.00m 计算

21、。(2)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 100 人不小于 1.00m 计算,但最小净宽不应小于 0.90m。(3)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宜设置楼梯间。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 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4)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注:电梯不能作为疏散用楼梯。该建筑属于三级耐火等级,安全出口设置为两个。最大允许长度100m,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1200m2。安全出口位于两个外部出口,设置在大楼中心位置,位于走廊的两个尽头,满足

22、防火要求。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1.0m。2.2.8 房间布置根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13JGJ67-2006中的规定:走到净宽不应小于1.4m,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陈列室和复印机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6。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3,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宜小于10m2。厕所距离最远的工作点不应大于50m。卫生洁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男厕所每4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器一具(小便槽按每0.60m长度相当一具小便器计算);2女厕所每20人设大便器一具;3洗手盆每40人设一具。综合规范各项要求,确定普通办公室开间为5.4m,进深6.6m,面积35.64m2。领

23、导办公室设置在房屋转角处,为等腰梯形,面积40.84m2,两者皆符合任务书要求。会议室根据要求,分为大会议室和小会议室两种。根据规范要求,会议室面积应不小于 1.8 m2/人。 在一楼两侧各设置一个小会议室,面积88.44m2,三至四层,设置在中间部分,本栋一共四间小会议室。由于大会议室面积要求较高,为了不占用走道空间,将大会议室设置在五层,总面积129.6m2。两侧另设总机房和档案室。值班室和文印室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应设置在底层靠近主要出入口, 本办公楼设计值班室和文印室分别设在门厅两边,开间为 4.5m,进深为 6.6m,面积为 29.7 m2。传达室朝门厅方向开窗。 值班室、 打印室到二层

24、以上均改为领导办公室。卫生间根据要求,应有天然采光和通风。男女卫生间应尽量设置在一起,且上下楼层尽可能对齐,以便供水和排水。卫生间的面积、尺寸大小应根据室内卫生器具的数量、布置方式以及人体使用需要的基本尺寸来确定。卫生器具数量要求为:男卫生间每 40 人一具大便器,每30人一具小便器;女卫生间每 20 人一具大便器。每 40 人要求洗手器具一具。本办公楼男卫生间设六具大便器,五具小便器;女卫生间设八具大便器,每个卫生间均带有前室,每个前室中设有洗手盆四个和一个拖布池。 卫生器具的尺寸及布置见卫生间详图。 所有卫生间楼地面均低于同层楼地面 20mm,卫生间防水层应上翻墙面 250mm。2.3建筑

25、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偏重于对建筑各个立面及其外表面上所有构件,例如门窗,雨篷,暴露的梁柱等的立面效果进行仔细推敲。进行立面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尺度和比例的协调性;掌握节奏的变化和韵律感;掌握虚实对比和变化;注意材料的色彩和质感。2.4 楼梯及其他2.4.1楼梯设计本办公楼根据任务书要求,首层层高4.2m,二至五层层高3.6m,在一楼大厅两侧设置两主楼梯,梯段宽2.18m,踏步高150mm,宽270mm;在两侧卫生间旁各设一逃生楼梯,梯段宽1.28m,踏步高度150mm,踏步宽270mm,楼梯均按要求设置防火门,具体见楼梯详图。2.4.2 门窗立面设计根据规范要求,办公室门宽1.1m

26、,门高2.1m,门跺宽300mm,大小会议室均设置前后两张门,其中,小会议室前后门宽1.1m,高2.1m,大会议室两门均为双开门,2.2m宽,2.1高。本建筑所有窗台高均为900mm,窗户尺寸根据窗地比要求和具体建筑尺寸要求确定。2.4.3 室外地坪设计室内外地面高差为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并防止地面过潮而设置的。一般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为 150600mm。本办公楼室内外高差设计为450mm,设三级台阶,每级台阶高150mm。2.4.4建筑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内各种房间具体设置,层次和位置,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具体条件确定。注重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和沟通,在平面功能、垂直交通、防火疏散、建筑设备等方面考虑

27、相互联系,进行合理安排。力图构造出紧凑简洁便利舒适的使用环境。第三章 结构设计3.1 工程资料1工程概况:建筑面积5744m2,主体结构五层,两侧四层框架结构,首层层高为4.2m,二至五层层高3.6米。7度抗震设防。2水文地质资料:自然地表0.4m内为杂填土,土质较差;填土下层为1.4m厚的粉质粘土,其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N/m2;再下为砾石层,其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N/ m2。地下水在地表以下3m,无侵蚀性。3气象条件:(1)温度:最热月平均30,最冷月平均气温4(2)湿度:最热月平均72% (3)主导风向:东南风,基本风压W0=0.35kN/m (4)雨雪条件:最大日降雨量192mm,

28、年降雨量1450mm;基本雪S0=0.3KN/m24.设计标高:办公楼室内设计标高0.000m,室外地坪-0.450m。5.墙体尺寸:本办公楼所有墙体均采用240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6.楼面及屋面:楼面及屋面做法参照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图集147.混凝土:梁柱采用C30级别混凝土,E=3.0107KN/m2。楼面板和屋面板采用C20等级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垫层混凝土等级为C20。8.施工条件:3.2 结构平面布置结构布置及一榀框架的选取位置如图3.1所示。图3.1 一榀框架选取3.3 梁柱尺寸初步估算3.3.1 梁截面估算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梁宽不小于200mm,梁高不大于4倍梁

29、宽。一般情况下,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hb=18118l0 (3.1) bb=1312hb (3.2)式中l0梁的计算跨度;hb梁的截面高度;bb梁的截面宽度。据此选取粱截面:横向框架梁(最大跨度6600mm):hb =(1/81/18)6600mm,取为550mmbb=(1/31/2)550mm,取为250mm梁截面尺寸为:250mm550mm。纵向框架梁(最大跨度5400mm):hb =(1/81/18)5400mm,取为500mmbb=(1/31/2)500mm,取为250mm梁截面尺寸为:250mm500mm走道梁(跨度2400mm)hb =(1/81/18)2400mm

30、,取为400mmbb=(1/31/2)400mm,取为250mm梁截面尺寸为:250mm400mm大厅上部梁尺寸(跨度7200mm)hb =(1/81/18)7200mm,取为600mmbb=(1/31/2)600mm,取为300mm梁截面尺寸为300mm6003.3.2板截面尺寸估算在可能条件下,应优先选用双向板而少用单向板,且在方案设计阶段就要充分发挥双向板功能的最大效率。对于双向板的设计,应在以下几方面逐步思考深化:首先,荷载类型,建筑功能需要一个可供活动使用的水平楼屋面,且承担典型的均布面荷载。单向板与双向板均为面结构,适合承受面荷载,而不宜抵抗较大集中荷载。对较大集中荷载宜采用梁结构

31、,将集中荷载置于梁上。其次,跨长比例宜在1.5以下,可以充分发挥双向板的双向功能。如果超过1.5,已无利可言,因之板平面越近正方形越好。另外,还要考虑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经济跨距适用范围为36m,超过时应增设梁。本办公楼单间跨度为5.4m 6.6m,符合双向板要求,板厚根据下式计算:h0=(1/351/45)l0(3.3)H0=(1/351/45)6600=120mm,应此,该楼板厚统一取120mm。3.3.3柱截面尺寸估算柱截面尺寸可根据式(3.4)计算.各层重力荷载可近似取值14KN/m2,由图可知边柱及中柱的负载面积分别为5.4m3.3m和5.4m4.5m。 Ac1.2N/fc (3.4)

32、边柱Ac1.2N/fc=1.21.255.43.314103414.3=104676mm2中柱Ac1.2N/fc=1.21.255.44.514103414.3=142741mm2如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尺寸分别为324mm324mm和378mm378mm,考虑到上部结构墙厚及板厚较大,所以柱截面尺寸统一取500mm500mm。3.4 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计算3.4.1框架计算简图确定梁柱均为整体现浇,节点可以简化为刚节点,底层柱与基础的连接也为刚节点。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取柱中心线间的距离。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基顶标高根据地质条件(基础置于粉质粘土层)、室

33、内外高差、定位-1.2m,即柱的底层长度为 5.4m,其余各层柱高从楼面算至上一层楼面(即层高),均为 3.6m。结构布置及一榀计算框架的选取位置如图 3.1 所示。3.4.2框架线刚度计算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忽略节点侧移,按刚性方案设计。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不能忽略节点侧移,按弹性方案设计。采用 C30 混凝土(E=3.0107kN/m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1一书,考虑到楼面板与框架梁的混凝土一起浇筑,中框架梁取 I= 2I0(I0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柱:惯性矩 I1=bh3./12=(0.54)/12=0.625/12=0.00521m4线刚度 a.底层:i1=EI/

34、l1=0.005213107/5.4=2.894104KNmb.标准层:i2= EI/l2=0.005213107/3.6=4.340104KNm梁:a.边跨梁:I2=2 (bh3/12)=20.250.553=0.00693 m4i3= EI/l3=0.006933107/6.6=3.151104KNmb.中间跨梁:I3=2 (bh3/12)=20.250.43=0.00267 m4i4= EI/l3=0.002673107/2.4=3.333104KNm令i2=1,则其他梁柱相对其线刚度为:i1=2.894/4.34=0.667i3=3.151/4.34=0.726i4=3.334/4.3

35、4=0.768梁柱线刚度如图3.2所示图3.2 梁柱线刚度比值图第四章 荷载计算4.1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4.1.1屋面恒载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和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屋面及楼面具体做法如下:40厚 C20预制混凝土板 0.0425=1KN/m2局部加铺高分子卷材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 KN/m21:6砼找坡2% 0.515.62%0.511=0.86 KN/m2210厚发泡聚苯板保温层 0.5 KN/m2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m25.0kN/m3=3.0 KN/m2合计: 6.03kN/m24.1.2标准层楼面恒载陶瓷面砖 0

36、.55 KN/m230厚细石混凝土 0.0324 KN/m2=0.72 KN/m2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m25.0kN/m3=3.0 KN/m2合计 4.53 KN/m24.1.3构件自重(1)梁自重(20厚梁侧混合砂浆抹灰)纵向框架梁 KL1(250mm500mm)Q=250.25(0.5-0.12)+0.0217(0.5-0.12)2=2.633 KN/m横向框架梁 KL2(250mm550mm)Q=250.25(0.55-0.12)+0.0217(0.55-0.12)2=2.982 KN/m走道梁 KL3(250mm400mm)Q=250.25(0.4-0.12)+0.021

37、7(0.40.12)2+0.25=2.025 KN/m横向框架梁 KL4(300600) Q=250.3(0.6-0.12)+0.0217(0.60.12)2+0.3=4.028KN/m纵向框架梁KL5(400750) Q=250.4(0.75-0.12)+0.0217(0.750.12)2+0.4=6.864KN/m横向框架梁KL6(300600)Q=250.3(0.6-0.12)+0.0217(0.60.12)2+0.3=4.028KN/m次梁L1(250400)Q=250.25(0.4-0.12)+0.0217(0.40.12)2+0.25=2.025KN/m(2)柱自重(10厚混合砂浆

38、抹灰)框架柱 KZ1 (500mm500mm) Q=250.50.5+0.010.5417=6.59 KN/m(3)墙体自重(计算结果统一除以了墙长)混凝土空心砌块(390mm240mm190mm) 7 KN/m3门窗自重 0.45 KN/m2A 外纵墙(20厚墙侧抹灰)底层:7(4.2-0.5)5.4-3.62.20.24+0.43.62.2+0.0217(4.2-0.5)5.4-3.62.2=5.098 KN/m标准层:(70.2+0.0217)(3.6-0.5)5.4-3.62.1+0.43.62.1 =3.994 KN/mB.内纵墙(20厚墙侧抹灰)底层:(70.24+0.0217)(

39、4.2-0.5)5.4-1.12.4+1.12.40.4 =6.682 KN/m标准层:(70.24+0.0217)(3.6-0.5)5.4-1.12.4+1.12.40.4 =5.078 KN/mC.外横墙(20厚墙侧抹灰)底层: (70.24+0.0217)(4.2-0.55)6.6-31.4-1.51.4+(3+1.5)1.40.4=5.827 KN/m标准层:(70.24+0.0217)(3.6-0.55)6.6-31.4-1.51.4+(3+1.5)1.40.4=4.615 KN/mD.内横墙(20厚墙侧抹灰)底层: (70.24+0.0217)(4.2-0.55)6.6=6.626

40、 KN/m标准层:(70.24+0.0217)(3.6-0.55)6.6=6.161 KN/m4.2 楼面活载标准值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10GB50009-2001 活载取值情况如下:基本风压 W0=0.35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办公室,会议室等楼面:2.0KN/m2走廊:2.5KN/m2屋面活载和屋面雪载不同时采用,两者取大值。4.3竖向荷载作用框架受荷计算4.3.1计算区间确定据混凝土结构设计1,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其等效示意图如图 4.2和图 4.3所示。边框架梁长跨与短跨之比:l1/l2=5.4/6.6=0.818,按双向板计算。板传荷载形式为梯形

41、,为计算简便,按支座弯矩等效原则,将其简化为矩形分布。而由于中框架走道楼板l1/l2=5400/2100=2.572,由公式:q2=(q1l14)/(1l14+2l24) (4.1)算得q2=3.9%q q1=96.1%q,可见荷载基本由纵向梁承担,故可按单向板设计, 沿短边方向将力传至支撑走道板的纵向框架梁,故中框架梁的板传荷载近似为 0。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荷载的传递示意图见图4.1。图4.1 板传荷载示意图图4.2 等效荷载计算其中:q为实际荷载,q为等效荷载=a/l0=2.7/6.6=0.4091(1-22+3)=1-20.40912+0.40913=0.734

42、4.3.2板传荷载计算由于结构对称,故只选取一半进行计算。(1)A-B轴轴间框架梁1.屋面荷载:(板+梁)恒载:5.76 KN/m20.7342.7m2+2.98 KN/m=25.8 KN/m活载:0.5 KN/m20.7342.7m2=1.98 KN/m雪载:0.3 KN/m20.7342.7m2=1.190 KN/m2.楼面荷载:(板+梁+墙)恒载:4.53 KN/m20.7342.7m2+2.98 KN/m+6.161 KN/m=27.096 KN/m活载:2 KN/m20.7342.7m2=7.93 KN/m(2)B-C轴轴间框架梁(单向板传力,仅计入梁自重)1.屋面荷载:(梁自重)恒

43、载:2.0254 KN/m活载:02.楼面荷载:(梁自重)恒载:2.0254 KN/m活载:0 KN/m4.3.3框架柱受荷计算(1)A轴柱:a顶层:纵向框架梁自重+板传荷载恒载:q=2.63(5.4-0.5)+5/85.762.72.7=39.13KN活载:q=5/80.52.72.7=2.27KNb.标准层:标准层墙重+框架梁重+板传荷载恒载:q=3.9945.4+2.63(5.4-0.5)+2.98(3.3-0.25)+5/84.532.72.7=63.92KN活载:q=5/822.72.7=9.11KNc.基础柱:底层外纵墙自重+基础梁重q=5.15.4+2.63(5.4-0.5)=40.3KN(2)B轴柱a顶层:纵向框架梁自重+板传荷载恒载:q=2.63(5.4-0.5)+5/85.762.72.7+5.41.25.76=76.35KN活载:q=5/80.52.72.7+0.52.721.2=5.51KNb.标准层:标准层墙重+框架梁重+板传荷载恒载:q=5.0785.4+2.63(5.4-0.5)+1.25.44.53+5/84.532.72.7=90.29KN活载:q=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