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则论阳虚外寒损肺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74101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宗金鉴》则论阳虚外寒损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医宗金鉴》则论阳虚外寒损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医宗金鉴》则论阳虚外寒损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医宗金鉴》则论阳虚外寒损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医宗金鉴》则论阳虚外寒损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宗金鉴》则论阳虚外寒损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宗金鉴》则论阳虚外寒损肺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虚 劳,一、定义,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二、病名源流,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难经十四难“五损”。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虚劳”病名。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五劳”:心劳、肝劳、肺劳、脾劳、肾劳;“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六极”: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理虚元鉴为虚劳专书。不居集系统地汇集整理了虚劳。,三、范围,多个系统的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与

2、功能衰退性疾病,出现类似虚劳的临床表现时,均属中医虚劳病范畴。,四、病因病机,虚劳-虚损,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心,肺,脾,肾,肝,气,血,阴,阳,理虚元鉴虚证有六因先天:禀赋薄弱后天:烦劳过度、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并有境遇之因)外感:与疾病有关:久病不愈,正虚不复,延而为劳。医药之因:炼丹、钟乳石、疾病的失治与误治。,发病:起病缓慢,多为久病痼疾,病程较长。基本病机: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病性:虚证。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病位:涉及五脏,以脾肾为主。气虚以肺、脾为主,但常可影响心、肾;血虚以心、肝为主,还与脾之化源不足有关;阴虚以肾、肝、肺为主,涉及心、胃;阳虚以脾、肾为主,甚则影响到心。

3、病机转化:难经有“上损及下,下损及上”的论点;医宗金鉴则论“阳虚外寒损肺经,阴虚内热从肾损,饮食劳倦自脾成”。,五、诊查要点,【诊断依据】1.多见形神衰败,身体羸瘦,大肉尽脱,食少厌食,心悸气短,自汗盗汗,面容憔悴,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若病程较长,久虚不复,症状可呈进行性加重。2.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的病史。3.排除类似病证。应着重排除其它病证中的虚证。,【病证鉴别】1、虚劳与肺劳唐代以前,肺痨统括于虚劳之内,至宋之后才明确区分。肺痨病因系正气不足、痨虫侵袭;病位在肺;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病理特点;以咳嗽、咯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虚劳由多种原因所

4、致;久虚不复,病程较长,无传染性;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症状。,2、虚劳与其它疾病的虚证虚劳的各种证候,均以出现一系列精气亏虚的症状为特征,而其它病证(如咳嗽、胃痛、眩晕、水肿之类)的虚证则各以其病证的主要症状为突出表现。虚劳一般病程较长,程度较重,往往涉及多脏甚至整体。其它病证的虚证虽然也以久病属虚多,但亦有病程较短而呈现虚证者,且病变脏器单一,即使有多个脏腑,大多也是五行生克影响的相关脏腑。【相关检查】由于该病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因此有可能全套检查。,六、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别五脏气血阴阳亏虚:对虚劳的辨证应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2.辨

5、有无兼夹病证:因病致虚、久虚不复者,应辨明原有疾病是否还继续存在。如因热病、寒病或瘀结致虚者,原发疾病是否已经治愈。有无因虚致实的表现。如因气虚运血无力,形成瘀血;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内停等。是否兼夹外邪。虚劳之人由于卫外不固,易感外邪为患,且感邪之后不易恢复,治疗用药也与常人感邪有所不同。,【治疗原则】【分证论治】,气虚,总纲:气虚为最常见、内伤中往往最先发生的一种虚证。虚劳中以肺、脾、肾气虚为多见,心气虚亦不少。共有表现:面色晄白或萎黄,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头昏神疲,肢体无力,舌淡苔白,脉细软弱。,肺气虚证,无咳嗽,可去紫菀、桑白皮之肃肺止咳。自汗较多,可加牡蛎、麻黄根等固表敛汗。

6、气阴两虚,兼见潮热、盗汗等阴虚内热者,合秦艽鳖甲汤。正虚感邪:寒热、身重,头目眩冒。加防风、豆卷、桂枝、生姜、杏仁、桔梗。,心气虚证,自汗明显:加黄芪、五味子、牡蛎、麻黄根益气固摄。脾气不运:加茯苓、砂仁开胃健脾。,脾气虚证,伴胃失和降,兼见脘腹胀满,嗳气呕吐者,加合二陈汤。脾虚不运,饮食积滞,兼见脘腹胀闷,嗳气,苔腻者,加焦三仙。气虚及阳,中阳不足,兼见腹痛腹泻,手足欠温者,合附子理中汤。气虚下陷,兼见坠胀,脱肛或内脏脱垂等表现,用补中益气汤。,肾气虚证,肾气不固,兼见小便频多甚或小便失禁者,加菟丝子、五味子、益智仁、桑螵蛸等补肾固摄。伴有脾虚失运,兼见大便溏泄者,去阴柔滋腻之归地,合四神丸

7、。,血虚,总纲: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血虚与心、脾、肝等脏关系密切,多见心血虚、肝血虚证。至于脾血虚多与气虚并见为气血两虚之证。共有表现:面色淡黄或淡白无华,唇、舌、指甲色淡,头晕目花,肌肤枯糙,舌质淡红苔少,脉细。,心血虚证,肝血虚证,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鸡血藤等补血养肝。胁痛,加丝瓜络、郁金、香附等理气通络。目失所养,视物模糊,加楮实子、枸杞子、决明子等养肝明目。,阴虚,总纲:阴虚之证,五脏均很常见,肾阴为人体之元阴,肝肾同源,因此,阴虚证以肝、肾阴虚为根本。肺、胃易受邪侵,阴易受损,故而临床颇为常见。共有表现:面颧红赤,唇红,低烧潮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安,盗汗,口干,舌质光红少

8、津,脉细数无力。,肺阴虚证,咳嗽甚:加百部、款冬花肃肺止咳。咯血:加白芨、仙鹤草、小蓟等凉血止血。潮热:合秦艽鳖甲汤加减。盗汗:加五味子、乌梅、瘪桃干敛阴止汗。,心阴虚证,潮热、盗汗明显者可适当对症处理。心阴虚而心火旺盛:心烦不安与口舌生疮并见。可合导赤散,或合黄连阿胶汤。,脾胃阴虚证,尚可加石斛、天花粉等养阴生津。脾运不健,不思饮食甚者,加麦芽、扁豆、山药等益胃健脾。胃气上逆:呃逆者,加刀豆、柿蒂、竹茹降逆止呃。阴柔之药不受者,当加砂仁、陈皮之类。,肝阴虚证,风阳内动:头痛、耳鸣较甚,或筋惕肉瞤。加石决明、刺蒺藜、菊花、钩藤、天麻等平肝熄风潜阳。目睛失濡:目干涩畏光,或视物不明。加枸杞、草决

9、明、菟丝子、沙菀子、女贞子等养肝明目。肝火旺者,有舌红、脉数等里热实证表现。夏枯草、丹栀等清肝。,肾阴虚证,阳虚,总纲:阳虚常由气虚发展而来。阳主动,肾寓元阳,因此阳虚中以心、脾、肾三脏之阳虚多见。共有表现:面色苍白或晦暗,怕冷,手足不温,出冷汗,精神疲倦,气息微弱,或有浮肿,下肢为甚,舌质胖嫩,边有齿痕,苔淡白而润,脉细微、沉迟或虚大。,心阳虚证,心胸憋闷疼痛,属胸痹心痛之证,运血无力则瘀血阻滞。加活血祛瘀药。形寒肢冷,为阳虚甚。加温阳之附子、鹿茸、二仙、巴戟之类。,脾阳虚证,寒凝气滞者,腹中冷痛较甚。可加丁香、吴萸或合良附丸。寒凝气逆者,食后腹胀及呕逆明显。可加砂半陈皮之类。阳虚寒甚,脾失温运,腹泻较甚。加肉豆蔻、补骨脂、苡仁等温补脾肾,涩肠除湿止泻。,肾阳虚证,肾失固摄:遗精滑泄。合金锁固精丸加减,以收涩固精。兼脾虚而下利清谷者,合参苓白术散之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命门火衰而五更泻泄者,合四神丸加减,以温脾暖肾,固肠止泻。阳虚水泛者,可合五苓散利水,或合真武汤之温阳化气行水。肾精不足而肾不纳气者,喘促短气,动则益甚。加补骨脂、蛤蚧,或合参蛤散以补肾纳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