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六章)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7524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六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六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六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六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六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六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六章)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六章),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一、社会主义再生产(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社会主义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理解:(1)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同时,每一次生产过程又都会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为下一次生产提供条件。(2)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是在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每一次生产过程在生产出一定物质资料的同时,一定的生产关系也会得到维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

2、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扩大再生产,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应当把扩大再生产的立足点转移到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例题单选题】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及提高劳动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的规模是()。,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内涵扩大再生产D.外延扩大再生产【答案】C【解析】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及提高劳动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的规模。,二、社会主义的产业结构,(一)产业结构的内涵及其划分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

3、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1.两大部类分类法即把整个社会生产归纳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同时,每一产业内部还存在部门产业结构。2.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二、三产业提示:此问题掌握三个产业分别包括哪些部门。第一产业:用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着的劳动对象进行生产的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一步加工的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不生产物质产品而只提供服务的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包括流通部门(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等)和服务部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旅游业、技术和信息服务业等

4、)。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也就是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关键性的、对全局有重大意义的作用。它集中表现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就业中所占的比重及其发展前景。,3.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例题1多选题】(2008年)对产业进行分类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有()。,A.投资规模分类法B.两大部类分类法C.消费结构分类法D.三次产业分类法E.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答案】BDE【解析】对产业进行分类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例题2单选题】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三次产业是指()。,A.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B.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

5、部门C.不生产物质产品只提供服务的部门D.牧业【答案】C【解析】第三产业:不生产物质产品而只提供服务的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包括流通部门(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等)和服务部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旅游业、技术和信息服务业等)。,【例题3单选题】(2007、2008年)将产业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依据是产业()。,A.规模B.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C.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D.内部组织结构【答案】B【解析】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1.消费结构对产业结

6、构的影响。产业结构必须适合不断变化的消费结构,以消费结构作为安排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出发点。2.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技术资源二大类,自然资源分为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四种类型。科学技术越发达,产业结构受自然资源结构的约束度越小。经济技术资源是业已形成的生产技术条件。3.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投资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的投资总量中,各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投资结构分为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投资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产业结构又制约着新的投资结构。要优化投资结构。,4.科学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

7、善。(1)新的科学技术可改造传统产业(钢铁、造船、汽车、纺织、化工、建材等);(2)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会形成新的产业部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技术产业)。例如:中国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历经23年,独创了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工艺技术,形成了“资源废料原料”资源多次被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零排放,使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学工业完成了从“夕阳产业”向“绿色产业”的革命性转变。,5.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注重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我国:劳动力整体教育水平较低;技能型人才较缺乏。6.产业间的关联方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建立起来

8、合理的产业间联系。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及产业间相互依存的不同类型。由于上述关联方式及各种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存在,当某一产业的生产活动发生变动时,就会通过各种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影响其他产业部门,从而产生关联效应。,例如:汽车产业的研制、生产、销售和运营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多个部门,其上游产业涉及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产品工业、设备制造业,下游产业涉及销售、运输、金融、广告、路桥建设等多个部门,进而对整体宏观经济产生较强的关联带动效应。,【例题多选题】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A.消费结构B.科学技术进步C.市场化进程D.资源结构E.投资结构【答案】ABDE【解析】

9、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消费结构、资源结构、投资结构、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和数量、产业间的关联方式。,(三)产业结构的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短期目标:实现产业结构的运行均衡;长期目标:实现产业结构高度优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途径: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调整。选准主导产业,培育战略产业,强化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根据各种产业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可以区分为: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基础产业和一般产业。提示:要熟悉每种产业的概念。我国目前的主导产业:建筑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战略产业:生物技术、高技术产业和信

10、息产业;基础产业:农业、能源、原材料工业以及交通、通讯、服务、科技、教育等产业。,【例题单选题】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的产业是()。,A.战略产业B.基础产业C.主导产业D.一般产业【答案】C【解析】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又具有较高社会综合效益的产业。,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我国实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国民生产总值(GNP):又称为国民总收入,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

11、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它不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重复计算因素,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全部新价值。(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的价值,只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能较全面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和实力。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多少,基本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富裕程度。,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

12、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一国的GDP大幅增长,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在这种情况下,该国中央银行将有可能提高利率,紧缩货币供应,国家经济表现良好及利率的上升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吸引力。2012年第二季度GDP是13个季度以来首次低于8%。主要是由进口及固定资产投资(例如房地产)减缓造成的,但个人消费对GDP的拉动较 大。预计第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三季度应该会温和升温,因为政府正在积极推进节水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批复。当然也需其他一些政策的支撑:例如减 税、降息等。,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表现形态:1.价值形态。2.收入形态3.产品形态与此相对应,三种计算方法(分别从

13、不同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1.生产法(总支出减中间收入)2.收入法(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之和)3.支出法(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之和),【例题1多选题】(2011年)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包括()。,A.剩余法B.生产法C.支出法D.收入法E.趋势法【答案】BCD【解析】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总支出减中间收入)、收入法(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之和)、支出法(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之和)。,【例题2多选题】国内生产总值的表现形态有()。,A.价值形态B.收入形态C.利润形态D.成本形态E

14、.产品形态【答案】ABE【解析】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企业和本国居民在国内、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所有企业和人员(包括外国企业和人员)在本国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收入的来源,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起点。联系:GNP=GDP+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收入-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收入=GDP+国外净要素收入GDP=GNP-国外净要素收入,【例题1单选题】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

15、素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答案】B【解析】GDP=GNP-国外净要素收入。,【例题2单选题】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财政收入D.利润【答案】B【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的价值,只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

16、和形式是由社会生产方式,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与物质生产有直接联系的成员中进行的。(1)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分为三部分:税金或利润上交国家,企业基金企业自留,工资企业职工(2)集体所有制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分为四部分:税金上交国家,合作事业基金上缴集资单位或主管部门,企业基金企业自留,工资企业职工。(3)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分为三部分:税金上交国家,公积金、公益金集体提留,个人收入农民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生产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三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3.国民收入

17、的再分配通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称为派生收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也就是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1)进行再分配的原因: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和支付这些部门的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需要。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家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设立社会保障基金。建立社会后备基金,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例题多选题】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必须进行再分配的主要原因是()。,A.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B.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C.满足物质生产部门扩大再生产的需要D.设立社会保障基金E.建立社会

18、后备基金【答案】ABDE【解析】再分配的原因: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需要和支付这些部门的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需要。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家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设立社会保障基金。建立社会后备基金,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国家财政收支。国家预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银行信贷,信贷作为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手段,有两个方面:一是存贷款活动本身,二是差别利率。劳务费用的支付。价格体系。例如: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就会增加农民收入;消费品销售价格提高,就会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的是()。

19、,A.价格体系B.国家财政收支C.工业企业向职工发放奖金D.银行信贷E.服务行业的企业支付职工工资【答案】ABDE【解析】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有:国家财政收支。银行信贷。劳务费用的支付。价格体系。,【例题2多选题】(2007年、2010年)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途径的有()。,A.生产企业提留生产发展基金B.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C.劳动者以其收入支付服务行业劳务费用D.生产企业向国家纳税E.国家调整部分产品价格【答案】BCE【解析】选项AD属于初次分配。,(二)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1.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1)概念:积累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

20、民收入中主要用作追加的生产资金部分。消费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用来满足劳动者个人消费及社会消费的那部分资金(2)构成:积累基金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构成。在积累基金中,扩大生产基金是最主要的部分。扩大再生产基金,主要用于工业、农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基本建设和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主要用于文教、科学、卫生保健事业的基本建设和国家行政机构、国防部门的基本建设,以及工农业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的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社会后备基金,主要用于原材料、燃料和粮食等重要物资的储备,以应付意外事变和自然灾害的袭击。这部分基金虽然不直接

21、用于扩大物质生产,但它是保证社会扩大再生产正常进行必需具备的物质条件。积累基金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必须合理加以安排。消费基金分为社会消费基金(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基金)。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的比例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制约。,【例题1单选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积累基金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积累基金的是()。,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B.社会消费基金C.国家管理基金D.劳动报酬基金【答案】A【解析】积累基金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

22、部分构成。因此本题选A。,【例题2多选题】(2011年)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社会消费基金由()构成。,A.国家管理基金B.文教卫生基金C.社会后备基金D.个人消费基金E.社会保障基金【答案】ABE【解析】社会消费基金由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构成。因此本题选ABE。,2.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积累基金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消费基金代表着劳动人民的个人利益和当前利益。两者在根本上是相统一的。但两者也有矛盾的一面:此消彼长。这是在劳动者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可以通过正确的处理得到解决。,3.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安排两者的最

23、优比例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1)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兼顾积累和消费,使积累基金要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2)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3)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关系。(4)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1.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福利而提供物质帮助的各项措施的统称。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社会救助(对无法维

24、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社会保障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形式。,【例题1单选题】(2005、2006年)社会保障是通过()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A.社会捐助B.社会成员互助C.国民收入再分配D.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答案】C【解析】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因此选C。,【例题2多选题】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 社会公正E社会优抚【答案】ABCE【解析】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失业、生育

25、、工伤)、社会救助(对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2.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改革目标:完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资金来源多渠道,待遇结构多层次,保障方式多形式,管理体制法制化、社会化和规范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具体内容(多选题):(1)完善和扩大社会保障项目,开展多种类的社会保险;(2)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和扩大社会保障对象;(3)加强社会保障立法,使社会保障法制化;(4)实行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管理;(5)建立多层次保障制度。,3.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1)有利于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2)有利

26、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3)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4)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和筹集社会保险费用。,四、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益的提高等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加,即:可量化。两层含义: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是增加的;人均占有的商品和劳务也是增加的:经济发展:不仅是一般的经济增长,而且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经济及社会发展程度等在内的各种结构的协调与优化。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但

27、它却是其中最基本、也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例题多选题】(2011年)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A.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部分B.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C.经济增长并不构成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D.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表述E.经济增长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答案】ABC【解析】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其中最基本、也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实现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但是经济增长并不构成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

28、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劳动、资本、土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种基本要素。科学技术、经济制度也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粗放型和集约型。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社会进步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主要的生产要素不再仅仅是自然资源和劳动,还包括资本、技术、设备和管理等。,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还有投入与产出之比的最低化,实现的途径往往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和有机构成的提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途径为

29、:第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体制条件;第二,加速科技进步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使科技进步对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第三,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加强 和提高第一产业,调整和充实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第四,实施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广泛采用节能、节材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坚持能源 开发与保护并举,加强综合利用;第五,通过完善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充分运用有关经济杠杆,以及健全法制等途径,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 综合配套的政策和法制环境。,【例题1单选题】(2008年)经济

30、增长方式是指()。,A.经济发展的目标形式B.经济发展的决策模式C.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D.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答案】C【解析】经济增长方式是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例题2多选题】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有()。,A.劳动B.科技C.资本D.经济制度E.土地【答案】ACE【解析】劳动、资本、土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种基本要素。,【例题3多选题】集约型增长主要是依靠()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A.资本投入B.科学技术发展C.劳动投入D.劳动者素质提高E.经济制度的变革【答案】BD【解析】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追求的目标不仅

31、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还有投入与产出之比的最低化,实现的途径往往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和有机构成的提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决策体系,它包括一个相对较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等方面的决策。特征: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首先要依据物质生产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其次要依据本国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再次要充分考虑到需要和可能,具有可行性。经济发展目标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

32、示,还可用劳动生产率、人均主要产品占有量、人均预期寿命、死亡率、人均收入、人均居住面积、教育普及率、人口增长等指标表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第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第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例题多选题】(2008年)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所具有的特征包括()。,A.指令性B.全局性C.阶段性D.长期性E.根本性【答案】BDE【解析】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是

33、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点: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3.“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转变政府职能;(2)建立健全财税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政绩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机制;(3)改变经济增长方式;(4)突出社会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解决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例题1单选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D.统筹兼顾【答案】C【解析】“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例题2单选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D.统筹兼顾【答案】B【解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例题3单选题】(2010年)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经济发展B.统筹兼顾C.以人为本D.全面可持续发展【答案】B【解析】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