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7750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5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敬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敬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敬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敬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敬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老院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县 * 敬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二 0一一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8一、项目简述二、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三、建设单位概况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五、编制原则六、项目定位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4一、项目背景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9一、项目选址二、场地建设条件第四章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23一、建设内容二、建设规模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指导思想及定位二、总平面布局三、建筑设计2四、结构设计五、配套设施设计六、需要采取的特殊技术措施七、工程技术方案比选第六章节能措施 33一、概述二、编制依据三、工程项目节能设计第六章环

2、境影响和水土保持方案36一、环境影响分析二、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三、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四、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第七章劳动安全与卫生、消防40一、职业安全卫生二、消防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6一、工作制度二、人力资源配臵第九章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6一、投资估算基础数据二、总投资估算范围3三、总投资估算与构成分析四、资金筹措第十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 49一、基本要求二、管理总述三、质量管理四、进度管理五、合同管理六、资金管理七、现场管理八、项目实施九、项目建设周期第十一章项目招投标 53一、招标原则二、招标范围三、招投标程序第十二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6一、经济效益二、社会效益第十三章项

3、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安排58一、项目建设周期二、项目设施进度计划表4第十四章 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59 第十五章 结论及建议 60一、结论二、建议附件:1 、县发改局关于 * 县 * 敬老院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2、 * 人民政府关于敬老院以竞争性邀标方式进行承包建设的请示3、 * 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对* 敬老院建设项目进行评审的函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5、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6、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7、关于 * 县* 新建敬老院建设项目用地的情况说明8、项目总平面图5第一章总 论一、项目简述项目名称: * 县* 敬老院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 * 县* 人民政府建设地点: * 县*居松毛

4、路建设年限: 2011 年 10 月 2012 年 10 月二、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选址在* 县 *居松毛路,占地面积3124.9 平方米,建筑面积2724 平方米,供水、供电及通信由临近的* 县 * 供应,条件具备。* 位于 * 县西北部。东临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南界乐山镇,西与枫香镇、平正仡佬乡接壤,北邻毛石、芝麻二镇。辖5村 1居。项目建设地点东临松毛公路, 北临金竹小河,西临 * 幼儿园,距*市 28 公里;交通方便,周边环境优美,是理想的休闲养老之地。2、建设内容项目总占地面积: 3124.9 平方米建筑面积: 2724 平方米;其中:第一层建筑面积 1076

5、平方米,包括 32 个床位用房、锅炉房、洗衣房、库房、冷冻室、厨房、餐厅、值班室、办公室; 第二层建筑面积 888 平方米,包括 40 个床位用房、活动室、厕所;第三层建筑面积 760 平方米,包括 38 个床位用房;6以及道路、绿化等相关附属设施。建筑占地面积: 1076 平方米建筑层数:三层建筑密度: 34.4%建筑容积率: 0.87绿化率: 30%停车位: 8 个床位: 120 床3、设计规模项目建设主体建筑一栋, 老人宿舍为三层建筑、 办公室为二层建筑,食堂为单层建筑。三个功能体之间有无障碍通道连接,方便为老人提供服务。建筑面积: 2724 平方米;其中:第一层建筑面积 1076 平方

6、米,包括 32 个床位用房、锅炉房、洗衣房、库房、冷冻室、厨房、餐厅、值班室、办公室; 第二层建筑面积 888 平方米,包括 40 个床位用房、活动室、厕所;第三层建筑面积 760 平方米,包括 38 个床位用房;以及道路、绿化等相关附属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容纳120 位老人同时入住修养。4、建设条件( 1)交通条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 县*居松毛路,距离镇政府驻地3公里;东临松毛公路,北临金竹小河,西临* 幼儿园,距 * 市728 公里,交通方便。( 2)用地条件项目建设用地总规模 0.3125 公顷,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3)供电本项目年耗电5800 千瓦

7、,用电负荷为100KVA,* 县*居已完成农村电网改造, 现有供电能力可满足项目需求,项目供电由* 供电所提供。( 4)供水项目用水量较小, 年用水量为 210 立方米,主要为生活用水,现有供水管道可满足项目需求,由当地供水管网供水。( 5)社会协作条件* 县* 现有五保老人及孤寡老人 200 余人,而现在敬老院仅有床位 30 张,远不能满足五保老人的养老需求;且项目已列入 2011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乡镇敬老院示范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 * 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支持,社会协作条件好。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

8、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规模1.1总投资万元4001.1.1其中建设投资万元3861.1.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1481.2建筑面积平方米27241.2.1占地面积平方米3124.91.2.2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10761.2.3建筑密度%341.2.4建筑容积率0.871.2.5绿化率%301.2.6停车位个81.3床位数张1202职工定员人20其中新增15 人3燃料及动力3.1水m3/ 年2103.2电度 / 年58003.3煤吨 / 年116、总投资金额及效益情况项目规模总投资400 万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386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4 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上级补助。项目为社会福利性公益项目

9、,主要安臵* 五保老人和孤寡老人,效益主要为社会效益,因此,不计算经济效益。三、建设单位概况* 位于 * 县西北部。东临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南界乐山镇,西与枫香镇、平正仡佬乡接壤,北邻毛石、芝麻二镇。辖5村 1居。镇人民政府驻 * 场。行政区域总面积150.22 平方公里。镇内矿产丰富,有煤、磷、钼镍、锰、铁、镁等矿种,储量较大的有磷、煤、钼镍、镁,尤以钼镍矿著名。有中晚熟水晶葡萄、纯天然野生绿色薇菜和蕨菜特色生物资源。全镇碳酸盐岩溶(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地表形成有石柱、石笋、石塔、石林等奇山异石,9再加之丰富的森林资源、 301 县道公路 * 至*23.6公里的区位优势,被

10、黔北作家赞誉为“ * 市中心城区的后花园”。农业以畜牧、烤烟、经果产业为主。 2001 年被列为省重点扶贫开发乡镇。 2010 年,人口 27085 人,有汉、苗两个民族,苗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 2.15%。耕地 30709 亩,其中田 9298 亩,土 21411 亩。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3147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占 52.16%,第二产业占 11.72%,第三产业占 36.12%;地方财政收入 72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745 元,粮食产量 21848 吨。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

11、年规划纲要3、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4、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5、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6、国务院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 (国办发200919 号)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 20066 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 2000)1013 号)10、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11、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13、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14、建设单位提供

12、的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五、编制原则通过对该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根据 * 县* 老人赡养现状及老年人总量和预期老年人总量发展,经实地考察,认为项目可行。并根据 * 总体规划要求,对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规模、建设条件、技术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项目运营情况及财务评价进行分析。六、项目定位本项目定位为公益性社会福利机构,服务于 * 县* 五保老人及孤寡老人以及作为社会慈善救助的部分老人。11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背景、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或 60 岁以上人口总人口 10以上时,即为老龄化社会。根据有关统计资

13、料显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约为 1.45 亿,占我国总人口的 11.2,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以 3的速度增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预测,到 2025 年,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9.34;到 2040 年,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的27.8,届时,每 3.5人口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口。2、老年人养老逐步向养老院转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部分老人认为所谓的养老院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的安身之地) ,国内老年人讲究“三代同堂”老死不离儿孙。但随着近年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住观念的改变; 核心家庭趋于普及,传统家庭逐渐减少,

14、一方面下一代与老一代分居现象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家庭结构演变又表现为老少两代居住上 “分而不离,离而不远”的特点,因此老年人不堪忍受“空巢”的孤单寂寞之苦,从过去不肯到养老院开始向往养老院, 养老观念和居住观念正发生根本性转变。3、家庭因素催生养老院的产生和发展12自我国七十年代中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三口之家”现已成为社会的主力家庭结构。 许多独生子女成家之后, 所面临的是每对中青年夫妇在繁忙的工作压力和残酷的生存发展竞争条件下要照料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 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 再加之老年人多愁善感及实际上的“代沟” ,由此引起了一系列没完没了的家庭烦恼和社会问题,建设敬老院的呼声日益高涨。

15、4、政策背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关注老龄问题。2000 年发出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指示,我国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使我国老龄事业有发可依, 有章可循。因此,加快社会养老设施建设,逐步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差异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举措。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县* 老年人现状目前, * 有人口 27084 人,全镇现有五保老人及孤寡老人200余人,其中敬老院集中供养的有25 人。现敬老院始建于1993 年,占地面积 499.8 平方米,有床位30 个,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需求,且屋顶已经严重

16、破损无法为维修。根据5月 10日我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拟新建一座敬老院。该项目在市、县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列入2011 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乡镇敬老院示范项目。和全国一样,积极发展老年人公益事业,改善老年人13生活状况,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列在* 政府的议事日程之中。2、* 老年人居住养老问题现状( 1)老年人公寓明显不足* 现有五保老人和孤寡老人 200 余人,而现有养老院仅一家,现有养老院仅有床位 30 张。其余五保老人及孤寡老人均在家自养以及以其他方式养老,得不到社会福利事业的关爱和帮扶。( 2)现有养老院规模小、配套实施不足目前 * 养老院始建于 1993 年,占地面积仅 499

17、.8 平方米,属于传统的养老院、福利院, 没有一个 100 个床位以上规模的,现代化的养老院。且整体规划设计落后,生活设施不完善,健身、休闲、娱乐设施单一,医疗护理,保健不配套,服务水平低,缺乏人性化,不能满足老年人特别是新一代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3)环境质量有待提升现有养老院用房是经改造的民企和企事业单位用房,房屋简陋,绿化植被缺乏,更谈不上养生、休闲的绿化景观环境,总体质量及环境有待提升。( 4)服务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在养老院从事服务的人员多为下岗职工, 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缺乏护理专业知识,对老人的服务只是满足于简单的端茶、送饭、洗衣,而无法从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角度出

18、发,提供人性化全方位的专业服务。14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老龄工作的具体要求本项目实施,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 广大老年人曾经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让老人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用。2、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老龄工作的重大举措老龄工作涉及经济、政治、 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平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必须认真完成,落到实处。3、减轻老年人家

19、庭和社会压力的重要举措解决老年人及其子女的后顾之忧, 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使子女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为老年人提供健康锻炼和服务,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减轻家庭和政府压力,对解放劳动力、增强生产力,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4、是党和政府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需要本项目建设,不但顺应了老年人群体的“民意” ,而且吸纳了一批下岗人员再就业, 不仅解决了因下岗带来的经济困难问题, 而且通过在老年福利事业岗位上辛勤工作,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我国的15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5、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

20、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搞好敬老院建设是适应新形势发展,促进老年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6、* 敬老院是一所国办的福利机构,项目建设符合区域福利规划,合理配臵福利资源的基本原则。7、项目建设一直受到市委,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列入了 2011 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乡镇敬老院示范项目。综上所述,建设一座具有相当规模、 较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社会福利机构,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16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1、地点与地理位臵* 县* 敬老院建设项目工程选址在 * 居松毛路,距离镇政府驻地

21、3 公里;东临松毛公路,北临金竹小河,西临 * 幼儿园,距 * 市 28 公里,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排水畅通、环境适宜、公共设施比较完善,没有污染源,适宜养老。总占地面积 3124.9 平方米,详见平面规划布臵图。2、场地权属及占地面积项目占地面积 3124.9 平方米,属于建设用地,符合* 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二、场地建设条件1、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县* 位于 * 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 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地形地貌多样,海拔高,纬度低,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和型气候特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22、该处位于省会贵阳和 * 市之间,地处东经 10536至 10813,北纬 2705至 2912之间,西北与四川接壤,北靠*市、重庆市,以南面对贵阳市,扼川黔渝交通要冲,为川黔渝南下华南沿海地区之门户。17* 县地貌以娄山山脉和南北向娄山支脉为骨架,与沟谷盆地等自然组合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西北高而东南低, 最低点位于山盆镇落炉,海拔为489 米,最高点位于山盆镇的仙人山,海拔为1849米。按形态划分, 在娄山山脉东南面为低山丘陵宽谷盆地地貌,海拔一般 8001000 米,娄山山脉西北面为低中山峡谷地貌,海拔一般9001300 米。项目所在地位于峡谷地带,地势平坦。( 2)气候条件* 县* 境属

23、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7 ,终年温凉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均降水量 1200 毫米,年均日照 1146.9 小时,无霜期 270 天。县境内冬季、秋末、春初,受西伯利亚南下冷空气影响,风向多为偏北风,因地貌复杂多变,地面风主要是东北风,从春末至夏季,西太平洋暖湿气流北向西伸,南下冷空气变暖减弱, 主要风向为偏南风或东南风。 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2左右,年平均蒸发量 1150 毫米。“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绝,三月无秧水,四月秧上节” 等是 * 县人民通过长期对气候进行观察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3)水文条件* 县 * 水能、旅游资源丰富,该镇是 * 湘江河源头所在地,项目

24、建设地周围有金竹小河环绕, 风景秀美,是市政府规划的后花园。( 4)工程地质条件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评估区主体地貌为中低山地貌, 地形地貌类型较单一,边坡多被第四系坡积物覆盖,但覆盖层较薄。建设地址18内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岩土工程条件一般,地震烈度较小,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一般,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评估区属简单类型。 项目选址内内无大型构造断层出露,未见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性较好。本地区地震烈度划定为六度,土建设计应按基本烈度六度设防。建设地址无边坡滑移,无泥石流,无地面塌陷,无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 区内无地质灾害发生。2、外部条件拟建项目在 * 县

25、*居松毛路,交通便捷,通讯畅通,电源方便充足,项目建设过程需要控制施工噪音,扬尘,处理建筑垃圾等。( 1)交通条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 县*居松毛路,距离镇政府驻地3公里;东临松毛公路,北临金竹小河,西临 * 幼儿园,距 * 市 28 公里, 301 县道公路 * 至*23.6 公里的区位优势,被黔北作家赞誉为“ * 市中心城区的后花园”。( 2)电力本项目年耗电5800 千瓦,用电负荷为100KVA,* 县*居已完成农村电网改造, 现有供电能力可满足项目需求,项目供电由* 供电所提供。( 3)供水项目用水量较小, 年用水量为 210 立方米,主要为生活用水,现有集镇供水管道可满足项目需求,由

26、当地供水管网供水。19( 4)排水项目主要废水为生活用水, 年排放量 210 吨,单独设立排水系统,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第四章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20一、建设内容项目总占地面积: 3124.9 平方米。拟建三层砖混结构长方形建筑楼一栋。建筑面积: 2724 平方米;其中:第一层建筑面积 1076 平方米,包括 32 个床位用房、锅炉房、洗衣房、库房、冷冻室、厨房、餐厅、值班室、办公室;第二层建筑面积888 平方米,包括40 个床位用房、活动室、厕所;第三层建筑面积 760 平方米,包括 38 个床位用房;以及道路、绿化等相关附属设施。设计老年人居住室 60 间,床位 120 个,并设有棋牌、书

27、画、阅读、健身等综合服务功能室。楼内设计无障碍通道。建筑占地面积: 1076 平方米建筑密度: 34.4%建筑容积率: 0.87绿化率: 30%停车位: 8 个二、设计规模项目占地 3124.9 平方米,建筑面积2724 平方米。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容纳120 位老人同时入住修养。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21一、指导思想及定位新建建筑物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及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室内外平面功能和立面设计,力求做到线条清晰、造型美观,既有城市特色,又有田园风光的建筑风格,同时满足消防、疏散的有关要求。二、总平面布局平面布臵

28、做到要适应现有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外部条件,节约用地,力求经济合理。平面布臵严格遵守建筑、 防火和环境保护要求, 符合消防、卫生、安全施工等国家有关规定或规范要求。1、入口区入口区是人员和车辆进出及停留活动区,有人行道和车辆出入专用通道,主入口区位于场址东面,临松毛公路一侧,次入口位于场址北面。2、停车区为方便老人家属探望,设立综合停车位8 个,位于主入口左右两侧。3、主体建筑主体建筑占地面积107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24 平方米。建筑形状为三面合围式建筑设计,中间建设绿化庭院, 方便老人休闲娱乐。其中,食堂为单层建筑, 位于建筑物南侧, 建筑面积 316 平方米;22综合办公用房为

29、二层建筑, 位于食堂和老人居住用房之间,建筑面积376 平方米;敬老院主体用房为三层建筑,位于项目南侧,建筑面积2032 平方米。4、中心绿化庭院为方便老人休闲散步, 建设中心绿化庭院565 平方米,内栽种绿化等风景树。5、其他附属设施设门卫值班室,来往探亲家属登记出入,以及室外健身设施,方便老人做简单的健身活动。设锅炉房,为老人提供热水等服务;洗衣房为老人提供洗衣服务,配套库房,冷藏室的附属设施建筑。三、 建筑设计1 、设计原则楼房各居室按双人间标准间设计,走廊、卫生间、阳台设立扶手栏杆,地面装箱采用防滑材料,方便老人活动,行走。各层设有员工值班室、开水间及其他公共用房,做到布局合理,使用方

30、便安全。根据老人的生理特点, 在日照和朝向、 温度和湿度、 通风和空气质量、噪声控制、 景观视野、装修品味等多方面满足老人对居住质量的全面要求。2、设计标准办公建设设计规范JGJ 67-200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2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砌

31、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3-200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自动喷水灭火器配臵设计规范GB 50084-200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 50034-200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结构部分在设计中采用规范和规程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

32、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24载规范 GB50009-2001,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各建筑物基础根据所选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特点及安全、规范、节约原则分别确定。四、结构设计1、主要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3-2001( 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

33、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等。基本风压 0.3KN/平方米,地面粗糙度 C度,本工程抗震烈度为6 级,场地类别为类,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2、 基础及上部结构选型本工程为地上一、二、三层的多层建筑。( 1)结构造型本工程采用结构体系:砖混结构。( 2)抗震设防本工程属一般建筑物, 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 做到安全第一。(3)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 年;根据建设使用功能及建25筑总高度,本工程确定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按地震烈度小于六度。( 4)基础设计本工程为多层建筑,基础拟采用孔桩或视地勘情况另作处理。柱、梁、板:地上四层拟采用 C30混凝土,各层最

34、终根据结构计算确定。钢筋: HPB235级钢(),HRB335级钢()。钢材:采用 Q235钢。焊条: E43xx、E50xx。填充墙:轻质砌块。五、配套设施设计1、设计依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BJ16-2008(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4)建筑屋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52、电气工程负荷计算(1)电气负荷按三级考虑。(2)按不同用电场所划分回路。(3)需特殊照明的建筑物设臵专用定向照明(4)办公楼、老人生活用房等用房设臵有应急照明(5)各建筑物均设有防雷保护设施3、给排水工程26(1)建筑物给水、排水各建筑设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