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制版基础教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878256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18.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制版基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服装制版基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服装制版基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服装制版基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服装制版基础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制版基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制版基础教案.doc(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服 装 制 版 基 础教案 服装设计与营销0903班 陈立娟单元课教案首页第 1 次课课题服装制版概述及服装制图基本知识、服装人体测量课时数6授课内容服装制图基本知识服装制版概述服装制图基本知识服装人体测量教学目的与要求必备知识1、掌握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2、了解服装与人体的关系职业能力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制图的基础知识 重点服装制图基础、服装与人体难点服装制图基础教学设计教学方法:1、采用课堂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服装制版概述服装制图基本知识服装人体测量教具尺、白板笔授课情况班 级授 课 时 间授课地点C课:服营0903班第6周星期6 第1节至第6周星期6第 6节逸

2、美楼第4制版室课: 班第 周星期 第 节至第 周星期 第 节注: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第一章 服装与人体第一节 服装制版概述一、什么是服装制版?是由图线、符号、注寸和技术要求等内容组成,是表达服装衣片形状和加工工艺要求的技术文件,是传达设计者意图,贯彻设计者要求的技术语言,通过服装制图布置生产和指导生产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二、服装制图的作用1、可以代替工艺单中繁琐的文字说明,提高工作效率。2、可以用来指导生产和布置生产。3、可作为技术档案、资料长期保存。 第二节

3、 服装制图基础知识一、制图工具1、尺尺是服装制图的必备工具,它是绘制直横斜线、弧线、角度、测量人体与服装、核对制图规格所必需。(1)直尺直尺是服装制图的基本工具,直尺有钢质的、木质的、塑料的、竹的、有机玻璃的等。(2)角尺角尺也是服装制图的常用工具。包括三角直尺和角尺。(3)软尺软尺一般为测体所用。(4)比例尺比例尺一般用于按一定的比例作图的测量工具。尺形为三棱形,有三个尺面,六个尺边,即六个不同比例的刻度供选用。(1:1的服装结构图就是服装裁剪纸样。我们平时在服装书籍看到的大都是小比例的结构图)2、 角器量角器是用来测量角度的器具,普通的量角器是半圆形的。3、 曲线板主要用于服装制图中的弧线

4、、弧形部位的绘制。大规格曲线板用于绘制大图,小规格曲线板则用于绘制缩小图。4、 图铅笔与橡皮绘图铅笔是直接用于绘制服装结构图的工具,绘 图铅笔的笔蕊有软硬之分,一般以标号HB为中性。B-6B逐渐转软,铅色浓黑,易污脏H-6H逐渐转硬,铅色浅淡,画线不易涂改。5、绘图纸质地坚实,纸面洁白无折缝,用橡皮不易起毛,上墨不渗。二、服装制图线条和制图符号(一)、服装制图的一般规定服装制图中的制图比例、字体大小、尺寸标注,图纸布局、计量单位等必须符合标准,才能使制图规范化。1、制图比例是指制图时图形的尺寸与服装部件(衣片)的实际大小的尺寸之比,服装制图中大部分采用的缩比,部分使用等比,很少几乎没有用采用倍

5、比。等比与实物相同1/1缩比按实物缩小1/21/31/41/51/61/10倍比按实物放大2/13/1比例的注寸形式:在图样上标注比例的格式。比例可用“M”表示。如M1:1M1:22、制图字体在图样上和图纸上书写的汉字、数字、字母等都要必须做到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1)、汉字尽可能用仿宋、要求横平、竖直。(2)、数字采用阿拉伯数字,分斜体字和正休字二种,斜75度。3、图纸布局在服装制图中,一套完整的图纸应由裁剪图和工艺图二部分组成。裁剪图中包括款式效果,衣片的裁剪图及尺寸,零部件和标题栏。工艺图中包括各条衣缝的加工形式和方法,配用衬料,辅料的名称和规格,熨烫部位与要求等。在

6、作业中可按此方法。4、服装制图的长度计量单位(1)、长度计量单位的种类:A、公制: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服装上常用的计量单位是毫米( mm),厘米(cm)、分米(dm)、米(m)以厘米为最常用。公制的优点是计算简便,已成为我国通用的计量单位。B、市制:是过去我国习惯通过的计量单位,服装上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是市分,市寸、市丈,以市寸最为常用。C、英制:是英美等英语国家习惯使用的计量单位,我国对外生产的服装规格常使用英制,服装上常用的英制计量单位为英寸、英尺、码。以英寸为最常用。英制由于不是十进制,讲算很不方便。1码3英尺36英寸1英尺12英寸(2)公制、市制、英制的换算:单位换算公式计量对照公制

7、换市制:厘米31米3尺39.37英寸换英制:厘米2.541分米3寸3.93英寸1厘米3分0.39英寸市制换公制:寸31尺3.33分米13.12英寸换英制:寸0.7621寸3.33厘米1.31英寸1分3.33毫米英制换公制:英寸2.541码91.44厘米27.43寸换市制:英寸0.7621英尺30.48厘米9.14寸1英寸2.54厘米0.76寸(二)图线及画法服装制图中不同的线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称之为服装制图的图线。 1、服装制图线条(1)粗实线0.9mm(图线宽度)用于衣片图样上的横、直斜、弧线等线条,来构成完整的衣片轮廓线,部位轮廓线和部件安放的位置线(2)细实线0.3mm是作裁

8、剪图时首先画出的结构框格线,又称为辅助线,还有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引也线。(3)虚线0.3mm又称影示线,表示双层衣片重叠,下层衣片的轮廓,常用虚线影示表示。(4)点画线0.9mm用来表示衣片对折的线,系衣料的上下层相边不可以剪开的线条,(对称部位),如衣片的背中线。(5)双点画线0.3mm至0.9mm又称翻折线,表示这一部位的衣片须向里或向外翻折,(不对称部位)如衣片驳头部位的翻折。(6)引出线 0.3mm因注寸部位不宜注寸,把画线引出注寸,或注寸部位较小,需要引也后作另图放大后注寸。注意要点(1)、同一图纸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2)、虚线、点画线、双点画线的线段长短和间隔应各自相同,其首

9、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点。(3)、虚线和实线互相垂直时,垂直处应无间隙。(4)、尺寸 线和引出线的首末两端,可用双箭头表示。(三)制图符号服装制图符号是为了正确表达各种线条、部位、裁片的用途和作用,需借助各种符号,因此就需要对服装制图中的各种符号作统一的规定,使之规范化 。(四)、服装制图代号服装制图中的某些部位、线条、点等。为了使用便利和规范起见,使用其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为代号来代替相应的中文线条、部位及点的名称,常用的服装制图代号有(五)、制图常用术语服装制图术语的作用是统一服装制图中的裁片、零部件、线条、部位的名称使用各种名称规范货,标准化,以利于交流。净样:服装实际尺寸,不包括缝份,贴

10、边等。1、毛样裁剪尺寸、包括缝头、贴边等。2、画顺光滑圆顺地边接直线与弧线、弧线与弧线3、劈势直线的偏进、如上衣门里襟、上端的偏进量4、翘势水平线的上翘(抬高),如裤子困势指后裤片在侧缝线上端处的偏出量。5、困势直线的偏出、如裤子侧缝困势指后裤片在侧缝线上端的偏出量。G、刀眼在裁片的外口某部位剪一小缺口,起定位作用。6、门襟衣片的锁眼边7、里襟衣片的钉钮边8、叠门门襟和里襟相叠合的部分。9、挂面上衣门里襟、反面的贴边10、过肩也称复势、育克、一般常用在男女上衣肩部上的双层或单层布料。11、驳头挂面第一粒扣上段向外翻出不包括领的部分。12、省根据人体曲线形态所需要缝合的部分。13、裥根据人体曲线

11、所需要有规则折叠或收扰的部分。14、克夫又称袖头,缝接于袖子的下端。15、分割根据人体曲线或款式要求而在上衣片或裤片上增加的结构缝。(六)尺寸标注及规则服装制图的图样仅是用来反映服装衣片的外形轮廓和形状,服装衣片的实际大小则是根据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确定的确良,因此,图样上的尺寸标注是重要的,它关系到服装的裁片尺寸,服装成品后的实际大小制图的尺寸标注应按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进行,在标注尺寸时要做到准确、规范、完整、清晰。(1)基本规则A、服装各部位和零部件的实际大小,以图上所注的尺寸为准,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B、图样中的尺寸,以cm为单位时,不需要标注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

12、它单位必须注明。C、服装制图部位、部件的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该结构最清晰的位置上。(2)数字标注a、标注尺寸时的数字一般应填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中间,当位置不够进,也可以用引出线引出标注。原则是:横距横标,直距直标。b、尺寸线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当无法避免时,必须将图线断开。(3)尺寸标准a、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其两端箭头应指到尺寸界线。b、标注尺寸时,尺寸线一般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但在部件内注明尺寸时,可用弧线或梯线线作尺寸线。c、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各线代替,制图结构线不能代替标注尺寸线,一般也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某延长线上。d、在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和写数字时,应将轮廓线的两端

13、延长,在上下箭头的延长线上标注尺寸数字。e、若在部件内部标注尺寸时,可按(图五)f、当尺寸标注位置过于狭小时,也可画出放大图形并标注尺寸数字。三、 服装制图各部位线条的名称服装制图各部位线条的名称也即部位线条的术语名称。(一)西装裙各部位线条的名称(二)女裤各部位线条的名称 (三)原型衣身、袖子各部位线条的名称。具体见以下各有关章节所示。四、服装结构制图的方法目前常用的结构制图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针对性,在具体选择应用中需对各种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可分为公式比例法、原型法和基型法等。它们各自都有其特点,又相互联系。(一)比例公式法比例公式法是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服装裁剪制图方

14、法。它是将测量后所得的人体各个部位的尺寸,主要的围度尺寸,按既定的比例关系来推导其他控制部位尺寸的制图方法。及对那些无法或难以通过测量人体得到的规格尺寸,如上衣的袖窿深、袖门宽、衣袖的袖山深、袖宽等均可用相关的易测的人体尺寸如胸围的一定比例作为基础来推算;裤子的前后裆宽、中档宽等可以以臀围的一定比例作为基础来推算;由于分配比例的基数及推算的方法不同,公式比例法又有三分法、六分法、八分法、十分法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活,不论着装者的胖瘦,尺大小,都能按这种比例方法作图,且实用、简便,因而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服装结构制图方法。缺点是作图中的大部分尺寸都要经过运算得出,较为麻烦,并且准确性差。(二)原

15、型法原型法是以人体主要控制部位的净体尺寸为依据,加上最基本的放松量,用比例分配法计算绘制的基本结构板型,是人体的归纳概括,而并非具体的服装款式,一般是绘制人体腰节以上部分。它起源于日本,并对世界各地的服装裁剪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 基型法基型法所用的基型是在原型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正而成。是某一特定类别服装的基础样板,如衬衣基型、内衣基型、外套基型、裙子基型、裤子基型等。基型法制图就是采用基型样板在该样板上根据具体造型需要运用补充、剪切、折叠、拉展等手段进行变化,做成所需款式结构制图的方法。基型法制图与原型法制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原型法制图的规格尺寸是人体净尺寸加上最基本的放松量。而基型法制图

16、的规格尺寸是在某一特定类型服装的基本成衣尺寸,这是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女上衣为例,原型法制图可适用于衬衫、外套、大衣等不同服装的制图,而基型制图法只能适用于其所针对的特定类型的服装。第二节 服装人体的测量一、男女体型特征与人体比例(一)服装人体的基本结构按照服装设计的需要而几何抽象化。可用“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来概括。“一竖”就是指人的脊梁骨,是人体垂直方向的纵轴和服装设计的左右对称线。“二横”指肩线和骨盆线,位于躯干的上下两端,是躯干连接四肢的纽带和服装设计中重要的横向线。“三体积”指头部、胸部和骨盆,头部外型呈圆柱体,胸部呈倾斜状的立方体,骨盆呈与胸部相反倾斜的立方体。“四肢”指人

17、的上肢与下肢。(二)男女体型的特征1、颈部人体颈部呈上细下粗不规则的圆台状,上部和头骨相连。从侧面观察,颈部向前呈倾斜状,下端的截面近似桃形,颈长相当于头长的1/3。(1)男性颈部较粗,喉结位置偏低,且外观明显;(2)女性颈部较细,喉结位置偏高,且平坦,不显露。2、肩部肩端部呈球面状,前肩部呈双曲面状,肩头前倾,俯看整个肩呈弓形。(1)男性肩部较宽而平,(2)女性肩部较窄而斜。3、前胸与后背部胸与背是由一部分脊柱、胸骨与12对肋骨组成的胸廓。胸廓的形状决定胸部的大小和宽窄。(1)男性胸廓长而大,呈扁圆形。前胸表面呈球面状,背部凹凸变化明显;(2)女性胸廓较男性短小,呈扁圆形,前胸表面乳胸隆起,

18、乳胸部呈圆锥状,背部凹凸变化不明显。4、腰部腰部截面呈扁圆状,小于胸围和臀围,侧腰部与后腰部呈双曲面状。(1)男性腰部较宽,腰部凹陷不太明显,侧腰部呈双曲面状;(2)女性腰部窄于男性,腰部凹陷明显,侧腰部双曲面状强于男性。5、上肢上肢由上臂、下臂和手3个部分组成,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使手臂能够旋转和屈伸。A男性手臂较粗、较长,手掌较宽大;B女性手臂较细,较男性短,手掌较男性狭小。6、前腹与后臀部骨盆支撑着前腹后臀,腹部微凸,臀部外凸。A男性臀窄且小于肩宽,后臀外凸较明显,呈一定的球面状,臀部微凸;B女性臀宽且大于肩宽,后臀外凸很明显,呈一定的球面状,臀腰差大于男性,腹部较男性圆浑。7、

19、下肢下肢是全身的支柱,由大腿、小腿、和足组成。下肢有胯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使下肢能够蹲、坐和行走。A男性膝部较窄,凹凸明显,正面两大腿合并的内侧可见间隙;B女性膝部较宽大,凹凸不明显,大腿脂肪发达,两大腿合并的内侧间隙不明显。(二)人体比例人体比例最为简单、最方便的测量单位是头。正常的成年男性约为7个半头高,成年女性约为7个头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分别为1-2岁4个头高;5-6岁5个头高;14-15岁6个头高;16岁接近成人;25岁达到成人身高。二、 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外形的需要。(一) 颈

20、部与衣领的关系颈部的形状决定了衣领的基本结构,由于颈部呈不规则圆台状及向前倾的特点,因此形成领造型基本上是后领脚宽,前领脚窄,上衣前后领的弧线弯曲度一般是后平前弯。又由于颈部上细下粗,因此衣领的尺寸是上领小,下领大(立领、装脚领表现的尤为显著)(二) 躯干与上装的关系 躯干包括肩、胸、背、腰、臀部等。1、 肩部肩部的特征决定了服装结构的肩部形状。A肩头前倾使服装的前肩斜度大于后肩斜度。B肩的弓形形状,使服装后肩斜线略长于前肩斜线。C男女肩部的特征差异,使一般女装肩宽窄于男装;女装肩斜大于男装且前后肩斜的斜度差大于男装。2、 前胸与后背部A男性胸与背的特征,决定了后腰节长大于前腰节长;B女性由于

21、乳胸隆起,一般后腰节长短于前腰节;女性乳胸隆起使女装通过收省、打裥及分割来达到合体的目的。C肩胛骨的突起,决定了合体式女装要有肩背省;男衬衫过肩线下加背裥。3、 腰部由于腰部的凹陷状,在服装结构上表现为上装的曲腰身造型。男女腰部的宽窄差异,构成了女装吸腰量往往大于男装吸腰量。侧腰的双曲面状,决定了曲腰身服装的腰节在摆缝处必须拔开。(三) 上肢与衣袖与衣袖的关系上肢的形状决定了衣袖的基本结构,当上肢弯曲时,上臂与下臂呈一定角度,反映在衣袖上使后袖弯线外凸,前袖弯线内凹。一片袖收肘省,是为了适应手臂活动的需要,同时也符合手臂的形状。(四) 下肢与裤裙的关系1、前腹与后臀部A臀部的外凸,决定了西裤的

22、后窿门大于前窿门。臀部的球面状使西裤的后裆缝长于前裆缝。B臀腰差的存在、腹部的圆浑、后臀外凸的特点,是腰口收前裥和后省的原因。C女性因臀部丰满,腰臀差大,腹部较男性圆浑,因此,前裥、后省的收量大于男裤。2、下肢下肢的结构对裤子的形状产生直接影响。由于脚有脚面骨的隆起和脚跟骨的直立与倾斜,因而前裤脚口略下垂。三、 服装号型标准与人体测量(一)服装号型知识1、号型定义服装号型是根据正常人体的规律和使用需要,选出最有代表性的部位,经合理归并设置的(1)“号”指高度 ,以厘米表示人体的身高,是设计服装长度的依据;(2)“型”指围度,以厘米表示人体胸围或腰围,是设计服装围度的依据。(3)人体体型也属于“

23、型”的范围,以胸腰落差为依据把人体划分成Y、A、B、C四种体型,其中Y为瘦体、A为正常标准体、B为微胖体、C为胖体。 男子:胸围-腰围 女子:胸围-腰围Y 22-17 24-19A 16-12 18-14B 11-7 13-9C 6-2 8-42、 号型标志按“服装号型系列“标准规定,在服装上必须标明号型。号与型之间用斜线分开,后接体型分类代号。如:170/88A,其中170表示身高为170cm的人体,88表示净体胸围为88cm,体型分类代号A则表示胸腰落差在16-12cm之间。注:儿童不划分体型,因此号型标志不带体型分类代号3、 号型应用消费者选择和应用号型应注意,选购服装前,先要测量自己的

24、身高,净胸围、腰围,成人还需以胸腰落差来确定自己的体型,然后按实际尺寸在某个体型中选择似的号型服装。每个人的个体实际尺寸,有时和服装号型档次并不吻合。如:身高167cm 胸围90 cm 的人。号是在165-170号之间;型是在88-92型之间,因此需要向上或向下靠档。一般来说,向接近自己身高、胸围或腰围尺寸的号型靠档。按身高数值选用号,例;身高163-167选用号165;身高168-172,选用号170。按净体胸围数值选用上衣 型 ,例:净体胸围82-85,选用型84,净体胸围86-89,选用型88。按净体腰围数值选用裤子型 ,例:净体腰围65-66,选用型66;净体腰围67-68,选用型68

25、。4、 号型系列(1) 号型系列设置以中间标准体为中心,向两边依次递增或递减。(2) 身高以5厘米分档,组成系列。(3) 胸围和腰围分别以4厘米、3厘米、2厘米来分档,组成系列。身高和胸围、腰围搭配分别组成5.4、5.3和5.2号型系列。(二)人体测量知识人体测量是取得服装规格的主要来源之一。人体测量是指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所得的尺寸,作为服装结构制图时直接依据。1、测体工具软尺 :测体的主要工具,要求质地柔韧,刻度清晰,稳定不缩。2、 测体方法测体一般是测量净体尺寸,即用软尺贴附于静态的人体体表(仅穿内衣),测得的尺寸即为净尺。在净尺寸的基础上,按照人体活动需要加适当的放松量,并

26、根据服装款式、穿差层次确定另放松量。测体可分为男体测量、女体测量、童体测量3种,其测量部位、方法和步骤则基本相同。其中女体的测量要求较高,较为复杂,需测量的部位也多。(1)量体要注意定点、定线进行测量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各部位的测量要找准基准点和基准线,不能凭经验猜测,围度测量先要确定测量的凹凸基准点,测量胸围要找准胸高点(乳点)为测量点,测量腰围要找准腰部最凹为测点,然后做水平测量,长度测量特别要注意取有关基准点之间的总和,如手臂长取肩点至肘点,肘点至腕点两连线之和。(2)量体顺序一般是:先横后直,由上而下。3、测体部位(1)身高 由头骨顶点量至脚跟(2)衣长 前衣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部最高点,

27、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后衣片由后颈圈中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3)胸围 腋下通过胸围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4)腰围 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5)颈围 颈中最细处,围量一周。(6)总肩宽 从后背左肩骨外端点,量至右肩骨外端点。(7)袖长 肩骨外端向下量至所需长度。(8)腰节长 前腰节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部最高点量至腰间最细处;后腰节长由后领圈中点量至腰间最细处。(9)臀围 臀围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10)裤长 由腰的侧部髋骨处向上3cm(即腰宽)起,男裤垂直量至外踝骨下3cm,或按需要长度;女裤略短下男裤。 按以上围度部位所测得的数据均为净体尺寸,又称紧体尺寸。如拟为服装结构制图的规

28、格,还需经过处理,即根据服装品种式样的要求,活动量及穿着层次等因素,加放一定的放松量。特别是胸、腰、臀围的放松量,要注意掌握分寸,它们将会影响到服装穿着的合体性和外形的美观性。以上量体是净围,还需要适当加放松量后才是成品尺寸。 服装类别NBWH男衬衫2-315-25男西服13-20男裤1-2女衬衫2-2.58-10女西服8-12女裤1-24-6(合体)女裙0-14-64、服装用料计算表类别品种胸围臀围90(门幅)114(门幅)144(门幅)男装短袖衬衫110衣长2+袖长衣长2长袖衬衫110衣长2+袖长衣长2+20西装110衣长2+袖长+20衣长+袖长+10男长裤102裤长+6女装筒裙100裙长

29、3+6裙长+3女裤102裤长2+6裤长+5注: 1、缩水量另加 2、面料均包括缝份与贴边 3、复杂款式、大格料、倒顺花。倒顺花的用料酌情增加。5、测体注意事项(1) 测体时必须掌握人体的各有关部位,才能测出正确尺寸,与服装有关的人体主要部位有颈、肩、背、胸、腹、腋、腰、胯、臀、腿根等,若被测者有特殊体征的部位,应作好记录,以便作相应调整。(2) 要求被测者姿态自然端正,呼吸正常,不能低头,不能挺胸等,以免影响所量尺寸的准确性。(3) 测量时软尺不宜过松或过紧,保持横平竖直。(4) 测量跨季服装时,应注意对测量尺寸有所增减。“净尺寸、”“宽松量”、“服装规格”所谓“净尺寸”就是用软尺贴附于静态的

30、人体体表(仅穿 内衣),测得的尺寸即为净尺寸。净尺寸只是人体的写照。在进行服装裁剪时它是尺寸最基本的依据。在其基础上我们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的服装款式加放一定的宽松量,其后所得的数据,才能用来进行服装裁剪。 其中加放的松量值就叫做“宽松量”,也就是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隙量。宽松量越小服装越紧身,宽松量越大服装也就越离体。在进行服装裁剪时,宽松量确定的准确与否,对于服装造型的准确程度是有决定性影响的。宽松量的正确确定,首先需要对服装款式作仔细的观察研究,另外还需要一定的经验。 净尺寸加放宽松量所得的就是“服装规格尺寸,”也就是服装的实际成品尺寸。 比如测量所得的人体胸围尺寸为84厘米,而裁制的服装胸围

31、为100厘米,那么,84厘米就是人体“净尺寸”,100厘米则为服装的“规格尺寸。”而100厘米与84厘米的差值16厘米为服装“宽松量”,也可称为“宽放量”“放松量”。实训项目任务要求一、实训项目任务:1、熟悉各种服装结构的名称2、测量个人体尺寸,并能分析原因。二、实训项目要求:能正确运用测量工具,测量准确,分析合理正确。单元课教案首页第 2 次课课题裙、裤结构设计原理及应用课时数32授课内容1、裙、裤结构设计2、裙、裤的廓形3、裙分割、施褶原理及应用4、裙、裤的结构制图教学目的与要求必备知识1、了解裙、裤结构设计原理;2、掌握裙、裤廓形制图方法;3、掌握裙、裤分割、施褶制图方法。职业能力通过本

32、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裙子、女西裤的结构设计原理及裙、裤各款式变化制图方法。重点1、裙、裤的廓形;2、裙、裤的结构制图。难点裙、裤变化款的灵活运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1、采用课堂讲授与示范,学生同步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训练动手能力。2、强调服装与人体的结构关系,掌握裙、裤制图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教学流程:裙结构设计裙子的廓形裙分割、施褶原理及应用女西裤结构制图-女裤变化款的结构制图教具尺、裙片纸样、裤片纸样与实物授课情况班 级授 课 时 间授课地点C课:服营0903班第6周星期6 第7节至第8周星期6第 6节逸美楼第4制版室课: 班第 周星期 第 节至第 周星期 第 节注:1、每次课须填写

33、“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第二章 裙、裤结构设计原理及应用裙装是围在人本下半身的服饰,无裆缝,裙装的结构设计是将人体的下肢看作一个整体来考虑,裙装的款式丰富多样,造型美观,能充分反应出女性的优美体态。因此,一直深受广大女性的欢迎。第一节 裙 、裤结构设计原理及应用一、裙子的分类(一)、长度分类 (二)、腰部分类低腰裙把美的部位显示出来了,但体型一定要美。(三)、外形轮廓分类按廓形分类,可分为方形(如直筒裙)、三角形(如A字裙和喇叭裙)、倒三角形(如啐实褶裙)等。除此之外还有以裙片片数分类,

34、裙的褶裥形式分类。穿着用途分类等。(四)、筒裙的线条名称二 、 裙子的廓形(一)、筒裙1、款式特征筒裙又称为直裙。裙身平直,它的外形特征是在腰部收省,使腰部紧窄贴身,臀部微松,裙摆与臀围之间成直线,外形线条优美流畅。2、选择号型中间体:160/66A(2030岁) 160/68A 160/70A(3550岁)每个公司选择的型号不同。3、测量要点裙腰围的放松量在裙装中,腰围是最小的围度,要求贴身.腰围的尺寸规格不受造型款式的变化,它是裙装围度规格中变化量最小的,放松量不易过大,一般可控制在2cm以下(12cm),不装腰,低腰裙可不加放松量。裙臀围的放松量因直裙偏紧身型,放松量不宜过大,在46cm

35、之间为宜,一般为4cm。4、规格设计:裙长SL:0.4号-X58或0.36号58腰围W:W+(12)68 W66臀围H:H+(46)92 H8890臀高线:11号18 人体臀高线与人体体型存在一定有关系,它与人体身高关系最密切。5、结构制图(单位:cm)1、前片(先长度、后定肥度)上平线裙长线(下平线)前中心线,与上下平线垂直臀高(臀围线)18前臀围取1/4H-0.5前腰因女性腹部圆润稍稍外凸,腰围取值1/4W+0.5前省腰围大1/2处为省中线,省长10cm,省大为臀腰围差的1/22、后片翘势1cm(劈势达到3cm时)0.7cm(2.5cm左右没达到3cm时)画顺腰口线下摆大(与臀围大同)后臀

36、部因外凸,后臀围大小上可以取1/4H+0.5后腰围取值1/4W-0.5,1/4H与1/4W差的三等分,取二等分做两省。后腰中心低落1cm,画顺腰围线。这是由女性休形所引起的,侧观人体呆见腹部前凸,而臀部略有下垂,致使后腰围至腰臀至臀部之间的斜坡显得平坦,并在上部处略有凹进,腰际至臀底处呈S形。这样腹部的隆起使得前裙腰向斜上方移升,后腰下部的平坦使得后腰下沉,至使整个裙腰处于前高后低的非水平状态,这时在后中腰口低落1cm左右,就能使裙腰处于良好的状态。侧缝处的裙腰缝为何要起翘?这是因为腰部细、臀部宽,腰侧线与后中线在人体体面这个三维空间中,本来存在长短的差异。2、 裙腰口省数量的分布,位置、省量

37、、长短A、腰口省数量的分布一般收2个和4个省的方法。腰臀差25cm,腰臀差25cm时,收4个省。B、腰口省的位置一般的制图中因方便起见,均以腰大等分解决,即前后腰口各收2个省时,将H/4减W/4的余量平分二等分,前后腰口各收4个省时,将H/4减W/4腰,但有的款式也不是绝对等分,而应作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式样的美观。C、腰口省的省量一般在制图时,腰口省与腰口劈势的量均以腰臀的差加以等分的形式出现。如省量省过3cm时,应采用前后腰口各收4个省的方法。D、腰口省的长度前片腰口省要短于后片,原因是腹峰水平位偏上,臀峰水平位偏下,前W/4收腰省时,一般为8.59cm左右,后W/4收二省,靠近中心线的省长

38、为11cm,近侧缝线的省短9cm,省的长度与省量有关,省大则省长,省量小则省短。三 、裙分割、施褶原理及应用(一)、窄裙方法大致与筒裙相同,不同之处在侧缝裙下摆。1、当侧下摆劈势取量为2.3cm时,叉上取18cm。(叉位长些)2、当侧下摆劈势小于2.3cm时,叉上取数大于18cm(叉位短些)3、开叉的,一般取2.3cm,不开叉的,小于2.3cm,视款式而定,个别款还可以取2.5cm。(二)、A字裙A字裙是在筒裙的基础上把裙摆略向外斜出、放大,臀围至裙摆部位呈斜线,裙片的左、右侧部位的面料呈斜丝绺。A字裙前后臀围线可不加减,按H/4计算。A字裙 (三)、斜裙(四片、二片)45度、90度斜裙腰小,

39、裙摆宽大呈喇叭形,斜裙的腰部既不收省也不打裥,利用斜丝绺裁制而成的喇叭裙。160/66A裙长:60 腰围:68设计斜裙和圆裙结构最科学的方法是用求圆弧的半径公式。即确定腰围半径,求裙腰线的弧长和弧度。圆半径=周长/2。我们把周长理解为腰围,2为定量(23.146.28)。则求圆裙腰弧长的半径为W/6.28。圆裙的直径正好是求半圆裙的半径。则求半圆裙腰弧长的半径为W/W/3.14 四片喇叭裙 基型裙 (变化后)(四)、圆裙(360)圆半径=周长/2(五)、六片裙、八片裙、十二片裙 八片喇叭裙(六)、三节阶梯裙1、选号型:160/66A2、规格设计裙长=75cm腰围(W)=W*+2=68cm臀围(

40、H)=H*+4=92cm制图要点图中X=裙长/5-1cm=14 (效果图)(七)、褶裥马面裙1、选号型:160/66A2、规格设计裙长=70腰围(W)=W*+2=68臀围(H)=H*+4923、制图要点(1)腰省需在基本型基础上作折叠处理。(2)前后制图相同,只是后中线应下落0.8(效果图)第二节 女西裤结构制图一 、 裤结构分析裤子本来是专指男性的下衣而言的。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女性也逐渐的开始对裤子有所接受,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女性参与了社会活动,随着外出活动的增多,人们逐渐意识到裤子能带来很大的行动便利。女裤最初出现时,是较为宽大的西裤,后来造型不断变化,时装性越来越强,女裤

41、的风格也趋于多样化,现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服装种类之一。(一)、裤子的廓形变化裤子的造型千变万化,但是就其总体结构而言基本相同。一般前后各由二片组成,前浪线略短,后浪线略长,两面上端多有插袋设计,前后片腰口常有省道和褶裥设计,男裤在前浪上端设计开口,女裤除了在前浪上端设计开口外,还可以在侧缝或后浪上端设计开口。裤子的廓形大体可分为四种,即长方形(筒形裤)、倒梯形(锥形裤)、梯形裤(喇叭裤)、菱形(马裤)。(二)、裤子的分类1、按长度分类:超短裤(热裤)、牙买加短裤、及膝短裤、踏车裤、锥子裤、长裤。2、按整体的形态分:灯笼裤、马裤、喇叭裤,直筒裤、锥形裤、健美裤、裙裤、多袋裤等。3、按腰部形态

42、来分:连腰裤、装腰裤、高腰裤、低腰裤等。(三)、裤的放松量与成品规格。1、横向放松量造型放松量部位位贴体型合身型较合身宽松腰围01121223臀围24681016以上贴体型:指臀围放松量处于较小的值范围,如牛仔裤、健美裤。合体型:指臀围放松量处于适中值范围,如西裤、直筒裤。宽松型:指臀围放松量处于较大值范围,如灯笼裤。2、纵向放松量在裤装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但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由于蹲坐和躯干前屈等人体运动,使裤装的臀部伸展,在增加围度的同时,还必须增加裤装的直裆量及起翘量,并把后缝线延深,后裆适当落低0.71cm(叫落裆)。(四)、裤的变化原理(腰省、腰褶的分布)裤的腰省常设置在后裤片上,腰褶常设置在前裤片上。1、裤后片腰省的数量一般是12道,并且左右后裤片省的数量均等、对称,后裤片腰省的数量不论多少,每个腰省的大小宜控制在1.52.5cm之间。腰省位置的选定与有无裤袋有关,无后袋时,以后腰大为依据确定省位。有后袋时,应先确定裤后袋位置,然后再以后袋位为依据定省位。2、前裤片的褶量数一般为12道,特殊的可在2道以上。褶裥量不论多少,每道褶裥的褶量一般宜控制在2.54cm之间,靠近挺缝线的褶宜大些,侧缝线处褶量宜小些,褶裥数量少时褶量宜取大,褶裥数量多时,褶量宜取小。(五)、褶量与臀腰关的关系1、双褶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