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溶洞钢护筒施工方案(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7939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7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溶洞钢护筒施工方案(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桩基溶洞钢护筒施工方案(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桩基溶洞钢护筒施工方案(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桩基溶洞钢护筒施工方案(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桩基溶洞钢护筒施工方案(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基溶洞钢护筒施工方案(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溶洞钢护筒施工方案(新).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咸公路改造工程桩基溶洞处理钢护筒跟进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武咸公路改造工程第一项目经理部编制人: 日期:审核人: 日期:审批人: 日期:目录-、工程概况 二、工程地质情况概述 三、灰岩区溶洞特征 4四、溶洞处理措施概述 五、采用钢护筒跟进施工的桩基 12六、钢护筒吊装专项方案 226.1起重机械的选择 226.2钢丝绳的选择 276.3吊钩 296.4卸扣 306.5吊装施工 31七、安全保证措施 347.1安全保障制度 34357.2 吊装过程安全控制措施、工程概况地理位置:项目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与洪山区交界处三环线中山路二坏线路线基本情况:武咸公路:北起梅家山立交,南止青菱立交,全长约7.5k

2、m,宽5070m。沿线与津水路、南湖路、复兴路、江国路、江民路、白沙二路、白沙四路等相交。、工程地质情况概述全线工程范围地质情况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覆盖层:杂填土、粉质粘土、 粉砂、细砂,覆盖层 厚度在2m15m。基岩:naviniHtizmiHFIans-jTijjr jn*-吨 u ii irk/5 ri iij 14 如7匚* u /ni iftw- Iff IC1- ! JJ z Jin irb-ai u旨唐si illj 11; l订弼叮軸丄C4 Iff LLk 19JJ * 皿 1 r z %H 3 小 3_1b WIF U Vi Lr J期* s*tfriA* #*二丿/ /

3、4 亦 “hp4久上尊BL ifo mrb*1H料穆,倨 砧 阳*:1 IL U血皿 *”-!- - -*1 * - - .上 11: O - 1 b.-_ -, .* J h . -, * 1B - -出血仏陀r * -* * H 弼一:19*VT4LJi! HL35)47. 十扯 15)1-Hl 15)微风化石灰岩加卜我.(1DIS-II 1/s-hHI聘氐比范厦为串4110 f :?. 74)6柚砂伙輒!ll-l議此代iU莎蚩-ed jli-i申具T歸根据勘察结果,场地沿线部分地段揭露的基岩为灰岩及泥灰岩, 其中(K1+075 k1+250、k3+600 k4+935、k5+930 k6

4、+200 )路段是灰岩与泥灰岩上直接覆盖着全新统冲积相饱和粉细砂、 中砂及中粗 砂夹卵砾石层。场地附近近几十年多处出现地面塌陷,直接危及地面 建(构)筑物的安全。灰岩区溶洞是本场地主要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在近期武咸公路改造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多次处出现漏浆、塌孔现象,严重处引 起地面塌陷,极大影响了两侧车行道的行车安全。近期钻孔中漏浆塌陷的图片:W125-3W120-3目前,以上两处已进行了回填加固处理,桩基施工停止。通过灰岩区逐桩超前钻结果显示,灰岩区溶洞特征:(1) 见溶洞率高达40% ;(2) 溶洞洞高大小不一,从 0.4m 18.2m不等;(3) 溶洞层数从一层至四、五层不等,多层

5、溶洞呈糖葫芦串珠状;(4) 溶洞多为填充型,部分为半填充或无填充型(填充物多为可塑或硬塑粘性土及少量灰岩碎块);(5) 石灰岩岩芯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溶蚀;(6) 裂隙较发育,多被方解石脉充填,胶结良好。四、溶洞处理措施概述(1)对较小溶洞,先对溶洞顶部成孔,再跟进钢护筒至粉砂层底 的基岩顶,然后用小冲程凿穿溶洞顶板,若钻进过程中泥浆损失较慢, 应及时补充泥浆,并抛填片石、粘土块或 C20砼充填挤实后再钻进。(2)对较小溶洞,在凿穿溶洞顶板,先跟进钢护筒至溶洞顶,再 用小钻头凿穿溶洞顶板,若钻进过程中泥浆损失较快,必要时可采取 惨加速凝剂或水玻璃的水泥砂浆、C20混凝土进行封堵,并应及时补 充泥

6、浆。(3)对于溶洞高度较大,采用下钢护筒跟进钻孔,辅以片石、粘 土块或C20砼封堵的方法。对于糖葫芦串珠状的溶洞,根据情况采 用多层钢护筒递进的方法钻进。卵石上或黏上石灰岩溶洞石灰岩溶洞石灰岩多层溶洞时钢护筒跟进五、钢护筒跟进施工方法钢护筒壁厚3 =12 18 mm的钢板,孔深10米以下时采用12 mm厚 的钢板,孔深10 30米时采用14 m厚的钢板,孔深30米以上时采 用18 m厚的钢板,在厂家用机械集中卷制加工制作,焊缝全部为双 面坡口,每节制作长度为 4.57.5米,制作内钢护筒的内径 D 二d+20cm (d为设计桩径)。下置钢护筒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贯通溶 槽的漏浆而造成砂质覆土层以

7、及地表层的塌孔,首先将1.6m的钻头扩大至 1.8m ,正常钻进至溶洞上方约1m处,采用汽车吊辅助振 动锤等打入设备,将钢护筒分节打入土层中至岩面。(1)桩基内护筒跟进的施工工艺:场地平整、定位 设外钢护筒一 孔至溶洞顶(回填片石或C20砼)洞顶部处理一内钢护筒正常成孔至桩底标高(终孔)。(2)钢护筒制作:外钢护筒的内直径为 D=d+40cm (d为设计桩径),壁厚3=12长度为2米;采用机械卷制加工制作;内钢护筒:采用壁厚8=12 18 mm的钢板,在厂家用机械集中卷制 加工制作,焊缝全部为双面坡口,每节制作长度为 4.57.5米,制 作内钢护筒的内径D =d+20cm (d为设计桩径)。制

8、作好后运至施 工现场。( 3)全程钢护筒跟进施工本工程下置内钢护筒的目的: 主要是防止贯通溶槽的漏浆而造成砂 质覆土层的塌孔, 通过下置内护筒的作用, 即可顺利穿越溶槽层至设 计桩底标高, 达到顺利终孔的要求; 同时避免砼超灌甚至无法灌注至 设计桩顶标高等情况。将 1.6m的钻头扩大至 1.8m,正常钻进至溶洞上方约1m处, 采用 25T 汽车吊辅助 20T 振动锤,先将内钢护筒分节打入土层中至 岩面,再进行回钻成孔。在下沉钢护筒的施工过程中,振动锤必须平 稳,牢固的焊在内钢护筒顶部, 并在护筒顶面的平面位置一定要居中, 尽可能避免因偏心造成护筒产生偏斜。 同时采用水平尺严格控制好各 节护筒连

9、接的垂直度,不得超过施工规范要求的 1/200,力求钢护筒 垂直入土。若一旦发现有偏斜的趋势,马上进行纠正,将可能发生偏 斜的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内护筒沉入岩面后,先采用冲锤进行成孔一定深度后(注:进尺为 1.52米),及时采用 25T 汽车吊辅助振动锤将内护筒下沉至进尺岩 面标高处;然后再进行冲孔、下内刚护筒;与之循环反复进行至桩底设计标高处;同样,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测量、控制好各节护筒连接的 垂直度,不得超过施工规范要求的 1/200。各节内刚护筒的连接焊缝全部采用双面开坡口进行满焊, 两节护筒 的接缝除施焊外,还需在接缝处焊接50mm宽、8=10伽的加强钢带。 以保证其尺寸准确,使护

10、筒体顺直度达到要求,整个内护筒的竖向壁 成一直线。对其控制好质量的环节上起到关键的作用。(4) 钢护筒垂直度控制下落过程中通过外部专门支架和预埋外护筒之间的卡具控制,并用20调节空间外钢护同20调节空间钢护筒下部垂直度控制点I 、下落钢护筒/ X、/1 20疵调节空间1ZI20m调节空间20m调节空间外部控制架外部支架与外护钢筒锚接夕卜部控制架20槽钢22经纬仪辅助控制垂直度,具体如下图:两节钢护筒焊接过程中的控制:下部钢护筒用垫铁调平(用吊车调 节),用水平尺检测达到水平要求后,在外部卡具范围内将上部钢护 筒初步就位,接口对齐,用经纬仪测量垂直度,如垂直度超规范要求, 则接口部位采用垫铁调平

11、,然后将两节钢护筒点焊,初步稳定后,再 进行满焊。在焊缝冷却后,进行钢护筒的下落施工,上述工序循环进(5)内钢护筒下至溶槽处的处理由于施工处不良地质溶洞的深度大同时有可能存在贯通的溶洞存 在。对于此处的处理更不得马虎, 若处理不当有可能出现卡锤的情况 出现。需根据补勘探的地质资料, 详细了解各溶槽顶标高的准确位 置后,严格按照以下进行处理:内钢护筒的下放位置: 根据其地质资料或原成孔桩基已施工的标高 位置处(或溶槽顶 100cm 处);冲击锥锤冲至溶槽顶部范围做到上下轻提慢放, 做到缓慢的进尺至 溶槽处形成一小的裂口, 不得高提进行强烈的冲击; 以防止卡锤的危 险。进入溶槽后, 根据我公司桩基

12、施工的经验总结情况看,孔内的泥 浆势必全部漏失。因此需单独进行溶槽的处理:孔内浆漏失完后,尽 快用 25T 汽车吊将冲击锥锤吊开。将拼装备好的水下砼导管放入孔 内,采用 C20 砼进行封堵,砼须多次进行,且每次灌入的砼不宜过 多,同时砼需在待前面砼达到初凝后进行,砼的塌落度控制在30 50mm ,通过砼的低流动性达到暂时封堵的目的;待砼凝固产生一定 强度后,再用冲击锥锤进行重复回钻、跟进内钢护筒。也可采用回填 片石进行反复冲砸。通过挤压旁边的溶洞空间,孔桩周围形成护壁, 再跟进内钢护筒。同一桩孔内若有多层溶洞、溶槽或空洞,需分层按上方法处理、跟 进下放内钢护筒。(6)质量保证措施:钢护筒的加工

13、尺寸必须严格控制,护筒上下节的连接缝除焊接外,还需在接缝处焊50mm宽的加强钢带,护筒水平接缝所成平面与护 筒竖向垂直,使整个钢护筒的垂直度符合要求,振动锤与护筒顶面焊 接牢固,无松动;并要求振动锤位置居护筒顶面中,各节下沉的护筒 必须严格控制垂直度。五、采用钢护筒跟进施工的桩基墩号顶板厚 度(m)溶洞顶距地面咼度(m)溶洞洞高(m)溶洞填充情况钢护筒长(m)W115-4#1.81.2杂填土+4.1 粘土+5.7粉质粘 土 + 18.4粉细 砂+ 14.1粘土岩+1.8顶板=45.33.2+0.7未填充L=44W116-1#5.81.2杂填土+ 13粉质粘土+ 10.8粉细砂+4.5中粗砂+5

14、.8顶板=35.36.2未填充L=30W1172#3.50.4杂填土 +4.6 土洞 +2 粉质粘土 +22.5粉细砂 +3.5 顶板=334未填充L=303#41.4杂填土+5.6粉质粘土 +23粉细砂+4顶板=341.5未填充L=30W1191#3.31.6杂填土 +4.6粉质粘 土 +23.8粉细 砂+3.3顶板 =33.35.5填充严重漏浆L=31W1201#5.62.3杂填土 +6.2粉质粘 土 + 19.6粉细 砂+5.6顶板 =34.72.6半填充L=333#4.52.3杂填土 +6.2粉质粘 土 +20粉细砂 +4.5 顶板 =34.01.3半填充L=334#0.52.3杂填土

15、 +6.2粉质粘 土 +20粉细砂 +0.5 顶板 =30.01.6+1.5半填充L=29W1212#0.32杂填土 +9.8粉质粘 土 + 17.3粉细 砂+0.3顶板 =29.40.4+0.6+2.5+0.6L=283#1.42杂填土+9.8粉质粘土 + 17.3粉细砂+1.4顶板=30.52.5+0.9+1.3+ 1.1半填充L=294#1.22杂填土+9.8粉质粘土 + 17.2粉细砂+1.2顶板=30.20.7+6.5填充塌孔L=29W1223#0.92杂填土+9.8粉质粘土 + 17.3粉细砂+0.9顶板=301.2+6.8未填充L=294#7.42杂填土+9.8粉质粘土 + 17

16、.6粉细砂+7.4顶板=36.81.9+2.8未填充L=36W1231#1.12杂填土+7.5粉质粘土 + 19.5粉细砂+1.1顶板=31.00.9+0.8未填充L=303#2.62杂填土+7.5粉质粘土 +20.1粉细砂+2.6顶板=32.21.1填充塌孔L=314#3.12杂填土+7.5粉质粘 土 +20.1粉细 砂+1.8红粘土+3.1顶板=34.51.5未填充L=33W1241#5.51.5杂填土+9.7粉质粘土 + 17.7粉细3.5未填充L=33砂+5.5顶板=34.44#11.5杂填土 +9.7粉质粘 土 + 17.6粉细 砂+1.0顶板 =300.4+2.4填充L=29W12

17、53#0.52杂填土+9.8粉质粘 土 + 16.9粉细 砂+0.5顶板 =29.22.6填充L=28W1261#6.81杂填土+5.6粉质粘土 +22.1粉细砂+6.8顶板=35.53.5填充L=343#5.51杂填土+5.6粉质粘土 +22.9粉细2.8填充L=34砂+5.5顶板=354#31杂填土+5.6粉质粘土 +23.4粉细砂+3顶板=330.5+0.5+1.4+0.5半填充L=32W1272#72杂填土+5.6粉质粘 土 +21.4粉细砂+7顶板=361.6+2.7填充L=353#11.82杂填土+5.6粉质粘土 +21粉细砂+0.4中粗沙砾卵石+ 11.8顶板=40.82.8半填

18、充L=394#02杂填土+5.6粉质粘土 +21.4粉细砂=297填充L=28W1283#02.3杂填土 +6.6粉质粘 土 + 19.8粉细 砂=28.72.6填充L=27W1291#0.12杂填土 +7.5粉质粘 土 + 19.3粉细 砂+2.9中粗 沙砾卵石 +0.1 顶板 =31.82.6填充L=302#02杂填土 +7.5粉质粘 土 + 19.8粉细 砂=29.31.0+0.6+2 .1+2.3+10.210.2m溶洞无填充L=28(多层递进)9=180M八+干報當禺0 8+.腸禺8山+干 冷當禺SZ+ pFM LV#乙0INQIV+Z92=MM1+ 5 M U申S +倔腸禺8山+干

19、 冷當禺SZ+ pFM e#8乙二19J+0N62= MM S0+# 腸禺&6L +干 報當禺SZ+ 干审崔乙90#PZS=180+07982=”田期6“干報當禺SZ+ 干审崔乙0#板=37.73#1.53杂填土+7.2粉质粘土 + 17.8粉细砂+3.5粉质 粘土 +1.5顶板=333.7填充L=32W1321#0.80.7杂填土 + 1.3素填土 +7.2粉质粘 土 + 14.9粉细 砂+0.9粉质 粘土 +2细砂 +2.2中粗沙 砾卵石+0.8 顶板=300.5+4.2填充漏浆L=304#00.7杂填土 + 1.3素填土 +7.2粉质粘 土 + 14.9粉细1.4填充L=30砂+0.9粉

20、质粘土 +2细砂+ 1.5中粗沙砾卵石+1.9红粘土 =30.4W1331#22杂填土 +6粉质粘土+20.1粉细砂+2 顶板=30.12.9填充漏水严重L=30W1362#5.21.4杂填土 + 1.1素填土 +6.5粉质粘 土 + 19.8粉细 砂+5.2顶板 =343.1填充L=33对需采用钢护筒跟进的桩基,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 总结经验进行调整。六、钢护筒吊装专项方案6.1起重机械的选择根据施工组织要求本工程钻孔桩分项工程的内钢护筒吊装工作应安全、及时和准确,结合现场场地的具体情况以及机械使用等综合考 虑选用汽车起重机,初步按照规格型号为 QY32、最大额定起重量为 32T的吊

21、车进行力学计算。吊车技术参数如下表:项目数值备注匚作性能参数最大额定总起重量(kg)32000匚基本臂最大起重力矩(kN.m)1132最长主臂最大起重力矩(kN.m)588主臂最大起升高度(m)32不考虑吊臂变形副臂最大起升高度(m)40作速度单绳最大速度(主卷扬)(m/mi n)120卷筒第四层起重臂起臂时间(s)40E起重臂伸出时间(s)80最大回转速度(r/min)2.2彳 驶参 数最高行驶速度(km/h)78最大爬坡度()37丁最小转弯直径(m)22最小离地间隙(mm)220排气污染物排放值及烟度限值符合标准规定GB3847-2005GB17691-2005百公里油耗(L)45质量参数

22、亓行驶状态自重(总质量)(kg)32000參前轴轴何(kg)7000中后轴轴荷(kg)25000尺寸上外形尺寸(长x宽X高)(mm)12900 X2500 X3465轴距(m)4.325参数轮距(m)前轮距2.090后轮距1.865主臂长(m)10.4 32主臂仰角(度)-2 80副臂长(m)8吊装工程用起重机型号主要根据工程结构特点、构件的外型尺寸、 重量、吊装高度、起重(回转)半径以及设备和施工现场条件确定。 起重量、起重高度和起重半径为选择计算起重机型号的三个主要工作 参数。(1)起重机起重量计算Q Q1 Q2式中 Q-起重机的起重量Qi-构件的重量,按30米钢护筒计算,30 X 3.1

23、4 X 1.8 x 90.2Kg=15.29t ;Q2-绑扎索重、构件加固及临时脚手等的重量,取0.5t;得 Q 15.29+0.5=15.79t。(2)起重机起重高度计算H h1 h2 h3 h4式中H-起重机的起重高度(m);h1-安装支座表面高度 (m) ,即外钢护筒离地面高度,取1m;h2- 安装间隙,取 1.5m;h3-绑扎点至构件吊起后底面的距离 (m) ,7.5m;h4-吊索高度 (m) ,自绑扎点至吊钩面的距离,取 1m 。得 H 1 1.5 7.5 1 11m(3) 起重机起重半径计算对某些安装就位条件差的中、 重型构件, 起重机不能开到构件吊装 位置附近,吊装时还应计算起重

24、半径 R,根据Q、H、R三个参数选 定起重机的型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汽车吊需停靠在围挡外面进行吊装内钢护筒, 距桩最远距离为 5m 。起重机的起重半径一般可按下式计算:R F Lcos式中 R-起重机的起重半径 (m) ,即工作幅度,起重机回转中 心轴线至吊钩中心的水平距离 ;F-起重机臂杆支点中心至起重机回转中心的距离 (m) ;L-所选择起重的臂杆长度(m),中长臂17.6m ;a -所选择起重机的仰角,取70。得 R 1.3 17.6 cos70。7.32m 5m根据L及R值,查建筑施工手册,QY32型汽车起重机主臂起 重特性,得最大起重量及起升高度分别为 16.5t,17.63m。故

25、QY32 满足要求。6.2钢丝绳的选择根据现场钢丝绳的主要用于起重作业中捆扎各种物件、设备等,考 虑其承载能力以及吊装重荷要求,选用交互捻的麻芯钢丝绳(6X37+NF ),取直径d=32.5。其钢丝绳的根数为2根,长度根据现场施 工需求现定。(1) 钢丝绳的具体计算和选择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可根据建筑施工手册查得(2)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K)保证起重作业的安全,钢丝绳允许拉力只是其破断拉力的几分之一,破断拉力与许用拉力之比为安全系数;其选择可参考下表:使用情况安全系数K使用情况安全系数K缆风绳、拖拉绳用3.5机械驱动起重设备56人力驱动起重设备4.5用作吊索(无弯曲)67用作捆绑吊索810用作载

26、人升降机时14钢丝绳破断拉力换算系数钢丝绳结构换算系数6 X 190.856 X 370.826 X 610.80(3)钢丝绳的允许拉力FgFgKFg -钢丝绳的允许拉力,N ;-换算系数;Fg-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NK-钢丝绳的安全系数;(4) 设计计算单件最大起重量 P=15.79t=157.9KN钢丝绳的抗拉强度为ft 1700N/mm2钢丝绳直径取d=32.5mm查建筑施工手册,得 Fg 666.5kN0.82,K 6.5钢丝绳的允许拉力Fg Fg 0.82 666.5 2 i68kN 157.9kN ,满K6.5足要求。6.3吊钩吊钩是专用吊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要承受吊物的重

27、量外,还要受到起升和制动时产生的冲击载荷。所以吊钩必须具有较高的机械强 度和冲击韧性,一般选用20号优质碳素钢经锻打等热处理加工制作 而成。在起重吊装作业中,吊钩必须装设防止脱钩的安全保险装置。 本吊装方案中根据施工要求,其吊车的吊钩须设主、副吊钩。吊钩使用要求如下:(1) 吊钩应是按吊钩的技术条件和安全规范要求生产制造的,应 具有质量合格证书,否则不允许使用。(2)吊钩在使用中应按起重机械安全规范要求进行检查、维修, 达到报废标准的必须立即更换。(3)吊钩不得超负荷进行作业。(4)起重机械不得使用铸造的吊钩。(5)吊钩表面应光洁、无毛刺、裂纹、锐角和剥裂,使用过程中 应经常检查吊钩有无裂纹或

28、严重变形,有无严重腐蚀及磨损现象。(6)吊钩上有缺陷的不得以补焊来修补,吊钩达到报废需要更换 时,新吊钩应有制造单位的合格证和其他技术证明文件, 方可投入使 用。6.4 卸扣卸扣是起重吊装作业中广泛使用的轻便、 灵活的连接工具。 方案中 卸扣形式选择 D 型卸扣,在使用时只能垂直受力不得横向(两侧) 起重受力。其材质采用 20 号钢锻造而成,锻制后经过退火处理消除 残余应力,以增加其强度及韧性,增加其承载能力。卸扣的具体选择 可采用下式参考:Q 60d2Q许用负荷或吊装构件最大重量,N;d卸扣弯环部分的直径,mm卸扣使用注意事项如下:(1)使用卸扣必须注意其受力方向,正确的安装方式是力的作用

29、点在卸扣本身的弯曲部分和横销上; 否则, 作用力使卸扣本体的开口 扩大,横销的螺纹可能会因此损坏。(2)卸扣不得超负荷进行使用。(3)安装卸扣的横销时,应在螺纹旋足后再向相反方向旋半圈, 以防止螺纹旋得过紧而使横销无法退出。(4)起重作业完成后,不允许将拆除的卸扣从高空向下抛掷,以 防卸扣变形及内部产生不易发觉的裂纹和损伤。(5)卸扣不用时,应将其横销的螺纹部分涂上油,保证其润滑不 生锈;卸扣要存放在干燥处,并用木板将其垫好。(6)当卸扣任何部位产生裂纹、塑性变形、螺纹脱扣、销轴和扣体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3%5%时应报废,及时更换。6.5 吊装施工(1)吊装前准备起重司机和起重指挥人员必须做好吊

30、装作业前的准备。 包括作业前 的技术准备, 明确和掌握作业内容及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听取技术与 安全交底、 掌握吊装钢护筒的吊点位置和捆绑方法; 认真检查并落实 作业所需工具、索具的规格、件数及完好程度。 对作业现场进行观察, 熟悉作业场地、排除作业的障碍物,检查地面平整及耐压程度,实地 检查有无影响钢护筒吊升的因素。掌握钢护筒的重量、重心。吊装设备及钢护筒的到位准备。 作业现场地面平整程度及耐压程度 在满足起重作业要求后, 确定吊装设备作业的具体位置。 钢护筒从加 工场平移到安装下放位置的作业准备。在夜晚作业时,应准备足够的照明条件。(2)吊装钢护筒的捆绑根据钢护筒的长度,确定钢护筒的吊点个

31、数(两个或三个) 。在确 定吊点后钢护筒的捆绑采用卡绳捆绑法,即将吊索(钢丝绳)从钢护 筒的挂钩孔穿过, 一头绳头用卸扣锁在钢丝吊索上, 另一头绳头挂在 吊钩上的捆绑法。 钢护筒在吊离地面采用两个或三个吊点时, 利用两 根或三根钢丝绳使用卡绳法捆绑钢筋笼, 用吊车的主钩进行提升。 钢 护筒的竖直作业采用一根钢丝绳同样使用卡绳捆绑法, 用吊车副钩在 钢护筒完全提升一定高度后进行竖直作业。捆绑钢筋笼时注意的事项: 注意钢护筒的捆绑点在起吊过程中不得发生滑动现象, 要求捆绑 点钢丝绳须卡紧; 捆绑点不得对钢丝绳有切割或其它损坏现象。(3)具体起吊作业在起重指挥人员的指挥下, 完成钢护筒的捆绑和挂钩作

32、业后, 起重 指挥应组织司机进行起重机的检查、注油、空转和必要时的试吊。在 确定吊装作业区内没有其它人员停留后,指挥人员正确运用包括手 势、音响、旗语等指挥信号,组织起重机司机吊升钢护筒,到达一定 高度时,竖直钢护筒。 整个竖直过程应在钢护筒脱离地面的情况下进 行。当钢护筒完全竖直后,应校正就位并下放基桩内。吊装过程注意事项:指挥人员及起重司机应严格执行钢护筒的起重吊运方案及技 术、安全措施;严禁超负荷使用起重机与工具和钢丝绳; 在吊装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停留在已吊起的钢护筒下方; 因故停止作业, 须采取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 保护钢护筒与吊车 安全及不受损伤,严禁钢护筒长时间悬挂空中; 吊升过程

33、应平稳,避免振动和摆动,钢护筒必须加设溜绳; 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生异常,起重司机应及时报告起重指挥; 在露天作业时,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大雾、雨雪等不良天气应停止作业(4)钢护筒下放基桩后,采用汽车吊辅助振动锤等打入设备,将 钢护筒分节打入土层中至岩面。七、安全保证措施7.1 安全保障制度(1)制定安全施工用电制度。(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责任管理。接受当地政府、业主 和工程师对安全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 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 有领导的开展管理活动,项目经理是施工 项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明确各级 人员的安全责任,抓制度落实,

34、抓责任落实,定期检查安全责任落实 情况,严格奖惩制度。(3)各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施安全生产的 要求负责。实施全员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 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责任做到横向到边,人人负责。(4)一切从事生产管理与操作人员,依照其从事的生产内容分别 通过企业及施工项目经理部的安全检查, 取得安全操作认可证, 持证 上岗。(5)特种作业人员,除经企业安全审查,还需按规定参加安全操 作考核,取得监察部门核发的安全操作合格证 ,坚持持证上岗。(6)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均需与施工项目部签订安全协议,向施 工项目做出安全保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应认真

35、、详细 的记录。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知 识,有效防止人的安全行为,减少人的失误。(7)适时开展普遍安全检查、专业安全检查和季节性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以自检形成为主, 上级监督检查为辅的原则, 检查的重点以 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发现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的消除(8)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 “五同时”。做到工程技术与安全技术结 合为统一体,作业按标准化实施,安全控制要有力,控制要到位,存 在差距要及时消除。(9)在施工路段设置明显的交通安全标志或安全牌,在转弯处、 陡坡等地段设置警戒标志, 确保现场的施工交通安全。 施工现

36、场的危 险区域设立危险警示标志。(10)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 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要符合安装规 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布置进行架设,禁止任意拉线接电。 施工现场设置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 危险潮湿场所照明以 及手持照明灯具,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11)严禁酒后作业, 严禁非司机人员开车, 每天施工前要对机械 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交接班要填写安全记录,如出现安全事故,应及 时履行报告手续。 选用的机械设备要有足够的安全保障, 起重机械要 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严禁在禁烟、禁火区域抽烟动火。钻进中若有瓦 斯冒出,则用等待空放法排气,严格控制放火,注意人身安全。7.2 吊装过程安全控制措

37、施(1)起重司机、指挥和起重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 合格后,持有效操作证方能上岗作业。(2)吊装前检查:起吊用具和防护设施,辅助用具,吊物回转半 径的范围,吊物的落点等。 对吊装作业区域内的不安全环境,也要进 行检查、清除或采取保护措施,如:输电线路的妨碍,高压线路的距 离,主要通道, 场地的平整等。起重机与架空输电导线间的安全距离 应符合施工现场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要求。 起重机行走的路面应保证 承载能力达 20KN/m 2。3)启动发动机前,应对起重机进行各项规定的检查,安全装置要完好,灵敏。启动发动机后,注意各种仪表指示是否正常,正常才 可开始工作。(4)操作人员对起吊的构件重量

38、不明时要进行核对,不能盲目起 吊。(5)操作人员应注意起重机作业时的臂杆的仰角最大不得超过规 定,一般为 780。臂杆的仰角过大,易造成起重机后倾或发生构件拉 斜现象。(6)操作人员对于无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清时不准起吊。而且操作 人员要对指挥发的信号、吊物的捆绑情况,运行通道、起降的空间, 准确无误后才能进行起吊。严格做到“十不吊”的规定。(7)操作人员在六级或以上强风时不准起吊。(8)起重机在满负荷作业时,不得行车。(9)在起吊接近满载时应先将吊物吊起离地 2050cm处停机检 查,检查起重设备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吊物的平稳性、绑扎 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再行起吊。(10)起重机吊运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做起降平稳, 不得忽快忽慢和 突然制动。( 11)起重机吊装作业时, 起重机的支腿距临界边缘的距离不小于1.5 米,地面的承载能力必须符合要求。12)起重指挥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准确、及时传递信号。严格做到“十不吊”的规定。(13)起重作业人员高空作业时必须按高空作业的要求挂好安全 带,并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14)起重作业人员在吊装过程中要选择安全位置, 防止吊物的冲 击、晃动、坠落伤人发生事故。(15 )吊装物件多人捆扎时, 只能由一位起重作业人员负责指挥捆 扎。(16)起重人员对于构件的堆放应做到整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