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人-——关于殡葬行业社会认知度的调查报告分析.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87968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殡仪人-——关于殡葬行业社会认知度的调查报告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殡仪人-——关于殡葬行业社会认知度的调查报告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殡仪人-——关于殡葬行业社会认知度的调查报告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殡仪人-——关于殡葬行业社会认知度的调查报告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殡仪人-——关于殡葬行业社会认知度的调查报告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殡仪人-——关于殡葬行业社会认知度的调查报告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殡仪人-——关于殡葬行业社会认知度的调查报告分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殡仪人关于殡葬行业社会认知度的调查报告海南中学徐硕 王杰已目录摘要关键词一、问题的提出 1二、解决思路及方法 2三、调查的过程及数据 41、调查的对象 42、调查的过程与数据 4(1)问卷调查对象的身份因素(年龄、学历、收入)4(2)问卷调查对象对殡葬行业的认知程度8(3)问卷调查对象对殡葬行业的态度11(4)访谈过程16四、调查结果讨论 18五、建议与措施 19六、致谢 24七、参考文献 25【摘要】:当下社会对殡葬业的认识还存在很多模糊地带,殡葬行业在民众认识中还带有很多的神秘色彩和偏差。通过网络和街头的调查问卷、行外人士与从业者的访谈,我们发现,被调查者的身份因素(年龄、收入、受教育水平

2、)与他们对殡葬行业的认识、态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是他们对殡葬行业认识差异的本质性因素。社会公众对殡葬行业的认识偏差主要来自于殡葬行业内涵、形象等的宣传不够。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力图呈现出殡葬行业的内涵、工作流程以及从业者的心理、精神面貌,并将调查、访谈的过程制作成纪录片,借助网络推广来达到让更多人了解殡葬行业的目的。【关键词】:殡葬业 田野调查 社会形象 传播一、 问题的提出死亡,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终点。因此,殡葬行业也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在人类文明进化的历程中,殡葬行业的仪式有了很多的变化,但是,行业的内涵却并没有本质性的变化将死者有尊严地送走。在中国,儒家文化对生殖的崇

3、拜使得殡葬行业带上了许多神秘甚至迷信的色彩。千百年来,人们对殡葬行业的认识充满了禁忌。许多殡葬行业的从业者本身也带有行业自卑感。时至今日,现代殡葬行业的内涵有哪些?殡葬行业的社会认识、社会形象如何?从业者的专业情意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成为我们想要探求的。我们查阅了一些新闻报道和学术文章。从新闻报道中,我们发现当下社会对殡葬行业的认识还不容乐观,而学术研究中还较少涉及到殡葬行业的社会认知和社会形象。于是,我们想就上述问题进行调查,并试着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提出一些措施,以便改善殡葬行业的社会形象,让更多的人通过我们的工作对殡葬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二、 问题解决思路及方法上述这些问题涉及到大众心理,

4、要深入了解它们,需要通过田野调查才能够完成。调查问卷和访谈无疑是最好的田野调查方法。因此,我们试图通过街头访谈、调查问卷、殡仪馆实地走访、访谈等形式来得出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为此,我们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街头随机问卷调查对象、火化工、运输工、调度员、殡仪馆管理人员),设计了不同内容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为了使我们的调查问卷具有更大的覆盖面,我们希望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完成我们的调查。为此,我们借助问卷星访谈是另一种有效地田野调查方式。我们设计了针对不同对象的访谈提纲。对于行外人士,我们针对他们对殡葬行业的认识、态度进行访谈。对于从业者,我们针对他们的工作内容、流程以及行业对他们生活、心理

5、的影响进行访谈。这样,访谈就会与调查问卷的结论形成相互补充的效果。通过这些调查问卷和访谈,我们力图了解:1, 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行业等因素对行业外的人们的殡葬行业认识的影响。2, 社会的行业认识对殡葬行业从业者心理、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影响。3, 现代殡葬行业的内涵(工作流程、人文内涵)。我们的思路如下首先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我们得到行外人士对殡葬行业的认识和态度,社会认知对从业者心理、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其次,通过对这些结果的分析,我们力图呈现殡葬行业的社会认知、社会形象及其与这一行业真实内涵之间的差异,并试着提出我们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后,我们将我们的调查过程、结果制作成纪录片

6、,以纪录片的形式正面表现殡葬行业的内涵以及从业者的精神面貌,利用网络传播,推动人们对殡葬行业正确认识的形成。二、调查的过程及数据1、调查的对象我们此次社会调查的对象分为两类:从业者与行业外人士。行业外人士为街头和网络上随机抽取,二者相互校正。从业者为海口市殡葬管理所副所长、海口市殡仪馆运输工、火化工、调度员等。调查对象的选取充分考虑了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对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可以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地获取相关数据。2、调查的过程与数据2016年2月10日开始,我们在海口市万绿园进行了随机街头调查问卷和访谈。万绿园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滨海大道,总面积1070亩,是海口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目的地。2

7、月10号是大年初三,万绿园人员流动量大,样本丰富。此次调查,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7份。访谈10人。2016年2月10日开始到2月12日,我们通过“问卷星”进行在线网络问卷调查,参与网民208人。2016年2月12日到2月16日,到海口市殡仪馆、海口市殡葬管理所访谈相关工作人员4人。(1)问卷调查对象的身份因素(年龄、学历、收入)网络问卷调查中,调查对象的年龄段如下图1所示:15岁以下占12.5%、15-30岁占65.38%、3-45岁占12.02%、45-60岁占7.69%、60岁以上占2.4%;街头随机问卷调查中,15岁以下3.7%、15-30岁占14.8%、30-45岁

8、占44.4%、45-60岁占25.9%、60岁以上占11.1%街头随机问卷调查27人年龄15岁以下15-30岁30-45岁45-60岁60岁以上占比3.7%14.8%44.4%25.9%11.1% 图1如图2所示,网络问卷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初中占10.58%、高中占64.9%、大学本科占15.38%、硕士占7.21%、博士占1.92%;街头随机问卷调查27人学历分布:初中占7.4%、高中占37%、大学本科占48.1%、研究生占7.4%街头随机问卷调查27人学历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大学研究生及以上占比7.4%37%48.1%7.4%图2如图3所示,网络问卷调查对象的月平均收入:2000元以下

9、占11.06%、2000-3000元占4.81%、3000-5000元占6.25%、5000-10000元占8.65%、10000元以上占6.25%,暂无收入占62.98%;街头随机问卷调查对象的月平均收入:1000元及以下占7.4%、1000-2000元占18.5%、2000-3000元占11.1%、3000-5000元占22.2%、5000-10000元占25.9%、10000元以上占7.4%、暂无收入占7.4%。街头随机问卷调查27人月均收入暂无收入1000以下1000-20002000-30003000-50005000-1000010000以上占比7.4%7.4%18.5%11.1%

10、22.2%25.9%7.4%图3(2)问卷调查对象对殡葬行业的认知程度如图4所示,网络问卷调查对象绝大多数(96.63%)没有从事殡葬行业的朋友。街头随机调查对象绝大多数(92.6%)没有从事殡葬行业的朋友。二者结果一致。街头随机问卷调查27人,2人有从事殡葬行业的朋友,25人没有从事殡葬行业的朋友。图4如图5所示,49.52%的网络问卷调查对象对殡葬行业不了解,48.08%的网络问卷调查对象对殡葬行业了解不多。在街头随机问卷调查对象中,63%的被调查者对殡葬行业不了解;37%的被调查者对殡葬行业了解不多。二者的比例稍有差别,但基本符合。街头随机问卷调查27人,17人不了解,10人了解一点。图

11、5如图6所示,59.13%的调查对象不知道殡葬行业的工种分布,31.25%的调查对象知道1-2种殡葬行业工种,9.62%的调查对象知道3-4种殡葬行业工种。街头随机问卷调查27人,不知道22人,知道1-2种3人,知道3-4种2人,全都知道0。二者的比例稍有差异,街头随机问卷调查对象不知道殡葬行业工种的比例更高,达到81.5%。图6(3)问卷调查对象对殡葬行业的态度如图7所示,83.65%的网络问卷调查对象愿意与殡仪师握手;16.35%的网络问卷调查对象不愿意与殡仪师握手。街头随机问卷调查对象中,不愿意与殡仪师握手的比例更大,占37%。街头随机问卷调查27人,愿意17人,不愿意 10人图7如图8

12、所示,53.85%的网络问卷调查对象能够接受家人或配偶从事殡葬行业,46.15%的网络问卷调查对象不能接受家人或配偶从事殡葬行业。街头随机问卷调查对象中,不能接受家人或配偶从事殡葬行业的比例更大,占51.9%。街头随机问卷调查27人,能接受12人,不能接受14人,未表态1人图8如图9所示,64.9%的网络问卷调查对象觉得殡葬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是平等的;32.21%的网络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殡葬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是平等的甚至是神圣的。街头随机问卷调查对本行业的地位取正面态度的比例与网络问卷调查的比例基本相当,44.4%的被调查者觉得殡葬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是平等的,48.1%的被调查者认为殡葬行业相对

13、于其他行业是平等的甚至是神圣的。街头随机问卷调查27人:不觉得1人;是平等的12人;是平等的甚至是神圣的13人;未表态1人。图9如图10所示,35.1%的调查对象认为殡仪馆是一个充满晦气的地方;64.9%的调查对象不认为殡仪馆是一个充满晦气的地方。街头随机问卷调查显示,18.5%的调查对象认为殡仪馆是一个充满晦气的地方;74.1%的调查对象不认为殡仪馆是一个充满晦气的地方;这个比例要与网络问卷调查的结果有差异,更多的街头随机问卷调查对象对殡仪馆抱有正面印象。街头随机问卷调查27人,觉得5人;不觉得20人;未表态2人图10如图11所示,29.33%的网络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殡仪馆是一个充斥着鬼神的地

14、方;70.67%的网络问卷调查对象不认为殡仪馆是一个充斥着鬼神的地方。街头随机问卷调查结果与网络问卷调查结果稍有差异:更大比例的街头被调查者(88.9%)不认为殡仪馆是一个充斥着鬼神的地方。街头随机问卷调查27人:是2人;否24人;未表态1人。图11(4)访谈过程2016年2月10日我们在海口万绿园针对10位普通路人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在访谈中,我们主要针对他们对于殡葬行业的认识和态度。2016年2月11日、2月15日、2月16日,我们先后三次到海口殡仪馆对海口市殡葬管理所副所长沈随敏先生、海口市殡仪馆火化工朱先生、遗体运输工某先生(应其要求隐去姓名)、调度员

15、吴先生进行了多次访谈。同时,探访了殡葬工作的流程。四、调查结果讨论上述调查问卷的数据说明,参与本次网络问卷调查的以15-30岁的青少年为主,45-60岁和60岁以上的中老年占少数。这个结果既可能与不同年龄段的调查对象对网络熟悉程度有关,也可能与不同年龄段的调查对象对这一问题的敏感程度有关。街头随机问卷调查对象与网络问卷调查对象正好相反:有稳定收入的成人占70%以上,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占92%以上。这种调查对象的覆盖差异形成了相互补充,能够更好地呈现殡葬行业的社会形象。在对殡葬行业认识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对殡葬行业缺乏认识。这种认识缺乏主要体现在对殡葬行业的工种、工作

16、流程、工作内涵认知的缺乏。另外,一种认知缺乏体现为被调查者身边很少有从事殡葬行业的朋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殡葬行业的从业者比较少,也可能是殡葬行业从业者对自己的行业认同感比较低,在社会交往中,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交活动。网络问卷调查对象和街头随机问卷调查对象在对殡葬行业的认识和态度方面虽有差异,但其结果的方向性没有本质性差异。调查对象对殡葬行业的态度偏正面,多数人能够接受殡葬行业的存在;但,我们也注意到,有46.15%的网络问卷调查对象和51.9%的街头被调查者不能接受自己的家人和配偶从事殡葬行业。这说明,殡葬行业在这些调查对象那里仍然有着接受障碍。在街头的随机访谈中,访谈者对殡葬业的认识与

17、我们在问卷调查中所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他们对于殡葬行业的认识也是陌生的。在接受访谈10人中,有8人无法准确说出殡葬行业的工种,占80%;还有7人无法说出殡葬行业的流程;但是,他们对于殡葬行业的态度基本是积极地。也有2位受访者表达了消极的态度。有受访者认为,“殡葬行业因为和死人打交道,所以这个行业给人的印象比较沉重。”也有受访者认为,殡葬行业是“对死人进行的活动,感觉很不吉利。”对殡葬从业者的访谈,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殡葬行业的内涵以及殡葬行业的社会形象对他们工作与生活的影响。海口市殡葬管理所副所长沈随敏全面介绍了殡葬工作的各个方面。让我们了解到殡葬行业的工作流程:遗体接运、遗体清洗、遗体火化、

18、骨灰保存、安葬等服务环节;合理收费、方便群众等管理程序。在这些工作流程中,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殡仪人有时候要忍受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艰难。海口殡仪馆火化工朱先生在接受访谈时,讲述了他所遇到的一幕幕常人难以想象的恐怖画面和艰难工作。他们为支离破碎的遗体细心缝补,力图使逝者能够以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在伤心欲绝的亲属面前,多少减轻他们的哀伤,有体面地离开俗世。遗体运输工某先生给我们讲述了他在海口假日海滩附件所经历的一次令人伤感的运输:一具遗体因为海流的多次冲涮、浸泡,已经高度腐败,破损,这种情形对于那些行外人和新入职者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但是,

19、他们仍然要尽职尽责地送这些不幸者离开。对于殡葬行业从业者来说,最心酸的是世俗的不理解。我们在访谈中,普通从业者这种感受和顾虑最强烈。遗体美容师在访谈中谈到,他们从不主动参加别人的喜庆活动,怕给对方造成心理不适。这种歧视有时候还会对从业者的家人造成“连坐”,有火化工的孩子就受到同学的排斥、歧视。殡仪馆遗体运输工某先生一直对家人、朋友隐瞒着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面对我们的镜头时,他主动要求虚化他的形象,他不想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当然,殡葬行业的从业者因为常年见证着死亡,他们对于生命和人生的体认也与常人有着不同。在他们眼里,死亡是人生常事,并不可怕。殡葬工作只是一份平常工作,他们也是有情怀的普通老

20、百姓。在他们眼里,没有最好的死法,只有最好的生活。在他们眼里最好的生活就是珍惜当下:“最好的生活啊,在我看来啊,就是看着你的孩子长大,陪着你的父母变老,这是最好的生活。不用说等到你失去父母的时候,你再想对他好,去给他们买很多纸钱啊买什么汽车给他们,那完全是假的,在他陪你身边的时候,你好好孝敬他们,还有对于孩子最好多花点时间去陪他。”这是海口市殡仪馆调度员吴先生在访谈中谈到的。正因为见惯了生死,他们更豁达地面对生死、欲望、利益等。面对世俗的偏见,他们大多能够以宽容、沉默回应世人的误解。从这种宽容出发,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也有了特殊的热爱。遗体化火工朱先生从不避讳自己谈论的工作。他的亲戚朋友都知

21、道他的工作,也对他给予相当的尊重。这种尊重首先是来自于朱先生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自豪。上述那位要求我们虚化他的形象的运输工,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满怀深情地说到他对运输遗体的认识:要以对待生者的态度对待逝者,轻抬轻放,给予逝者以生的尊重。正是这种对生命的尊重,才使得他们从世俗的误解中走出来,让这个行业具有了超越世俗生活的神圣。至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殡葬行业的社会形象虽然比较正面,但民众对殡葬行业的内涵、流程等的认识仍然很模糊。大多数民众不清楚殡葬行业的工作。二、民众对于殡葬行业的态度是正面的,但近半数的受访者对自己的亲属从事本行业还有心理障碍。三、殡葬行业的社会形象还存在改善的空间。五、

22、建议与措施基于上述的调查和访谈结果,我们认为,在当下社会,殡葬行业的社会形象虽然随着文明进步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社会普通民众对于殡葬行业的认识仍然有着明显欠缺。殡葬行业还没有获得社会的准确认识,一些神秘色彩还笼罩着这个行业。要改变社会对于殡葬行业的认知缺失,我们建议:首先,要通过正面宣传,让社会更多的人了解殡葬行业及其从业者,祛除笼罩在这个行业之上的朦胧、迷信。其次,殡葬行业本身也应该通过提高现代殡葬文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更加公开、透明、文明的现代殡葬行业形象。再次,殡葬行业应该尽快公益化。殡葬行业社会形象不佳、社会认知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殡葬行业的“暴利”,因此,从“管、办分离”

23、入手,强化殡葬行业的公共服务功能,逐步将殡葬公益化,从根本上改善殡葬行业的社会形象。上述三种措施,对于我们来说,能做的是从正面宣传殡葬行业的社会认知现状、殡葬行业的内涵及其从业者的生活、心理等。为此,我们将我们的调查、访谈制作成记录片,让殡葬行业的从业者走进镜头,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展示他们工作的平凡、伟大与人性。经过近一个月的制作,我们利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素材,制作出一篇长约17分钟的纪录片。我们为它取名殡仪人,并为它选定了一个主题:静看生活知生死,默对俗尘铭初心。整个片子分为五个部分:行业介绍、工种介绍、行业偏见、从业者的心酸、殡仪人的生死观。这五个部分相互支撑,既体现我们的调查采访过程,又

24、从呈现殡葬行业的工作内涵、工作流程以及殡仪人的精神面貌。我们的纪录片定型以后,我们利用网络将它推广出去。从3月初到3月13日,先后有海南在线、海口攻略、天涯公众号、文化海南网等网络媒体进行推送。网络点击超过2万次。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海南交通广播均对此做了专题报道。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改善了殡葬行业的社会认知和社会形象。六、致谢在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克服这些困难过程中,我们受到了许多人慷慨无私的帮助。在此,我们谨致谢意!首先,我们要感谢给我们提供了各种方便的朋友们。他们是:海口市殡葬管理所副所长沈随敏先生、海口市殡仪馆火化工朱先生、遗体运输工某先生(应其要

25、求隐去姓名)、调度员吴先生等。他们让我们真实地认识了殡葬行业。他们对于自己工作的热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其次,我们也要感谢参与我们问卷调查、访谈的朋友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我们连名字也叫不上来,但是,他们的慷慨付出,认真作答,使得我们的调查和研究能够顺利展开。我们希望他们在各自的生活中走好运!再次,我们也要感谢参与了我们纪录片制作的所有同学,还有海口市殡葬管理所,海口市殡仪馆、海口市殡仪服务公司。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工作的完成就很难想象。最后,我们要感谢海南中学的推荐,我们在海南中学始终感受到她深厚的人文传统对我们的养育。感谢这次调研活动,它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我们的社会,逐渐走向成熟。 徐硕 王

26、杰已 2016年3月13日七、参考文献:1、高海生等主编,殡葬文化与殡葬改革,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2、【美】托马斯林奇著,张宗子译,殡葬人手记一个阴森行业的生活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3、李伯森主编,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4-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4、朱胜进、陈维国、陈利,中国殡葬行业现状来自浙江省的调研,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5、张瑞源、刘琴、郭瑞茜、张咪、陈沁纯,不同人群对殡葬师职业认知态度及影响,中国公共卫生2016年第1期6、王治军,殡葬教育与生命教育,社会福利,2015年第11期7、施展萍,殡仪流程里的送行人:走进那些与死亡相伴的工作,深圳晚报,2015年4月3日8、方圆圆、陈怡、陈金莲、王顺华、探访殡葬师:一份不能微笑服务的工作,人民网浙江频道,2015年04月01日9、胡明,殡葬师:静对生死知人生,南方日报,2014年6月2日10、李仪,揭秘殡葬化妆师真实生活,半岛晨报2007年11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