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笔记(沙莲香主编、高长丰制作).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8406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笔记(沙莲香主编、高长丰制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沙莲香主编、高长丰制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沙莲香主编、高长丰制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沙莲香主编、高长丰制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沙莲香主编、高长丰制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笔记(沙莲香主编、高长丰制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笔记(沙莲香主编、高长丰制作).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笔记(沙莲香主编、高长丰制作)高长丰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万事如意!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 1社会心理社会心理现象属于心理现象,也属于社会现象。人的心理由于人的存在状态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就群体心理而言,又可以拓展成为大众心理和民族心理。社会心理更多的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横断面;民族心理更多的表现社会生活的纵向,带有社会记忆性质,在社会生活的深层起作用。2文明是社会的内核社会心理,不论是愉快的幸福的还是痛苦的不幸的,都要给予解读,需要看它在各种约束条件或支持条件下的内在情况。这种条件性,从今日的社会条件看,重要的是制度对人对事的安排和制度人格化;从文化条件看,重要的是传统文化

2、中人性理念的某种丢失和某种盲点。有较多的研究看到中国社会的关系本位对中国人心理行为的规定。关系本位和关系中心是国人社会心理区别于西方个人中心的要点。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是说,中国社会的“关系”是分等级的。左右这个差序格局的规则归根结底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规则、传统伦理规定。3社会心理与人性理念中的“善” 从现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正负优劣美丑种种表现看,有一个“关系”端点上的东西已经我们丢失的差不多了,就是“善”。在人际、群际、人与环境、心态与生态的关系处理上,以善为端、用善心相会,用善言、善行相待,在当前不少地方金钱横行、道德衰败的年月,显得格外重要,社会心理学的责任格外重要。41908年英国

3、心理学家麦独孤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5早期群体心理研究的第一人是西费尔,他于1893年出版集合心理学,以集合心理学观点研究群众,认为群众是“原始社会的原生质”。但有影响的是1895年法国社会学家勒朋发表的群众心理学。他所说的群众是集群状态下的情绪性集合心理。群众是一批无意识者,是情绪现象。勒朋笔下的群众表现为四种特征:(1)失个性或恃众性,当一个人独居之时,对其本能冲动不免有所抑制,而一旦形成合群时,则扰攘之中,无人负其责;(2)传染性,是情绪或行为趋于同一方向;(3)被诱性,暗示默喻可以使众不言而动、感而遂通;(4)极端性,对于所受暗示有立即施行之倾向而无怀疑

4、之念,常趋于极端。6麦独孤认为,本能是“支持人们身心活动并且灌输人们行为的本源”。麦独孤的本能理论直接影响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自我本能,再后来发展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理论。7冯特认为,心理学有两大部门,即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8奥尔波特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是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开先河者。9勒温的集团动力学研究把相互依存原理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揭示了集团行为、士气、意见、领导风格等的变化特征及条件,不仅推动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也开辟了组织心理学和产业心理学的领域。10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1)、影响社会心理状态在不同国家大致相同的时期里,或者

5、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里。多数民众共有的心态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社会心理状态就不同。富人和穷人的需求和追求、情绪与情趣、关心和关注的问题等等是不一样的。不同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心理状态,都是一种社会现实,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事实。因此,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以及均衡发展是必要的,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2)、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文化和社会两种因素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作用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因素包含互有关联的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社会心理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的基础上愈益突破“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了解这种联系和区别对于理解社会心理现象是必要的。第二章 研

6、究方法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1)、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人类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观察人的行为既受到观察对象本身的动机、情绪、态度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又要被来自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等外部因素所制约,同时还与观察者的主观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所以单纯靠简单的观察或许可以积累许多事实资料,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但要证明某种假设,发现某种规律,从而形成理论是相当困难的。(2)、无关变量不易控制在进行社会心理学实验时,实验对象的兴趣、动机等中介变量也常常影响实验结果。霍桑效应就是由于实验中被试动机作用导致实验结果失真的例子。(3)、期待效应这里的期待效应主要是指实验的主试对实验的期待作用,罗森塔尔效应就是由于

7、实验中的主试对实验结果产生片面期待作用所导致的。既不让被试了解自己所参与的实验,也不让主试了解所进行的试验,被称为“双盲实验”。(4)、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由于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极其复杂,依靠测量工具将他们完全量化绝非易事,尤其是涉及动机、态度情境等影响大、不太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时,一些测量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都不十分理想。另外,心理测量的方式主要是采用自我陈述法,即由被试对量表或问卷中的题目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这样回答的结果不仅受量表或问卷本身及被试与主试互动等多种因素的印象,还要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1)、确定课题 (2)、查阅文献 (3)、研究设计

8、 (4)、分析结果 (5)、作出结论 (6)、撰写报告3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4定量研究设计的一般特点 (1)、对变量的控制,主要包括对变量进行操作定义;对无关变量进行有效控制;调查对象的选取;避免成熟、练习等因素的影响(2)、控制调查或测量工具的误差(3)、合理使用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对结果正确解释5实验设计的因素被试、主试、自变量、因变量、实验组、控制组6实验的基本设计 (1)、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34(2)、实验组控制组后侧实验设计R_O2(3)所罗门四组设计 ROXO RO34 RXO 6如果O2> O4,且O5> O6,即无论有无前测,实验

9、组结果都大于控制组,则更有把握证明实验处理的效果。这个设计将“有无前测”作为变量,因而可以比较有无前测与实验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7问卷设计的原则 (1)、理解性原则 (2)、准确性原则 (3)、客观性原则 (4)、选择排他性原则 8参与性观察所谓参与性观察,就是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具有下列特征者都是参与性观察:开放式的、研究者作为被观察的团体的成员之一的、个案的深度访谈、直接观察9随机取样的原理随机取样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单元被抽中的概率是相等的。由于随机取样使每个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因而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是样本和总体有相同的结构,或者具

10、有最大的可能性使总体的某些特征在样本中得以表现。所以说,随机抽样可以保证样本代表总体。10随机抽样的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随机抽样 (3)、阶段抽样 11非随机抽样 (1)、最大差异抽样 (2)、典型个案抽样 (3)、同质抽样 12信度与效度信度是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效度是测量结果的有效性程度。信度是效度的前提。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信度低,效度一定低。效度有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之分。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变量被精确控制的程度;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被用于实验之外的情境的程度。第三章 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涵义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

11、关系、文化关系、心里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2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 研究发现,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3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认为社会互动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1)、共享 (2)、权威排序 (3)、对等互惠 (4)、市场定价与费斯克的理论关系密切的是克拉克与米尔斯的观点。它们区分了两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交换关系与共享关系。前者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与对等;后者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且不期望对方作出对等的回报。交换关系注重公平:帮助对方后希望对方立即有所回

12、报;如果没有即时回报,会产生被剥削的感觉;关注对方对于双方关系做了什么贡献;一般不会因为能够帮助对方而感到心情愉快。共享关系注重对对方的需求:帮助对方后,并不希望对方立即汇报;如果没有得到回报,也不会产生被剥削的感觉;不会很在意对方对于双方关系做了什么贡献;会因为能够帮助对方而感到心情愉快。4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1)、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既有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中经由社会既定或认可的一些连带而形成的交往基础。例如,同乡、同事、校友等属于既有关系。交往关系则是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实际交往的状态。(2)、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情感关系通常存在于家人、亲密朋友之间,是一种长久

13、的、稳定的关系。他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求。工具关系通常存在于陌生人之间,是一种短暂的、不稳定的关系。人们与他人建立工具关系的目的是以这种关系作为获得其他目标的手段。例如店员与顾客、公交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工具性关系。在工具性关系中,人们通常按照“公平法则”交往。混合型的关系介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是并不是很深厚,没有达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的行为的地步。一般来说,亲戚、邻居、师生、同学等关系就属于混合性关系。(3)、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杨国枢认为,根据亲疏远近,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三类,即家人关系、熟人关

14、系和生人关系。在家人关系中,双方要讲责任,不太在意对方的回报;在熟人关系中,双方要讲人情;在生人关系中,双方都要讲利害。(4)、核心区域、可靠区域及有效区域:核心区域有一个人的家庭成员构成,包括亲近的族亲与姻亲,这是一个人亲属网络的中心。可靠区域1高长丰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万事如意!由一个人的好朋友组成。核心区域与可靠区域之间爱你的界限并非很严格,因为对一些人来说,最可靠的朋友可能比亲戚还亲近,从而加入核心区域。有效区域有一般亲友组成,包括的人数较多,在吸收新成员方面也更加开放。5人际关系的测量 (1)、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有美国学者莫雷诺于20世纪30年代最先创立的。他从群体的角度,定

15、量的了解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每个成员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社会测量法的基本方法就是向群体成员提出问题,请他们对其他成员进行选择,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情况,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心里联系或心理距离。肯定的选择代表心理上的接纳,否定的选择代表心理上的排斥。其具体程序包括六个步骤:第一步,确定测量目的。比如在群体中谁最受欢迎、谁最孤立、谁最受排斥,群体内部有没有自发形成的小团体,群体的凝聚力如何。但是在一次测量中,我们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因此,测量值钱应该明确测量的目的,找出测量要收集的关键信息是什么。第二步,确定变量关系。如果想测量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状况,我们可以问“你目前与那些人关系最好?”“你觉得

16、和那些人较难相处?”如果想了解群体成员在人际关系上的期望或倾向,可以问“你愿意和谁在一起,首先是谁?其次是谁?第三是谁?”第三步,确定选择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群体大小等因素,确定问题的具体问法。例如,问题1:列出你最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工作的三位同伴,第一是,第二是,第三是;问题2,你愿意与那些人在一起工作?问题三,你与每一位群体成员在一起工作的愿意程度如何?请对每一个人用5点量表尺度打分,最愿意的打5分,最不愿意的打1分,以此类推。问题1要求给出确定的人数和顺序,问题2 则对人数和顺序都没有要求,问题3要求进行等级评定。在实际使用时,问题1比较适合于人数在30-40人的较大群体,问题2和问题3既

17、可以用于大群体,也可以用于小群体。第四步,编制测量问卷。 第五步,实施测量。第六步,测量结果的统计处理。 (2)、人际交往类型测验测量个体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支配性、规范性、开放性等方面的表现,从而确定一个人的交往类型。(3)、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 所谓不良交往行为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最不受欢迎的行为,例如过分自我中心,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和反应;态度偏激,言辞激烈;言语单调,态度漠然;言语过多,总是抢话说,不倾听别人的话等等。进行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可以让个体知晓自己的人际交往习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6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8、相貌、正确的交往、相似性与互补性研究发现,人们对于美貌的人,有一个很强的刻板印象,即“美就是好”。对于相貌美的标准,人们通常有大体一致的看法。但是,也存在着文化的差别。存在所谓的不良交往行为,相应的,也就存在良好的交往行为,例如,能够主动替别人着想,倾听别人的谈话,热情帮助他人等等。正面的互动,如有好的问候、友善的帮助等等可以促成人际吸引。在交往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交情。研究发现,交往本身就可以产生人际吸引,这是因为交往可以满足人们的一些基本心理需求。首先交往可以帮助人们掌握外部世界,其次,交往可以使人找到联系感和归属感;此外,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朋友,

19、这就是所谓的“曝光效应”。对他人赞美。表现出喜欢是增进人际吸引的有效途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比较喜欢那些对他们有正面评价而非负面评价的人。当然,尽管人们喜欢听赞美,但是却不喜欢别有用心的赞美,如果人们对赞美者的动机有怀疑,就反而可能产生厌恶。相对而言,用行动表现出来的喜欢,如友善的对待,要比口头的赞美更容易产生人际吸引。在研究赞美与人际吸引的关系时,心理学家还发现了一种“得失效应”。它表明,决定对赞美着的喜欢程度的,不只是赞美的总量,还有赞美的变化量。当人们开始交往时,个人特质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真诚,这时保证两人的交往能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二是两人的相似性

20、,包括态度上的相似性、行为偏好的相似性、价值观的相似性、个人建构(即个人形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的相似性等。为什么相似性会导致吸引呢?至少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人们愿意与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即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性使人们更加容易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第二,相似的人可以为我们的信仰和态度提供支持,是我们感觉到我们自己不是孤立无助的,甚至感到自己的态度和信念是正确的。第三,人们以为与我们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因为人们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因此就想当然的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觉得他们也会喜欢自己,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一些研究发现,性格的互补也可能产生吸引。例如依赖性较强的人

21、可能会吸引抚育性较强的人,害羞的人可能会吸引外向的人。7关系的发展在人际关系中,相互吸引只是关系发展的一部分。关系的发展,还要取决于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动机。交往行为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性的交流,前者如互通有无、相互帮助,后者如自我表露与内心交流、情感支持以及相互陪伴等。(1)、社会交流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流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的收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些东西,他人也是如此。这种理论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且是自己的成本最小化。这样关系中的每个个体都会评估自己和他人在

22、贡献和收益两方面的相对大小。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投入获得了大致相等的回报,他们就会认为这种社会关系是公平的。有学者指出,公平性的关系是比较稳定和愉快的关系,当关系中存在不公平时,双方都可能感到不舒服,产生恢复公平的动机。(2)、自我表露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适当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当然自我表露也必须注意分寸,过分的表露会让人不舒服。一般来说,表露的范围和深度是随着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对于不同的关系对象,在不同的关系发展阶段,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人们都可能存在不愿

23、意暴露的领域,这就是所谓的“隐私”问题。隐私权是一种得到社会认可的个人控制自己的私人信息、限制他人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观察或了解的合法权利。(3)、关系的发展勒温格等人认为,关系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单向注意阶段,双方没有互动;第二是表面接触阶段,双方有初步的、浅层的互动,但还没有互相卷入,也就是没有走进彼此的私我领域。一般的翻番交往就停留在这一阶段;第三阶段是相互卷入阶段,双方向对方开放自我,分享信息和感情,这是友谊发展的阶段。阿特曼等人提出社会渗透理论,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和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密切水平。阿特曼等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要

24、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在定向阶段,人们往往会选择性的注意某些人,会进行初步的沟通,谈谈无关紧要的话题,在这个阶段,人们只有表层的自我表露。例如,谈谈自己的工作、职业、对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看法。在情感探索阶段,人们会进一步的自我表露,例如工作中的体验、感受等,并开始探索在哪些方面可以进行更深的交往。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是还不会涉及私密性的领域。双方的交往还会受到角色规范、社会利益等方面的制约,比较正式。在情感交流阶段,如果在情感探索阶段双方能够谈得来,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感,就可能发展到情感交流阶段,彼此有比较深的情感卷入,谈论一些相对私人性的问

25、题,例如相互诉说工作、生活中的烦恼,讨论家庭中的情况等。在稳定交往阶段,双方成为亲密朋友。可以分享各自生活空间、情感、财物等,自我表露更广泛,相互关心更多。导致关系的亲密程度减弱的原因主要有空间上的分离、新朋友代替了老朋友、逐渐不喜欢对方行为上或人格上的某些特点,交换回报水平的变化、妒忌或批评,对于第三方的关系不能容忍,泄密、自己需要时对方不主动帮忙,没表现出信任、积极肯定情感支持等行为,一方的喜好标准发生了改变。凯利认为,交往动机的转变是亲密关系形成的标志,由关注个人一时的得失,转变为关注双方共同的利益,对共同利益产生责任感。8密切关系的特征 (1)、相互依赖 (2)、共同活动 (3)、自我

26、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双方有很深的情感卷入和高度的相互依赖。(4)、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5)、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感,表现为广泛的自我表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6)、承诺。双方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9爱情哈特菲尔德等人区分了“友谊式爱情”与“狂热式爱情”。前者是指一种对特定对象的亲密感情,他不一定伴有激情或生理冲动。后者是指一种对爱人的强烈渴望,伴有明显的生理冲动,当爱情得到汇报时,就充满狂喜与满足,否则就感到悲伤与失望。斯腾伯格提出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他认

27、为爱情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亲密、激情与承诺。亲密是指两个人相处的情况,即是否相互喜欢、亲近的感觉;激情是指关系中令人兴奋激动的部分,包括性的吸引;承诺是指愿意爱对方,并且保持关系、长相厮守的决策。10研究人际冲突的意义 (1)、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冲突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2)、可以提高我们管理冲突的能力(3)、使我们认识到人际冲突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4)、有利于提高个人关系质量和家庭生活的满意度(5)、有利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的健康11冲突的性质冲突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系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关系。当互相关联的两个个体或者多个个体之间的态度、动机、价值观、期望

28、或实际行动不兼容,并且这些个体同时也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矛盾时,个体间的冲突就发生了。冲突可以带来挑战,也可以带来机遇。布瑞克和凯利区分了三个层次的冲突第一层次是特定行为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某个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见。第二层次是关系规则或角色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如何处理两个人的关系,在关系中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有不同的理解。第三层次是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这往往牵涉到双方人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是比较深层2高长丰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万事如意!次的冲突。研究冲突的著名学者多伊奇区分了五种类型的冲突,包括平行的冲突、错位的冲突、错误归因的冲突、潜在的冲突、虚假的冲突。在平行的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

29、而且双方都准确的知觉到了这种分歧。在错位的冲突中,一方可能有一个客观的理由,而且知觉到冲突的存在,但是却不直接针对真正的问题本身。在错误归因的冲突中,存在着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准确的知觉。在潜在的冲突中,存在着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什么感觉。在虚假的冲突中,双方有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并没有客观的基础。在工作关系中,根据冲突的性质,可以区分为工作冲突与情境性冲突。前者是因为对工作本身有不同的理解、思路和做事方法,后者则是因为情绪上的对立或敌意。12冲突的过程美国学者潘迪曾经提出冲突的五阶段模式:冲突潜伏阶段、冲突知觉阶段、冲突感受阶段、冲突外显阶段和结果阶段。在冲突潜

30、伏阶段,可能导致双方冲突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也就是说,双方相互依赖,而且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难以兼容,但是,双方还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不兼容。当双方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而且认为不能相容时,就进入了冲突知觉阶段。当双方开始分析冲突的性质,思考应对的策略,而且还出现一些情绪性的反应时,就进入了冲突感受阶段。在这个阶段,双方都要做出选择:是回避冲突还是公开面对冲突?只要一方将冲突公开化,就会进入冲突外显的阶段,这是双方可能发生言语上的争执、情绪上的对立甚至对抗。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冲突的升级,将矛盾扩大化、情绪化。13冲突的管理一些学者认为,人们处理冲突的方法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分析,一个是合作性,

31、即关注他人需求、愿意满足他人需求的程度。另一个是坚持,即关注自己的需求,坚持满足自己的需求的程度。根据人们在这两个维度上的表现,可以区分五中比较典型的冲突处理方式。(1)、竞争式当一方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对对方的需求不在意时。竞争行为表现出比较强的权利意识和支配性,其结果往往是一胜一负。(2)、回避模式对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都漠不关心,即运用逃避的方式来处理冲突,采用这种模式的人希望尽量不使冲突公开化。(3)、顺应模式这是一种向对方让步的做法,他高度关注对方的需求,忽视自己的需求(4)、妥协模式双方都放弃部分利益,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需求,即双方都有所坚持,也有所退让,没有绝对的赢家,也

32、没有绝对的输家。(5)、合作模式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来共同处理的问题,通力合作,努力寻求双赢的结果。14人际合作美国学者艾克斯罗德认为,在一个人人追求自我利益,而且有没有中央集权的社会里(即没有外在的力量强制人们合作)的社会里,合作是可以出现的。合作的必要条件有两个,其一是关系的延续,人们的交往不是一次性的;其二是相互回报。为了提高合作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建立持久的关系;第二,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第三,要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相互信任;第四,要保证对关系的控制力,分步合作,对对方的行为要奖赏分明。14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有四个特征:第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

33、私利;第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做出的;第三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第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型,它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个人不会斤斤计较。利他者为什么会不求回报的帮助他人呢?巴特森提出了一个“同理心利他主义假说”来解释这个现象。他认为,当我们看到某人需要帮助时,影响我们的策略首先是:我们对这个人是否感受到了同情心?当这个人显得很苦恼、很无助时,我们是否感同身受?如果产生了同情心,我们就会不计得失去帮助他。如果我们并不同情他,交换心态就会主导一切,我们就可能计算提供帮助的利弊,当帮助他能够获得好处时,我们就会伸出援手,如果得不偿失,就可能袖

34、手旁观。15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除了利他行为的动机(比如同情心),个人因素包括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情境因素包括旁观者的人数、其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等等。个人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是影响其是否愿意作出利他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性别差异方面,有一些研究表明,男性在短期的需要冒险救助他人的场合下表现突出,而女性在一些危险性较小,但是承诺性比较大的长期扶助行为中出力更多。心情也是影响求助行为的一个因素。当人们心情比较好时,做好事的积极性比较高。在需要助人的情境中,存在所谓的“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景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就越小。拉塔内与达利认为

35、旁观者是否出手相救,有一个由五个步骤组成的认知决策过程,在每一个步骤上,旁观者都有可能停顿下来。步骤一:是否注意到该紧急事件;步骤二:如何解释该事件;步骤三:对个人责任的评估;步骤四:是否知道如何相救;步骤五:决定是否采取行动,包括对代价的衡量在救助的情境中,如果有人挺身而出,可能会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为他人提供榜样,增加其他人助人的可能性。另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如果遇到危险的人与我们相似,我们帮助他的可能性更大。社会风气也是影响助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社会风气不好,正义难以伸张,人与人之间充满不信任时,人际冷漠现象就比较普遍。当见义勇为行为得到推崇和表彰,人们对法律法规的公正性和执法者的廉

36、洁程度比较有信心,人和人之间信任度比较高时,乐于助人的行为就更容易出现。16侵犯行为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痛苦的行为。17侵犯的原因研究表明,导致人们作出侵犯行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的有:因为被别人侵犯而反击、本能的表现、由于受到挫折而侵犯、基于模仿而侵犯。(1)、对侵犯行为的反击 (2)、工具性的侵犯,为了某种目的而去侵犯(3)、本能性侵犯行为 (4)、挫折引起的情绪性侵犯行为(5)、模仿引起的侵犯行为 18对侵犯行为的应对一些学者认为,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是为了有效的应对别人的侵犯行为还是为了减少自己的侵犯行为,我们都需要学会采取自持行为。

37、自持行为是指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方面它不同于放弃自己权利的过分顺从行为,敢于坚持自己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在追求自己的权利或利益时侵犯别人的权利的攻击行为。自持行为的一些技巧: (1)、基本的自持是对你的权利的简单表达(2)、不对批评提出挑战,进一步说明自己的主张(3)、用自持的陈述或提问提醒对方(4)、使用坚决而稳定的语音或以事实为基础的语气(5)、不要谴责或指责对方,也不要威胁对方第四章 社会认知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3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

38、社会知觉是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影响着主题的心理活动,调节主体的社会行为。社会知觉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知觉,是指通过他人外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直觉,进而了解其心理活动。(2)、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3)、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4)、因果关系知觉,是指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与对事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换句话说,社会知觉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的。例如,通

39、过他人的言行、表情、态度来认识、判断。但是无论是知觉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会掩饰自己的内在动机。所以,人的社会直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之间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的操纵和利用彼此。(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4自我知觉所谓自我知觉,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概念又叫做自我认识或自我

40、图式,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集合,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个体对自己某一具体领域的能力的评价称为自我效能,与自尊有联系也有区别。自我概念是自尊的基础,即通过对自己的认识产生对自己的不同的评价;反过来,对自己的正负性评价也会影响,甚至是歪曲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两者的区别在于自我概念关注的是对自己的认识、看法,其中有好有坏,也有中性的。自尊关注的是对自己的品质、性格、能力等的评价,关注的是对自己的情感,正负性更明显一些,主观性也更强一些。同样的自我概念,如“好强”,对

41、某些男性可能强化他们的自尊,而对于某些女性,可能会减弱她们的自尊。5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自我概念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一般来说,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主要渠道而逐渐形成。(1)、他人的反馈有时,别人会对我们的品质、能力、性格给予清晰的反馈,从而使我们对自己增加了了解。(2)、反射性的评价有时,他人特别是与我们无关系的人,并不会给予我们清晰的反馈,但我们可以对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如冷淡、瞧不起)及反应(如拒绝)来了解自己。(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态度、品质、爱好

42、等等)。但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常根据自己的内部线索,如想法、情绪来了解自己,而且比根据外显行为更准确,因后者更容易受外在压力的影响,更易伪装。(4)、社会比较3高长丰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万事如意!费斯廷格认为,人们非常想准确的认识、评估自己;为此,在缺乏明确的标准时,人们常与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较。6自我概念的作用自我概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还影响着个体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有时候,人们有一种自我表达的动机,即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与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即自我概念。但是,生活在社会上,总要受到社会规范与道德制约的,总不能按照自己的真我为所欲为。有时候为了获得别人的接受、称赞,为了

43、获得金钱、权利等资源,我们不得不表现出一个好的形象,不管这个形象是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真我。这种为了获得权力、赞许而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动机被称为自我表现。自我表现的痕迹不要太明显,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7自尊的构建总的来说,一个人自尊的高低主要受下面三种信息的影响(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3)、自己的内部标准希金斯提出自我差距理论认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一种是理想的自我,指我们想要成为的人,它激励我们实现我们的抱负;一种是应该的自我,指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它引导我们尽职、尽责、尽义务。当实际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抑郁;当实际的自我与应该自

44、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焦虑。自尊的测量可以用罗森博格的自尊量表和德克萨斯社交行为调查表进行测量。8认同的含义认同有两个意思,第一,在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经过认同,帮助形成人的自我概念;第二,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在人际交往中,为他人的情感所同化,或者自己的感情和经验足以童话他人,彼此之间产生内在的默契。认同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同是表示赞同或同意,另一类是指确认或归属。提出“认同”概念较早的是威廉.詹姆士和弗洛伊德,詹姆士用性格表示一个人的认同感受: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在精神或道德态度上看出,当这种情形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他会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刻,

45、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在说,这才是真正的自我。个体对“自己形象”的感悟出现,这个过程就是自我认同。弗洛伊德把认同看成是个人朝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简金斯指出“认同”一词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同一性,即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独特性,表现为在时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由此可见,认同揭示了“相似”与“差别”的关系。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在描述态度变化理论是认为,认同是个人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群体建立或维系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的。简而言之,它是指由于喜欢某人或某群体而自愿接受他人的态度,这虽

46、然还不是自己的态度,但是已经接近自己的态度。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认同是一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做出这种反应,是由于个人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认同的定义是,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主体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张春兴认为,认同是一种社会学习的历程,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从社会认同转变为自我统合。社会认同是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具体包括价值认同、工作和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沙莲香认为,认同是心理学中用来解释人格统合机制的概念,即人格与社会及文化之间怎样互动而维系人格的统一性和一贯性。认同是维系人格与社会文化及文

47、化之间互动的内在力量,从而维系人格统一性和一贯性的内在力量,因此,这个概念又用来表示主体性、归属感。9自我认同在自我认同研究中,通常有如下几个理论视角:(1)、心理动理论,强调的是儿童早期如何经验到主要照顾者对其性格塑造的重大影响,这些经验会影响到心智的深层结构(潜意识)并持久不变,如在性别方面,认为性别认同是潜意识、部分生物基础的发展。(2)、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自我认同的发展是通过环境,而不是通过潜意识,是由于在环境中直接受到不同对待、酬赏和处罚,以及间接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而形成的。(3)、认知发展理论,强调自我认同的发展是配合认知发展阶段而自发学习到的。(4)、社会基模理论,整合了社会学

48、习理论及认知发展理论,并强调其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大部分的自我认同发展是在社会基模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如性别认同发展,是在性别基模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而性别基模是指由观察文化中所呈现的两性差异而产生的认知结构。学者李孟潮认为,出现认同之前的人是个生物学的人,出现认同之后,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功能。儿童出生以后首先出现的是黏附性认同,再后来出现内摄认同,然后是内摄外化认同,然后是超我认同、部分认同、身份认同、解认过程,中老年人的认同结构一步一步的分解消失,直到死前,如果他的认同结构完全解离,他的自我就会消失,从而能够面对死亡。10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在自我认同中的性别认同方面,李孟潮认为,个人的性别认同大约出现在18个月至3岁之间建立,然而这并不表示小孩已经完全了解男性和女性的意义。要肯定一个人的性别角色,要从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