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总体规划及部分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26)说明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8421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31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总体规划及部分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26)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1页
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总体规划及部分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26)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1页
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总体规划及部分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26)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1页
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总体规划及部分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26)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1页
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总体规划及部分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26)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总体规划及部分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26)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总体规划及部分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26)说明书.doc(3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总体规划及部分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2026)说明书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总体规划及部分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2026)说明书宁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石嘴山市文化旅游局二零一一年四月目 录1第一章 总 论 111.1规划背景 41.2规划依据 51.3规划性质 51.4界限范围及位置 51.5规划期限 51.6基本任务和要求 61.7指导思想 71.8规划原则 8第二章 贺兰谷旅游景区概况 82.1景区自然环境与交通状况 92.2景区现状 102.3历史沿革 11第三章 旅游资源评价 113.1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123.2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123.3旅游资

2、源定量评价 153.4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7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 174.1 客源市场分析 214.2 市场竞争分析 234.3 客源市场定位 254.4 客源市场预测 26第五章 总体构思与性质定位 265.1发展战略 285.2性质与定位 285.3主题形象 30第六章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306.1总体布局 316.2 功能分区 336.3 景观结构 346.4游线设计 35第七章 环境容量估算 357.1 景区环境容量原则 367.2 环境容量测算方法与指标 367.3环境容量预测 377.4 测算结果与汇总 387.5 安全控制 38第八章 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 388.1

3、 旅游产品开发 428.2市场营销 448.3营销对策 458.4贺兰谷旅游景区纪念品销售 47第九章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79.1规划目标 479.2服务设施配置原则 489.3服务设施规划 51第十章 基础设施规划 5110.1道路系统规划 5410.2给排水规划 5710.3电力规划 5810.4电信工程规划 5910.5供热工程规划 59第十一章 绿化规划 5911.1绿化原则 6011.2绿化规划 62第十二章 旅游安全与环境保育 6212.1 旅游安全 6312.2 环境保育 65第十三章 贺兰谷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513.1入口综合服务区 7613.2古今军事战场体验区 891

4、3.3军旅生活体验区 10013.4军旅娱乐区 10813.5十里画廊游览区 11713.6 景区标语和诗词 119第十四章 近期建设与投资估算 11914.1近期建设 12014.2经济技术指标 12014.3投资估算 12114.4投资收益分析 12314.5 社会效益分析 12414.6 生态效应分析 第一章 总 论1.1规划背景近年来,石嘴山市社会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石嘴山市一直关注于经济发展的转型重大问题,寻求新的支撑产业,改变过多依赖于以煤碳为主的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模式,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为改变过度依靠重工业的单一性传统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把大力

5、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全市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举措,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是石嘴山市依然秉承“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决策,不断提升石嘴山市的旅游品味,挖掘旅游特色,石嘴山市文化旅游局利用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时机,依托北武当旅游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了对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的规划建设步伐。北武当旅游区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西北贺兰山东麓。是一处集山、林、庙、地质遗迹、军事体验、自然风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主要由北武当庙景区、森林公园景区和贺兰谷景区组成。北武当庙景区,又名寿佛寺,位于大武口区西北2.5公里处,占地12000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

6、9年)。北武当庙为四进院落的建筑群,布局自然,错落相间,整座建筑结构精细,对称呼应,庄重优美,是一座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古庙。景区内建筑仍保留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具有很强的观赏和宗教朝圣功能。森林公园景区紧邻北武当庙景区,背靠贺兰山,怀抱大武口市区,占地面积1万亩。是近年来大武口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成果,也是北武当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的重点项目。园内目前已建成了名人纪念林、中日友好林、青年志愿林、防风林等林区,是一处集游憩、娱乐、野趣、体育、文化等活动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同时对大武口市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美化家园、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作用。贺兰谷景区,又名韭菜沟,该景区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7、而且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是贺兰山守备师储存油料的军用仓库。八十年代大裁军后,原驻 部队撤离,但还留有大量保存完整的营房、地下军事仓库、战备洞等多处军事遗址,具有丰富的军事文化资源。在我国新兴军事旅游逐渐受到游客青睐,因此贺兰山打造以贺兰山精神为灵魂、以军事文化娱乐和军事体验旅游为主体的红色休闲度假旅游景区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石嘴山文化旅游局抢抓机遇、果断决策,决定以贺兰谷原军事遗址为空间依托,充分挖掘贺兰谷军事文化,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军事旅游景区。受石嘴山市文化旅游局委托,特编制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及部分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旨在进一步挖掘贺兰谷历史文化、明确景区的

8、建设方向与性质、优化空间结构。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品牌旅游产品开发和军事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打破宁夏境内及周边地区无规模化的红色军事旅游基地现状,为石嘴山市的旅游增添新的旅游类型,促进其旅游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以此提高石嘴山市的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文化事业和社会经济的较快、较好的发展。1.3规划性质本规划属于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开发建设规划,包括对景区各功能区的总体规划、布局、景观修复及部分重点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1.4界限范围及位置北武当旅游区贺兰谷景区从行政区划上隶属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位于贺兰山中段东麓山谷,景区南起北武当庙景区,东到 西达 北靠 ,旅游区由东西走向的带状区域和旅游步道与沟

9、谷形成的环形区域所组成,总面积约1390000m2。贺兰山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接卫宁北山,绵延200余公里,呈北北东走向。其巍峨高大,连绵起伏的山体,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高压气流,阻截了腾格里沙漠的东侵,是分隔温带荒漠草原与温带草原、季风气候区与大陆性气候区、内陆流域与外流流域的分水岭。1.5规划期限本案规划期限为2011-2026年,分为近、中、远三期,具体如下:近期(20112016年)起步阶段;中期(20172021年)全面发展阶段;远期(20222026年)持续发展阶段。1.6基本任务和要求1.6.1基本任务贺兰谷景区军事特色突出,军旅文化独具特色。依据旅游规划通则

10、及其它技术资料的要求,本规划将对该景区以国家4A级旅游区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1)本规划拟在修复、扩建现有军事遗迹、遗址的基础上,挖掘军事内涵、增加新的军事文化、娱乐和体验项目。同时处理好经济、生态、文化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功能完善,军事、人工景观与自然有机结合的军事休闲度假旅游区。(2)做好贺兰谷景区内的项目布局、功能建设、景观设计、环境容量预测、游线组织、规模控制和工程规划、投资估算等。做到既有体验性和创新性,同时兼具科学性和可行性。1.6.2基本要求(1)军事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主题性、教育性和纪念性等特征,规划中要求主题鲜明、参与性强、文化内涵深刻,并将景区内部的自然风

11、景游览旅游和军事休闲度假旅游有机结合,形成极具吸引力的特色军事旅游景区。(2)贺兰谷景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满足游客要求,设计合理。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衔接通畅,各项基础服务设施快速、便利。(3)规划应注重生态保育及环境保护,在景区开发的各个阶段,都应制定相应的措施,禁止危害景区资源及周边环境的事件发生。1.7指导思想本规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质量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科学合理的开发贺兰谷旅游景区。充分发挥贺兰谷旅游区军事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军事文化资源内涵和贺兰山精神,逐步扩大景区的客源市场,形成具有特色的军事文化旅游与自然风景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大产业发展体系,促进旅游业的

12、发展,为区域内国民经济的发展培养新的增长点。规划区与森林公园景区、北武当庙景区共同组成北武当生态旅游区。规划过程中充分利用贺兰谷的自然景观和军事设施,规划建设各类娱乐、休闲、度假、体验等野外活动项目、旅游服务设施、度假设施和军事博物馆等,与北武当生态旅游区内其他景区形成优势互补,塑造独具特色的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旅游整体形象,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坚持管理与开发并重、硬件与软件并重,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努力使传统旅游向特色旅游延伸,挖掘军事旅游产业文化内涵,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形成大集群、规模化、集团化,使其逐步成为石嘴山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1.8规划原则1)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可

13、持续旅游发展既是旅游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目前,贺兰谷四周的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山体峻美,大气环境良好,山涧小溪顺着山势流淌,同时又有丰富的军事设施(含道路)、长城文物资源,因此,旅游开发要保护好现有军事遗存,珍惜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处理好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设的关系,实现贺兰谷景区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2)全方位原则运用现代旅游科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结合贺兰谷景区内区域地形地貌、古代军事遗迹、特定年代军事文化及军事建筑遗存,进行全方位景观建设与氛围营造,满足游客观赏、文化体验、休闲游憩的综合需求。3)可操作原则作为旅游产业规划,规

14、划的产品必须能够纳入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必须能支撑其它产业的规划和发展,并能使具体建设顺利实施。因此,本规划在资料查找、全面调查、实地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在规划风格上与贺兰谷自然的本底与风貌保持一致;在规划项目上应有利于旅游线路的组织和旅游管理与经营;在景区景点建设中应结合现状和基础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并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资金筹集上坚持多渠道,循序渐进,滚动发展的原则;在时间上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序列安排。4)突出特色原则品牌和特色是一个旅游景区能大量聚集人气,获得快速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因此,特色是贺兰谷旅游景区有别于其它旅游区的本质所在。贺兰谷旅游景区的发展应

15、兼顾周边城市的旅游产品,抓住军事旅游这个主题,深入挖掘军事文化资源及古代边塞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军事体验活动,充分体现军事文化内涵及贺兰山精神,突出军事旅游特色,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的形象,不断优化旅游景点、线路及服务网络系统,增加贺兰谷旅游景区的魅力。与周边沙湖、星海湖等景区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客源互流,相互依托,共同发展。5)休闲体验性原则旅游体验性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流行趋势之一。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由于其娱乐性、刺激性、满足个人心理要求的特点而日益收到旅游者的欢迎。贺兰谷旅游景区的规划本着注重游客休闲体验的目的,充分应用保存完整的营房、军事仓库、战备洞等军用设施,以军事文化体验为切入点,开展参与性

16、较强的各种军事娱乐、军事战争、军事训练等方面的休闲娱乐活动,诸如全自动靶场、迫击炮射击场、仓库保卫战、军事训练场区、军事夏令营等是旅游吸引指数高的产品,这将使景区旅游开发得到快速发展。第二章 贺兰谷旅游景区概况2.1景区自然环境与交通状况2.1.1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贺兰谷旅游区地处贺兰山中段东麓的峡谷内。旅游区内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平均海拔在1500-2000米左右,相对高差约500米。距沟口3公里处韭菜沟自然分成两条沟,沟谷内分布有大面积河谷阶地。景区内山体岩层颜色多样,褶皱地貌发育,形态优美,极具美学价值、地质考察价值环和观赏价值。2)气候与水文旅游区属温带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年平均日

17、照时数为2800-3100小时,热量适中,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降水量变化大,近十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14-180毫米,其中雨季(7、8、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旱季(12、1、2、3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3%,年平均蒸发量为1744-2413毫米;沟内夏季十分清凉,适合避暑纳凉。沟内水量充足,水源来自泉水、大气降水、冰雪融水等,但水量时空变化大,季节差距明显。经水质专家检测,水中含有矿物盐、微量元素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3)植被贺兰谷旅游区内以干旱山地草原景观为主,沟谷两侧山地植被覆盖率低。但沟内植被资源丰富,主要分布有古榆,大多数直径在20cm左右,很多古榆都有

18、百年以上的树龄,其次还有部分小叶杨、芦苇、狗尾巴草、酸枣、刺梅等稀疏分布其中。2.1.2交通状况贺兰谷旅游区外部交通便利。景区南距银川河东机场80公里,北距惠农陆路口岸40公里,东距101国道仅1公里、石中高速10公里。景区距市中心仅3公里,从外部进入景区有7.5米宽的三级公路相连,可进入性较强。景区内部交通有原历史上修建军事设施留下的道路,道路基本保存完整,与外部道路连接十分便捷,可直接作为旅游主干道。2.2景区现状2.2.1景区现状分析景区主要以自然资源和军事旅游资源为主,其丰富的军事文化资源为开发军事旅游提供基础,军营掩映于山林之间,构成独特的旅游景观。1)自然资源贺兰谷景区空气清新,沟

19、道奇曲,山势险峻。各种象形石奇石遍布,有婉如如来佛指的五指峰,气贯长虹尤的金刚守山,恋景沉思的熊踞贺兰,直入云霄的一线天,傲然冰雪的长青松等多处自然景观成为游客观赏的好风光。尽管韭菜沟植被稀疏,却有苍松悬崖奋争,小溪流水潺潺,探源头,惊为万层山岩渗透汇成,捧水轻尝,水甜味香,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景区的军事旅游资源相结合,可大大提高景区的旅游价值。2)人文资源贺兰谷景区曾在六十年代起是解放军某部储存油料的军用仓库,八十年代大裁军后,原驻部队撤离,但还留有大量保存完整的营房、地下军事仓库、战备洞等多处,为建设军事游乐区奠定了基础。一方面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原有部队的生活场所、训练场所等感受军人的艰

20、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的军事精神;游客参与、互动的兵器陈列馆、生动活泼的国防教育展、虚拟实景的军事博物馆、战地的全景画、庄严的兵工塔、还有感人的战争史馆等,亲身感受丰富多彩的军事文化。另一方面,设置参与性较强的各种军事娱乐、军事体育训练等活动,诸如全自动靶场、迫击炮射击场、仓库保卫战、军事训练场区等是现今吸引人们旅游的新热点。同时,景区内遗留有明代长城遗址、烽火台两处,历史上是兵家的必走之地,现今也是历史学家、游客等的必游之地。2.2.2建设现状贺兰谷景区目前内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为齐全,需进一步的修缮和建设,还有部队遗留下的49间营房、10余座洞库等,同时保存完整的明代长城、烽火台,神秘的贺兰

21、山岩画等,其他基础设施正在筹划建设中。2.3历史沿革贺兰谷早在西夏时期就是银川平原通往阿拉善高原的必经之地,是历代重兵把守的边关要道。沿瀑布前行300米左右,一段长城若隐若现的出现在崇山峻岭之上,这段长城被称为“边防北关门墙”的长城,俗称“大武口长城”,修建于明嘉靖年间。明朝建立后,中央版图大大缩小,贺兰山成为了明朝抵御蒙古鞑靼的天然屏障。为阻挡鞑靼的入侵,嘉靖八年(1529年)兵部尚书王琼在此处实地勘察后,上疏皇帝批准,命佥事齐之鸾于嘉靖九年(1530年)十二月开始修筑。齐之鸾佥事动员6500多民众在海拔1500多米高的山脊上历时四个月用黄土夯制成了长约17.5公里的长城。这段长城与归德沟的

22、长城、烽火台及今天大武口境内的长城、明水湖长城、惠农区境内的北长城共同构成了极其伟大的防御工程。虽历经五百多年的风吹雨打,这些长城仍显得十分雄伟壮观。站在长城之上,俯瞰沟内,山上山下古今军事设施交相辉映,昭示着军事地位的重要。二十世纪60年代末,中苏关系紧张,为做好战略准备,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二师改编成陆军二十师进驻贺兰山进行国防物资战略贮备工程建设,广大官兵发扬不畏艰险,艰苦创业的精神,历时二十余年在此依靠山形地势建设了战略物资仓库及营房、输油管道、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八十年代国际关系缓和,此处驻守部队撤离,军事设施却完整的保留了下来,留给石嘴山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第三章 旅游资源评价3.1

23、旅游资源类型划分开展旅游资源普查是科学地编制旅游规划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也是旅游业谋求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手段之一。本规划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分类标准,在规划范围内筛选了32个旅游资源普查基本类型,并制定出贺兰谷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类表。见表3-1。表3-1 贺兰谷景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类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A地文景观AB地貌沉积与构造形迹ABB褶皱ABD断裂河谷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G河谷台地ACD山间盆地ACC峰林ACE造型山石ACF岩壁与陡崖ACH山坡沟壑B水域风光BA河段BAA时令河BAA溪流多条BD泉BDA优质矿泉C生物景观CA风景树木

24、CAC古榆林CAB杨树CAC古柳树CB草原与草地CBA山地草原CC花卉地CCB芦苇CD野生动物栖息地CDB岩羊CDC山鸡7D天象与气候DB天气与气候DBB山谷风E遗址遗迹EA史前人类活动遗址EAB岩画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迹EBG明长城遗址F建筑与设施FA综合人文旅游地FAF驻地营房FAE礼堂FAF人防洞FAF仓库FAI哨所等军事设施FF交通建筑FFA公路桥、索桥FG水工设施FGD拦水坝G旅游商品GA地方旅游商品GAG奇石GAD中药材H人文活动HA人事纪录HAA二十师驻军从表3-1中可以看出,此次实地调查贺兰谷旅游景区规划范围内的32个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单体涵盖8大主类、16大亚类。其中人文景

25、观资源中的建筑与设施在贺兰谷旅游景区内旅游资源中品位尤为突出,直接决定了贺兰谷旅游景区以人文资源尤其是军旅特色旅游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的规划设计思路。3.2资源分布特征分析贺兰谷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空间上呈四大集聚区:即沿北武当庙东侧韭菜沟口至团部遗址一线的军旅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区、明长城人文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沿团部往西至泉眼一线的生态旅游资源集聚区、沿大礼堂往东一线的军事体验文化资源集聚区。军旅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区:主要汇集了丰富的军旅文化资源,以上个世纪留存下来的各种军事设施为特色,涵盖了山岳、溪水等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军营、食堂、仓库、人防洞、哨卡等旅游资源。明长城人文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区:本片

26、区以边塞文化和人文历史为特色的资源集聚区。明长城历史悠久,保存相对完好,有具体的相关史料记载可查,这就形成了丰富的边塞文化和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一段沿山体绵延的城墙、一座石孤立石垒烽火台和一座土夯烽火台等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集聚区:该片区因为拥有着季节性的泉眼,一路形成了丰富的动植物旅游资源,园林景观优美,加之小溪流淌,动与静完美结合;沟内两边绝壁耸立,山石造型多样,美不胜收。主要包括了榆树林、杨柳树、芦苇、岩羊、山鸡、造型山石等旅游资源。军事体验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区:以山间谷地为地形依托,通过人工建筑来打造各种军事体验项目,达到借景娱乐效果。主要包括各种常规军事训练、战场情景模拟、国防

27、教育等旅游资源。3.3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贺兰谷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类型定量评价采用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中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单体进行评价,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具体评价指标见表3-2。表3-2 风景资源评价指标层次表综合评价层赋值项目评价层权重因子评价层权重1、景源价值7080(1)欣赏价值(2)科学价值(3)历史价值(4)保健价值(5)游憩价值景感度 奇特度 完整度科技值 科普值 科教值年代值 知名度 人为值生理值 心理值 应用值功利值 舒适度 承受力2、环境水平2010(1)生态特征(2)环境质量(3)设施状况(4)

28、监护管理种类值 结构值 功能值要素值 等级值 灾变率水电能源 工程管网 环保设施监测机能 法规配套 机构设置3、利用条件5(1)交通通讯(2)食宿接待(3)客源市场(4)运营管理便捷性 可靠性 效能能力 标准 规模分布 结构 消费职能体系 经济结构 居民社会4、规模范围5(1)面积(2)体量(3)空间(4)容量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景源评价分级必须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五级。(1)特级景源:分值95分以上,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2)一级景源:分值90分以上,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

29、著名且均有吸引力。(3)二级景源:分值8089分,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的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具有省际吸引力。(4)三级景源:分值7079分,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5)四级景源:分值6069分,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在本风景区或当地具有吸引力。根据我国旅游资源等级划分标准,规划小组对规划区的风景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本着客观准确的态度,严格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要求,按照规划区资源分布状况,利用影像设备等对规划区的风景资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实地调查,并对所有资源进行分析和提炼,给予计分,见表3-3。表3-3 贺兰

30、谷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单体分值资源点资源要素价值(85分)资源影响力(15分)得分合计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稀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旅游期或适用范围(5分)褶皱19157646360断裂河谷20148737463河谷台地25167847471山间盆地26179846474峰林201610737467造型山石2117118 37471岩壁与陡崖19189846468山坡沟壑17179837465时令河24 1811848376溪流多条221712949477优质矿泉231613948477古榆林20151

31、1847469杨树211510836467古柳树221410847368山地草原191311748364芦苇221313949373岩羊221711739372山鸡14179737360山谷风15126644451岩画242213637378明长城遗址2622138410487驻地营房252012948482礼堂242111849481人防洞272313958590仓库252212848483哨所等军事设施222113847479公路桥231710956575索桥21189847471拦水坝191610838569奇石171711848570中药材201810737368二十师驻军252314

32、748485根据以上评价方法,规划区风景资源评价结果如表3-4所示。通过对各级风景资源单体进行评价,我们发现在这32个风景资源中,优良级资源占资源总量的18.75%,普通级资源占资源总量的78.125%,未获级风景资源单体占资源总量的3.125%。规划区的资源状况整体较好,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具体资源等级评价情况见下表。表3-4 贺兰谷旅游景区风景资源等级评定表资源等级资源名称资源类型数量(个)百分比(%)优良级风景资源特级无 00一级人防洞 13.125二级明长城遗址、驻地营房、礼堂、仓库、二十师驻军 515.625普通级风景资源三级造型山石、溪流多条、时令河、优质矿泉、岩羊、岩画、索桥、公

33、路桥、哨所等军事设施、奇石、河谷台地、山间盆地、芦苇1340.625四级褶皱、断裂河谷、峰林、岩壁与陡崖、山坡沟壑、古榆林、杨树、山鸡、拦水坝、中药材、古柳树、山地草甸1237.5未获级风景资源未获级山谷风13.125从表3-4中可知,二十师驻军遗留设施、明长城遗址、驻地营房在整个旅游区景点中分值较高,具有较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及开发使用价值,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其中大规模开放性军事设施景观在国内属于少见;作为以贺兰山为背景的复合型旅游资源区,资源结构和谐,疏密度好,品位高,受到大多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誉。因此,贺兰谷景区开发的适宜方向应以军旅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

34、、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为主和以自然风光游览为辅。3.4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3.4.1 资源优势(1)贺兰谷旅游景区自然环境条件良好,气候宜人,植被保存较好,为旅游开发打下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其中山谷间分布有古榆树和杨树,部分已形成小树林规模,树龄多在百年以上,具有极大保护利用价值。谷内溪水潺潺,芦苇茂盛,此景少见于贺兰山中,颇具特色。(2)景区内的备战洞为上世纪60年代留下来的重要军事设施,具有很高的资源品位,在西北地区乃至国内较为罕见,是典型的特定年代军事文化遗产,具有扑朔迷离的军事文化氛围。对于大众游客来说,备战洞具有很强的神秘色彩,能够充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抓住游客的好奇心和猎奇性。(3)景

35、区内驻地营房设施保存较好,可塑性较强,为景区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依托。同时结合贺兰谷形成优美的自然风光,非常适于开发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以及康体娱乐等旅游产品。(4)贺兰谷内山间台地较多,且地势开阔平坦,地表植被相对丰富,具有优良的落地价值,适合开发旅游项目。借此地势,景区可利用满江红中岳飞抗金踏破贺兰山为主题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或者依此进行战场重塑,建设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项目。(5)景区以军旅文化与历史文化为特色,为游客提供参观、考察、体验和学习的机会,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3.4.2 不利因素(1)贺兰谷旅游景区正处尚未开发阶段,基础设施配套不

36、完善,沿山公路缺少护坡防护,常有落石与崩塌发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资源的季节性明显,需要室内项目来弥补季节性带来的旅游季节市场差距。(2)景区旅游资源等级普遍比较低,高等级的旅游资源较少。军事文化资源具有基础,但由于疏于管理,不少设施遭到人为破坏,景区需要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旅游人气。(3)景区功能和产品结构缺失,缺少深层次的开发,给初期的开发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如何增强它的吸引力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3.4.3 机遇与挑战贺兰谷旅游景区利用其自身优势发展军旅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度假旅游、观光旅游,不仅克服了其自身在自然风景方面的资源缺陷,还与周边地区开展的人文旅游、

37、风景旅游形成互补,避免竞争。此外,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对贺兰谷的军旅文化旅游也给予极大的重视与支持,这些都为贺兰谷风景区的开发提供了机遇。当前,很多地方都把发展旅游作为振兴本地经济的重要战略来对待,旅游景区呈现过热增长,旅游开发热度过高,市场宣传力度也很大,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例如银川周边地区新开发的景区水洞沟、黄沙古渡、中华回乡文化风情园,鸣翠湖、阅海国家湿地公园等各种类型的休闲旅游景区正在崛起,抢占宁夏北部旅游市场,将对本旅游区构成了十分明显的竞争威胁,必须科学应对。贺兰谷旅游景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的初期建设投资,在景区建设的投资主体、产权界定、利益划分和经营管理、

38、宣传促销上尚需作大量的工作。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4.1 客源市场分析 贺兰谷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有雄伟壮丽的峡谷、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军事战备遗迹、遗存;还有别具特色的边塞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高峰绝壁和战备洞穴可供攀登、山洞探险。随着我国旅游产品生产开发的多样化、系列化和旅游配套设施的进一步改观,今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游购娱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精神消费资料的比重也将上升,旅游方式由观光型为主,发展到度休闲假旅游,探险旅游,科学考察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保健康复旅游,文学旅游,美食旅游等等百

39、花齐放的局面。因此,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军事旅游的条件逐渐成熟。4.1.1军事旅游市场前景分析军事旅游往往是以重要军事战略部署基地、军营,或者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战役所在地、重要事件诞生地以及各种军事科普题材的博物馆、纪念馆为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在市场表现形态上,它通常被赋予了较强的主题性、教育性、纪念性等主观意识形态。传统军事旅游作为主题旅游的一种,在正常状态下,大众游客的购买欲望并不强烈,它的目标消费群因此就略显狭窄。新兴军事旅游题材指的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军事发展而涌现的旅游资源,例如因中国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而为国人熟知的西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基地从1988对外开放至今,世界

40、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万人游览了基地。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更让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在旅游市场上激起了“一池涟漪”。就在传统军事旅游几乎停滞不前之时,新兴军事旅游却带给世人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在国外,本拉登出没的阿富汗托拉博拉山区、希特勒的东普鲁士“狼穴”大本营、吞噬了大批波兰士兵生命的卡廷森林、越南胡志明小道、美国珍珠港等。在热爱军事的旅游者眼中,这些地点远比大众化的旅游景点刺激得多,吸引众多的游客前往。在国内,“戎装在身,手握钢枪,戍守边疆”是儿时的人生理想,戎装裹身、手握钢枪为祖国戍守边疆几乎是每个少男少女心中的伟大追求。当逐日长大逐渐远离这个理想后,军营情结还是在许多人心头萦绕,

41、因此,新兴军事旅游题材,大受追捧,各地政府与旅游企业纷纷推出军事旅游产品,例如因中国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而为国人熟知的西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天津的基辅号航空母舰,武汉国防教育与军事教育模拟中心,玉林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军事旅游,都成为了旅游热点。4.1.2石嘴山市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石嘴山市的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主要景区9处,其中5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3处,正在开发建设并已具备初步接待能力的5处。石嘴山市连续五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特别2009年,石嘴山市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143.6万人次,占全区接待国内游客人数的15.8%;实现旅游总收入51000万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区接待国内游客旅游总收入的9.6%。 (见图41)图4-1 宁夏各市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比例图据抽样调查显示,石嘴山市游客来源呈现多元化特点。2009年,石嘴山市旅游市场中,宁夏本地游客占总人数的42.5%;其它外地游客中:来自华北地区的游客占全部国内游客的16.6%,其中:北京占4.8%,内蒙古占5.9%;来自东北地区的游客占全部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