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8423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思考第28卷第3期Vo1.28N0.3萍乡高等专科学校JournalofPingxiangCollege2Ol1年6月June.2Ol1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思考姚长春(萍乡市公安消防支队,江西萍乡337000)摘要:旅游景区的消防安全是一个极易忽视但又亟待重视的课题,本文从旅游景区本身,旅游者,景区管理者三个角度分析了加强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必要性,提出了目前适用于提升景区消防安全水平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从组织,宣传,防火,灭火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旅游景区消防安全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X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49(2Ol1)O30O78一O

2、31引言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应具备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旅游景区按照其性质可以划分为文化古迹类,风景名胜类,自然风光类,红色旅游类等等,属于全人类共同的财产,也属于不可再生的珍贵财产.1众所周知,旅游景区往往依靠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珍贵的人文古迹吸引游客,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条件的逐步提升,人们外出旅游的热情和需求也不断升温.根据国家旅游局2009年的统计数据,当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9.O2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26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到4765万人次.而根据联合国世

3、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国及第四大客源国.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各地旅游景区火灾的发生次数却越来越频繁.表1近年来国内旅游景区发生的火灾情况时间景区起火原因2003年1月19日湖北武当山世界遗产疏于管理导致线路走火2005年1月4日云南丽江玉龙山景区高压电线碰电2008年6月7日新疆喀纳斯景区不明2008年12月8日陕西华山风景区不明2010年3月21日福建鼓山风景区游客乱扔烟头2010年9月25日北京卢沟桥景区孔明灯灯火引燃2011年2月1日湖北道观河景区游客乱扔烟头收稿日期:2OllO115作者简介:姚长春(1972一),男,江西南昌人,硕士,

4、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防火设计审核验收工作.第3期姚长春: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思考?79?以湖北武当山遇真宫主殿火灾为例,2003年1月19日晚,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宫主殿突发大火,最有价值的主殿3间共236平方米建筑不到3个小时全部化为灰烬,经过调查后发现,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照明线路搭设不规范并疏于管理.这一事件直接导致联合国建议我国暂缓当时的申遗计划.可见,景区火灾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由此带来的对旅游景区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顿时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障景区消防安全,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2重视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必要性旅游景区消防安

5、全与其他地区的消防安全工作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使得重视旅游景区消防工作极其重要.旅游景区内的消防安全因为存在不同的主客.体:景区客体,旅游者,景区管理者,这三方面的因素都将对景区的消防安全水平起到决定性影响,下面依次分析.2.1从景区客体角度一是古迹类景区木质建筑较多,极易燃烧.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多采用松杉,香樟等含油质木材,加上终年香火熏烤,木材极为干燥,特别是在建筑表面还加了大量彩绘与油漆,另外还有幔帐,飘带,饰布等纺织品.2一旦发生火灾,蔓延迅速,火势猛烈,一般很难将火势控制.例如,北京的故宫,西藏的布达拉宫,甘肃的拉卜楞寺等景区,都属于火灾防范任务异常繁重的古迹类景区.二是自然类景区面

6、积大,范围广,火灾突发性强,而且一旦发生火情极难控制.尤其是风景区内森林树木众多,如果火势不能被及时的控制,受高温烘烤和热辐射的作用,树木短时间内就会被引燃,引发山林大火,造成更大的损失.3以萍乡的武功山景区为例,在秋冬季节,当高山草甸开始枯黄时,一旦遇到外部火源,例如烟头和雷电,都有可能发生大面积火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2从旅游者角度旅游者行为的负面效应也是导致景区火灾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现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其行为模式与平时特征相去甚远,尤其是游客在景区道德意识和安全意识大大低于平时,许多火灾都是游客在景区随意点燃火源导致的,这是导致景区容易发生消防安全事故的

7、一个内在原因.2.3从景区管理者角度目前,对旅游景区消防工作的管理还不够重视.许多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混乱,市场化程度各地不一,经营权和所有权权属不清.由此带来对消防工作和安全问题的忽视,这直接导致在消防工作中管理,组织和宣传工作不力.对景区管理者而言,如何将游客吸引进景区,并鼓励消费是其主要工作.至于如何合理引导游客行为,如何提高游客的道德意识和安全意识,如何在游客中宣传防火措施并不是管理者关心的课题.3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的应对措施根据以上分析,针对目前旅游景区不容乐观的消防安全现状,国内外的研究人员也开展了诸多的研究,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应该主要从消防安全管理和火灾防范技术措施两

8、方面来改善景区的消防安全现状.3.1消防安全管理措施3.1.1宣传措施.一是加强游客防火宣传教育,如在各旅游景点醒目处刷写标语外,还在每张门票上印有防火宣传内容,并发放专门防火材料.游客进山前必须了解禁火,禁烟规定,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会自行扑救.二是加强宣传工作落实,游客,导游必须和管理局防火指挥部签订责任状,游客逐一身份登记,受到防火宣传教育,检查后方可进山.3.1.2组织措施.一是建立景区防火责任制,编制消防实施方案和防火工作应急预案,确立防火工作制度和奖罚制度,设立专门负责人员负责景区消防工作;二是加强景区工作人员消防培训,主要培训基本的防火常识,灭火器的使用,利用有限的水源扑救初期火灾等

9、知识;三是加强检查执法,设立了联合防火检查站,将日常检查和重点区域检查相结合,提高检查执法效率;四是加强日常防火演练,每到旅游旺季之前,针对人员拥堵和可能发生的火情进行预估,在这种基础上先进行防火演练,以强化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救援处置能力.五是景区内要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在森林高火险期,及时发布戒严令.3.2火灾防范技术措施3.2.1加强防火能力.控制火源产生,包括控制日常用火用油,电路电器以及寺庙的香火等,在不影响建筑整体外观和保护的前提下涂抹防火材料.4运用火情监测技术,利用电子监控,红外光束探测器,了望台了望,重点地段守候和地面巡护等火情监管机制;加强火情监测.3.2.2提高灭火能

10、力.加强防火灭火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灭火装备和设施建设力度,配备了灭火器,和手抬机动泵,建设消防水池,室内外消火,?8O?萍乡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栓等;保证安全出口,消防疏散通道畅通;确定灭火器以及其他消防设施完整好用;保障水源和蓄水池水量充足,有冰冻期的地方,应将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分开,在消防水池内加防冻液,以保证消防用水的使用制定应急疏散预案.4结论旅游景区的消防安全是一个极易被忽视但又极其需要重视的课题.这是由于旅游景区的不同于一般地区,许多景区地处乡村和城市周边,是消防工作的盲区.此外,旅游景区本身由于淡旺季的特点,有时旺季来临,管理工作繁重,极易忽视游客消防宣传,而当淡季来

11、临时,管理部门也容易忽视景区消防.但是,旅游景区发生火灾的代价和损失是极其巨大的.因此,加强旅游景区消防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从宣传,组织,防火,灭火四方面分析了现有消防工作的常规措施.建立景区消防长效工作机制是提高消防管理工作效率,减少火灾隐患的重点,应将景区消防工作作为景区管理者的日常工作重点之一,并使游客,景区管理者,消防部门三者结合起来,加强消防日常检查和宣传工作,将景区消防工作的考核与管理绩效挂钩.这样才能使旅游景区各项消防安全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以达到减少火灾,保障景区消防工作持续发展的目的.参考文献I-1-1王龙天,郑垂勇.对旅游景区发展的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5,(1

12、9):2225.E2杨杰,陶华.古建筑火灾分析及预防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22(4):4244.33胡卫华.森林旅游景区消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6,(6):1721.43扎西见才.浅谈古建筑防火J.科技信息,2010(22):711.责任校对:王中兰PonderingovertheFireProtectionSafetyintheScenicSpotsYaoChangchun(PublicSecurityFireFightingBranchofPingxiang,Pingxiang337000,China)Abstract:Thefirefightin

13、gsafetyinthescenicspotisaneasilyneglectingbutwaitingforemphasizingissue.Thispaperanalysedthenecessityofstrentheningthefirfightingsafetyinscenicspotbythreepointsasfollowing:thescenicspotitself,tourists,andthemanagersinthescenicspot,andproposedthemanagementmethodsandtechnicalmeasurementsinimprovingthefirefightingsafetyinthescenicspot,andgavesomedirectedsuggestionsfromorganizing,advertising,fire-preventing,andfireputtingout.Keywords:scenicspots;fire-fightingsafety;measur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