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社会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8438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社会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旅游社会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旅游社会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旅游社会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旅游社会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社会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社会学.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旅游社会学一、 名词解释1、社会事实:社会学概念社会事实是涂尔干(1895)将其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研究对象而提出的。“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简单地说,社会事实就是外在于个人,却能制约个人行为的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事实,它以社会为基础和承担者。2、拟剧理论:布鲁默的学生戈夫曼进一步研究了社会互动,并提出了社会学中的拟剧理论。戈夫曼认为,在社会这个大舞台的角色表演中,我们非常关心并试图控制自己留个他人的印象,我们通过姿势、语言等表现使他人形成

2、我们所希望的印象,这就是我们在为别人制造情景定义。戈夫曼将这个过程成为“印象管理”。他还将表演的区域分为前台、后台。戈夫曼认为成功的印象管理,依赖于剧组的合作。戈夫曼在拟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发现是“角色距离”,指个人和角色之间存在差距。3、生活世界:社会现象学创立人舒兹用此术语概括人们生存于其中并进行多种日常活动的具体社会环境。它是人们在其中度过其日常生活所直接经验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其主要特点是预先给定性,同时人们又具有能动性。另一个特点就是人们对这个世界持不怀疑态度,用类型化的常识来认识这个世界。舒兹进一步探索了人们是如何认为世界理所当然的,以及生活世界是如何被人们构造的。4、文化资本 在布

3、迪厄看来,文化资本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由于文化资本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功能性分析概念,为了便于研究,布迪厄将其划分为身体化形态、客观形态及制度形态三种基本形式。文凭是制度化文化资本的典型形式。文化品位这种身体形式的文化资本,是个人的阶级、社会等级归属的无形标志。文化资本的传承积累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其结构是形成某种生活方式。文化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从结构上决定了旅游者群体的旅游活动方式和体验。5、好旅游者:是从个体社会行为的角度提出的,指的是采用一种新的、负责任的旅游方式的个体旅游者。好旅游者被教导要采用一种新的旅游伦理和方式进行旅游,实际上好旅游者是一种潜在的可以包括各类旅

4、游者的旅游者类型,只要其在选择旅游产品和进行旅游消费时,采取有利于环境和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式。6、后旅游者:费弗尔和厄里认为,实际上现代的旅游者已经相当的成熟,进入了后旅游者的时代。后旅游者通过电视和网络能够预知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和景观并作出自己满意的决策,他们认识并理解现代旅游在本质上的基本变化、洞悉旅游作为一种大众旅游产品被生产、营销和购买的事实。他们已经成熟演变成为一个体验并享受各类旅游的个体,按照旅游产品的表面价值购买和参与旅游,并一直处于自我掌控中。7、旅游市场分割:是一种将总体的异质的旅游市场划分为同质的旅游者亚群体的方法。这些旅游者亚群体被称为细分市场,具有相似的特征,如人口统

5、计学特征、行为方式、体验需求等。(旅游市场分割)直接以市场营销的实践性为目的,擅长采用多种实证分析技术划分市场,而且将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因素作为其市场细分的主要方面。市场分割日益成为一种以市场营销实践为导向,以定量分析方法为基础的技术手段。8、(前向分割法):指事前确定市场分割的基础或划分标准,如旅游目的或地理区域等以及对商业旅游者和休闲旅游者目标市场的预先划分。9、(后向分割法):指采用较为复杂的定量分析技术和方法,如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而获得若干细分市场。10、(心理图谱划分法):是近些年市场分各种较为有效的另一种划分方法,它以旅游者的心理变量如动机、态度、感

6、知等作为市场细分的基础。11、推拉因素理论:推/拉模型在解释旅游动机时被许多研究者所接受。推动因素是指内在的动机或力量导致游客寻找参与各种活动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拉动因素是旅游目的地所产生的力量及游客所形成的有关旅游目的地的知识。大多数的推动因素是内生的动机,如解脱的愿望、休息和放松、声望、健康和健身、探险和社会互动。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包括沙滩、康乐设施及文化景点,导致拉动因素出现。传统上认为,推动因素是重要的引发旅行产生的愿望,而拉动因素则被认为在解释目的地选择上更起作用。12、另类旅游:又称为可替代性旅游。它是与以普及性和规范化组织为特征的大众性旅游相对的、小规模的、密切关注对环境影响的

7、多种旅游形式的集合,是以保护当地自然环境、文化和社会价值为前提的旅游模式。其目的是缓解大众旅游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同时也是某些特殊旅游群体对传统的大众旅游趣味的一种挑战。13、旅游吸引物:从本质上看,旅游吸引物是指吸引旅游者离开家去其他/非家的地方旅游的所有要素,它包括景观、活动以及经历。在西方的旅游研究中,旅游吸引物指的是一个建构的系统,即吸引管理者和旅游者注意的、有特殊的人类或自然界特征的知名事件、遗址、区域或相关现象。旅游吸引物包括三个部分:旅游者、核心吸引物和标识物或形象。14、旅游地的图像表征:是指旅游产品营销人员(供方)以及旅游者群体(需方)利用各类视觉符号进行图文修辞,并通过摄影

8、比赛、摄影画册、网络等渠道进行传播,塑造旅游地形象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产物。15、社会承载力:是指在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未造成不可承受的改变和旅游者的体验质量未造成不可接受的下降的前提下,该旅游地能够接待的最大的旅游者人数。当旅游地的发展超过其社会承载力后,社区居民对旅游业和外来游客的态度就会由旅游发展初级阶段的支持转变为反对。16、社会交换理论: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汲取了经济学,特别是“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原理,创立了社会交换理论。在霍曼斯看来,在社会交换中人们对成本与报酬、投资与利润都会做出判断以图报酬或利润与付出的成本或投资成正比。人类的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

9、足,因而所有的人类关系,包括尊重、社会赞许、服务、友爱、服从、威望和情感等,都可以用付出与回报均衡的模型来描述。之后社会学家布劳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改,认为社会交换是一种有限的活动,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而又真正得到回报的自愿性活动。此外,布劳还区分了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的差别,引入了权力、权威、规范和不平等诸概念,使交换理论在更大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20世纪80年代末,社会交换理论被学者引用到(旅游影响研究)。17、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思想方式和一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理论认为,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成了对两性的生物属性、心理特质和角色行为的

10、较为固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即性别刻板印象。这种性别刻板印象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之一,会受到家庭、社会期望、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学校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18、文化再生产理论:文化再生产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用此概念说明社会文化的动态过程:一方面,文化通过不断的“再生产”维持自身平衡,使社会得以延续;另一方面,被再生产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体系,而是在既定时空之内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再生产理论为研究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分析框架。也就是说,目的地的文化变迁不一定是完全被动的,有时也是当地居民主动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结果。

11、19、示范效应:作为一种模仿未知的或难以理解的消费模式或生产方式的行为,常常被用于指消费或生产模式被不恰当地移植于与其不同的经济背景中。示范效应的产生都基于三个基本的前提或假设:首先,旅游者和东道居民的行为最初就不同;其次,行为模式能够从一个群体传递到另一个群体;第三,模仿者赞同被模仿者的行为。20、文化商品化:简单地说就是为钱而提供文化产品和体验。当有些目的地为了向旅游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体验而后撤文化“防火墙”时,当地文化会受到更严重的侵蚀。21、去工业化: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制造业的衰退以及与之相伴的服务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增长,社会出现劳动力人口转移的过程。22、文化变迁:只由于文化自

12、身的发展或异质文化间的接触和交流造成的文化内容的增加或缺少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23、文化涵化: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因相互接触而导致彼此在原有的文化模式上发生意识行为和表现行为的演变。24、文化漂移: 若文化改变只体现在表现行为上而没有表现在意识行为上,就称之为(文化漂移)。二、 填空选择判断1、旅游供给的过程,是供应方根据(旅游者偏好)而提供可控的旅游体验的过程。这一供给至少涉及两个方面:基础与配套设施的建立与改善以及(旅游吸引物)的建设与保护。目的地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旅游商业化)与(旅游体验本真性)的矛盾。因此,一地的旅游发展至少涉及四方矛盾:管理部门、投资商与涉及旅游供给的当地居民、不

13、涉及旅游供给的当地居民、旅游者。(多选)源于对旅游资源的(工具理性)态度,中国在旅游体验的供给上出现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为此我们应采取奉行长期主义的(价值理性)态度,促进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治理模式,决定了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所造成的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后果。为了避免旅游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有必要借助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大众媒体的作用。2、旅游社会学有四个主要研究领域:旅游者、游客与当地人的关系、旅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旅游的后果。旅游的子系统如动机与体验系统、吸引物系统、支持系统、话语系统、关系系统等均构成旅游社会学研究对象。3、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旅游吸引物

14、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其吸引力会随着旅游者的趣味的变化而变化。旅游支持系统分为两个部分:(旅游服务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从社会学角度看,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是一个管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文化)问题。4、所谓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均衡)问题。5、旅游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具体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以(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旅游现象。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将(秩序)与(变迁)作为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并借鉴这一时期自然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规定在(实证主义)的方向上,试图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涂尔干)主张社会事实只能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

15、)创立了宏大而保守的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学理论在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出现多元分化的局面,如科塞和达伦多夫的冲突论,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霍曼斯和布劳的交换论,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舒兹的社会现象学,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论、法兰克福的批判理论以及探讨社会变迁的现代化理论等。旅游社会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真正的兴起,并于1972年以一个社会学分支学科的明确身份开始出现。旅游社会学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早期的起源时期(二战以前);过渡时期(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形成和发展时期(20世纪70-80年代);系统经验研究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从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出发,旅游社会学对旅游现象的理论

16、认识经历了四个发展平台,即20世纪60年代的倡议发展平台,70年代的谨慎发展平台,80年代的调整发展平台以及90年代以来的基于知识基础上的可持续性发展平台。韦伯以理解为基础的社会学思想的核心是(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韦伯对社会行动的四种分类中(目的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激情行为与传统行动),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社会行动的只有目的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马克思的思想主要围绕(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与(阶级冲突)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并以动态的方式而展开。6、早期功能主义的三大假设是(一致性)、(普遍性)、(不可或缺性)。帕森斯早期的理论是以(行动论)为核心,后期则是以(社会系统分析)为

17、核心。他认为全部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是回答(社会秩序如何可能)这一问题。帕森斯把人类的行动系统分为四个普遍功能要求: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持。帕森斯认为,最一般的人类行动系统是由分别对应四种功能的四个系统构成: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发展了经验功能分析的诸多概念如(正功能) 、(负功能) 、(潜功能) 、(显功能)等。7、(库利)对于符号互动论的突出贡献是“镜中我”和“初级群体”等概念。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在想象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的,这是(库利)的观点。8、世界体系理论认为,当今世界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即

18、(核心)、(半边陲)、(边陲)。任何国家在世界体系中总是处于某个层次,其位置的变动依赖于一个国家内部成功的调整和外部国际条件的变化,但这个中心与边陲世界体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9、皮尔斯所提出的(旅行生涯阶梯)理论指出,人们随着旅行经验的丰富而向旅游动机的更高层次迈进。这一理论被广泛运用,但没有有力的实证研究支持这一理论假设。旅游生涯模式(TCP)划分了三个层次的旅游动机,最重要的共同动机(如新颖性、逃离/放松、加强关系)是嵌入在核心层的。处于核心外围的是中度重要的旅游动机,这些动机由内在导向的动机(如自我实现)转向了以外部导向的动机(如自然和在当地的参与)。组成外层的是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较次

19、要的旅游动机(如怀旧、孤立、社会地位)。对于旅游动机的研究我们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一项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之前,可以进行小规模的问卷调查和小规模的深度访谈。从深入访谈中得出动机因素往往比仅仅从文献中获得动机量表更精确。10、一般来说,背包客被认为是自我组织愉悦性长途旅行的人,其旅行持续时间长,包含多个目的地、旅行线路灵活,旅行预算控制得非常严格。作为一个群体,背包客现象呈现较大的异质性。(判断)11、(旅游吸引物的标识物)往是拉动旅游者前去旅行的重要动力,因此,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总的看来,旅游吸引物的旅游价值往往是取决于它的绝对价值(具有某种稀有价值的

20、客观属性)、符号价值(代表某种社会价值和理想的意义建构)和消费价值(旅游者在消费过程中获得的价值)的结合。12、在西方学者看来,迎合旅游者的(凝视偏好)是塑造和强化旅游地形象的根本动力之一。13、从社会建构的角度来看,旅游地形象根本就是为迎合那些西方游客的审美和消费偏好而预设那些西方游客的审美和消费偏好而预设的地方“神话”。14、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应用的主要理论有愤怒指数理论、社会承载力理论以及社会交换理论。1976年,Doxey根据调查案例指出,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当地居民对外来旅游者的态度一般会经历愉悦、冷漠、恼怒、直至对抗四个阶段。巴特勒在1980年将旅游地发展划分为探

21、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等六个阶段,并逐一指出各个阶段当地居民与旅游者和旅游业发展状态之间关系的不同特征。该理论被称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而得到学者们的公认和广泛运用。15、目前学界的共识是,决定社会承载力的当地因素有: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等;决定社会承载力的外来因素有:旅游者的特征、旅游活动的类型等。16、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与外来游客的暂时性接触将导致目的地居民的价值观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两点变化是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功利主义)倾向增强,以及有助于打破传统社会的闭塞状态。(符号互动主义)关于社会主体个性分析方法非常适用于旅游活动中各种关系的研究

22、,并且有助于理解旅游中的文化互动过程。17、在两种文化彼此借用的过程中,旅游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所接触民众的价值和文化社会类型即文化的相似性或者差异性密切相关的。两种文化之间的类型差异性越大,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也就越大。但也有研究显示,如果游客有多种社会文化背景,他们对目的地产生的文化影响反而小于人们预期的水平。18、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旅游者的数量与规模,也取决于旅游者与当地居民接触的方式和接触时间的长短。19、旅游是一项极不稳定的产业,长期发展旅游造成的结果可能导致目的地对旅游业的过分依赖,以及由于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严重破坏地区经济的稳定性。三、 简答题1、社会事

23、实具有哪些特征?(1)客观性: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具有客观性。(2)强制性:社会事实“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有强制性的力量,他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3)普遍性:“它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集体的。”也就是说,构成社会事实的现象是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数量的成员共有的普遍特征。2、试简述涂尔干所提出的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社会事实被涂尔干认为是确定其实证社会学的科学地位的特定研究对象,那么它也就必然决定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涂尔干提出的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包括:(1)对社会事实进行客观的研究,而“摆脱一切预断”。(2)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对社会事实的解释只能从

24、其他社会事实中寻找,而不能到个人意识中去探求。(3)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且先研究原因,再进行功能分析。“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3、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旅游这一社会事实?(1)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旅游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一方面,它是化解现代的结构性矛盾的一种制度性手段;它对现代社会发挥了一种补偿的作用;通过与日常生活拉开距离,旅游成为一种周期性地赋予生活与世界以肯定意义的制度;它也可被认为是一种现代精神治疗和现代“充电器”;旅游吸引物的神圣性促进了社会的整合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沟通。另一方面,旅游也有其负功能,如有学者

25、认为,旅游是当代社会人民的鸦片,人们通过旅游,忘却了现代社会的阶级不平等、压迫与异化;游客输出国与接待国的不平等交换关系会导致旅游消费者与旅游供给者之间的冲突等。(2)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来看,旅游成为大众现象,是因为社会话语系统赋予旅游以神圣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旅游动机是社会建构出来的产物,旅游者不过是社会话语所塑造出来的旅游信仰的实践者。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常常出于他们对旅游活动与旅游客体所赋予的意义。旅游者赋予的意义不同导致热衷程度不同,参与的旅游活动不同。(3)从社会交换论的视角来看,旅游是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供给者之间的交换活动。它在个体或微观层次上展开,也在宏观层次上展开。宏观层次的交换

26、涉及现代化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换。这种交换未必对等,因而它反映了全球系统中国家、地区之间的不平等格局。出于对核心国财富溢出的渴望,处于边缘地区的旅游接待国或地区往往会尽力在旅游形象的塑造与旅游产品的供给上迎合核心国或核心地区游客的要求和偏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为什么说旅游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然而,这种交换同时也能促进社会整合以及各种文化之间的沟通。4、旅游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是如何产生的?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外在性、不可抗拒性。人类的好奇心是旅游的潜在动机。旅游作为大众现象在当代出现,是由于现代社会为其解除了各种约束条件,同时提供了促使条件。一方面,

27、人们收入增加,出行更为快捷便利;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居民的日常生活节奏体验如工作压力与意义危机使旅游者产生“逃避”与“追求”动机;带薪休假制度得以制度化,为人们出游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并促使旅游文化与度假权利意识的形成。旅游者的“逃避”与“追求”动机,是现代性所带来的缺失所造成的。旅游成为可能,也是现代性所促成的。因此,旅游是现代性的好恶交织的反映。5、社会学从哪两个角度对旅游动机与体验进行研究?社会学对旅游动机与体验的研究有两个角度:一是从发生学的角度:从社会学变量或常量探讨旅游动机与体验产生与形成的原因与条件,尤其是结构性条件。如:现代社会中的“失范”是导致旅游动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旅游的

28、本质在于寻求本真性,导致该动机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现代社会中本真性的缺失;旅游是现代人对于现代性的好恶交织的反映。旅游作为以快乐为目的的、较高的国民出游率的一个“社会事实”,是在现代社会中产生的。人的心理与生理需要这一出游的潜在动机到现实的转变,取决于现代化的发展状况。二是从功能学视角。首先,旅游动机与体验作为整个社会运行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对社会系统整体运行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程式化增加了行为的可预期性,减少了不确定性和相应的对不确定性的焦虑感,增强了社会活动的合作。程式构成了人们的“本体保障”,但程式化日常生活也有其负面后果,即:单调感、感知钝化、压抑感或无意义感的产生。

29、由此旅游体验既是日常程式体验的更换,也是日常程式体验的补偿。通过这种“体验循环”,人们得到了“精神充电”,.它的功能是保守的,而非革命性的。它教人们维持现状而非改变,变革社会。其次,人们通过体验不同生活方式或生活环境,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及其环境与其他生活方式及其环境进行比较,在与“他者”的互动中观照自我,从而摆脱认同危机,强化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6、在旅游所涉及的关系中,权力关系最为重要。请问,你如何理解此处的“权力”一词?答:权力指的是在结成关系的双方中,一方具有使另一方服从自己意愿的能力。权力有不同的来源,包括强力、制度性位置、资源等等;权力是关系性的,它存在于关系中,并通过关系体现出来。权

30、力也是相对的,总是相对于他人而言的;同时还受具体情境的限制。7、韦伯主义的社会学理论视角在旅游研究中有哪些应用?答:韦伯主义视角的旅游社会学研究,首先是韦伯社会行动研究对于旅游研究的影响,尽管旅游者为什么旅游(即旅游动机)在旅游社会学研究中至今没有较好的理论框架。其次,韦伯的目的合理性行动和价值和理想行动区分的思想在旅游研究中被用来区分现代与后现代旅游者,有助于理解旅游者的旅游态度,还可以解释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旅游的具体方式。再次,韦伯关于科层制的研究强调了社会的标准化(在宏观社会结构方面)和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压制与替代(在社会文化方面)。当旅游业发展到产业化阶段,旅游开始进入科层制的标准化

31、阶段,造就了标准化的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等。在这种过程中,旅游地本身的差异性特征开始淡化,多样的旅游价值开始消失。最后,在韦伯学说中,与旅游行为相关联的思想还包括“新教徒的自由和逃避伦理”。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伦理的对立面,属于休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在应用于旅游现象的研究中,生活、工作与休闲的伦理,对旅游现象中的诸多对立关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解释。8、社会失范理论在旅游社会学研究中是如何应用的?涂尔干关于社会分工所导致的社会失范,后经过莫顿的进一步拓展,已经成为解释社会解组和越轨行为的一个主流理论。涂尔干用社会分工过程中的不协调来解释社会失范,而默顿认为社会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向人们灌输想通的社会目

32、标,但是却忽视了人们在结构性位置上的差异,即人们实现社会目标的客观条件,所以人们在实现社会目标及其所运用的社会手段上出现了矛盾,就导致了社会失范。这种社会失范理论在旅游社会学研究中,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解释旅游者的社会动机,如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活动主要是释放旅游者在社会分工中的职业压力,通过旅游来刺激人们的工作热情,以提高工作效率。其二是解释旅游过程中出现的负面现象,如旅游者在旅游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精神颓废、道德沦丧等。这种负面行为的出现则是人们借助于旅游这一合法的手段实现原有社会里不合法的目标;同时,人们在原有社会中的结构性地位使人们无法实现的某些合理目标如羡慕、尊重、被模仿等心理目标,

33、也可以在旅游中实现。9、旅游地的文化商品化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其深刻逻辑和具体表现为何?答:资本主义对于旅游地的文化商品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这一文化冲突的深刻逻辑是:文化是一种价值的认可与保存,而商品则是一种经济利益和利润的承载。因此文化商品化引发了价值与经济利益的冲突。这种冲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旅游者追求价值的“神圣性”与旅游经营的“世俗性”之间的矛盾。不同旅游地之间相同的商业化运作使旅游地逐渐丧失文化的独特性和神圣性,使旅游地变得日益世俗。旅游地的形象、文化行为、生活方式等变得商业化、世俗化、常规化,从而与旅游者的个人期望、神圣体验、自我实现等发生冲突,引发旅游者对旅游地的

34、失望、厌恶,以及旅游者与旅游地的角色、行为冲突。另一方面是旅游地文化保留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矛盾。由于旅游地开发本身就是一种旅游商品化,旅游地“好客” 文化的好客价值被置换为追求经济利润的经济动机。同时,在本地人日常生活空间丧失的旅游发展后期,本地人会厌恶旅游并转化为抵制旅游。10、功能主义视角是如何应用到旅游现象的分析中的?答:功能主义的分析在旅游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旅游需求、旅游系统方面。在旅游需求方面,研究者将个人的旅游需要看做一个有层次的需求系统。在旅游系统的研究方面,研究者从旅游的期望出发,试图通过对经验资料的统计分析,来显示旅游者的期望值与旅游体验中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从而进一步分析旅

35、游系统的运作,对旅游的驱动力和系统结构作出理论说明。旅游的结构功能分析在旅游市场、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11、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答:布鲁默认为,客观世界是我们经验的产物;人们的社会行动是人们建构的“解释性行动”。这种解释性行动包括人们对于行动情景的解释和基于这种解释基础上的行动两个方面的内容。他归纳了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们对于某一客体所采取的行动,主要是根据他们对客体所赋予的意义,赋予意义不同导致了行动上的差异;第二,人们赋予客体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第三、这些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解释的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的。12、符号互动论在旅游社会学中是

36、如何延伸应用的?符号互动论在旅游社会中的运用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符号的运用与解读。第二、旅游者“主我”的回归。第三、各种理解中的角色互动和角色的动态演变。第四,对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麦肯纳尔发展出旅游社会中的舞台真实理论并作了系统解释,对景观吸引系统的符号意义进行了符号学的解释。第五、社会互动所建构的制度化。13、结合互动主义强调个体行为原则的角色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的角色理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角色”概念?答: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乔治米德在其著作中用角色担当(role-taking)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来解释人的社会化行为,从而将“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此后,雅各布莫

37、雷诺提出了角色扮演的概念,欧文戈夫曼提出了著名的拟剧理论,这些概念和理论共同代表了互动论的角色流派。几乎与米德同时提出角色概念的另一个学者是拉尔夫林顿,与互动主义强调个体行为的原则所不同的是,他更注重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界定角色。他将角色定义为社会地位的行动表现,角色成为社会结构性的因素,是社会地位及其相应权利和职责在行为上的反映。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角色是由文化所决定的一系列规范,即与既定社会地位相联系的权利、职责、期望和行为标准。因此,美国社会心理学者约翰和克雷认为,角色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互动中确立一定的地位;其

38、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14、简述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资本理论及其对旅游研究的启示。答: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将资本划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三种形式。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社会资本以社会声望、社会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而文化资本则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态。布迪厄关于资本的解读,不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社会分层的依据,也为旅游者的分类与旅游市场分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概念性框架。旅游是一项经济性和社会性都很强的社会活动,以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为分析视角,建立在旅

39、游者社会分层基础上的旅游者分类,有效地考虑了社会背景对旅游者的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较稳定的市场需求。15、存在的本真性指的是什么?答:社会学家王宁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提出“存在的本真性”概念。他认为存在的本真与被旅游的客体是否真实并无关系,旅游者只是借助旅游活动来寻找本真的自我;存在的本真性有两个维度:一是个体内部的本真性,它又有身体感觉和自我身份认同两个层次;其次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本真性,它包括家庭陪伴下的旅行和旅游者的共同体。由上可见,存在主义的方法强调的不再是客体的真实性,而是个体通过旅游活动所达到的一种自我的本真的状态。存在的本真性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中个体成为

40、了真实的自我。16、什么是舞台化真实?答:科恩从景观的本质和旅游者对景观的印象这对二维动态关系出发,建构了旅游情形的类型框架,并提出了“旅游空间与舞台猜疑“理论。舞台化真实指的是景观的本质为舞台化、非真实的,但旅游者却认为景观是真实的,从而出现舞台化真实这种旅游情形。17、旅游吸引物的双重属性分别指什么?如何理解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属性?旅游吸引物包括两个方面的属性,一方面,它具有某种独特的客观属性;另一方面,它具有符号属性。后者通常是建构的产物和结果。18、旅游吸引物景观是如何被“神圣化”的?答:旅游吸引物的符号生产过程也被称为景观的“神圣化“过程。麦坎纳尔认为,“景观的神圣化”与“旅游朝圣者”

41、的“仪式化心理”是吸引物建构和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他指出,景观的神圣化过程一般包括给景观命名、确定范围和提升、装饰、机械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等五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旅游吸引物不再是简单的、随意的物质呈现,而是经过加工、被赋予意义和某种价值感的景观。对景观信息的选择和赋予景观符号价值的过程不仅仅是人为建构的过程,它更多的是社会建构的结果。社会建构往往会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依据某种社会与理想的需要,去建构某一旅游客体,使之称为承载某种社会价值与理想的符号。19、解释旅游吸引物的社会建构过程。一般而言,在社会建构的角度下,关于旅游客体的符号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以大众媒体、大众传播和教育等知识

42、传播过程相联系,社会分别赋予不同的旅游客体以某种价值与意义,从而使得这些客体成为社会的价值与理想的承载符号,并成为社会中的神圣客体;第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开发者借助市场营销手段而树立某一旅游客体的形象,提升其旅游价值,赋予其神圣意义。现代旅游条件下传统的旅游吸引物的建构是基于人们的(“怀旧”)心理。而后现代语境下现代的旅游吸引物满足人们的是(“求新”)体验。在旅游的情境中,后现代最突出的表现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去差异化”)。20、当代社会的哪些特征促进了国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答:国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与当代社会呈现的四个特征有密切关系。它们分别是:第一,新的快速旅行和运输方式;第二,新技术

43、使得电视、电信、电脑、电子消费品、出版和信息服务融合成一个互动式的信息工业,从而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距离关系;第三,跨国资本的全球性运作,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第四,消费文化的形成,使得文化具有鲜明的消费性、流行性和娱乐性。21、如何从社会学视角来理解旅游中的主客关系?旅游中的主客关系主要是指外来游客与旅游东道主之间的相互认识、态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影响,并形成一系列理论。其中,当地居民对旅游业和旅游者的感知和态度的理论,主要有愤怒指数和社会承载力理论;旅游者对东道主的态度和行为的理论,主要有旅游凝视理论;阐述两者相互作用的理论,主要是社会交换理论。22、如何理解摄影是一种旅游

44、凝视?旅游是一种“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的关系。依据厄里的论述,摄影是(旅游凝视)的有形化和具体化。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多数旅游者认为旅行时随心所欲地拍摄照片是他们的最大乐趣之一,更是一种固有权利,别人不得干涉。而面对具有强烈“窥视欲”的旅游者,以及他们长驱直入的摄影镜头,东道主常常表现出或逃避、或抵抗、或迎合和表演等多种态度和行为,内含在其中的,则是主/客间关于双方利益权衡的此消彼长的心理战术。面对镜头的无形压力,旅游地土著居民的态度是逐渐改变的。一般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对镜头的态度是由陌生而产生的恐惧、到私人生活被侵扰所产生的反感,再到有条件的抵抗(文化抵抗)、控制和配合。至于东道

45、主的谈判策略,具体是指他们在尽力保证自己的生活不会完全被照相机侵扰的同时,常常采取所谓“影像调适”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向游客展示旅游地环境中“合适的”、“真实的”场景、建筑物或日常生活,确保能够持续吸引旅游者到访,最终获得经济效益。23、我们如何探讨旅游现象中的男性/女性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条线来探讨旅游现象中的男性/女性问题。第一是不考虑旅游消费活动,那么无论是在旅游者居住、生活的客源地里,还是东道主社会,都原本就存在着男/女性别关系;第二条线是旅游消费活动引起了所谓的主客关系,使得男性游客与女性东道主、女性游客与男性东道主、以及东道主社会里的男/女之间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学者们认为,社会学视角

46、下旅游现象性别研究的概念性框架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性别化的旅游者;第二,旅游系统里的性别不平等,重点考察国际旅游的背景下第三世界的旅游业;第三,性别化的旅游市场营销。24、为什么说旅游的麦当劳化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旅游的(“麦当劳化”)在促进旅游消费的同时也造成了旅游目的地的无差异化以及全球旅游竞争的加剧。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方面需要塑造独特的品质和形象以吸引旅游者和投资者;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模式,保持与全球资本和旅游市场的联系。四、 论述题1、试论述为什么说从社会学角度看,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是一个管理问题,同时也

47、是一个文化问题。答:旅游业属于高密度人际互动服务,包含以下矛盾:第一,消费者往往要求服务质量标准化、可预期,从而使支付的费用价有所值,但人际服务的特点恰恰是难以充分标准化,从而使服务员与顾客容易发生冲突;第二,服务员难免产生“伺候人”的感觉,但职业角色要求他们抑制自己的情感,尽量顺从顾客的要求,使得职业角色的内心冲突加大,职业声望不高,职业吸引力下降。第三,人际服务业中的质量管理要求与服务劳动者的职业履历前景产生矛盾。由于收入相对较低,职业履历前景有限,使得从业服务人员的流失率、跳槽率都很高,这反过来加大了质量保证的难度。不同国家的人际服务质量不一,管理水平是其中一个因素,更深层次是文化因素。

48、西方社会有历史悠久的服务文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业成为一种以服务为手段,以利润为目的,并彻底摆脱人身依附的行业。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的服务文化得以形成。人际服务“去人格化”了,不是人格低下的行业,尽管在职业声望体系中,其声望并不高。与服务文化相联系,是人际服务业中职业道德的兴起。在旅游行业中,由于职业道德的约束,从业人员不会将其对职业的不满反映在职业行为上(如:降低服务质量,欺诈顾客),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来发泄这种不满(如罢工、辞职或与政府谈判)。职业道德是市民社会的结果,即行业自律的产物。中国旅游业中所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其实是中国服务文化与职业道德不发达的产物。服务行为=伺候人,职业道

49、德的发育环境中断,思想政治工作替代了职业道德的培育。除了文化问题外,服务质量也与制度问题和管理问题密切相关。2、什么是话语?话语系统在旅游中有何作用?话语(discourse)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概念,指某种体系化的论述与语言,如医学话语、科学话语等。福柯认为,话语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描述,也是一种社会权力现象。社会现象是通过话语而建构的,因而产生对话语权的争夺。(名词解释)旅游中的话语包括图片、文本(texts)、音像、口头语言等。可分为商业性旅游话语,消费性旅游话语,专业性旅游话语、独立性旅游话语。话语系统在旅游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点:(1)、对旅游动机起着建构和形塑作用。旅游话语不断在潜在的游客身上创造某种缺憾感(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从而唤起他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