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无患子截杆造林试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无患子截杆造林试验.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患子截杆造林试验 无患子截杆造林试验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无患子截杆造林试验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无患子截杆造林试验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在开化林场坝头林区6林班13小班杉木采伐迹地进行无患子截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截杆造林成活率90%以上,比不截杆的成活率高出7%;截杆幼林的平均新梢比不截杆的高出12.6cm,且生长良好,枝叶茂盛,有很大的推广价
2、值。关键词 无患子;截杆;造林试验中图分类号 S79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0-0026-01为有规划地发展速生、优质阔叶树种造林,促进树种结构的调整;并有效地改善杉木采伐迹地的性状结构,提高林地的土壤肥力及生产力,保护商品林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我们于2005年1月在开化县林场坝头林区6林班13小班杉木采伐迹地进行了3hm2无患子截杆造林试验。1材料与方法1.1造林地及造林、管护概况该造林地原有林分为二十四年生杉木林,林分平均高14m,平均胸径18.6cm,株数1 320株/hm2,蓄积255m3/hm2,采伐出材165m3/hm2。造林地平均海拔150
3、m,坡度30,坡向为西北向,土壤为沙质壤土,具团粒结构,肥力中等。造林地于2004年12月中旬进行劈山,全垦整地,挖除林地中所有茅杆根及根径6cm以下的小杂灌根。挖掘60cm40cm30cm的种植穴,挖穴密度为165cm200cm,挖穴3 000穴/hm2。造林时间分2段:2005年1月2830日及2月19日。造林天气为阴到多云天气,造林初为未截杆的常规造林。因受3月上、中旬的2场春雪及连续10多天的低温冻害影响,1月2830日栽植的7 000多株无患子几乎全部遭受严重的冻害,苗木自新梢以下60%90%的主杆受冻,而且还有不断蔓延、发展的趋势。为此,笔者对这部分造林苗进行了截杆处理,截杆高度为
4、525cm不等。截杆后,随即进行有效地培土护桩作业,以保护根桩。2月19日栽植的2 000株仅有少数受害,未作截杆作对比试验。在全年的3次抚育作业中,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锄铲、培土、促萌及修剪、整枝工作,以培养促成直立、粗壮和生长、发育良好的主干,并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生长量。1.2试验调查方法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林的实际生长情况,11月78日,调查当年造林的成活率、新梢生长高、根径粗(地面以上5cm处检测);整枝、修剪前,调查截杆苗根桩萌发枝、未截杆苗主梢或主杆的分丫情况。其中,截杆株调查样本132株,未截杆株调查样本130株。2结果与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无患子造林具有较高的成活率(90%以上),
5、而且采用截杆方式的比不截杆的造林成活率高出7%。截杆幼林的平均新梢生长高83.6cm,比不截杆的71cm高出12.6cm,增高17.7%;同时截杆苗的长势和叶色生长表现比不截杆的明显旺盛。截杆苗的根径粗比不截杆的小0.64cm,主要的原因在于截杆苗的根径粗是由根桩处新抽发枝为生长起点,而未截杆苗的根径则是以原有一年生苗根径粗为生长起点,所以截杆苗的根径比不截杆苗的小是客观和合理的。截杆苗的新梢生长及根径粗与截杆的高度有密切的关系:在截杆高度525cm的范围内,截杆高度越低,幼苗的新梢生长量越高,而且差别显著;同样,截杆高度越低,所萌发幼林的根径也越粗。3结论与建议无患子是栽培成活率高、生长快,
6、而又易(截杆后)萌发及分丫的优良造林树种。采用截杆方式造林具有更高的成活率、更好的生长量及更旺盛的生长势。因此,造林时或造林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截杆,尤其是在不利的造林时节或不良的造林天气条件下,截杆造林尤为必要。同时在截杆后需认真做好劈草抚育、培土护桩,以促萌生长。针对无患子截杆后易萌发的特性(70%以上的幼苗萌发2个以上的枝干),要及时、仔细地做好选萌、除萌、修剪和整枝的培育管理工作,以培养良好的杆形,并促进幼苗生长。无患子截杆造林的新梢生长量及根径粗与截杆高密切相关:截杆越低当年新梢生长量越高,根径越粗;反之,截杆越高,则新梢生长量越低,根径越细。一般截杆高度以510cm为最佳。无患子易受
7、冻害,造林季节应略迟为好,一般以立春后,气温转暖,基本无霜害、冻害季节为佳。无患子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浅土层的酸性土、钙质土,均能生长,但不耐水湿。造林地一般应选择土质肥沃、向阳、排水良好的缓坡地。4参考文献1 邵春荣,魏斌,邱润生,等.无患子的特性和繁育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3(3):53.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8、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
9、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10、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