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16线乌拉斯台至巴伦台段公路改建项目.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8491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216线乌拉斯台至巴伦台段公路改建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g216线乌拉斯台至巴伦台段公路改建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g216线乌拉斯台至巴伦台段公路改建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g216线乌拉斯台至巴伦台段公路改建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g216线乌拉斯台至巴伦台段公路改建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216线乌拉斯台至巴伦台段公路改建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216线乌拉斯台至巴伦台段公路改建项目.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216线乌拉斯台至巴伦台段公路改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编制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二一六年七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2 项目概况11.3 方案比选51.4 规划相符性分析5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2.1 环境现状72.2 评价范围83 环境影响预测及防治措施93.1 环境影响与污染源强分析93.2 环境保护目标123.3 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123.5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143.6 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预案213.7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43.8 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测计划244 公众参与274.1 目

2、的及意义274.2 方法及过程274.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28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96 联系方式30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G216线乌拉斯台至巴仑台段公路改建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境内,路线呈南北走向。G216是乌鲁木齐、北疆地区与南疆地区经济带之间公路网南北向主骨架,也是国防公路战备干线Y20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最新国家公路网规划,新布局G216线走向为阿勒泰-乌鲁木齐-后峡-巴伦台-库尔勒-轮台-民丰-吉隆口岸。乌拉斯台至巴仑台段现有道路车辆实际运行速度较低,桥涵设计荷载等级较低,无法实现干线公路功能。本项目建成后

3、,将打通天山南北的交通运输屏障,成为连接南、北疆之间安全、舒适、快捷、高效的公路运输通道,对加强南、北疆交流联系和民族团结,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战备运输保障、巩固国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2 项目概况1. 主要工程内容拟建公路路线起点K835+376位于G216线与S301线岔路口,路线总体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在K838+025上跨南疆铁路平交口后沿老路布设,在K842+250胜利桥附近再次上跨南疆铁路平交口及乌拉斯台河后布设于乌拉斯台北岸老路走廊带,在K844+700K847+000段再次跨越南疆铁路平交口后布设于乌拉斯台河南岸,K847+000K847+300跨越

4、乌拉斯台河后沿老路走廊带布设于乌拉斯台河北岸老路走廊带,在K856+865K857+160段国家物资储备九七六处附近设置乌拉斯台隧道,路线跨越乌拉斯台河布设于乌拉斯台河南岸后再跨越南疆铁路与老路相接布设于老路走廊带内,路线在K874+180K874+500段再次跨越南疆铁路后与G216线巴伦台镇道路相接至本段终点K875+764。路线全长40.387km。拟建公路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2-1。表1.2-1 拟建公路主要工程数量表序 号工 程 名 称单 位工程数量一路线长度km40.387二路基1土石方万立方米170.432排水及防护工程千立方米294.92三桥涵m/座606/15续表1.2-1

5、拟建公路主要工程数量表序 号工 程 名 称单 位工程数量1中桥m/座410/62小桥m/座196/93涵洞道139四隧道m/座295/1五路线交叉1平面交叉处82分离式立体交叉处5六沿线设施1收费站处12养护道班处1七永久征用土地hm286八拆迁建筑物m29868九工程估算总额亿元11.79十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2919.95(1) 路基工程本项目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路基宽10m,总体设计车速60km/h。(2) 路面工程主线路面结构推荐采用半刚性基层、底基层路面结构方案,即: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 20cm5%水泥稳定砂砾+22cm3%水泥稳定砂砾。(3) 桥涵工程拟建公路

6、共设桥梁606m/15座,其中,中桥410m/6座,小桥196m/9座,框架涵1座。桥梁长度占路线全长比例为1.5%。全线设涵洞139道。沿线主要桥梁设置情况见表1.2-2。表1.2-2 拟建公路主要桥梁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桥名孔径布置桥长(m)上部结构下部构造基础所跨水体墩台墩台1K837+120乌拉斯台中桥3x1660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柱式重力式扩大基础扩大基础乌拉斯台河,有桥墩2K847+050黄水沟1号中桥3x30100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柱式重力式桩基础扩大基础乌拉斯台,有桥墩河3K856+395新光中桥1x2030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形简支架重力式扩大基础乌拉斯台河

7、,无桥墩4K863+600黄水沟2号中桥3x30100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柱式重力式桩基础扩大基础乌拉斯台河,有桥墩5K863+900哈伦沟中桥2x2050哈伦沟,有桥墩6K875+570巴伦台中桥3x2070乌拉斯台河,有桥墩(4) 隧道工程拟建公路共设置隧道295m/1座。拟建公路隧道布设情况见表1.2-3。表1.2-3 拟建公路隧道设置一览表起讫桩号隧道名称长度(m)宽度(m)通风方式方式设计速度K856+865K857+160乌拉斯台隧道29510机械通风60km/h(5) 交叉工程本项目交叉口共13处,其中8处为平面交叉,5处为分离式立交,分别见表1.2-4、表1.2-5。表

8、1.2-4 拟建公路沿线平面交叉设置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交叉形式被交叉公路名称被交路备注等级路基宽度(m)路面宽度(m)路面类型1K837+375T型G216四级8.58.5砂砾石路面接G216老路2K839+400T型G216四级8.58.5砂砾石路面接G216老路3K848+255T型乡村道路等外6.56.5砂砾石路面去铁路养护处4K849+740T型乡村道路等外6.56.5砂砾石路面去铁路养护处5K856+000T型乡村道路等外6.56.5砂砾石路面去阿拉沟乌拉斯台村6K856+120T型乡村道路等外6.56.0沥青混凝土去阿拉沟乌拉斯台村村委7K856+765T型专用道路等外6.56.0

9、沥青混凝土去部队8K875+695T型G218三级9.08.5沥青混凝土渠化设计表1.2-5 拟建公路沿线分离立交设置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孔数及跨径(孔-m)桥梁全长(m)结构形式被交道路备注1K837+9202(330)+(430)+(320)370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南疆铁路主线上跨2K842+725430+3(320)3103K844+8353(420)+(330)+ 203604K864+225 (330)+2(430)3405K874+4302(430)+4(420)570(6)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拟建公路新建乌拉斯台主线收费站1处,桩号为K836+250;设置巴伦台养护道班1

10、处,治超站1处。2. 交通量预测根据拟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2-6。表1.2-6 拟建公路预测交通量(单位:pcu/日)路段相对交通量2020年2026年2034年乌拉斯台巴伦台244135675105拟建公路预测特征年车型比例见表1.2-7。表1.2-7 拟建公路预测特征年车型比一览表(%)年份车型比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2020年45.5%5.8%48.7%2026年42.1%5.4%52.5%2034年38.1%4.9%57.0%3. 施工方案及工艺(1) 路基工程路基工程采用机械施工为主,适当配合人工施工的方案。对混凝土施工,本项目所在地区每年11月第二年

11、4月气温低,应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对于岩石地段施工,爆破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移挖作填的石料粒径限制,对填挖交界的过度路段,应按规定的要求,采取必要的施工措施,以防止通车后产生错台致使路面破坏。对于沿线各种特殊路基、不良地质,为确保路基、路堑稳定,应根据特殊路基和不良地质特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深挖路堑容易引起滑坡、崩塌等病害。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对半填半挖,特别是顺路向零填挖部分,应注重土质台阶的设置或采用适宜的土工材料,加强路基的防滑移的处理。 沿线弃方较多,弃土、石方应采用分散堆弃的原则,宜选址在路线线位的下方,同时应便于通过施工便道

12、与开挖现场连接。对弃土、石堆应进行必要的生物和工程防护,以避免造成水土流失。 在沿河路段可对坡脚采用砌石护坡、浸水挡土墙等防护,或设置导流构造物等。(2) 路面工程路面施工应采用配套的进口路面施工机械设备和有丰富路面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严禁在不满足规定气温要求的条件下施工。考虑到气候原因,路面铺设工期按1.5年考虑,沿线每30km设一处稳定土拌和厂,基层和底基层混合料经集中拌和后运输至工地,采用机械铺筑,全线考虑设沥青混凝土拌和场3座,集中拌和后运输至工地,路面采用摊铺机械铺筑。(3) 桥梁工程本路段桥梁上部构造基本为箱梁,对于山区及沿河谷展线段,施工道路线形指标较低,建议因地制宜,就近选择预

13、制场地。上部构造安装视桥梁跨径大小以及现场施工条件,可采用起重机、架桥机、龙门架等可靠方法架设。桥梁基础采用钻(或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桥涵台背填料的压实和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以减少桥头的跳车现象。(4) 隧道工程一般隧道均采用复合式衬砌,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围岩类别较差地段,初期支护均用锚、喷、网、钢架支撑形式,二次衬砌亦需在保证施工安全距离条件下连续作业。长度500m的隧道采用双口掘进,长度500m的隧道可采用单口掘进;特长隧道应结合通风井的施工采取多个掌子面同时施工,以缩短工期。因隧道断面大,洞内可采用机械开挖,汽车运输方式。(5) 工期安排本项目计划2015年底开工,

14、2019年建成通车,工期为4年。(6) 投资估算总投资11.79亿元,平均每公里2919.95万元。1.3 方案比选工可阶段,拟建公路除推荐方案K线外,还提出了1个局部比选方案G线方案,各路线方案走向及长度等情况见表1.3-1。表1.3-1 拟建公路路线方案一览表方案名称桩号里程(km)推荐情况K线方案K835+376K875+763.82940.387推荐G线对应K方案K855+290.92K857+891.352.600G线方案K855+290.92K857+993.382.703根据工可报告,最终都推荐了K线方案。1.4 规划相符性分析1. 拟建公路与沿线路网规划的协调性分析(1) 与国

15、家公路网规划协调性分析本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利用已有的走廊带沿着现有路线进行拓宽改建,减小了新增占地面积及工程拆迁,不占农田。经过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本项目与国家公路网规划及其审查意见是相符的。(2) 与新疆路网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利用已有的走廊带沿着现有路线进行拓宽改建。全线15座桥梁中有6座桥梁有涉水桥墩施工,选择枯水期围堰施工;通过采取隔声窗措施环境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达标。经过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本项目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及其审查意见是相符的。2. 拟建公路与沿线主要城镇总体规

16、划协调性分析根据和静县巴伦台镇北区总体规划(2011-2025),拟建公路推荐方案K874+800K875+763.829(终点)共963.83m经过巴伦台镇北区规划区,占地类型为原国道216线用地。综上,本项目不会对和静县巴伦台镇北区总体规划造成干扰,与规划协调性较好。2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1 环境现状1. 生态环境(1) 生态功能区划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沿线地区属天山南坡草原牧业、绿洲农业生态亚区天山南坡东段土壤侵蚀敏感生态功能区。表2.1-1 本项目涉及的生态功能区及保护要求生 态 功 能 分 区 单 元隶属行政区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生态敏感因子、敏感程度主要

17、保护目标生态区生态亚区生态功能区干旱草原针叶林生态区天山南坡干草原侵蚀控制生态亚区尤尔都斯盆地草原牧业、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和静县水文调蓄、畜牧产品生产、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旅游草原退化、虫害鼠害严重、旅游区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境极度敏感,土壤侵蚀轻度敏感,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不敏感。保护草原、保护水源、保护湿地、天鹅及生物多样性(2) 植被及植物资源调查该区域位于喀拉乌成山,位于北天山支脉喀拉乌成山北麓。荒漠植被分布于山麓洪积扇和低山,主要由合头草、膜果麻黄和圆叶盐爪爪构成,它的上界可达到海拔1600m。荒分漠草原发育在海拔1800m以上,草原禾草以针茅和糙闭穗为主要优势种,且伴

18、生大量的平滑兔唇草、中麻黄、优若藜和木蓼等植物。海拔2300m以上,荒漠草原过渡为干草原,其中建群种为长芒针茅和扁穗冰草,杂类草则有柳叶风毛菊、委陵菜、冷蒿等。在海拔2700-2900m的亚高山带上部,广布着由紫针茅、扁穗冰草、苔草和高山杂草组成的高寒草原。海拔2900-3000m以上开始进入高山剥蚀准平原区域,广布着蒿草芜原和苔草-蒿草芜原。本区域森林不发达。雪领云杉林仅能在海拔2400m以上狭窄山谷的阴坡出现。在砍伐个火烧迹地上,有次生的天山桦林。在低山带河谷两旁,生长着良好的白榆和青杨林。芨芨草草甸沿低山河谷能进入海拔2200m的谷地。2. 社会环境G216线乌拉斯台至巴伦台段公路改建项

19、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境内。3. 地表水环境(1) 本项目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2) 根据对拟建公路跨越乌拉斯台河水质监测结果可以看出,乌拉斯台河桥位下游各监测因子浓度值达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水质良好。4. 声环境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共有声环境敏感点3处,均为居民点,共涉及约73户,约240人。拟建工程所经地区除沿线村镇、现有G216及地方公路外,没有明显的噪声源。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沿线布设的2处监测点位的昼夜噪声监测值均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标准要求,因此项目沿线声环境现状较好。5. 环境空气拟建公路沿

20、线所经地区多为农村、环境空气质量保持自然状况。评价范围内无大型固定污染源,现有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道路汽车尾气、二次扬尘、人群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总悬浮颗粒物等,但排放量较小。监测结果表明,乌拉斯台村环境空气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拟建公路沿线环境空气质量良好。7. 景观环境采用专家咨询法识别出拟建公路沿线的主要景观为高寒草地景观,是拟建公路建设中应重点保护的景观类型。2.2 评价范围1. 生态环境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的区域,以及300m以外的取(弃)土场、施工便道、预制场、拌和站等临时用地。水土流失评价以公路施工中产生的填、挖方边坡坡面,取(弃)土场及

21、临时工程占地为主。2. 社会环境项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包括拟建公路直接影响区,主要和静县巴伦台镇;项目沿线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包括工程行为直接影响区域。3. 地表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跨乌拉斯台河桥位上游200m、下游1000m以内的水域,以及沿线设施生活、生产废水。5. 声环境、环境空气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3 环境影响预测及防治措施3.1 环境影响与污染源强分析1. 生态环境影响及污染源强分析(1) 施工期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主要表现在主体工程对土地的占用和分割,改变了土地利用性质,使评价范围植被覆盖率下降,林地、草地面积减少,对沿线

22、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路基的填筑与开挖、取土场、施工便道和施工生产生活区等的施工,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地形、地貌,而这些变化若是路基占用部分,则是永久无法恢复的;该项目的施工、建设,在一定时段和一定区域将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和团粒结构发生改变;工程活动扰动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和环境,还会对评价区的动植物的生长、分布、栖息和活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2) 营运期营运期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固体废物上,沿线设施的工作人员及过往司乘人员将产生废纸、废塑料袋、盒、烟蒂等生活垃圾。2. 地表水环境影响及污染源强分析(1) 施工期拟建公路施工期对沿线地表水体的影响主要包括跨河桥梁施工、施工营地生活污水

23、、预制厂及拌合站生产废水排放以及建筑材料运输与堆放对水体的影响等。 桥梁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等。围堰或钢套筒着床可能造成SS最大增量约2000mg/L,影响范围为河流下游500m,影响时间较短。桥梁基础施工时会产生一定弃渣,如果弃渣未及时清理或堆放不当且不采取防护措施,极易造成弃渣滑落,进入河道,将造成施工下游河道的淤塞及水质降低,将影响下游河流水质。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水(旱厕),主要含动植物油脂、食物残渣、洗涤剂等多种有机物,其成分及其浓度详见表3.1-1。表3.1-1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成分及浓度污染物种类pHBOD5CODSS石油类动植物

24、油浓度(mg/L,pH值除外)6.59.040060080012005006002101540由表可知,工程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污染物浓度较高,由于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仅限于施工期,时间上相对较短,污水排放相对分散,且水量不大,为保护水资源,设置化粪池对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施工区混土拌合站及预制场生产废水混凝土拌合站及预制场的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转筒和料罐的冲洗,废水排放具有悬浮物浓度高、水量小、间歇集中排放等特点。据有关资料,混凝土拌和场每次冲洗污水量约0.5m3,废水中悬浮物浓度约5000mg/L,pH值在12左右。因此,此部分污水需要设沉淀池集中处理,出水可用作混凝土拌合用水,严禁随

25、意排放。 建筑材料运输与堆放对水体的影响路基的填筑以及各种筑路材料的运输等,均会引起扬尘,施工产生的粉尘影响是难免的。而这些尘埃会随风飘落到路侧的水体中,尤其是靠路较近的水体,将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施工区各类建筑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物质等)在堆放过程中若保管不善,被雨水冲刷而进入河流可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水污染。(2) 营运期 路(桥)面径流公路桥面径流污染物主要是悬浮物、石油类和有机物,污染物浓度受限于多种因素,如车流量、车辆类型、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等等,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经分析,降雨对公路附近河流造成影响的主要是降雨初期1h内形成的路(桥)面径流。

26、沿线设施生活污水根据新疆已建高等级公路收费站的类比资料,公路营运期沿线设施每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收费站、养护道班全部按住宿人员计,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约为90L,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按0.9计,则每人每天生活污水量约为0.081t。根据类比调查,沿线设施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见表3.1-2。表3.1-2 沿线设施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成份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物浓度(mg/L)pHBOD5COD氨氮SS石油类动植物油收费站、养护道班6.59.0200250400500401405006002101540由表中可以看出,收费站、养护道班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如不采取措施直接排放,将对周围环境产

27、生明显影响。 汽车单车冲洗污水量根据调查,中、小车冲洗用水量按30L/车计,大车冲洗用水量按50L/车计。洗车污水污染物浓度见表3.1-3。表3.1-3 营运期冲洗汽车污水成份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物浓度(mg/L,pH值除外)pHCODCrPb石油类悬浮物浓度(mg/l)6.58.525500.21050010004. 声环境影响及污染源强分析(1) 施工期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有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为了保护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学校的正常教学、医院及敬老院的正常工作和休息,施工单位应采取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28、。(2) 营运期营运期主要是交通噪声对沿线村庄等敏感点产生的影响。5. 环境空气影响及污染源强分析(1) 施工期公路施工期的大气环境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时拌和扬尘、储料场扬尘、材料运输过程中漏散造成的扬尘、临时道路及未铺装道路路面起尘、沥青烟、施工粉尘以及土石方开发和回填等。 TSPTSP为施工期主要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是开放或封闭不严的灰土拌和、储料场、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漏撒,临时道路及未铺装道路路面起尘等。 沥青烟和苯并a芘沥青烟和苯并a芘来源于沥青熬制及拌和、铺路过程。不同的熬制拌和方法和设备,沥青烟和苯并a芘产生量相差很大。若采用先进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据测定,在下风向100m处沥青烟

29、浓度值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要求(75mg/m3),苯并a芘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均浓度(0.01g/m3)的要求;若采用传统的现场熬制拌和设备,据测定,熬制棚内苯并a芘浓度可达14.9g/m3,下方向30m处仍有0.05g/m3的浓度。(2) 营运期公路通车后,汽车尾气为主要空气污染物,以NO2为主要的气态污染因子,根据类比,其NO2排放源强较低,对环境影响不显著。3.2 环境保护目标1.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拟本项目社会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1。表3.2-1 本项目主要社会环境保护目标概况敏感目标相关关系和静县巴伦台镇北区总体规划区拟建公路穿过和静县巴伦台镇北区总

30、体规划区。受工程征地和拆迁影响的群众全线征用土地86 hm2;拆迁建筑物9368m2。2.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2。表3.2-2 本项目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概况敏感目标敏感目标特征相关关系主要影响及时段植被本项目沿线以雪岭云杉、花楸、山柳等阔叶林为主,占用0.67hm2。占用土地占用将造成植被的损失,影响时段为施工期、营运期。3.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全线(K835+376K875+764)沿着乌拉斯台河布设,伴行并多次跨越乌拉斯台河。本项目沿线无取水口。本项目地表水体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3。表3.2-3 本项目主要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概况敏感点名称现

31、状功能规划功能水质目标与拟改建公路关系乌拉斯台河源头水自然保护全线伴行,距离10-200m;3次跨越主河道,12次跨越支流。4. 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共有声、气环境敏感点3个,均为居民点。3.3 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生态环境1. 本项目工程永久占地所导致的植被生物量占评价范围内生物量的1.34%。由此可见,因本项目的建设,工程永久占地所导致的植被生物量损失较小。2. 本项目工程永久占用的草地面积较大,工程建设对项目走廊带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草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影响。3. 本项目全长40.387km,永久占地共计76.41hm2,符合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

32、指标的要求。4. 项目区畜牧业较为发达,工程永久性占地将对沿线地区的畜牧业生产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本项目共占用各类草地31.00hm2,本项目建设将导致的沿线地区产草量损失,被占用草地丧失了原有的畜牧业产出能力,从而对当地牧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5. 本项目是在原道路基础上的改扩建项目,对野生动物物种的影响相对较小。6. 本项目共设置自采料场3处、占地10.00hm2。弃渣场2处,利用自采料场进行弃渣。7. 本项目建成后,绿化工程的实施与发挥效应,公路施工期对植被的破坏和扰动影响将得到减缓,避免了土地沙化的进一步恶化。同时,公路修建为区域土地退化、沙化治理的实施创造了交通运输条件,将促

33、进区域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和退化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社会环境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项目区经济发展,有利沿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符合区域公路网规划,与和静县巴伦台镇北区总体规划协调性较好。本项目征地补偿工作由当地政府负责,工程不占用耕地,拆迁房屋建筑9868m2,短期内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建设单位应配合当地政府负责拆迁安置工作,补偿费用应及时到位,确保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地表水环境1. 施工期,生活污水设置化粪池集中处理,施工废水设置沉淀池集中处理。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保持场地整洁,对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定期检修,避免油类等进入水环境。2. 混凝土拌和场及构件厂的生

34、产废水具有悬浮物浓度高、水量小、间歇集中排放等特点,pH值在12左右,设置沉淀池集中处理,严禁随意排放。3. 本项目沿线新建收费站、养护道班、治超站各1处,产生的污水量相对较少,每处约4.5t/d,建议在乌拉斯台收费站新建一套地埋式二级接触氧化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将养护道班和治超站的生活污水一并处理达标后,用于收费站场地绿化,夏灌冬储不外排。4. 通过采取路(桥)面径流以及沿线服务设施生活污水禁排措施,可有效的避免项目运营后对乌拉斯台河水质的影响。声环境1. 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噪声影响白天将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130m范围内,夜间将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480m范围内。

35、建议建议施工期间合理安排各种施工机械操作的时间,同时应文明施工、环保施工,采取必要的噪声控制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并与当地政府沟通,以取得村民的理解。2. 拟建公路沿线3处村庄敏感点中,营运近、中、远期昼间均不超标;营运近、中、远期夜间阿拉沟乌拉斯台村2类区分别超标0.6dB、2.3dB和4.0dB,4类区不超标;营运中、远期夜间乌拉斯台查汗村分别超标0.5dB和2.1dB;其余各期各村庄均达标。3. 按4a类标准,拟建公路沿线营运近期、中期、远期昼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20m,夜间近、中、远期达标距离为30.0m、38.6m和48.7m。4. 按2类标准,拟建公路沿线营运近期、

36、中期、远期昼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23.1 m、29.5 m和37.7 m,夜间近、中、远期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58.9 m、74.1m和90.8m。5. 拟建公路沿线2处营运中期噪声预测值超标的敏感点,推荐采取安装隔声窗的降噪措施,2处共35户,降噪投资共计35万元。环境空气1. 施工期的主要污染物为粉尘、扬尘和沥青烟。由于本工程施工期较长,因此它们将对沿线大气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影响范围不大,而且主要是短期影响。在采取经常洒水、合理确定拌和场站的位置等适当的防护措施后,这种短期影响能够得到控制。营运期对大气环境基本无影响。2. 拟建公路上的汽车尾气将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

37、一定的影响,建议加强路域及桥梁护栏的绿化,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加强公路两侧绿化带的建设。3.4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生态环境1. 在下一阶段设计中应高度重视工程占地问题,从保护荒漠、草原植被的角度对路线走向进行优化,尽量避绕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地段。尽量采用“顺地爬”形式路基,尽可能的利用路线两侧植被类型绿化,形成诱导路线。2. 下阶段如需变更自采料场等施工期临时工程设施的位置,应做好临时工程设施的选址规划,其要求如下:(1) 遵循集中采石、采砂的原则,严禁随意上乱挖、乱弃、乱采。(2) 自采料场的位置尽量布设在距离本项目较近的地点,以减少新建施工便道的长度。(3) 尽量避让植被较好的草地,严禁

38、将上述施工期临时工程设施布设在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地段。3.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对自采料场和施工便道等施工期临时工程设施占地上植被发育良好地段的表层土的剥离,并妥善保存,施工结束后用于生态恢复。4. 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施工进场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工地及周边地区,设立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科普性宣传牌,包括生态保护的科普知识、相关法规、拟采用的生态保护措施及意义等。此外,为了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实施力度,建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制订相应环境保护奖惩制度,明确环保职责,提高施工主体的环保主人翁责任感。5. 路基加宽段植被与恢复措施(1) 在选择植被相对较少的一

39、侧进行拓宽施工,减少占用植被的数量。(2) 林地路段划定明显的征地范围,加强路基清表作业控制,严禁跨越红线施工,不得随意扩大施工范围及破坏周围植被。(3) 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由地方林业部门做好生林地的占补平衡工作。6. 临时占地植被保护与恢复措施(1) 开工前对施工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达到既少占土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2)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严格控制路基开挖施工作业面,避免越界施工破坏周围植被。(3) 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砂石料场进行砂石料开采作业;严格控制砂石料开采面积和深度,不得随意扩大施工范

40、围及破坏周围植被。(4) 施工之前应对征地范围内的牧草种植土进行剥离,用于施工结束后的边坡、立交、附属设施绿化。(5) 施工前将自采料场以及施工便道临时占地植被较好的原地表上的表土集中堆放在征地范围内,施工完毕后再回覆到取料迹地上,以减少自采料场风蚀。(6) 施工前要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办理相关手续。项目砍伐树木等补偿费用按照有关补偿相关法规、办法进行货币补偿。工程完工后,对于公路占压的林地面积进行调查,有恢复条件的尽量恢复,优化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绿地占有水平。无恢复条件应做好征地补偿工作。7. 临时工程用地设置要求及恢复措施(1) 施工临时占地(施工便道、施工营地)不得设在河滩地、耕地。本项目采

41、用推进式施工,主体工程不设便道,通往临时工程的施工便道边界设置临时限制性彩旗,限制车辆行驶范围,保护周边环境,施工结束后,将彩旗收集重复利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规定的自采料场进行取料作业,严格控制取料面积和取料深度,不得随意扩大取弃土范围及破坏周围植被。施工结束后应对取料迹地进行削坡、平整、压实等恢复措施。有条件的区域回覆表土撒播草籽进行植被恢复。(2) 施工前将自采料场以及施工便道临时占地植被较好的原地表上的表土集中堆放在永久征地范围内,施工完毕后再回覆到取料迹地上,以减少自采料场风蚀。(3) 要求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征地范围内行驶,禁止对便道征地外的地表和植被造成破坏。施工结束后应采取

42、土地整平措施,并播撒当地草籽自然恢复,做到与周围景观的一致性,淡化施工痕迹。(4) 施工营地应尽可能地租用当地民房或公共房屋,施工场地、拌和场和预制场等应集中设置,临时占地类型应以荒漠草地为主,尽量避免占用较好草地和耕地。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营地进行土地平整,并进行覆土,并播撒当地草籽自然恢复。(5) 桥梁构件预制场、灰土拌和场和建材堆放场等临时用地尽量在永久征地范围内使用,如收费站或主线路基上。如发生自采料场变更,需执行水土保持章节关于自采料场的选址和防护要求,做好使用后及时恢复,减少生态影响。社会环境 1. 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配合文物部门做好沿线的文物勘查工作。2. 在对沿线基础设施和资

43、源进一步深化调研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对现有公路、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影响。1. 本项目的征地补偿由和静县政府负责。应严格按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补偿相关法规、办法进行补偿。2. 在施工中,若发现未勘探到的地下文物,则立即停止施工,由监理工程师保护现场,并派人通知当地文物部门前来处理。3. 开工前应对拟作为施工便道使用的地方道路进行技术勘察、加固并注意养护,施工运输车辆应避开地方道路交通高峰时间,防止交通堵塞和安全事故。施工结束时,将施工过程中损坏的乡村道路等应予以修复或支付地方政府一定的补偿费用,以维护地方政府和群众的正当利益。4. 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公告环保投诉电话,对投诉问题业主应

44、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5. 施工现场悬挂施工标牌,标明工程名称、工程负责人、施工许可证和投诉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各界和居民监督。6. 每个标段设安全监督员,施工场地设明显的安全警戒线,夜间(24:008:00)设醒目的标志灯。严禁居民、行人进入施工作业区,保证沿线居民的安全水环境1. 施工管理措施(1) 工程承包合同中应明确筑路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的运输过程中防止洒漏条款,避免随雨水冲入水体,造成地表水污染。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各类固体废物等严禁排入乌拉斯台河。(2) 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学品等有害物质堆放场地应设围挡措施,并加蓬布覆盖以减少雨水冲刷造成污染。(3) 对收集的浸油废料采取打包密封后,连同施工营地其它危险固体废物一起外运的处理措施,外运地点选择附近具备这类废物处置资质的处置场。2. 施工废水控制措施(1) 施工废水不得直接排入乌拉斯台河。应对生产废水(包括预制厂、隧道、跨河桥梁、混凝土拌合站施工生产废水等)采用自然沉降法进行处理。在施工工区各设一座隔油池和沉淀池,施工生产废水由沉淀池收集,经酸碱中和沉淀、隔油除渣等简单处理后,主要污染物SS去除率控制到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