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石灰岩山区2种榆树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初报.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88500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石灰岩山区2种榆树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初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学论文石灰岩山区2种榆树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初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学论文石灰岩山区2种榆树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初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石灰岩山区2种榆树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初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石灰岩山区2种榆树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初报.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灰岩山区种榆树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初报 石灰岩山区种榆树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初报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石灰岩山区种榆树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初报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石灰岩山区种榆树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初报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选择木栓榆、厚叶榆进行了石灰岩山区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插穗粗度以大于0.6cm为宜;用ABT1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可提高成活率

2、,浓度以500mg/L效果最为理想。木栓榆和厚叶榆造林株高、地径生长不及榉树和青檀快,但比桑橙和白榆快。关键词 榆树;石灰岩山区;扦插育苗;造林中图分类号 S723.1+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036-01皖东丘陵属典型的石灰岩山区,由于长期陡坡垦殖,致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年土壤侵蚀模数达3 054t/km2•a,严重制约了该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石灰岩山地历来被认为是造林成活率低、林木生长缓慢的恶劣生境,但只要树种选择适宜,也可获得较好的造林效果。本文以凤阳县大银山石灰岩山地为研究对象,按照林学理论,对从美国引进

3、的木栓榆、厚叶榆2种适宜造林榆树树种进行扦插育苗和造林试验,以期为丰富石灰岩山地退耕还林树种提供参考。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位于北纬3247,东经11728,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平均海拔70m,土壤由石灰岩风化物发育而成,为棕色石灰土,土层厚度90cm,表土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可达6%以上,湿度中等,光照充足。土壤呈弱碱性反应,pH值为7.5,有机质含量4.45%,有效磷含量40mg/g。2扦插试验为满足苗木的大量需求,我们先后采用春插和夏插2种无性繁殖方式来扩大繁殖系数。分别于2004年、2005年春季和2004年夏季,按育苗操作规程在苗圃地进行扦插育苗。由于厚叶榆和木栓榆的生长习性十分

4、相似,这里仅选择木栓榆作具体数据分析,具体见表1。由表1可知,地上部分的生物量随着插穗的粗度而递增的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扦插时插穗粗度应尽量选择大于0.6cm,最好选择大于0.8cm的插条,小于0.4cm的插条不宜用作扦插。为了弄清不同浓度激素对木栓榆扦插的影响,在春季扦插时,分别用0mg/L、200mg/L、500mg/L、1 000mg/L 4种不同浓度梯度的ABT1号生根粉对插穗进行处理,找出促进生根的最佳生长激素的浓度,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激素处理后的插穗成活率确有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不同,其中以500mg/L处理后的效果最为理想。3造林试验2004年春,营造试验示

5、范林约13.3hm2。造林时,选用了常规造林与辅助造林方式相结合,株行距2m3m,造林1 665株/hm2。栽植前用10%15%的过磷酸钙泥水打浆,采用“木栓榆+厚叶榆+白榆+青檀+桑橙”等树种的隔行混交方式造林;造林后进行常规抚育管理,造林存活率达100%。试验地为杉木林采伐迹地,2004年春穴状整地,栽植“木栓榆+厚叶榆+白榆+桑橙+青檀”混交林13.3hm2。自20042007年调查各树种苗高、地径等生长情况(见表3)。由表4可知,木栓榆和厚叶榆的株高生长不及榉树和和青檀快,但比桑橙和白榆生长快;地径生长也是如此。4结论(1)扦插育苗试验表明,插穗粗度要大于0.6cm,小于0.4cm的插

6、条不宜用作扦插;用不同浓度ABT 1号生根粉处理插穗,成活率确有提高,但以500mg/L处理的插穗成活率最为理想。因此,生产实践中建议选择500mg/L的ABT 1号生根粉对插穗进行处理。(2)造林试验表明,木栓榆和厚叶榆株高、地径生长不及榉树和青檀快,但比桑橙和白榆快。5致谢本文得到南京林业大学夏尚光博士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

7、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8、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

9、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