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野猪的常见误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野猪的常见误区.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养殖野猪的常见误区野猪, 养殖, 特种野猪野猪, 误区, 养殖 野猪是近年来在养殖业不景气的大气候下持续走俏的一个新品种。它主食青草、玉米秆、红薯等青绿饲料,成本极低,仅为家猪的三分之一,而且肉质特别鲜嫩香醇、瘦肉率高达85,是真正的放心肉和绿色滋补食品,在市场极为畅销,每公斤3040元仍供不应求。一只野猪年产仔约20头,可获利0.50.9万元,效益是家猪的十几倍。由于它长期生存于自然界,其抗病力、成活率都比家猪强,养殖较保险。因此,养殖野猪已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首选品种。但在我们多年养殖野猪过程中,发现一些没有接受正规场家培训的养殖户普遍存在以下养殖误区:一、仔猪断奶过早 许多农户在养殖野猪时,
2、为使其早配种及让仔猪提早上市,人为地提前断乳。但野猪乳腺不发达、泌乳量小、放乳时间短,如过早断奶容易导致仔猪个体小、体质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胃肠功能较差、易出现疾病。根据多年的饲养观察,野猪仔应以45天断乳为好。二、饲料配比不合理 野猪天生耐粗食,喜食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占70,食量少,一天仅需喂两餐。而有些农户养野猪时全部喂全价饲料,使野猪长得太肥,导致不发情。虽然采取增加运动量、限饲等方法后可正常发情,但时间一般要推迟几个月,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饲料、增加成本。三、不注重防疫 许多养殖户不重视使用疫苗或者生般硬套,操作不规范、不科学。科学的免疫应该是根据当地的疫情而制订一套完整的免疫
3、程序。另外,一些养殖户卫生防疫观念淡薄,养殖场随意让人参观,极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传播。四、不注重猪舍卫生和环境消毒 猪的排泄物较多,容易造成细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能保持猪舍卫生,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杜绝疾病的传染。但目前大部门的养殖场卫生差、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多,据报道一只苍蝇即可携带600万个细菌,极易造成疾病的流行和暴发,影响养殖效益。其实,消毒是最简单、最有效、最根本的预防疾病发生的措施。建议每五天清洗、消毒一次,并在养殖场门口、生产区门口与猪舍门口设立三重消毒池,人员进出都必须消毒和换工作服。五、 不注重技术学习和技术培训 野猪虽然抗病力、生病力都比家猪强,但
4、仍有许多基本知识必需掌握。目前一些养殖户在引种时没有经过认真的技术学习和正规的专业培训,导致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另外,在养殖时又不注重技术积累,不能及时观察野猪的精神状态、饲料量、饮水量、活动情况、大小便的变化,使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因技术、管理的差异,其繁殖高、成活率、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也相差许多。六、 不注重猪种的质量 一些引种户因贪图方便与便宜,或被一些不法场家蒙骗,引进一些含纯种野猪血缘不到50%的特种野猪作为种猪, 其外观、品质已与家猪相差无几,其抗病力、耐粗饲、瘦肉率、营养成份等方面都较差,因此,引种要慎重,建议从正规野猪育种场引种。饲养特种野猪有市场 当副食、蔬菜实
5、现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后,人们逐渐发现其口味、味道、营养也在改变,这就使得温饱有余的人们对大鱼大肉更为厌腻。挑食的本性决定他们转向追求“土”菜和“野”味,这又与有限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产生了矛盾。专家提出,发展特种野生经济动物养殖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较好途径。饲养驯化野猪或野猪杂交而产生的后代养大,直接食用或者利用他们体形大、粗放、生存能力强的特性,通过再次杂交并用现代生物技术提高现有畜禽品质,或深加工生产具有一定特色的畜产品,已受到众多专家的关注。以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前提的野猪驯养与杂交,经过定向选择和反复提纯等现代育种学手段,大大提高了特种野猪的瘦肉率和产仔率。同时,从特种野猪的背膘厚度、眼肌面积
6、、瘦肉率等方面可以看出,驯养野猪饲养野猪是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民脱贫致富的新措施之一。此外,饲养特种野猪还是生产特色猪肉的一个有效途径。据了解,目前以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前提的野生经济动物饲养业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并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本是野猪与家猪交配生产野杂种猪比较早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日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野猪肉供不应求,供货商只与旅社、饭店、宾馆契约生产。特种野猪屠宰率达到81.6%,出肉率高。专家断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饲养野猪和驯化改良一代杂交野猪,生产出更多的特色猪肉必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特种野猪是一种保健肉。经有
7、关单位送样在上海食品科学研究院检测,其后腿部分比一般家猪瘦肉率高出53.5%。如果用杜洛克母猪与野公猪交配,量比一般家猪高1倍-1.5倍。生命科学家认为,亚油酸是人体生长所必须的一种氨基酸,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品摄取,他对人体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缺乏时,可使细胞中线粒结构发生差异,导致严重的代谢紊乱,表现为皮肤病变,生殖机能障碍和器官病变。近年来,鉴于国内饲养价格不断上涨,生猪市场一直处于低谷,生猪价格一路走低,严重影响了养殖场(户)的生产积极性。尤其面对山区农业结构调整,专家们提出饲养特种野猪,及时为农民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如上介绍,其发展空间广阔,市场前景看好。野猪繁
8、殖力低的原因野猪, 繁殖力近年来,特种野猪因风味独特、野味浓郁、瘦肉率高而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目前在广东、上海等地野猪毛重的批发价相当于家猪的5倍8倍。野猪具有适应性强,不易得病,耐粗饲(主食青草),饲养成本低等特点。据了解,一些农户在养殖公野猪时,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致使其繁殖力低下,严重影响了饲养效益。 种猪过肥野猪原是野生动物,以树叶、野草为主食,人工饲养也须保留这一特性,饲料中6070仍应为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而一些农户用养家猪的经验,以全价饲料来喂养野猪,不仅大大增加了成本,而且由于后备种猪的前期生长没有进行限饲,加上日粮中营养水平过高,致使公野猪过肥,体重过大,造成公猪爬跨困难或者
9、母猪经不住公猪的爬跨,导致配种困难或不能正常配种。营养供应不均衡种公猪需要较多的粗蛋白和维生素,如果日粮中其含量不足或失衡,会影响种公猪的体质和精液品质,造成精液少而稀,精子发育不完全,活力差,受胎率下降,甚至丧失配种能力。如缺少钙、锰、锌等矿物质,会引起性腺退化,性欲低下。所以,种公猪应均衡供应其所需的营养物质。鱼粉、豆粕、虾、蚕蛹等富含粗蛋白质的动物性饲料应常年充足供应;多喂维生素丰富的青绿饲料。 提高野猪繁殖性能的综合措施在给一些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的过程中,多数养殖户反应养野猪繁殖率太低,有的1窝仅能产34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野猪的规模扩大和经济效益。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影响野猪
10、繁殖过程的3个方面,即公、母野猪的选择、饲养及抓好繁殖环节,综合说明提高野猪的繁殖性能,供养殖户参考。 一、选好公、母野猪是提高繁殖率的前提 1、种用公野猪的选择 外貌要求毛色呈灰黑色或褐红色,毛粗稀,耳尖小,嘴尖长,头部和腹部小,脚细高,背直不凹,牙齿尖锐。同时要求性征表现明显,前躯深广,性机能旺盛,睾丸发育匀称。在18月龄以上耐粗饲,采食速度快,食量较大,不挑食,这样的公野猪有较强的配种性能。另外,也可从刚配完种的母野猪的阴部采集精液进行精子质量检查,其密度虽然不到家猪的一半(每微升在10万个以内),但要求精子活力必须在0.6以上。 2、种母猪的选择 养殖野猪,提高繁殖率不能以牺牲肉品质(
11、浓郁的野味)和降低纯度为代价。用本地母猪作母种,虽然产仔数可以提高,但应注意其后代纯度至少不低于25%;否则,其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会下降。要求母野猪在出生后56月龄、体重达4060kg才可配种。在考虑纯度的同时,要求母野猪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和种用体况,面容清秀,结构良好,吃食快,精神好,母性强,有效乳头不少于4对,乳房、乳头和阴部发育良好。经产母野猪要求无流产、死胎记录。 二、 养好公、母野猪是提高繁殖率的基础 1、养好种用公野猪 (1)、防止公野猪过肥: 公野猪原是野生兽类,以树叶、野草为主食,人工饲养的饲料中60%70%应为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而有些养殖户用全价饲料来喂养公野猪,前期生长没有
12、限制饲量,营养水平过高,致使公野猪过肥,造成公野猪爬跨困难或不能正常配种。因此,对公野猪要进行适当地限制饲养,以青绿饲料为主,加强运动。 (2)、供应均衡营养: 公野猪需要较多的粗蛋白和维生素,如果日粮中其含量不足或失衡,会影响公野猪的体质和精液品质,造成精液少而稀,精子发育不全、活力差,受胎率下降,甚至丧失配种能力。因此,鱼粉、豆粕、虾、蚕蛹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饲料应常年充足供应,交配期可补充12枚鸡蛋或1杯牛奶,多喂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青绿饲料;平时要注意补充骨粉、矿物质或贝壳粉等,这对提高公野猪精液的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3)、加强运动,增强体质: 有些养殖户过度使用公野猪,或没有强制公野猪
13、运动,致使公野猪体质下降,造成厌配或拒配。对这样的公野猪应该加强运动,每天让其进行12小时的运动,距离可为1.53km,这是增强公猪体质、保证其旺盛性欲、提高精子活力必不可少的措施。 2、养好配前野母猪 俗话说“配前母猪七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保证母野猪的中、上等膘情是提高繁殖率的基础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母野猪产出数量多、质量好的卵子,从而达到多产仔、产壮仔的目的。为此,要对膘情异常的母野猪进行调整,瘦弱的母猪应适当加料、特殊照顾,使其及时复膘;过胖的母猪易造成卵巢脂肪浸润,影响卵子成熟和正常发情,此时应减料;还要保证母野猪正常的营养需要,要注意营养比例的平衡,配种前多喂一些青绿多汁饲
14、料、动物性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在配种前10天对母野猪加喂1kg左右的精料,实行短期优厚饲养,能增加排卵数,提高卵子质量,利于受胎。实践证明,配前放牧,使母野猪接触阳光、土壤、新鲜空气等,能促进发情和卵子成熟。 三、抓好野猪繁殖环节管理是提高繁殖率的关键 1、重视配种工作,充分发挥公、母野猪的繁殖潜力 由于野猪灵敏度比一般家猪高,故只能用本交(自然交配)法配种,当母野猪发情、允许公野猪爬跨后即可配种。在发情并允许公猪爬垮后的1224小时内配种均有效。野母猪发情时,外生殖器明显红肿,当外生殖器由红色变为暗紫色时,再由肿胀变为稍皱缩,或用手摁母猪后臀部,而其站立不动时为最好的配种时间。公、
15、母野猪配种时间约需40分钟,比家猪略长。根据经验,最好采取复配方式,即间隔68小时后再重复交配1次。母野猪发情适合交配时,也可将公野猪赶入母野猪圈内12天,此时公野猪夜间可多次爬跨、交配,可显著提高母野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母野猪发情周期一般为18天,如果不再发情,证明已交配成功;如果又出现发情,说明未怀上,要及时抓漏补配。 2、做好妊娠母野猪的防流保胎,确保繁殖成功 一般来说,整个母野猪妊娠期间有2次易流产期,即妊娠期的前1个月和后1个月。这2个时期如果受到某种流产因素的影响,就会造成流产。为此,要保证妊娠母野猪的营养需要,同时要为其创造一个逍遥的运动环境,从而增强妊娠母猪的体质,提高其抵抗流
16、产因素的能力。饲养人员要看护好妊娠母猪,不打、不惊、不追、不吓,从而减少应激。喂饲前要检查好饲料的质量,做到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和有毒的饲料。要分小群饲养,最好1猪1圈,保证妊娠母野猪不挤、不压、不咬架、不强夺弱食,确保繁殖成功。 3、做好母猪分娩护理,提高仔猪成活率 虽然母野猪分娩是其繁殖的最后一个环节,但与仔猪成活关系重大,是提高仔猪成活率“过3关” (初生、补料、断奶)中的第1关。因此,母野猪分娩前的各项准备也非常重要。产房和饲具要在前7天用2%的火碱进行喷雾消毒,冬季要完善产房的保暖和增温设施,应使产房内温度达10以上,最好在产房内设置仔猪保温箱,温度以1520为宜。在预产期的前45天,
17、将妊娠母野猪调入产房。野母猪进入产房的同时,要用2%的敌百虫喷雾驱虫,防止体外寄生虫传播给小猪,并备好碘酒、药棉、断牙器等接产用品。最后要搞好接产工作:多数母野猪在垫草上侧卧努啧后将仔猪顺利产下,与家猪不同的是野猪的后腿和臀部先产下,产下后及时清除仔猪口腔中的粘液,擦干皮毛。断好脐带(在距腹壁5cm处用手指掐断,然后用5%碘酒消毒)并辅助仔猪及早吃到初乳,要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排乳头,做到均匀生长,力争全活、全壮。恩.其他的我也不知道不过现在很多有野猪的猪场百KG饲料配比是:15-20%玉米粉,15-20%麸皮,70-60%草粉.(这个配比经过实际饲喂发现不对,野猪吃了营养不够,生长速度极慢,且
18、好象吃不饱似的叫唤)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们这里野猪饲料配比是:30%玉米粉,30%麸皮,40%草粉.信息共享 特种野猪与家猪的对比分析野猪, 外型野猪, 特种特种野猪与一般家猪有何区别? 特种野猪是经改良驯化的新品种,毛一般为灰黑色或褐红色,毛粗而稀, 鬃毛几乎从颈直至臀部,蹄黑色。成猪耳较小,尾比家猪短,嘴较家猪长, 头和腹部较小,性情较温顺,但行动敏捷,同等体积的野猪比家猪重10% 。 特种野猪外型跟纯种山野猪相似,双耳向上直竖,嘴唇较长,背脊棕毛 浓粗。仔猪皮毛呈条状花纹,反应灵敏,活泼好动。特种野猪,含有 75% 以上野猪血缘,显现了较强的杂交优势,既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 (高达为86
19、,是家猪的两倍)、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食性杂、耐粗饲等优势, 又克服了野猪季节性发情,产仔少、生长慢、不易饲养及家猪疾病多等缺点。 特种野猪与家猪的综合指标对比见下: 表一:野猪与普通猪的对比分析 肉质 营养特点 瘦肉率 屠宰率 抗病率 饲料 投入 利润比 价格 元公斤 利润 元公斤 特种野猪 细嫩、醇香、 鲜美、野味浓 低脂肪 低胆固醇 86% 86% 强 青草 树根 红薯 1:3 30-50 约1000 家猪 粗糙、松软、 不香 高脂肪 高胆固醇 38-50% 60% 弱 喜精食 1:0.15 约7-10 约50 表二:野猪与家猪的经济效益分析(200 斤为例) 野猪 家猪 综合对比 饲养成本 260-300元(如用生态养殖成本更低) 最低也需600 元 野猪至少多赚300-340 元 药费、防疫 抗病力强、仅需10 元 抗病差,需60 元 多赚50 元 屠宰率 可达85 脂肪多,屠宰率仅有72 单价按家猪8.5 元/斤 85200 斤8.5元/斤=1445元 72200 斤8.5元/斤=1224元 多赚221 元 猪蹄、猪肚 可比家猪多卖100-200 元 合计:净多赚671-8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