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新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新技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新技术1材料与方法1.1主要设施亲鳅培育池一口,面积1000 m2、池深1.5m、水深0.80m,配备有防鸟设施;供水系统,以后湖水库为水源,库水通过节制闸经砖混结构水渠自流到180m2的蓄水池,靠220m的纱绢布过滤后,从调节阀门流向孵化环道;孵化环道一个,椭圆形,环道宽0.80m、高1.05m,水深0.85m,面积14m2,有效水体11.9m3,底部呈“U”型,安装有10个喷嘴,两侧直线部分分别装有4个270 m的过滤纱窗;暂养亲鳅的网箱,用网目14832m的聚乙烯无结网布制作而成,其箱体形状如同环道,并放入环道内。1.2亲鳅收集与培育2011年11月1日用50 kg漂白
2、粉全池泼洒,清塘、消毒;2011年11月10日在市场上收集体长10cm以上、无病无伤的野生泥鳅1000 kg,雌雄同人亲鳅培育池;2012年3月中旬开始投喂水蚯蚓和鱼糜,每半个月冲水1次,直至催产前。1.3催产前的准备工作1)清洗安装。用清洗机清洗环道的墙壁和底部,安装调试好喷嘴,检查纱窗有无破损并安装牢固。2)网箱设置。将聚乙烯网箱置于环道之中,内、外沿两侧用砖块等物品压好固定。3)亲鳅捕捉。用4条10 m长的地笼,每次于催产前ld的中午放人亲鱼培育池中,2h收1次,捕捉到的泥鳅经过人工选择后用作亲本,边捕捉边选择。4)亲鳅选择。选择标准为:无病无伤,体质健壮,雌鳅腹部明显膨大且圆、卵巢轮廓
3、明显,雄鳅个体稍小、腹部较扁平、胸鳍较长、末端尖而上翘。选择好的亲鳅,雌、雄分开,用捆箱暂养在亲鱼培育池中,等待第2天上午催产。1.4人工催产催产用药为复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液体),雌鳅用量为每千克体重0.5 mL(用0.7%氯化钠注射液配制),雄鳅用量减半。使用医用带针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进行背部肌肉注射,具体方法:先将部分亲鳅沥水后,倒人铺有包装用软毯或旧棉毯的塑料滤水框中,通过亲鳅在软毯上来回活动和人工用于毛巾配合擦拭,适当除去过多的黏液,以利握住亲鳅进行注射,注射深度为0.3 cm。4个批次的人工催产均在上午12点钟之前结束,具体催产情况如表1所示。1.5日常管理注射完催产剂的亲鳅
4、及时放人环道内安装好的网箱中,调试好水流,让泥鳅在网箱中产卵。由于泥鳅卵粘性小,产下的卵易于脱离网箱布而漏人环道,所以当产卵结束后,及时移出网箱和亲鳅,同时将箱内余下的卵粒洗出并放入环道内,进入孵化阶段。孵化时,定时清洗过滤纱窗,及时调节水流速度,随时观察孵化状态。1.6出苗计数待泥鳅幼苗腰点(鳔)显现、粘着器官消失、鳅苗能游动时,用集苗网箱收苗;以每克的尾数为基本单位,用电子秤称重过数。2结果与分析人工催产后的亲鳅约10 h后开始发情、追逐、产卵。4个批次的“三率”(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情况如表2所示。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4个批次每立方米水体内亲鳅的重量与数量各不相同,最多的是第2批次
5、分别是10.2 kg和787尾,出苗1780万尾;最少的是第3批次,分别是3.6 kg和273尾,出苗580万尾。2个批次之间的催产亲本重量和出苗量均相差3倍。从表2还可以看出,4个批次催产率都在95%以上,最高的是第2批次为98%,居中的是第1、3批次为96%,最低的是第4批次也达到95%,4批的催产率、孵化率均在较高的水平上。这充分说明每立方米水体内亲鳅的重量和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催产率和孵化率的高低关系不大。但值得一提的是第4批的受精率只有60%,与当批的水温较高(29)和在较高水温情况下不定因素较多有关。3讨论在自然界泥鳅系多次产卵型鱼类,喜欢在降雨后或涨水时的晴天早晨产卵。本试验通过选
6、择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鳅,在经过适当除粘、人工催产后,放入架设在孵化环道内的网箱里,经过环道底部喷射的水流,持续稳定地为泥鳅提供优越的生态条件,从而实现了亲鳅的发情、产卵。泥鳅受精卵具有微粘性,在自然界靠粘附于石块、水草等鱼巢上静水孵化。本试验通过改有巢产卵为网布代巢产卵,改粘附、静水孵化为漂浮、流水孵化,提高环道的放卵密度,达到了泥鳅受精卵孵化率高达98%以上的效果。本次试验尝试在环道中架设网箱充当亲鳅的产卵场,实行网布代巢产卵、鱼卵落环孵化,待产卵结束后取出网箱和亲本,洗出余卵下环,环道衔接孵化。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一则有利于产后亲鳅彻底、顺利移出;二则避免了产后亲鳅吃卵的弊端;三则避免了转池搬运受精卵造成损失,实现了1个设备2种功能3大作用的整体效果,是小泥鳅大生产中其他设备所不能相比的,是一种创新、高效、规模化繁殖的良好途径。李德平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水产局,湖北荆州434020养殖与饲料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