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第八分册)天然气管道防止第三方破坏及失效统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89636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第八分册)天然气管道防止第三方破坏及失效统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第八分册)天然气管道防止第三方破坏及失效统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第八分册)天然气管道防止第三方破坏及失效统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第八分册)天然气管道防止第三方破坏及失效统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第八分册)天然气管道防止第三方破坏及失效统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第八分册)天然气管道防止第三方破坏及失效统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第八分册)天然气管道防止第三方破坏及失效统计.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第八分册)天然气管道防止第三方破坏及失效统计xxxx-xx-xx发布xxxx-xx-xx施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前言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输气管道运营过程中的完整性管理。石油天然气的管道运输是我国五大运输产业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国民经济的动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长输管道的依赖性逐渐提高,而管道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稳定的敏感度也越来越高,油气管道的安全问题已经是社会公众、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政府对管道的监管力度也逐渐加大,因此对管道的运营者来说,管道的运行管

2、理的核心是“安全和经济”。由于当前中国石油所管理的油气管道多为上世纪70年代所建设和近年来新建管道,对老管道随着运行时间延长,管道事故时有发生,如何解决油气管道运行安全问题是当前解决老油气管道运行的首要问题。对新建管道,由于输送压力高,事故后果影响严重,如何保证管道在投入运行前期的事故多发期的运行安全,降低成本也是当前新建管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管道安全管理的模式,最终得出一致结论:管道完整性管理是最好的方式,近几年,管道完整性评价与完整性管理逐渐成为世界各大管道公司普遍采取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管道的完整性评价与完整性管理是指管道公司通过对天然气管道运营中面临的安全因素的识别和评

3、价,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对策,不断改善识别到的不利影响因素,从而将管道运营的安全风险水平控制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达到减少管道事故发生、经济合理地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管理技术的目的。完整性评价与完整性管理的实质是,评价不断变化的管道系统的安全风险因素,并对相应的安全维护活动作出调整。世界各大管道公司采取的技术管理内容包括:管道风险管理,地质灾害与风险评估技术管理,管道安全运行的状态监测管理(腐蚀探头监测、管道气体泄露监测、超声探伤监测、气体成分监测、壁厚测量监测、粉尘组分监测、腐蚀性监测等),管道状况检测管理(智能内检测、防腐层检测,土壤腐蚀性检测等),结构损伤评估管理,土工与结构评估技术管

4、理,腐蚀缺陷分析和评定技术管理,先进的管道维护技术管理等。 国外油气管道安全评价与完整性管理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至90年代初期,美国的许多油气管道都已应用了完整性评价与完整性管理技术来指导管道的维护工作。随后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也先后于90年代加入了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行列,至今为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综上,管道完整性管理已经成为全球管道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完全适用于油气管道的适用性评价体系。虽然天然气管道的适用性评价可参考现有标准、规范或推荐作法,但有许多地方需要结合天然气管道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目前,国内尚无系统的

5、管线完整性管理体系。在国际上,最有代表性的标准是ASME B31.8S-200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主要针对国外输气管道。由于国内外管道设计标准和具体运行管理的实际不同,很难全部应用于国内管线。为了保证中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提高中油天然气管道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自身的竞争能力,实现与国际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的接轨,从指导国内天然气管道全局的高度出发,进行国际完整性管理体系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于提高我中油股份公司整体竞争实力意义重大。本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输气管道的安全和完整性管理提供一套系统、综合的方法。管道公司采用该规范进行管道完整性管理,通过不断变化的管道因素,对天然气管道运营

6、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技术评价,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不断改善识别到的不利影响因素,从而将管道运营的风险水平控制在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具体通过科学的设计、监测、检测、检验、检查、信息化系统应用等方式和各种技术的实施,获取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管道完整性信息,对可能造成管道失效的威胁因素进行管道的完整性评价,最终达到持续改进、减少和预防管道事故发生,经济合理地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目的。完整性管理体系的目的还在于建立和提出一套专门适用于股份公司需求的技术文件,这些体系文件和系统将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并为股份公司建立最有效的管道安全经济效益战略发展服务,这些体系文件将有利于管道管理者发现和识别管道

7、危险区域,对各种事故作到事前预控。完整性管理与QHSE体系的关系可以表述为,QHSE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基本条件,而管道完整性管理又是管道公司QHSE体系的核心内容,完整性管理保障了人员的健康、安全、环境。世界各大管道公司按法律必须实行HSE管理,但同时又将管道完整性管理作为核心内容。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由管理总册、管理分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组成,在文件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际API、ASME等国际标准并根据国内完整性管理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完整性管理体系的文件构成:1.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管理总册2.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管理分册:1)第一分册:数据的收集

8、和整合2)第二分册:管道风险评价技术指南3)第三分册:完整性检测技术4)第四分册:完整性监测技术5)第五分册:完整性评价技术6)第六分册:天然气管道修复技术7)第七分册:管道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估技术8)第八分册:天然气管道防止第三方破坏及失效统计9)第九分册: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3.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程序控制文件4.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作业文件各部分的具体内容介绍如下:1.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管理总册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管理总册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实施长输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纲要性文件,全面地阐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的内容。2.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

9、体系管理分册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的分册是对管理总册中规定的某一特定流程的实施细则,论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完整性管理实施过程中某一特定流程的具体要求。它包括了九个分册,每一分册分别对相应的完整性管理程序的内容、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分别涉及的内容如下:1)数据的收集和整合;2)管道风险评价技术;3)检测技术;4)完整性监测技术;5)完整性评价技术;6)管道维护维修技术;7)线路地质灾害识别与评价技术;8)防止第三方破坏及事故统计分析技术;9)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3. 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程序控制文件程序控制文件是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质量控制文件,是公司内部管理的具体运作程序,

10、规定公司内部对完整性管理的具体管理程序和控制要求,是为进行完整性管理的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方法和途径,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了完整性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各业务部门工作交叉关系的处理流程和各部门人员管理行为的规范。4.输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作业文件作业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和记录文件。完整性管理的作业文件由各管道运营公司根据管道完整性管理过程的需要产生,在总册和分册文件中已经规定了要求的应当依照其要求和格式制定相应的作业文件。作业文件是程序文件的补充和支持,是管理和操作者行为的指南,是围绕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描述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现场如何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具体做法,是一个详细的工作文件

11、,主要供个人或班组使用。该文件有些是在体系运行中根据需要不断产生的。完整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为了表述和管理的需要,往往将其人为的分开进行论述,但在完整性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过程进行全面的理解。目录前言i0 总则11 目的22 适用范围23 定义23.1 简称及缩写词23.2 定义34 引用标准45 防止第三方破坏管理规定46 管道第三方破坏的预防措施56.1 管道第三方破坏预防措施的目的56.2 管道第三方破坏预防措施的类型66.3 中国管道安全法律规定116.4 天然气输送管线建设的要求137 第三方事故数据库统计分析137.1 目

12、的137.2 特别说明147.3 损害分类147.4 管道事故统计分析157.5 管道事故数据统计(以英国TRANSCO公司为例)238 第三方破坏模型298.1 事故模型29附录 统计实例330 总则管道完整性管理也是当前世界各大管道公司采取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管道完整性管理是指通过对天然气管道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不断改善识别到的不利影响因素,从而将管道运营的风险水平控制到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达到减少以至避免管道事故的发生、经济合理地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目的。随着输送管线埋地时间的增长,由于管道材质问题或施工期间造成的损伤,以及管道运行期间第三方

13、破坏、腐蚀穿孔、自然灾害、误操作等因素造成的管道泄露、穿孔、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威胁人身安全,破坏生态环境,并给管道工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在所有干线输气管道事故中,按管道事故的严重程度,泄漏占40%80%,穿孔占10%40%,破裂占1%5%。第三方破坏是引起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基础和法治建设相对较弱,人们对管道的特点还没有充分了解,破坏管道的事故常有发生,对于输油管道而言,存在打孔盗油现象,对于输气管道,存在非法开挖引起管道漏气事故。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止第三方破坏事故的发生,保证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输送,有效的提前对管道进行预防性维护,作到事前预控,这是

14、管道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件分册天然气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第三方破坏与失效统计分析分册全面探讨了第三方破坏的根源,提出了防止第三方破坏的系列措施,并将第三方破坏的措施以体系文件的形式出台,这对于管道运行维护管理者来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针对第三方破坏的体系文件,国内目前只有出台的管道保护条例,本文件第三方破坏统计分析借鉴了英国TRANSCO公司和欧洲EGIG事故统计模式,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防止第三方破坏文件和统计分析文件。本分册主要内容包括: 1)防止第三方破坏管理规定 2)管道第三方破坏的预防措施 3)第三方事故数据库统计分析 4)第三方破坏模型本分册为完整性管理体系 第

15、八分册1 目的完整性管理是实施管道维护科学化、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内容,防止第三方破坏和失效统计分析是实施完整性管理风险削减和减缓的重要措施,建立和提出管道完整性管理防止第三方破坏和失效统计分析体系文件,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为实施完整性管理的最终安全性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文件分册将有利于中国石油管道管理者有效预防第三方破坏事故的发生,建立管道失效基础档案,从而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提前消除管道的第三方破坏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完成完整性管理程序所规定的内容,并将各种事故提前预控。2 适用范围本文件分册适合于天然气管道公司的完整性管理,适用于中国石油各管道公司运行管理者和维护工程师或其他相关

16、人员,应用范围为输气管道干线、支线以及站场设施。3 定义3.1 简称及缩写词BG Transco BG Transco(由BG技术提供)CONCAWE 西欧环保组织D-GPS 精度全球定位系统DOT 运输部EGIG 欧洲天然气管道事故数据库GPS 全球定位系统HF 高频HSE 健康安全管理中心IGE 天然气工程师协会JIP 联合工会组织MISHAP 评价管道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程序OPS 管道安全办公室PIPIN 管道完整性管理程序UHF 超高频3.2 定义n 第三方破坏:外力和其它设备在挖掘过程中对于埋地管道的伤害。改善的计划,紧急事务处理中心的有效使用,埋地设施的精确定位和标记,安全挖掘操作

17、规程的应用都会有效降低第三方破坏的程度。n 管道的路权:运营商有权建造,运行和保养管道的特定地段。路权可以是完全由运营商拥有或者由于管道特殊用途获得的在他人土地上的通行权。n 数据统计:采用数值统计学原理,针对数据之间或数据整体分布情况,给出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的过程。n 高风险区域(HCAs):高风险区域是指在管道安全方面管道发生泄漏对于健康、安全和环境有着很大危险的区域。管道安全条例要求管道运行运营商采取特别措施来确保管道的完整性,避免高风险区域泄漏的影响从而保护高风险区域。n 管道完整性管理:具体指管道本体及管道控制元件、管道工艺设备及涉及到的管网运行地下储气库、压缩机站的完整性

18、管理,保证管道在物理上和功能上是完整的,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管道管理者不断检测、检查、测试、评价,并采取行动防止管道事故的发生的管理模式。管道完整性管理中的管道不仅是指管道本体,而且还包括管网系统。n 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指影响到管道功能正常运行、人员伤害的相关因素。n 机械损伤:由外界施工机械、或由其他各种机械产生的外力引起,而致材料产生的损伤现象。4 引用标准n API 1162 管道公众警示程序n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与管理条例n Q/BT001-95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13号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n Q/SY-长输气(油)工程管线建设施工干扰区

19、域生态恢复技术规范n SY/T 0325-2001钢质管道穿越铁路和公路推荐做法n GB50251-20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n GB50183-1993 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n 美国联邦法规49CFR192管道安全法 天然气部分n SY/T0015.1-98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穿越部分n SY/T0015.2-98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跨越部分n SY/T6064-94 管道干线标记设置技术规定5 防止第三方破坏管理规定5.1 管道维护工在每日巡线过程中应留意沿线是否有可疑人员或车辆出现,管道上方、两侧是否有新近翻挖动土迹象,对于新近翻挖动土处要

20、进一步开挖,检查管道是否遭受破坏。管道维护工发现上述情况要立即汇报地区公司基层单位,必要时直接拨打110报警。地区公司基层单位应将有关公安局、派出所的报警电话发放给管道维护工和站场维护工。5.2 地区公司接到汇报后,要及时派人到现场核实。5.3 如果管道维护工已经发现管道涂层或管体受损,要在发现后立即汇报,地区公司基层单位接到汇报后要及时派人到现场核实。地区公司基层单位确认管体受损后要及时汇报地区公司,汇报时应说明管体受损情况(缺陷尺寸和剩余壁厚)。5.4 各地区公司基层单位要与当地政府、公安部门密切联系,随时掌握沿线社会治安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5.5 各地区公司基层单位要制定切实可

21、行的检查办法和奖惩措施,监督、检查管道维护工和站场维护工的工作,确保管道每日巡检。5.6 地区公司基层单位要针对人为破坏事故的特点,完善人为破坏事故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管道事故,要及时启动相应预案,完成应急工作。5.7 各地区公司基层单位值班人员按规定监控有关参数,发现异常立即与地区公司控制人员进行联系核对、确认。5.8 纠正和举报具体违章挖掘行为A、 各地区公司基层单位及管道维护工应采取多种形式,长期向当地政府、属地企、事业单位和居(村)民等宣传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等法规和天然气管道的重要性。B、 对于管道经过人口稠密、正在进行大规模修路、经济开发建设的地区,各个地区公司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

22、情况适当埋设加密桩和警示桩,标清管道走向和报警方式。加密桩和警示桩标志内容,加密桩和警示桩的设置间距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原则上,加密桩间距不小于20米,警示桩间距不小于50米。C、 管道维护工或管道管理人员在巡线过程中发现挖掘行为,如在管道两侧5米之内取土、建房、挖塘、排放腐蚀性物质等,要立即制止并在24小时内上报各地区公司基层单位。D、 各地区公司基层单位接到汇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派人处理。在问题没有的到彻底解决之前,各地区公司基层单位要安排管道维护工对该地点进行加密巡线。E、 处理违法挖掘活动应主要依据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解决,必要时可通过司法程序解决。6

23、管道第三方破坏的预防措施6.1 管道第三方破坏预防措施的目的 在管道遭受破坏之前,发出警示可能存在的第三方行为破坏行为; 限制第三方行为破坏造成的管道损伤的程度; 建立一套机制和程序,通过这套机制或程序管道管理者可以建立合适合理的监测制度来指引管道运输行为。6.2 管道第三方破坏预防措施的类型为了减轻第三方行为破坏造成管道的损害,若干独立的措施被联合用在天然气输送管道上,按时间依次分类为: 在管道建设期间制定的防止损害的预防措施 管道运行期间的防止损害的预防措施6.2.1 管道建设期间防止的损害预防措施1)警示标志、永久性标志:A、建设期间实施的预防措施,目的是在管道发生破坏之前,设计出警示装

24、置预防可能存在的第三方行为破坏。B、该类型的预防措施可以提供辅助保护措施,因而可以减轻第三方行为破坏造成的损坏。C、各方人员在挖掘的时候,机械操作员可以意识到在其工作地面下有管道的存在。挖掘工作因此被停止,如果已经发生了管道损伤,要与管道管理者取得联系。D、管道永久性标志,该类型的管道预防措施应该遵照环境的要求而安置。6.2.2 管道运行期间的损害预防措施A、该类型的预防措施通常采取监测管道的形式,地面巡逻,空中/卫星监视等等。B、目的在于确保在管道附近不发生类似挖掘、建造等行为,致使对管道造成损害。这些措施也能监测因自然现象对管道造成的损害,例如地震。6.2.3 管道建设期间设计安置的防止第

25、三方损害预防措施对管道建设期间安置的不同类型的损害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其相关的有利/不利条件如下:A、混凝土防护石板、钢板起加强作用的混凝土石板、钢板被埋于管道上方。因此,如果发生挖掘土地时,首先挖到的就是混凝土石板和金属板,从而保护管道免受损伤。有利条件: 在管道上清除杂土之后,就可以安置 实验已经证明了,这种方法同警示带联合使用非常有效不利条件: 仅适用于短距离管道 薄的混凝土石板容易被挖掘机破坏掉(例如动力超过20,000公斤的挖掘机)B、套管使用其它混凝土或钢板材料制作的管子把管道套在里面。在两管间隙充满水泥浆或者是惰性气体。有利条件 套管可以保护到里面的管道不利条件 套管中的内部输送管

26、道不容易被识别。因此,第三方行为可能要一直延续到管道被破坏为止C、高强度抗拉伸弹性网高强度抗拉伸弹性网被埋于管道上方,同混凝土板/金属板有同样的效用。有利条件 这种方法同警示带联合使用非常有效 高弹性抗拉伸网不会影响管道周围的排污 高弹性抗拉伸网不会影响管道外部的检查不利条件 仅适用于短距离管道D、增加管道壁厚这种特殊的管道第三方破坏预防措施被用于一些特殊区域,即第三方挖掘行为频繁的区域,或是穿越公路/铁路的区域。有利条件 厚管道可以在建设期间安置 增加管子壁厚可以减轻第三方行为破坏造成的损害程度不利条件 这种方法在第三方行为发生时不能够完全预防管道事故发生E、标志桩标记桩放置在长输管道重要位

27、置,通常在旷野和公路边界、管道穿跨越等重点位置。有利条件 成本低廉 能够在全部管道范围内使用不利条件 仅提供警示作用 当第三方行为距标志桩距离过大时,不易被发现 易受到破坏、盗走F、标记带这种管道第三方破坏预防措施通常和其它预防方法联合使用,例如套管、混凝土板和金属板。标记带埋置通常距管道一定距离,与管道齐平。有利条件 成本低廉 易被识别 能够在全部管道范围内使用不利条件 仅提供警示作用G、辅助包覆层辅助包覆层通常被用来保护缺陷管道,而不能当作一种措施来限制第三方行为破坏管道。6.2.4 管道运行期间的防止第三方损害预防措施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管道运行期间的损害预防措施的分析,该类措施通常采取的是

28、监视巡视的形式。大多建筑工程和挖掘工程都要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不少于几周,那就意味着与其相关的监视活动是非常有益的。管道运行期间的防止第三方损伤的预防措施的条件如下:A 直升机监测可采取直升机监测,能够覆盖整个管线,在200米高、145公里/小时的速度下检测管道附近的第三方行为活动。IGE建议通常每两周进行一次空中巡逻。有利条件 覆盖面广,迅速 直升机的威慑作用不利条件 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不能进行 在国内费用较高,从安全性、经济性考虑,建议选择人工巡线方式进行。B、优势高点地点观察优势地点,例如高地,可以用来识别沿管线的不寻常行为活动。优势地点观察整条管线可以与空中巡逻有同样的效用。有利条件

29、这种方法能被选择性的应用于问题区域不利条件 不易发现第三方行为活动 通常比空中巡逻费用高C、徒步监测这种徒步检测通常是每周进行一次。监测者在管线附近寻找正在进行的、已经完工的或是已经得到准许权的行为活动。各管道公司可根据实际需求,加大徒步巡检次数,直到加大到每天一次。有利条件 这种方法是一种彻底的检测 其它的方法可能会导致管道的损害,例如地面上的行为活动不利条件 这种方法比较耗力,在国内可以开展,但国外人工价格昂贵,不宜每天或每周使用D、卫星监测卫星监测与空中巡逻可以选择其中之一,其中空中巡逻建议每两周进行一次。多家公司提供的卫星监测服务通常提供管线上相间一定距离的图像。这图像能够从黑白的2-

30、D到3-D彩色轮廓多样化变化。卫星成像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卫星监测可能会变成非常可行的方法。有利条件 有效地监测大的区域和地带,例如沙漠或极地 能够建立一个不断改进的管道卫星监测系统不利条件 其结果并不能普遍的反应各种地理位置上的行为活动,例如在小的原野上、森林,障碍物等进行的挖掘和建筑活动可能不会被发现 一些卫星系统只在白天且晴朗时才工作,这并不完全适合于环境 依据结果的重要性和检测的频率,成本由10便士/公里/每年至9磅/公里/每年是不断变化的。E、GPS和D-GPSGPS能够在1米的误差内准确地找到一辆车的位置。D-GPS是一种较GPS更精确的方法,它利用一种静电微量测量法,将误

31、差值缩减到了1厘米以内。这种技术依赖于探测器位置的摆放。探测器将信号传送回中心控制台,与已知的天然气运输管线相比较。当在管道附近进行挖掘工作时,在挖掘机驾驶室内就会发出警鸣。这种预防措施要求每个挖掘机都要具备下列条件:1)安装在挖掘机上的天线2)有安装在屋顶上的天线3)在驾驶室内要有一小的处理器4)一个警报器有利条件A、管道自身并不需要安装监测设备B、管道管理者可以知道那些地点存在非法挖掘活动不利条件A、必须准备一份管道挖掘规划图,以便使挖掘位置能被预测B、每个挖掘机要求安装昂贵的设备。这是管道管理的附属设备,但是许多第三方行为破坏事故中没有安装这种设备。F、电磁探测把可变电流通入到管道中,它

32、能够产生一个磁性区,安置在挖掘活动车辆上的磁性传感器就能探测磁性区域内的情况。有利条件 只选择管道特定区域实施 相对应管道长区域,探量是有效。不利条件 电流仅能传播很短的距离,因此必须安装增强传感器 每个挖掘机必须安装探测器6.3 中国管道安全法律规定1) 国家为了维护管道安全,2001年颁布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313号令),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1999235号关于加强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的规定,建立了一个专一的、以风险为基础的管理陆地、海上管道的法律规则,应用于管道从设计到退役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道保护。3)针对第三方破坏规定如下:第四条 管道设施是重要

33、的基础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盗窃、哄抢。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管道设施和管道输送的石油、天然气的义务。对于侵占、破坏、盗窃、哄抢管道设施和管道输送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危害管道设施安全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制止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第六条 管道设施沿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沿线群众进行有关管道设施安全保护的宣传教育,并负责协调解决有关管道设施巡查、维修和事故抢修的临时用地、用工等事项。 第七条 管道设施沿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管道设施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管道设施安全,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制止、查处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侵占、破坏、盗窃、哄抢管

34、道设施和管道输送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危害管道设施安全的行为。 管道设施沿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包庇、纵容侵占、破坏、盗窃、哄抢管道设施和管道输送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危害管道设施安全的行为,不得阻挠、干预对侵占、破坏、盗窃、哄抢管道设施和管道输送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危害管道设施安全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第八条 管道设施沿线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盗窃、哄抢管道设施和管道输送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危害管道设施安全的案件。 第十条 管道企业负责其管道设施的安全运行,并履行下列义务:(一)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向管道设施沿线群众进行有关管道设施安全保护的宣传教育; (二)

35、公安机关做好管道设施的安全保卫工作;(三)管道建成后,设置永久性标志,并对易遭车辆碰撞和人畜破坏的局部管道采取防护措施,设置标志; 第十四条 管道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专职护线员或者聘任兼职护线员。第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下列危及管道设施安全的活动: (一)移动、拆除、损坏管道设施以及为保护管道设施安全而设置的标志、标识; (二)在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米范围内,取土、挖塘、修渠、修建养殖水场,排放腐蚀性物质,堆放大宗物资,采石、盖房、建温室、垒家畜棚圈、修筑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或者种植深根植物; (三)在管道中心线两侧或者管道设施场区外各50米范围内,爆破、开山和修筑大型建筑物、构筑物工程;

36、 (四)在埋地管道设施上方巡查便道上行驶机动车辆或者在地面管道设施、架空管道设施上行走; (五)危害管道设施安全的其他行为。 第十七条 穿越河流的管道设施,由管道企业与河道、航道管理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安全保护范围,并设置标志。 在确定的安全保护范围内,除在保障管道设施安全的条件下为防洪和航道通航而采取的疏浚作业外,不得修建码头,不得抛锚、拖锚、掏沙、挖泥、炸鱼、进行水下爆破或者可能危及管道设施安全的其他水下作业。 4)对第三方破坏,条例规定了保护管道的具体措施,但没有规定如何与周围的相关人员联络,应建议中国石油管道管理者应尽可能的通告管道周围的人群,并应与当地的土地拥有者/占有者取得联系

37、,还应对管道输送的情况作定期的告之相关人员。6.4 天然气输送管线建设的要求 1)应对高压天然气输送钢制管道的设计和建设作如下规定。A、管道公司应考虑三个典型的区域(表示为R,S和T)来描述了管道周围的区域环境。B、为了保护公众免于遭受与管道操作相关的危险,这区域类型要求不同的管道设计标准。C、按邻近管道的每一单位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决定这一区域是乡村(R)、市郊(S)、还是城镇(T),据此来选用适用的标准。关于区域的划分如下: R型乡村区域,其人口密度不超过2.5人/万平方米 S型市郊区域,其人口密度超过2.5人/万平方米,并可能随着住宅区、学校、商店等等广阔的发展 T型城镇(或城市)集中区域

38、,其人口密度高,有高层的建筑物、密集的交通和许多地铁服务。2)对管道覆盖物及管理的应满足的要求 保证最小的覆盖深度 保证在交通道路附近管道的最小壁厚 保证在市郊区域,保证对壁厚小的一些管道采取相应保护形式 保证检测和监测制度7 第三方事故数据库统计分析7.1 目的1)按照欧洲管道事故数据库(EGIG)和统计方法建立中国管道事故数据库欧洲管道事故数据库(EGIG)(1982年,六个欧洲天然气输送系统管理者决定共享管道输送系统数据,并命名为欧洲管道事故数据库)2) 中国石油管道管理者应组建一个共享数据库,提供符合中国国情的事故频率统计源。鉴于天然气输送事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被提到重要的地位,各地

39、区公司需共同组织和管理。3)EGIG数据源包含欧州所有主要的天然气输送管理组织,这些管理组织是: Dansk Gasteknisk Centre a/s,由DONG(丹麦)提供 ENAGAS,S.A.(西班牙) Gaz de France(法国) N.V.Nederlandse Gasunie(荷兰) Ruhrgas AG(德国) S.A.Distrigaz(比利时) SNAM S.P.A(意大利) SWISSGAS(瑞士) BG Transco4)使EGIG数据库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可信赖的信息来源。中国石油主要借鉴该数据库的统计分析模式建立自己的数据类型和统计分析模型。7.2 特别说明 由于

40、国情不同,第三方破坏的事故频率统计数字与欧洲统计具体数字有很大差别,但事故数据的内容和统计方法可以使用,中国石油管道应按以下统计模型和方法进行国内管道数据库的建设和分类,建立相同的统计方法。7.3 损害分类EGIG的管道第三方破坏数据库中收集来的自1970年至1997年间的管道事故数据。EGIG对这些数据分析后,制定了如下标准,中国石油管道应采用这些标准: 天然气泄漏、断裂 与陆地管道输送事故相关因素A、设计压力超过了15 BarB、外面安装防护围墙C、无其他配套的设备,例如除了管道本身之外的阀或构件。损害以泄漏的尺寸为基础分: 孔,缺陷的直径尺寸不超过2厘米 洞,缺陷的直径尺寸超过2厘米,小

41、于或等于管径 断裂,缺陷的直径尺寸超过管径被记录的事故,导致其发生的最原始的原因如下: 第三方行为破坏 腐蚀 建造过失或材料缺陷 不停输修复造成的过失 地震 其它不确定因素7.4 管道事故统计分析7.4.1 概要第三方行为破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管径 埋深 壁厚 建设用材料等级/屈服强度7.4.2 确定第三方事故频率与管径的关系EGIG提供的数据统计中,给出了由于外界冲击造成孔、洞和断裂泄漏尺寸,需确定事故频率与不同的管径范围及损害类型的关系,数据可见表7-1表7-1 第三方行为破坏导致的事故频率与管道管径的关系直径(英寸)直径(毫米)损害分类 (1000公里年)总计(1000公里年)

42、孔洞断裂0-40-1000.2310.3140.1570.7025-10125-2500.0860.2520.0710.40912-16300-4000.0550.1050.0310.19118-22450-5500.0180.0180.0250.06124-28600-700-0.0090.0090.01830-34750-850-0.0120.01236-40900-1000-40+1000+-从分析的目的,事故的频率是利用管径范围的中点值确定的。在0-100mm这个管径范围中,中点值被认定为100mm,因为自从有天然气管线传输以来,用到的管道管径没有小于75mm的。 BG Transco

43、管道管理数据库已经证明了:在管道管网中0-100mm范围内的管道,有70的管道管径是100mm。在1000mm以上的范围中,中点值被认定为1050mm(或42英寸)。BG Transco管道管理数据库已经证明了:在管道管网中1000mm以上的管道,有95的管道管径是1050mm。7.4.3 使用统计技术估计未统计的管道事故频率 A)管道公司应使用每千公里*年事故频率,以及伤害类型的事故频率值。如表7-2。表7-2 估计为统计的第三方行为破坏导致的事故频率值(黑色)直径(毫米)中点直径(毫米)损害分类 (1000公里*年)总计(1000公里*年)孔洞断裂0-1001000.2310.3140.1

44、570.702125-2501870.0860.2520.0710.409300-4003500.0550.1050.0310.191450-5505000.0180.0180.0250.061600-7006500.0180.0090.0090.036750-8508000.0180.0090.0120.039900-10009500.0180.0090.0120.0391000+10500.0180.0090.0120.039B)统计分析预测,对于较小管径,事故频率总和要大于稍大一些管径管道的事故频率总和。7.4.4 线形回归统计方法估定事故频率数值模型1)为了估定管径大于900mm管道的事故频率值,通过对管径小于900mm管道事故频率值研究,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2)在数据的分析中,用以10为底的对数表示第三方行为破坏的事故频率值。在使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中,用对数表示的事故频率总和被定义为“Y”,管径的中点值被定义为“X”。在线性回归分析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X系数和常数。参数被输入到下面的方程式,给定的X值来确定Y值:Y=(M*X)+ C 1其中:Y=第三方行为破坏事故频率总和的对数 (公里*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