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调整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057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32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调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内蒙古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调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内蒙古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调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内蒙古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调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内蒙古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调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调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调整版).doc(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XX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XX市XX旗境内,XX煤田XX详查区西北部外围,行政区划隶属XX旗XX镇,地理坐标为:。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认定内蒙古自治区XX煤田XX矿区XX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本矿井可采煤层3层,即62上、62、62下,保有资源储量2162万吨,其中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984万吨,预测的资源量(334)178万吨。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974.33万吨。原XX煤矿始建于1999年6月,由煤矿自行组织设计施工,于2000年6月投产。主采煤层为62煤层,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技改后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现有主、副两个斜井井筒

2、,沿6-2煤层布置,而且弯曲太大。2007年由枣庄市工业设计院编制的内蒙古XX旗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修改),新掘一主斜井作为主提升,改造利用矿井原有主、副斜井作为矿井的副斜井和回风斜井,矿井采用一个水平开采全井田。采用高档普采采煤工艺,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在矿井实际施工中,因为揭露的地质条件的变化及地表公路的改道等,对采区及工作面作了适当的调整,为了提高矿井的机械化程度,工作面采用综采。针对矿上实际施工中所作的调整,此次改扩建设计调整版对开拓、采区工作面作适当调整,并完善通风、供电系统、地面生产系统等,使XX煤矿尽早验收投产。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结构简单,断裂等构造较少,开

3、采技术条件较好。通过矿井改扩建,进一步优化开拓布置,因地制宜地少布置岩巷;简化辅助设施和生产环节,采用较先进的工艺、设备,合理集中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选用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将矿井改扩建成为一座现代化、标准化的矿井,为矿井投产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一、设计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遵守有关的技术政策、规范、规程等,本着工程量省、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易施工和易管理等原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系统简化、环节顺畅、安全可靠,进一步提高矿井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设计依据1、内蒙古自治区XX市XX旗XX煤矿有

4、限公司XX煤矿设计委托书;2、内蒙古义民资源勘查与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XX煤田XX旗XX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3、矿方提供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相关资料;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矿产资源法等法规;6、内蒙古XX旗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修改)。三、改扩建的主要特点及技术经济指标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2、本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斜井采用皮带输送机运输,担负矿井煤炭运输和进风,兼作安全出口;副斜井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担负矿井主要进风,兼作安全出口;回风斜井担负矿

5、井的回风及安全出口。3、矿井采用一个水平一个采区开采全井田,矿井主斜井井筒落至62下煤层内,沿62下煤层穿过采空区后,沿6-2煤层布置;辅助运输布置在62煤层中。4、采用综采采煤工艺,首采工作面位于运输大巷的南侧62上煤层内,采用微倾斜走向长壁采煤工艺,矿井配备一个采煤工作面,三个掘进工作面达产。5、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设专用回风巷。6、井下运输:主运为皮带,辅助运输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7、矿井共占地30680m2.8、井巷工程总长度为2949m,掘进体积28427.9m3。其中岩巷599m,半煤岩巷553m,煤巷1797m。9、全员工效为7吨/工。10、矿井总投资为9490.54

6、万元。11、矿井改扩建工期为8个月。12、矿井投资回收期为1.1年。四、问题及建议1、本矿井勘探程度较低,难以对煤层的稳定性、构造、水文、煤层结构及顶底板岩性等做详细分析,建议建设、生产期间做进一步补充勘探工作。2、本矿井井田内的钻孔封孔质量不详,对封闭不合格钻孔,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3、本矿井的主要地质灾害是矿井开采后形成的地表裂缝,煤层顶板上覆地层岩性结构、矿井充水因素不详;水文地质条件可能会对矿井开拓、生产产生影响,建议矿井生产时加强顶板冒裂带形成高度的规律性研究,防止矿井发生意外。对地表裂缝须尽可能进行及时充填,并在裂缝区设警示标。4、本矿井是在已有井筒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建议矿井

7、进一步做好防洪设施和防洪措施的准备工作。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位置与交通1、位置XX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XX市XX旗境内,XX煤田XX详查区北部外围,行政区划隶属XX旗纳日松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7471103923北纬3921453923062、交通矿区位于XX旗西南部的纳日松镇境内,矿井西距曹羊公路约5km;沙羊公路(沙圪堵镇XX镇)经矿区东部通过,两条公路均为主要交通干线。准东(XXXX)铁路从矿区北部通过,距矿区直线距离26km,乌苏沟集装站距曹羊公路仅8km,边府公路(边家壕府谷县)在矿区南部通过,距矿区仅1.5km。XX镇向北与沙圪堵镇以砂石公路相通

8、,该公路从矿区内东南角通过,约在66km处与109国道(北京拉萨)相接;XX旗沙圪堵镇经109国道向西106km至XX市XX区,向北经薛家湾190km至呼和浩特市,均为柏油路,交通便利。(见交通位置图)二、地形、地貌及水系(1)地形地貌井田位于XX煤田区域性分水岭“XX梁”之南侧,区内地形总体呈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的东部,海拔标高为1340.8m;最低点位于井田的西南部边界处,标高为1198.1m。最大地形标高差为142.7m。一般地形海拔标高在13251250m之间,一般高差为75m左右。区内属典型的高原侵蚀丘陵地貌特征,植被稀疏,枝状沟谷十分发育,地形较为复杂。(2)水系推锚沟位于井田

9、西界附近,敖包沟及次一级沟不拉沟位于井田东部,纳林沟位于井田南部。这些沟谷水流,均由北向南分别流入川掌沟和沙梁川,然后向东南方向汇入陕西省境内后称孤山川,最终注入黄河。上述沟川发育有季节性流水,旱季干涸,在雨季大雨后可形成短暂洪流。三、气象及地震(1)气象矿区内属半沙漠、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春秋干燥多风,昼、夜温差大。区内多风,主要集中在4-5月及10-11月,平均风速2.3m/s,在春季极易形成沙尘爆。无霜期平均为165天,霜冻、冰冻期平均为195天,结冰期在每年11月至次年3-4月,最大冻土深度1.5m。(2)地震据中科院地震局提供的地震资料,XX市附近地区地

10、震动峰值重力加速度为0.05,相当于地震烈度6度,为弱震区的预测范围,历史上亦无破坏性地震记载。四、电源、水源1、电源XX煤矿地面10kV变电所两回路电源线均从相距约5.45km纳林庙一矿35kV变电站10kV不同母线段接取。2、水源矿井给水水源选用第四系潜水。工业场地内原有深水井,供水能力约为160m3/d可满足煤矿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技改后,随着用水量增加,生产生活用水水源除现有水源继续使用外,由XX旗科源水务有限公司供给。五、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将原XX煤矿与通达煤矿合并规划为60万t/a的现代化矿井。原通达煤矿始建于1998年,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

11、30万吨。主采6-2煤层,斜井开采,长壁式采煤,煤柱支护,炮采落煤,装载机装煤,自卸车运煤。截至2006年3月31日,已动用资源量47万吨。矿井采掘揭露煤层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底板泥岩,正常生产时涌水量30m3/d左右,采掘过程中未发现涌水、冒顶及底鼓等现象,亦无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所反映的开采技术条件简单。六、矿区经济概况本区位置较为偏僻,多年来由于受交通条件制约,经济比较落后,居民多以从事农业为主,牧业次之,但由于土地贫瘠,可耕地少,经济不发达。近几年来,随着XX煤田的大力开发,交通运输条件有所改善,煤炭开采业逐步成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和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区内除煤炭开采外,无其他工业企业。七

12、、周边煤矿矿区北部与白家梁煤矿相邻。开采6-2煤层,为斜井开采,放炮落煤,四轮车运输,生产期间涌水量200m3/d左右。在采掘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事故,开采技术条件简单。八、其它建设条件钢材、木材、水泥需从XX、包头等购入,砖、砂、石等材料均可在本地解决。外购材料由矿井运煤车辆回程运输。第二节 地质特征一、区域地质(一)区域地质地层XX煤田为侏罗纪早中世大型含煤建造,三叠系延长组(T3y)在大多数地段都是侏罗系含煤地层延安组(J1-2y)的沉积基底。本区由于沉积了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其沉积厚度较小,不含可采煤层。除此之外,区域地层系统尚未包括侏罗系的延安组(T1-2y)、直罗组(J2z)

13、、安定组(J2a),上侏罗下白垩统的志丹群(J3K 1 zh),第三系(N2)、第四系(Q)等地层。(详见表1-2-1)。表1-2-1 XX煤田区域地层简表系统组厚度(m)最小-最大岩性描述第四系全新统(Q4)0-25为湖泊相沉积层、冲洪积层和风积层。上更新统马兰组(Q3m)0-40浅黄色含砂黄土,含钙质结核,具柱状节理。不整合于一切地层之上。第三系上新统(N2)0-100上部为红色、土黄色粘土及其胶结疏松的砂质泥岩,下部为灰黄、棕红、绿黄色砂岩、砾岩,夹有砂岩透镜体。不整合于一切老地层之上。白垩系下统志丹群XX组(K21zh)40-230浅灰、灰紫、灰黄、黄、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沙砾

14、岩、泥岩、砂岩互层,夹薄层泥岩灰岩。交错层理较发育。顶部常见一层中粗粒砂岩,含砾,呈厚层状。伊金霍洛组(K11zh)30-80浅灰、灰绿、棕红、灰紫色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细砾岩、中夹薄层钙质细砂岩。斜层理发育,下部常见大型交错层理。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侏罗系中统安定组(J2a)10-80浅灰、灰绿、黄紫褐色泥岩、砂质泥岩、中砂岩。含钙质结核。直罗组(J2z)1-278灰白、灰黄、灰绿、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下部夹薄煤层及油页岩,含1煤组。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中下统延安组(J1-2y)78-247灰灰白色砂岩,深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

15、泥岩和煤。和煤。含2、3、4、5、6、7煤组。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下统富县组(J1f)110上部为浅黄、灰绿、紫红色泥岩,夹砂岩。下部以砂岩为主,局部为砂岩与泥岩互层,底部为浅黄色砾岩。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三迭系上统延长组(T3y)35-312黄、灰绿、紫、灰黑色块状中粗砂岩。夹灰黑、灰绿色泥岩和煤线、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中统二马营组(T2er)87-367以灰绿色含沙砾岩、砾岩、紫色泥岩、粉砂岩为主。此表依据内蒙古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17队1990年编制的XX煤田地质图资料(二)区域地质构造XX煤田大地构造分区属华北地台XX台向斜XX隆起区(级构造单位)之东北部,总体构造形

16、态表现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向210左右,倾角一般15,局部地段倾角略有增大,地层沿走向和倾向有宽缓的波状起伏,无大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仅在煤田东部有少量高角度正断层,未见岩浆岩侵入体,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从大地构造发展来看,燕山运动初期(早侏罗世)XX隆起区处于相对的隆起状态,沉积间断,普遍缺失富县组(J1f)沉积,形成延安组与下伏地层延长组之间的假整合接触关系。燕山运动早中期盆地稳定发展,沉积了延安组(J1-2y)、直罗组(J2z)和安定组(J2a);至燕山期末(白垩纪)盆地整体开始抬升、萎缩,喜山期(白垩纪末)盆地进一步萎缩,仅在较小的范围内形成了第三系上新统(N2),与下伏地层

17、延安组(J1-2y)呈不整合接触关系。二、井田地质(一)地层井田位于XX煤田东南部,新生代的地质营力在该范围内表现强烈,含煤地层延安组上部被剥蚀,而残存部分也被树枝状沟谷切割破坏,地层初露不全,根据地形地质填图和地表出露以及钻孔揭露的主要地层有: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Q3+4)。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1f)为本井田含煤地层的沉积基底。钻孔中所见岩性上部以紫色为主的杂色泥岩夹薄层中细砂岩,局部夹鲕粒,鲕粒成份以方解石为主。钻孔中金揭露该组上部地层,揭露最大厚度29.93m。2、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为矿

18、区含煤地层,广泛出露矿区西部的推猫沟及其支沟两侧,东部不拉沟也有出露,共含5、6两个煤组,根据地质填图成果及岩煤层对比,即岩性组合特征及含煤性分析,矿区延安组地层只残存一岩段和二岩段下部,其它地层因遭受后期剥蚀而不存在。(1)第一岩段(J1-2y1):从延安组底界至5煤组顶板砂岩底界止。在井田内地表的各支沟两侧广泛出露;由于受第四系残坡积物的覆盖,部分地段地表呈零星出露。岩性组合为一套浅灰灰白色细砂岩、少量中粒砂岩,灰色至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5与6煤组。(矿区北部5煤组大部被剥蚀)钻孔揭露地层厚度89.19138.52m。平均107.11m,与下伏富县组呈整合接触。(2)第二岩段(J

19、1-2y2):该岩段由5煤组顶板砂岩底界至3煤组顶板砂岩底界,一般含有3、4两个煤组。本区由于上部被风化剥蚀,只残存下部地层。据M009号孔中揭露厚度25.88m,岩性为浅灰、灰色、灰白色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3、第三系上新统(N2)据M006、M009、M107号钻孔揭露,岩性组合为一套浅红色砂质岩和泥岩,含丰富的呈层状钙质结核,基本处于未完全固结成岩的较疏松状态,钻孔揭露厚度10.4080.20m,平均34.59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4、第四系(Q3+4)矿区广泛出露,由冲洪积物、残坡积物及少量次生黄土和风沙组成。冲洪积物分布于枝状沟谷谷底,岩性由砾石、

20、冲洪积砂积粘土混杂堆积而成;残坡积物及少量次生黄土分布于山梁坡脚地带,由砂及砾石组成,局部地段含少量次生黄土;风积沙主要分布缓坡洼地中,以粉细砂为主。矿区厚度一般78灰绿色中、粗粒砂岩为主0.000308-0.253C1-KNaHCO3C1SO4-Na(二)井田水文地质特征井田地处干旱的半沙漠地带,地形总体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区内大面积被第四系风积沙(Q4eol)覆盖,水系不发育。据原详查报告资料,含水岩组依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力性质不同,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承压水含水岩组两类。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该含水岩组岩性主要为冲洪积砂砾石、风积沙以及残坡积砂

21、土、风积砂、残坡积砂土、黄土分布于矿区的梁峁及山坡上,地形不利于储水,均为透水而不含水层。冲洪积砂砾石主要分布于区内各沟谷之中,构成松散层潜水的主要含水层。该含水岩组富水性性一般较弱,水位、水量受降水影响较大。一般雨季水量明显增加,旱季锐减,个别泉、井甚至干涸。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承压水含水岩组根据钻探揭露及地质填图成果分析,本区由于受新生代以来的剥蚀,延安组上部地层大面积剥蚀,仅残存了延安组中下部及富县组地层。因此区内仅存的碎屑含水岩组为延安组和富县组。(1)延安组:区内大面积分布,由于上部受剥蚀而残缺不全。残存厚度变化较大。岩性组合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细砂岩,深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

22、及煤层。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煤层及中、细粒砂岩。由于本区未做专门性水文地质工作,故利用邻区资料对其作概略评价。据XX西段M304号钻孔(在井田SE70方向,距井田直线距离5km)抽水材料:该含水岩组水位埋深36.33m,水位标高1246.51m、水温8,q=0.000565L/sm,渗透系数K=0.00153m/d,接受大气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并以侧向径流方式派出区外,水质类型为CaNaMgHCO3 型水,PH=7.4。因此,含水层的富水性弱,导水性能差,由于大气降水的补给量小,地下水径流条件差,所以含水层的补给条件差。(2)富县组:在本区广泛分布,岩性以紫红色、杂色砂质泥岩、泥岩夹基底式胶结中、

23、细粒砂岩为主。但由于其岩性胶结致密,地层透水性能差,富水性极弱,为相对隔水层,连续性好,隔水性能较好。(3)火烧岩体的水文地质特征:煤层靠近地表部分发生自燃后,有机物燃烧逸散留下燃烧灰渣,形成很大空间,煤层顶底板岩石由于烘烤与冷凝作用,节理、裂隙相对发育,构成地下水运动和储存的良好场所。据原报告水文钻孔抽水试验资料:一般涌水量Q=0.000565 L/sm, 渗透系数K=0.00153m/d,含水层厚度一般为26.92m。该含水层补给来源广泛,有大气降水直接渗入补给,有第四系孔隙潜水补给,还有煤系地层地下水的补给。火烧岩体裂隙、空洞十分发育,径流畅通。水质类型为HCO3 CaNaMg型水,火烧

24、岩裂隙将对邻近的煤矿巷道发生强烈的冲水作用,开采下部煤层时,若冒落裂隙带勾通火烧岩裂隙水,也可引起强烈冲水,故在开采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矿井涌水量的变化情况,防止突水事故发生。3、煤层顶底板的富水性本区位于XX煤田的浅部,所开采6-2上 煤层在矿区范围内有煤层露头出露,地下水和水表水补给条件差,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特别是开采下部煤层时,煤岩地层含水将有所增加,提请开采中注意观察井巷中的变化,防止突水事故发生。4、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本区构造为一向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15左右,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单斜为主,如果地层中含水,则其地下水的径流方向将由北向南,核实区内主要可采煤层在北部和南部。5、老

25、窑水文地质在矿区范围内的小窑、老巷,由于年代久远,井口坍塌无法调查其积水情况,提请煤矿在开采中继续调查古窑的分布情况,随进度进行采掘工程平面图修补,指导掘进巷道,严禁与老巷打通,并注意老巷涌水。(三)井田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复杂程度评价区内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延安组(J1-2y)含水岩组,富水性微弱(q0.11/sm);直接充水含水层的补给源均以贫乏的大气降水为主,据此初步将本区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第一类第一型,即孔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型。(四)矿井涌水量根据矿井地质报告提供的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并结合矿井实际生产中的涌水量情况,报告中预计矿井达到60万t/a设计生产能力时,井下正常涌水量为10

26、m3/h,最大涌水量20m3/h。(五)煤矿开采中注意的水文地质问题1、矿区西部煤层露头区,推猫沟中的第四系冲洪积层直接覆盖于煤层露头上,在雨季水集中或山洪爆发时,沿煤层裂隙易涌水、涌沙,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水害的发生。同时,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当开采面低于沟谷时,井下涌水量有可能加大,生产中应注意,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2、煤矿井口应选择在当地最高洪水位线以上,避免洪水淹没矿井。3、矿区北部有废弃的小窑,其分布范围、积水情况不清,煤矿在今后生产中应查明其分布范围和积水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水害的发生。五、其它开采条件1、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区内主要可采煤层6-2上 、6-2 煤层顶板以砂质泥

27、岩及粉砂岩类为主,其次为粉砂岩类和砂岩类;底板以砂质泥岩类、粉砂岩类为主,局部地段为砂岩类。从邻区勃牛川普查区的资料来看,岩石质量状态多属中等的,软弱半坚硬岩类。本区岩石力学样测试资料时间较长,可靠程度低,建议煤矿在生产中加强工程地质方面的工作,采集一定数量的力学测试样品;查明各可采煤层顶底板工程的地质特征,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依据。矿区内可采煤层的底板岩性砂岩或泥岩类为主,由于泥岩类强度大多较低,且遇水易软化、膨胀,顶板维护比较困难,冒顶出现比较多。因此将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划分为第三类第二型,即层状岩类,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型。区内岩层的变化大,不能放松对煤层的顶板防护工作,根据不同的部位,不

28、同的岩性应予以区别对待。如:砂岩类吸水后,抗压强度减弱,只有原来的一半,将改变原有的自然状态。煤层底板的泥岩,吸水后岩石易软化,对矿井的开拓不利。在生产中要加强对这些工作的研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免造成危害。2、瓦斯据邻区钻孔煤层瓦斯成份测定:CH40.00%,CO21.818.59%,N291.4198.19%、属CO2N2、氮气沼气带,即瓦斯风化带,均为低沼气煤层。据小窑调查亦未发生过瓦斯爆炸事故,故本区一般无破坏性瓦斯危害。3、煤尘煤层挥发分是煤尘爆炸的重要影响因素,本区煤层挥发分均在32.4638.83,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4、煤的自燃倾向性本区各主要可采煤层为低变质的长焰煤及不

29、粘煤,煤中水分含量较低,挥发率高,化学性能好,其自燃发火倾向性必然很强。据煤层自燃发火趋势的煤样测试结果,煤层还原样与氧化样燃点之差(T0)一般在1830之间,着火温度T350,倾向为易自燃煤,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采取适宜的采掘方法,产出的煤炭应合理堆放,尽量缩短堆放时间,避免因煤的自燃造成损失,污染环境。5、地温据邻区钻孔简易地温测成果,地温值13.413.7,无地温异常,故本区属正常地温区。六、煤质与煤的用途(一)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1、物理性质:矿区内煤呈黑色、条痕褐黑色、弱沥青沥青光泽、条带状结构、棱角状、参差状断口、层状构造,内生裂隙较发育,局部充填黄铁矿结核或方解石薄膜,燃点30

30、0左右,燃烧试验其残存呈灰白色粉末状。2、煤岩特征:矿区各煤层煤岩组分以暗煤为主,夹亮煤、镜煤条带,见丝炭;宏观煤岩类型为半暗型煤。主要可采煤层显微煤岩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其含量为46.063.5,半镜质组含量为7.520.9,丝质组含量为23.437.9。煤中矿物杂质含量较低,以粘土组为主,含量1.28.4左右,硫化物组含量最低,测值0.0,碳酸盐组、氢化物组含量一般均小于2。根据国际显微煤岩类型分类原则,矿区内煤为微镜惰煤。(二)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和煤类1、化学性质本次核实根据利用原报告3个钻孔资料,经统计,各可采煤层煤芯煤样分析结果见表1-2-4。表1-2-4 煤芯煤样化验测试结果统计

31、表煤层号洗选情况工业分析()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Qnet,d(MJ/kg)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St.d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P,d%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煤类MadAdVdaf5原9.519.51(1)4.004.00(1)34.4134.41(1)29.2029.20(1)0.240.24(1)0.0210.021(1)洗11.6211.62(1)3.423.42(1)31.7031.70(1)0.290.29(1)0.0160.016(1)6-2上原8.8310.729.47(3)4.409.406.46(3)34.0535.0724.50(3)28.4029.7529.25(

32、3)0.170.230.30(3)0.0300.0470.039(2)BN31洗8.9711.5110.10(3)3.434.183.79(2)32.9534.3333.54(3)31.70(1)0.130.220.18(3)0.0330.0350.034(2)6-2原8.7210.199.26(3)5.199.077.50(3)33.4134.8734.59(3)28.8029.6329.09(3)0.210.230.22(3)0.0220.0700.041(3)BN31洗9.1410.589.72(3)3.844.304.03(3)33.0734.7133.94(3)30.65(1)0.2

33、00.270.23(3)6-2下原8.9110.039.35(3)6.098.206.90(3)33.4138.5336.28(3)28.8130.1020.34(3)0.210.370.27(3)0.0110.0380.025(3)BN31洗8.9711.9810.48(2)3.083.823.45(2)35.2837.2436.26(2)0.240.360.30(2)据表1-2-4及原报告资料矿区内各主要可采煤层的化学性质分述如下:6-2上 煤层:低灰低中灰,特低硫低中硫,特低磷的不粘煤。6-2煤层:低灰低中灰,特低硫低中硫,特低磷的不粘煤。6-2下煤层:低灰低中灰,特低硫低中硫,特低磷的

34、不粘煤。各煤层经洗选后,干燥基灰分均有降低,都在10以下。据原报告资料,煤中锗、镓含量在07PPm之间,钒019PPm,均未达到工业利用品位。2、工艺性能(1)原煤干燥基低位发热量(Qnet,d):5号煤层原煤发热量29.20MJ/Kg;6-2上煤层原煤发热量28.4029.75 MJ/Kg ;平均29.25 MJ/Kg,属高热值煤; 6-2煤层原煤发热量在28.8029.63 MJ/Kg 之间,平均29.09 MJ/Kg ,属中高热值煤;6-2下煤层原煤发热量在28.8130.10 MJ/Kg,平均29.34 MJ/Kg;均属特高热值煤。(2)灰成分、灰熔融性:区内煤灰主要成分为:SiO2

35、39.5952.92,AlO3 10.3120.70,Fe2O3 5.588.60,CaO 9.8624.50,SO3 5.579.08;灰熔融性(ST)一般在11801250之间,属低熔灰分。(3)低温干馏(Tar,d):6-2上煤层一般为7.438.04%,6-2煤层一般为7.198.35,62下煤层为8.289.42。各煤层均富油煤。3、煤类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低变质煤的分类指标为洗煤(Vdaf)、粘结指数(GRI)、透光率(Pm)。区内煤粘结指数为0,挥发分一般均在37%以下,煤类属不粘煤(BN31)。(三)煤质评价及工业用途评述1、煤质评价根据本次利用钻孔煤芯煤样

36、测试结果,结合XX详查区内其他煤样的分析结果,对矿区内煤层做出如下评价:(1)矿区内煤为低灰低中灰、特低硫低中硫、特低磷的不粘煤;(2)各煤层均为高热值煤;(3)煤灰熔融性低,为低熔灰分;(4)各煤层煤岩组分鉴定结果表明,其惰性组分含量较高;(5)煤中微量元素、有害元素含量低。2、工业用途评述矿区内煤层煤是良好的动力用煤。适用于火力发电、工业锅炉及民用燃烧。也可在建材工业、化学工业中作焙烧材料。粉煤加粘结剂成型还可制作煤砖、煤球等。七、井田勘探程度及存在问题(一)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取得的主要成果1、查明了矿区含煤底层的煤性、煤层层数,可采煤层数、煤层厚度、煤层的分布。可采范围、稳定程度以及煤层的

37、顶底板岩性,为今后的煤矿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2、基本查明了矿区煤层的煤质特征,并确定煤为:特低硫低硫分、特低灰低灰分、高热值特高热值煤,煤类为不粘煤。3、基本查明了矿区构造特征。煤层产状平缓,倾角13度。4、对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作出了评价。煤田地层以空隙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类型即第一第二类型水文地质条件。矿井位于煤田的浅部,矿井中无水。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流经方向为由北向南。但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浓度加大,特别是钻孔附近因封孔质量不佳导致各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矿井涌水量会相应增大。5、对矿区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做出了评价。开采煤层顶底板岩石无力性质为软弱半坚硬岩石,煤层中瓦斯含量低,煤有自燃的倾向性,煤尘有爆炸危险性。以上不利条件提请煤矿注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6、对煤矿建设进行了环境地质评述,指出了矿山开采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并提出可相应的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