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361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5.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doc(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提交单位:云南省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二一三 年 九 月云南省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提交单位:云南省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 法人代表: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 编 写 人: 审 核: 提交日期:二一三 年 九 月目 录1.前言11.1任务由来11.2工作目的任务11.3工作方法及工作概况21.4方案编制的依据31.5方案的适用年限42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概况及开发利用方案概述52.1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52.2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82.3开发利用方案概述83矿山地质环境条

2、件123.1自然地理123.2地形地貌133.3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143.4水文地质条件183.5工程地质条件203.6矿体(层)地质特征223.7矿山及周边其它人类工程活动情况233.8小结23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234.1评估范围和级别234.2现状评估274.3预测评估304.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及矿山建设适宜性38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455.1分区原则及方法455.2分区评述46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486.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486.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496.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517.矿山

3、地质环境防治工程527.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537.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577.4浇灌设施配套工程598.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598.1编制依据598.2估算结果608.3进度安排699.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699.1保障措施699.2效益分析7110结论与建议7210.1结论7210.2建议74附图目录1、云南省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1:1000)2、云南省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图(1:1000)3、云南省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1:1000)4、云南省xxxxxxx采石场(石

4、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部署图(1:1000)附件目录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勘查、设计资质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人员培训证书3、委托书4、交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承诺书5、采矿证(复印件) 云南省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1.前言1.1任务由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是为实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遏制、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矿业权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和和各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对矿山

5、地质环境进行监督管理的依据。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既立足于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又考虑了企业和矿山的实际,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并举,力求让企业以此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和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云国土资办20108号)要求,云南省xx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委托我单位承担了“云南省xx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

6、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工作,并按相关规范技术要求编制完成本方案。1.2工作目的任务工作目的是:通过对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对地质环境影响和破坏程度进行现状评估,分析预测和评估矿山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经济适宜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方案及措施,为矿山办证、征地、开发建设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等提供地质科学依据。工作的任务主要为:1、基本查明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并对矿山现状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土地资源影响和破坏程度等进行评估。2、预测和评估矿山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可能诱发和遭受地质灾害

7、的危险性、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土地资源影响和破坏程度,评价矿山建设适宜性。3、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进行分区。4、提出具体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方案及措施,估算出防治经费,提出工程计划步骤和资金安排。1.3工作方法及工作概况(一)工作方法本次工作采取以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为主,结合社会调查,充分收集利用前人地质成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相关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区域和矿区地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现状等资料,进行现场踏勘,编写工作设计。第二阶段(野外调查阶段)

8、:进行野外地质环境调查。第三阶段(室内报告编制阶段):综合整理、分析、研究收集的成果资料和野外调查资料,编制方案和相关的图件。(二)工作概况本次工作以1:1000矿区地形地质图为底图,一般采用路线穿越法和地表追索法相结合,用便携式GPS垂直地层、构造线走向和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对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发育地带、沟谷、地下水露头等地方进行追索、观察、描述和拍照。野外工作自2013年6月19日2013年6月24日,实际完成1:1000环境地质调查0.130271km2;工程地质剖面测绘640m;各类调查点16个,拍摄照片12张。随后转入室内进行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制工作。1.4方案编制的依据(一) 政策

9、、法规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云国土资环发2004267号,2004年6月21日)。3)关于做好小型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国土资环200311号,2003年11月7日);4)云南省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5)云南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2月;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 第44号)。(二) 技术规范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2)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

10、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4)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国土资环200001号);5)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国土资源部,2006年 4月);6)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l:50000)(DZ/T 00971994);7)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T l4158-93);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GB50021-2001);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三)技术资料1)区内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1972年由云南省

11、区域地质调查局在矿区周边进行过区域地质调查,提交了1:20万昭通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对矿区周边的煤矿、铅锌矿、铁矿等做了初步调查。2)云南省xx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云南省地质矿业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2013年8月。3)云南省xx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云南省曲靖中安矿业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8月。1.5方案的适用年限根据2013年8月曲靖开发区中安矿业咨询有限公司提交的云南省xx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该矿山设计利用石灰岩矿122b级349.06万吨(129.28万立方米),矿山设计采出石灰岩矿资源

12、量314.18万吨(116.36万立方米)。生产规模为年采矿石量(1.11万m3)3万吨,矿山总服务年限为105年。根据储量核实报告,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105年。综上所述,云南省xx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总年限为105年(编制年限为2013年9月开始至2118年9月,考虑到矿山的服务年限较长,后期地质环境及各项治理费用单价可能有较大变化,因此确定本次云南省xx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适用年限为5年,即适用年限2013年9月开始至2018年9月。以后根据矿山开采情况每5年修编一次,直至矿山服务年限满闭坑后12年,

13、确保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的持续进行。2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概况及开发利用方案概述2.1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2.1.1矿山地理位置云南省xxxxxxx采石场位于xxx46方向,平距约32.7 公里处。行政区隶属云南省xxxxxxxxx委会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504321050440,北纬:273302273311。采矿范围由4个拐点界定, 矿区面积0.35991km2,开采标高为16221490m。矿区范围共由4个拐点圈定,矿区范围内无其他探矿权、采矿权置。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下表。 矿区范围边界拐点坐标表 表11北京54坐标西安80坐标拐点号XYXY矿1矿2矿3矿4矿区面积(

14、km2)矿区距xxx城平距约32.7公里。交通方便,东邻堰塘、母享,南接林口,西连果珠,北抵大湾、花朗,并与毗县威信的石坎、水田接壤,是东半县的交通枢纽,(见交通位置图1)交通位置图12.1.2社会经济概况区内居民以汉族为主,杂居少数、彝族、苗族等,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少,劳动力充足。农业结构较为简单,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次为小麦、水稻、荞麦等,主要盛产烤烟、辣椒、花生、大蒜、蔬菜等经济作物,烤烟是以勒镇的主要经济作物。镇内主要有少量的煤、银、铅锌、铜等矿产资源。畜牧业养殖以羊、牛、马为主。2.2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矿区尚未开始开采,目前没有个采场,采场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采场位于采矿许

15、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内,矿山应严格按照设计开采,矿山采用直接开挖取岩,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开采,开采边坡角坡度50。设计采场位于矿区的南东部,形态呈半圆形展布,坡面总体较陡,陡面最大高差约20m,长约207m,宽约30m,最大坡度角约6070,面积约6210m2,现有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位于矿区南东部占地面积约1000m2。2013年8月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提供云南省xx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经评审备案的(122b类)资源储量为该矿山设计利用石灰岩矿122b级349.06万吨(129.28万立方米),矿山设计采出石灰岩矿资源量314.18万吨(116

16、.36万立方米)。生产规模为年采矿石量(1.11万m3)3万吨,矿山总服务年限为105年。根据储量核实报告,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105年。2.3开发利用方案概述2013年9月,云南曲靖中安矿业咨询有限公司完成了云南省xx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利用石灰岩矿资源量(122b级)349.06万吨(129.28万立方米),矿山设计采出石灰岩矿资源量314.18万吨(116.36万立方米)。生产规模为年采矿石量(1.11万m3)3万吨,矿山总服务年限为109年,产品方案为石灰岩矿原矿。2.3.1矿山工程布局(1)露天采场露天境界确定的原则:1)开采境界不超过采矿权范

17、围边界;2)露天采场具有安全稳定的最终边坡。3)在安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利用资源。4)区内石灰岩矿体全部出露地表,开采时剥离量极少。根据上述露天境界确定的原则,结合矿石资源分布情况,确定设计露天采场开采标高为16221490m,露天采场长207m,宽30m,最低开采标高1490,最高开采标高1622,开露天采场布置见附图1,露天采场参数如下:露天采场底部标高: 1490m露天采场最高台阶标高:1622m露天开采最高点:1622m露天开采终了边坡坡顶线标高:1622m露天采场开采最大垂高:132m露天采场开采终了最大垂高:132m露天采场设计采出矿石总量:314.18万吨(116.36万

18、立方米)(2)供水矿区中部山顶侧1620m标高处有130m3高位水池,用于矿山生产、生活用水,水从矿区北部引来。(3)供电矿山主要用电设备为空压机、破碎设备、水泵、机修和办公用电,用电总负荷约160kW,矿山现有电力设施可以满足矿山生产的需求。(4)土建矿山处于才建设期,办公生活区已基本完善,无新增工业设施。建筑物主要有破碎站、办公生活区(位于矿区南东部)。总占地面积约1000m2。(5)废石堆场开发利用方案中未设计废石堆场,开采过程产生的废渣土堆放不当,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建议排土场在建设前,应委托相关资质单位进行排土场的设计,并对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做进一步研究。露天采场产生的少

19、量废土,堆放在临时堆料场内,用于修填矿山公路或回填采坑为后期的土地复垦做准备。(6) 矿山公路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叙述,矿山公路在矿区的北面,主运输道路路面双线宽5m,单线道路路面宽3.5m,道路坡度8%,最小转弯半径为8m,道路长235m。(7)矿山爆破作业矿山爆破作业由西山区民爆队组织实施,大块矿石二次破碎集中进行,小型大块的用挖掘机冲击锤进行二次破碎。进入爆破作业区,按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用专用红旗标记圈定爆区,设警戒线,矿山设立300m的爆破警戒线,并设专职的警戒人员。在显著位置安设明显标志,爆破时由专人值班,严禁任何人员和牲畜进入爆破警戒线内。由于生活区、破碎站布置在爆破警戒线范围内,建议

20、爆破时采取防护措施以减少飞石对的破坏或搬迁至爆破警戒线外。表23主要工程布局表建设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分布情况占地面积露天采场露天采场底部标高1490m,露天采场最高台阶标高1622m,台阶高度10m,最终边坡角小于等于50矿区范围内35991m2供水(高水位池)在矿区南东侧1620m标高处有130m3高位水池矿区范围北西侧供电矿山主要用电设备为空压机、破碎设备、水泵、机修和办公用电,用电总负荷约160kW,矿山用电从石照壁引用,矿山现有电力设施可以满足矿山生产的需求矿区范围内土建本矿山为已建矿山,无新建筑物。矿区南东侧1000m2废石堆场露天采场产生的少量废土和废石可以临时堆在料堆场内,后期运至

21、废石堆场或用于修填矿山公路或回填采坑为后期的土地复垦做准备。矿区南东侧2250m2矿山公路矿山公路在矿区的南东面,道路长235m。矿区范围内北西侧1175m22.3.2开采方式根据矿区地形地貌、矿体赋存条件及矿山现状,云南省xxxxxxxxx采石场(石灰岩矿)的开采方式确定为山坡露天开采,公路汽车运输的开拓方案。台阶自上而下推进,移动坑线开拓。平台内回采工作由北东向南西推进回采。根据矿区范围、矿体埋藏条件、储量分布及矿山的开采现状等情况,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首采台阶为+1490m。根据开采矿段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矿岩的结构、构造,结合现场边坡的稳定情况,并参照同类矿山的实际经验设计确定的采

22、剥工作面构成要求如下:采矿台阶高度: 10m采矿台阶坡面角: 60最小工作平台宽度: 30m开采最终边坡参数最终边坡角: 50安全平台宽度: 3m清扫平台宽度:三个安全平台设置一个清扫平台 8m3矿山地质环境条件3.1自然地理3.1.1气象照片1-1 评估区植被发育情况照片1-1 评估区植被发育情况矿区属暧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同脉多呈南北走向或西南、东北向,冷空气易进入,从西北或东北面进入的冷空气爬坡抬升凝结,景内常云雾缭绕,具有全年气温不高,晴天较少,雨天较多,湿度较大,霜雪凝结较重,夏季不明显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1.3,最冷月平均气温1.2,最热月平均气温20.5,最高气温为

23、33.4,最低气温为-11.9,12月至次年2月为冰冻期。该区降雨量较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914.6mm,其中6-8月份为为雨季,占全年的47%,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427.7mm,历年最小降雨量为688.9mm,历年平均雨日数为230天, 雨日数为全国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以降雨、雪、霜为主。年平均风速较小,多为北西风、北风,年平均风速2.1m/s。区内霜冻、冰雹、暴雨、干旱、低温等灾害性气象较为频繁。3.1.2水文矿区水系不发育,雨季,地表雨水沿地形汇入低缓山沟排出矿区外,矿区附近最低侵蚀标高1480m。3.1.3土地类型及植被评估区内地处荒山地带,仅外围有少许耕地,植被一般,主要为灌木杂草(

24、照片1-1)。植被覆盖率为80%。土地资源类型主要为荒山,土壤贫脊,除沟谷及低洼地带见有少量第四系残坡积层含砂石较多的黄土外,区内主要为中等风化程度的石灰岩。矿区北南东部宽缓低凹地带有极少量村庄及居民点分布。3.2地形地貌评估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北缘,地貌上属构造侵蚀、溶蚀低中山地貌,总体为一向近北西向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倾角以16,地形坡度较陡,出露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层理发育。评估区最高中部,海拔为1622m,最低南东部,海拔1460m,最大高差162 m,地表坡度1646.工业场地及办公生活区建在开挖后形成的阶地上,坡度715。废石场和办公生活区的较近,坡度610,属台地地貌类型。3.3地层岩性

25、与地质构造3.3.1地层岩性(一)区域地层区域内出露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Q)、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其出露地层由上到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Q):主要为黄色、浅灰黄色、紫色、紫红色冲、洪积、坡积泥砂土、砂砾石及粘土等,大部含黑色碎屑,岩性松散,遇水容易软化土体具有可塑性。厚约110m。2、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灰岩,偶夹生物化石燧石等,厚度约150m,为矿区主采建筑石料灰岩矿层,与下伏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呈整合接触。 照片2-1 评估区岩层特征(二)矿区地层1、第四系(Q)主要为红色、灰黄色、紫红色、坡积泥砂土、碎砾、粘土等,含植物碎屑,岩性松散,遇水容易软

26、化土体具有可塑性。厚约110m。2、二叠系(P)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 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灰黑色灰岩,夹生物化石燧石,中部含生物化石,主要为腕足类、珊瑚类等,底部夹灰黑色泥灰岩、钙质页岩,分布于整个矿区,厚约150m;与下覆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呈整合接触。3.1.2.2 矿区构造矿区构造较简单,断层、褶皱构造不发育,总体为一向近北西向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倾角以16,地形坡度较缓,出露灰岩节理裂隙发育,层理发育。3.3.2地质构造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区域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娄山弧形相形褶皱区,属于滇东、滇东北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的范畴,以华夏式多字形构造体系最为发育,沿有东西向、南北向和一些

27、规模较小的旋扭构造。多字形构造体系是镇雄最广的一种构造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由一群走向大致平行并呈雁行排列的大中型褶皱,扭性断裂和与其近直角相交的张断裂组成。背向斜以北东4060方向延伸,组成一系列雁行排列的褶皱群,两翼不对称,一般北翼陡、南翼缓,褶皱轴面均向北西倾斜,一般斜长而宽展,背斜短而紧密,向斜均由中生界p-c地层组成。 区城地质构造总体属华夏式构造体系,由于受到东西向构造体系和华夏下式构造体系的联合与干扰而呈弧形弯曲,但区域构造走向多趋于东西向。 (图2-1)。(二)评估区地质构造据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简单,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 主要为灰色-深灰色、灰黑色灰岩,夹生物化石燧石,

28、中部含生物化石,主要为腕足类、珊瑚类等,底部夹灰黑色泥灰岩、钙质页岩,分布于整个矿区,厚约315m;与下覆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呈整合接触。3.4水文地质条件3.4.1地下水类型及特征根据赋水介质、地下水运移情况,按照评估区地层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土体含水层、岩溶裂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风化裂隙弱含水层。各含水层基本特征如下:(1)第四系松散土体含水层:红粘土、次生红粘土零散分布于评估区坡麓前缘缓坡地带,富水性弱,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坡麓前缘低洼地带排出地表。(2)岩溶含水层: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及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岩溶裂隙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灰岩,岩溶发

29、育程度中等,含水性不均匀,富水性中等。该含水层是矿区主要含水层,由于该含水岩组岩溶发育不均,因此,地下水多呈管流。地下水位埋藏较深,该含水层地下水不影响其上部石灰岩矿体的开采。矿床所处位置较高,地下水对矿床无充水影响,季节性大气降雨是未来矿坑充水的唯一来源,在矿山开采初期,可自然排泄;后期可挖沟开渠使矿坑水排入附近溪谷。建议开采中适时构筑排水沟渠,以免造成矿坑临时集水,影响正常开采。经初步估算,矿坑雨季平均涌水量为65.42m3/d(日平均降水量乘以矿区面积)。总体矿区水文地质问题较简单。(3)地下水脆弱性:工程岩体表层由于风化、构造裂隙及岩溶裂隙发育,其渗透性较强,通透性较好,评估区地下水系

30、统一般较易受外界污染。水文地质条件总体中等复杂。3.4.2地表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评估区受地形控制,地表径流排泄快,补给地下水的水量小。矿区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即以大气降水的垂直渗入为主,沿岩溶裂隙运移,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再以泉水形式排泄。矿区所处地势较高,位于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斜坡地形排泄条件好,大气降水多形成地表径流流失,开采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露头(泉点)分布。地下水总体顺岩层和溶隙由高处向低处径流、排泄。3.4.3矿床充水因素分析评估区主要地层富水性强,但未发现地下水泉点露头,说明区内地下水位埋深较深。矿区所在位置地势较高,地下水补给面积较小,因此地下水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

31、。矿区属台阶式露天开采,开采最低标高(1520m)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1480m以上,现状条件下采坑高约 60m,降雨排泄方式为自然排泄,地下水对矿区开采矿床充水影响不大。故大气降雨为矿床的主要充水水源。3.4.4矿坑涌水量预测据矿区实际情况,露天采场布置于山脊斜坡区,矿坑外基本无地表涌入矿坑,故仅矿坑内涌水量:计算范围为露天境界范围,矿坑充水因素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分别预测雨季一般及日最大矿坑涌水量。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采用水均衡法,分别估算采坑内、外汇水范围雨季一般和日最大矿坑涌水量即可。计算公式如下:Qyb=F内。外AybQm=F内。外Am式中符号意义及参数确定:Qyb、Qm分别为矿坑

32、雨季一般和日最大矿坑涌水量(m3/d);F露采矿坑境界范围面积(m2),分别为49500m2。Ayb、Am分别为雨季一般平均日降水量和日最大降水量(m),采用昆明市气象局雨量观测资料,分别为0.02及0.108m。地表径流系数(无量纲),采用经验值0.85。计算结果为矿坑内一般涌水量841.5m3/d,最大涌水量4544.1m3/d。3.4.5水文地质条件小结综上所述,该矿床以岩溶含水层为主,地下水对矿床影响较小,大气降水为唯一充水来源,水文地质条件简单。3.5工程地质条件3.5.1岩组工程地质特征评估区出露岩层较多,根据地层岩性、结构构造、裂隙发育情况以及岩石风化程度等,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33、(GB500212001)的有关规定,把评估区地层划分为:第四系粘性土单层土体()、较硬中厚层状结构中等岩溶化碳酸盐岩岩组()。第四系粘性土单层土体():主要为红粘土、次生红粘土零散分布于评估区较平缓处,结构较紧密,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土,呈较为均一的地质块体,强度较高,稳定程度较好。其平均厚度小于1m,另有及少量粘土沿裂隙充填在岩土体中,厚度较小,易受季节性降雨冲蚀,因其厚度较小,对未来矿坑边坡稳定性无影响。较硬中厚层状结构中等岩溶化碳酸盐岩岩组():岩性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局部夹少量页岩、砂岩,产珊瑚,腕足类。表层强中等风化,风化深度0.22m。未来矿坑边坡主要由该岩体组成,表层风

34、化带力学强度较低,未来开采边坡可能产生小规模垮塌,但一般不会产生较大规模的边坡失稳。3.5.2边坡稳定性矿区内自然斜坡以中厚层状结构中等岩溶化碳酸岩岩组为主,边坡自然坡度1617,由于区内自然边坡坡度较平缓,其稳定性较好。野外调查未见自然边坡的崩塌、滑坡等失稳现象,自然边坡一般稳定性较好。野外调查未见自然边坡的崩塌、滑坡等失稳现象,现有采坑边坡顶无拉裂,采场四周形成人工边坡,局部为潜在不稳定边坡,随着人工开采及受降水激发可能会出现崩塌、滑坡等边坡变形失稳。总体评估区自然边坡稳定性较好,人工开挖边坡稳定性差。3.5.3不良地质作用(1)岩溶评估区岩溶作用主要表现在地表岩溶,可见的地表主要岩溶形态

35、类型有石芽、溶沟及溶槽,未发现溶洞及岩溶洼地。该区域石笋、石芽大面积裸露于地表,石芽之间的溶沟、溶槽为粘土充填,有少量红粘土及次生红粘土沿裂隙充填在岩土体中,粘土厚度小于5m,根据现场调查,石芽高度一般为01m。地表现有的溶隙、溶孔、溶槽的形成主要与构造及风化裂隙有关,裂隙形成后由于水的长期溶蚀作用形成,连通性较好,但地表水系不发育,岩体透水性大。岩溶裂隙中有少量红粘土粘土及次生粘土充填,该土体结构较紧密,可塑-硬塑,属中压缩性土,呈较为均一的地质块体,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2)岩体风化受岩性和构造影响较大。评估区内节理裂隙中等发育,岩体较破碎,抗风化能力弱,全强风化及不均匀风化现象突出。根

36、据现场调查,一般地表全、强风化层厚度0.21m。局部地段风化层厚度较大,易产生残坡积层及风化层坍塌。3.5.4工程地质条件小结评估区石灰岩矿体赋存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色-深灰色、灰黑色灰岩,夹生物化石燧石,中部含生物化石,主要为腕足类、珊瑚类等,底部夹灰黑色泥灰岩、钙质页岩,分布于整个矿区,区域厚大于315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岩相变化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区域厚度为315m,属较硬中厚层状结构中等岩溶化碳酸岩岩组。岩体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利于边坡稳定;但岩体裂隙发育,可能诱发小规模崩塌地质灾害,对矿床开采有一定影响。评估区不良地质作用主要为岩体风化、岩溶及冲沟。根据矿区地

37、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矿石风化程度等因素,矿区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属于中等类型。3.6矿体(层)地质特征矿区所开采的矿石主要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地层中的灰岩矿体。矿区地层呈单斜层状产出,产状:倾向北东,倾角18,沿走向、倾向变化不大,矿体稳定。在矿权范围内,除地表第四系残坡积物外,均为矿体,厚度大于150m。属浅海相、间有部分海陆交互相或陆相沉积。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在评估区内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局部夹少量页岩、砂岩,产珊瑚,腕足类。矿石化学成份及含量():CaO5052,MgO0.10.2,SiO200.76,Al2O30.090.20,Fe2O30.120.

38、24,有害杂质少,质纯。矿体无论是矿石化学组份还是纵横向岩相变化均较小,稳定程度高。矿石具生物碎屑、泥微晶结构;致密块状、中厚层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由方解石及少量白云岩、泥质、铁质组成,未见硫化矿物。该矿为石灰岩单一矿种,无可综合利用的共(伴)生矿产。经几年的开采、生产实践中表明,矿石经破碎筛分后,可满足不同规格的建筑、道路用原材料。矿石加工回收率为90。3.7矿山及周边其它人类工程活动情况该矿山为已建矿山,人类活动主要为农业种植、植被破坏及采矿活动,其中采矿活动对边坡的开挖,对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平衡状态和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形成了潜在不稳定边坡。总体评估区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

39、程活动强度中等。3.8小结评估区为滇中高原的一部分,属构造侵蚀溶蚀浅切割中山地貌,评估区内地形相对平缓,地形地貌特征中等;根据评估区出露地层将工程地质岩组划分为第四系粘性土单层土体()、较硬中厚层状结构中等岩溶化碳酸盐岩岩组()。现状条件下有1处潜在不稳定边坡,不良地质作用主要为岩溶、岩体风化、冲沟,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中等;评估区地层以单斜层状产出,评估区内未见断裂构造,发育2组节理裂隙,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地质构造条件中等;矿区开采范围位于地下水以上,与地下水关系不密切;大气降水为唯一充水来源,矿坑充水可自然排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4矿山地质环境影

40、响评估4.1评估范围和级别4.1.1评估范围本次评估范围以拟开采的矿体为中心,根据地质环境破坏影响范围、地质、地形条件等,将矿区征地范围内露采区、及周围外延90120m左右范围内作为评估区,矿区征地范围内其它部分及重点调查区外围作为一般调查区。评估区边界,东西长约600m,南北宽约500m,评估区总面积0.3km2(见附图1)。4.1.2评估级别(1)评估区重要程度评估区内没有居民居住,但是有少量耕地、林地。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7080万元;无重要交通要道、建筑设施;不属于地质遗迹保护区、重点水源保护区、旅游保护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区,矿山开采破坏土地类型为少量林地和荒、草地(表4-1)。综上所述

41、,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2)矿山建设规模设计矿山年开采石灰岩矿石量(1.11万m3)3万吨/年;属小型矿山。(3)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评估区为滇中高原的一部分,属构造侵蚀溶蚀浅切割中山地貌,评估区内地形相对平缓,地形地貌特征中等;根据评估区出露地层将工程地质岩组划分为第四系粘性土单层土体()、较硬中厚层状结构中等岩溶化碳酸盐岩岩组()。现状条件未潜在不稳定边坡,不良地质作用主要为岩溶、岩体风化、冲沟,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中等;评估区地层以单斜层状产出,评估区内未见断裂构造,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地质构造条件中等;矿区开采范围位于地下水以上,与地下水关系不密切;大气降水为唯一充水来源,矿坑充

42、水可自然表4-1 评估区重要程度评定表确定因素评估区情况重要程度结论集镇与居民评估区有少量耕地、林地,耕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7080万元较严重较重要区建筑设施无重要交通要道、建筑设施一般各类保护区不属于地质遗迹保护区、旅游保护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区一般水源地无较重要水源地一般破坏土地矿山开采破坏土地类型为林地和草地较重要排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4)评估级别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该矿山属中型矿山。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附录A表A.1及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

43、469号),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确定为二级;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确定为二级。表42 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级表确定因素评估区情况复杂程度结论水文地质条件茅口组(P1m)岩溶含水层为主,富水性强,大气降水为唯一充水来源,对矿床开采无影响简单中等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岩组可划分为第四系粘性土单层土体()、较硬中厚层状结构中等岩溶化碳酸盐岩岩组()。岩体表层抗风化能力差,不利于边坡稳定;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可能诱发小规模崩塌地质灾害,对矿床开采有一定影响中等地质构造区内未见断裂构造,但节理裂隙发育,地震基本烈度为度中等现状地质环境现状条件下未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危害小小等采场边坡采场面积0.4

44、95km2,开采深度108m,最终坡边坡角小于等于50,较易产生地质灾害中等地形地貌评估区为滇中高原的一部分,属构造侵蚀溶蚀浅切割中山地貌,评估区内地形相对平缓,坡度1617 。评估区地形总体地形起伏变化中等,评估区内最高1628m,最低海拔1438m,相对高差为190m中等4.2现状评估4.2.1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经过实地调查,现状条件下没有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具体特征如下:(1) 开采后形成的边坡BW因矿体均为较硬岩岩石,工程地质力学性质较好,且采区位于地形平缓带,不会形成较大陡崖, 本次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台阶高度10米,台阶宽3

45、米,台阶边坡角60,最终边坡角50。根据同类型矿山开采经验,安全平台宽设计为3米。边坡较稳定。局部地方可能产生小型崩塌,可采取人工爆破作业等预处理措施,以避免其给工作人员带来伤害。(2)岩溶评估区岩溶作用主要表现在地表岩溶,可见的地表主要岩溶形态类型有石芽、溶沟及溶槽,未发现溶洞及岩溶洼地。该区域石笋、石芽大面积裸露于地表,石芽之间的溶沟、溶槽为粘土充填,根据现场调查,石芽高度一般为01m。地表现有的溶隙、溶孔、溶槽的形成主要与构造及风化裂隙有关,裂隙形成后由于水的长期溶蚀作用形成,连通性较好,但地表水系不发育,冲沟很少,岩体透水性大。可能性小中等,危害程度小中等,危险性小中等。(3)冲沟矿区地表水系不发育,仅矿区北西侧有一条小规模冲沟。北西侧冲沟为季节性沟谷,流域面积0.006km2,旱季无水流,雨季最大流量18Ls,雨季时注意冲沟两壁容易坍塌,必要时应对该冲沟进行两壁的修理,清理沟中堆积的泥土、砂石,防止沟道堵塞。对冲沟进行监测,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灰岩矿体赋存标高比河床分布标高高,地表水对矿床充水无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