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文成都市街面犯罪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论文成都市街面犯罪调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都市街面犯罪调查 成都市街面犯罪调查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成都市街面犯罪调查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成都市街面犯罪调查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街面犯罪是严重侵犯公众利益的犯罪,有必要对街面犯罪进行实证的调查以取得第一手的资料。课题组在实证调查基础上运用综合分析方法比较全面地揭示了成都市街面犯罪的现状与特点,并对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关键词 街面犯罪;特点
2、;原因中图分类号 D917.2文献标识码 A 一、调查概况(一)调查方法采用抽样问卷、抽样访谈方式向具有代表性的派出所或警署、专业职能部门了解所辖地区街面犯罪的总体情况和具体情况。在两处监狱随机向一部分男女犯人通过问卷的方式作了犯罪人调查,向成都市居民通过问卷的方式作了随机的被害人调查。(二)调查范围和对象打击街面犯罪的基层派出单位:包括青龙警署(位于成都市东北,位于青龙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带,城市化正在进行,系成都市物资集散中心,所辖范围主要为市场、车站、农村、居民生活区)、火车南站派出所(位于成都市正南部,二环路外,属于中等城市化地带,所辖范围主要为公司、企业、居民生活区)、春熙路派出
3、所(位于春熙路,地处成都市商业繁华地带,属于高度城市化地区,所辖范围主要为商场、酒店、宾馆、居民生活区)、狮子山派出所(位于成都市东南二环路外,属于刚刚城市化的地区,所辖范围主要为学校与居民生活区)。打击街面犯罪的主要职能单位:成都市巡警支队(主要承担成都市的街面巡逻任务)、成都市公安局反扒支队(主要承担公共交通设施上的反扒工作);四川省成都市女子监狱、四川省川西监狱的部分罪犯;四川师范大学南校门、春熙路、东城根街、火车北站等地的过往行人、商贩、居民、公司、单位职员。调查时间:从2007年8月1日始至2007年8月30日止。二、街面犯罪总体状况及特点(一)犯罪类型的特点侵财性犯罪比例大,发案最
4、严重的几类罪依次是盗窃、“两抢”、诈骗。根据警方的信息,街面犯罪的五种罪的突出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序,青龙警署为:“两抢”、扒窃、街头诈骗、拎包、伤害,火车南站为:扒窃、街头诈骗、“两抢”、机动车盗窃、伤害,狮子山派出所为:“两抢”、诈骗、扒窃、伤害。在表1的37起街面犯罪中,盗窃12起,抢劫8起,抢夺6起,诈骗6起,伤害5起。所占比例依次为:32.4%、21.6%、16.2%、16.2%、13.5%,“两抢”总比例为37.8%。在表2的53起被害案中,盗窃占22起,抢劫9起,抢夺5起,诈骗13起,伤害3起,其它1起,其比例分别为41.5%、17.0%、9.4%、24.5%、5.7%、1.89%,
5、“两抢”总比例为26.4%。从对警方(火车南站派出所例外)和表1中的犯罪人调查数据看,“两抢”比盗窃严重,居各罪之首,但从表2的被害人调查数据看,盗窃远远超过“两抢”。其原因在于,“两抢”在发案现场就被被害人察觉,被害人觉得追回可能性大,因此报案可能性大;而在“两抢”猖獗期间,警方及时进行了专项打击,因此破获的案件也较多,抓获犯罪人也多;“两抢”作为涉及人身攻击的犯罪,其获罪率较大,警方及被害人认为其恶性大,其处理力度更大一些。相反,对于扒窃,由于被害人发现迟,如果涉案数额不大,犯罪人已踪迹全无,许多被害人不会报案,即使报案警方也难以查获;相对于抢劫而言,盗窃有数额的立案标准限制,警方对盗窃的
6、立案率也就低。总括起来看,盗窃、“两抢”和诈骗这些侵财性犯罪占了街面犯罪的绝大部分,占总数的85%以上。(二)街面犯罪占总体犯罪的比例大在表1中,从监狱里随机抽查的五类犯罪(盗窃、抢劫、抢夺、诈骗、伤害)总计66起中,有37起属于街面犯罪。其中,总计男性犯罪27起,街面犯罪就有25起,所占比例高达89%。女性犯罪街面犯罪比例为36%。要注意的是,女性犯罪虽然在增加,但其绝对比例还很少,因此男性犯罪情况几乎可以代表总体犯罪现状。(三)街面犯罪的时间、地点特点从表3到表6可看出:犯罪地多选择为集市、车站、商场附近、大街等人财物集中的地方,占总数的64.7%(表3)或76.0%(表5)。时间虽然分布
7、范围广,各个时间段都有,看不出来有什么规律,但是对具体的犯罪人来说,根据表4,对时间有选择性要求的占总数的61.8%。巡警在巡逻工作中发现,在批发市场、交通中心、商业中心、大街、小巷、集市,街面诈骗的发案率高,在批发市场、交通中心,两抢的发案率高,在批发市场、交通中心、大街、小巷、集市,伤害案发案高。青龙警署反映,街面犯罪多发生在道路相对畅通、交通便利或者相对僻静的路段。火车南站派出所反映,扒窃多发生于公共场所人员较复杂的地区;诈骗一般针对防范意识差的农民、妇孺和老人,流窜作案较多;扒窃、诈骗白天发案较多;盗窃电动车全天都有发生,盗窃机动车一般发生在夜间;“两抢”易发生在夜间以及上下班时间;伤
8、害没有规律。因此,如果将成都市进行更细的地段划分,各类街面犯罪发案的时间、地点特点将会更清晰,这有利于警方总结规律,有针对性地部署防范措施。(四)街面犯罪实施过程的特点1街面犯罪作案过程较快,犯罪人逃跑迅速。警方调查显示,街面犯罪发案迅速,一般都很难快速反应而当场制服犯罪。犯罪人在回答他们一般怎样逃避被害人的纠缠或警方的打击时大多说,对被害人进行暴力攻击,快速逃离现场,躲起来,在一个地方做一次案后再换一个地方做案。2在街面犯罪中,共同犯罪的情况占的比例大。由表7,男性犯罪人和女性犯罪人一般情况下选择单独作案的比例分别是21.7%、18.2%;由表8,男性犯罪人认为共同作案成功机会更大的比例为4
9、7.8%,而女性犯罪人如此认识的比例高达100%。3有较强的预谋性,约有1/3的犯罪人会为犯罪作准备工作。由表9可见,男性犯罪人从不作准备工作的人所占比例为30.4%,一般选择作准备的占34.8%,女性犯罪人从不作准备的为36.4%,一般选择作准备的占36.4%。(五)街面犯罪的犯罪人特点(表中“/”号左边表示在成都市犯罪人总数,右边表示在成都市街面犯罪人数)1外地人犯罪所占比例大。由表10,街面犯罪中五城区外的人占61.8%,总体犯罪中五城区以外的人占60.3%。因此,外地人犯罪比重大是整个犯罪的特点,街面犯罪可能略为突出一些,但没有大的差异。从警方信息看,街面犯罪外地人要占绝大多数。2犯罪
10、人中青年人占极大比例,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所占比例很小。从未成年人犯罪来看,派出所各辖区情况并不一致,如青龙警署和春熙路派出所反映未成年人比例一般,火车南站派出所反映比例大,狮子山派出所认为比例不大。但是他们都认为对未成年人的处理更困难一些。表10中,男性犯罪总共31/23人中,20岁以下为0/0人;女性犯罪人32/11中20岁以下0/0人。因此,成都市的街面未成年人犯罪并不突出。但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人调查和警方的信息有较大出入,笔者认为其原因可能是未成年人在街面犯罪中的大多数情况下罪行并不严重,因而在很多时候按法律规定进行了宽大处理,其入罪率很低。虽然街面犯罪中青年人犯罪占的比例很大,在男性犯
11、罪人中的比例是95.7%,在女性犯罪人中的比例是54.5%。除了女性在40至49岁阶段的街面犯罪在整个街面犯罪中的比重(36.4%)比该年龄阶段犯罪在总体犯罪中的比重(18.8%)显著地要大外,街面犯罪在年龄上的分布和总体犯罪在年龄上的分布相当一致。 3无职业者犯罪也占相当比例。由表10,街面犯罪无职业者所占比例为44.1%,而总体犯罪中无职业者所占比例为42.9%。可见犯罪中无职业者所占比例相当大,街面犯罪与总体犯罪中无职业者犯罪比例差异不大。4在其 成都市街面犯罪调查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成都市街面犯罪调查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
12、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成都市街面犯罪调查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它地方盛行的怀孕或带幼儿妇女及利用聋哑人街面犯罪的情况极少。但是,在火车北站站前派出所我们了解到,一些盗卖火车票的妇女犯罪分子有故意带幼儿的,被抓获后,由于其幼儿需要哺育,其身份和家庭情况不明,甚至其孩子是否是她们自己的都很难查清,她们以此要胁警方,对此很难处理。在其它城市出现的利用聋哑人的法律宽大条件使案件难以处理的情形来犯罪的极少,但偶而遇到这种情况,警方反映处理起来很困难。
13、5犯罪人文化水平低。由表11,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街面犯罪男女共19人,占街面犯罪总数的55.9%,中学的占38.2%,中专以上的占5.9%。而总体犯罪中相应的比例分别为:34.9%、55.6%、9.5%。可见街面犯罪的犯罪人没文化和文化程度低的占的比例大,而文化程度高的人占街面犯罪的比例很少。而总体犯罪中,没文化和文化程度低的犯罪人的比例虽然也高,但是相对街面犯罪来说就相差较多;而其文化程度高的犯罪人在总体犯罪所占比例虽然低,但高出街面犯罪许多。6犯罪人中有前科的人多。由表12,总体犯罪中受过政府处罚的男性犯罪人占男性犯罪的44.1%,女性犯罪人的相应比例为25%;街面犯罪中受过政府处罚的男性
14、犯罪人占街面犯罪男性犯罪人的比例为47.8%,女性犯罪人的相应比例为45.5%。可见街面犯罪中有违法犯罪历史的人比例较高,几乎占街面犯罪人的一半,高于总体犯罪中的比例,这说明街面犯罪中累犯、惯犯、再犯多。7犯罪人的家庭状况分布正常,没有特殊性。由表13,总体犯罪中,男性犯罪人对家庭作正面评价的比例是74.2%,女性犯罪人对家庭作正面评价的比例是75%;街面犯罪中,男性犯罪人对家庭作正面评价的比例是73.9%,女性犯罪人的比例是81.8%。由此,看不出家庭状况的好坏对街面犯罪和总体犯罪有较大的影响。8犯罪人家庭的价值观正常。由表14和表15可知,所有男性犯罪人的家庭都不知道其在外面犯罪,并且没有
15、人对家人知道自己的犯罪活动持希望知道的态度,女性犯罪人其家人知道其在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只占9.1%,并且都不愿意家里人知道,由此可以推断,这些人的犯罪并非源于家庭里的价值观出了问题,家庭对他们的不法行为是反对的,他们是能识别主流价值观念的,清楚自己行为的丑恶本质的,也说明由于家庭的不良影响导致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很小。三、街面犯罪的原因(一)从微观上看1犯罪人的犯罪原因中,生活所迫、不良习惯和一时冲动占了主导地位。由表16,就总体犯罪而言,为生活所迫的占22.2%,不良习惯的占20.6%,一时冲动占58.7%,其它占9.5%。就街面犯罪而言,为生活所迫的占23.5%,不良习惯的占26.5%
16、,一时冲动的占47.1%,其他原因的占8.8%。可见,街面犯罪与总体犯罪的犯罪原因差距较大的是一时冲动,街面犯罪应比总体犯罪有更大的预谋性,由不良习惯造成犯罪的比例更大。就街面犯罪而言,男性犯罪为生活所迫的占26.1%,不良习惯的占21.7%,一时冲动的占47.8%,其他原因占8.7%,女性犯罪为生活所迫的占18.2%,不良习惯的占36.4%,一时冲动的占45.5%,其他原因占9.1%。就男女犯罪比较而言,女性由于不良习惯导致的犯罪的原因较明显地高于男性。犯罪人在回答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原因,如父母离婚。二是没有好的工作。三是玩物丧志,沉溺于网络,导致分不
17、清事情轻重。四是好逸恶劳,想不劳而获。五是思想不好,有不良习气,如吸毒。六是一时冲动。七是交友不佳,立场不坚定,结识了不该结识的人。在回答他们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需要钱。需要钱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由于生活需要,生活所迫;有的是从小贪玩成性,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有的是因为吸毒;有个大学生谈到,主观因素是自己贪图刺激,玩物丧志,加上房租、女友等方面急需要钱,才铤而走险,客观因素是自己毕业后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就业时眼高手低。二是拜金主义,出于一时贪念。三是不了解法律。四是家庭不和,如与男友赌气。第一种类型占犯罪人的绝大多数。2犯罪人选择实施街面犯罪的原因主要是机会多,犯罪
18、容易得手及容易脱逃。由表17,选择人多机会多的占26.5%,容易得手的占26.5%,容易脱逃的占35.3%,其他的占20.6%。可见容易脱逃,人多机会多,容易得手是选择街面犯罪的前三大原因,约占总数的80%。其中,男性更注重的是容易脱逃,占43.5%,其次注重的是容易得手,占30.4%,女性更注重的是人多机会多,占45.5%。(二)从宏观上看,流动人口数量大小、失业率高低、经济发展水平是犯罪宏观原因中的几种最重要的原因由表18,居民对成都市街面犯罪宏观原因的认识,流动人口数量大小的占49.2%,失业率高低的占47.6%,经济发展水平的占34.7%,城市化程度的占15.3%,其他的占5.6%,不
19、清楚的占6.5%。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20、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
21、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