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纤维开发生产项目(纺织)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4693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麻纤维开发生产项目(纺织)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亚麻纤维开发生产项目(纺织)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亚麻纤维开发生产项目(纺织)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亚麻纤维开发生产项目(纺织)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亚麻纤维开发生产项目(纺织)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亚麻纤维开发生产项目(纺织)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麻纤维开发生产项目(纺织)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doc(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 项目总论11.1 项目名称11.2 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11.3 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11.4 技术水平21.4.1 产品水平21.4.2工艺技术水平31.4.3设备装备水平4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2 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72.1 编制依据72.2 主要设计原则82.3 编制内容和范围92.4 编制目的93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113.1 项目建设的背景1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4 市场需求及预测135 环境保护155.1 编制依据155.2 “三废”治理165.2.1废水165.2.2 废气、废渣165.2.3 噪声166 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186.1 产品方案186.2 生

2、产规模186.2 节能技术改造规模187 工艺技术方案设计207.1 设计原则207.2 工艺流程207.3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207.3.1 织机217.3.2 电子大提花机237.3.3 筒子纱染色机237.3.4 废水余热回收、集水设备277.4 设备一览表298 原料、燃料和动力供应318.1 原料耗用量318.2 原料的贮存319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329.1 土建329.2 供电329.3 供水329.4 供汽329.5 空调329.6 消防3310 劳动安全卫生3410.1 概述3410.2 工厂安全卫生设计原则及措施3410.2.1 工厂安全3410.2.2 工业卫生3511

3、节能篇章3711.1 编制依据3711.1.1 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3711.1.2 产业政策和指导性文件3811.1.3 管理及设计方面的标准和规范3811.1.4 管理用能方面的标准3911.1.5 工程项目有关文件4011.2 能耗指标及分析4011.2.1 能耗指标及分析4011.2.2 建设内容4111.3 节能措施4311.3.1 管理办法4311.3.2 节水措施4411.3.3 主要设备的节能措施4511.3.4 建筑节能4611.3.5 变压器节电4611.3.6 照明节电4711.3.7 节能功能性新材料、新装置应用4711.3.8 其他节能措施4811.4 能源计量器具配

4、备和管理4911.4.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4911.4.2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5011.5 节能效果分析5312 管理体制与项目实施计划5412.1 管理体制与劳动定员5412.1.1 管理体制5412.1.2 工作制度5412.1.3 劳动定员5412.2 项目实施计划5513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5613.1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5613.1.1 编制依据5613.1.2 投资估算范围5613.1.3 固定资产投资5613.2 投资估算5713.3 流动资金估算5713.4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5813.5 项目新增总投资及资金来源5814 财务评价5914.1 产品成本估算5914.1.1

5、编制说明5914.1.2 各项成本5914.2 产品销售收益测算6014.2.1 产品的销售收入及税金6014.2.2 利润总额及分配6014.2.3指标计算6114.3 现金流量及盈利能力分析6114.3.1 现金流量分析6114.3.2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6214.4 创汇6215 经济影响分析6315.1 经济影响分析基本数据6315.2 实施进度6315.3 投资估算(见附表1)6315.4 劳动定员6315.5 财务评价6315.10 投资回收期估算(见附表)6415.12 不确定性分析6415.12.1 盈利能力分析6415.12.2 敏感性分析6515.13 结论6516 结论和建

6、议6716.1 主要结论6716.2 建议68 附录:附表1:总估算表附表2: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3:资金筹措表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按要素分) 附表5: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附表6:损益表附表7: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厂区平面布置图 1 项目总论1.1 项目名称亚麻纤维开发生产项目1.2 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承担单位:茌平县XXXXXXX纺织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黄玉林1.3 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茌平县XXXXXXX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5万枚纱锭,300台无梭织机的纺织企业。固定资产5968万元,年生产能力棉纱8000吨,棉布500万米。销售收入2亿

7、元,企业员工1200余名,中高级技术人员36名,生产管理机构齐全,设有生产技术科、产品开发科、设备管理科、品质监督科等科室。产品销售省内外,在江、浙设有办事处。该项目建设地点在茌平县热电工业园,总投资1494.6万元,其中设备改造需投入资金917万元,包括清花工序在原厂房内新增厂房空间500m2并配置专用器材,增加四套自调匀整仪;梳棉工序锡林针布改造20台,滤尘改造增加2套;并条工序皮辊改型20节,增配三套粗纱机;细纱工序牵伸型式改造40台车;络筒工序捻接器接头改专用机;织造工序160台织机改造及专用器材配置,区域隔离配置新型加湿控制器两套。1.4 技术水平1.4.1 产品水平亚麻是人类最早使

8、用的天然纤维之一,距今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亚麻纤维是一种稀有天然纤维,仅占天然纤维总量的1.5。由于它的天然、古朴、稀有、色彩自然和高贵,被誉为天然纤维中的纤维皇后。在西方,人们对亚麻纤维的宠爱久盛不衰,经历了几个世纪。在历史上,纺织行业几度兴衰,唯有亚麻作为古老的服饰文化独领风骚,长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即使在化纤产品快速发展的浪潮撞击下,仍不失其风采。亚麻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它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并且阻燃效果极佳。亚麻纤维织品被誉为天然空调。亚麻的散热性能极佳,这是因为亚麻是天然纤维中唯一的束纤维。束纤维是由亚麻单细胞借助胶质粘连在一起形成的,因其没有更多留有空气

9、的条件,亚麻织物的透气比率高达25以上,因而其导热性能(透气性)极佳。并能迅速而有效的降低皮肤表层温度4-8。亚麻纤维的吸湿放湿速度快,能及时调节人体皮肤表层的生态温度环境。这是因其具有天然的仿锤形结构和独特的果胶质斜边孔结构。当它与皮肤接触时产生毛细孔现象,可协助皮肤排汗,并能清洁皮肤。同时,它遇热张开,吸收人体的汗液和热量,并将吸收到的汗液及热量均匀传导出去,使人体皮肤温度下降。遇冷则关闭,保持热量。另外亚麻能吸收其自重20的水分。是同等密度其它纤维织物中最高的。亚麻纤维是亚麻(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皮层的韧皮纤维经脱胶特殊处理后,形成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是一种优良的天然纺织原料

10、。本项目拟用其开发生产的纺织产品具有吸湿性强(是棉的1.5倍),凉爽、透气、防腐、防菌、抑菌等功能,适宜纺织各类卫生保健用品,具有良好的穿着服用性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属国内外同类产品中的高档产品。1.4.2工艺技术水平本项目采用了国内成熟的麻棉纱及麻棉布生产工艺技术。清棉工序增加自调匀整机,可进一步提高匀整效率;梳棉工序对锡林针布及滤尘设备进行改造;并条工序中皮辊改型以及增配粗纱机以适应混纺需要;细纱工序进行牵伸式改造;络筒工序中将捻接器接头改为专用机;织造工序对织机进行改造以及增配专用器材来织造麻棉布。因此,本项目实施后,该公司将形成一条前后配套的麻棉纱及麻棉布产品生产线,工

11、艺技术先进可靠,为开发生产高档次产品奠定了技术基础。1.4.3设备装备水平为确保开发亚麻纤维产品的质量要求,并控制技改成本,本项目主要工艺设备采用引进与改造相结合的方式。所引进的自调匀整机、锡林针布、粗纱机、细纱机、织机,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所选机种适应面广、产品质量好。其他配套引进的滤尘器、捻接器、加湿器等设备亦均为国内先进水平,技术水平先进可靠、自动化控制水平高。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1: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名称单位/规格数量备注1产品1.1麻棉纱吨/年18001.2麻棉布万米/年3602项目总投资万元15002.1建筑工程费万元1

12、502.2设备购置及工器具购置万元9172.3安装费万元3002.4预备费万元5002.5其它工程费用万元5002.6建设期利息万元672.7流动资金万元7003建设用地面积m2500表12财务指标汇总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说明1项目总投资(含全部流动资金)万元75671.1建设投资万元6800其中:基本预备费万元500其中:涨价预备费万元1.2建设期利息万元671.3流动资金万元700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102营业收入(含税)万元15358.68生产期平均3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123.55生产期平均增值税万元1235.5生产期平均4总成本费用万元9851.86生产期平均5利润总额万元4147.77生

13、产期平均6所得税万元1036.94生产期平均7税后利润万元3110.83生产期平均8财务盈利能力分析8.1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所得税前%52.7项目投资所得税后%41.87自有资金%48.228.2财务净现值项目投资所得税前万元23545.18ic=10%项目投资所得税后万元16738.628.3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静态投资所得税前年3.14静态投资所得税后年3.6动态投资所得税前年3.45动态投资所得税后年4.068.4总投资收益率%55.618.5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64.819清偿能力分析年9.1财务比率资产负债率%7.11达产年9.2借款偿还期年1.16不含建设期10盈亏平衡点%4

14、1.53生产期平均2 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2.1 编制依据(1)国家计划发展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原纺织工业部纺织工业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规定;(3)原纺织工业部纺织工业工程建设投资指标估算;(4)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标准棉纺工业企业设计技术规定;(5)原纺织工业部棉纺织厂建设标准;(6)原纺织工业部纺织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7)原纺织工业部纺织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8)原中国纺织总会纺织工业工程建设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规定。(9)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0)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审查验收工作程序的通知(鲁安监发2

15、00246号)之劳动安全卫生专篇编写提要;(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4)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和数据;(15)其他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技术资料。 2.2 主要设计原则在本技术改造项目设计中,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保证本工程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实践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本工程具体设计原则:(1)工艺布置全面规划,合理布置,充分考虑预留设备今后发展的合理性。(2)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家先进水平,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16、。(3)工艺方案的确定原则是:创新、先进、成熟、经济、适用。(4)工艺设备的配置上,考虑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主体设备以国产为主, 引进关键的备品和备件,严格控制投资。2.3 编制内容和范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建设单位的委托,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范围如下:产品市场预测产品方案、拟建规模生产工艺与设计方案总图布置与交通运输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劳动安全卫生节能消防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规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评价2.4 编制目的对本项目关于经济、技术产品方案、资源利用等各方面进行详细地调查研究,对可能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论证,对项目建

17、成后的经济效益以及合理用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本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适应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系统论证、多方案比较和综合评价,为项目投资决策和评价提供重要依据。3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3.1 项目建设的背景茌平县XXXXXXX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5万枚纱锭,300台无梭织机的纺织企业。固定资产5968万元,年生产能力棉纱8000吨,棉布500万米。销售收入2亿元,企业员工1200余名,中高级技术人员36名,生产管理机构齐全,设有生产技术科、产品开发科、设备管理科、品质监督科等科室。产品销售省内外,在江、浙设有办事处。节能减排

18、工作成绩显著,连续多次被省市县各级职能部门评为节能环保示范单位。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加入WTO后,我国纺织工业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市场挑战,企业只有抓住机遇,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变压力为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茌平县XXXXXXX纺织有限公司建厂四十年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与管理经验,目前,该公司产品以上乘的质量在用户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毛巾产品的需求也向着追求 美观、大方、舒适、高档的方向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适应国家节能减排大政方针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核心节能技术的研发和节能

19、技术改造,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与装备,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企业自身对市场的超前适应能力、引导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XXXXXXX纺织有限公司在综合分析纱线及布产品市场需求情况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目前生产经营状况,提出了“亚麻纤维开发生产项目”这一技造项目,对锡林针布、滤尘、皮辊、牵伸型式、捻接器、织机等专用器材进行改造,进行技术升级。本项目属于具有自主品牌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技术进步项目。本项目在充分发挥现有生产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生产麻棉纱及麻棉布产品,合理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水电汽等资源的消耗,提高产品档次与附加值,减少生产过程中三废的排放,增强产品在省内外市场

20、上的竞争能力,符合当今国内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4 市场需求及预测亚麻纤维织物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它具有独特的抑制细菌作用。亚麻属隐香科植物,能散发一种隐隐的香味。专家认为这种气味能杀死许多细菌,并能抑制多种寄生虫的生长。用接触法所做的科学实验证明:亚麻制品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对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国际标准菌株的抑菌率可达65以上,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珠的抑菌率高过90以上。人类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会损伤身体。而亚麻纺织产品中含有的半纤维素是吸收紫外线的最佳物质。半纤维素实际上是尚未成熟的纤维素。亚麻纤维含有的半纤维素在18以上,比棉纤维高出数倍。当它成为衣着时,

21、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亚麻是所有纺织纤维中阻燃效果最好的纤维。消防队用的水龙带、消防队员穿的防火服,都是亚麻纤维制造的。在国外,高级宾馆的房间必须用亚麻布来装饰。在人们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纺织品的今天,用亚麻纤维制做的纺织产品以其挺括滑爽、透气凉爽、吸湿排汗、不粘皮肤、抗霉抑菌、无静电、古朴典雅等特点以及集返朴归真的自然美与卫生保健的现代消费时尚为一体的特性而成为人们夏令消费的首选。麻类产品的优越性与独特风格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它与棉、丝、毛或化纤进行混纺、交织可弥补上述四大纤维的缺陷,可以达到最佳织物功效,加之麻类产品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保健

22、意识的加强,日常服用天然纤维中麻类产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并购买。麻类纺织产品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圈,市场需求量较大。同时麻纤维原料总量比较少,总之麻类纺织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纺织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一个亮点。若想将麻产品顺利实现生产,必须把原来纺织设备的重点机型进行改造,使之适应麻纤维的特殊纺织及织造的工艺要求,才能生产出优良的一流的麻纺织品。本项目实施后,该公司将在充分发挥现有生产技术及市场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先进的工艺设备与技术,进一步开发生产市场需求旺盛的麻棉纱及麻棉布产品,使产品向着高档次、高附加值、多品种方向发展,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其省内外市场发

23、展前景十分广阔。5 环境保护5.1 编制依据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严格遵循下列法规及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9)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0)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2)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13)山东省防治环境污染设施监督管理办法(14)山东省实施办法(1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1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

24、量方法(17)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18)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19)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20)水质 色度的测定(21)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22)纺织品 甲醛的限定(2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2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5.2 “三废”治理5.2.1废水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废水产生,但空调会排出的冷凝水,它来源于空气中的水蒸汽,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5.2.2 废气、废渣本项目工艺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废渣。5.2.3 噪声车间噪声主要来自生产设备的运转噪音。本项目由于采用了低噪音运行的纺织工艺,因此,可有效的降低车间内的

25、生产噪音。噪音较高的织造车间噪声可控制在90分贝以下,经过厂房屏蔽及距离衰减,厂界噪声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类标准,厂界内设备噪声对外界基本无影响。6 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6.1 产品方案 根据目前国内市场对麻棉纱及麻棉布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及预测,结合该公司目前的生产及产品情况,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在充分发挥现有生产技术及市场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先进的工艺设备与技术,进一步开发生产市场需求旺盛的麻棉纱及麻棉布产品,使产品向着高档次、高附加值、多品种方向发展,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其省内外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产品方案暂拟定如

26、下:序号产品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麻棉纱吨/年18002麻棉布万米/年3606.2 生产规模项目投产后,可年产麻棉纱1800吨、麻棉布30万米。项目投产后,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使其适销对路产生最佳经济效益。7 工艺技术方案设计7.1 设计原则 本项目为技术改造项目,特提出以下原则:(1)采用工艺技术与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相适应,与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相适应。(2)以产品质量,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为基础。7.2 工艺流程本项目将在该公司现有棉纱、棉布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通过设备技术改造,合理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其主要工艺流程见图7-1、7-2:图7-1

27、麻棉纱工艺流程图图7-2 麻棉布工艺流程图7.3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本项目将在充分发挥现有设备能力的基础上,对清花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织造工序进行设备改造升级。同时,结合企业目前的设备装备情况,适当配套增加一些国产先进配套设备。7.4 设备一览表本项目引进设备配置情况详见表71:引进设备一览表。表71:引进及改造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主要规格数量单价 (万元)总价(万元)制造厂商1清花工序专用器材1502自调匀整机4套936金坛纺机厂3锡林针布252520台3.672金轮针布集团4滤尘器2套26.553河北邯郸纺机5皮辊改型FA30620节1.9539南通纺机6粗纱机F

28、A4213套35.67107太行纺机7细纱牵伸型改造FA50740台车7.08283东台纺机8捻接器18套0.7213上海五金二厂9织机器材GA737160台0.78124常州纺器厂10加湿器2套2040安徽蚌埠加湿厂合计9178 原料、燃料和动力供应8.1 原料耗用量本项目将以开发生产麻棉纱及麻棉布产品为主,所需原料主要为棉花、亚麻纤维。根据本项目产品方案,所需亚麻纤维主要为15支纱亚麻原料、21支纱亚麻原料,年需求量为990吨,棉花年需求量为810吨。我省是一个纺织大省,棉花资源丰富,亚麻纤维市场供应能力充足。该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已建立了较稳固的原料供应渠道,原料质量稳定。因此,本项

29、目所需原料供应有保证。8.2 原料的贮存该公司现有厂区内设有配套原材料库,由于本项目改造后原材料耗用量与改造前基本持平,因此,原料及辅助材料的仓库仍利用现有仓库进行存放,本项目不需新建仓库。9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9.1 土建本项目在现有厂房内进行的设备更新改造,织造和染色改造后的新设备全部利用淘汰旧设备后的空闲厂房面积进行安装,不需新建厂房。9.2 供电本项目实施后,设备装机容量基本维持原状。该公司现有的配电所内变压器供电能力,可以满足本项目的用电需求。9.3 供水本项目无需供水。9.4 供汽本项目无需供汽。9.5 空调该公司现有生产车间均配有空调系统,夏季进行降温去湿处理空气,冬季及其他季

30、节采用循环水绝热加湿处理空气,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正常生产的要求。9.6 消防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严格执行建设设计防火规范、建设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以及山东省建委、山东省公安厅鲁建设发1996140号“关于印发建筑防火设计专篇要点的通知”和鲁建设发1997271号关于在工程建设中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通知中的有关消防要求。本项目的清花工序新增500m2厂房空间并配置专用器材,将按国家有关消防防火规范要求配置室内室内消防设施,其它大部分技术改造工程在公司现有生产厂房内进行。现有生产厂房内已按国家有关消防防火规范要求设有室内消火栓,并布置了必要的灭火器及消防桶,符合国家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10 劳动安

31、全卫生10.1 概述本项目系在现有厂房内进行的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实施后,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在企业现有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确保工人的劳动安全与车间的工业卫生。本项目在实施中将严格遵守山东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暂行管理办法、建设设计防火规划、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标准、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守则等有关规范及标准。10.2 工厂安全卫生设计原则及措施10.2.1 工厂安全为了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厂区及车间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

32、防措施防火间距及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桶的设置均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厂区内设置必要的消防道路,保证消防车辆畅通。消防给水保证足够的水量、水压。(2)防雷及电器安全配电系统设计及电气设备选型执行工厂电力设计技术规定和其它有关规定。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以及防静电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符合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为保证人身安全,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可靠接零 。(3)设备安全防护所有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凡外露的转动部分,均设置牢固可靠的安全防护罩和明显的安全标志。10.2.2 工业卫生(1)采光、照明本项目所有厂房为单层锯齿厂房,白天尽量采用自然光照明,夜间利用人

33、工照明。车间照度标准执行棉纺织工业企业技术规定中的“纺织车间及辅助建筑的照度标准”。(2)粉尘车间内的粉尘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短绒、飞尘。由于车间内设有空调系统,含尘空气在空调系统有序的送排风气流组织作用下进入空调室进行过滤,因此 ,车间内将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车间空气含尘量可控制在3毫克/立方米以内,符合国家工业企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和要求。(3)噪音本项目生产中基本上无高噪音源,车间噪音可控制在90分贝以下。所采用的低噪音织机,由于传动系统的改进,运转更平稳,使其在设备转速提高的同时,运转噪音亦较低,车间噪音可以控制在国家有关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11 节能篇章11.1 编制依据11.1

34、.1 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划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九十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七十二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5】第三十三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995】60号)8、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9、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10、山东省节能监察办法11、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暂行办法12

35、、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11.1.2 产业政策和指导性文件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2、 国家发改委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3、 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4、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计交能【1996】905号)5、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 6、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 第40号)11.1.3 管理及设计方面的标准和规范1、工业企业能源

36、管理导则 GB/T 15587-19952、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3、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制通则GB/T17167-19974、综合耗能计算通则GB2589-199012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19936、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T 50040-1996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T 50054-19968、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T 50052-19969、通用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T 50055-19931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T 50246-19971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T 50015-

37、20031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1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 50033-200111.1.4 管理用能方面的标准1、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3485-19982、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3486-19933、 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 GB/Z 18718-20024、 合理润滑技术通则 GB/T 13608-19925、 输油输气管道电器设备技术管理规定 SY/T 6325-19976、 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则 GB/T16618-19967、 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通则 GB/T11790-19968、 设

38、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导则 GB/T 15586-19959、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GB/T 8174-198710、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 13471-19926)11、工业锅炉及火焰加热炉烟气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与利用导则 GB/T 17719-19991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8613-20021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19153-200314、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 20052-200615、工业燃料加热装置能耗限值 JC/569-199411.1.5 工程项目有关文件1、 关于转发山东省企

39、业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 聊政办发【2007】58号2、 与该工程项目方案相关联的技术参考资料3、 企业提供的有关项目设备的说明数据。11.2 能耗指标及分析11.2.1 能耗指标及分析11.2.1.1 装机容量本项目改造设备无新增装机容量,新增设备装机容量一览表见表11-1。表11-1 新增设备装机容量一览表设备名称单机功率(kW)台数总功率(kW)年耗电量(万kWh)自调匀整机0.3kW41.2kW0.79滤尘设备5kW210kW6.6粗纱机10kW330kW19.8加湿控制器0.5kW21kW0.66合计27.8511.2.1.2 年耗电量本项目实施后,企业新增年耗电量2

40、7.85万kWh。11.2.2 建设内容 1、清花工序:增加500m2的厂房空间并配置专用器材进行麻原料的预捡及养生,投资额150万元。增加四套自调匀整仪,投资额36万元。2、梳棉工序:锡林针布改造20台,投资额72万元。滤尘改造增加2套,投资额53万元。3、并条工序:皮辊改型20节,投资额39万元。增配三套粗纱机,投资额107万元。4、细纱工序:牵伸型式改造40台车,投资283万元。5、络筒工序:捻接器接头改专用机,投资13万元。6、织造工序:160台织机改造及专用器材配置,投资124万元。车间环境湿度增大,区域隔离配置新型加湿控制器两套,投资40万元。以上改造共需投入资金917万元。11.

41、2.3 综合能耗对比表11-2 技术改造前后综合能耗对比表序号耗能名称单位年耗量折算系数kg标煤年折算能耗(吨标煤)技改前电KWh36000000.3571285.2技改后电KWh38785000.3571384.62增加量电KWh2785000.35799.42本项目技术改造前企业综合能耗为1285.2吨标准煤,改造后企业综合能耗为1384.62吨标准煤,全年增加99.42吨标准煤。11.3 节能措施11.3.1 管理办法企业能源消耗指标是判断能耗状况是否符合国家节能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工艺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为此公司制订了相应的节能管理办法:(1)制订能源消耗定额。应按照国家标准GB

42、12723、GB 2589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分别制订主要耗能设备和工序的能源消耗定额;(2)逐级下达明确责任。能源消耗定额按规定的程序逐级下达,并明确规定完成各项定额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3)核算实际用量的计量。按规定的方法对主要耗能设备和工序的实际用能量进行计量、统计和核算,定期作出报告;(4)节能经济效益分析。为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通过对历年产品单耗的定额考核,核算分析产品用能成本超降情况;(5)预测能源消费。根据当年能源消费的实际情况和挖掘节能的潜力,合理制订下年度的能源消费计划。11.3.2 主要设备的节能措施1、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选用功率小的节能型电器设备。2、严格执行工艺要求,认真操作,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做到节能降耗。3、加强设备管道保温保冷,减少散热损失,从而降低能耗。4、厂内设专人负责节能工作,各工段设有兼职管理人员,形成管理网络,落实各项节能工作,节能措施和节能教育培训工作。5、车间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节约能源。6、车间动力50KW以上用电点采用分控制配电系统,对设备空转5分钟时将自动断电,杜绝较长时间空转从达到节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