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锅炉机组运行规程.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670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阳锅炉机组运行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信阳锅炉机组运行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信阳锅炉机组运行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信阳锅炉机组运行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信阳锅炉机组运行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阳锅炉机组运行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锅炉机组运行规程.doc(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锅炉冷态启动1.投入蒸汽加热系统1) 蒸汽系统所有疏水门开启,5%启动旁路门开启2) 启动循环油泵,稍开炉前回油总门,使炉前处于循环方式。3)启动空压机向系统送气。4)联系汽机值班员,做好启动准备及配合工作。5)锅炉上水至-100mm处,停止上水,关闭汽包上水调门,开启省煤器再循环。6)锅炉投蒸汽加热a)稍微开启辅汽联箱至锅炉水冷壁加热总门。 b)疏水暖管后,全开蒸汽总门,维持汽压0.81.3 Mpa。c)逐渐开启水冷壁各回路蒸汽加热分门,直至全开,开始加热。d)加热期间汽包水位不断上升,可在水位达+150 mm时,间断开关事故放水门维持正常水位。e)当汽包压力达0.5 MPa,水温达100以

2、上时,解列蒸汽加热。f)关闭加热器分门及总门,开启总门后疏水。h)关闭辅汽联箱至炉底加热器总门。7)投入预热器和送、引风机油系统。2.油泄漏试验1) 投油系统于炉前大循环方式,维持供油压力3.04.0MPa。2) 当油泄漏试验条件均已满足时.按“油泄漏试验”按钮。油跳闸阀自动开启;“试验正在进行”灯亮,燃油回油阀自动关闭;若燃油压力低于3.9MPa,1分钟后,燃油压力失败,则发出油泄漏试验失败信号。若燃油压力正常(3.9Mpa),燃油跳闸阀自动关闭,若燃油压力低于3.5MPa,燃油母管泄漏,则发出“油泄漏失败”信号。若燃油压力3.5MPa,经时间继电器3分钟后,燃油母管回油阀自动开启,若油出口

3、压力低于2.5MPa,油出口压力失败,发出“油泄漏失败”信号,若油出口压力2.5MPa,自动关闭回油阀。若燃油跳闸阀油压差低于1.5MPa,油母管跳阀泄漏,发出“油泄漏试验失败”信号。若油跳闸阀压差不低于1.5MPa,经时间继电器3分钟后,发出“油泄漏试验完成”信号。3.点火前的吹扫1) 投入锅炉总联锁。2) 确认空预器启动条件已满足,启动A、B侧空预器。开启再热烟气挡板和过热烟气挡板。3)手动开启所有辅助风挡板及燃烬风挡板,置火咀摆动器于适当位置。 5)确认A侧(或B侧)吸风机启动条件满足,启动A侧(或B侧)吸风机。 6)确认B侧(或A侧)送风机启动条件满足,启动B侧(或A侧)送风机。7)调

4、节A、B侧吸、送风机动叶,维持炉膛压力50-100Pa,风量达3040%。8)启动两台探头冷却风机,并投入联锁。9)检查FSSS盘下列吹扫条件灯亮: a.无主燃料跳闸(MFT)指令。 b.所有给粉机停止运行。 c.所有排粉机停止运行。 d.两台一次风机停止运行。 e.燃油母管跳闸阀关闭。 f.所有油枪门关闭。 g.有一侧引、送风机运行。 h.辅助风门和燃料风门开启。 i.通风量25%MCR,且4.2MPa时维持此压力不变,达到快速提高主、再热汽温的目的。当主、再热汽温达到冲转参数时,适当降低燃烧率,维持足够数量的油枪,关小高、低旁路,汽轮机冲转。在关闭高、低旁路的同时,注意观察再热器壁温,以防

5、止再热器干烧超温。2)汽机冲转后,根据汽机所需汽量的多少逐步关小5%启动旁路或适当增加燃油量。当旁路调好后,可在启动和运行中投入“自动”进行自动调节。根据情况可提前关闭5%启动旁路的疏水,确保5%旁路内无疏水。2.15.3 热态启动注意事项1) 热态启动前的检查,试验基本上同冷态启动(不能试验的除外)。2) 点火前核对汽包水位,上部空气门,各部疏水门、底部加热门均应关闭。3) 点火前的炉膛吹扫及点火操作程序同冷态启动。4) 吹扫后应立即投入B层油枪,待燃烧稳定后即可启动一次风机,开启B层一次风挡板对粉管进行吹扫后投入给粉机运行。5) 炉点火至汽机冲转期间,升温升压率以点火时的参数为起点,按所要

6、求曲线进行合理调整燃烧。6) 汽机冲转参数按汽机当时要求为准则控制,但其主汽压力不得低于锅炉点火时汽包压力数值。7) 在热态恢复时,5%的启动旁路应根据锅炉、汽机的状态来是否开启。8) 在热态恢复时,应尽量避免锅炉压力下降。9) 当锅炉MFT动作时,值班员应速到就地关闭探头冷却风机与一次风机出口联络门,检查另一台冷却风机应联启(否则应手动启动)。机组恢复稳定后,值班员到就地打开一次风机出口至火检冷却风联络门,停运一台火检冷却风机,维持火检冷却风机出口风压16英寸水柱。3 锅炉运行的控制与调整3.1 锅炉方主要运行参数控制及限额3.1.1 主要参数控制表(见表一)3.1.2 锅炉的保护限定值:1

7、) 汽包壁温差机组启停或正常运行中,应控制汽包上、下及内外壁温差50。2) 受热面壁温锅炉受热面壁温控制在报警值内(见下表)序号受热面壁温名称单位报警温度1低温过热器4542分隔屏过热器4573后屏过热器5594高温过热器5765低温再热器5636高温再热器5803)启动时的炉膛出口烟温锅炉启动初期,过热器和再热器中不能建立冷却介质流量,受热面管子得不到适当的冷却,为防止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管子在启动过程中遭到过热损坏,因此在锅炉启动时,必须限定炉膛出口烟温不得超过540,此限值由设置在炉膛出口后侧上方的温度探针进行监控。主要参数控制表(表一)序号名称单位控制范围报警高限报警低限保护动作值1过

8、热蒸汽流量T/h10252汽包压力MPa3汽包水位mm050+125-200+250 -3504主蒸汽压力MPa17.4+0.2-0.2安全阀控制5主蒸汽温度54055455306再热器入口压力MPa 3.46 +0.2 -0.27再热器出口压力MPa 3.31 +0.2 -0.28再热器出口温度54055455309再热器入口温度 31410炉膛压力Pa-50100+996-996+3240 -249011烟气含氧量(省煤器出口)%4.60.55.64.112燃油压力MPa13吹灰蒸汽压力MPa安全阀控制14热控汽源压力MPa0.650.750.80.6安全阀控制3.2 负荷、汽压及燃烧调节

9、3.2.1 机组负荷应服从值长统一安排,控制员不得随意加减负荷。3.2.2 机组因设备缺陷故障不能达到可调出力时,应由值向或总工汇报,不得超出设备实际出力强行带负荷,必要时应设定“出力上限”不超过可调出力。3.2.3 正常情况,负荷变化率应小于2.4MW/min,以保证机组运行稳定。当机组处于协调方式时,用“目标负荷设定”和“负荷变化率设定”控制,机组处于其它方式时,用手动控制。3.2.4 正常运行中,主蒸汽压力应保持在额定工况17.4MPa0.2MPa定压运行。3.2.5 非协调下的滑压运行方式时,若因机组缺陷需降压运行时,可参照机组“压力负荷曲线”或值长请示领导,维持主汽压力在某一定压下运

10、行。3.2.6 经常检查炉内燃烧工况保持观火看畅通,察看煤粉浓度及着火距离,正常情况,煤粉着火距离适中约30mm,火焰呈金黄色,不应出现暗红或混浊的火焰,烟囱不允许冒黑烟,否则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风量或粉量,正常情况维持省煤器出口烟气含氧量4.06.0%。3.2.7 根据负荷及给粉机转速,保持合理的组合燃烧器运行方式,一般不允许火咀非对称或缺角运行,维持过热器、再热器两侧的烟温差30。3.2.8 维持炉膛负压在50-100Pa运行,任何情况下严禁冒正压。3.2.9 负荷变化时应注意风煤配合,当送风调节处于手动位,增负荷时,增加风量,同时增加给粉量,减负荷时,减给粉量,同时减少风量。3.2.10

11、运行中,应加强燃烧调整,采取下列措施防止燃烧不稳或锅炉灭火。1) 正常情况下,给粉机转速应保持在400800r/min范围,以保证足够的煤粉浓度,负荷变化时,可采取改变给粉机转速,启停给粉机同时改变风量予以调整。2) 煤质较差或低负荷时可少投给粉机,给粉机转速应适当高一些,保持较高煤粉浓度,但不能缺角运行或非对称运行。3) 着火不好时可适当提高一次风温,降低一次风率,但不得过调使火咀烧坏或一次风管堵塞。4) 严格执行定期降粉制度及给粉机切换制度,正常情况粉仓粉位不低于2米,使粉仓工作状态稳定,调整各给粉机下粉挡板,尽量使下粉量一致并稳定,防止火咀无粉及给粉自流造成燃烧波动。5) 维持合格的煤粉

12、的细度在R90=615%,根据化学分析,经试验后调整粗粉分离器挡板开度,低负荷或煤质较差时,可适当提高煤粉细度(降低R90值),以利于燃烧。6) 消除炉膛漏风及制粉系统漏风,所有观火孔无堵塞、打焦孔等应严密关闭。7) 燃烧不稳时,可投油稳定燃烧并取煤粉样进行分析。8) 维持制粉系统正常,不得因细粉分离器堵塞造成三次风大量带粉而使燃烧恶化。9) 高负荷时,在保证汽温的前提下,燃烧器不应向上摆动,防止火焰中心上移,使炉膛出口烟温升高,造成结焦。3.3 汽温调节3.3.1 正常运行中维持主蒸汽、再热蒸汽温度5405,两侧汽温偏差15,最大20,主、再热汽温偏差30。3.3.2 锅炉汽温的波动主要是由

13、外扰和内扰造成,运行中应密切监视其它参数的变化,如汽压变化率、负荷变化率,炉膛压力的变化,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等,正确分析并找出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迅速处理扰动,并附以必要的调温手段,这是调节汽温的基本方法。3.3.3 主汽温度调节1) 二级减温是主汽温调节的主要手段,对主汽温进行细调,运行中,特别是出现扰动时,应注意主汽温度变化趋势及减温器后温度,合理及时调节减温水量,手操时不要猛增猛减,以保持主汽温稳定。2) 一级减温器只是对主汽温进行粗调,它的主要调节对象是屏式过热器出口汽温,运行中不得因一级减温使用不当使屏过出口汽温和屏过壁温超温,正常情况下,一、二级喷水量比例为总喷水量的75%和25%

14、,高加解列时分别为总喷水量的95%和5%。3) 煤质变化时,可根据其变化趋势利用喷燃器上下摆动(一次风喷咀为13,二次风咀15)及时调整燃烧火焰中心,以适应汽温变化。4) 调节过热烟气挡板。5) 定期或根据需要进行炉膛及烟道的吹灰工作。3.3.4 再热蒸汽调节1) 调节再热烟气挡板是再热汽温调节的主要手段。2) 微量喷水减温在上述调节幅度不足时使用,或者对再热汽温进行细调,运行中,再热汽温惰性较大,使用微量喷水减温时,应特别注意再热汽温变化趋势及减温后的温度,减温水量的调节要有一定的超前时间,以防止再热汽温长时间波动。3) 事故喷水减温只有在再热器入口超温的事故情况下方可使用。3.3.5 主汽

15、温、再热汽温的调节,在燃烧稳定的情况下,首先用烟气挡板调节,少用或不用喷水调节,以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3.4 水位调节3.4.1 锅炉正常水位(零位)在汽包中心线下50mm处,锅炉正常运行中,锅炉水位应保持在“零位”,正常波动范围为50mm。3.4.2 正常运行中,汽包水位以就地水位为准,下部水位以此校核,运行中要经常对照上、下水位计,参照给水,蒸汽流量表计,防止表计误差或失灵。3.4.3 锅炉负荷30%时给水为单冲量自动调节,用调门控制给水;负荷大于30%时,给水为三冲量自动调节,并用给水泵转速控制给水。给水自动投入时,不得忽视对水位的监视,当自动失灵,应立即切自动为手动控制。迅速通知热工

16、尽快处理,并将情况汇报值长。3.4.4 给水调门,二台汽泵和一台电泵均可接受CCS系统指令,自动调节锅炉水位,但不可同时投入二台泵和调门自动控制。3.4.5 当机组负荷变化大或大幅扰动时,应密切注意水位变化情况,正确判断虚假水位和实际水位,避免水位大幅起落导致MFT动作,必要时应切为手动控制。3.4.6 正常运行中, 应保持汽包就地水位计完整、清晰,照明充足,指示准确。如水位计不清晰时,应进行冲洗,冲洗后,应与另一侧水位计进行对照,发现水位计泄漏应将其解列,并立即联系检修处理。3.4.7 运行中,任何时候必须保证至少有两台水位计投入运行,当水位计误关或损坏时,应联系热工和检修处理,并做好记录。

17、3.4.8 锅炉在异常工况下运行,给水调节需手动控制时,主控应指定专人调整水位,如控制室水位计损坏或偏差过大时,应派专人就地监视水位,并做好上下联系工作,同时立即联系检修尽快处理。3.4.11 水位计投入1) 检查a. 水位计各阀门完整无损,处在关闭位置。b. 水位计云母片完好,各部压盖、螺栓、螺帽齐全,照明齐全,电源正常。2) 投入a. 缓慢开启汽侧、水侧一次门。b. 微开疏水门c. 微开汽侧二次门,使蒸汽进入水位计腔体,从疏水门排出,加热水位计,当环境温度20C时,约一小时。d. 检修后的水位计加热后应联系检修热紧螺丝,此时应关闭汽侧二次门。e. 微开水侧二次门,进行汽水冲洗。f. 关闭疏

18、水门,水位计中汽包水位迅速上升,并有波动,全开汽、水侧一、二次门,并回关半周,防止门杆与后座粘结检查水位计,对照水位。g. 投入、冲洗双色水位计时,开关阀门应缓慢,不可太快,否则安全球将动作,堵死通道无法投入,若安全球动作,应将各阀门全关后,重新缓慢开启。3.4.12 水位计冲洗1) 检查水位显示是否正常a. 正常水位有微小波动,与其它水位计比较显示基本相同。b. 微开启排污门,此时水位下降,然后关闭排污门,水位迅速回到原位为正常。2) 水位计冲洗a. 缓慢开启疏水门,进行汽水冲洗,然后关汽侧门,进行水冲洗。b. 开启汽侧阀门关闭水侧阀门进行汽侧冲洗。c. 开启水侧阀门,缓慢关闭排污门,水位迅

19、速上升至正常水位并有轻微波动,如云母片仍不清晰,可反复冲洗,直至清晰为止。3.4.13 水位计解列1) 关闭汽、水二次门,开启疏水门。2) 关闭汽、水一次门。3) 关闭疏水门3.4.14 水位计运行注意事项1) 水位计的投入应谨慎缓慢进行,必须经过充分加热后才可投入运行,避免过大的热冲击。2) 水位计的投入、冲洗、解列操作以及检查,对照水位时,应注意安全,不可站在水位计云母片的正对面进行操作和观察水位,应站在水位计侧面,操作过程中发现水位计泄漏应立即解列。3) 水位计在运行中应防止外界冷风和冷水对水位计的冲击。4) 运行中发生水位计严重泄漏或爆破,进行解列时,必须戴防护面罩和手套,并有人监护,

20、以防烫伤。3.5 锅炉的排污3.5.1 定期排污1) 定期排污每夜班进行一次,或根据化学要求进行。2) 一般情况下锅炉定期排污与锅炉事故放水,除氧器事故放水不能同时进行。3) 定期排污应在锅炉运行工况稳定时进行,不要与锅炉吹灰,制粉系统启停等操作同时进行。4) 定期排污必须经值长、机炉主控同意后方可进行。5) 开始排污时,应先对各排污管进行疏水暖管,防止水冲击,如发生水冲击,应关闭排污门,待水冲击消除后再进行排污。6) 采用程控排污时,按程序进行。7) 采用手控排污时,应逐点进行,每点不超过30秒,严禁两点同时排污。8) 定期排污完毕后,应向值长、单元长汇报。9) 定期排污过程中如机组发生异常

21、情况或排污系统故障后,应立即停止排污。3.5.2 汽水品质控制标准1) 给水名称符号标准单位硬度H0umol/l全铜Cu5ug/l二氧化硅SiO220ug/l全铁Fe20ug/l油0.3mg/l溶氧量O27ug/l联胺N2H21050ug/l钠Na10ug/lPH(25C)值PH8.809.30总硅酸盐538烟温探针自动退出炉外以防烧坏。吹灰器及烟温探针均为戴蒙德机械有限公司产品。3.6.2 吹灰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供参考)吹灰器名称长伸缩吹灰器炉膛吹灰器空预器吹灰器型号IK-525IR-3IK-AK吹灰介质蒸汽蒸汽蒸汽吹灰介质温度(C)350350350汽源压力(Mpa)4.04.04.

22、0移动速度(mm/min)18003500310-90旋转方向18352.5(同步)-单台工作时间(分)48414有效吹灰半径(m)1.521.521.52行程(mm)6780267720喷咀数量214喷咀喉径(mm)222825.41318蒸汽耗量(kg/min)36726570电机型号Y1k9054A02-6324A02-6324电机功率(kw)1.1kw0.18kw0.18kw3.6.3 吹灰要求及注意事项:1) 锅炉大小修及吹灰系统检修时的检查a. 吹灰器喷咀角度联接是否牢固正确。b. 程控符合要求。c. 水压试验合格。d. 安全整定合格。2) 系统长期停用后恢复运行前也应符合上述规定

23、。3) 一般规定每日白班吹灰一次,也可根据锅炉各部烟温及受热面情况不定期吹灰。4) 吹灰前及吹灰后10分钟应记录主汽参数及烟温、减温水流量、管壁温度等数据,以分析吹灰效果。5) 吹灰须征得主控同意并在主控盘上放置“正在吹灰”警告牌后方可进行,并应保持燃烧稳定,适当提高炉膛负压,加强对汽温、汽压的监视及调整,必要时应投油助燃。6) 吹灰时不得打开检查孔,观火孔观察情况,不得在炉膛周围逗留。7) 若到现场就地单操吹灰器时,必须戴好防尘帽、眼镜、口罩、手套、劳保皮鞋等安全防护用品。8) 吹灰过程中如发生下列情况立即停止吹灰。a.吹灰系统出现泄漏等缺陷时。b.运行工况不稳定时。a. 机组发生事故时。9

24、) 进行吹灰前、后应检查各吹灰枪的位置,确保吹灰枪在退出位置,蒸汽 门严密。3.6.4 吹灰操作吹灰控制有三种方式:集中自动、集中手动、现场手动,另外还有一个模拟运行方式。3.6.4.1 程序自动操作步骤1) 将电源开关扭在“ON”位置。2) 将系统运行方式转换开关IHK拔到“集中自动”位置。3) 确定锅炉负荷方式由锅炉CCS协调控制系统送来的负荷信号,在PC机内自动扫描确定吹灰的方式有以下两种:a.负荷10%选择“单对吹”或“双对吹”(必须在程序启动前选择,程序运行中严禁改变,否则将引起程序错误),选择组列次序(必须在模拟运行方式下选择),此时按下“程序启动”键,整个程序按步骤自动进行。3.

25、6.4.2 程序模拟操作步骤1) 电源开关扭在“ON”位置。2) 系统方式转换开关打在“模拟运行”位置。3) 确定锅炉负荷方式:确定吹灰方式负荷10%,负荷70%两种方式程序动作顺序同“集中自动”。3.6.4.3 集中手动操作步骤:1) 电源开关扭在“ON”位置。2) 系统方式切换开关打在“集中手动”位置。3) 手动操作吹灰器a. 将拔盘拔至要吹灰的吹灰器对应的拔盘号。b. 按下“手动启动”键,此时该吹灰器开始吹灰。注意:单台手动启动吹灰时,每侧每次只能动作一台,并在该侧发出启动成功信号后或7秒短时脉冲信号消失,才能进行下一台吹灰器的操作。4) 手动阀门操作a.将拔盘拔的需要开/关的阀门对应的

26、拔盘号。b.按下“手动启动”键,此时该阀门开始动作。3.6.4.4 现场手动操作步骤:1) 电源开关打在“ON”位置。2) 系统方式转换开关打在“现场手动”位置,操作人员的现场进行吹灰器本体箱的操作,每侧每次只宜动作一台。3.6.4.5 其它操作1) 在“集中自动”和“模拟”方式下进行,因某种原因要暂时中断程序,进行短时处理,此时按下“停止/恢复”键,吹灰程序暂停,待处理完毕后再恢复此键,程序将继续向下进行。2) IK吹灰器在吹灰过程中,因某种原因需要返回,此时按下“IK急停返回”键,则所有正在进行中的IK吹灰器即刻返回。3) 如果某台吹灰器不需要参加吹灰,则将系统开关打在“模拟运行”方式,并

27、将拔盘拔到相应的拔盘号,按下“跳步置入”键,这样无论在哪种运行状态下,该吹灰器不参加运行,如果该吹灰器可以投入运行,则按下“跳步复位”键,则该吹灰器恢复工作运行。4) 吹灰前如果想知道整个系统有多少台吹灰器被置入跳步状态,则将系统转换开关拔至“模拟运行”方式,按下“跳步”键,此时,在显示屏上凡参加了跳步的吹灰器位置指示灯会显示。注:吹灰器在拔盘上的序号及组列次序请参见吹灰说明书。3.6.5 事故报警处理1) 若IK吹灰器工作电流超过原设定值,则“讯响报警”指示灯连续显示报警,此时按“停铃”键,过流的吹灰器所在侧的“总线失电”过流指示灯同时显示,数秒后灭,表示IK正在过流返回。2) 若IK吹灰器

28、全程时间超过保护时间值,则吹灰超过指示灯显示,数秒后灭,这里应引起操作人员的注意,并通知维修部门处理。3) 若IK吹灰器在吹灰过程中出现过载,则“讯响报警”指示灯以0.5秒的间断节奏闪烁报警,此时按“程序停/复位”键,取消报警,由运行人员及时通知维修部门紧急处理,IK过载处理完毕,松开程序暂停键,程序将从中断步位向下继续执行。4) 合上电源开关前,请先确定控制系统状态,确定后再合上电源开关。3.7空气预热器运行及维护3.7.1设备规范1) 特性参数表序号名称数值单位备注1空预器型号2-29VI-2180每炉两台2转子内径10.33m3转子高度4空预器总高度5受热面总面积1.676m2a.容克式

29、空预器(三分仓)是由上海锅炉厂设计制造的。b.该空预器由转子(包括传热元件、中心筒)外壳与端轴、导向轴承和支承轴承,冷热端连接板,密封装置,传动装置,油循环系统等部件组成。c.通过连续旋转的受热面(转子),从烟气中吸收热量,然后将热量交换给冷空气,不断提供燃烧、磨制煤粉和热风送粉所需的热空气。2) 传动装置项目主电动机辅电动机型号Y180M-4B3型Y132S-4B3型功率18.5KW双出轴5.5KW电压380V电流37A转速1500r/min1500r/min主轴转速11.47r/min3.07r/min减速比130.74488.44主、辅电动机切换方式:滚子式单向超载离合器。3) 液力偶合

30、器型号280-DT型功率9.522KW转速1500 r/min4) 油循环系统导向轴承支持轴承油站型号OCS-3型稀油站OCS-3型稀油站油泵型号3GR254-0.8m3/h/1.0MPa三螺杆泵3GR254-0.8m3/h/1.0MPa三螺杆泵过滤器型号SPL-25F-Z网片式SPL-25F-Z网片式冷油器型号GCIA-0.8列管式GCIA-0.8列管式电动机Y802-4B3A型 0.75KW 1390 r/minY802-4B3A型 0.75KW 1390 r/min5) 吹灰装置吹灰器:伸缩式吹灰器:IKAH型6) 每台空预器分别有支承和导向轴承二套油系统。采用强制油循环,冷却轴承方式,

31、不带油箱(油箱即轴承箱),由型号3GR2540.8/10的螺杆泵将油从空预器轴承箱吸出,再送往空预器轴承润滑。a.油系统最大工作压力0.5MPa,压力高时由安全阀控制。b.供油温度为6070,最高不超过80,油温高时由列管冷油器冷却。7) 空预器传动装置W125减速箱的润滑方式为飞溅润滑,油位应保持在油标中心位置,油温不超过80。推荐润滑油脂一览表:序号进油部位润滑油脂名称(代号)近似油量加油方式加换油周期一支承轴承680极压工业齿轮油(硫磷型)160升油循环系统6个月二导向轴承680极压工业齿轮油(硫磷型)25升油循环系统6个月三传动装置1减速箱(辅减速箱液力偶合器)L-AN100全损耗系统

32、油125升倒罐6个月2减速机油杯锂基润滑脂3#0.5升牛油枪1个月3辅减速机油杯锂基润滑脂3#0.5升牛油枪1个月四吹灰器1齿轮箱LETSA4B防锈汽轮机油0.7升倒罐3个月2齿条锂基二硫化铜润滑脂2#适量手工1周3油嘴钙基钠润滑脂2#适量手工1周五连接螺栓等锂基二硫化铜润滑脂2#适量涂3.7.2空预器启动前的检查1) 检修工作已结束,工作票已注销,内部无人,无工具,无杂物,各部件门孔均已关闭严密。2) 油质良好,油温、油位正常。3) 冷却水畅通,冲洗水、消防 水处于良好备用。4) 各油站外形完整、齐全,油泵及电机设备齐全完整,接地线良好。5) 驱动、传动装置良好,放置方向正确(各电机检修后须

33、确定方向时,必须脱开连轴器,不得带负荷找方向,以免损坏密封)。6) 各风门、挡板动作灵活,开关方向正确,吹灰蒸汽阀门、消防、冲洗疏水阀门,开关灵活,位置正确。7) 就地控制箱的控制开关、按钮、指示灯等设备齐全、完好。8) 空预器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必要时人工手动盘动围带进行检查。9) 各单项联锁及保护试验合格。3.7.3空预器启动1) 启动空预器前1小时,必须启动上、下轴承系统油泵进行油循环。2) 启动空预器。3) 空预器启动正常后,开启风、烟挡板,投入电机联锁开关。3.7.4运行检查与维护1) 正常运行中,应对空预器定期巡检,每班不少于二次,异常情况应加强检查。电流指示应在正常范围内,转动

34、声音应正常。2) 轴承冷却水充足,排水管畅通。3) 空预器上、下轴承油位正常。4) 运行中空预器上、下轴承温度35,当轴温35应检查油泵自启动,否则应手动启动油泵,上、下轴承极限温度85。5) 正常运行中,油系统工作压力0.5MPa,工作压力通过安全阀自动调节,如滤网堵塞,应进行切换,联系检修人员清洗。6) 油系统供油温度为6070,如油温升高,可通过调节阀门,使油经冷却器送往轴承。7) 油系统每年至少应换油一次。8) 运行中发现油温不正常地升高,应立即查明原因,联系检修处理。9) 减速器在运行中不允许有漏油现象,油箱运行油温不大于90,运行3000小时后应进行老化检查。10) 检查主、辅减速机油位、油脂正常润滑油温80。11) 点火启动期间,空预器吹灰次数增加确保预热器的安全运行,正常运行时每8小时应对空预器吹灰一次,发现下列现象时应增加吹灰次数:a. 空预器出口风压降低,烟气压差增大。b. 锅炉负荷大幅度变动。c. 燃烧工况不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