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的方法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89795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的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的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的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的方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的方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的方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的方法研究.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申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的方法研究 培养单位: 工程领域: 研究生: 指导教师:副指导教师: 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签 名: 日 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

2、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签 名: 导师签名: 日 期: 分类号 密 级 U D C 学校代码 10497 学 位 论 文题 目 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的方法研究英 文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题 目 used in the cement engineering based on ERP 研究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 名 职称 学位 单位名称 邮 编 副指导教师姓 名 职 称 单位名称 邮 编 申请学位级别 工程硕士 学科专业名称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

3、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授予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摘 要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能源的依赖性也将越来越高。电能作为我国重要能源之一,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电网线损较大。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平均线损率为6.48%,线损电量高达3000亿kW.h。如果我国平均线损率下降2%,每年就可以减少损耗电能940亿kW.h,相当于一个三峡电站1年的发电量,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并能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能源。文章分析了我国电网线损的现状,并对线损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查阅

4、文献资料和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降低电力线损的实际意义,分析了电力线损产生的各种原因。(2) 通过线损分析,找出线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降损措施。(3)从线损的产生原因着手,依靠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等手段减低线路损耗的方法。城乡电网的降损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从规划、建设、管理及运行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虑,只有通过对电网现状的仔细调查,提出合理可行的电网降损建设规划方案,制定和执行降损管理制度,开展经济调度运行,才能实现投资少,降损效益显著的目的。关键词: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cement enterprise of our coun

5、try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ntrol level of production process, but often overlooked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this leads to domestic cement enterprises at a disadvantag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ERP software applications solve the problems which cement industry faced during their period

6、of development, so desig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software for cement industry is necessary.In this paper, modular program design methods and three B / S architecture, the environment with ASP as the basic script, SQL 2005 a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server-side using WINDOWS IIS6.0, clients use

7、IE6.0, use of visual development tools studio 2008, completed the customer-based ERP project management of cement industr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system function module and a detailed design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in the lite

8、rature review,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ERP system implementation in Suzhou sinoma construction Co., LTD. and application of Suzhou sinoma construction Co., LTD careful analysis of existing business processes, designed the system function block diagram; and from the economic , technology, timing o

9、f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and finally the user is logged on the system, personne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account management staff, the five basic rights managemen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functional modules; finally completed ERP-based cement industry syst

10、em client overall project design. Second, The customer based on ERP project management of cement industry architecture and database design. Analysis of the B / S three-tier structure and system, then B / S and C / S to compare two models, obtained system uses B / S structure system conclusions; on t

11、he system to analyze the data needed to create database tables, and database security settings. Third, The customer based on ERP project management of cement industry software design. Function modules of the software design process for each module is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includin

12、g the modules interface design and functional design, and draw the flow chart of the module functions. Cement industry based ERP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can take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ordinary users and administrators to allow ordinary users to change passwords, query information, and view the

13、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and other simple operations; management personnel to manage the information of all employees, can increase remove the sector, and can account for employees to set permission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ement industry ERP system project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of ERP

14、for other units of cement industry to provide project management reference.Keywords: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B/S system construction, ASP, SQL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的方法研究第1章 绪论1.1 线损及线损率的定义电力网电能损耗(简称线损)是指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客户的一系列过程中,在输电、配电、变电和营销等各环节产生的电能损失和损耗。电力损耗是综合反映电力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管理水平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发电机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用户,经过输电、变电、

15、配电设备,由于这些设备存在着电阻,因此电能通过时就会产生损耗,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周围的介质中,另外再加上一部分客观存在的管理损耗,这两部分电能损耗就构成了电网的所有线损电量,简称为电网线损。 电网线损=供电量售电量 线损率=电网线损/供电量*100%(一)供电量供电量指供电企业生产活动全部投入电量,它包括以下电量:发电厂上网电量:指发电厂送入电网的总电量。外购电量:指电网向地方电厂、用户自备电厂等购入的电量。邻网输入输出电量:指地区电网之间互供电量。 供电量计算公式为:供电量=发电厂上网电量+外购电量+邻网输入电量邻网输出电量 售电量售电量指电力企业卖给用户的电量和电力企业供给本企业非电力生产

16、用的电量。1.2线损研究目的和意义电力交易是特殊的,没有可见、可数的商品交接和所有权转换过程。对于电力传输中的消耗以及网络是否合理等问题,不可能象其他商品一样用废品率、运输成本等指标来评价,而只能通过比较购售电量的差额来衡量,显然,线损率就是唯一能全面反映电力传输与营销过程中技术经济效果的指标。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线损,我们还可发现:对于一个规模相对不变的供电企业,在一定电价水平的情况下,供电量与线损差额的货币形式,反映了一定投入后的产出水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线损率就是供电企业的投入产出率。线损率的大小,与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同时,降低线损就是节约电能,每节约1千瓦时的电能,即相

17、当于节约0.4千克标准煤,即可冶炼优质钢2千克,可多采煤30千克,可多产原油0.03千克,可多生产复合肥56千克,可多生产水泥14千克,可多织布7米,可多灌溉农田0.15亩特别对于某些电力短缺、供需矛盾紧张的地区,加强线损管理,降低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可起到缓解作用,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充足、可靠、合格、廉价”的电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对理论线损的研究比较多,研究的方法也比较成熟,但是对于统计线损的研究较少。国内对理论线损的研究较多的是理论计算方法、技术降损措施,对于理论线损以外的分析则较少涉及,而且这些研究多以理论角度出发,缺乏实际数据,本文坐着

18、将结合自身工作及详实数据全面的讨论降低线损方法。 在国外,线损计算方法已在20世纪20年代末由美国电力总公司的布勒和伍德罗推导出来。他们第一次引出负荷率与“等值损耗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些特定的系数以等式表达,根据一天34小时的负荷资料确定等式系数并用于全年的线损计算。但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同,西方电力公司并没有将线损、线损率作为单独的经济指标进行核算1.4 我国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能源的依赖性也将越来越高。电能作为我国重要能源之一,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电网线损较大。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平均线损

19、率为6.48%,线损电量高达3000亿kW.h。如果我国平均线损率下降2%,每年就可以减少损耗电能940亿kW.h,相当于一个三峡电站1年的发电量,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并能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能源。文章分析了我国电网线损的现状,并对线损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2章 电能损耗形成及组成2.1 电能损耗形成 电能的输送过程,如图1-1所示。图1-1 电能输送过程 由发电厂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经过发电厂升压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由10 kV电压升高至110kV,经过输电线路输送至降压变电所,再经过35kV降压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将电压降到10kV,再经过10kV配电线路送

20、至用户专用变压器,或送至10kV配电变压器将电压降到400/220V,由低压线路送至低压用户。 电力的传输过程,要通过电力网中的导线和电压器等输、配电设备到用户,由于导线和变压器都具有电阻和电抗,因此电流在电网中流动时,将会产生有功和无功的电能损耗。 电力损耗的大小与流过导线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对同一部分无功功率。这些无功功率除靠发电厂的发电机发出无功外,调相机、电力电容器也向电网输送无功。2.2电能损耗的组成 电能的损耗根据产生的原因可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即固定损失、可变损失和其他损失。2.2.1固定损失固定损失不随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只要设备上接上电源,就会消耗电能,它与电压成正比。在实际运

21、行中,一般电压变化不大,为了计算方便,这个损失作为一个固定值。它包括:(1)主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即:铁心的涡流损耗; 铁心的磁带损耗; 夹紧螺丝的杂散损耗)(2)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3)电缆、电容器的介质损耗。(4)调相机的空载损耗。(5)电能表电压线圈的损耗。(6)35kV及以上线路的电晕损耗。2.2.2变动损失变动损失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它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电流越大,损失越大。它包括线路上的可变损失、变压器上的可变损失、计量装置上的可变损失。 1、线路上产生的可变损失。(1)输电线路上产生的负荷损失。(2)配电线路上产生的负荷损失。(3)低压线路上产生的负荷损失。(4)接户线路产生的

22、负荷损失。2、变压器上产生的可变损失(1)变电站主变压器的负荷损耗。(2)配电变压器的负荷损耗。在变压器上产生负荷损耗的原因如下:(1)由负荷电流在变压器绕组导线内流动造成的电能损失。(2)由励磁电流在变压器绕组导线内造成的电能损失。(3)杂散电流在变压器绕组导线内造成的电能损失。(4)由于泄漏电流对导体影响所引起的涡流损失。3、计量装置产生的可变损失计量装置上的可变损失主要是电流表电流线圈的铜损造成的。4、调相机产生的可变损失由于调相机发出无功功率,因此原动机需要消耗一些有功功率。2.2.3其他损失其他损失即除固定和变动损失以外的损失。它包括:电能表未能正常计量造成的损失;用户窃电造成的损失

23、;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失;变电所直流充电、控制及保护、信号、通风等设备消耗的电量等。2.2.3.1造成电能表未能正常计量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计量用互感器配比不合理,变比错误。(2)电能表初装时接线错误或使用后期产生故障。(3)电流互感器二次阻抗超过允许值;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超过规定值引起的计量误差。(4)在互感器二次回路上临时工作,如退出电压互感器,短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末作纪录,未向用户追补电量。2.2.3.2 分析造成电能损失的形成和组成,我们可以发现,电网线损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正是这些原因,进一步加剧了电网线损居高不下。归纳起来,我国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管理制度不健全制

24、度是进行管理工作的保障。现在一些地方电力企业电网线损管理制度还不健全,有些制度还缺乏可操作性。由于制度不够健全,出现一些问题。如: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现象普遍,但是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理。制度不完善,往往导致电网线损管理是粗放性管理。粗放性电网管理结果只会导致线损电量中的不合理成分增大,正是因为制度的不完善,往往导致供电企业中存在着大量不明线损不知去向。为此必将提高线损率。(2)管理观念陈旧一些电力企业在管理机制上,还是沿习过去计划经济管理机制,往往强调安全运行,忽视经济运行;在管理工作中,平均主义严重,忽略了工作人员激励机制作用。由于电网线损管理观念陈旧,导致电网线损责任目标难以落实。而降低线

25、损就是增加供电企业的纯利润,当线损黑洞每时每刻吞噬着巨大电量的时候,损失却无法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形成电网线损“人人有责”,却又人人不负责的局面,仿佛大量的线损真成了不可抗力。(3)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降低线损工作,需要通过管理人员具体工作来实现。但是有些管理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素质是一个人内在具有的基本条件,它标志着一个人的综合质量状态,也是电网线损管理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是电网线损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素质不高必将进一步导致电网线损管理工作出现问题。(4)电力营销管理存在问题随着近几年电网建设发展及城乡电网的大规模改造,电网的网络结构、潮流分布趋于合理化。电网条件改善了

26、,但是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仍面临着困境,这也进一步的提高了电网线损率。电力是商品,为了合理用电和科学用电,电力企业也应当注意电力营销管理。但是当前很多电力企业无法随时实时掌握对用户的供电和自身的经营状况,只有在月末终了才能通过抄表得来的静态数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对于用户的供电计量计费只能采用事后处理方式,过程中的损失即使被发现,追补也极其困难。对电网经济运行和供电企业自身的发展极为不利。2.2.3.3因用电客户违章窃电造成的电量损失:窃电,是指在用电户采用秘密的方式方法非法占有电能,以达到不交费或少交电费用电的违法行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因客户窃电损失的电量约占总售电量的6。也就是说每年有上百亿度

27、电量,几十亿元电费被一些人非法据为已有。使国有资产和供电企业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的形势也日趋严峻。根据窃电手法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改动短路计量装置窃电改动短路计量装置的电流线圈。通常是在电能表内部或外部用导线将电流线圈短接,较常见的做法是用导线或并接电阻插入电能表的相线输入端和输出端,起到分流作用。用导线短接,而导线电阻几乎等于零,绝大部分电流将从短接导线通过,电能表的电流线圈几乎没有电流,致使电能表停转;若并接小于电流线圈电阻值的电阻时,电流线圈跟并接电阻形成并联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大部分电流将从并接电阻通过,电流线圈只有小电流通过,致使电能表按一定比例慢转,从而

28、达到窃电目的。此种窃电方式称之为欠流法窃电。 断开电压联片或在电压线圈上串联分压电阻断开电压联片或在电压线圈上串联分压电阻。断开电压线圈就是使电压线圈失压导致电表不转。常见方法是把电能表的电压联接片松开,这种方法不必开表封,属较低级的窃电方法,新型普通电表已在电表内部短接联片。其二,开启电表外盖用一电阻串接在电压线圈上,所串接电阻用绝缘胶布或绝缘套管套住(具有隐蔽性),其原理是起到分压作用,把一部分电压分担到电阻两端,使电压线圈两端电压减小,达到少计电量的目的。此类方式亦称之为欠压法窃电。 调接零火线窃电调接零火线窃电。这种窃电方法是事先将电能表进线端的火、零线调接,根据电能表的内部电路结构,

29、接零线端的输入跟输出是用联片短接的,因此,窃电户可利用自设(或另接)的零线用电,而电能表因没有反方向的电流回路通过电能表的电流线圈,导致电表停转。这种窃电方法必须在室内装设倒闸控制开关,使经过电能表的零线和自设地线(或另接零线)能自由的控制。但自设地线会给用户的安全用电带来严重威胁。 断零窃电断零窃电。这种窃电方法事先必须将电能表进线端的零线断开并将其隐蔽。跟调接法窃电相似,都需要另接或自设地线,并在室内安装倒闸开关。在断开电表输入零线后,电流线圈仍可通过电流,而电压线圈会失去电压,这时,窃电户用电,电表是不会计量的。当窃电户想电表转动计量时,可从电表零线输出端反接零电位(即另接零线或自设地线

30、),电压线圈获得电压,电表转动。其二,在反接零电位的导线上串接电阻,跟欠压法相似,起到少计电量作用。此类方式亦称之为断零法。 更换计数器齿轮窃电更换计数器齿轮 其具体做法,是用小容量电能表的计度器更换大容量电能表的计度器,被更换后的电能表计出的电量比实际用电量成倍减少。比如,用5(10)安1800r/kWh的电能表计度器更换10(20)安900r/kWh的计度器,由于电能表的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没有变,那么铝盘转速不变,但计度器被更换后原900转计实际用电一度,变成了转1800转才计一度,计量电量比实际用电量减少一半。这种窃电方法的要点是要用同一厂家的电能表才能够互换计度器,否则机械尺寸无法对应

31、。而采用这种方法窃电首要一关就是要开启表计封印。但现在供电部门所采用的电表封印都是新式封印,具有很好的防窃电性能。 绕越计量装置窃电绕越计量装置窃电 绕越计量装置窃电主要体现在私接公线,这种窃电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容易操作并且较易破坏窃电现场,当窃电户得知有查电时,就及时将窃电电线用力扯开,让查电人员无从取证。由于窃电户私接导线的接触电阻都较高,再加上裸露或绝缘胶布封闭不紧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进一步增大接触电阻,在电流的热效应下会发生跳火断股甚至断线。此类窃电方式会给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威胁。2.2.3.4变电所所用变用电等造成的损失供电企业变电所内一般装设有所用变压器,负责所内通风设施、照

32、明设备、控制设备等设施的用电,而该变压器一般未装设计量装置,未对此类用电进行计量,从而在线损分析时造成线路损失。2.3 本章小结分析造成电能损失的形成和组成,我们可以发现,电网线损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正是这些原因,进一步加剧了电网线损的居高不下。我们想要有效的降低线损,也只有在找出线损形成原因后,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来降低线损。第3章 线损的分析方法3.1 为什么要进行线损分析 我们知道,配电网的电能损耗不仅与电网的结构和负荷性质有关,而且还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关。在供电所的线损管理中,管理线损是左右统计线损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这种损失无规律可循,又不易测算,通常又称之为不明损耗。因管理不到位形

33、成的电能损失在整个实际线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某些地方,部分环节甚至还相当严重。通过线损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本单位线损的起因、性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等因素,找出影响损失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降损效果和经济效益。 线损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指标完成情况,损耗分布情况,鉴定网络建设和运行的合理性,供电管理的科学性,找出在计量装置、电网结构、设备性能,用电管理、运行方式、抄收、统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降低线损。线损分析的内容包括统计线损率与去年同期比较,与理论线损率相比较,分析升降原因。分析时注意查母线电量平衡率,大用户电量突变等因素。此外,要进行月线

34、损预测,发现问题可及时制定相应的降损措施,确保当月的线损率指标的完成。对网损、送变电损失进行分片、分压分析,对配电损失进行分线、分台、分压、分责任人的“四分法”分析,对应开展营销按线管理、达标台区六率考核、分压线损管理、月分析季考核、线路变台有人承包,降损工作形成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有人负责的局面。3.2线损分析方法 3.2.1分片分析 线损分析应按电压等级、分线路、分台区进行,以掌握线损电量的组成,找出薄弱环节,明确主攻方向。 3.2.2扣除无损电量分析 将无损的用户专用线、专用配电变压器、通过用户的转供电等相应的售电量扣除后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得真实的线损率。 3.2.3与历史同期比较

35、分析 有些用电负载与季节有关系。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如农业用电)。而且,同期的气象条件也基本一致,所以与历史同期的参数值比较,有很大的可比性,通过比较能够发现问题。 3.2.4与平均线损率比较分析 一个连续的时间较长的平均线损率,能够消除因负载变化、时间变化、抄表时间差等因素造成的线损波动现象,这样的平均线损率能反映线损的实际状况。与该平均线损相比较,就能发现当时的线损是否正常。 3.2.5、与理论线损对比分析 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偏差的大小,能看出管理上的差距,能分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他分析方法,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3.2.6、电能平衡分析 计量总表与分表电量的比

36、较,用于监督电能计量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变电站本身耗能情况。这是很有效的分析方法,经常开展这项活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使计量装置保持在正常运行状态。 3.2.7与先进水平比 将本单位的线损完成情况,与周围单位比,就能发现本单位在电网结构和管理中存在的差距。 3.3对几个影响线损的因素定性研究 3.3.1、线损电能损失分布规律 在线路中,电能损失不是平均分布的,线路前端损失大,主干损失大于分支损失。 3.3.2、线路结构对损失的影响 电源应放在负荷中心,使电网呈网状结构,线路向周围辐射,这种电网结构,损失最小。应尽量避免采用链状结构。 3.3.3、功率因数对线损的影响 在电网中存在着大量

37、感性负载使得线路功率因数低。在同样的功率下,功率因数越低,负载电流就越高,线路损失成平方比增加。要减少损失,就必须减少电流。3.3.4、电能表对低压线损的影响 DD28、DD862机械表表损分别为2W、1.5W,单相电子表表损为0.5W左右,一个月电能损耗分别为1.4Kwh、1kwh和0.4kwh左右。由于我县农村每户用电量仅8度左右,使用不同种类的电表,电能将对线损率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3.3.5、三相负荷不平衡对线损的影响 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由于用户较为分散(外出用电户多),线路长,如果三相不平衡,则零线中有电流通过,损耗将显著增加。至此,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不论在三相线路上是何种负

38、荷分配情况,电流不平衡越大,线损增量也越大,且与电流不平衡度成正比。 3.4 分析举例下面以笔者所在单位本月的线损分析情况为例,列出详细的线损分析方法XX供电公司线损分析2012年第7期XX供电公司营销部 2012年08月01日 一、公司综合线损率完成情况分析1、公司7月线损完成情况 供电量:本月完成值为19609万千瓦时,同比上升1148万千瓦时,同比增幅为6.21%;售电量:本月完成值为17315万千瓦时,同比上升2507万千瓦时,同比增幅为16.93%; 损失电量:本月损失电量为2294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359万千瓦时;线损率:本月完成值为11.70%,同比下降8.09个百分点,详见下

39、表:表一 本月线损与去年同期比较(电量单位:万千瓦时,%) 图1 2012公司月度线损率趋势图 2、17月累计线损完成情况供电量:累计完成值为101494万千瓦时,同比上升3613万千瓦时,累计增幅为3.69%;售电量:累计完成值为96642万千瓦时,同比上升2689万千瓦时,累计增幅为2.86%;损失电量:累计损失电量为4852万千瓦时,同比上升924万千瓦时;线损率:累计完成值为4.78%,同比上升0.77个百分点。详见下表:累计线损与去年同期比较单位:万千瓦时,%2012年公司累计线损率趋势图3、影响线损波动的因素本月一般工业及低压用户的售电量天数为30天,而供电量天数为31天,售电天数

40、比供电天数少1天,售电量约有577万千瓦时转移到下月,零点及大工业的售电量天数比供电量天数少1天,售电量约有144万千瓦时转移到下月。本月中旬后由于温度持续升高,用电负荷急剧上升,约有975万千瓦时售电量转移到下月。综合以上情况,本月公司实际线损率约为3.05%。二、低压台区线损完成情况分析(一)低压台区线损数据比较(电量单位:万千瓦时,%)月份供电量售电量损失电量(不含变损)线损率上年线损率同比售占总售比例售占10kV售比例2011年1月638460663184.985.80-0.8240.0 42.6 2011年2月709267693224.546.17-1.6245.3 48.2 201

41、1年3月466844672014.325.98-1.6639.0 42.0 2011年4月483046391913.965.34-1.3937.8 40.9 2011年5月440142231784.045.37-1.3335.6 38.5 2011年6月507148731973.894.27-0.3836.339.02011年7月584156142273.884.62-0.7437.940.52011年8月879684423544.034.53-0.5043.746.02011年9月791175953164.004.11-0.1143.446.02011年10月496947672024.074

42、.12-0.0538.441.52011年11月446642861804.034.16-0.1336.639.892011年12月474145531883.974.20-0.2336.739.511年累计691716629528754.164.86-0.7039.642.42012年1月642361632604.054.98-0.9342.5 45.1 2012年2月7465 7160 305 4.09 4.54-0.4545.4 47.7 2012年3月569154592324.074.32-0.2539.741.72012年4月473145431883.973.96+0.0137.837.

43、32012年5月396838091594.014.04-0.0334.236.02012年6月410539401654.013.89+0.1232.434.22012年7月744671443024.053.88+0.1741.343.012年累计398293821916104.044.27-0.2339.541.3公司本月低压线损率为4.05%,同比上升0.17个百分点,12年累计低压线损率为4.04%,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二)各营业所线损情况营业所供电量售电量损失电量当月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损失电量累计线损率西北所36028137 34599771 1428366 3.96 18762

44、1146 180276701 7344445 3.91 湖口所38432141 36844682 1587459 4.13 210672712 201913072 8759640 4.16 低压合计74460278 71444453 3015825 4.05 398293858 382189773 16104085 4.04 本月份西北所线损率为3.96%,湖口所线损率为4.13%,公司低压线损合计4.05%。 (三)改造台区线损情况分析1、2007年改造台区线损情况序号单位2012年累计本月供电量线损率供电量线损率1西北25744.645013.922湖口22284.634284.21公司合计48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