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存储、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89926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搬运、存储、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搬运、存储、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搬运、存储、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搬运、存储、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搬运、存储、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搬运、存储、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搬运、存储、包装防护与交付管理程序.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 章 节 内 容 页 次 目 录 1 修 订 履 历 2 1 目 的 3 2 范 围 3 3 定 义 4 职 责 3 5 程 序 说 明 3-5 6 相 关 文 件 5 7 质 量 记 录 5 8 流 程 5编 制审 核批 准责任人日期部门会签日期 修 改 履 历 版本版序修 改 记 录备注1. 目的: 为保证物品进厂使用品质,确保从原料到产品交付不至于因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不当而损坏品质。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材料和产品之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3. 定义: 4. 职责分工:4.1 仓库部:做到账、卡、物一致,负责经过搬运、储存、发放物料维持原有的质量和标示

2、。4.2 制造部:做到包装符合要求,物品搬运不损坏,维持标示的完整。4.3 质量部:负责过程稽核、最终的检验,发现异常及时反馈并追踪改善。5. 程序说明:5.1 搬运管理:5.1.1 区域的使用规定:A. 不良品(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区,成品退货区,报废品(材料、半成品、成品)区;B. 成品存放区,工作区域;C. 材料贮存/周转区域, (成品 、半成品)待检区域;D. RoHS材料与产品区域。5.1.2 箱、盒的使用规定:A.材料从进出货到IQC、材料仓库应使用原包装;B. 生产过程中,电子材料、PCBA板卡类物料用防静电周转箱、架作为临时存放容器,或按物料的特性要求执行;成品应使用客户要

3、求或项目工程师确定的包装方式;其它物料或成品依照工程标准作业。C为与合格品相区分,装不良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容器应采用明显标识的不良品周转箱或架来存放,标识方法主要包括:a. 红色不良标识卡;b. 红底黑字的不良警告标识;c. 红色漆带;5.1.3 静电防护区搬运过程中的防静电规定:A. 在有防静电要求的场所操作人员应佩带合格的静电环;B. 需要防静电的场所防静电设施(如静电线,静电垫等)必须完备;C. 作业和搬运过程中详细具体的静电防护要求和标准及静电防护设施、用品的校验、确认要求参考ESD管理规范执行。5.1.4 搬运工具:A. 搬运的工具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液压车、铲车、手推车、周转架、

4、踏板、周转箱等,但应注注意使用的区域限制:a.为保护地面及相关厂房设施,大型叉车只允许在进出货大门区域作业,如大型设备安装需在车间及仓库内使用时,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经理的书面同意;b.踏板的要求:c.仓库和车间内只允许手推车直接接触地面运送物品,其它工具在运送材料时不允许接触地面,材料、成品及设备等在搬运时应尽可能使用手推车等工具,避免直接用手搬运,以防止工伤、材料跌落损坏等事故的发生;C. 各部门经理负责操作人员经过适当培训,保证正确有效地使用搬运工具、设备。5.1.5 产品摆放规定:A. 员工操作应在规定的区域进行,各种状态的产品应摆放在规定的区域内;B. 同一区域内的物品,应遵循同类物品集

5、中放置,不同物品保持适当间隔按生产周期先后顺序存放,物品标识向外的原则;C. 周转箱、产品箱、材料箱叠放时不允许超过1.8米,以保证物品安全,同时,应注意有利于目视管理;最上面一层的周转箱上面必须用平卡将箱内物品盖住,避免产品直接暴露受到灰尘的影响;D. 任何物品的搬运,须有适当防护措施保证物品搬运途中的安全;E. 产品或材料放在周转箱箱中,必须按一定顺序存放,避免出现挤压、相撞,同时必须与箱沿保留一定高度的余量,该余量应高于同型号周转箱底部用于限位的箱边高度;以免箱子叠放时造成压伤损坏;F. 各种液体、溶剂、易燃物等化学品搬运存放时必须注意安全,检查盖是否盖紧,有无泄漏;G. 产品/物料搬运

6、、摆放时必须按包装箱上指示的方向摆放,不允许倒放。5.1.6 进货阶段搬运:A. 进货人员依据来料包装情况,合理使用铲车,液压车等搬运工具确保物料搬运安全.并且按要求将产品、物料搬运到待检区;B. IQC依据规定的抽样标准,抽取样品时应确保外箱包装盒上来料标识不受损坏。搬运工具可使用小推车。C. 对有静电防护要求的材料,IQC检验时应做好防静电措施,同时确认静电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D仓库使用液压车或小推车来搬运材料,轻拿轻放;仓库材料的存放、防潮、防火、防静电等参照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5.1.7 生产阶段搬运:A操作员拿放产品时应握住产品边缘,避免因为拿取不当造成产品的损坏;对于PCBA板卡

7、类、LCD等电子类产品,拿取时必须戴静电手套,防止氧化、脏污及静电损伤;且在运输该类产品时,必须将其完全放入防静电袋或完全放在防静电容器内,保证产品任何部分不得超出防静电容器的边缘,避免产品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B生产过程中严禁成品、半成品叠放积压,可使用隔纸皮或其它规定的方式进行间隔防护;C流水线上的产品必须放入规定的流水托板中,防止过于靠近流水线两侧而导致磨擦、碰撞损坏产品;D. 玻璃与玻璃之间需采用夹纸分层,防止因为搬运过程产生的压力造成钢化玻璃的损伤。E产品、材料搬运中不可以直接在地面上拖行,需用液压车或小推车等搬运;F半成品等的周转, 一定要用专用包装箱或周转架等;G功能不良品用红色不

8、良品箱或周转架盛放送到维修处;维修后的功能不良品应单独送检验;H产品或材料(包括装有产品或材料的容器)在周转或保存时,其任何部分尽可能不超出其放置台面或踏板、流水线工作台面、手推车等的边缘,防止碰伤或跌落。5.1.8 出货阶段搬运:A进出货将QA 检验合格产品,依据客户要求,利用打包机、绑带、踏板等工具进行打包;B踏板规格要求参考具体产品的外形尺寸。C出货人员利用液压车、铲车等进行出货装车;D产品装车出货时应根据产品大小、轻重等合理叠放,摆放遵循上小下大、底重上轻的原则,防止运输过程中产品的倾倒, 相互碰撞挤压。5.2 储存管理:5.2.1 入库控制:A进货仓管员将IQC检查合格的材料由来料待

9、检区转入仓库贮存,且需在24小时内完成,确保材料有序地上货架和按货架的标识区域摆放;B材料入库摆放必须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三种方式:A、从上到下,B、从左到右,C、从前到后;C对生产线剩余的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再回库时必须经质量部检验合格才能办理;D仓管员依据各类单据在仓库材料的库存卡登记入库。5.2.2 贮存环境的规定和要求:A仓库进出人员管制:仓库工作人员、IQC质量工作人员以外,其它人员需经仓储部经理及总经理批准的人员可进入仓库;B贵重物品的存贮需要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设立定时检查机制,保证区域内环境达到要求。5.2.3 材料的在库管理:A. 不同类别的物料在仓库实行分开储存管理(除公

10、司规定的部分共用材料以外),每种材料按所规划的储存区域或货架号分类存放;B. 仓管员确保储存的材料包装完好(一般采用原进货包装),不可裸放,要求静电包装的电子类物料在仓库应保持静电防护状态;C仓库组长确保仓库的材料堆放整齐,防止不适当的堆积;D储存在仓库的材料必须挂材料标识牌和库存卡,其中用量不定的辅料设定最低库量,对危险化学品设定最高库存量;仓管员每次发料后应核查实际库存量,对达到最低库存量和超过最高库存量的辅料书面通知物控和采购;E仓管员对每种材料设一个库存登记卡,并根据所有进出仓库的控制单据登记到库存登记卡中;F为确保库存准确,严禁无单走物,走单不走物;G仓库每月底对所有库存的物料进行盘

11、点,并将盘点结果在库存登记卡上登记,并输入公司的ERP系统,以供物管、财务等核查和采购部使用。5.2.4 材料的发放:A仓管员根据生产计划的要求按时将材料发到生产线;B对生产线因材料报废或丢失等原因向仓库领料,仓库按批准的超领单发料;C仓库产品或材料的出货由仓管员根据计划的出货通知单在ERP系统中开立出货单并做好准备置于出货区,安排有关的出货工作;D仓库所有材料的发出按入库时间标识执行先进先出制度;半成品和成品以贴在产品上的生产日期标签或QA检查标签的日期作为先进先出的依据;E仓管员根据各类控制表单在库存登记卡上和ERP系统中登记出库数并随时检查,确保登记数与库存数的一致。5.2.5 储存材料

12、的定期检查:A所有超过规定储存期的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重新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贮存在仓库,否则必须转出另做处理;B仓管员负责监察所保管材料、产品的有效期状况,在仓库每月盘点后列出下月需做检查的材 料、产品清单送质量部IQC;C质量部应在15个工作日之内完成仓库提交的超储存期材料、产品的检查;DIQC/OQA检查完成后必须在超储存期检查记录本上正确填写检查记录及结果;EIQC/OQA对合格材料、产品重新贴合格标签,对所有检查不合格的材料、产品须发出检验报告给计划部、仓储部,并贴上不合格标签于不合格材料/产品上;F仓库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对不合格材料、产品隔离封存,转入不良品仓等待处理决定;G计划部

13、在接收到ECN或客户资料通知时,必须根据ECN或客户资料的要求核对在库(包括进出货、仓库及配发区)材料和成品是否涉及更改,如需更改时,应及时通知仓库对受影响的材料或产品进行标识、隔离和封存,标识和封存时必须指定专人开封,以防止无授权的解封造成混淆和错误的投入生产或出货;在无后续处理要求时,隔离放置区域应与类似产品或材料合格品存放区间隔开。5.3 包装防护管理:5.3.1 产品的包装:包装材料的范围主要但不局限于以下: 包装袋类:泡泡袋、防静电泡泡袋、塑料袋、防静电PE袋; 包装箱类:包装盒、包装箱、平卡、刀卡、包装泡沫、防静电周转箱; 踏板类:木踏板、塑胶踏板、防静电踏板; 包装辅助材料:PE

14、保护膜、打包带、胶纸。 具体包装材料的选用由工程决定;5.3.2 包装材料的设计、采购和检验:A产品工程师根据产品特点和相关要求(如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关法律、法规)设计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当客户有特殊包装标准或要求时,必须遵守客户标准或要求,包括适用的维修件包装标准。 a. 包装设计是根据产品的特点,运输过程以及产品使用场合的情况进行设计,应考虑外观尺寸、防震荡要求、保护点、材质。 b. 包装箱设计是根据产品的结构尺寸,重量和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包括外箱材料、结构尺寸、跌落要求、箱唛、三防标志、再生纸标志、纸箱认证标志和其他印刷。 c. 踏板设计按照公司的统一标准进行设计和采购,要考虑标准踏

15、板及包装纸箱的外形寸、重量、防虫要求、货柜车的高度, 对于客户有特殊要求的踏板包装,应按照客户要求设计;特别应注意,在使用踏板时包装时,包装箱尽可能不得超出踏板边缘,防止碰撞时直接对产品包装箱造成影响;d. 采购员根据工程部要求采购样品,经工程部和品保部检查确认后,由采购下单批量采购。e. IQC根据包装图纸检查来料品质,如尺寸、结构、印刷、防静电要求等。5.3.4 包装方法的实施:A. 产品工程师应在包装工艺上明确包装方法和注意事项,如:装袋装箱方法、在外箱上注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纸箱在踏板叠放的层数、每层放的箱数、捆扎的方法、贴何种标识、如何贴等。B制造部根据包装工艺要求包装, 并按要

16、求在外箱上注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生产日期,并保证箱内数量与外箱上注明的数量相符, 如果发现现行包装方法不适宜,需要改进时, 应及时反馈给工程部;但是没有工程师的确认,不能随意更改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C进出货在出货时对每种产品的包装根据工艺和客户要求进行包装和标识,并按报送或客户要求在外箱上加贴相应内容,若无要求则按公司正常作业流程包装出货。DQA将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列为检查项目,在出货检查和最终出货检查时对以上项目进行检查, 确保所有发运物料都按工艺和客户要求进行了标识。E在进货检查、搬运、储存、加工、安装及生产过程中对静电敏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实施静电防护;F为保证材料、半成品、成品的

17、性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有环境要求的,需对仓库、材料区、生产现场等存储区域进行温度湿度的适当控制。5.4、交付管理:5.4.1 交付能力的监控:A计划部以接收到的业务的订单状况来制订周、月生产计划,安排采购和内部生产活动以保证生产的顺利实施。参考生产工单控制与核销规范,采购管理程序; B制造部和质量部负责根据生产计划要求进行产品的制造和品质控制活动并将每天生产状况通过每日报表反馈到相关部门,计划应保持对生产进程及时有效的监控和调整,保证准时出货。参考过程控制程序,进料检验程序。C计划部经理负责确保以100准时交付为目标监控公司生产制造进度,以满足客户生产和服务要求。生管负

18、责根据业务要求制订出每周出货时间要求,并以此作为每月向业务100准时交付达成率的依据。如果未能达到100准时交付,计划部经理应负责执行原因分析包括必要时与业务就交付问题进行的信息沟通并采取适当纠正和预防措施。所有纠正和沟通记录应根据规定要求归类保存,参考纠正和预防的实施控制程序。D计划部经理负责根据客户的要求和采用客户规定的运输方式、路线和包装箱发运所有物料并保存相关记录。E所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因工程、品质、材料、人员、设备等原因造成潜在的交付问题导致不能满足客 户的交付要求时,责任生管首先必须通过书面传真、EMAIL或电话等方式第一时间提前通知业务可能的交付变化并与业务沟通寻求解决方法,

19、 协商新的交付日期;计划部经理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解决出现的交付问题以保证准时出货或按客户新的交付要求来安排生产;5.4.2 产品交付注意事项:A出货产品清单主要是说明出货日期、地点、物品名称、数量、包装箱数(或板数)、体积、重量及运输方式、运输运费结算方式等;B如无客户订单号,必须由总经理在发货单上签字方可生效;C产品装车完毕,出货仓管员重新核查,确保出货准确无误,并由出货仓管员和运输公司司机在发货单上确认签名,司机取出其中一联;D财务部根据收到的发货单开出发票,包括客户的订单、发货单号码、目的地、售价、数量、产品编码、并与客户协调付款期限;E出货库管员根据发货单登记成品台帐和订单记录。每周、每月底分别制作出货周报和月报传送给业务核对;6. 相关文件6.1 进料控制程序6.2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与交付程序6.3 有时效性物料储存管理规范6.4 呆滞料管理办法6.5 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6.6 仓储盘点管理办法6.7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8 退料管理办法7. 质量记录7.1 来料报检单7.2 物料库存卡7.3 产品标识卡8. 附 件8.1 物料库存卡8.1 产品标识卡9. 流 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