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0607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马 华 教授,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导 论,中医学学科属性 自然科学的范畴 社会科学的特性 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导 论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亦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同时还受到中国古 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

2、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人不仅具有自然物质(生物)的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社会环境的变更,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变

3、化,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的共同规 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作用。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受当时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了当时的哲学成就,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等,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中医学许多领域都为现代多学科交叉科学研究的前沿提供了思路和切入点。如气象学、天文学、

4、矿物学、地理学、植物学、酿酒学等。,理论体系的概念理论体系的形成 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理论体系的确立理论体系的发展,导 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 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 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2)医药知识的积累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 整体观察法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理论框架的建立 内经: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难经:脉学、经络、命门、三焦 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

6、体系的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附: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区别,体系形成:古代医学 近代医学,理论基础:医学实践 解剖学 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 个体器官细胞分子,治疗方法:辩证论治 辨病论治,用 药:中药 化学药物,诊断方法:四诊合参 物理化学检查,中医体系 西医体系,研究方法:整体观察 解剖分析 实践验证 科学实验,整体观念辩证论治,导 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

7、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 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结构上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彼此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察外知内治疗上相互联系,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社会关系的密切性,季节气候变化昼夜晨昏变化地理区域不同,社会进步社会动乱社会地位社会环境,整体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辩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

8、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辩证论治,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机概括。其中包含着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症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证、症、病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辩证论治,辨证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 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辩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辩证,论治,前提,目的,辨别证候认识疾病,治疗疾病解决疾病,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 的基本原则,辨证论治,古代哲学思想,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生理知识,脏腑形体官窍,经络,精气血津液,生理功能,疾病知识,病因病机,防治原则,预防治疗,导 论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