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绪论 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0638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59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统计学-绪论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医学统计学-绪论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医学统计学-绪论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医学统计学-绪论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医学统计学-绪论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统计学-绪论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统计学-绪论 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医学统计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谭盛葵 副教授,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2,第一章 绪 论,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3,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步骤。3.掌握统计资料的类型。,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呋喃硝胺 100人,西米替丁 100人,疗效85人,疗效90人,例如:某医生比较两种疗法对活动期十二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据此能否立即下结论,呋喃硝胺的疗效高于西米替丁?,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5,问题:

2、某医师用“冠心灵”治疗冠心病,其疗效是否优于单纯西药?,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6,药物临床疗效研究,疗效,药物,患者的状况(性别、年龄),其他因素,混杂因素,病情,心理因素,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7,一、统计学的概念 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就形成不同的统计学。如医学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和卫生统计学等。,第一节 医学统计学的定义和内容,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8,1、医学统计学定义: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科研中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

3、一门应用学科。,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9,2、与生物统计学和卫生统计学联系与区别:生物统计学应用于整个生物学范畴有关的研究,比医学统计学范围更广。卫生统计学用于医学与卫生学领域的有关研究,更侧重于医学与卫生学的社会方面。如居民健康状况统计和卫生服务统计等。,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0,二、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1、统计研究设计 2、常用基本统计方法 如统计描述和统计 推断、直线回归与相关等。3、临床医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 如随机 对照试验、生存分析等。4、多因素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1,第二节 统计学

4、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总体与样本1、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项变量值的集合。,有关总体的三个要点:,研究目的、同质的、全体,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2,观察对象:该地2002年全部正常成人,同质:同一地区、同一年份、同为正常成人,全体:该地2002年全部正常成人白细胞数,目的:了解某地2002年正常成人白细胞数,观察单位:每个人 观察值:测得的白细胞数,例如:了解某地2002年正常成人白细胞数,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3,总体,有限总体,无限总体,2002年某地全部正常成人白细胞数,高血压患者,有限总体

5、:个体数量是有限的总体。无限总体:个体数量是无限的总体。,总体的分类,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4,(二)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某项变量值的集合。,总体,样本,抽样,目的,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例如:了解某地2002年正常成人白细胞数,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5,样本信息推论总体特征的前提:1、样本的可靠性:明确划清总体的同质范围,且样本的 每个个体确属预先确定的总体。2、样本的代表性:(1)样本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2)有足够的样本例数,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6,(三)抽样 指从总体中抽

6、取部分个体的过程。(1)代表性 样本中的每一个体必须符合总体的规定。(2)随机性 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体有相同的概率被抽作样本。,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7,(3)可靠性 用样本结果推测总体的结论的可信度。确保可靠性,样本含量必须“足够大”。(4)可比性 如果进行两个或多个样本之间的比较,要求资料具有可比性。,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8,1、变量 研究者对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或测量,这种特征能表现观察单位的变异性,称为变量。例如:身高、体重、性别等。,二、变量及其分类,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9,2、变量值 变量的

7、观察指标的结果称为变量值。(1)定量的变量值(如身高值等)(2)定性的变量值(如性别等),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20,(1)同质(homogeneity):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实际工作中,指被研究指标中可控制的主要因素要尽可能相同或基本相同。,3、同质与变异,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21,(2)变异 在同质的基础上,个体之间的值各不相同。例如: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的儿童其身高有高有矮。,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22,4、资料 所有的变量值集合构成资料。按变量是定量或定性,可将资料分为:(1)计量资料(数值变量)(2)

8、计数资料(无序分类)(3)等级资料(有序分类),分类变量,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23,(1)计量资料(定量资料或数值变量),对每一观察对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所得的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的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连续型计量资料(如身高、体重等)离散型计量资料(如某医院每年的病死人数等),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24,某年某地健康成人空腹血糖值(mmol/L),血糖 频数 3.60-3 3.80-3 4.00-8 4.20-23 4.40-24 4.60-25 4.80-20 5.00-12 5.20-10 5.40-5.60 4

9、合计 132,特点:有单位可计算平均数,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25,(2)计数资料(定性资料或无序分类变量),对观察对象按属性或类型分组计数所得的资料。每个对象之间没有量的差异,只有质的不同。其变量值的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属性或类别。可分为:二分类计数资料(如阳性或阴性等)多分类计数资料(如血型分O型、A型、AB型、B型),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26,特点:无单位可计算率或比,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27,(3)等级资料(有序分类),又称半定量资料或有序分类变量。是对观察对象按属性或类型程度的不同分组计数,分类汇总各组观

10、察单位数后所得的资料。其变量是半定量性质,表现为等级大小或属性程度。如:疗效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28,特点:无确切定量分组有程度差别,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29,特点:无确切定量 分组有程度差别,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30,对观察对象按属性或类型分组计数所得的资料。每个对象之间没有量的差异,只有质的不同。,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数值变量或 定量资料),计数资料(无序分类变量 或定性资料),等级资料(有序分类变量 或半定量资料),对每一观察对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所得的资料。一般有度量衡单

11、位,每个对象之间有量的区别。,对观察对象按属性或类型程度的不同分组计数,但各属性或类型之间又有程度的差别。,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31,注意:(1)不同类型的资料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同;(2)三类资料类型可以相互转化。,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32,例:某地调查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每人的血压:以mmHg计,计量资料,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结果在1000人中有10名高血压患者,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整理后的资料,计数资料,按低血压、正常、高血压分组所得资料。,等级资料,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33,三、误差1、误差:误差

12、是指对事物某一特征的度量值偏离真实值的部分,即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2、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1)随机误差(2)非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非系统误差。,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34,(1)随机误差 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反复进行测量,每次测量结果仍会出现一些随机变化。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是无法控制的因素引起的。,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35,由于生物个体变异的客观存在,由随机抽样引起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差异,称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愈小,用样本推断总体的准确性就愈高,反之亦然。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一定规律,可运用这些

13、规律进行控制和加以估计的。,抽样误差的定义,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36,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它的值或恒定不变,或遵守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能掌握的。如:来自于受试者抽样不均匀,分配不随机;不同实验者个人感觉或操作上的差异;不标准的仪器等。,(2)系统误差,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37,(3)非系统误差 也称过失误差。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偶然失误而造成的误差。如:仪器失灵,抄错数字,点错小数点,写错单位等。,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38,1、频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某试验,某事件重复发生次数的比例。如:投

14、硬币试验。,四、频率和概率,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39,投掷试验,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0,2、随机事件(random event):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现象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事件。亦称偶然事件。,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1,3、概率(probability):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记作,其取值范围0P1,一般用小数表示。,0,事件不可能发生;1,事件必然发生;0,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愈小;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愈大,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2,4、小概率事件:习

15、惯上将0.05或0.01 的随机事件称小概率事件。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3,五、参数与统计量 根据总体个体值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统称参数。一般用希腊字母表示,如总体均数,总体率,总体标准差。根据样本个体值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统称统计量。一般以拉丁字母表示,如样本均数,样本率p,样本标准差s。,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4,注意:总体参数一般是未知的或假设的,而样本统计量是研究者从样本中计算得到的。总体参数是固定不变的,样本统计量随样本不同而不同。,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5,第

16、三节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步骤,设计(design),收集资料(collection of data),整理资料(sorting data),分析资料(analysis of data),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6,一、设计(design),统计设计:对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总的设想和安排。是后续步骤的依据,是最关键的一环。是提高观察或实验质量的重要保证。,科研设计,专业设计,统计设计,成果:先进性、创新性 科学性和可行性,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7,统计设计可分为:(1)观察性研究设计(2)实验性研究设计 实验设计 临床试验,2023/3/26

17、,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8,(1)观察性研究设计 是指研究者旨在客观地描述研究总体,不对研究对象施加任何干预措施,其目的在于了解某一事物的水平和分布现状。如:某地某年某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49,(2)实验性研究设计 是以人或动物或生物材料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实施过程中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各种干预措施,以判断采取干预措施的效果。可分为:实验设计(以动物或生物材料为研究对象)临床试验(以人为研究对象),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50,研究者在统计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1)如何进行抽样,如何安排设计所规定的干预措施?(2)

18、要达到研究目的应抽取多少个观察单位?(3)如何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分离出研究因素对结果的效应?,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51,常见医学科研设计的几种类型(一)完全随机设计 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各个处理组或对照组中,或分别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研究。优点:简单;缺点:效率不高,需要较多的例数才能得到与其他设计相似的结果。,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52,(二)配对设计,(1)同质的两个受试对象配成对子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2)同一样品用两种方法(或仪器等)检验的结果或同一受试对象分别接受两种不同处理。(3)同一受试对象接受(一种)处理前后。(这是难点

19、也是重点,易和成组设计的两样本T检验相混淆),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53,例:随机选择9窝中年大鼠,每窝中取两只雌性大鼠随机地分入甲、乙两组,甲组大鼠不接受任何处理(即空白对照),乙组中的每只大鼠接受3mg/Kg的内毒素。分别测得两组大鼠的肌酐(mg/L)测定结果如下。,窝别编号:1 2 3 4 5 6 7 8 9 甲(对照)组:6.2 3.7 5.8 2.7 3.9 6.1 6.7 7.8 3.8 乙(处理)组:7.5 3.8 6.3 4.3 5.3 7.3 5.6 7.9 7.2,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54,例:检验血磷含量有甲、乙两种方法,

20、其中,乙法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现用甲、乙两法检测相同的血液样品,所得结果如下表。问:检验甲乙两法检出血磷是否相同,用何统计方法?,样本号 1 2 3 4 5 6 7 乙 法 2.74 0.54 1.20 5.00 3.85 1.82 6.51 甲 法 4.49 1.21 2.13 7.52 5.81 3.35 9.61,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55,例:某脑电图室观察家兔注射AT3前后脑电图波形的变化,观测结果如下。试分析注射AT3前后脑电图波形是否发生了显著性变化。,注射AT3前后脑电图波形的变化率(%),家兔编号 注射前 注射后 1 29 37 2 28 44 3

21、38 52 4 29 35 5 34 41 6 41 43,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56,医学研究中将配对计量资料也可分为:同源配对:同一对象处理前后的数据,同一样品用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异源配对:将实验对象配成对子,对每一对子中的两个实验对象给予两种不同的处理,以推断两种处理的效果有无差别。,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57,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58,同源配对,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59,1 A1a1 9 62 A2a2 8 33 A3a3 5 1:n Anan 10 5,编号 甲 乙 甲指标 乙指标,

22、异源配对,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60,配对设计的优缺点,优点:需用样本数量少,而效率比完全随机设计高;缺点:在实验的时间太长,受试者处理因素自身发生明显变化时,不能采用同源配对设计。如0-3岁儿童身高、体重等受时间因素影响较大。,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61,(三)随机区组设计(配伍组设计)配伍设计:将实验对象按某些特征或相似条件按1:X配成相应对子,来减少实验误差。分同源配伍和异源配伍。(1)同源配伍:即实验者自身实验前、后若干时间作对比。(2)异源配伍:例如将同窝、同性别、同年龄、同体重的动物配成伍,每配伍中一头列入实验组,其余列入对照组。优点

23、:同配对设计。缺点:同配对设计。,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62,矽肺患者经克矽平治疗4周血红蛋白含量 治疗后 编号 治疗前 1周 2周 3周 4周 1 9.9 11.3 12.7 13.2 14.5 2 8.9 12.3 11.7 14.4 15.5 3 10.9 11.0 13.1 14.0 14.9:,同源配伍:,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63,异源配伍:SD大白鼠配对表 配伍组 对照 实验组 1mg/kg 10mg/kg 1 雄性,200g 雄性,205g 雄性,203g.2 雌性,150g 雌性,153g 雌性,148g.3 雄性,100g 雄

24、性,95g 雄性,100g.:N,配伍条件:1、同性别 2、体重控制在5g以内,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64,2、收集资料(collection of data)根据设计方案,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来源,统计报表资料,经常性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统计年鉴和统计数据专辑,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65,三、整理资料(sorting data)将原始数据净化、系统化、条理化,以便为进一步计算和统计分析。净化是指对原始数据的清理、检查、核对和纠正错误等;系统化和条理化是指根据研究目的,将原始数据合理分组并归纳汇总等。,2023/

25、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66,资料整理包括:,1、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核对和检查2、设计分组 质量分组:将观察单位按其属性或类别归类分组。如性别、职业分类等。数量分组:将观察单位按数值大小进行分组。如年龄大小、血压高低等。3、按分组要求设计整理表,汇总资料。,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67,数据的预处理:把原始数据转化为能被统计软件识别的数据集。,例:性别:男女 sex:=1(男)=2(女),数据录入工具:Foxpro、Ecxel等,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68,资料整理应注意的问题:,资料的逻辑性检验 从专业角度对资料的合理性进行检查。如退

26、休年龄不应小于20岁。一致性检查 从专业的角度,如诊断和疗效的评定标准是否统一。原始数据的加工 如年月进行分组,计算各组出现的频数等。,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69,四、分析资料(analysis of data)计算有关统计指标,反映数据的综合特征,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统计分析分为:(1)统计描述(2)统计推断,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70,(1)统计描述 选择恰当的统计指标(统计量),选用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2)统计推断 在一定的可信程度下由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71,分析方法:与资料类型和分析目的有关,统计软件:中文:PEMS、SPLM 英文:SAS 8.0、SPSS 10.0,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72,学习卫生统计学应注意的问题 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统计思维方法和能力。,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73,第四节 统计学的发展简史(略),2023/3/26,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74,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