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废水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12341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墨废水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油墨废水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油墨废水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油墨废水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油墨废水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墨废水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墨废水设计方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限公司6m3/d油墨废水处理工程设 计 方 案*有限公司2014年10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4第二章 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52.1 设计依据52.2 设计原则62.3 设计范围6第三章 设计条件73.1 设计规模73.2 设计进水水质73.3 设计出水水质7第四章 工艺设计84.1 工艺选择原则84.2 原水水质分析84.3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94.4预处理工艺的选择94.5物化处理工艺的选择94.6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94.7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确定114.8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114.9污泥处理工艺114.10工艺流程13第五章 各主要单体设计155.1细格栅155.2调节池155.3中和池

2、155.4物化沉淀槽165.5水解酸化池165.6接触氧化池175.7二沉池185.8污泥池185.9砂层过滤195.10规范化排放口195.11综合操作间195.12应急事故池20第六章 建筑结构216.1设计依据和范围216.2自然条件和数据216.3建筑设计216.4结构设计22第七章 供电257.1设计范围257.2设计依据257.3设计基础资料257.4污水站用电负荷257.5供电系统负荷等级257.6机泵的启动及控制方式257.7供电线路与厂区照明267.8防雷及接地系统26第八章 污水处理系统应急预案278.1 污水处理站突遇停电应急措施278.2 污水处理站应急处理措施278.

3、3 火灾应急预案278.4 污水处理站台风应急措施298.5 污水处理站暴雨应急措施298.6 污水处理站水量骤增应急措施308.7污水处理站防汛预案308.8 污水处理站事故应急预案31第九章 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329.1 质量保证329.2 售后服务329.3 人员培训329.4 技术服务33第十章 运行费用3510.1 动力费用3510.2 人工费用3510.3 用药费用3510.4 单位污水处理单价35第十一章 工程投资概算3611.1 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3611.2 工艺设备投资估算表3611.3 工程投资估算表38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概述*该公司主要以生产纸箱、彩印、礼品盒为主

4、,该公司领导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坚持企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求在投资建设的同时将这些污水处理好并部分回收利用,来减少水的消耗量和满足国家的环保减排规划要求,同时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排放的废水有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两类:生活污水主要是餐厅排放的餐饮类废水及厕所冲洗废水等,该生活污水经过三级化粪池处理之后,直接排入开发区市政管网汇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生产废水的主要成分是:以淀粉为基料制成的天然胶粘剂设备清洗液和纸箱印刷使用水性油墨的设备清洗污水。根据实际情况与业主要求,确定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总处理水量为6m3/d,每天按8小时运行,则处理系统平

5、均设计水量为0.75m3/h;处理后的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开发区市政管网汇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我公司受业主的委托,对该公司的污水进行取样分析化验。为保证污水能处理达标排放,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真诚合作的原则,在了解相关基础情况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的技术特长和工程实践经验,对其治理工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拟定本设计方案,提供先进的工艺、高品质的设备和全方位的服务。第二章 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2.1 设计依据(1) 建设单位提供的水量、水质、用地等原始设计资料;(2) 污水综合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3)

6、 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3-2010);(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7)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9)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2);(11)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 给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7、1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15)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16)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8) 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9)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2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1)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2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8、-2008);(23) 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BJ/T16-2008);(24)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2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69-87);(27)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4-2002); (28)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29)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30)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3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

9、07);(32)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08);(33) 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其它有关设计规范。2.2 设计原则(1) 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进行设计;(2) 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的要求,污水处理选用工艺实用有效,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占地面积少,工程投资节省以及运行成本低的方案;(3) 选用性能可靠、效果好、能耗低、维修简单的国内先进设备;(4) 污水处理站的规划布置充分考虑与原有构筑物,处理单元相协调;(5) 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噪声,避免二次污染。2.3 设计范围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范围包括:(1)

10、 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土建工程设计、电气自控设计、给排水设计;(2) 污水处理工程所需机械设备、配送电设备、安装及调试,土建工程图纸设计(不含土建工程施工、不含回用水输送系统);(3) 配电范围:低压配电部分,从配电柜开始,业主负责将电源接至配电柜;(4) 结构范围:污水处理构筑物及相应设施的结构部分设计,施工由业主自行安排;(5) 给排水范围:业主负责将污水引至污水处理站内,并将处理后的污水引至受纳水体或管网;(6) 污水处理工程整体安装及调试(不含污水收集管网)。第三章 设计条件3.1 设计规模油墨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总处理水量为6m3/d,每天按8小时运行,则污水处理系统平均设计水量为0

11、.75m3/h;处理后的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出水与经过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合并排入开发区市政管网汇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3.2 设计进水水质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进水水质,如表3-1所示: 表3-1 设计进水水质水质指标pHSSCODCrBOD5色度数值6770010002000600040012001000倍注:上述表中除pH无量纲和色度外,其余指标单位均为mg/L。3.3 设计出水水质根据当地环保部门对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要求,污水处理工程具体排放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排放标准,如表3

12、-2所示:表3-2 排放标准水质指标pHSSCODCrBOD5色度数值69400500300注:上述表中除pH无量纲和色度外,其余指标单位均为mg/L。第四章 工艺设计4.1 工艺选择原则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与处理水量、原水水质、排放标准、建设投资、运行成本、处理效果及稳定性,工程应用状况、维护管理方便等因素有关。本工程选择工艺首先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出水水质稳定达标。(2) 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处理效率高。(3) 投资节省,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费用低。(4) 操作管理方便,便于维护。(5) 污水处理工程总体布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2 原水水质分析4.2.1废水来源本项目的废水来源

13、如下:(1)天然胶粘剂设备清洗液:来源于在双面复合生产过程中,以淀粉为基料制成的天然胶粘剂的设备在清洗时排放的废水,该部分废水只有再停机清洗时才会产生,不仅水量小,且只占一小部分。(2)纸箱及纸制品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水性油墨废水:水性油墨废水来源于更换油墨等需要清洗印刷相关设备的排水,例如:洗棍、洗槽、洗桶、冲洗操作间等产生的废水,为主要的废水来源与污染源。(3)事故废水:包括锅炉除尘脱硫的事故废水与污水处理站本身的事故废水。锅炉除尘脱硫的事故废水来源于纸板生产的锅炉尾气所采用喷淋法进行除尘脱硫时产生的喷淋废水,这部分污水基本上不外排,而是循环使用,只有在锅炉房设备维修与发生事故时才会有部分废水

14、排出,其排出的废水直接引入污水处理站的事故应急池内储存。污水处理站本身的事故废水为车间或污水处理站突发停电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将事故污水排入应急事故池内储存。储存的事故废水再定量地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4)生活污水经过三级化粪池处理之后直接进入市政管网,不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故本工程所处理的废水主要为水性油墨废水。4.2.2废水组成水性油墨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为丙烯酸系列的水溶性树脂(载色剂)、含带色基团的环状有机物(色料)和大分子量的醇基或苯基分散剂,其中丙烯酸树脂是废水中CODcr主要组成部分,占80%以上;以淀粉为基料制成的天然胶粘剂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COD含量较高

15、。4.3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据上述原水水质分析,该类废水的CODCr较高,色度较大,属难生物降解类工业废水。根据同行业类似污水的处理工艺,结合本公司对该类型污水的多年工程实践经验,故本方案推存采用如下处理工艺“预处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4.4预处理工艺的选择本工程预处理工艺主要为格栅。格栅通常用于拦截分离较大体积漂浮物和部分悬浮物,以保护水泵的正常运行,本工程污水主要为车间设备清洗废水,没有较大体积的漂浮物故选用细格栅作为初筛的工序。4.5物化处理工艺的选择物化处理工艺通常采用“混凝沉淀”和“气浮”处理。混凝沉淀适用于比重略大于水的悬浮物质的去除,气浮法则适用

16、于比重略小于水的悬浮物质的去除,但气浮法配套的相关设备较多,故总造价较高,且运行成本也较高。考虑到本工程的处理规模、废水性质、运行成本及投资成本,结合本公司对贵公司产生的水性油墨废水所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废水采用混凝沉淀能够有效去除色度,并取得良好的固液分离效果,故推荐采用“物化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处理。4.6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经混凝沉淀处理后的出水CODcr可降至1200mg/l左右,由于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含有丙烯酸系列的水溶性树脂(载色剂)、带色基团的环状有机物(色料)和大分子量的醇基或苯基分散剂、淀粉、纤维素等难降解物质,其中部分物质是好氧菌不可降解的,还有一部分是对好氧菌有一定的毒

17、性与抑制作用的,因此,如果直接采用好氧处理工艺,不仅降解速率慢,而且运行费用高,出水指标难以保证,因此本工程推荐使用“水解酸化”结合“好氧工艺”的组合形式。先通过兼氧菌对高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处理,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后续好氧工艺的有机负荷,有利于好氧生化进一步处理,降低运行费用。4.6.1.水解酸化工艺水解酸化工艺是在兼氧条件下,通过酸化菌降解部分有机物,并且对高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脱环断链,即将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将难生化物质降解为易生化降解的物质,从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了好氧菌降解有机物的能力,同时也降低后续好氧工艺的有机负荷与运行成本。因此,水解酸化工艺

18、常作为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的前处理工序,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好氧生化的处理。4.6.2好氧处理工艺(1)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简介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按生物在曝气池内的生长方式可分为悬浮生长和附着生长两类。前者的典型工艺就是活性污泥法及其演化工艺,后者主要是生物膜法。生物膜法相对活性污泥法的优势就是具有一定的脱氮功能和没有污泥膨胀之虞。(2)好氧生物处理技术选择的原则作为主要的生物处理工艺,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选择尤为重要。对本工程污水处理来说,生物处理技术的选择原则是:技术先进成熟,且符合我国国情;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管理方便;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均要低;抗冲击负荷和污泥膨胀;设备不

19、易损坏且维修费用要小。(3)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本设计采用“接触氧化池工艺”作为污水好氧处理工艺。接触氧化法也称淹没式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在运行初期,少量的细菌附着于填料表面,由于细菌的繁殖逐渐形成很薄的生物膜。在溶解氧和食物都充足的条件下,微生物的繁殖十分迅速,生物膜逐渐增厚。溶解氧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凭借扩散作用,为微生物所利用。但当生物膜达到一定厚度时,氧已经无法向生物膜内层扩散,好氧菌死亡,而兼性细菌、厌氧菌在内层开始繁殖,形成厌氧层,利用死亡的好氧菌为基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厌氧菌。经过一段时间后在数量上开始下降,加上代谢气体产物的逸出,使内层生物膜大块脱落。在生物膜已脱落的填料表面上

20、,新的生物膜又重新发展起来。在接触氧化池内,由于填料表面积大,所以生物膜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同时存在的,使去除有机物的能力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生物膜在池内呈立体结构,对保持稳定的处理能力有利。4.7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确定水溶性油墨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出水中常携带少量无法经沉淀去除的细小悬浮物质,这部分污染物易使出水SS及COD不稳定,为保障整个工程出水稳定达标排放,本工程在生化处理后增加砂层过滤处理工艺。砂层过滤采用上流式过滤方式,将细小悬浮物质截留在砂层底部,出水SS稳定排放。截留的悬浮物定期利用池内高水位进行反冲洗,冲洗水排入调节池内再重新处理。4.8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综上所述,根据污水的水质

21、特点以及本公司在同行业污水的处理经验,漳州毅胜纸业包装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拟采用“细格栅+物化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沉池+砂滤”污水处理工艺;经处理后的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二级排放标准。4.9污泥处理工艺4.9.1污泥处理目的物化段在投加混凝剂后,使污水的悬浮物转化为污泥与污水分离,污泥产量大,含水率高,需进一步处理。而生化处理中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污泥,生化污泥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不稳定,且易腐化,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细菌,若不妥善处理和处置,将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必须对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污泥处理的目的是:分解有机物,使污泥稳定化

22、;降低水分,减少污泥体积,便于污泥运输和处置;尽量利用污泥中的资源;防止二次污染。4.9.2污泥处理工艺选择常规污泥处理要求如下:a. 稳定化:减少有机物,使污泥稳定化;b. 减量化: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泥后续处置费用;c. 无害化:减少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d. 综合利用:利用污泥中可利用物质,化害为利。本方案采用先浓缩,再脱水的处理工艺。污泥处理流程如下:污泥脱水污泥池 污泥 泥饼外运处置 4.9.3泥饼处置、滤液处理污泥经板框压滤机处理后的泥饼委托第三方有资质公司处置。污泥经脱水设备处理产生的滤液回流到调节池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重新进行处理。4.10工艺流程生产废水工艺流程图生活污水工艺流程图

23、市政管网生活废水三级化粪池污水处理流程简介:1.车间废水经厂区管网汇集至生产车间的格栅井,由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质,保证污水泵的正常运行,污水由泵提升至污水处理站的反应池1。 2.在反应池1中加入硫酸亚铁进行絮凝作用。池内设有曝气搅拌系统,出水进入反应池2。3. 在反应池2中加入PAC、PAM进行混凝作用,池内设有曝气搅拌系统,出水进入物化沉淀池1、物化沉淀池2进行混凝沉淀,可大大降低污水中的CODcr、BOD5、SS及色度等。出水再自流进入水解酸化池。沉淀池内沉淀的污泥排入污泥池作进一步处理。4.水解酸化池可将废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从而提高污水的可

24、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水解酸化出水自流进入后续好氧生化系统。5.好氧生化系统采用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中的微生物在曝气充氧的状态下,可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使出水得到净化。生化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的污泥大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进行处理。7.沉淀池上清液自流入砂滤池,进一步去除水中细小的县浮物,确保出水SS稳定。砂滤池出水排入规范化排放口,达标排放。8污泥处置:本系统污泥主要来自物化沉淀池及生化处理系统的剩余污泥,这些污泥均排入污泥池。污泥通过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滤液回流反应池1重新处理,泥饼委托第三方有资质公司处置。9经当地环保局同意,

25、该厂的生活污水经过三级化粪池处理之后直接排入到市政管网。10本污水处理站设有应急事故池,当车间或污水处理站突发停电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将事故污水排入事故池内或原有污水调节池暴满后,暴满出来的污水经沟渠溢流入应急事故池,避免污水泄露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事故。当锅炉房进行设备维修或发生事故时,锅炉除尘脱硫废水可直接排放到事故应急池内。应急事故池设计有效调节容积10.7m3。第五章 各主要单体设计5.1格栅井(业主自建)配套设备:细格栅,B=500mm5.2调节池调节池可对废水进行匀质匀量,避免水质水量波动对后续处理单元造成冲击。设计尺寸:2.5m2.0m2.0m数量:1座有效容积:7.5m3结构形式

26、:地下式砖混结构配套设备:1、污水曝气系统型号规格:DN50曝气器型号规格:D215型微孔曝气器材质:膜片选用优质橡胶,支撑托盘等均为工程塑料ABS。数量:4套5.3反应池在反应池中加入硫酸亚铁、PAC、PAM进行混凝作用。设计尺寸:1.26m1.00m3.0m数量:1座有效容积:3.0m3结构形式:半地下砖混结构配套设备:1、加药系统数量:3套2、不锈钢加药泵型号:25HBF-8数量:3台3、曝气搅拌系统数量:1.26m25.4物化沉淀池物化沉淀的处理方法是污水在混凝剂及絮凝剂的作用下,可大大降低污水中的COD和BOD、SS及色度等,去除悬浮物可达到70%以上。设计流量:0.75m3/h 设

27、计尺寸:2.5m2.0m3.0m结构形式:半地下砖混结构数量:1座配套设备:1、斜管填料数量:5 m22、斜管填料支架型号:5 m23、布水系统数量:1套4、流水堰槽数量:1套5.5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可将废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便于好氧处理。同时降解部分有机污染物。水解酸化池将充分考虑池体的布水均匀,避免出现布水死角,以提高水解酸化的处理效率,故采用水力搅拌。设计水量:0.75m3/h设计尺寸:2.5m2.0m2.5m数量:1座有效容积:10.0m3停留时间:13.0h结构形式:半地下砖混结构配套设备材料:1、组合填料型号规格:150组合填料数量:10.0m

28、32、填料支架数量:10.0m33、布水系统型号规格:DN50材质:工程塑料ABS数量:1套4、曝气系统型号规格:D215型微孔曝气器材质:膜片选用优质橡胶,支撑托盘等均为工程塑料ABS。数量:16套5.6接触氧化池好氧生物处理是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设计水量:0.75m3/h设计尺寸:LBH2.5m2.0m2.5m数量:1座有效容积:10m3停留时间:13h结构形式:半地下砖混结构配套设备:1、组合填料型号规格:150 数量:10m32、填料支架数量:10m33、曝气系统型号规格:D215型微孔曝气器材质:膜片选用优质橡胶,支撑托盘等均为工程塑料

29、ABS。数量:16套5.7二沉池二沉池对接触氧化出水进行泥水分离,剩余污泥通过排泥泵排出。设计水量:0.75m3/h设计尺寸:LBH1.5m1.5m2.5m数量:1座结构形式:半地下砖混结构表面负荷:0.30m3/(m2h)配套设备: 1.污泥回流泵型号规格:WQ10-10-0.75流量:10m3/h,扬程:10m,功率:0.75Kw数量:1台2. 中心导流筒一套,D2005.8砂层过滤1砂层过滤的作用是将二沉池出水, 进一步深度过滤,从而使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设计尺寸:LBH1.0m1.0m3.0m数量:1座结构形式:半地下砖混结构配套设备:1、石英砂+卵石滤料1m32、布水装置:1套3、反冲

30、洗泵型号规格:WQ10-10-0.75流量:10m3/h,扬程:10m,功率:0.75Kw数量:1台5.9砂层过滤2砂层过滤的作用是将二沉池出水, 进一步深度过滤,从而使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设计尺寸:LBH1.5m0.76m2.5m数量:1座结构形式:半地下砖混结构配套设备:1、石英砂+卵石滤料1m32、布水装置:1套3、反冲洗泵与砂层过滤池1共用5.10规范化排放口规范化排放口按照规范排放口设计,设计流量为1m3/h.设计尺寸:LB2.48m0.50.7m数量:1座结构形式:地上式砖混结构5.11综合操作间综合操作间包括风机房、配电房、储药间。污泥脱水车间用于污泥的脱水干化处理,以便于泥渣的外

31、运处置。污泥脱水方式采用板框压滤机脱水处理,脱水后污泥含水率约为80。综合操作间设计尺寸:LBH = 4.0m2.5m2.5m结构形式:框架结构配套设备:1)电控柜数量:1套2) 回转式鼓风机型号规格:FH-60,功率:4.0kw,风量:2.17m3/min,风压:49.0kpa数量:2台(1用1备),含调节池、中和池与污泥池的混合、搅拌。5.12应急事故池应急事故池的作用是:当车间或污水处理站突发停电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将事故污水排入事故池内或原有污水调节池暴满后,暴满出来的污水经沟渠溢流入应急事故池,避免污水泄露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事故。当锅炉房进行设备维修或发生事故时,锅炉除尘脱硫废水可直

32、接排放到事故应急池内。应急事故池设计有效调节容积22m3。设计尺寸:LBH2.5m1.5m1.5m数 量:1座设计调节容积:5.6m结构形式:地下砖混结构第六章 建筑结构6.1设计依据和范围国家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及标准。其主要设计规范: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4.给水排水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5。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6.2自然条件和数据1.气象条件(略)2. 工程地质条件3.厂址:漳州毅胜纸业包装有限公司4.地震烈度: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编制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场地的场地烈度为

33、7度,区域稳定性良好。5.建筑物和构筑物布置设计中,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题下,尽量利用地形和地质条件减少土方工程量,使建筑物基础设计达到经济合理。对建筑物的立面处理和建筑结构的形式进行统筹考虑并与周围建筑物相协调,应考虑采用当地的经验和习惯做法。对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和结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采用便于施工和生产使用的合理方案。6.施工条件和地方材料来源漳州毅胜纸业包装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非常方便。各种建筑机械设备比较齐全,建筑材料和地方性材料供应都很容易解决。6.3建筑设计6.3.1设计范围本设计中的建筑物有综合操作间等。建筑物的范围、规模、位置等。根据方案设计审查意见、工艺总体要求和进一步分析比较后在初

34、步设计及施工图编制时允许进行局部变动。6.3.2建筑标准1.耐火等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污水处理站内的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三级。2.建筑装修标准:根据工艺使用要求宜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建筑设计标准”进行设计。3.建筑设计: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结合各个工艺环节的联系特点,将建筑场地合理分区,各个分区间有相互联系的通道;道路间、道路与建构筑物间进行绿化处理,并在适当的位置设置花坛、水地,以达到美化厂区环境的目的。4.建构筑物外装修为保证厂区内的统一协调,外墙应以水泥砂浆抹面,并以外墙防水涂料粉刷。5.建筑配件建筑物的门、宽、铁梯等建筑配件的设计,其尺寸应符合标准模数的规定,拟选用标准设计图,

35、有条件尽量采用厂制和厂购。6.防腐蚀要求按照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的要求,对相关建筑物和有关设备采取相应的防腐蚀处理措施进行处理。6.4结构设计6.4.1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上述全部构(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及其它附属设施的结构设计。其中构筑物有调节池、中和池、生化池、沉淀池、污泥池、砂滤池、规范化排污口、综合操作间等。6.4.2一般要求设计荷载:见表6-1表6-1设计荷载荷载名称单位荷载值基本风压kN/0.6基本雪压kN/0活荷载标准值综合操作间kN/楼面2.0 屋面1.5机泵间kN/楼面3.0 屋面0.7悬挑平台、阳台kN/台面2.5检修每1.0m一个1.0kN集中荷载楼梯、工作平台KN/楼面、台

36、面4.0结构自重和材料标准值KN/按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取土荷载标准值吊车荷载标准值按工艺设计要求确定设备荷载标准值根据和产品样本确定地震作用标准值按设防烈度7度采取构造措施,不作抗震验算。温度作用标准值根据实际情况考虑6.4.3建筑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贮水构筑物及建筑物地下室:砼:C25、抗渗等级S6。楼板、屋面板:现浇板不低于C20。梁、柱、桩、基础板:不低于C20。散水、台阶:不低于C15。基础垫层: C10素混凝土。2、钢筋和钢材:钢筋:()、()级钢材: Q235(三号钢)3、砌体:砖砌体:不低于M5砂浆砌MU7.5砖。石砌体:不低于M7.5砂浆砌MU20砖。4、防

37、水材料构筑物及地下室防水:混凝土自防水和1:2水泥砂浆抹面。5、防腐蚀材料:构筑物及地下室与土壤接触表面:涂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二道。铁件:刷防腐漆或采用热镀锌材料。防酸、碱地面及容器:根据情况采用防腐涂料、防贴面砖等。6.4.4结构选型及基础形式建(构)筑物:综合操作间:框架砖混结构。规范化排污口:砖混结构;污泥池,矩形,砖混结构地埋式。反应池1、反应池2、物化沉淀池1、物化沉淀池2:砖混结构地上式。水解酸化池:砖混结构地埋式。接触氧化池:砖混结构地埋式。沉淀池:矩形;砂滤池:矩形。6.4.5施工要求1、建筑结构和构筑物的施工,应按现行的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2、深基础施工时应做好

38、降低地下水的施工,加强基坑的支护。第七章 供电7.1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污水处理站内的动力及照明配线、继电保护与控制,防雷接地、保安接地、静电接地及电力系统工作接地、仪表系统接地等,不包括电源进线开关外的供电线路及保护。7.2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方案设计原始资料;2、工艺专业,自控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3、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7.3设计基础资料1、污水处理站不设变电系统,电源进线由甲方提供。2、在污水处理站内母联设电能计量表。3、电源的进线方式为电缆(具体由甲方提供)7.4污水站用电负荷全厂用电负荷见表10-1。7.5供电系统负荷等级污水处理站无一级负荷,二级负荷有废水提升泵,鼓风机等,其他

39、均为三级负荷。由于二级负荷所占比重大,因此污水处理站的供电负荷等级为二级。7.6机泵的启动及控制方式1.机泵的起动方式因污水处理站的所有机泵单机功率均小于15kW,因此,采用直接降压起动方式。2.控制方式所有机泵根据工艺要求在主控室设起停操作按钮或设自动,手动转换开关。7.7供电线路与厂区照明1、电缆线路户外敷设电缆少于7根的以直埋敷设为主,多于7根的以桥架敷设为主,室内电缆以桥架敷设为主,少数埋于地面穿管敷设。电缆进入建筑物楼面,通路与其他专业管线交叉均应穿钢管保护。2.厂区照明设计3.照明设计原则:加药房、值班室采用荧光灯,道路照明用高压钠灯。4.照明灯具控制方式:室内灯,门灯采用就地控制

40、,绿地灯,路灯及室外建筑物上安装的灯,均在所配出的照明箱上控制。7.8防雷及接地系统接地装置采用水平接地体为主,辅以各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在综合操作间设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本污水处理站所有建筑物的圈梁与基础钢筋均焊接成电路通路。然后用两根水平接地体相连,组成全厂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要求不应大于4欧,否则应增加接地极。所有进入综合楼的金属管线,电缆金属外皮在进点均需接地。第八章 污水处理系统应急预案8.1 污水处理站突遇停电应急措施1、突遇停电,生产调度人员立即组织生产班组人员将现场设备退出运行状态。2、若厂内部供电系统有问题,经检修短时间内能恢复送电的,等检修结束后恢复送电,若短

41、时间内无法修复的,则启用备供线路。3、若主供备供都无法送电的,则立刻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减少管网的污水输送。4、工艺路线上阀门的调整可通过“手动”进行操作。5、来电后,按有关操作规程及时开启设备,恢复运行。8.2 污水处理站应急处理措施l、立即通知生产计划科、减少管网送水量,同时对进入工艺的污水进行减量处理。2、厂内生产技术人员应立即对进厂水质、工艺运行参数、出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超标数据对相关的工艺流程进行及时调整。以最短时间使工艺运行、出水水质达到正常。3. 福建省漳州毅胜纸业包装有限公司,针对污水处理站应急处理措施,特建造应急处理池一座有效容积为10.7立方,可有效对污水处理站应急处理

42、10.7个小时,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4如短时间不能恢复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的,应报主管领导责令对生产部门进行停产。待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后方可进行生产。8.3 火灾应急预案一、报警1、一旦着火,发现人要将火灾信息迅速传到厂长室、值班室,报警方式有对讲机、电话、派人现场通报。早班发生火灾险情,应立即通知本部门主管和消防负责人,及时将消息传达到厂部,中夜班发生火灾险情,发现火情的人员应第一时间通知调度和值班干部,在厂领导未到现场前由调度员组织指挥扑救。2、接报后应立即按了解的着火地点、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目前状况,立即确认是否成灾。3、确认火灾后要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任何部门和个人均应无条

43、件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碍报警。报警时报警人要沉着冷静,口齿清楚,讲清发生火灾的具体单位、建筑物名称及地点、火灾性质及火势情况、建筑物内有无人员被困、报警人的姓名与报警电话号码。报警后要立即安排人员到厂门口或约定地点接应消防车。二、人员组织及指挥1、事先明确救灾指挥部的位置和职责,在确认火灾时,能迅速组成,并向各部门发出指示。2、由当时在单位的最高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消防、安保、生产科、调度室、事发部门负责人等)组成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为当时在厂的最高负责人。3、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火灾情况,掌握火势发展情况,确定是否疏散人员,及时调整力量,明确布置救人、疏散物资和灭火、供水、防排烟等任务

44、,并检查执行情况。公安消防队到场后,及时向公安消防部门的火场总指挥报告情况,带领职工服从统一指挥。4、义务消防员和相关工作人员接到火警命令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火场,在火场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实施灭火或营救。三、人员疏散和护理1、救人是火灾发生时的第一原则,要根据建筑物及周围情况,事先划定人员疏散集结的安全区,火灾现场指挥员向需要疏散的人员发出通知,要说明疏散路线、稳定人员情绪,有秩序地对建筑物内的被困人员进行营救和疏散,在现场对伤员护理并及时送往医院。2、注意事项:应按被疏散人的年龄、性别引导至不同的疏散通道。四、火灾扑救:1、灭火的原则和方法:组织侦察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情况,根据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组织扑救;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汇报火情;先控制后灭火的原则,派人员携带灭火工具、防火工具防止火势沿水平或纵向蔓延,灭火器要集中使用,增大灭火威力;根据火情,指挥切断电源、可燃气源;要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灭火时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烟雾中毒。2、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