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15050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4.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超全面知识点.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health and occupational medicine概论1.主要对象:职业环境与职业人群对不良的劳动条件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其对职业从事者健康的影响第一个认识到铅是腹绞痛原因的人希波拉底。意大利的Ramazzini也因论手工业者疾病被誉为职业医学之父。杰出的内科专家吴执中教授是我国职业医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职业卫生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职业医学主要以个体为对象;既属临床医学,又是预防医学的分支。职业卫生学(Occupational health)又称劳动卫生学,曾是一门独立的预防医学分支学科;是以职业人群的作业环境为主要对象;研究职

2、业场所工作环境或条件对职业从事者健康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阐明职业场所中的有害因素与职业者健康水平的关系;为保护职业者健康、提高作业能力、改善工作条件所应采取的措施及卫生要求。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职业病学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学科对象是职业者个体通过临床方法和职业暴露的环境与条件的调查,研究职业者健康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损害的程度及与有害因素之间的关系;对职业病与职业相关疾病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2.职业流行病学意义:可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可阐明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和发展规律。为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评价防治工作质量和效果。

3、特点:研究人群相对稳定;职业暴露明确(量效关系);职业人群健康资料有连贯性。调查方法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tudy)/现况调查/劳动卫生学调查,在某一较短的特定时间内一次性调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者的健康情况,并与不接触组进行比较,以研究接触与健康损害的关系。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回顾性调查,指根据现有的资料,选定一组已发生某种职业性病伤的人群(病例组)和一组或几组没有该种职业性病伤的人群作对照。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前瞻性研究,是选择接触和非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两组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其差异,从而判断接触与

4、发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4.职业毒理学内容:p 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环境中的基本特性 毒物自身的毒性p 作业环境对职业危害的影响 环境对毒性的影响p 个体易感性与职业危害程度的关系 个体因素对毒物的不同反应研究方法:p 离体试验:三致试验;微核试验,彗星试验等p 动物试验:动物染毒试验等p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p 自愿受试者试验:赫尔辛基宣言(自主有益公正无害的原则)5. 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的统称(1)职业有害因素的来源【考】生产工艺过程。指用特定的方法将各种原材料制成各种成

5、品的全过程。常常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的原料和工艺流程的变化而变化。劳动过程。指人类通过有目的的活动,使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涉及到劳动组织、生产设备布局、作业者作业姿势和劳动方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比例等。生产环境。指作业场所环境和户外作业的自然环境。(2)生产工艺过程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电磁辐射(X射线射线)、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致病寄生虫(煤矿井下钩虫)(3)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制度,作息时间不合理;精神性职业

6、紧张:如机动车驾驶;劳动强度不合理或生产定额过高;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不良体位或工具不合理;不良的生活方式。(4)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如户外作业;厂房布局,有毒无毒工段安排;不合理生产过程或管理不当所致环境污染。6. 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所致)的各种职业损伤统称职业病损。=工伤+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1)工伤occupational trauma属于工作中的意外伤害,主要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生产者的健康损害。其发生与安全意识、劳动组织、机器构造和防护措施、管理体制、个人心理状态、生活方式等有关。(2)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

7、ases【名解,考】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中的定义:“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发病取决于三个主要条件: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个体健康状况有害因素的性质物理因素脱离后,不存在体内残留;化学因素脱离后,存在体内残留;生物因素脱离后,作用可能进一步放大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作用剂量 接触浓度/强度 接触时间(D=CT)“蓄积” 作用因素体

8、内残留相加(多见化学因素)“累积” 作用剂量累加(多见物理因素)人体的健康状况职业病的特点【考,简答】a) 病因有特异性:控制接触后可控制或消除发病。b) 病因大多可检测:一般存在剂量-反应关系。c) 常为群发(cluster):在相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d) 早期诊断、合理处置,预后较好。但仅治疗病人,无益于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e) 是可预防性疾病:虽缺乏特效药,发现病因,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加强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可减少职业病的发生。职业病的诊断【考】应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采取综合分析、集体诊断的方法,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职业史。准确可靠的

9、职业史(接触有害因素的种类、时间和数量、接触方式及防护措施使用情况等)及既往史是诊断职业病的前提条件。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生产环境劳动卫生学现场调查是诊断职业病的重要参考依据。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职业有害因素的强度;预防措施等。症状与体征。同一有害因素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有害因素同一临床表现;非职业因素与职业因素危害相同的表现;急性中毒因果关系明显;慢性中毒因果关系难确定;实验室检查。生物标志物包括接触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和易感性生物标志物。接触指标指生物标本中有害因素或其代谢产物(如尿铅、尿酚等)。效应指标为包括反映毒作用的指标(如铅中毒的-氨基-酮戊酸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ACHE活

10、性)和反映器官病损的指标 (如生化和细胞学指标的检查,X线摄片以及特殊生理功能如肝肾功能的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和听力测定等)。职业病诊断机构和组织。需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机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地、州、盟)级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由上述级别的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单位。在诊断上实行以当地为主和以职业病防治机构或职业病诊断组集体诊断为准的原则。职业病报告凡诊断为法定职业病的必须向主管部门报告;而且凡属法定职业病者,在治疗和休假期间及在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应按劳动保险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劳保待遇。急性职业中毒和急性职业病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慢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病在15天内会

11、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2001年10月27日九届人大常委会2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实施。【考】(3)工作有关疾病(如教师与支气管炎)是一组与职业有关的非特异性疾病,也见于非职业人群。其共同特点是:与职业因素有关,但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即职业因素不是唯一的病因。职业因素可以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剧恶化。调离该职业或改善环境可使疾病缓解或停止发生。(4)早期健康损害有害因素对机体内的大分子(如DNA、蛋白质等)的影响是导致健康损害的早期效应。包括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免疫应答等。遗传损伤增加、肺功能下降,动脉粥样硬化,心率变异等。6.职业损

12、害的三级预防【考】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改善劳动条件(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使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劳而不病】(病因预防)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早期发现病损(定期体格检查),采取补救措施,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病而不残】(发病预防)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对已患病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促进康复。【残而不死】 (康复处理) 7. 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职业有害因素分布广、种类多、职业危害转嫁严重

13、进城务工人员和特殊人群职业卫生问题严重职业紧张和心理障碍发生频率上升职业伤害与职业卫生突发事件频发职业安全、职业卫生与环境保护融合新理论和新技术在职业卫生中的应用我国职业病发展趋势职业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中小企业发展无序危害转移严重。用工制度改革增加流动劳动人口。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问题突出。入世对职业卫生管理提出新要求。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职业病危害转移趋势职业病危害由境外向境内转移;职业病危害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职业病危害由大中城市向乡村转移;职业病危害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职业生理学(work physiology)1.定义:研

14、究劳动过程中机体的调节与适应规律,从而找出提高作业能力和预防疲劳过早出现的措施,达到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产率的目的的一门学科。一、体力劳动满mannual work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1.体力劳动肌肉活动能量来源=ATP-CP系列+需氧系列+乳酸系列【考,课本P23】ATP-CP(磷酸肌酸)系列需氧系列(GlcfatPro)乳酸系列ATP+H2OADP+Pi+29.3KJ/molCPADPCr(肌酸)ATP维持肌肉继续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需要氧参与;1分子葡萄糖38分子ATP;1分子脂肪130分子ATP;1L氧氧化葡萄糖产生6.5mmolATP,脂肪则5.6mmol短期

15、重体力、极重体力劳动时,氧化磷酸化补充ATP的能力受到氧气供应的限制,形成ATP的速度不能满足需要。这时无氧糖酵解开始参与提供ATP。1mol葡萄糖生成2molATP特点:不需氧、非常迅速,为肌肉收缩能量的直接来源。CP(磷酸肌酸)贮藏量甚微,只能供肌肉活动几秒钟之用。只能满足短暂的剧烈活动之用。特点:需氧,速度较慢。生成的能量较多,不产生致疲劳性副产物。能量的产生几乎不受限制。经济、持久,适应长期及中等劳动。特点:不需氧。能迅速提供较多的能量。消耗糖原,产生的乳酸有致疲劳性。ATP产量有限,不经济、也不能持久。2.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 氧需(oxygen demand):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

16、叫氧需。 氧上限(maximum oxygen uptake):血液在1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叫氧上限。 氧债(oxygen debt): 氧需和实际供氧量之差称为氧债。氧债阶段稳定阶段steady state非稳定阶段在劳动开始2-3分钟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尚不能满足氧需。肌肉是在氧供给不足的条件下工作的,此时就产生了氧债。工作2-3min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逐渐加强,氧的供应得到满足,即进入稳定状态下工作。此时氧债是恒定的,这样的工作一般能维持较长时间。在较重的劳动,尤其氧需超过最大摄氧量时,机体摄氧量不可能达到稳定状态。氧债持续增加,肌肉内储能物质迅速消耗,作业不能持久。补偿氧债阶

17、段恢复期:工作停止后,在一段时间内,机体要消耗较安静时更多的氧以偿清氧债。非乳酸氧债:需氧系列产生的氧债(ATP、CP、血红蛋白、肌红蛋白)。2-3min内得到补偿。乳酸氧债:无氧运动产生的氧债(乳酸)需较长时间恢复时间:根据氧债的大小,恢复期可达数分钟至十余分钟,甚至1小时。一般偿还的氧债要比借的要高。3.作业的能消耗量与劳动强度分级最紧张的脑力劳动的能消耗量不会超过基础代谢的10%,而肌肉活动却可达基础代谢的10-25倍。故用能消耗量或心率来划分劳动强度(intensity of work),只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一般分为三级;中等强度作业: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氧上限,即在稳定状态下进

18、行的作业。我国目前的生产劳动多属此类。大强度作业:指氧需超过了最大摄氧量,即在氧债大量蓄积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一般只能持续进行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如重件手工捶打、爬坡搬运重物极大强度作业:完全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此时的氧债几乎等于氧需,一般不超过2分钟。如短跑和游泳比赛、举重4.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神经系统动力定型(dynamic stereotype): 当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的能提高作业能力的能动作用。共协调:如习惯动作;可变,但不易急变;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加 40次/min,能胜任该工作。血压: 脉压差增大即可有效进行、脉压差减小表示疲

19、劳和糖原耗竭。血液再分配:内脏、皮肤小A收缩,肌肉小A扩张。 流入骨骼肌和心肌血流增多血液成分: 血糖降低;血乳酸增加;氢离子浓度升高。呼吸系统作业时,呼吸次数随体力劳动强度而增加,重劳动可达30-40次/min,极大强度劳动时可达60次/min。肺通气量可由安静时的6-8L/min增至40-120L/min或更高。排泄系统肾脏:由于腹腔的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及血浆中水分减少等。尿量大为减少,达50%-90%。尿液成分的变动较大,乳酸含量可从20mg/h增至100-l300mg/h,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汗腺:排汗量增加,汗中乳酸含量增多。具调节体温和排泄两大功能。排汗量作为评价劳动强度的指标

20、。体温体力劳动时及其后一段时间内体温有所上升,以利于全身各器官系统活动的进行,但增幅不应超过1,否则人体不能适应,劳动不能持久进行。体温变动作为评价劳动强度的指标。二、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1.脑力劳动mental work的内容和生理特点一般认为凡以脑力活动为主的作业即为脑力劳动。【特点】在于信息的加工处理:通过感觉器官感受信息,经中枢神经系统评价、编码、存储、检索、处理、加工、复制,然后通过多种形式转化和输出信息。非重复性的创造性的驾驶、指挥、仪表记忆的类型: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工作记忆又称一级记忆长期记忆(第二级或第三级记忆):通过反复动用信息,使其在第一级记忆中循环、延长其保留时间转

21、入第二级记忆,储存约为几分钟至几年,它是弱的或稍强的记忆痕迹,易遗忘。第二级记忆痕迹长年累月重演应用,便进入三级记忆(永久记忆)。是保留在脑海里的很强的记忆痕迹,常可保留终生。脑代谢的特点需氧量高:安静时约为等量肌肉需氧量的10-20倍。占成年人体总耗氧量的10%。(成人脑重仅为体重的2%,但需氧量为总耗氧量的10-20%。)需血流量多:所需血流量达心输出量的14-15%。葡萄糖有氧氧化是脑细胞活动的最重要能源:平时90%的能量都靠糖原分解来提供。 脑组织对缺氧、缺血、低血糖、低血压非常敏感。2.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脑力劳动系统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工作组织制度等要素。

22、安静:噪声不应超过45dB(A)。 明亮:防阳光直射,光线应从左边来。人工照明应有足够亮度,一般应为500Lx。制图等精细工作应为1000Lx,老年人工作时对亮度的需求要高得多,比年轻人约高5倍。 温度适宜:我国相应标准规定为夏季24-28,冬季19-22 。 墙壁颜色明亮柔和:避免使用黑色、深色或刺眼的颜色。以淡黄、淡绿、淡灰色为好。 符合工效学:工作空间、桌椅、显示器、控制器等应符合国人身体尺寸。三、劳动负荷的评价1.劳动和作业类型的划分=体力劳动(静力作业、动力作业)+脑力劳动【考】劳动类型包括肌力式劳动、感觉运动式劳动、反应式劳动、综合式劳动、创造式劳动。静力作业static work

23、/静态作业动力作业dynamic work/动态作业即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一定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也称静力作业。是在保持肌张力不变的情况下(等张性收缩),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作业的活动。【特征】肌肉无做功: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来维持体位。作业维持时间较长:肌张力15%-20%,局部缺氧、乳酸堆积,引起疲劳和疼痛。能耗:氧需通常不超过1L/min,能耗水平不高,易疲劳。作业停止数分钟后,氧消耗反而先升高后下降到原水平(还氧债)【特点】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血液灌流充分,不容易疲劳有做功重动力作业/重动态

24、作业:参与重动态作业的多是大肌群,因此能量消耗高是它的特点之一。反复性作业/轻动态作业:参与作业的是一组或多组小肌群,参与活动的肌肉量小于全身肌肉总量的1/7,肌肉收缩频率高于15次/分钟。能耗不高,但易疲劳或受损。 2.劳动负荷评价选择适当的指标和方法来评价不同类型劳动的负荷很重要。信息性劳动负荷的评价值得探讨。劳动系统:是相互作用的一些元素构成的整体。包括人、劳动对象(物质能源信息等)、劳动工具、劳动环境以及产品、劳动任务。负荷 (load):是指劳动系统对机体生理心理总的需求和产生的压力。负荷强调外部的因素和情形。功率、能量等 不涉及人;【考】应激(strain):指负荷对个体的影响,它

25、强调在负荷作用下机体内部的生物过程和反应。心率、乳酸等 涉及人适宜水平:摄氧量 1/3 最大摄氧量。表示在该负荷下能够连续工作8小时,不至于疲劳。负荷过高过低都不合适。过高 降低作业质量 疲劳;过低 单调、无兴趣;评价方法主观方法谈话、量表、SWAT评估表、等客观方法体力劳动劳动能量代谢率(metabolic rate)p 每消耗1L氧约产生20.92kJ能量。p 劳动负荷下可测得最大摄氧量 (L/min)。p 可表示测试者体力劳动能力的大小。适合评价全身性的动态体力劳动。不适用于静力作业和反复性作业。p 也可反应某人劳动负荷的高低。心率 (heart rate,HR)反映动态体力劳动时机体的

26、应激程度,可用于评价小肌群参与的劳动甚至脑力劳动。100-175,负荷,心率;100或175则线性偏离中心体温血液指标血乳酸运动医学的经典指标、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激素、白细胞脑力劳动(难度大、办法不多)主任务测定(primary-task measures):直接测定作业人员操作的状况来评价某项任务的脑力劳动负荷。只能区分过负荷和非过负荷状态。不能反映脑力劳动的负荷。次任务测定(secondary -task measures):执行双项任务;次任务较主任务对劳动负荷更敏感;瞳孔测量术(pupillometry)心率变异率(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脑诱发电位(

27、evoked potentials)信息通量(information flow)3. 作业能力(work capacity)劳动过程中劳动能力的动态变化体力劳动能力:1)单位作业时间内产品的质和量来直接观察。2)通过测定劳动者的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动来衡量 (握力、耐力、心率、视运动反应时等) 。脑力劳动能力:个体差异大,难以准确描述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地位决定了劳动者的地位和分配制度,这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工作态度。处理好家庭关系、上下及关系、同事关系,健全各种保障体系,增加工作满意感等对提高作业能力会起到重要作用。个体因素:体力劳动作业能与年龄、性别、身材、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等

28、有关。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作业与个人的文化程度、思维、创新能力有关。环境因素:作业场所的噪声、空气污染、高温、寒冷、照明不足等对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都有较大影响。工作条件和性质:生产设备与工具-应符合人类工效学要求;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能耗 女;p 种族:人体和体段差异,出口产品;p 地区:北方 南方;p 职业:如篮球与举重运动员的差异;p 其他因素:时代特征,考虑测量年代。6. 人机系统(man-machine system):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和机器(包括设备和工具)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完成生产任务。机器的信息显示器人,人的信息控制器机器 机器主要承担:笨重、快速、单调、重复、复杂、精

29、细、危险,等; 人主要承担:指令、控制、维修、设计、创造、应对;站位或坐位的最佳工作面为肘下5-10cm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一、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毒物可以分为工业性毒物、药物、农药、有毒动植物。p 职业性中毒: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原料、中间产物和成品是有毒的。如果不注意劳动保护,在生产过程中与有毒物质密切接触可发生中毒。p 生活性中毒:在误食、意外接触有毒物质、用药过量、自杀或投毒等情况下,过量毒物进人人体,可引起中毒。2.【考,名解】毒物(toxicant):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损害或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中毒(poisoning):机体受毒物作用后引

30、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3.生产性毒物的来源生产性毒物尚可以“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的形式出现。如四氯化碳灭火器消防时,四氯化碳与明火或灼热金属物体接触时氧化生成光气。存在的形态 气体(gas):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在空气中多呈气体形态存在,如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 蒸气 (vapor):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或挥发时形成蒸气。凡沸点低、蒸气压力大的物质都易形成蒸

31、气。对液态物质进行加热、搅拌、喷雾、通气及超声处理时可加速挥发,暴露面积大亦能促进挥发,如喷漆作业中的苯、丙酮、醋酸酯类等的蒸气。 粉尘(dust):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粉尘。其粒径大小多在0.1-10m。固体物质经机械粉碎或碾磨时可产生粉尘。 烟(fume):为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m的固体微粒。某些金属熔融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或氧化而形成烟。 雾(mist):为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多由于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形成的。如电镀时的铬酸雾。金属酸洗时的硫酸雾。 气溶胶(aerosol):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及雾的统称。4.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呼吸道特点:生产

32、性毒物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毒作用发生快,不经肝脏解毒职业中毒的主要途径。影响因素:接触毒物的量(水平)。即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或分压。在呼吸膜内外的分压差越大,进入机体速度越快。血/气分配系数(blood / air partition coefficient)。 分配系数大的毒物,易吸收。水溶性。可以决定气态毒物进入呼吸道的深度。水溶性较大的毒物易为上呼吸道吸收,除非浓度较高,一般不易到达肺泡(如氨)。水溶性较差的毒物在上呼吸道难以吸收,而在深部呼吸道肺泡则能吸收一部分(如氮氧化物、光气COCl2)。劳动强度、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肺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等因素可影响毒物在呼吸道中的吸收。2)皮肤特

33、点:通过表皮屏障到达真皮(主要)也可经过汗腺导管,或毛囊与皮脂腺 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大循环3)消化道特点:非良好的个人习惯事故性误服 主要在小肠吸收经门脉肝脏再入大循环有的毒物如氰化物,在口腔内即可经粘膜吸收。5.毒物的体内过程1)分布决定于通过细胞膜的能力及与体内各组织的亲和力。 最初定位于血液充足或易透过其膜的组织或器官,以后缓慢地重新分布于血循环较差和亲和力较强的部位(靶组织或储存库)。2)生物转化 (biotransformation)即在体内代谢酶的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改变,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亦称代谢转化。p 毒物吸收后经体内生化过程的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

34、变。p 结果:毒性降低(解毒作用)或增加(增毒作用)。p 大多数有机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反应可归结为氧化、还原、水解及结合。3)排出肾脏最主要途径【铬中毒排不出去因全被重吸收】肾小球滤过:肾小管扩散及肾小管分泌。其中以滤过对排泄毒物较有意义。肾小球滤液中毒物的浓度大致等于血浆中游离毒物的浓度。重吸收:滤过后,毒物可能随尿排泄,也可能经肾小管细胞被动重吸收。这种重吸收是一种简单的扩散,所以,脂溶性大的物质易于重吸收;而极性化合物及离子则难于重吸收。呼吸道【气态毒物以原型被排出,如乙醚、苯蒸气】气体及挥发性毒物可经肺排出,如CO、苯等,经呼吸道吸收的气体及挥发性毒物都能由肺排出。排出的方式是被动扩

35、散。排出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呼吸膜内外气态毒物的分压差。通气量也影响排出速率。消化道p 肝脏:毒物排泄的重要器官,尤其是经消化道吸收的毒物。p 胆汁:肝脏是许多毒物的生物转化器官,代谢物随胆汁排出。铅、锰等可由肝细胞分泌排出。p 肠肝循环:毒物经胆汁排入肠道后,还可能被再吸收。其他途径p 唾液:汞p 乳汁:铅、锰、苯;p 胎盘:铅p 头发和指甲:铅、砷4)蓄积accumulation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则可在体内逐渐积累的现象。毒物的蓄积作用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若蓄积部位与其靶器官一致时,则易发生慢性中毒。如有机汞化合物蓄积于脑组织,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若蓄积

36、部位并非其毒作用部位时,此部位又称毒物的“储存库”(storage depot),如铅蓄积于骨骼内。在急性作用期对毒性危害起缓冲作用。但在某些条件下,如感染、服用酸性药物等打破体内平衡状态,可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6.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1)毒物的化学结构p 化学物质的毒性与其化学结构有一定关系。p 改变化学结构可引起毒作用的变化。p 同类中,不饱和化合物的毒性大于饱和化合物。p 分散度:分散度高的毒物其化学活性大。(易经呼吸道进入,Mn的烟尘毒性Mn的粉尘)p 挥发性:易挥发的毒物吸入中毒的危险性大。(在空气中浓度高)p 溶解度:溶解度大毒性强,如砒霜(As2O3)与雄黄(As2S3

37、)溶解度大,则毒性强。氧化铅比硫化铅易溶于血清,故毒性更大。苯的脂溶性强,进入机体主要分布在含类脂质较多的骨髓及脑组织。2)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p 剂量不足不致引起中毒:化学物质的毒性再高,也需基本剂量。p 气体毒物中毒概率大:空气中毒物浓度高、接触的时间长,则进入体内的剂量大,从事接触毒物的作业中,发生中毒的机率。p 中毒与浓度及接触时间有直接关系。3)毒物的联合作用p 联合作用可表现为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增强作用或拮抗作用。 生产环境进行评价时,应考虑联合作用;生产性毒物与生活性毒物的联合作用;p 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环境温度、湿度可影响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 高温环境促进毒物的吸收;体力劳动促进毒物的吸收; 4)个体易感性p 性别、年龄p 生理变动期(孕期、月经期、授乳期)p 健康状态、营养、内分泌功能、免疫状态等p 某种遗传性缺陷 7.职业中毒的临床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毒物引起,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如不积极治疗,可危及生命。急性苯中毒、氯气中毒慢性中毒chronic poisoning:长时间吸收小量毒物引起,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缺乏中毒的特异性诊断指标,容易误诊和漏诊。慢性铅中毒、锰中毒亚急性中毒subacute poisoning:吸收毒物时间在1天以上或60天以内引起发病。亚急性铅中毒迟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