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论《蝇王》中的男性主导形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论《蝇王》中的男性主导形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蝇王中的男性主导形象 论蝇王中的男性主导形象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蝇王中的男性主导形象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蝇王中的男性主导形象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蝇王是英国当代小说家威廉戈尔丁 (William Golding,1911-1993)的代表作,发表于一九五四年。它讲述的是一个貌似简单实则深奥的故事:由于爆发以核武器为中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群英
2、国男孩被飞机遣送到安全地方。途中被敌弹击中,飞行员丧生,孩子们流落到汪洋中的一座孤岛上所发生的故事。戈尔丁以寓言方式探讨了一个严肃的永恒主题人性善恶。笔者把关注点放在了蝇王的男性主导形象上,围绕着小说塑造的几个主要男孩形象做了些对比和浅析。关键词男性形象 权利 主导地位一蝇王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以二战为依托,二战期间,威廉戈尔丁参加了英国的皇家海军,在一艘火箭舰艇上服役了五年。战争改变了他以前对人类所持有的乐观态度.他决定通过自己的作品揭示人性中邪恶的一面,帮助人类面对自己心灵深处的黑暗。蝇王便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创作而成的。这是一部带有神话色彩的小说,孩子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但蝇王并不是一般意义上
3、的儿童文学,而是一部写给大人看的书,故事所展示的儿童世界只是成人世界的一个缩影。小说中没有一个女性形象,与故事创作的战争背景有紧密的因果关系,战争强调女性的弱势地位,突出男性的主导地位。故事的角色是一群小男孩,但男孩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成长为男人。在男人的世界中对权利和欲望的追逐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这群孩子的身上。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主角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不管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对男性的主导地位的追逐都是无处不在的。二拉尔夫是书中的主角,他理性而勇敢,有号召力和领导才干。一开始,他被孩子们推举为最大的头。他力主保存小火堆以争取获救,手持的海螺成为民主的象征物。但他拥有的的权力却非常脆弱,脆弱到难
4、以维持一个求生的火堆。拉尔夫的内心同样有着阴影和黑暗,在一个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他不由自主地参与了对西蒙的迫害,而且他最终也未能把握住局势,把这个孤岛上的群体引向光明,眼睁睁地看着猪崽仔被杀,自己也被追得无处可逃,差一点死于非命。代表科学的眼镜和代表民主的海螺也在争夺中被摔得粉碎。就这样,文明被野蛮轻易地征服,理性被非理性压倒,建立在社会理性基础上的民主在专制和暴力面前显得是那么的疲弱无力。猪崽仔是一个出身低微、有严重的哮喘病而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的戴眼镜的胖子,爱思考问题,这个形象让我们想到了知识分子。他的眼镜是唯一在物质上对他人有用的东西,因为眼镜可以聚光生火,但人们仍旧只是将他当成嘲弄的对
5、象,甚至包括拉尔夫。猪崽仔最后是因为他的眼镜死的,而且他是抱着海螺死的,说明他至死都坚信民主的力量的强大。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其他人的主导地位。在猪崽仔身上,我们看到了专制社会中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没有权势但却比任何人都相信人性的存在,敢于藐视专制权力,自尊但又自卑,他们往往被专制权力轻而易举地扼杀而毫无保护自己的能力。西蒙扮演的是人文知识分子的角色,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和正直的人格,敢于探索真理。其他孩子群起群居,而他则喜欢孑然独处,冥思苦想。在戈尔丁的笔下,西蒙犹如基督教的先知。他痴人说梦似的时常同“蝇王”对话,也同自己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对话。他的自觉认识最终赋予他崇高的道德良知,这是其他孩子
6、所不能比拟的。他意识到所谓的野兽不过是人自身,这当然得不到众人的理解。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在一个气候恶劣的天气里,他独自一人去丛林深处探索究竟,书中有一段描写他与蝇王的意识对白,剖析了人性的黑暗,也预示这位先知的可悲命运。事实上,人群中确实存在着无数个像西蒙这样的先觉者,在历史上,他们大都落得悲惨的结局。最后一个主角名叫杰克,这是一个与前三者对立的人物,代表着人性的恶、兽性和非理性。他原是教会唱诗班的领队,有着极强的权力欲,始终都在争夺小岛的领导权。当拉尔夫被确立为海岛领袖时,他虽然不满但也一时无法剥夺拉尔夫的“合法”权力。权力先天没有划分清楚的后遗症,初时被摆脱了大人世界的新鲜感所掩盖,但当
7、孩子们因看管篝火和打猎发生争执时,杰克与拉尔夫之间的矛盾突然激化。杰克认为:打猎可以吃肉,而在所有的人只能吃素的时候,吃肉就代表了某种特权。这种特权在这个特定的时候就成为一种力量,而拉尔夫却根本无法展现他的力量。他所追求的被拯救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渺茫。相比之下,可以吃上肉,过上小康生活的诱惑对其他孩子显然更大一些。杰克一旦察觉到自己拥有的的力量,便迅速地摆脱了拉尔夫的控制,决定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没有大人的环境里,孩子们像是疯长的野草,而杰克是其中最疯狂的一棵。在“野兽”的威胁下,他成功地掠夺了领导权,实行了专制统治。崇尚本能的专制派最终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杰克在无意识地杀
8、死了西蒙和猪崽仔之后,他泯灭了最后一丝人性,为追杀拉尔夫而不惜烧毁了整座海岛。这四个角色中,拉尔夫和杰克从根本上说都有共同点:这两个男孩子都想通过自己的行为方式证明自己在小群体中的主导地位,拉尔夫希望通过民主和和平带领大家克服荒岛上的艰难生活。但当出现了一个所谓的“野兽”时,拉尔夫试图通过民主的方式来掌控小岛局面的梦想就无法实现。小岛变得一片混乱,从此,拉尔夫的主导地位在孩子们的眼中出现了危机。孩子们无法再信任他,这时,小岛上另一个一直对拉尔夫的主权虎视眈眈的孩子杰克终于抓住了这个机会,带领着孩子们成立了另一个阵营。两者之间对权利和欲望的追逐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在矛盾越演越烈的时候,双方都失
9、去了理智。最终上演了追逐权利和欲望的肉博战。两个男孩的战争其实就是男性成人世界的缩影,在特定的二战背景下,男人拿起武器追逐利益。到了小岛上,孩子们也无意识地模仿成人世界的对欲望的追逐。因此,威廉戈尔丁塑造的男孩其实就是成人世界中男性形象的折射。三蝇王是一部残酷的寓言,第三次世界大战背景下的孩子们,本身就在一场可笑的大人战争游戏中落难荒岛。而像征着秩序权力的海螺,像征着文明的火种,以及每个孩子心中的梦魇蝇王,以一个爬满苍蝇的猪头形象出现。随着人性的兽化,海螺象征的秩序被打碎,文明的火种被熄灭,唯一一个善良而类似先知的人物西蒙被愚昧与野蛮杀害。于是,灵性皆无,众人盲从,蝇王获得了胜利。这些发生在男
10、主角身上的故事说明善与恶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是生命的两面性,一个人不会绝对的坏和好,人是不断改变的。我们寻找相同类型的人,因为影响而改变,任何可怕的事情都会发生。他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他们相互渗透。参考文献:1威廉格尔丁著(英).龚志成译.蝇王(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Golding, William. The Hot Gates. New York, Harvest/HBJ Book, 1965.87.3杰克丁拜尔斯.与威廉戈尔丁的谈话M.纽约:哈科特布拉斯朱文诺维茨公司,1970.17.4龚志成译.蝇王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5中国人民大学编.马克思恩格
11、斯论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C.人民出版社,1984.(作者单位:湖北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12、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
13、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
14、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