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仰角度浅谈嘉绒藏区的碉楼建筑特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信仰角度浅谈嘉绒藏区的碉楼建筑特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信仰角度浅谈嘉绒藏区的碉楼建筑特色 王晨光摘要: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嘉绒藏族是藏族的一个分支,嘉绒藏区的建筑群颇具特色,与其他雪域藏区存在着极大差异,它的建筑主要以民宅和碉楼为主,其建筑特色和自然、历史、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在旨在从信仰的角度浅谈其建筑特色,以突出信仰这一关键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之大。关键词:建筑 嘉绒藏区 信仰 嘉绒在州内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区、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藏语方言嘉绒话,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为嘉绒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嘉绒藏区有着“千碉之国”的称谓,高高耸立的青灰色的碉楼在中国西部康巴地区随
2、处可见。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在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有存在。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楼。这种独特的建筑景观构成了嘉绒藏族建筑艺术的风景线,是世界罕见的。一 嘉绒藏区碉楼的建筑学特点由于嘉绒藏区地处横断山系的高山峡谷和民族文化走廊,在建筑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保存着纯粹的乡土特征和多元融合的文化基因,是研究西部传统乡土建筑和聚落的活化石,给人们带来了追寻建筑及人居环境本源的诸多启示。(一)藏地山崖式建筑特点。将建筑建在高耸的自然山冈上,以自然山体为建筑的天然基座,依山就势,就地取材。这种建筑方式使建筑与自然山体有机地结合
3、起来,努力营造出一个宜于生存的山地人居环境。(二)“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的特色。采用传统的石木结构建造,线条分明,棱角突出,结构感很强。也展示了山地人崇石尚武的十足个性。墙以石块为主,木方和泥浆调缝,坚固耐久,即外不见木,只见到石头。(三)外观呈阶梯状和退台式。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为适应于气候带和多强风的干旱河谷气候,建筑墙体厚重、门窗开洞很小。而为了利用多日照的优越条件,建筑屋顶又多作为平台和晒场。【1】(四)建筑色彩浓郁艳丽,内部装饰典雅华丽。内外装潢色彩鲜艳热烈,对比极其强烈,形成了独特的色调美。木雕、泥塑的装饰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总体上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
4、感染力。二信仰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建筑的最高地位就是它的精神表现,它的文化的价值,一个建筑仅仅是因为好看,或者是好用这是第一层次,但是最终通过看这个建筑之后,精神升华、提升。这是上海世博中国馆的设计者何镜堂说的话。而支撑建筑始终如一地表现精神,体现价值的便是当地的信仰。巴黎圣母院,凯旋门,泰姬陵,哭墙这些建筑有的包含着宗教信仰,有的包含着英雄主义信仰,还有的包含着感情忠贞不二的信仰。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建筑才能特别打动人们,让大家使之驻留。信仰的内容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很多方面。一,信仰影响着建筑风格。二,信仰影响着建筑的相关风水问题。三,信仰影响着建筑的内部结构和室内装饰。三嘉绒藏族信仰下的碉楼建筑特
5、色前文仅仅简单从建筑学自身阐述了嘉绒藏区碉楼的特色所在。在知晓了信仰对于建筑设计有着巨大影响的事实下,紧接着重新来剖析嘉绒藏族信仰下的地域建筑特色。(一)体现苯教信仰的建筑特色。苯教,本教(有时译成“雍仲本教”、“本波教”或“苯教”) 分“斯巴本”和“雍仲本” 两种。“斯巴本”是西藏最古老的原始宗教和传统文化。“雍仲本教”是幸绕弥沃如来佛祖所传教的如来正法,它起源于世界公认的神山“冈底斯山”,是以显、密、大圆满的理论为基础,以皈依三宝为根本,济世救人,导人向善,有着自己圆满成佛窍诀的佛陀教育,至今已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在康区的许多地方,碉楼往往是祭神的场所,例如生活在鲜水河流域的扎巴藏人将与房
6、屋相连的四角碉称作“拉康”,意为“经堂”、“神殿”。将碉楼顶层作为经堂或祭神场所渊源于苯教,以“上方作供祀天神”及由此所派生的以“高”为“神圣”的观念。【2】浓郁强烈的建筑色彩应用上,大多以红色为主调。应用红色,与西藏古老的笨教有关,它把宇宙分为“神、人、鬼”三个世界。为了避免鬼的侵犯,人们普遍在面部涂上赭红色染料(有的牧区涂黑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往脸上涂这种红色染料,却在建筑上保留了下来。苯教有“卐”符号,但旋转方向与其相反,代表永恒、坚固、无穷无尽,民间则指兴旺发达、繁荣、吉祥,如谁家墙上画有这种图案,这家肯定信奉苯教,崇拜世间万物,相信万物皆有灵:自然、自然现象、动植物等一切看
7、得见甚至看不见的。(二)体现神山信仰的建筑特色。神山信仰是藏地极古老的一种信仰,早在佛教传入前就已存在。青藏高原的绝大多数山都是神山,只是等级各不相同,有的是一户或几户人供奉的神山,有的是某一村寨供奉的神山,有的是某一地理单元中若干村寨共同供奉的神山,有的则是一个更大区域或空间范围内人们共同敬奉的神山。嘉绒藏族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他们的生产生活都与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原始的自然崇拜中,他们对山的崇拜尤为突出,每逢节日和祭祀活动,他们对四周的山神都要一一祭拜,祈求山神护佑。墨尔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处于大小金河之间,南北走向,跨马尔康、金川、小金、丹巴,处于嘉绒腹地,是嘉绒的名山
8、。墨尔多主峰高耸入云,四周的群山,山山面向墨尔多,构成犹如“千山共捧,万人齐朝”的壮观景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气象变化,自然形成了许多奇观和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成为嘉绒人民心目中极为崇拜的神山。神山信仰中鲜明地体现了以“高”为“神圣”的观念,这一观念同房屋与碉楼建筑中将经堂设置于顶层的做法完全相通。【2】(三)体现藏传佛教信仰的建筑特色。典型的嘉绒藏族碉楼建筑,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为三层石木结构的碉楼式建筑,它们线条分明、 棱角突出,构成感很强。一般有3层楼高,四方结构。从建筑平面布置上看,各层平面呈逐层内收布置,由于平面内收而形成的平台则是一家人休闲和秋天晒
9、粮食的场所。底楼是圈养牲畜的地方,2楼是厨房、饭厅、收藏庄稼和杂物间等生活用房,3楼是主人一家老少居住之所。在楼顶上均设有突出的四角小碉,其使用功能为经堂,在经堂屋顶的四周一般都插有藏族特有的经幡。这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信仰中关于“神、人、畜”的共处观。在色彩方面,藏族最重视白、红两色。,佛教崇尚白色,藏传佛教视白色为“神圣、崇尚”;生活、居住性的建筑外墙,只能用白色,以体现它的吉祥、温和、善良的本性。在白雪皑皑的雪山之中,喝白色奶,奉献白色哈达,住房也用白色。每年冬季开始,藏民们择吉日为他们的房子上一次白灰,以求吉祥。由崇尚白色而衍生的白石崇拜是嘉绒藏族特有的信仰。嘉绒藏族的屋顶四角都供有一块
10、白石,是他们的神灵,播种,收获,年节祭祖,嘉绒藏族都要对白石进行祭祀,屋顶平台靠山的一方有一个白石砌的鼎状物,上面放有陶罐,每逢家中有重要事情,就用陶罐祈福。碉楼的墙上印有宗教味十足的图案,如金刚结、胜利伞等藏传佛教八吉祥图,这是藏民族崇尚的吉祥平安幸福的标识;如密宗金刚橛,是一种十分利害的法器,意为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妖魔鬼怪见此物都望而生畏,表现房屋主人希望他的居所如金刚,牢不可破,能抵御灾害和危险;如“卐”图案,这是藏传佛教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意为太阳、火焰,据说是释迦牟尼三十二相之一。嘉绒人认为如此图案能召唤佛光灵气、驱鬼辟邪、禳灾降福、佑护生灵(四)体现图腾崇拜的建筑特色。嘉绒藏族
11、对装饰图腾的崇拜与汉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作为碉楼大门入口处的兽形装饰采用的也是龙的图形,只是在形态、造型、雕琢上更显粗放,与江南豪宅的精雕细琢形成典型的对比。这种粗放型的装饰与建造碉楼所用的块石、木枋、土墙协调,符合了藏族的审美情趣。【3】四嘉绒藏区信仰与建筑的文化传承。只有有信仰文化的建筑才有灵魂,而信仰也只有借助诸多实体才得以延续。随着现代建筑的日益增加,现代社会的信仰缺失,越来越多的古老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遇到困难。所幸的是,嘉绒藏区的碉楼建筑已经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继承,这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国的古老文化和异域风情。嘉绒藏区的碉楼同时也作为建筑界的活化石不断发挥着它的研究作用。1张先进.嘉绒藏寨碉群及其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四川建筑.2003.102石硕.藏地山崖式建筑的起源及苯教文化内涵.中国藏学.2011.33胡佳.嘉绒藏族的建筑文化.浙江工艺美术.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