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2570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资本论)人的全面发展有中国特色主义论文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怨经历了从孕育、初步形成、到成熟的逻样演变。他在(资本论)中第一次科学详尽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形态、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子,所以说,(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怒的成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的这一思怒对于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轨迹    人的全面发展思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

2、其过程而言,它经历了从孕育、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历史演变。    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制度下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并基于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尽管当时尚没有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概念,但却孕育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如“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3、1845年)、恩格斯在爱北裴特的演说(1845年)和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一-1846年)中,从唯物史观出发,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的职贵、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恩格斯也指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驶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贵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向往的”。这些都说明,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自己的权利和愿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旧的分工等原因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说明马

4、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已初步形成。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初步形成以后.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主义信条草案(1847年)以及他们在共产党宜言中进一步论述和发展了这一思想。马克思从生产的技术特性揭示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把这一思想真正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他说:“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普遏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出来。工厂消除着专业和职业的痴呆”。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荃本条件”。恩格斯不仅进一步把全面发展的人概括为“各方面

5、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而且还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指出了共产主义联合体的基本特征,认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从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实施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方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途径,为成熟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在资本论形成之前,马克思为了研究政治经济学,先后写了三部手稿政治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手稿(1961一1963年)、(政治经济学手稿

6、(1863-1865年)。考察这三部手稿,对于揭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在政治经济学手稿(1857年一1858年)的核心部分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首先通过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人的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及其特征。第一大形态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表现为“原始的丰富”。第二大形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特征,表现为“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第三大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其特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7、。”其次,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财富的社会性、劳动的社会性和自由时间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最后,他考察了科学在生产上的运用对于生产力和人本身发展造成的双重性。由于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才造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同时,由于机器代替工人而具有技能和力量,贬低了劳动力的价值,造成了工人的片面发展。    在(政治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中,马克思首先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分工与生产机构内部分工的区别及其联系,从生产机构内部分工的角度考察了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其次还第一次提出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协作、分工,机器。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发展机器大是用全面发展的个人代替片面发展的个人的客观基础。最后,马克思还强调必须在一定的历史的形式下来考察自由的精神生产以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相互作用。政治经济学的这部分成果,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正是由于以剩余价值学说为标志的政治经济学的确立,这一理论才真正得到科学的证明。所以说,(资本论的完成标志着他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成熟,这一转变是通过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来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