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共和盆地存在干热岩可能性探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2598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共和盆地存在干热岩可能性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海共和盆地存在干热岩可能性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海共和盆地存在干热岩可能性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海共和盆地存在干热岩可能性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海共和盆地存在干热岩可能性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共和盆地存在干热岩可能性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共和盆地存在干热岩可能性探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海共和盆地存在干热岩可能性探讨孙知新,李百祥,王志林(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兰州 730020 )摘要: 青海共和盆地地处“秦昆岔口”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缘构造岩浆岩带发育,活动断裂、温泉密集,超过 60 的温泉6 处,最高可达 93. 5 ;盆地内温泉成群分布,地热钻井揭露温度高,1203 m 钻 孔 ( R1 ) 实测孔底温度可达 83 ,969 m 钻 孔( QR1 ) 实测孔底温度为 70 ,地温梯度高达 6 7 / 100 m,是正常地温梯度的 2 倍,地热增温随深度增大而升高,推测3000 m 温度可达 200 ,并在( QR1 ) 孔底见 36 m 花岗岩;地震反射

2、波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推断基底斜坡界面对应 重力低异常,可认为重力低异常为花岗岩引起,作为盆地热源可能存在干热岩。关键词: 共和盆地;干热岩;地温梯度异常;重力低异常;花岗岩中图分类号: P314.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 -3665 (2011 )02 -0119 -06干热岩 未来清洁的新能源,是一种普遍埋藏于距地表 2 6 km、温度为 150 400 的、没有水或蒸 气的热岩体。 干热岩的热能赋存于各种变质岩或结晶 岩类岩体中,较常见的岩石有黑云母片麻岩、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等。 一般干热岩上覆盖有沉积岩或土等隔 热层。 判断某地方是否干热岩存在的潜力,最明显的 标

3、 志 是 看 地 温 梯 度 是 否 有 异 常,或 地 下 一 定 深 处(2 000 5000 m) 温度是否达到 150 以上1 。共和县所在地恰卜恰镇地热勘查中,2007 年利用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推断出上塔买 阿乙亥受 2 组断裂控制的拉分盆地,在拟定的钻孔( R1 ) 位于井深1200 m,钻探打出 青 海 省 第 一 口 水 温 高、水 量 大、水 质 优的地热井。 同样在县城附近,另一处地热孔( QR1 ) , 孔内虽有较高温度和地温梯度异常,孔底还见花岗岩, 但井口出水温度低、水量小。进一步综合分析共和盆地以往地质、地球物理提 供的信息,认为在地质构造、水热活动方面有其独

4、特之 处,同时,石油地震和重力资料解释在恰卜恰镇也存在 矛盾。 结合地热孔见花岗岩的事实,证实地震推断基 底斜坡界面是客观的,且与 2009 年地热勘查可控源音 频大地电磁测深推断基底形态和深度相近,由此认为, 重力低是由花岗岩所引起,不存在重力推断的共和凹 陷,加之又有高温、高地温梯度的地热异常存在。 将这 些各自孤立的线索联系起来分析,不但可以解释一些矛盾现象,还可认为其具备判断干热岩存在的标志,引起对存在干热岩可能性探讨。区域地热地质背景1共和盆地处于昆仑山脉与秦岭山脉之间,为一个呈 NWW 向展布的菱形山间盆地。 大地构造单元属于 秦祁昆断褶系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接合部位,但在地 质构

5、造、岩浆作用、地貌特征上又有别于秦岭、昆仑造 山带,以 独 特 形 式 表 现 出 来,传 统 称 之 为“共 和 缺 口”2 。 按地 质 力 学 划 分,属 昆 仑 秦 岭 纬 向 构 造 带 与河西系构造复合部位的沉降带。 按板块构造观点称 之为中央造山带“秦昆岔口”3 。共和盆地是新近纪初形成的断陷盆地,四周被断 褶带隆起山地围限,北侧是青海南山断褶隆起带,南侧 是河卡南山断褶隆起带,西为鄂拉山构造岩浆岩带,东 为瓦里贡山构造岩浆岩带。共和盆地周边均受山前深大断裂的控制,挽近期 构造活动强烈,山体隆升,盆地大幅度下降,沉积了较 厚的第四系冲洪积、河湖相堆积物和新近系湖相堆积 物,上部为

6、砖红色泥岩、砂质泥岩互层,下部为褐红色 砂质泥岩夹砂砾岩。 仅在盆地南部边缘局部有侏罗系 羊曲组出露,岩性为灰绿、灰白色砂岩、砾岩夹煤线的 泥岩组成。 三叠系广泛出露在盆地周边隆起区和组成 盆地基底,下、中、上三统具全,下、中统为海相,上统为 陆相。侵入岩主要是印支 燕山期,以花岗岩、花岗闪长 岩、石英闪长岩和斑状花岗岩等为主,侵入于中、下三 叠系。 由三叠系和印支 燕山期中酸性岩体构成褶皱 基底。收稿日期: 2010 -04 -20 ; 修订日期: 2010 -07 -03作者简介: 孙知新(1964 -) ,男,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热物探 勘查与研究工作。E-mail:lz. szx 1

7、63. com盆地内发育有三级湖相阶地和多级黄河阶地,说明中更新世以来,盆地随青藏高原隆升一直处于间歇 性抬升状态4 。2盆地及周边地热显示2. 1 盆缘断裂对流型中高温温泉成带密集分布在盆地东西两侧形成两条近南北向构造岩浆岩隆 起带,也是两条活动断裂带和温泉密集分布带,夹持在 NWW 向东昆仑、西秦岭两条主边界断裂之间。盆地西侧构造岩浆岩带在鄂拉山沿乌兰 兴海温 泉一线分布,全长 180 km,以三叠系鄂拉山群火 山 岩 和印支 燕山期中酸性岩体构成山体主体,岩体长轴 多呈 NNW 向,三叠系火山岩也呈 NNW 向展布。 并由 一系列不连续 断 裂 组 成,断 裂 带 总 体 走 向 340

8、 ,其 中 以瓦洪山断裂贯穿南北,断裂显示强烈的挤压现象,呈 现出 50 100 m 宽的挤压破碎带,断裂顺扭运动、深切 地壳、多期活动,且以晚第四纪新构造活动较强烈5 。 沿 断 裂 分 布 有 乌 兰 巴 硬 格 里 温 泉 ( 温 度 / 编 号:42. 5 /1 ) ,兴海青根河温泉(30. 0 ) 、青根河 SE9 公 里温泉(62 /2 ) 、兴海温泉(61 /3 ) 等。东侧瓦里贡山构造岩浆带沿当家寺 过马营 多 禾茂一线分布,构造岩浆岩带为西秦岭印支造山带褶 皱基底,侵入岩为印支 燕山期,并有多禾茂、当家寺、 群强隐伏断裂沿过马营 瓦里贡山隆起带呈 NNW 向 展布贯穿南北,沿

9、这组断裂形成的南北向带状盆地还 有白垩纪基性火山岩分布。 此带亦形成一条温泉密集 分布带,由北 往 南 有 贵 德 曲 乃 亥 温 泉 (86 /6 ) 、贵 德 扎仓寺温 泉 (93. 5 /7 ,超 过 当 地 沸 点) ,贵 德 新 街 温 泉( 64 /8 ) 、同仁兰采温泉(69 /9 ) 、同仁曲库呼温 泉(48. 5 /10 ) 等( 图 1 ) 。上述两条构造岩浆岩带中断裂切割较深,晚第四 纪新构造活动较强,为深部热流体对流运移提供了良 好的通道,形成纵贯西秦岭西端南北向地热带。 西秦 岭东 端 天 水 武 都 南 北 构 造 带,分 隔 秦 岭 为 东、西 两 段,同样存在温

10、泉按南北向成带分布的现象。图 1 共和盆地地热分布图Fig. 1 Occurrence of geothermal heat in the Gonghe basin黄河一级阶地前缘陡坎下冲积砂砾层与新近系砂泥岩的接触面上涌出6 。由上可见,断裂对流型地下热水,从基岩断裂、裂 隙通道中流出的一般温度偏高,从盆地内松散层孔隙 裂隙中流出的,因浅层水混入一般温度偏低。2. 3 钻孔揭露盆地内地热井温度高、地温梯度大据钻孔 揭 露,共 和 县 恰 卜 恰 镇 300 m 左 右 第 四 系 含水层水温较正常井普遍高 10 ,水井测温新水 1 、2 号井水温 27 ,3 号井水温 31 ,4 号井 29

11、0 m 处水温 高达 38. 6 ,这 些 地热异常井多是沿隐伏断裂带展 布,且这些井水量丰 富,单 井 涌 水 量 2 000 4 000 m3 / d。上塔买 阿乙亥地段克才村农田供水勘探 CK9 孔,井深 246 m,揭露出赋存在新近系粉细砂岩热储层 的自 流 热 水,测 得 水 温 42 ,地 温 梯 度 值 达 7. 5 /l00 m。1999 年恰卜恰 镇民 族师院北侧恰卜恰 河 西 岸 级阶地施工的探采结合地热井( QR1 ) 孔深 969 m,揭穿 第四系 532 m,岩性为下更新统亚粘土、亚砂土夹中砂 砾石、含砾砂层及粉细砂层,218 m 以上颗粒较粗,以下 颗粒变细;532

12、 932. 16 m 为新近系砖红色、褐 红 色 砂 质泥岩与泥 岩 互 层,下 部 夹 有 两 层 微 胶 结 的 砂 砾 岩;932. 16 969. 00 m 为 花 岗 岩,风 化 壳 厚 12. 5 m。 该 井 测温曲线见图 3 ,在 925 m 井温 66. 8 ,969 m 井底实测 温度 70 ,井中 温 度 随 着 井 深 的 增 加 而 线 性 增 高,是 地热 传 导 型 热 流 增 温 特 征。 全 井 平 均 地 温 梯 度 为6. 09 /100 m,井底地温梯度为 7. 0 /100 m。 该地热 井井口水温仅 40 ,涌水量 458 m3 / d。2006 年

13、在上塔买 阿乙亥地段,据可控源音频大 地电磁测深推断拉分盆地西北角两组断裂交汇部位打2. 2盆地内断裂对流型温泉成群分布如图 1 、表 1 所 示,共 和 盆 地 内 温 泉 有 2 处,仍 呈近 SN 向分布,其 一 是 恰 卜 恰 镇 附 近 恰 卜 恰 河 与 阿 乙亥沟交汇的上塔买 阿乙亥地段,在新近系中发育有 NWW 与 NNE 向两组断裂组成的拉分盆地 ( 图 2 ) ,面 积约 25 km2 ,有 多 处 泉 眼 ( 水 温 29. 5 32 /4 ) ,多 呈 NWW、NNE 向线 状 散 布。 另一 处是贵南县芒拉河与 黄河龙羊峡汇合处的拉干温泉( 水温 38 /5 ) ,热

14、水从图 2 上塔买 阿乙亥拉分盆地地热分布图Occurrence of geothermal heat in the Shangtamai Ayihailafen BasinFig. 2表 1Table 1青海共和盆地及东西两侧构造岩浆岩带温泉及钻孔地热异常分布表Hot springs and borehole geothermal anomaly in the Qinghai GongheBasin and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structure-magma beltSiO2 ( mg / L)编号温泉位置温度( )流量( L / s)溶解性总固体( g / L)

15、水化学类型备注乌兰巴硬格里兴海青根河 兴海温泉Cl SO4 Na K鄂拉山构造岩浆 岩带12342 . 530 62610 . 3 0 . 50 . 2422 . 580 . 5580 . 9845共和阿乙亥贵南拉干3238131 . 952 . 5220 . 5Cl K NaCl Na共和盆地678910贵德曲乃亥贵德扎仓寺 贵德新街 同仁兰采同仁曲库乎8693 . 5646948 . 51 . 0511 . 510 . 610 . 0390 . 51 . 881 . 4160 . 640 . 655183149 . 5Cl NaCl SO4 K NaSO4 NaSO4 Na瓦里贡山构造岩浆

16、 岩带温度( )流量( L / s)溶解性总固体( g / L)孔深( m)编号地热钻孔水代学类型123CK9QR1R14240723 . 485 . 313 . 1482 . 251 . 4062469691 203 . 48Cl NaHCO3 Cl Na共和盆地成的 R1 地热勘探井,井深 1 203. 48 m,0 583 m 为 第( F) 、偏硼酸( BO2 ) 、偏硅酸( H2 SiO2 ) 及镭( Ra) 含量均已达到和超过医疗热矿水命名浓度,可命名为氟水、硼 水、硅水及放 射 性 水。 同 时,热 水 中 F、SiO2 、Ra 等 含 量增高亦说明与花岗岩有关。 据 R1 测井

17、温度曲线资 料( 图 3 ) 分析,从井深 200 m 至 300 m,温度从 30 剧 增到 40 ,为盆地盖层段;从 井 深 300 m 至 1150 m,递 增到 74 ,测温 曲 线 为 向 上 凸 的 曲 线 型,属 盆 地 传 导 型层状热储与断裂通道对流型热储迭加段,1 203 m 井四系 亚 粘 土、亚 砂 土 及 粉 细 砂、中 粗 砂 地 层; 5831 203. 48 m为新近系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细砂 岩、中 砂岩及含砾中粗砂岩地层。 热储盖层厚 697 m,揭露深部 热储段为 697 1150 m,含水层厚 98. 4 m,岩 性 为 新 近 系上、中新统粉细砂岩、中砂

18、岩及含砾中粗砂岩。 经抽 水试验,降深 37. 22 m,涌水量 1136 mL / d,井 口 水 温 达72. 5 。 并含有较多特殊离子和放射性元 素,其 中 氟3地球物理信息推断基底构造3. 1 重力、地震提供的信息共和盆地石油系统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进行了 大量地球物 理 勘 查,据 石 油 物 探 资 料7 分 析,共 和 盆 地为两坳夹一隆的构造格局。 两坳为塘格木坳陷和贵德坳陷,中间被黄河隆起分隔,黄河隆起沿黄河分布。共和县恰卜恰镇处在塘格木坳陷与黄河隆起间的斜坡带,塘格木坳陷基底埋深 2 000 6 500 m,黄河凸起基 底埋深小于 1 500 m。 引 起重视的

19、是在共 和 盆地 县 城 恰卜恰镇北侧由地震给出的基底形态与重力反映基底 不同,地震给出的基底界面为一西深东浅的斜坡,而重 力是 一椭圆形重力低 ( 图 4 ) ,反 演 为 一 凹 陷,深 度3 000 4 000 m,称为共和凹陷。1 999 年恰卜恰地热图 3 共和盆地恰卜恰地热井( QR1 、R1 ) 测温曲线图Fig. 3 Measured temperature curve at the Jiabujia geothermal wells ( QR1 ,R1 ) in the Gonghe Basin探采井 ( QR1 ) 在 932. 16 969. 00 m 终 孔 见 花 岗

20、 岩。地球物理解释矛盾结合钻孔资料分析,认为地震反射资料推断界面形态和深度是客观的,且与可控源音频底测温剧增到 83 。 平均地热温率 6. 36 /100 m。由上述钻孔测温可见,在该区地温场高、地温梯度 大的共同特点。 当钻孔布在构造有利部位,水量大、水 温高如 R1 号地 热 井,在 断 裂 不 发育的情况下如 QR1 号地热井,只靠地层岩性储热和导水,致使出口水温低 和水量 偏 小。 但 QR1 号 井 地 温 梯 度 高 于 R1 号 井, QR1 号井处在县城西北角更接近重力低中心部位。大地电磁测深推断结果一致,不存在新生界局部凹陷。地震推断基底反射波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基底与盖层间波

21、阻抗的差异,而受基底反射层影响不大。 而重力异常是盖层和基底的综合反映,有更多基底深部的信息,据此认为椭圆形重力低为盖层下部组成基底的花岗岩引起。 由该区物性资料8 可知,三叠系密度在 2. 64 10 3 2. 70 10 3 kg / m3 ,平均为 2.67 10 3 kg/ m3 ,花岗岩密度变化在 2. 56 10 3 2.63 10 3 kg / m3 ,取平均图 4 共和盆地重力推断基底构造图( 据石油重力推断成果图缩绘)Fig. 4 Gravimetric inferred bedrock structure map in the Gonghe basin( contracte

22、d drawn from a petroleum gravity inferred result map)为 2. 59 10 3 kg / m3 ,由此看来,花岗岩 与 三 叠 系 围 岩间有 0. 08 10 3 kg / m3 密 度 差,而 在重力反演基底深 度时,一般只考虑盖层和基底之间的密度差,而忽略基 底内密 度 横 向 不 均 匀 性 变 化,致 使 推 断 出“共 和 凹 陷”。3. 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CSAMT ) 勘查结果分 析2007 年在恰卜恰镇 CSAMT 勘查发现上塔买 阿 乙亥拉分盆地打出 R1 地 热 井 后,2009 年 又 在 城 区 及 其北

23、部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勘查工作。 完 成剖面 8 条,1 7 剖面 EW 方向平行区域构造和地层 走向,8 剖面 SN 向与其垂直。 其中 3 、4 、5 剖面中段和8 剖面南段位于城区,受电磁干扰严重,在电磁测深曲线类型图中曲线杂乱,二维连续反演和一维单点分层反演资料不可靠,未能利用。 为说明基底形态和性质,仅附城北 2. 5 km 处 EW 向 7 剖面一条,长 5 km ( 图5 ) 。 从 8 条剖面电阻率断面电性层共同特征来看,在 正常情况下,电性层反映地层呈近水平层状连续性较好,地电类型基本相同,以 QH 型四层电性结 构 为主。电阻率断面浅部第一电性层,电阻率断面浅部第一

24、电性 层对应地电类型 的前支极大值部 分,电 阻 率 高 (250 m ) 、低 (10 m ) 相 间 变 化 较 大,合 并 为 一层,为第四系浅部潮湿黄土和中部砂砾卵石夹中粗砂、粉细砂,厚度在 100 200 m。图 5 共和盆地恰卜恰地热详查 7 线 CSAMT 电阻率及地质解释综合断面图Fig. 5 GSAMT electric resistivity and explanted comprehensive profile alongLine 7 in the Jiabujia geothermal detailed survey in the Gonghe basin第二电性层为次

25、低阻,电阻率 15 25 m,厚度为 200 300 m,对应地电类型 Q 部分,为第四系中下更 新统共和组冲湖积相地层,岩性为灰绿色、黄褐色、深 灰色亚砂土、亚粘土夹粉细砂、中粗砂及砂砾石层,中 粗砂及砂砾石层为承压含水层,该层与下伏新近系电 性相近,不易区分。第三电性层为低阻,对应地电类型 H 部分,电阻率5 15m,厚度 450 850m,为新近系的反映,岩性为 褐红色砂质泥岩夹砂砾岩、微胶结,可形成层状热储,只 要有足够的厚度和稳定层位就是可利用的热储层。第四电性层为下部高阻电性层,对应地电曲线类型的尾支,电阻率 100 500 m,为基底中酸性岩体 和三叠系砂岩及板岩为主夹灰岩地层的

26、反映,并且中 酸性岩体较三叠系有偏高的电阻率,总的来看基底深 度在 1200 1400 m 之间变化。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地热地质条件通过可控源音 频大地电磁测深多条剖面勘查,处在西深东浅的斜坡 地带,推测基底岩性为印支 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和三 叠系碎屑岩、碳酸盐岩。 上覆第四系为热储盖层,厚度500 600 m,横向变化稳定,其下新近系泥岩和砂砾岩层,埋深 600 1 400 m 间,可构成盆地型层状热储层。基底中酸性岩体是地壳浅部热源。 中酸性岩体表层可 形成风化壳热储。 但新生界层状热储层埋深和厚度不 大,细颗粒泥 岩 较 多,限制了热储温度、也 影 响 水 量。 因此,QR1 孔虽 孔 底

27、 有 较 高 温 度,但 出水量不大和水 温不高。resources potential of hot dry rock ( HDR ) in ChinaC/ / ZHENG K Y,PAN X P,DONG Y. Memoir of seminar o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geothermalBeijing:TheGeologicalresources in China.Publishing House,2007 : 47 50. ( in Chinese) 石宝颐,张峻太. 论秦昆构造带的共和“缺口”J. 青海地质,1982 (3 ) :21 29

28、. SHI B Y,ZHANG J T. Discussion on Gonghe gap In Qing-kun tectonic beltJ. Qinghai Geology,1982 ( 3 ) : 21 29. ( in Chinese) 姜春发,王宗 起,李 锦 轶,等.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 M . 北 京: 地 质 出 版 社,2000 :107 110. JIANG C F,WANG Z Q,LI J Y,et al. Opening closing tectonics of the central organic belt M . Beijing: The Geological

29、 Publishing House,2000 :107 110.( in Chinese) 王 吉 玉,张 兴 鲁. 青海共和盆地的挽近构造运动 J . 西北地质科技情 报,1979 ( 1 ) : 25 29.2 4结语(1 ) 共和盆 地 为 一 新 生 代 断 陷 盆 地,具 有 盆 地 传导型兼断裂对流型良好热储地热地质背景,与其东、西 两侧构造岩浆带断裂型地热分布构成秦昆接合部南北 向地热带。(2 ) 通过 CSAMT 勘查,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处在 西深东浅的黄河隆起向塘格木坳陷过渡的斜坡地带, 基底埋深 1200 1400 m,推测基底岩性为印支 燕山 期中酸性岩体和三叠系碎屑岩、

30、碳酸盐岩。 上伏第四 系为热储盖层,厚度可达 530 600 m,其下新近系细砂 岩和砂砾岩为热储层,埋 深 600 1400 m,可 构 成 盆 地 型层状热储。(3 ) 钻孔测温,在该区具有地温场高、地温梯度大 的特点,当地热井打在构造有利部位,水量大、水温高 ( R1 号 地 热 井 ) ,在 断 裂 不 发 育 的 情 况 下,地 热 井 ( QR1 ) 只靠地层岩性储热和导水,出口水温和水量受 热储层所在部位控制,水温偏低、水量偏小。 井中测温 曲线可区分地下热流传递类型,也是判别干热岩的标 志,线性增温曲线为热流传导型,弧形上凸增温曲线为对流和传导型热流迭加的结果,在盖层段地热增温

31、快、 梯度大,迭加段由于热流对流作用,地热增温缓慢,梯 度变小,干热岩具备热流传导型特征。(4 ) 该地段 地 温 场 高 和 地温梯度异常明显,地 温 梯度是正常地壳 2 倍,属地热异常区,热源可认为与花 岗岩有关。 按 地 温 梯 度 7 /100 m 计 算,井 深 3000 m 温度可达 200 ,由此认为,共和盆地存在干热岩。(5 ) 新型能源干热岩的提出和利用在国内处于起 步和探索阶段,是地球物理方法地热勘查的前沿,找干 热岩也如同找隐伏矿,要建立地质 地球物理模型,提 取更多深部热岩体的信息。3 4 WANGmovementJ Y, ZHANGof Qinghai X L.gon

32、gheTectonic neoidbasin J .Northwestern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formation,1979 (1 ) :25 29. ( in Chinese) 袁道阳,张培 震,刘 小 龙,等. 青海鄂拉山断裂带第 四纪构造活动及其所反映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 机制J . 地 学 前 缘,2004 ,11 ( 4 ) : 393 402.YUAN D Y,ZHANG P Z,LIU X L,et al. The tectonic activity and deformation features during the Lat

33、e Quaternary of Elashan Mountain active fault zone in Qinghai Provinc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deform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margins of the Qinghai Tibet PlateauJ . 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4 ,11 (4 ) : 393 402. ( in Chinese) 李长松. 龙羊峡地区地下热水初探J. 环境水文工 程地 质: 地 热 专 辑,1986 ( 3 ) : 51 52. LI C S.

34、 Discussion on thermal water in Longyangxia regionJ .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Geology,1986 (3 ) :51 52. ( in Chinese) 王昌桂,吕友 生. 共和盆地一个值得 研 究 的 新 盆 地5 6 7 J . 新 疆 石 油 地 质,2004 ,25 ( 5 ) : 471 473.WANG C G,LV Y S. Gonghe basin: a new andworth-researching basin J . Xinjiang petroleum

35、Geology,2004 ,25 (5 ) : 471 473 . ( in Chinese) 胡宁. 青海省区域岩石物性特 征J . 青 海 地 质,1991 ( 1 ) : 42 52. HU N. Physical features of regional rock in Qinghai province J . Qinghai Geology,1991 (1 ) :42 52. ( in Chinese) ( 下转第 129 页)参考文献:8 1 殷 秀 兰,董 颖.我国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刍议 C/ / 郑克棪,潘小平,董颖. 中国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地质出版社,2

36、007 :47 50. YIN X L,DONG Y. Discussion on geothermal地质灾害M . 北京: 地质出版社,2008. ZHANGM S,SUN C R,JIAO P X,et al. Geo-hazard in theBaota district, Yanan city M . Beijing: The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2008. ( in Chinese) Discrimination to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hazard and risk assessmentTANG Ya-mi

37、ng,ZHANG Mao-sheng,LI Lin,XUE Qiang( Xian Center of Geological Survey,China Geology Survey,Xian710054 ,China)Abstract: Proceeding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rminology of susceptibility,hazard and risk according tothe international prevalent landslides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theory, thi

38、s paper analyzed the assessment elements of susceptibility,the additional assessment elements from susceptibility to hazard,and the additional assessment elements from hazard to risk,clarifys the relationships and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assessments. The Yanan Baota county landslides zoning is t

39、aken as case study to illustrat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s.Key words: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hazard; risk; discrimination责任编辑:汪美华( 上接第 124 页)Explora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hot dry rock occurring in the Qinghai Gonghe BasinSUN Zhi-xin,LI Bai-xiang,WANG Zhi-lin( No. 2 Geological Prospecti

40、ng Units of Gansu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Development Bureau,Lanzhou730020 ,China)Abstract: The Qinghai Gonghe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Qin Kun Fork ”Cenozoic fault basin. Oil drillingdata show that the Cenozoic overburden thickness is greater than 5000 m. The basin margin structure

41、 magma belt is well developed; active faults and hot springs are intensive. There are 6 hot springs with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60 to 93. 5 . The hot springs occur in groups in the inner basin. Geothermal drilling data reveal that the temperature in depth is quite high. In the 1203 m borehole ( R1

42、 ) ,the measured bottom hole temperature is as high as 83 ,and in the 969 m borehole ( QR1 ) ,the temperature can reach 70 . The geothermal gradient is as high as 6 7 /100 m and is twice the normal value. Geothermal temperature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ing depth. The temperature at a depth of 3000

43、m is expected to reach 200 . At the borehole ( QR1 ) granite of 36 m thick can be found. Seismis reflection indicates that the slope of the basement corresponds to gravity low anomaly. Gravity low anomaly is thought to be caused by granite and the basin heat source may indicate the existence of hot dry rock.Key words: Gonghe Basin;hot dry rock;geothermal gradient anomaly;gravity low anomaly;granite责任编辑:汪美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