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604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马颖(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摘要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并创造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是,伴随着这一改革过程也出现了日益凸显的发展难题,如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剩余劳动力增多等。 为此,我们也曾认真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和发展理论。但是我们不应该抛弃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对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中

2、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0)11011102 一、问题的提出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到1979年计划经济时代;第二阶段是从1979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做出的抉择,不能不说是受到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的影响,实行计划经济更是当时不二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曾满怀信心地认为,通过计划经济的实施中国会很快赶超英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使亿万中国人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然而,到建国30年后越来越发现计划经济逐渐显现出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增长缓慢的弊端,现实唤醒共产党人

3、应该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重新认识。于是,人们开始反思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开始反思计划经济,开始重新寻找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由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登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舞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市场经济的改革之路,从此中国经济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方针的指导下创造了世界奇迹。但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发展难题也日益凸显,如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剩余劳动力增多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新的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由此,新自由主义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

4、派等西方经济理论开始进入中国经济理论界。但是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还应当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宏观经济发展理论的雏形,通过发展该理论,可以推导出包括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后凯恩斯主义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等现代西方增长理论基本思想的“增长模型”。 如果说现代西方增长理论是治“标”,那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则是治“本”。 二、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1.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规律的描述,包含着科学的发展观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首次完整地阐述了关于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形态等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理论。 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任

5、何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不是凭空或从人们的主观意志中产生出来的,而是在已有的生产方式中萌芽和发展起来的。在这里,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成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自我发展、自我运动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历史暂时性。(2)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产生,必须“把自己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这句话是说,生产力作为社会机体最活跃的因素,一直毫无顾忌地、强制性地为自己开辟道路,顽强地反抗束缚其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形式,并力图为与其社会化本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形式的萌芽和发展创造物质基础、手段和条件,从而成为社会机体更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3)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6、产生之后,能够兼容从旧的社会机体脱胎出来的其它从属性生产关系,“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即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能够兼容、吸收、同化和扩展历史上一切社会机体的合理因素和文明成果,把其它社会机体所容纳和释放的全部生产力归属于自己,并且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扬弃及至最后抛弃那些合理性已丧失殆尽的从属物和历史残迹。 2.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理论,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思想(1)包含着平衡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经济增长与扩大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必须使两大部类之间以及它们内部的生产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第部类的生产大于全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料产生过剩,如果第部类的生产大于全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

7、要,则会使消费资料过剩。两大部类的资本积累和规模的扩大,有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两大部类只有按比例协调发展,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2)包含着生产与消费的辩证思想我们知道,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可见,生产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但消费作为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点,也反过来影响生产。这是因为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否从社会总产品中得到补偿,即社会总产品能否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如果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和实物上的补偿不能完全得以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发生中断或

8、萎缩,难以顺利进行。而这些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实现就是消费过程,所以消费对生产具有强烈的反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讲到,“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事实上,社会总产品是否能够全部顺利实现,是否能够符合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要求,归根到底决定于各生产部门是否按照社会需要的比列进行生产。 (3)包含着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 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即外延式和内涵式。外延的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扩大再生产;内涵的经济增长方式,即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结构,提高产出率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经济

9、发展的初级阶段,依靠的主要是外延的经济增长方式,一定阶段后,应渐渐地转变到以内涵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 三、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启示1.加强重视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这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的经典论述,也是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高度概括。 如今,变革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在发展的时代,生产力依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科学技术已

10、成为第一生产力,所以,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制度上的保障,还需要一种文化氛围,就像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那样,各种发明不断涌现,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出重大贡献。 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源于创新,创新又包括两方面:实践上的创新和理论上的创新。前者主要发生在企业,需要良好的员工激励机制;后者需要良好的教育。教育体制缺乏活力,缺乏创新精神,必然阻碍技术进步,延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延缓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不仅在理论上,更要在实践上付诸行动。 2.再次深刻解读再生产理论,进一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告

11、诉我们,整个社会经济的各部门要按比例协调发展,如果比例失调,就会使再生产过程受阻,就会出现各种经济问题;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以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 当前,中国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方面,一些产业高度发展,甚至产生了泡沫,如以房地产和金融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还有很多企业尚未完全摆脱粗放型经营方式,一些产业仍主要依靠高投入,尤其是资源的消耗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以产品数量扩张和低价来取胜,这势必加剧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不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难以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此外,一些产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缺少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极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冲击。所以,我们应当再一次深刻解读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然后将其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荣兆梓等政治经济学教程新编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31138. 4盛晓白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1(4):3640. 5唐坚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与西方经济发展理论之比较J探索,1996(6):2629. 6赵政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增刊:77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