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学术研究的成功融合——试析张爱玲产生持续影响的原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文化与学术研究的成功融合——试析张爱玲产生持续影响的原因.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众文化与学术研究的成功融合试析张爱玲产生持续影响的原因Successful Blending of Popular Culture and Academic Research-analysis of the reason for persistent influence by 【摘 要】张爱玲作品及张爱玲本人在乱世和盛世都能受到追捧。其原因,既有作品本身的魅力,也因作品外在世界的推动,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客观和主观因素,加上报刊影视等现代传媒的影响,这一切使得张爱玲能够成功地游走于雅俗之间,成为一个话题留存60余年仍有太多可以言说的地方。【关键词】永恒性;个人性;时代与个人;商业化Abstr
2、act: The works of Zhang ailing and herself are chased both in times of peace and war. The reasonsare not only the charm of works themselves, but also the force of the world outside, including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actors of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plus that influenced by the modern medias
3、 like newspapers, film and television and etc., all of which get it possible for Zhang ailing to wander between elegant and popular world, and become a topic that has exists for over 60 years and still has much to say.Key words: Immutability; Individual Time and Individuals; Commercialize近来,随着小团圆的出版
4、发行,张爱玲作为一个话题人物,在文坛又开始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尤其是关于她的私生活,甚至有人提出对其作品应有新的解读。转忆2007年,由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成功上映,让张爱玲这个20世纪40年代红遍上海滩的作家再次作为话题人物提到公众面前,甚至闹出有娱记意图采访色戒原作者的笑话。当下,能够有作品在乱世和盛世,于雅俗间畅通无阻受到欢迎的作家实在不多,而张爱玲却做到了在身前身后都受到民众与文人的追捧,这本身就是个传奇。回顾张爱玲成名后在大陆掀起的三轮热潮:第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港台文化初入内地,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也被翻译介绍到大陆。张爱玲是作为“出土文物”被重新发现的,这次主要是学界的关注。第
5、二次是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去世,文坛开始回顾和讨论她的作品和人生,尤其是张晚年孤僻的生活方式更引起公众的好奇,国内影响较大的报刊如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中华读书报都做了大篇幅的报道,书商也从中嗅出商业气息,竞相出版的张爱玲文集,迎合市场需求。第三次是21世纪初,张爱玲以小资鼻祖的身份再次成为热门词汇,而李安的色戒又是一次成功的推波助澜,很多人都认为色戒中融入了张个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如今的“小团圆热”,电视剧倾城之恋可说是继07年色戒的余波,很明显其人其文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断作为不同文化层次人们的谈资。当然,妄下断言将其作品称为经典现在还为时尚早,张爱玲其人其文的出现和接受迄今不过6
6、0余年,而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至少要经过一个世纪的检验。但是从1943年第一部作品问世到现在2009年,其间经历了战乱、和平、发展三个阶段,无论是在海内外,从知识分子到普通民众,文人到商界,从作品到根据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作,可以说凡跟张爱玲有关的一切都受到热烈关注。一切成功均有其内因和外因,内因即作品本身,外因则指除作品之外的一切原因,包括时代、环境、读者、作者诸多方面,下面试从内外两方面着手探讨缘何张爱玲作品能经60年而不衰。一、内因:作品本身的魅力故事性、艺术性、人类的共性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曾明确表示了她的写作态度:“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让故事自身去说明,比拟定了主题去编故事要好些。许
7、多留到现在的伟大的作品,原来的主题往往不再被读者注意,因为事过境迁之后,原来的主题早已不使我们感觉兴趣,倒是随时从故事本身发现了新的启示,使那作品成为永生的。”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她重视小说的故事性,关注的不是主题,而是故事本身。将第一本小说集取名传奇,自称“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如她所言,笔下选取的多为小市民生活,并没有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脱离了所处历史时代,过着凡俗人的生活。但她始终关注的是人类的共性,人类共同的生存状态,人与人之间永久的隔膜和不可沟通。虽然出身不同、追求不同,但都一样地挣扎在情爱的边缘,行事做法无不透着古老中国的习性。中国人的思维是曲线
8、而非直线式,越是亲近的人越有很多话不能如对一个陌生人般毫无顾忌地说出。因此出现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话一出口便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反而凭添几分误会。如半生缘里曼桢将豫谨求婚一节漏过,而世钧也没有解释他的辞职不是向家人妥协,而是为了两人未来更好地生活,这些细节都在逐渐加深二人间的误会,所以他们今生只能错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通、不能走进是广泛存在的,男人与女人、女人与女人、父母与子女间都有,所以张的作品里我们看不到一个完整健康的家庭,没有一对幸福的夫妻,也没有一对和谐融洽的父(母)子(女),即便有也是不健康、畸形的“和谐”,典型的如金锁记中七巧与儿子、女儿的关系,心经中许小寒和她的父亲等。男女
9、结合大多无爱,纯是利益、门第或客观原因不得不如此的结合,婚后即便夫妻不和但依然会凑合着过日子,写出了世间夫妻生活真实而悲哀的一面,如世均与翠芝兜兜转转还是在一起,阴差阳错没能与自己的真爱结合(半生缘)。即便是倾城之恋,唯一圆满的结局也纯属偶然,一座城市的陷落终于将两个自私的人结合在一起,能否天长地久却很难说。在张的大多数作品中写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才子佳人式的世俗的爱,一种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生,永恒的人性,所以才使她的作品流传至今。另一方面,笔下人物大都是孤身奋战的英雄,这与后现代主义的虚无、颓废观有某种程度的契合。因为孤身,势单力薄,无法与强大的社会对抗,所以无一不是失败者,最后只能向这个无
10、力改变的社会妥协。像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想做自己和环境的主人而不得,最后“改过自新,又做回了好人”,封锁中吴翠远与吕宗桢在电车上短暂的爱情,沉香屑第一炉香里葛薇龙为求学投奔姑妈最后却落到为梁太太弄人,为乔琪乔弄钱的境地,以最后向社会让步、服从为结局。虽然市民读者是张爱玲的衣食父母,但她也不是一味地追求通俗,迁就和迎合读者的喜好。张自有个人的写作宗旨,有她的个性,在论写作中曾提到:“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此外再多给他们一点别的作者有什么可给的,就拿出来,用不着扭捏地说:恐怕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吧?那不过是推诿。作者可以尽量给他所能给的,读者尽量拿他所能拿的。”正因此,我们才发现“一千个读者有
11、一千个张爱玲”,不同阅历不同背景不同目的的人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内容,读得浅一些、粗一些的人可以欣赏其中的故事性;读得深一些的人能从中感受到“惘惘的威胁”,一种悲悯的人生态度,一种深刻的对世情人生的洞察和体悟。胡兰成说张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看到了世俗人生的种种可笑可悯,但她既不悲观失望,也不是单纯地欣赏和把玩笔下人生活的种种艰酸,而是持一种悲悯的态度自如地看待这一切,向读者大众娓娓道来她的所思所想,在流言、张看、余韵等散文集中我们看不到她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是一种平等的,私语式的话语,所以我们愿意去耐心倾听她的见解,她的管窥。张曾说过她喜欢这个世俗的社会,“喜欢上海人”,“喜欢听市声”,
12、这是她入世的一面;但是在作品中却又时时透着一种彻骨的悲凉:“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烬余录)从事文学批评研究的人则从艺术性、创作方法上予以关注,如她结构故事的手法、熟练运用意象、象征、心理分析等创作手法,对外国小说的借鉴和改写,对影视技巧、画面的利用、语言的流畅清丽等,这些因为前人已有太多详尽完备的叙述,此处就不再赘言。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二、外因客观环境与主观个人愿望的契合所谓“时势造英雄”,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张作在40年代不能成名,80年代也无法持续
13、走红,或许今日还是有待发掘的“地下文物”。排除作品本身的魅力,下文拟从时代环境、读者心态、名家推举、商业炒作等客观因素和作者个人两方面入手讨论张作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首先,客观环境。张的作品多关注平常小事、日常人生,没有宏大的主题,缺乏昂扬乐观的基调,所以在讲求文学“为阶级斗争服务”,或注重文学功用的年代注定是不受宠的。一旦意识形态控制减弱,文学回归到“文学”自身时,张的作品因其中的故事性和对人生的了悟,以及独特精到的评价都能吸引读者的注意。也正因为作品不涉政治,没有宏大的主题,因此可以自由地游走在任何不重文学教化功能、不以政治、作品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的时代。正如柯灵在遥寄张爱玲一文中的分析:
14、“中国新文学运动从来就和政治浪潮配合在一起,因果难分。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因为不涉政治,所以汪伪政权能够容纳它的存在,而着重文学与政治关系的1949-1984年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会忽视张的存在,也因为不涉政治,注重人生安稳且永恒的一面,使她的作品读来不“隔”,虽然是60年前的作品,但依然亲切如在身边,能够在60年后的今天依然广受追捧。另一方面,40年代的上海文坛,因为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文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如郑振铎、李健吾等或保持沉默,或谨慎言论,使纯文学创作领域几近空白。充斥文坛的多为消遣文学,或是充满酒色财气的鸳蝴文学,
15、吟风弄月、怡情养性的名士派文学,以及伪政府的宣传文学等,这些作品太腻太假,需要新的、真的文学作品来填补文坛,张爱玲的作品此时出现可谓适逢其时。因为她的作品如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文中所说,“哪一种主义也好,倘没有深刻的人生观,真实的生活体验,迅速而犀利的观察,熟练的文字技能,活泼丰富的想象,决不能产生一件象样的作品。”言下之意,是说张作具有以上优点,又因为重故事性,爱情题材与鸳蝴小说有某些共同之处,能集通俗与艺术于一体,因此在文坛凋零的时代能脱颖而出,得到文坛上多方人士的肯定和赞誉,傅雷即称其金锁记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事实上,读者、媒体、专家这是个相互作用和影响的链条。因为作品受到读
16、者欢迎,于是商界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会大量出版作家作品,学者专家也不能对这一文化现象保持沉默,何况张爱玲作品的确有很多可以评说的地方。这样一方面是评论文章轮番上演,文化界掀起一波波“张爱玲热”,出版界大肆炒作、出版宣传张爱玲作品,民众从报刊杂志书店等传播媒介中知道这个人,进而阅读购买她的作品,而民众的消费又刺激了商业利益,使报刊、出版社等媒体纷纷加大宣传力度,出完作品出传记,力邀文人学者撰写评论回忆文章。加上由作品而话剧、电影电视的相互推动,从包装作品到炒作作家个人私生活,由此形成良性传播互动机制,使得“张爱玲热”持续不下。另一方面,因作品中的贵族气、不动声色地消解爱情神话,对平民生活的细致书
17、写和女性生命体验的入微感受,层出不穷的精辟妙语,这些又迎合了小资的审美趋向,加上商业塑造,拆解出张爱玲有利于市场化消费的元素,如是种种都使得她的作品能够在21世纪仍广受推崇。最后,从张爱玲个人考虑。根据其弟张子静在我的姊姊张爱玲中的回忆,她曾对其弟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假使没有什么特长,最好是做得特别,可以引人注意。我认为与其做一个平庸的人过一辈子清闲生活,终其身,默默无闻,不如做一个特别的人做点特别的事,大家都晓得有这么一个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坏,但名气总归有了。”年轻时的张有强烈的出名欲望,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的才智也有清醒的认识,自言喜欢“隋末唐初的时候”,清醒地意识到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
18、世,仍然大胆直白地喊出了“出名要趁早”,因为时代是在不断被破坏着,如果成功来得太晚的话,也就不那么痛快了。她希望抓住这个乱世成名的机会,处处寻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从服饰到行为处事无不有特立独行、孤标傲世的一面,带有她的个人特色。她始终有一种急迫感、焦虑感,无论什么都希望能及时抓住,担心晚了就没有了,她曾说过“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也许一迟就来不及了。”还说“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所以关心的是当下,在乎的是能否在意识到那个时代是会要影子一样地沉下去的时候抓住点什么,留下点什么。而她的生活本身就是个传奇,从身世到一生的经历,与胡兰成备受争议的爱情,老年的孤僻独居与青春年少时的张扬跳脱等都有利地推动
19、了张爱玲本人引起世人持续的关注。同时她非常了解读者受众,知道大家的猎奇心理,初以讲述香港人的传奇打入上海文坛,接着开始讲述上海人身边的故事,以后又适时抛出她的传奇身世,并且自己设计旗袍出席各种聚会,穿得大胆而个性。1994年推出对照记,这组记录了她家族的照片迎合了读者对她家族、个人的想象,在她所有的文字中从来不对自己的爱情婚姻生活有只言片语的说明,我们想进一步了解她只能够从文字中进行有限的张望和猜测,这些个人因素也都在某种程度上将张塑造成了一个传奇。正因为有个人强烈的出名欲望,渴望成功,加上传奇的身世,匪夷所思的个人生活,学界的推举,媒介的推波助澜,在迎合读者喜好的同时有自己的写作原则,写出人
20、生中安稳而永恒的一面,不违背自己实际能力去虚构自己根本不了解的生活,所以张爱玲能作为一个传奇般的话题人物留存到现在,成功地将大众文化与学术研究,学者和小资以及民众打成一片,在市场与学界实现“双赢”。参考文献:1、 张爱玲.张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52.2、 张爱玲.传奇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82.3、 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再读张爱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52.4、 刘川鄂.张爱玲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21.5、 余斌.张爱玲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2.6、 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