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0137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01371.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简析我国西部地区学龄儿童辍学的情况及合理的解决方案学 院: 人 文 学 院 专 业: 汉 语 言 文 学 目 录一、绪 论1(一)研究我国西部学龄儿童辍学的背景和意义1(二) 国内这一情况的现状和国内外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2(三)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分析法22.比较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33.经验总结法3二、西部地区适龄儿童辍学的历史、社会背景4(一) 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情况分析4(二)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情况分析4(三)我国西部地区社会情况分析4三、适龄儿童辍学情况的原因分析6(一)学校原因61.教师原因62.教学方法原因63.学校氛围原因6(二)社会原因71.社会重男轻女
2、的原因72.过分追求眼前经济效益的社会风气73.部分人还存在“知识无用”的思想8(三)学生个人及家庭原因81.家庭对于教育的不重视82.重男轻女的原因83.学生本人的厌学情绪9四、如何处理学龄儿童辍学的问题10(一)国外的处理方法101.日本韩国的做法102.美国的做法103.以色列的做法12(二)我国的处理方法121.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处理办法122.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处理办法13五、关于合理处理这样的问题所提出的一些建议与方法14结 论15参考文献:16致谢17简析我国西部地区学龄儿童辍学的情况及合理的解决方案范郑阳(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1班)摘 要:自我国建国初期就开始了全
3、国性质的反文盲的活动,近年来,全国正在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制度,尽管如此,我国仍然有不少适龄儿童没有进学校接受教育,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学龄儿童的辍学现象极为严重,这不仅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我国西部地区学龄儿童的辍学已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他们之中有的是因为家中经济情况的困难、有的是因为社会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还有的是因为社会的不正当引导,有的甚至是因为自身对于在校学习的厌恶。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大多都止步于对教育现状的批判和对于社会现状的讨论,鲜有对辍学后孩子出路和发展的研究,更没有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办法。本文将对我国西部学龄儿童的
4、辍学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试图对于我国的这一现状展开讨论,并希望将国内外的实践成果结合到一起,为我国解决西部适龄儿童辍学情况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该课题一定能够得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并且让孩子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健康的发展。关键字:西部地区;儿童;辍学;方案Brief Analysis of Chinas western region drop out of school-age children and a reasonable solution Fan-zhengyang(Class1,Grade2008,Major ofChinese Language and L
5、iteraure ,department ofHumanities)Abstract:Activities against illiteracy and the system of universal compulsory education have spread in china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kids, passively or actively , dropping out from class during a time when they are free-minded and suita
6、ble to study. Some of the kids suffered from financial problem, some due to the unbalanced resource of education , some are misleaded by the society and even some kids are fed up with the school learning themselves. Now lots of scholars in domestic study about the phenomenon, but few of them critici
7、ze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Also few researches are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kids who are dropped out from school.I experienced an event about drop-out durning my internship, which impressed me greatly. so I disscuss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n my thesis. I hope to make som
8、e contribution to combine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achievement togeth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about the drop-out kids in Western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topic must find a way so that all the kids can gain health and development.Keywords: Western of China;Kids; Drop out; Devel
9、oping一、绪 论(一)研究我国西部学龄儿童辍学的背景和意义从我国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在不断完善教育体系。而在这样的体系之中,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学龄儿童受到平等公平的教育就是这一体系的重中之重和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的实际相结合,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来武装,教育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让我们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我们的教育也在从建国伊始的文盲遍地发展到现在的文化普及与提高的局面。历史证明,我们的教育在不停的发展,不断的进步。同样,教育的发展也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对资料的查找和对文献的检索,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
10、西部欠发达地区儿童辍学的情况还是较为严重的,而对其的研究和探索也几乎没有间断。人们都在关注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因为家中经济条件较差,学校资源的不平衡,社会不正常的引导,甚至自身的厌学等等原因使不少学龄儿童离开了学校。关于这样的研究有很多,其中也不乏有一些精彩的见解和意见。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只是止步于对教育现状的批判和对于中国社会状态的讨论,或者对于孩子自身的批评,而少了一些对解决办法的挖掘。也形成了“一直以来都能发现,却无合理渠道解决该问题”的怪圈。结合以上的实际情况,我希望我的论文能结合国外的一些经验,为这一重大的社会现象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实践意义:我在研究这样的问题时,同样对于这样的怪圈感
11、觉苦闷和无力。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国外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与烦恼,而他们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其中有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我的这篇论文一方面想对西部地区适龄儿童辍学现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个人新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想在结合我国西部实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解决学龄儿童辍学的经验,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理论意义: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对于这一重大社会现象的关注和讨论,对策分析和现状讨论均有一些,可是似乎并无太多人对这一现象的解决方法提出较为具体合理的处理办法。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从建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长,可是相对于其他地区还是较弱。这一弱势在教育方面也是有所反应。且我国西部地区农
12、村人口相对不够集中,经济相对而言较为落后。这样的一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严重失衡,造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和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这不仅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而且影响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可以让今后面对类似情况时拥有一个处理范例。(二) 国内的这一情况的现状和国外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 根据2003年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袁桂林对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发现有的乡镇中学辍学率高达70%以上,而在全国范围调研之后发现初中生辍学率在10%以上的县确实不少,甚至有些乡镇的小学辍学率达到了50%以上,在1998年的全
13、国6岁以上人口中,文盲所占比例为13.71%,而在贵州和云南两个省,文盲所占比例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43个百分比和8.41个百分比 1。在这些年来,我国在中西部投入了大量资金扶持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 但由于个别地区农村生活水平依然低下、少数民族民风习俗宗教、观念陈旧、重男轻女等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学龄儿童的辍学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这样的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对于适龄青少年离开校园这一难题,不同的国家给出的解决方案各不相同:美国开设了各种职业培训中心和青年建筑团等组织帮助失学辍学青少年进行专业和职业培训;韩国主要采取了评估学生对学校的不适应
14、性并采取替代性教育;日本针对“不登校”现象的辍学儿童采取了校内适应性保健室、教室并建立社区学校、农业学校等专业学科院校吸引学生就学;而在以色列对辍学儿童专门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并为其提供了最低限度的职业培训。 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国家针对辍学儿童采取的措施尽管各有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为了能让学龄儿童有一个完善发展的机会。(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分析法所能掌握的历史文献与资料是有限的,且历史书写者或多或少掺进了自己的标准和口吻,在收集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加上历史的、科学的、逻辑的分析,注意把历史资料与历史的发展过程结合起来。坚持论从史出,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2.比较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
15、我在研究我国西部地区适龄儿童辍学这一现象的同时,与该时期我国其他地区和国外的这一现象的发生做了比较评析。对于不同的地区要比较分析,在不同地区这一现象的发生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个案分析和比较分析能够使分析尽可能的接近客观全面。3.经验总结法根据史实,联系实际,在深入研究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各种面对这一情况的处理方法和社会意义,并借鉴方法和得到启示。在研究这个问题时,我参阅了几篇论述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辍学情况的论述,文中系统的分析了我国学龄儿童辍学的现状的成因,其中包括了家庭经济困难、上学困难、农村中小学教师水平低下、教材编撰不合理、教育资源匮乏1等客观原因分析,还有从家庭方面看、从学生方面看、从社会
16、方面看、从学校方面看2等从多角度观察后得到结论,还有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辍学原因的分析3,更还有从外国人视角看待中国农村教育制度改革的认识和分析4。这些文献都从种种方面剖析了这一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将集中这些不同的观点取其精华,结合创新,希望得到一个解决该问题的较为合理的方法。二、西部地区适龄儿童辍学的历史、社会背景(一) 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情况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自建国以来一直都属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等战略都指向性的为西部服务,希望借这些措施帮助西部摆脱长期以来贫穷落后的面貌,同时提高西部人民的经济文化水平,从而推动西部教育的发展。 我国由1994
17、年开始的分税制决定了地方的重大预算由国家决定,一般预算则由地方政府自行解决处理,这也就决定了我国地方的政府预算是由当地税收决定的而不是中央和地方预算。国家统一了地方的财政框架(包括教育财政)4。故在政府急于解决三民问题、解决人民日常生活的今天,最终投入到教育中的预算到底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二)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情况分析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实力一直较弱,由于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给西部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所以,即便有充分的资源却依然无法有效转化为为民所用的财富。而由此带来的交通不便更是对当地人民的经济发展水平造成了毁灭性打击。西部地区无法像东部沿海地区一样通过活跃的贸易形成高度发达的经济实力。同
18、时再加上地势问题,无法有效形成成片的居住小区,更不用说建立覆盖面广的小学、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到西部地区任教了。表一 2004年度的教育经费多样化来源明细(单位:亿元)4全国教育总经费财政性经费(百分比)学杂费收入来自于团体、个人收入7242.64465.86(61.7%)1346.55347.85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2004年我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还是财政性经费,但是由于投入力度依然不够导致还需要1346.55亿元的学杂费收入,而这对一贫如洗的中国农村家庭来说并不是可以轻松面对的一笔账。让并不是很富裕的农村家庭承担这些学杂费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公平的。而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的GDP增长率年均在7
19、%左右,世界发达国家每年在教育中的投入占到了GDP总额的5.5%,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数字则为4.5%。但是我国在每年教育中的投入却只占GDP总额的2.3%。所以,还是需要国家财政对教育给予更多的支持。(三)我国西部地区社会情况分析 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我国西部地区很多地区都有着一些民风民俗,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风俗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学龄儿童对于学校的需求和渴慕。如一些地区有着通过教育“跳出农门”的思想,用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唯一的标准,在课堂上对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非打即骂并对他们贴上不同的“标签”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一些地区家长自身并未受过良好教育,不了解教育对一个人的养成
20、和提高的重要作用,所以产生了“读书无用论”这样的思想,让孩子高中甚至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经商,错过了最好的受教育阶段;还有一部分地区甚至依然保留着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认为男孩子才是家中的顶梁柱,女孩子“无才便是德”,不需要上太多学,从而剥夺女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在2004年时,国家统计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4元,西部十二省(区、市)平均水平为2157.9元。但是在云南,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为1864.19元,在当年高于西藏、甘肃和贵州3。 而在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的习惯与其独特风俗对学龄儿童的影响很大,如早婚习俗使很多学生在十四、五岁就按照家长的安排辍学准备组建家庭;一些
21、民族有着孩子在小时要去寺庙出家的风俗,对义务教育普及产生较坏的影响。三、适龄儿童辍学情况的原因分析(一)西部民族地区学校的原因1.教师原因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最终走向辍学,其中必定有教师的原因。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父母亲,必须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生理心理的健康与身体的安全。而这么一个神圣的职位现在也有一些素质并不那么高的人参与其中。比如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教育,使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仅仅沉溺于金钱带来的刺激与快乐;有的教师偏爱优秀学生而嫌弃较差的学生,对同学不能一视同仁,对待学生的方式要么粗暴简单、要么放任自流。这样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
22、极性。从而加剧了辍学现象的发生。又比如有的教师自身水平不过硬,教学方法陈旧,加上没有足够的年轻教师投身于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导致农村教育事业长久得不到发展,现今已逐渐成为一片空白。2.教学方法原因现如今全国的教育界都在强调新课改,可是新课改对于地处偏远西部的儿童来说只能是一个奢侈的梦想。在前文提到的有些年迈的乡村教师知识结构已经老化,无力再对于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备课与创新活动;而同时,乡镇中小学的办学思想也有待提高,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行流于形式。所谓的专业课缺乏生气,学生在单一性、重复性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不要提如何发挥学生的特长、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了。另一方面,教材编写的不
23、合理、不实用也是学生辍学的一大元凶。据调查,初二阶段是学生辍学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教材的整体难度加大,且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着较大的偏差,无法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非但没有得到教师的鼓励,反而遭到教师的冷遇,再加之升学无望带来的绝望感,学校、学习就对学生失去了最重要的吸引力。3.学校氛围原因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不良的学习风气对于学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我们所能够想象的。由于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惯,有着严重的依赖心理。上学难同样是一个难题,虽然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这一政策,可是急剧降低的农村人口致使了学龄儿童骤减。很多乡镇为了节
24、省经费开支就将村中的小学关闭而只在人口较为集中的镇上保留学校。而在以山地、丘陵为主的我国西部地区,很多小学生甚至要走几十公里才能到达自己的学校。为此,有些地方在一年级时都要求学生采取寄宿制入学。过小的儿童在生活上得不到父母的照料,学习上也缺乏督促,直接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为其辍学的念头埋下了伏笔1。而同样,由于教育成本的投入减少,学生所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也跟着减少。在很多地方课本甚至成为学生唯一的教育资源。在学生担心自己学习成绩未达到老师、父母的期望而得到责骂时,辍学,也就成为了他们逃避责罚的唯一方法。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学校周边由于缺少家长的监护、学校的管理和完善的社会管理,出现了一些
25、网吧、游戏厅。这样的一些场所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来说无疑是充满了诱惑和吸引的。(二)社会原因1.社会重男轻女的原因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甚至还保留着“重男轻女”这样的封建思想。认为“女子天生不如男”、“女子无才便是德”。在社会上出现这样的封建思想,严重束缚了个人与家庭的价值取向。家庭在这样的社会畸形思想的熏陶下也逐渐放弃女孩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过分追求眼前经济效益的社会风气现在社会上普遍认为读书难、就业更难,上十几年学从大学毕业反而不如高中开始就混迹社会的人赚的钱多,这样的一种看法忽略了教育对个体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过于强调经济反而忽视了个体内在的发展和成长。同时,有关大学生就业难
26、的问题经过媒体发酵成为社会热论的话题,令人心寒,也让学生和家长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另一方面,我国虽然现在推行“三农”、“两免一补”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使得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的家庭负担有所减轻。但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力度的加大,孩子对于高中乃至大学的需求也跟着一并提高。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甚至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家庭来说,收费制度并轨之后的高校收费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镜花水月。有的家庭全年的总收入甚至不够一年的学费。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让孩子继续上学还是回家务农,外出打工似乎已经不再是农村家庭能够承担得起的问题。家长在权衡之后,倾向于选择辍学也就不让人感到意外
27、了。3.部分人还存在“知识无用”的思想在一些地方逐渐滋生的这样一种心态:上学只是浪费钱,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收益。真正能从农家跳出龙门的只有那些幸运儿,我们家的孩子还是不碰那种运气。有时间上学的话倒不如出外打工或学到一门手艺,这样还能养活自己。这样的思想是极其可怕的。在学龄就离开学校,这样的孩子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未发育完全,过早的进入社会对他们百害而无一利。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们在离开学校后鲜有继续主动接受学习的,只能流于街头的网吧或者发达地区的工厂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很容易做出违法的事情。或不具备基本的性知识,很多人在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时便因为怀孕匆匆步入婚姻
28、的殿堂,而这样不负责任的婚姻换来的就是奇高的离婚率和对下一代一样的教育疏忽。(三)学生个人及家庭原因1.家庭对于教育的不重视以云南为例,家庭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偏低,家庭收入不高,所以对子女应当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不强,同时也无力承担高额的义务教育外费用。在调查中“孩子不想上学”这一答案的选择比率竟高达35%,甚至高于“家庭收入少”和“学费高”两个选项,可以说,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而通过我们继续对产生这一结果探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家长的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对子女应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不强应该是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直接原因,在接受调查的350个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中,户主为30岁及以上的被调查者共有300户,
29、在这些家庭中,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家长占到总数的近80%,有237户之多 3 。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地区的家长不能了解到接受教育对于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大的作用,所以正确对待孩子不想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的想法。“家庭收入少”或“学费高”这两个一直被认为是辍学两大杀手的因素竟然低于“孩子不想上学”,正常、健康的学习观应当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为孩子培养灌输。对于“不想上学”这样的念头应当对孩子正确引导,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味的纵容或是粗暴的反对。2.重男轻女的原因在前文中我们已经不止一次提到重男轻女这一封建思想对于辍学现象发生的重要影响,在这里我们以家庭角度对这一思想的形成进行探讨
30、研究。在农村家庭,男子对于家中来说是一个“顶梁柱”的角色,家中的大小问题都需要男性来出面解决。根据习俗男子婚后还是在家,为家中服务。而女性则不同,女性在婚后便归属婆家,“不算自家人”。且从早期封建社会来看,大部分农家都已务农为生,在身体、力量方面女性相对于男性普遍较弱。所以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女性并不如男性重要。这样的心理映射到教育实际中就是对男性的教育成本投入要远远大于女性的教育投入。具体表现为希望男孩子好好学习,取得优异成绩跃出“农门”,光宗耀祖。而女孩子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否则就不便在男方条件较差的农村嫁出去,“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某些必要或非必要的时刻,甚至会牺牲女儿的教育机会来满足儿子的
31、教育需求。3.学生本人的厌学情绪学生失去了刻苦努力、拼搏向上的精神,缺乏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读书得不到乐趣:因为初、高中课本难度较小学显著提高,学生在课下一旦没有充分的复习练习便会逐渐跟不上队,失去对于课堂的兴趣。另外课本的编撰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难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看书枯燥无味的情况下学生当然会产生厌学心理。(2)学习能力的缺乏:很多农村学生的父母本身就不具备良好的知识水平,自然无法在学习上给予孩子过多的督促和关注,所以学习成绩的低下似乎也是顺理成章。而学习成绩较差就无法得到老师的关注,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到最后自尊无法得到保证的孩子将一切归咎为学校,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辍学
32、。(3)升学没有希望:在现今社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比比皆是,学生无法看到努力学习之后的希望,当然就没有动力去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成绩的低下也让学生不敢构想自己的未来,产生了辍学逃避的念头。四、如何处理学龄儿童辍学的问题(一)国外的处理方法对于辍学这一问题,各国有各国自己的做法。这一节我们就世界各国面对辍学的做法来得到一些启示与发现,分析其中利弊,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1.日本韩国的做法在日本,由于校园暴力盛行等原因,自上世纪50年代起日本就出现了“不登校”现象,即学生自愿不再前往学校进行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这其中重点指的是非经济原因对学生的影响。日本主要的不登校理论得出了几大原因,主要
33、包括分离不安说、自我像防卫说、心理独立挫折说和环境要因说等6。为此,日本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教育相谈体制”,即在学校设立相谈室,意在为初期心理产生“不登校”问题的学生提供一个与教师相谈的机会,得到帮助;设立“适应指导教室”,在县以及各市町村教育委员会设置教室,为已经不登校的学生提供逐渐适应学校生活的场所;建立“开放式学校”,整合学校与社区资源,二者相互开放,学生得以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专业力量”,大力引进教育学、心理学、病理学等多方面人才,指导教师以更专业的做法处理学生的“不登校”问题6。而在韩国则是采用学校替代教育和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7。比如利用政府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为辍学儿童提
34、供相应职位培训与锻炼7。在每个地区建立一个辍学儿童的资助体系、扩充对辍学学生的资助设施和方案、扩充职业培训方案、改进学校教育,防止学生辍学等等方法7。通过日本韩国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出两国对待辍学这一现象的不同做法:日本尽力将辍学现象扼杀在摇篮之中,主要力主加强学生对待社会的适应能力,强调学生的内在培育;韩国则充分运用政府职能,为辍学儿童建立一个适合他们的职业培训计划,让他们从外在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2.美国的做法美国具有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当然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据调查,美国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点:学习成绩差、厌学、被开除或停学、校园暴力、渴望工作、经济压力、怀孕结婚等等。其包含的主
35、要因素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与其他因素8。个人因素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辍学、黑人和西班牙裔人比白种人更容易辍学、超龄入学者更容易辍学;家庭因素中:家庭收入越高,子女辍学的可能性就越小、父母婚姻状况正常的孩子比单亲家庭的儿童辍学率低、信仰基督教的家庭比信仰穆斯林的家庭辍学率低;其他因素中:社区的收入水平及成年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会影响到辍学儿童的数量、和平原相比,山区儿童的辍学率要较高8。对于这些辍学的孩子,美国政府是高度重视的,早在1963年时就由肯尼迪政府发表了反中途辍学运动的报告,2002年时布什政府为了使每个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预防中途退学而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36、Child Left Behind)法案,该法案在2002年将教育经费增加到了545亿美元。近些年来,美国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类措施来保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学院模式:该项目的核心内容就是将基础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相结合,在学校内部设立一个二级学院,将10-12年级出勤率低、学习成绩差,被认为辍学可能较大的学生进入该院学习。然后进行一定的分类和课程安排,其中包括了英语、数学、自然等较为基础的核心课程和一部分职业教育课程。让学生们看到各个课程之间的内部联系,提高学生对基础核心课程的理解和兴趣。此外,学校还积极与企业联系,为学生获得的职业技能教育提供实践场合。替代方案:学校以各种措施制定一些特殊项目帮
37、助学生替代原有的教育方案,比如增加职业教育课程、为怀孕的女生另外安排时间提供特殊课程、与企业合办职业教育、先工作再学习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允许学生转学。辅导计划:这样的一个计划主要用于处于辍学边缘的学生,在放学后为其提供一对一的辅导,主要包括了学生的课程辅导、其心理的强化辅导以及和成人进行研讨为其未来指导。青少年服务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学生从另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学校,帮助他们理解和重新评价对于未来的选择。在计划中让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于服务经历的理解和帮助学生面对成长中的责任。在美国的经验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研究,美国已经具有了一套较为完整和健全的应对辍
38、学儿童的方法和措施。而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就是学生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以及成型的社会教育就业网络。社会网络的建设有助于救助机构提高救助的效果9。例如美国圣何塞的就业培训中心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社会网络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网络体系9。雇主协会是他们的伙伴,而就业培训中心要做的就是在学员和雇主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帮助雇主找到所需要的员工,帮助学员找到所想要的职位9。同时,通过40 多年建立的校友网络,就业培训中心的很多学员可以迅速通过师兄师姐的帮助实现就业9。3.以色列的做法以色列经过50余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国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并
39、没有使以色列摆脱辍学的阴影。对于以色列而言,辍学不仅仅影响到义务教育在国内的普及,更影响到社会平等和公共安全有着极大的负面作用。所以,以色列对于辍学问题的处理是迫切而必须有效的。以色列有着无比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尖锐的社会矛盾。面对这样的形势,为了提高来自亚洲、非洲新移民的成功机会,缓解社会矛盾,以色列政府将义务教育延伸到了中学10年级,将免费教育延伸到12年级。另外,以色列还拥有较为健全的职业学校层次,“学徒”这一特殊教育面向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人和辍学的儿童,让他们掌握职业技能顺利进入社会。此外,政府还准备了协调员来观察、鉴别学生。并将有潜在可能辍学的学生提醒给他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校长,满足他
40、们的特殊需求以免出现辍学现象。以色列中学生的辍学还与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及不良行为习惯等有关10。新移民子女移民以色列后,有一些不能适应以色列的学校生活,他们或存在语言障碍,或产生了交往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学习上的适应困难10。来自亚非国家的移民子女的学业成就普遍低于来自欧美国家的移民子女的学业成就10。同时,辍学的学生普遍有不良行为习惯,甚至出现犯罪行为10。在以色列,处于危机中的青少年(youth at-risk)约占同龄人的8%,他们都是14-18岁之间辍学的或工作的青少年,并主要是东方(亚非)犹太人子女,他们居住在新移民点或城市的边缘的区域,并因为吸毒和其他相关犯罪行为而经常卷入与警察的冲突
41、10。(二)我国的处理方法1.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处理办法我国东部地区因为经济较为发达,所以拥有着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样由于家长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学生辍学的情况并不能算是一个大问题。在我国东部地区出现的辍学大部分是非经济原因。学生由于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所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心产生厌学情绪;受到校外不良信息影响,产生不当价值观从而离开学校;针对这样的一些情况,我国采用的是加强学校家庭联系,使家长掌握到孩子的行为动态有无异常。使用一些诸如“校信通”之类的高新科技软件,让家长了解到孩子是否到校、具体位置等信息。从而加强对孩子的管理。2.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处理办法在我国
42、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山区地区,主要采用的应对辍学的方法有:使闲置的学校重新启用,让年纪小的儿童就近入学。开办住校,让路途遥远的学生住在学校;在无法招聘优秀教师的情况下,资助培训现有教师,提高水平;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开展课程本土化改革,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认为课程有实际意义;从初中开始开展职业教育,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教育的分化与选择是必需的,为社会提供不同层次的劳动力也是必须的。所以要改变大众观念,摒弃以往的“跳农门”心态,而更多的关注学生自身内在的养成和提高。五、关于合理处理这样的问题所提出的一些建议与方法对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山区地区来说,辍学已经不是一个小问题了。而无论是经济原因还是
43、非经济原因的解决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业。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建立相应的机构或机制,将防止学生辍学的工作抓紧落实,问责到个人,尽最大的力量防止学生辍学。如日本的“教育相谈体制”等方法,让相关的每个人都投入到这一工作中去,真正让责任分担。加大农村的弱校建设或替代教育建设。在没有条件办学或办学条件偏差的地区加大弱校建设力度,帮助教育扎根每个人心中。同时开展一定的适宜的替代教育如职业教育、艺术教育、技能教育等,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自身的可能。大力开展偏远地区的远距离课外教学,比如网络、广播电视系统等科技。为地处大山之中的孩子打开一扇通往现代化社会的窗户,覆盖网络的成本要
44、远远小于教师的培训以及学校的建立。而同样通过这样高科技的技术,能够便捷,完整的将知识传递到需要的学生面前,为此国家需要的付出就是一台网络设备终端和使用培训。但这样的方法只适用与人口覆盖率极低的地区,否则平均每人的成本过大。努力将乡镇村图书馆作用最大化,加强文化素质提高,将知识普及到户。让学生及家长了解知识的重要性,提高乡镇村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事业建设。进行农业知识教育,职业培训,基础知识普及,真正让图书馆起到作用,而不是现在大多数地方图书馆的无人问津。建立健全的学校监护制度,加强师德教育。当学生离开家庭到学校时,由教师监护学生的思想健康和生理健康。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将辍学的念头扼杀在萌芽阶段
45、。诚心诚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接受学校,最终达到爱学,愿学的目的。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用为人师之心去教育学生而非动辄就对学生打骂。并需认识到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而非争名逐利,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完整职业教育和我国企业的联系。众所周知,我国大部分的税收来自于民营微小企业,这些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近年来不断爆出的“用工荒”又与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难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加强职业教育的普及和与企业的联系,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完整无缝对接,让学生毕业后立即能够找到适宜自己的岗位并看到一条较为完整光明的发展道路,让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了解到知识的重要
46、性,对于前途没有迷惘,安心的学习。自科举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促进上下阶级流动的重要渠道,开科设举的制度在维持社会稳定和谐,提高人民素质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百姓之间也有着“学而优则仕”这样的想法,考取功名、为国效力成为了知识分子阶级最崇高的梦想。而现在,根据某门户网站的2003年的调察,有过八成的民众认为我国现阶段教育存在不公平。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当民众认为教育不公平时,他们怎么能放心让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怎么保证家庭方面妥善的处理辍学问题。所以,一定要维持教育公平,让每个人都有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让人民群众了解到教育的真正含义在于发展个体自身,而不是片面的用来获取最大的利
47、益。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用受教育者的收入评判教育的意义。这是一种畸形的,变异的价值观。同时这也是现阶段社会浮躁情绪的反射,应当加以注意。落实新课改。让课程的多样化,合理化深入到学生中去,真正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学生自身杜绝辍学的可能性。吸收专业人才,例如“心理学”“病理学”等等专业学科,这样不仅能更加专业的解决辍学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卫生方面问题,同时还能解决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把班主任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教育方面越来越分工细化是社会发展发达的表现,我们应该努力的去向这一方向发展。辍学在教育学上来说是一种病理现象,对于现阶段的我国来说更是如此。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都应当对教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对于初等义务教育来说, 如果辍学率偏高, 那就意味着新的文盲、半文盲的产生; 对于初级中等教育来说, 如果辍学率偏高, 那就可能对国民素质的提高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规定: 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在校生辍学率, 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应分别控制在1%和3%左右。2001年,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针对薄弱环节, 采取有力措施, 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采取措施切实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 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 年) 提出:“2005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