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岭南部发展油橄榄刍议.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2950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秦岭南部发展油橄榄刍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秦岭南部发展油橄榄刍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秦岭南部发展油橄榄刍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秦岭南部发展油橄榄刍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秦岭南部发展油橄榄刍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秦岭南部发展油橄榄刍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秦岭南部发展油橄榄刍议.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陕西秦岭南部发展油橄榄刍议赵彦斌(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陕西西安 710082)摘要:本文通过对秦岭南部汉中、安康两市60-90年代引种和种植油橄榄发展历史与成功、教训调查及可行性分析,认为陕西秦岭南部浅山区、平川、盆地、河谷两侧发展油橄榄种植是可行的,可望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关键词:陕西秦岭南部、油橄榄种植、可行1.秦岭南部发展油橄榄历史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木犀科、木犀榄属的小乔木。是世世分布广泛、利用价值很高的著名油料树种。它起源与小亚细亚(斯普鲁斯海峡以东,黑海和地中海之间)(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的油橄榄种质资源一品种及世界野生资源的收集(1998),我国早在20世纪

2、大量引种了油橄榄。据调查,在20世纪60-70年代,汉中市是国家引种油橄榄最早试点的地区之一,曾在汉台区、勉县、城固、南郑、洋县、西乡等地进行了油橄榄的引种栽植,70年代中后期,全市在秦岭南麓的浅山丘陵区连片油橄榄种植面积曾达到3.5万亩、51.9万株的生产规模。安康市70年代中后期也在汉江流域的一级支流区的紫阳、石泉、汉阴、汉滨、旬阳、白河等县从城固和全国油橄榄引种区引种油橄榄达6000多亩。从试点初期看,城固县在柑橘育苗场1965年定植的2.7亩油橄榄试验园,1967年开始结果,1973年平均亩产鲜果950斤,最高株产159.5斤;城固县1977年平均亩产鲜果1720.4斤、1979年最高

3、株产鲜果255.5斤,褒河林场平均亩产鲜果643.5公斤。汉中城固和褒河两地试点亩产和单株产量当时创全国最高记录,为油橄榄在陕南引种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1成效通过60-80年代的试点研究,汉中市创造了引种油橄榄种植奇迹。1.1.1引种获得成功,创亩产、单产时年最高水平引种资源丰富,曾引种10多个国家和国内10多个省区的优良品种156个,1990年前,仅城固油橄榄试验场就保存有113个优良品种或品系,每个品种至少有3株树,并选育出城固32号等个适合汉中地种植的最佳品种。1977、1979年创造平均亩产鲜果1720.4斤、最高株产鲜果255.5斤当年全国最高记录。1.1.2育苗技术突破发展经

4、试验成功获得高空压条法繁育油橄榄苗木、种子育苗和嫩枝扦插育苗技术,70年代繁育实生苗及扦插苗100多万株,除本市种植外,供应毗邻市、县发展油橄榄基地。1.1.3加工技术创新发展在城固县试验场试制的油橄榄蜜饯、五香油橄榄罐头,曾受到中外人士的赞誉。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无偿援助的现代离心式油橄榄榨油,先后8年承担了陕南、陇南、川北等地30余万斤油橄榄鲜果的榨油任务。榨出的油质基本符合国际初榨油标准,中国林科院据此油质为参考,制定了国产橄榄油行业标准(试行)颁发全国实施。这一时期,油橄榄在陕南地区引种成功和种植立地选择、栽培技术、加工技术研究的与发展为中国研究引种油橄榄适生区区划与种植技术发展奠

5、定了良好基础,开创了中国油橄榄种植与发展的新局面。1.2被遗忘的教训但遗憾地是,9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产业和经济林果等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这一引种试点项目逐步淡出引种区和有关部门的视线,特别是产生周期长、见效相慢,加工难、销售难、人们不习惯食用等因素,致使早期发展的油橄榄园被蚕食,安康早期发展的6000亩油橄榄园到1993年后大面积消亡,仅市林业科技中心和汉滨、汉阴个别乡镇有单株留存。1992年到2000年汉中试点区也进入衰退沉寂阶段,由于农村政策的重大变革和土地承包经营的深入推进,农户经营自主发展迅速,前期种植急于求成,多数县盲目引种扩大生产,品种混杂,加之粗放经营,以致绝大多数油橄榄树生长

6、出现衰弱,再加之国家试点扶持政策取消,一些地方开始大量砍伐橄榄林,毁进而改种见效快的如茶叶、核桃、板栗、桑树、厚朴、杜种、山茱萸等经济林或中药材。截止目前,汉中市保存油橄榄3千余株,主要分布在南郑县油橄榄场,且多年疏于管理,基本处于弃荒状态。1.2.1盲目推广城固、南郑、褒河等地试种成功后,汉中、安康两地政府立即大面积引种推广。1973年,原汉中地区行署做出了“关于大力发展油橄榄的决定”,汉中油橄榄种植推广工作进入了大发展的阶段,汉台、勉县、南郑、洋县、西乡等6个县先后建起了国营油橄榄场,城固县还建起了占地1200多亩的油橄榄试验场,1978年汉中地委决定用8年时间在秦岭南麓的浅山丘陵区连片发

7、展25万亩油橄榄“宏伟设想”,同年全市油橄榄种植面积曾达到3.5万亩。安康当时提出“三油一场”指导思想,76年前后全市紫阳,石泉,汉阴,安康,旬阳,白河共引进种植油橄榄6000多亩,仅安康建民乡新胜林场种植了305亩。由于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缺乏前期必要准备工作,为后期油橄榄在两地健康发展埋下隐患。一是一些地方种苗供应严重不足,有得甚至不论产地盲目引种,实生苗、嫁接苗及不同品种苗在种植区一哄而上,导致种植用苗良莠不齐;二是一些地方对立地条件未作严格选择,只遵循“油罐挂在山坡丘陵,粮仓放在平川地区” 美好愿望,把荒山荒地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不论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一些立地较差条件地区纳入了发展行动计

8、划,导致油橄榄生长不良,甚至出现只生长不结果、树势衰弱、小老头树等。1.2.2经营管理粗放油橄榄作为从国外引进的树种,人们的认识仍还有一定的好奇性,只是实验、试验、引种成功例证,但对其适地性、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还未形成适宜当地种植的规范栽培技术、科学管理办法和经营措施。在种植和经营中大多未有基础设施建设如浇灌设施、配电设备及必要的机械设备和管理设备,除少数试点外,多数区域通常采用一般荒山荒地营造林技术,一些种植地也未对粘土土壤进行改造、施肥、抚育、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等,达不到一般经济林果经营管理水平,严重影响了油橄榄的正常生长和发展。1.2.3生产成本高

9、,消费需求不足油橄榄从60年起引进陕西陕南的汉中市和安康市部分县试种植和迅速扩大种植,总体种植面积小,总产量小,加之种植较分散,果食采摘和运输用工较多,加工设备简陋,出油率低,生产成本高,较当年菜籽油等成本高出1-2倍。特别是自1978年起,陕西连续多年油菜籽大面积丰收,加之各地又实行粮油属地管理,禁止区域商户自由贸易调拨出界,出现了菜油价格低、食用有余、调不出、储存困难状况;同时中国历来以菜籽油、豆油等当地产植油或动物油如猪油、羊油食用为主体,引种油橄榄榨出的食用油虽品质、富营养及医用价值居世界食用油之首,但对中国当时食用油习惯、口感、消费成本及医用、商用都有一定差距,尚不具备大面积种生产的

10、条件。油橄榄产量相对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加之工业、药用当时开发不够,人们消费还未达到食用橄榄油的水平,致使橄榄油消费需求不足。1.2.4生产加工脱节由于种植面积小,除部分县有种植和城固县有加工点外,其它县级单位并未设立油橄榄食用油加工点和匹配发展的加工业,种植基地和加工布局不尽合理,与鲜果采摘后8-12小时完成加工时效要求差距较大,导致分散种植和集中加工的矛盾较为突出,给鲜果的保鲜、运输、加工、保质带来诸多影响,同时受技术设备所限,对橄榄油缺乏深加工,致使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国家收购价格低(略高于菜油价),没有显现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种植者的积极性。回顾我省陕南发展油橄榄兴衰成

11、败的历史,可以看出:既有立地条件如小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选择不当因素,也有人们认识上的盲目引种推广和急于求成的急功近利等诸多因素所致。2.陕南发展油橄榄的可行性2.1具有发展油橄榄适宜的气候和立地环境条件根据中国油橄榄适生区区划和30多年的试验研究,初步确定中国的适生区主要在中国亚热带西部地区,具体又划分为一级适生区(最适宜的地区)和二级适生区(较适宜的地区)。在这些地区里又划分为6个大带,即:1.金沙江干热河谷(冬凉)地带;2.西秦岭南坡白龙江低山河谷地带;3.西秦岭南坡汉水流域上游地带;4.四川盆地大巴山南坡,嘉陵江河谷地带;5.长江三峡低山河谷地带;6.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带。第1

12、、第2带称为一级适生区;第3、4、5、6带称为二级适生区。安康市、汉中市汉江、嘉陵江、月河沿岸及低山丘区域即安康市石泉县、汉阴县、汉滨区、旬阳县、平利县、岚皋县、紫阳县及汉中市的汉台区、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等县(区)沿江河沿岸和低山丘陵区、平川、盆地区属二级适生区。年平均气温14-17.4,1月平均气温5.9,平均年雨量700-1006.5毫米,有得达120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0%,夏季82%,日照2000-2700小时。基本具备一级气候因素,但其中日照相对少,土壤PH值5.57.5,部分地方土壤较黏重。除少有效积温与地中海有差异外,大都在35004000,其它立地条件

13、与地中海中心产区相似,能满足油橄榄生长发育要求。汉中市的城固、勉县、汉台区和安康市的石泉县、汉阴县、旬阳县等县60-70年代引种试验及培育的高产植株,已充分证明这些试点、试验地区可望成为我省陕南最适宜发展油橄榄种植地区之一。2.2培育的优良品种,为丰富我国油橄榄种质资源,推动地区油橄榄种植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中市是我省陕南地最早引进的油橄榄引种种植地区,起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距今已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据记载,先后引进了10多个国家和10多个省区的优良品种156个,在城固油橄榄场、褒河林场、南郑黎坪林场等地进行试种观察。到1990年前,城固油橄榄场保存有113个优良品种或品系,每个品种至

14、少有3株树可供采集接穗。并根据油橄榄在汉中的多年表现,选育出城固31号、32号、35号和汉中29号等6个适合汉中种植的最佳品种。1978年,褒河林场平均亩产鲜果643.5公斤,城固柑桔育苗场平均亩产高达860公斤,最高单株产量128公斤,且含油率在1822,创70年代全国最高纪录。安康市的汉阴,石泉等县当年均有成熟的果实,据新胜林场张远平介绍,90年代初,该场油橄榄单株产果已达60多斤。汉中市60-80年代培育的城固32号、35号等品种具有耐抗逆性强、早结实、丰产等特性,90年代大量供应甘肃陇南、四川达县以及我省安康等地,城固32号至今仍是甘肃陇南油橄榄主打品种之一。前期试点试验工作及培育的优

15、良品种,为推动这一区域油橄榄基地种植和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3前期种植基础、相对成熟的技术条件、管理经验为项目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汉中、安康两市60-90年代曾经是我省确定的陕南发展油橄榄食用木本粙料基地,由于栽培品种选择、果实加工原料与技术、人们消费习惯、市场需求、政府扶持力度等多种原因,从1992年后进入衰退沉寂期,但近30年的栽植、试验、示范,加工为项目发展良好的种植基础。 这些技术主要有:油橄榄引种及繁育技术(在六十年代末,采用高空压条法繁育油橄榄苗木成功,七十年代先后试验成功种子育苗和嫩枝扦插育苗技术,20世纪组织培育)、丰产技术(园地适宜化、品种优良化、栽培矮密化、排灌水利化、

16、管理机械化、肥花使用科学化)、果实采集与加工技术和培养造就了一批理论知识丰富、具有实践管理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才,为汉中、安康区域油橄榄发展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群众基础、技术基础。可使汉中、安康成为继甘肃武都后又一西北发展基地。2.4土地资源丰富、比较效益高、劳力资源充足据初步统计,按油橄榄种植立地条件选择,汉中、安康两市各县适宜发展油橄榄种植面的荒山与退耕地面积达60-80万亩,这一数字尽管不太准确,但前期试点的成功与经验教训对立地推荐选择又有它的慎重性和可行性,可为这一地区发展油橄榄种植基地提供丰富的土地资源奠定基础。发展油橄榄与其它农业种植业(粮食作物、蔬菜类作物)相比,产值一般是农业种植

17、业的5-7倍,有得高达数10倍。据国际林学家、中国油橄榄事业开拓者徐纬英教授主编的油橄榄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果种植1000公顷油橄榄,并建一个橄榄油加工厂,实行产业化经营,从第3年开始受益,第10年13.5吨/公顷,总产13500吨,鲜果年总收入可达4050万元;如有作加工,榨油厂第3年榨油162吨,第7年榨油810吨,第10年产榨油2430吨,第10年榨油厂产值10935万元,第10年厂年利税3645万元(种植密度451/公顷,鲜果收购价平均0.3万元/吨,出油率18%,平均油价4.5万元/吨)。既有利于促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产业和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油橄榄栽培

18、种植、果实采摘、运输、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属劳动密集性产业。而这一地区特别是山区剩余劳动力较为丰富,为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缓减社会及城镇就业矛盾与压力、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农村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举多得多赢种植与加工项目。2.5国际国内市场前景广阔2.5.1油橄榄价值油橄榄原产在中海沿岸地区种植已有4000多年历史,以“高产、优质、高效益”为特征的世界名贵优质木本油料树种。其自然成熟的鲜果可直接榨出油脂,即橄榄油。是世界惟一在天然状态下被直接食用的油。在橄榄油中,油酸等不饱和脂肪含量高达80以上,能有效降低人体有害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有益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

19、)含量,从而减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橄榄油还有增进胆汁分泌,增强消化系统功能,预防老年人大脑衰老、促进婴幼儿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等作用;橄榄油中含有还富含有多VE、VA、VC、胡萝卜素和角鲨烯,可阻止人体内自由基的形成,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癌能力,国外研究证明每天有一餐食用橄榄油可减少25%的癌症危险,如全部用橄榄油代替其它食用油,可减少50%的癌症;维生素E等,在治疗烫伤、烧伤方面有显著疗效;橄榄油中所含多酚类有高效抗氧化作用,能有效避免因脂肪被氧化而发生的细胞老化所带来的色斑、皱纹等现象,所以橄榄油又是高级化妆品的主要原料,以橄榄油为基质的高档化妆品正在风行于世。由于橄榄油在营养和保

20、健等方面的诸多功能,被英、美等国家列入了药典。2.5.2市场前景在欧洲和地中海,橄榄油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世界卫生组织极力向世人推荐健康长寿的地中海饮食结构影响,油橄榄种植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目前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引种油橄榄,年产700万吨1500万吨油橄榄鲜果,年榨油量在140万吨200万吨左右,橄榄油占世界食用油总产量3。国际国内对橄榄油需求量正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据美国农业部预测,全球每年橄榄油消费量将增长2万吨以上。国际粮农组织定论“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也是最大一个油橄榄消费国”。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目前每年橄榄油产量不

21、足200吨,专家估计供需缺口在10万吨以上,油橄榄产品的市场短期内尚供不应求,国内初榨加工的橄榄油市场价格已迅速攀升至每公斤120160元,北京、上海、大连、昆明等大城市橄榄油平均售价在140元160元公斤之间,且国内大中城市的高端消费群体对油橄榄产品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欧美发达国家年人均食用橄榄油20千克,而我国人均消费量几乎为零。国际橄榄油生产协会预测:在今后几年,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橄榄油及其制品的经营和消费市场,市场前景看好。3.我省秦岭南部发展油橄榄建议3.1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经前期种植试验实践证明,汉中、安康两市一些县区的浅山区、平川、盆地、河谷两侧台地等地貌引种和发展

22、油橄榄种植基地业绩显著,除了培育的城固32号、35号等品种在甘肃武都、四川等地大力栽种植外,其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为当时中国引种和选育优良品种的成功先例之一,鲜果加工技术和油质测定有关数据指标被列入我国最先制定标准参照的理论数据之一。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筛选适宜发展的土地资源和栽植品种,及时制定我省秦岭南部油橄榄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将此规划列入国家、省级重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植物食用油基地建设项目,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抓手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点,由国家和省、市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培植龙头企业,鼓励有资金、有能力的经营者采用“基地+农户+产业+企业”和“

23、试验、示范、总结、推广”的模式实现油橄榄集约经营,规模种植,是迎来秦岭南部油橄榄种植的第二春天、稳步实施的重要途径。3.2强化科技支撑在现有种植和品种选择的基础上,与有关科研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和研究秦岭南部油橄榄种植与分布生产规律,分析自然立地与气候特征对油撤榄树的生长繁育、驯化变异及产果情况影响,进一步掌握其生长规律和科学种植管理技术。要引导社会、民营科技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种植大户等不同层和渠道投资,通力协作,研究引进驯化和培育优选品种、开发加工产品等。建立信息平台,与国内外油橄榄种植企业和专家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秦岭南部种植油橄榄生产水平。3.3依托加工业,提高附加

24、值油橄榄产业要有大的发展,必须走深加工道路。按目前市价,油橄榄鲜果平均810元公斤,但榨取橄榄油后其价格飙升到140160元公斤(100公斤鲜果出油为1618公斤)。如再加工成化妆品、保健品、药品,其价值更是成倍上升。鲜果转化成工业产品,延长其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真正实现油橄榄种植基地化、生产规模化、规范生产化。为促进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不低于40%”这一目标做出积极贡献。4.小结陕西秦岭南坡的汉中、安康两市浅山区、平川台地、盆地、河谷两岸区域,是国家确定的二级适生区(较适宜的地区),60-90年代曾经是中国引种和培育油橄榄的重点试验区,引种10多

25、个国家和国内10多个省区的优良品种156个,这里培育了城固31号、32号、35号和汉中29号等个适合汉中、安康地区种植的最佳品种。1977、1979年创造平均亩产鲜果、最高株鲜果产量当年全国最高记录。90年代大量供应甘肃陇南、四川达县以及我省安康等地,城固32号至今仍是甘肃陇南油橄榄主打品种之一。这里气候适宜,立地条件优良,基本能满足油橄榄生长发育要求,只要立地条件和栽培品种选择得当,可望成为陕西秦岭南部油橄榄生产和加工基地。橄榄油国际国内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建设可行。主要参考文献1. 徐纬英主编 油橄榄及其栽培技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2. 杨凤云 崔学云主编 油橄榄的栽培与加工 金盾出版社 2006作者简介:赵彦斌(1958)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研究与规划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