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郭超(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郭超(作).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从凯恩斯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意义一 简介1.1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以下简称通论 )的作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勋爵,出生于英国剑桥一个政治经济背景浓厚的家庭。其祖父曾经担任过市长,父亲是新古典经济学派知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学生兼同事,母亲也曾担任过剑桥市的参议员和市长1。正因为如此凯恩斯对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才有了比别人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日后其经济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家学基础。凯恩斯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尤其擅长数学并因此得英国著名中学-伊顿公学的奖学金。而后,凯恩斯进入剑桥大学数学专业学习,并获得数学和古典文学奖学金。由此可见,凯恩斯具
2、有相当扎实的数学功底和文学造诣,这在通论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凯恩斯与亚当斯密等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同,他不仅从事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还从事政府的经济工作,先后供职于英国印度事务部和英国财政部等政府部门。不仅如此,凯恩斯还是一个出色的商人,担任过国民互助保险公司董事长、独立投资公司和地方保险公司的董事,在金融市场上的成绩也值得称道。随着1936年通论的出版,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大师的地位被一举奠定。如果说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界的“牛顿”,那么凯恩斯绝对是经济学界的“爱因斯坦”。那么这部旷世巨著就好比是经济学界的“相对论”。现在,当我们在研究宏观经济学时,都无法逾越与忽视这部书中所阐述的观点和方法,即使
3、是那些致力于批判凯恩斯的学者也必须先从凯恩斯的观点出发,批驳其观点的瑕疵和不足。可以说,凯恩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为后世的经济学研究开启了一扇量化分析宏观经济学问题的大门;一种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一套完整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理论,成为现今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尤其是西方社会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和工具。1.2 本书写作背景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本书出版于1936年。而在1929年至1933年间,资本主义社会刚刚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的洗礼,大批企业倒闭,工人纷纷失业,社会购买力下降,资本产品大量过剩,市场的供求平衡被打破。在此之前西方经济学界普遍的共识是“自动恢复资本主义经济均衡机制学说”,既以马歇尔等人
4、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能够借助市场供求力量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1。“看不见的手”这次也没有能够挽狂澜。正因如此,对于古典经济学派来说,其通过价格的自我调节机制和市场的自由竞争来最终达到个人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理论陷入了空前危机。而通论这本书就是凯恩斯为了挽救这次“经济学危机”而出版的,被称为颠覆传统经济学的革命性著作。1.3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失业率:目前失业和下岗已经日益中国社会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何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失业人口,应该怎样认识当前的失业问题以及怎样解决,都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2003年到2007年当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是4.3%,4
5、.2%,4.2%,4.1%和4.0%。乍一看去,失业率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上,然而这一估计缩小了中国的失业人口统计范围,也低估了中国真实的事业规模和失业程度。首先,我国是个农业人口大国,失业率没有包含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极不准确的。其次,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率仅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失业人员,并不包含没有登记的人员。最后,国家统计局的失业人员没有包含下岗职工。若将上述三种失业人口包含在内,估计中国的失业人口比例将高达20%28%3。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3年至2007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高达10%,10.1%,10.4%,10.7%和11.4%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失业率与经济增长通常
6、呈现反向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增长越快,经济规模就越大,所需雇佣的劳动力也就越多,就业也就越充分。反之,若经济增长减速,那么就业形势将开始恶化。在我国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大前提下,就业形势其实不容乐观3。经济增长方式: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便宜,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又由于我国采取了20多年的引进外资政策,着实吸引了大批境外制造企业来华投资,替我国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失业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也沦为了廉价世界工厂,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创新和原创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专利、品牌。在每年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和付出了巨额劳动力的情况下,只换来微薄的利润,产业效率很低。作为一个人
7、口大国我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出口拉动,过度依赖外需。二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基本观点通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此来缓解市场供求失衡的问题。2.1 关于失业(就业理论)这一部分凯恩斯在通论第一篇中作了阐述。要明白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就必须先提到经典学派为了解释充分就业均衡所使用的“萨伊定律”,也称为萨伊市场定律(Says Law Of Market)。萨伊定律主要说明,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经典学派认为失业分为两种: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则是以大萧条为背景,批驳经典学派这种错误假设为前提的。他认为现实生活中不仅仅存在自愿失业和摩
8、擦失业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这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紧接着凯恩斯在通论中阐述了何谓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在经济社会中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社会总的就业水平就决定于这个总需求,之所以会造成大规模的失业则是因为总需求不足。当就业量增加时收入也随之增加,而当社会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因此经常引起需求不足。这是造成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原因。为此,政府必须增加社会投资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这样才能提高社会就业率。2.2 消费心理凯恩斯之所以要探究消费心理是因为,他认为有效需求包含了对消费物的需求和对投资物的
9、需求。那么要研究需求不足就必须研究影响这两个需求的因素,既是消费者的心理。凯恩斯在通论中花了三篇来阐述这个问题,分别是第三篇、四篇、五篇。提出“边际消费倾向”,“资本的边际效率”“灵活偏好”是决定有效需求的三大心里规律。“边际消费倾向”主要影响有效需求中对消费物的需求;“资本的边际效率”和“灵活偏好”则主要影响有效需求中对投资物的需求。关于灵活偏好,凯恩斯把它作为就业理论的支柱,他认为货币利息率取决于个人或者是企业对持有货币的数量及愿望。经济社会的总货币供应数量影响其利息率。灵活偏好就是在不同利息率水平上,人们对持有货币的不同需求程度。2.3 货币工资与价格凯恩斯在通论第五篇中讨论了工资和物价
10、。他认为有效需求所决定的就业量决定着实际工资而不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时的实际工资水平来决定经济社会的就业量。工资水平应该高于此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因此雇主与雇员关于货币工资的议价,主要是决定雇员的相对实际工资而不是决定平均的实际工资。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货币工资作用于就业量的桥梁,它间接地影响着就业量,但是这种影响是不确定的。所以他强调在短期不采用伸缩性的工资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而应当采用伸缩性的货币政策来使货币工资稳定、物价上升以此来降低实际工资水平、促进就业。凯恩斯认为应该把经济学分为一方面适用于厂商或单个行业的价格决定理论,研究如何把既定数量资源分配于各种用途及其报酬大小另一方面则适用于社
11、会总体的产量和就业量的理论。进而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一般物价水平部分取决于边际成本中的各生产要素的报酬,部分取决于生产规模而就业水平是由有效需求来决定的。总的来看 凯恩斯认为一方面:在短期中,一般物价水平由工资单位和就业量决定、货币数量变动是通过影响它们才对物价发生作用的。充分就业之前的货币数量变化既会引起物价变化又会引起产量改变,充分就业后的货币数量变动则仅仅影响物价;另一方面:在长期中,国民收入和货币数量的关系取决于流动性偏好价格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则取决于工资单位上涨速度与生产率增加速度的对比4。2.4 经济周期凯恩斯在通论最后一篇,既第六篇中讨论了经济周期问题。他认为经济周期主要包括繁荣
12、、萧条、衰退和复苏四个阶段。他把这四个阶段的成因归结于投资率的波动。而投资率的波动又跟随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动。当繁荣阶段到达拐点时,资本品巨大的需求压力使得它的重置成本提高,造成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另一方面,资本边际效率还取决于对资本品未来收益的当前预期。但这种预期的基础又是不可靠的,所以它面临的是突然和剧烈的变动。这就成为了降低资本边际效率的主要因素。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下降必然导致萧条。凯恩斯认为经济的复苏主要依赖资本边际效率的回升。对于缓解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凯恩斯建议政府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在资本边际效率下降时,由社会控制投资量;实施增加消费倾向的各种政策,扩大内需。相比较于货币政策,凯恩斯
13、更加青睐财政政策来缓解波动的幅度和影响,也就是政府通过简单有效的政令经济手段来刺激或者是控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2.5 其他理论除了上述理论外,在通论中,凯恩斯还阐述了其他一些理论和原理,比如最著名的两个:乘数原理:乘数原理是说投资的变动给国民总收入所带来的影响,要比投资变动本身更大,这种变动往往是投资变动的倍数2。简单国民收入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和总收入如何决定。跟就业理论一样,它也是建立在对萨伊定律批判基础上的可以说是对就业理论的深化。模型中,凯恩斯采用了短期分析方法,并假设总供给是既定的,所以收入和就业水平完全由总需求来决定。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仅适用于产品市
14、场(共有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三 从凯恩斯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3.1科学发展观在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5。科学发展观具体来讲包括四个方面:1.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2. 全面发展观;3. 协调发展观;4. 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目的是要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
15、根本利益,实现共同富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于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则提出了要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任务。要转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5。只有解决好了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问题,才谈得上可持续发展。依靠科技创新,而不是无限制的大肆消耗自然资源来获取经济的增长。在保证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同时,要将开发限定在自然生态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为子孙后代留福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6、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期待的必然要求6。3.2从通论看科学发展观看过凯恩斯的通论之后,对比其诞生的特殊历史时期与我国正在经历的经济转型期,不难发现两者确有相似之处。或者说,种种迹象表明在西方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过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大规模失业、供求关系失衡、经济硬着陆等,都有一些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苗头。经济萧条是我党和全国各
17、行各业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凯恩斯在通论中反复强调的就是如何通过增加就业来缓解市场供求失衡的问题,具体到经济大萧条时期是指的供大于求。也就是说,产品有富余,但是没有人消费。原因就在于,社会财富大量的集中在了少数资本家手中,而普通劳动人民没有能力来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产品的积压造成了工厂、企业纷纷减产、倒闭,最直接后果就是裁员、失业。那么大批本来就无力消费的工人和低收入者更是被切断了收入来源,生活变得更加窘迫,更加无力消费。由此整个社会陷入了大裁员、产品滞销、经济萧条的恶性循环之中。社会事业人口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大批产品无人问津甚至开始变质腐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党要在科学发展观中将“以人为本”列为
18、核心目标,强调共同富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因。抛开我党的先进性、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暂且不论,单就经济学规律而言,这一点也是极其明智且科学的。中低收入者永远是社会的主体,占有最广大的人口、存在于最广泛的社会行业之中。个体的购买力总是有限的,对于整个社会所创造的商品来说富人的消费虽然处于高端、但其总量并不及总产量的九牛之一毛。只有使得最广泛的社会人口拥有旺盛的消费欲望和相当的购买能力才能使得经济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这就要求社会财富不能过度集中、广大人民群众要能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的刺激国内需求,增强经济活力,不至于发生供求失衡的经济危机。
19、其次,由于经济周期的存在,单纯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剧烈影响。就像凯恩斯在通论中所阐述的那样,繁荣、萧条、衰退和复苏是所有经济体都必须要经历的经济周期。在主要的出口市场出现经济衰退甚至是萧条的情况下,以出口和投资为主要拉动力的中国经济就面临着捆绑式沉船的危险。就像2009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一样,从美国开始迅速波及到全世界,令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发生程度不一的经济发展减速甚至是衰退。中国经济也因此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影响。正因如此,科学发展观中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
20、业协同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极大的提高我国经济对外部风险的防范能力,摆脱两脚凳模式,进入三脚凳时代,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稳定、持久。科学发展观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可持续发展,乍看之下它与通论毫无关系,但细读下来才发现,两者具有极其紧密的联系。可持续发展强调创新能力。何为创新,其目的何在?归根到底,创新是对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其目的在于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使我们生产的产品和创造的服务对消费者永远都有吸引力,也就是上文所提到通论中凯恩斯所阐述的“边际消费倾向” 使得消费者我们产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大
21、化,将使得我们的产品占有最大的需求优势。科技创新是保持产品竞争优势最有效,也最经济的途径,能够健康稳定的增加国民收入并在各个领域中保持优势,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安全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此外,摈弃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有序、有效利用也能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率”。以稀土为例,我国长期大量出口廉价稀土资源,自然环境破坏严重,造成了不少生态灾害,却只换来微薄的经济利益。利润少的原因在于,开采稀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其中还没有计算环境成本,但是价格却相当便宜。境外公司在没有环境成本的前提下以低廉的价格获取了大量的稀土资源,再对其进行深加工,随后以高昂的价格将设备
22、出售给消费者、包括中国消费者赚取巨额利润。可见,我国作为稀土资源的供应国,资本的边际效率非常的低,反之境外企业的资本边际效率却非常高。因此,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就会促使我国的稀土开采型企业向深层的稀土加工型企业转型,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设备,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率。3.3 通论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说过,凯恩斯是一个积极财政政策支持者。他在通论中阐述通过政府影响、干预经济发展的理论改变了从前“放任自流”和“市场自我调节”的古典经济学派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看法。中国近20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依靠政府各项财政政策引导,我国已
23、经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之一。事实证明中国政府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的确具有别国政府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凯恩斯的财政政策、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在中国的作用比其他国家都要显著。可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在通论出版前那个特殊时期的确是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比如,以降低税率、增加政府开支、实行赤字预算、增发公债、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措施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但伴随着西方社会70年代 “滞胀”的出现,凯恩斯主义并没有能解决大规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问题。因此,在如何使用以及何时使用凯恩斯的积极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政府不应该盲目,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研究这个命题。而且,这里我们假设的是政府制定的所有财政政策都是恰当而
24、且有效的,都是有利于经济朝着健康稳定方向发展的。如果,在中国这样一个政府行政效率特别高的国家出台错误的财政政策,其恶劣程度也会随之加倍影响整个中国经济进而影响世界经济。四 总结战后20年,正是由于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提出的建议和政策使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繁荣和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正是源于他的理论,西方社会建立起完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当然,不能否认的是,由于通论的创作年代特殊,其观点和理论难免有一些局限性。中国有句俗语:“尽信书不如无书”。怎样去伪存真,纳繁为简就是后来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了。这些局限,不仅不适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后期经
25、济。但是本书所揭示的真理,以及凯恩斯本人作为一代经济学大家而言,其深厚的数学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是值得后来者学习的。在学术领域,通论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成为后世经济学研究者必读的教材。同时,凯恩斯也凭借此书开创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派凯恩斯学派,为后世所敬仰。读罢通论纵观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再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我深切的觉得凯恩斯和他的通论带给中国的除了积极的干预市场,正确引导经济的财政政策外,更多的应该是经验、教训。当年西方社会犯过的错误,我们不能重蹈覆辙。正是基于此,党中央才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建设工作,可以说其中的每一点都切
26、中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凯恩斯爵士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并把它升华到一个指导性纲领的程度,而不仅仅是政府发挥其影响力。这在西方社会是不曾有过的,也算是中国特色的财政政策创新了,但其主要内容都附合通论所阐述的理论。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指导纲领,只有认真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的经济转型才能成功,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才能保持,经济社会才会健康稳定的发展,人民才会富足,国家也才会强盛。五 参考文献1 高鸿业,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译者导读,高校理论战线,20002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商务印书馆,20113 朱晓青,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0044 林丽敏,凯恩斯主义与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工业经济,20066 胡锦涛,中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全文,中国政府网,20077 裴明宪.凯恩斯主义适合中国吗?就业利息货币通论读后感J.经济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