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消落带调查研究最新进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3347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库区消落带调查研究最新进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调查研究最新进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调查研究最新进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调查研究最新进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调查研究最新进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峡库区消落带调查研究最新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库区消落带调查研究最新进展.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三峡库区消落带调查研究最新进展作者专业 生 物 科 学作者班级 生 科 二 班作者姓名 龙 富 波作者学号 20090513266 指导教师 杨 永 清 老师职称 副 教 授 完成时间 2010 年 11月 三峡库区消落带调查研究最新进展龙富波(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二班)摘要: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高峡出平湖已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在我们享受三峡大坝给我们带来的利益的同时,库区植被,生态环境,以及消落带的治理等问题也亟待我们去解决。作者就三峡库区消落带调查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治理意见。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

2、生态环境、植被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引言:消落带是由于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它是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段区域,是一类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涨落区域达到了30米,所以这个消落带区域的面积就十分的大,总面积达到348.93平方千米。随着人们对三峡工程竣工后可能造成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认识的加深,水库消落带逐渐成为我国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回顾我国在水库消落带在消落带污染与治理、土壤组成、植被恢复、崩塌滑坡等方面研究成果。正文:1.1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污染与破坏主要表现在,工业污染、生活水污染、植被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三峡库区

3、消落带最重要的污染是铅、镉污染,其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渣。铅能使土壤肥效退化、土质降低,从而让农作物不能有效顺利地生长。此外,被农作物吸收后,这些有害元素将会通过生态平衡中的食物链传送到人体内。有研究报道,通过多种方法评价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主要污染因子为镉,生态风险影响因子的顺序为镉锌铅铜铬,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的顺序为镉铅铜锌铬,消落带地段大部分断面存在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生活水的污染,由于三峡库区居住着大量的居民,他们生活中洗菜、洗衣服、冲厕所等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所照成的污染也相当大,特别是在库区边上的一些渔民们,他们把粪便直接排放大江中。为了库区消落带区域污染能够得到

4、有效的治理,必须加快库区消落带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植被破坏问题,据了解,三峡库区的重庆市辖区内在本世纪年代的森林覆盖率约为,而现在只有。这个数据给我们展现了库区植物总量的减少,同样库区植物种类的减少也是非常多的。众所周知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整个系统提供物质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消落带植被的功能很多,具体可以分为4个功能:一是减灾功能。三峡水库蓄水后,垂直距离几十米的陆地被水淹没,而库岸多是残坡积物,含水量的增加就会减少其稳定性,导致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水位的升降导致干湿变化从而引起岩土体的膨胀,导致库岸失稳。二是经济功能。消落带的植树种

5、草及后期的维护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此外,果树、蔬菜的种植可为农民创收。三是净化环境。三峡水库蓄水后,流速减缓,扩散能力减弱,水流自净能力降低,环境污染加剧。某些草本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待到一定时段将其收割,就可将污染物带出水库。四是美化功能。草木具有美学价值,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享受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库区植被的保护工作。1.2消落带土壤利用,土壤的成分是影响三峡库区消落带治理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的成分决定着在消落带适应栽种那些植物,土壤的成分决定着消落带滑坡的脆弱性。通过对2008年7月在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地段、不同高程(145175 m)取的28个土样进行土壤理化

6、性质分析。从选取的15个土壤抗蚀性指标中经过主成分分析变换后,提取4个主成分因子,能够反映特征根大部分信息(89.39%),分别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类、土壤无机胶粒类、团聚类、有机质及水稳性指数4类因子。通过各主成分贡献率作为权重系数得到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计算方程,从而求出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根据几大类因子和抗蚀性综合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三峡库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平均15.88 g/kg),其胶结物质主要是无机黏粒0.001 mm,与抗蚀性综合指数相关系数为0.629。这说明消落带无机黏粒0.001 mm的含量对土壤抗蚀性能影响较大。根据库区水位的划分把消落带划分为(1)自

7、然生态区(高程150 m以下)。这部分地区经常被水冲刷,土壤侵蚀较为强烈,且常有水蚀发生。因此,该区域只适宜种植一些赖水淹的湿地水生植物,如芦苇、黑麦草等。这此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径流和土壤养分的流失。(2)湿地农业生态区(高程150160 m)。该区域59月为出露期,有150 d左右。此区域所占消落带面积较大,也是湿地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在小于15的区域,因地势平坦、土质较好,可种植农作物、湿生植物和水生蔬菜等一季作物。在大于15的区域,因生态和利用的风险性,不利开发种植,只宜在一些凹地种植一些耐周期性水淹的、固土能力强的同时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湿地草丛、湿地灌丛、湿地森林

8、等保护型及观赏型植被。(3)农林区(高程160175 m)。该区域310月为出露期,出露期为200250 d左右。在1525的坡地可以适当坡改梯田,这样能够截短坡长,有效地拦蓄地表径流,从而减少土壤侵蚀,增强抗逆能力。因三峡库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功能不宜大面积改造,可以在一些地方选择既具两栖性又具较大经济利用价值的树种进行种植,如有池杉、落羽杉等。这几种树都是优质速生用材林树种,利用价值高,适应性也强。此区域小于15的面积为76. 82 km2占库区消落带面积的25. 08%,是库区开发利用的核心区。在此区域160 m等高线处可以修筑堤坝,落淤造田。因其光热水资源组合条件较好,复种指数高,是库区的

9、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对于库区消落带建库以前的水稻田、旱地,可根据水库消落带常年出露时间,种植适合当地的作物。在这部分土地利用过程中,可以应用免耕技术,以使土壤表层基本保持土壤形态的完整性,免耕技术的应用还是避免因农作活动而造成消落带水土流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另外,合理轮作、套间混种,用养地结合,都是较有效的措施。(4)边缘区(高程175180 m)。此区域为消落带的边缘地带,只宜建造生态防护林和进行工程治理,从而达到固结库岸,预防崩塌、滑坡、水土流失等灾害,吸纳库边富营养物质,降低污染物对消落带以及库区水环境的影响,同时美化库周环境的目的。(5)陡坡区(坡度大于25)。主要以生态保护为主

10、,可适当发展林业。消落带大于25的土地为36. 53 km2,占消落带土地面积的11. 93%。为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禁止在25以上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对已有坡耕地应按照实际情况,逐步退耕,恢复植被。1.3植被恢复、面对三峡库区所独有的生态环境的特性,对适合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生长的植物的研究已是消落带研究的一个热点之一。植物恢复技术是该技术体系最为关键的部分。三峡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约3064种但适合30 m以内消落带高度的岸坡植物并不多见.目前,对库区消落带耐淹植物筛选、植物对淹水的反应和适应等问题的研究正逐渐展开。室内实验研究表明,中华蚊母树(Distylium chinese)、疏花

11、水柏枝(Myricarialaxiflora)狗牙根(Condon dactyl on)、野地瓜藤(Focus takeout)牛鞭草(Hearthrug compress)、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y)、秋华柳(Salix variegate)、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等植物可能能够耐受库区消落带的水淹环境而存活。因此在消落区生态建设中,最为关键的资源要素是植物的遴选配置。我们反复强调的三峡水库运行的特殊性,使植物种群设计变得异常复杂即使我们试验确定了一些先锋植物品种,也还必须考虑植物群落种类、结构对环境的响应与作用以及植物群落中的种间相互关系

12、,总之在植物遴选的时候我们既要考虑到,这种植物是否符合在这里生长,有要考虑到它是否会影响整个消落带生态系统。1.4消落带崩塌滑坡系数的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崩塌滑坡脆弱性综合指数范围为1048。将整个指数范围等分为五级,则每一个级别代表着不同的脆弱性水平。较低的综合指数范围代表着较低的崩塌滑坡脆弱性等级,反之,综合指数越高,表明脆弱性等级越高。消落带崩塌滑坡脆弱性评价选择的评价指标是:岩土性质、高程和坡度。斜坡构成物质的物理性质影响着崩塌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认为土壤岩石的性质是三峡库区崩塌滑坡研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之一。在本究中,高程和淹水时间密切相关,在145175m的范围内,高程越低淹没

13、的时间越长,最长淹没时间达7个月,相反,接近175m的高内,淹没的时间较短,大约为1个月。因此高程的分布影响着库岸对崩塌滑坡灾害的敏感性。坡度也是崩塌滑坡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在相同质地的坡度下,坡度越陡,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越高。其他因素,比如坡向、土地利用类型等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崩塌滑坡的发生,也有很多研究将这些因素作为预测崩塌滑坡发生的影响因子,但考虑该研究区的特点,本文只选择最主要的岩土性质、高程和坡度作为评价。该研究区崩塌滑坡脆弱性的指标。对三峡消落带崩塌滑坡脆弱性的研究可以为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崩塌滑坡的灾害提供科学的依据。结论:归纳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研究特点

14、及其在各领域的研究进展可以发现,在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研究方面现在已是从一个点,转向全面性的研究了。但总的来说不管是库区土壤的调查方面,还是在遴选植物研究方面,这都是围绕的以生态恢复的方式来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带。然而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用生态恢复的方法治理消落带完全是可行的。针对三峡库区消落带研究概况,提出如下建议:继续加强对库区消落带土壤特性的研究,以确保能更好的找到适合于这种土壤中生存的植物在植物的遴选方面,我们可以把这个更多的运用与实际,看能不能找到既有助于生态环境恢复又有直接经济价值的植物来栽种在防止库区消落带地质灾害的方面,尽量从生态的方法来考虑加强对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的认识及其形成机

15、理的研究。参考文献:1 郑海金 ,杨 洁 ,谢颂华. 我国水库消落带研究概况中国水土保持 . 2010 2 周永娟,仇江啸,王效科. 吴庆标三峡库区消落带崩塌滑坡脆弱性评价. 资源科学 2010 文章编号:1007-75883 许江,李树春,杨红伟. 三峡库区消落带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力学问题.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4徐超,付川等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污染及潜在问题分析2010 1007-5739现代农业科技5关冰 刘金萍.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生态过程及生态安全分析一以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中国环境资源.20106 王强1, 2袁兴中1, 2*刘红1. 三峡水库156 m蓄水后消落带新生湿地植物群落 . 生态学杂志.2009 7 杨朝东1,张霞1,向家云2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分布特点的调查 . 安徽农业科学.20088 戴方喜,许文年,陈芳清. 对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与其生态修复的思考.中国水土保持.20069 张虹.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资源特征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 200810 徐泉斌,傅瓦利,孙璐.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抗蚀性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0911 徐泉斌,孙璐,王春晓.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人民长江. 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