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3374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文报告“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和动力核心提示: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而从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而从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经济发展和就业空间,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当前影响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尤其是外需的萎缩对国内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需要内需来添补,而从中国内生发展动力看,城镇化仍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继续加快城镇化建设,仍将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快速发展期。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加到2011年的6.9亿,30多年来增加了5亿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1年的51.

3、3%;农村人口比重由82.1%下降到48.7%。2011年,城镇人口达69079万人,比上年增加210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1.32个百分点;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3423万人。 世界城镇化历史表明,城镇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镇化率处于30%-70%之间是城镇化中期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化是创造供给,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是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持久动力。城

4、镇化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同时还产生庞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如果培育得当,城镇化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中国国情决定了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呈现起步晚、波动大、复苏慢、推进快等特点,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与乡村在资源、投入、能源、产业布局等方面存在较大竞争,城乡矛盾也随之而生,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城乡教育、城乡医疗、城乡就业以及城乡的消费和政府的公共投入等多方面的差别。 虽然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但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并且这种态势

5、还将会保持较长时间。如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对最终消费的拉动也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另外,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也将为有消费需求的农村地区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平台支撑。第一,城镇化拉动投资需求。初步估计:每增加一个市民,需新增综合投资至少10万元;城镇化率每提高11.5个百分点,需新增15002000万人,年综合投资大概在1.52万亿元左右。第二,城镇化拉动消费需求。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比约为3.3:1,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合理转入城镇就业和生活,其收入与消费必然会明显增加。 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从国

6、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在30%至70%的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3%,正处于加速发展区间,未来10年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具体来看,中西部城镇化率与东部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未来10年中、西部城镇化率仍有15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有可能成为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亮点。总的估计是,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率有可能每年提高1或1.2个百分点,2020年将达到60%以上。 2.对最终消费需求的驱动力将更加强劲 由于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量聚集,大大促进了消费的扩张,拉动了消费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3.8%,平均每年新增2065万人;

7、乡村人口年均下降1.9%,也就是说近10年来大约每年有2000多万人由农村走向城镇。 据测算,目前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是1:3.1,即一个城镇居民大概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2001-201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1%,是消费增长较快的时期,这其中与城镇化步伐加快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消费逐渐占据了消费主导地位,自2000年以来,城市消费已经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市消费占总体消费比重近70%左右,这种主体地位逐渐得到稳固和加强。 城市是消费的主要载体,城市化是拉动消费的战略重点。未来510年,城市化

8、发展的空间依然较大,至少还有10到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将释放巨大的消费能力。如果农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到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的60%,按2011年数据测算,平均每年新增消费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居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其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都将发生变化,不仅会从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同时也会大量增加工业品消费。今后几年,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会对消费形成更强大的带动作用。 3.离70%的城镇化率还有较大空间,投资规模仍有潜力 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有助于释放2.3亿农民工的消费需求,还能够拉动相关的投资。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可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研究表明,每转移

9、一个农民工,大概需要10万元的投资。如果每年能有效地转移1000万农民工,由此带来的年投资规模不低于1万亿元。 另据测算,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可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2011年数据计算,如果将城镇化速度加快1.32个百分点,即多增加约2100万城镇人口,将新增投资10.5万亿元,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4%,由此引发的投资增长不仅可以缓解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同时也能为新转入的城镇人口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可见,城镇化的发展对扩大内需尤其是投资规模的作用较大。 在当前复杂而不确定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全球市场需求萎缩,由城镇化带来的国内市场规模扩大,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而且产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为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条件。初步测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至少需要10万元,每年增加1000万城市人口,就需要1万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再加上需要增加的公共服务投资,以及个人消费增长,内在潜力非常可观。 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70%才稳定下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占比刚刚迈过50%的大关,城镇化率今后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将近20年后才能达到70%。因此,即便在世界经济衰退长期化的大背景下,城镇化仍能长期有效地支撑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4.我国开始进入消费释放的历史新阶段,将推动新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

11、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未来10年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按较低口径,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也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国际经验表明,消费对GDP拉动的主导地位往往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5000美元之间得到确立并逐步加强。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从我国的情况看,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即由生活必需品到耐用消费品的升级;由私人产品到公共产品的需求升级。 近年来,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发动机。推进城镇化可以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品市场扩大两方面

12、消化大量工业产品。城镇化不仅仅表现为城镇空间的扩展,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人口的集聚和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化可以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推动服务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各国的经验都表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会产生巨大的消费累积效应。同时,城镇化还能够推动公共服务业(教育、医疗、社保、就业)、消费性服务业(商贸、餐饮、旅游)和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保险、物流)的发展。 实践表明,城镇化率的提高能带来人均国民收入的明显增长,由此可显著提高居民购买能力;同时,大量农民进城落户后,其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不仅会从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而且会大量增加工业品消费。此外,城镇化还可以促

13、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城镇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了广阔的支撑平台,是人力资本提高和知识积累的大熔炉,这为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同时,城镇发展还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和就业规模,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产城融合是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已达到6.91亿,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常住人口,城镇化发展迅速。然而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各种“城市病”也相继出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成为未来城镇化亟待改进的关键。如今,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城镇化发展方面正在进行

14、一种新的尝试产城融合:在新城开发的同时,以产业为依托,结合当地实际,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城市综合体。目前,这座理想之城已在哈尔滨市香坊区破土动工。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的发展,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居民收入,消除城乡差别,建立完整的城市新区。探索理想城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要素的聚集地,更是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载体。而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病”问题也日趋显著。不少新城建立之初,单纯以招商开发为目的,缺乏成熟的衣食住行、商业休闲等基础设施,一座座新城变为了“睡城”、“卧城”。但带动区域发展,增加人民收入等建城之初的目标却难以完成。一些地方的城镇化侧重于房地产

15、开发,产业的发展不受重视,甚至出现产业空心化。如果没有产业支撑,而仅有地产开发,城市的发展肯定没有后劲。因此,如何让产业和城镇化协调发展,需要统盘考虑好。那么,香坊新城在规划上将以什么样的面貌面向世人呢?在哈尔滨市规划局总建筑师高岩看来,城镇化是城市和乡村平等的主体地位,产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城镇化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实现政治经济、生态、人口、文化、空间的多向融合,使其具备作为一个新的城市中心所必需的各种条件。同时,香坊新城规划、建立的重点,是要促进跨越发展,引导区域轴线的形成,推进完善新型工业化,优先扶持重点产业;统筹安排产业、人居、交通、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功能格局

16、;从长远角度看,还要使新城实现适宜人居、发展社会事业、促进资源节约利用的目的。香坊区将探索“新城带动、产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业项目承载能力,以产兴城、依城促产,紧紧抓住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放松,培养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都市旅游、生态农业和新型工业等五大产业。其最终目的,是在两到三年时间内,将香坊区打造成为一座宜居新城,进而形成引领哈尔滨大都市发展的新模式。产城双发展不难看出,产业化对于香坊新城的建造至关重要。而来自香坊新区的城市规划专家告诉记者,该区实行产城融合定位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在国家建设“一五”时期,原苏联

17、的13项重要产业就投资建在哈尔滨,其中部分落户香坊区,因此香坊区有工业化的基础,新城实行产业化,对原有经济体系有更好的带动作用;二是随着俄罗斯加入WTO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对俄罗斯的贸易问题已发展成为国家的重点战略,现阶段已有一些国内比较知名的企业陆续进入香坊区。而产城融合之后,对外贸易还将会有更好地发展。既然如此,香坊区如何促使产业化与城镇化更加融合便十分值得探索。现阶段,由于城市中心功能的高度集中,造成人口向中心城区聚集。因此在新城的建设过程中,要增强承载力和吸引力,大力推进中心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转移,通过优惠政策落实规划。在建设新城时,要把土地开发、项目建设与经济调整和社

18、会的综合发展联系在一起。在市场驱动下,汇集更多的资源。在城镇化与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解决就业等问题,使新城获得税收等经济效益,从而对和谐社会形成支撑。而对于香坊新城产城融合的具体做法,新松地产董事长牛晓荣认为,新城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新加坡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模式让居民不用踏出小区,就能够解决消化医疗、教育、商业等绝大多数生活问题。香坊新城的建设要因地制宜,要考虑气候特点。哈尔滨冬季漫长,温度较低,很多人在冬季更愿意宅在家里。因此建设新城时就要考虑到这一问题,在社区内规划相关的产业配套设施。而从另一方面看,这也会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建设新城不仅仅是对一个地区开发能力的考量,同样也会涉及到产业、经

19、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规划设计。如何使城镇化与产业相结合,使其成为一座拥有完善体制的城市,是今后很长时间内需要探讨的一个话题。因此,新城建设任重而道远,还需在规划的基础上付诸实践。新型城镇化下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新型城镇化将给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持续空间,参考与中国最为类似的美国城镇化路径带给房市的变革,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的都市圈及周边卫星城、临近城市;二三线中心城市形成的城市带;具交通、地理、产业优势的部分二三线一般城市将持续得到发展,其房地产市场也由于人口、产业、财富的持续流入而仍具备可观空间。国际经验之一:城镇化下半场,住房需求随产业、人口、财富的转移而转移,区域发展分化。1920年美国城镇化

20、率达到50%,区域间存在巨大差异。后随着产业、人口重心向西、南部转移,各区域在人口吸引力、城镇化速度方面大幅分化,住房需求亦随之显著区域分化。国际经验之二:中小城市的发展,或是完成城镇化历程的必经之路,而具备水资源条件的区域将是发展的重心。美、韩、台湾城镇化经验均表明,受制于资源、环境等因素,城镇化的完成仍需依赖于区域经济和中小城市群的发展,同时水资源充裕的区域更易获得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过半,区域间差异大,进程过低区域加速可能性大。按常住人口我国城镇化率51%,按户籍35%,远低于城镇化完成的水平。东部城镇化高于中西部,城镇化愈高,家庭规模愈校。中性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9.4

21、亿,城镇化率64.3%。 新型城镇化将为房地产带来坚实的需求支撑。根据我们测算,理论上未来十年,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刚需、改善性需求及房屋更新需求年均分别为4.11、5.55、2.12亿平,而12年全国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为9.85亿平,城镇化仍将给房地产行业带来坚实的需求支撑。年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区域分化元年,我们认为在新型城镇化下。三类区域房地产成长最具潜力:I都市圈模式,一线特大城市及周边卫星城市;II城市带模式,二三线中心城市逐渐形成城市带;III “三受益”型二三线一般城市,即受益于交通、人口和产业优势的城市。地理交通优势中,我们最看好沿海、沿河、沿湖等据水路优势的区域。改革红利的释放将推

22、动新型城镇化及区域分化进程。可能的配套改革有:征地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户籍制度等。 投资意义:新型城镇化带来行业的增量空间,给有潜力、未发展成熟的市场带来人口、产业、财富。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十年,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到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27%。中国已经告别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以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城镇人口年均增长2096万人。这么快的城镇化速度,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转移,前所未有。中国城镇化的积极稳妥健康发展,堪称世界奇迹。十年

23、,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深刻改变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由此带动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城镇化的迅速推开,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变为市民。当全面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当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当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当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行,我们看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模式正在形成。十年,城镇化建设收获的不只是公路、铁路、桥梁里程的增长和城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更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世界奇迹:城镇化率迅速提高核心提示:2002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以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到2011年,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

24、%,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堪称世界奇迹。城镇化推进的一个显著标志,便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十年来,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优势互补、互促共赢,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描绘一幅城乡一体化阔步前进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自此,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开始加快推进。十年来,我国城市不断扩张,城镇不断增多,城乡界限开始不断淡化。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19683个建制镇。全国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其中超过1000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是城镇化迅速推

25、进的首要标志。十年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从7万公里增加到10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高速公路由2.51万公里增加到8.49万公里,仅次于总里程8.5万公里的美国这样的建设速度被很多国外专家喻为“世界奇迹”。基础设施的完善,让百姓生活半径不断拓展,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十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把重点逐渐转向中西部和广大农村。十年前,全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只有133.7万公里;十年后,这个长度增长到353.7万公里,全国97.17%的乡镇通了沥青水泥路。十年前,全国尚有3亿多农村人口急需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其中2000万人面临饮水困难,而这个十年,中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饮水工程总投入达1

26、786亿元,解决了2.9亿农村居民和2600多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问题十年间,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在城乡统筹战略带动下,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正在中国大地展开。关键词:拉动内需:城镇化蕴含巨大潜力核心提示: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由此带动的投资、消费需求,至少可维持4%5%的经济增速。十年来,城镇化既增加了投资、又推动了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持久动力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可直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据测算,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可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十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000万,

27、这将带动新增投资超过10万亿元。引发的投资增长还可以缓解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压力,拉动国内的投资需求。十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对拉动内需增长功不可没。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量聚集,大大促进了消费的扩张,驱动了内需增长。在十年的时间里,约有两亿多人口从农村走向城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消费逐渐占据消费的主导地位,2002年以来,城市消费已经连续数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市消费占总体消费比重近70%左右,这种主体地位逐渐得到稳固和加强。随着收入的增长和购买能力的显著提高,大量农民进城落户后,其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不仅从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而且大量增加工业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28、、更加注重产品附加值,为我国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条件。伴随收入增加,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比十年前降低1.4和5.8个百分点。关键词:补齐短板:住有所居不再是梦核心提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2008年至2011年间,我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2300万套,基本建成1200万套以上,新增发放租赁补贴超过400万户。越来越多的百姓享受到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实惠。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始终是党和政府的牵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七

29、大后,成为我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2008年底,国务院提出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及棚户区改造问题。计划2009年到2011年,全国平均每年新增130万套经济适用住房。2009年,我国制定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划,计划2009年到2011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2011年,全国计划开工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多万套,实际全年开工1040多万套,规模创历史之最。随着保障房建设迅速推进,保障房工程质量、分配管理等许多难题在实践中不断破解。大规模建设保障房的同时,我国正加快完

30、善相关法规,保障房的建设、管理、运营日益走向规范化。随着保障房供应体系加速建设,“住有所居”将不再是梦。关键词:公平共享:城乡统筹扎实推进核心提示:十年间,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不断推进。从城市扩展到农村,我国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到去年末,我国居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84亿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达到4.73亿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与城镇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不平衡,“城市腿长、农村腿短”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中国的城镇化,不仅是城镇版图的扩大,更是人的城镇化。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推进速度加快,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各地着力探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31、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更多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国家全面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一系列措施不断打破城乡壁垒,推动城镇化进程。十年,新农合制度从无到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一张张社会保障网更加坚实细密,让百姓生活更安稳。十年,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进城农民无后顾之忧。各地高度重视农民工在城镇的工作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逐步解决在就业、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截至去年6月底,参加全国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已达6555万人,全国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

32、省转续72万人次,办理跨统筹地区转续医保关系44万人次。保障制度的完善让流动的务工人员吃上了“定心丸”。十年,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进入高增长期。2011年,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近半,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41%,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二大来源。关键词:持续发展:转变方式坚定不移核心提示:十年来,中国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缩小城乡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我国将打造“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即以陆

33、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的区域化战略格局,这对缩小东西部和不同区域间的差距、加快经济转型意义重大。透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城镇化的发展趋势。而经济结构的变化及产业的发展,是促使人口转移与集中的动力之源。十年来,我国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合理的产业布局,促使人口向优化开发区域及重点开发区域转移,稳步推进城镇化。其中,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国家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开发原则。其中,确定了“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与此同时,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

34、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近年来,我国在优化开发区域,实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先的绩效评价,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指标的评价,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招商引资、出口等指标的评价。在重点开发区域,则实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综合评价经济增长、吸纳人口、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内容,弱化对投资增长速度等指标的评价。在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实行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强化对农产品保障能力的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主要考核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收入等指标,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工业、财政收入和城镇化率等指标。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我国正积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正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