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黄州词看其思想变化历程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苏轼黄州词看其思想变化历程毕业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标题】从苏轼黄州词看其思想变化历程 【作者】孙董董 【关键词】苏轼黄州生活黄州词作思想变化 【指导老师】李 胜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引言苏轼是北宋时期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对词体发展的贡献非常大,开创了豪放词风,打破了婉约词一统词坛的局面,被人们称为豪放大家。苏轼开始词的创作是在出任杭州通判之后,这时苏轼已经快40岁了,因而苏轼的词创作在他的生命晚期。苏轼被贬黄州只有四年零三个月,而他在这段时间中词的创作却突破了100首之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平均每年25首左右,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情。在黄州的这些词之中,充分体现出了苏轼思想的变化历程。据金山志记载,苏轼在他去世前两个月,看到自己的
2、画像(李公麟作),遂题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就治国安邦所谓的功业来说,这无疑是自嘲之语,但就建树多方面的文学业绩而言,这又是非常值得自豪的总结。本文重点从苏轼在黄州期间的所作的具有代表性的词作入手,来分析他在黄州期间的思想以及心态的变化历程。一、被贬黄州以及谪居黄州的生活(一)被贬黄州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
3、),苏轼被贬调湖州。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因此心中的不平之气便按捺不住,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一句。当时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借此指责苏轼以“谢表”为名行讥讽朝廷之实,妄自尊大,发泄对“新法”的不满,请求对他加以严办。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还举出苏轼的其它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一些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认定他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于是朝廷便将苏轼免职
4、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此时,宰相王圭还出来挑拨,说苏轼诗作有讥讽朝政之意,举出苏轼的诗作为证据(令苏轼倒霉的诗句是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这两句诗被人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蛰龙,不臣莫过于此!”)指控他“大逆不道”,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捕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想置他于死地。一场牵连苏轼三十几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大案震惊朝野。1(P225-235)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二)谪居黄州的生活元丰三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他的正式官衔
5、是责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实际上都是挂名的闲职,不能参与公事,和流放没有什么区别。他在初到黄州中自我嘲笑说: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苏轼最初住在黄州城东南的定惠院,众人回避他,他也回避众人,整天闭门谢客,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但是这里的生活并不像苏轼想的那样的平静,虽然这里远离京城,但是他的政治处境仍然很险恶。他在给朋友李之仪的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见不为人识。”(答李端叔书),其中透露出忧馋畏讥的心情。在经济上
6、也十分拮据,在给秦观的信中,他讲起生活困顿的情况:每月初一取出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苏轼在定惠院没有住多久,就迁到黄州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他在这里建南堂。由于谪居生活困窘,后来在友人马正卿的帮助下,求得黄州城东门外的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开垦耕种,这就是著名的东坡。这里长满了荒草,堆满了瓦砾,加上是大旱之年,“垦辟之劳,精力殆尽”,这样的荒地没有人愿意来垦种,只有苏轼这位孤独之人为生活所迫才去劳作。2(P55-56)苏轼过去基本上都处于顺境之中,即便是因为政见不合离开朝廷:在杭州任通判,是地方副长官;在密州、徐州、湖州都是知州,是地方长官。他从来没有尝过“躬
7、耕”的滋味。在东坡开垦种田使他懂得了粮食的可贵,也和当地人民加深了联系。他在东坡不仅种粮食,而且也栽了很多桑树和竹子,在东坡修建房屋,因为是在大雪之中修建,于是就在壁上绘雪景,命名为雪堂,他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字作为匾额。苏轼把他的东坡雪堂比作是陶渊明的斜川,在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中写道“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今生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严酷的现实使苏轼想学陶渊明归隐田园,但他浓厚的忠君思想使他总学不到。苏轼在黄州期间经常出游。在苏轼抵达黄州时,他的友人陈慥亲自来迎接他。他在黄州期间曾三次去访问陈慥。苏轼在陈季常见过三首中写道:送君四十里,只使一帆风。江边千树柳,落我酒杯中。
8、此行非远别,此乐固无穷。但愿长如此,来往一生同。但最后他们没有“长如此”,苏轼因来开黄州与陈慥分别,临别时两位老友相互叮咛:要以言为戒,闭门谢客,以免大祸再次临头。苏轼是作为罪人安置黄州的,但是黄州太守徐君猷对苏轼很好,任由他来往附近各地,对他的自由并不多加管制,并且经常与他一起宴游。一次苏轼在夜里喝的大醉,回家时家童已鼻息如雷,敲门无人应答,他就高声唱道“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首临江仙上片写他的醉态,下片发出感慨,他渴望摆脱官场尔虞我诈的生活,去过“江海寄余生”的悠闲生
9、活。元丰五年,苏轼到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买田,在去沙湖途中遇雨,同行的众人都狼狈不堪,苏轼却从容不迫,在“风雨”面前,无所畏惧,写下了著名的定风波;在游蕲水清泉寺时,看到兰溪向西流的景象,写下了浣溪沙游清泉寺,词中同样表现了他处于困境,但仍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同年,苏轼两次游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从中表达了自己听任自然、随缘自适、超然豁达的处世情节。3(P115-141)苏轼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三个月,于元丰七年四月改授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于是他告别了黄州。在黄州的四年里苏轼经历了生活上的困境、思想感情上的转折变化,但谪居黄州的四年却使他文学上的一个高峰期。
10、二、黄州词反映的思想变化经历了乌台诗案、黄州之贬的苏轼,内心世界非常复杂。在去黄州的路上,他曾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准备跳水自杀。这时的苏轼倍感人生的虚幻不定、难以预料,一切似乎要归于“空”,就像做梦一样,等梦醒后梦中的一切归于虚无。苏轼的一切志向和抱负在乌台诗案以后被打的支离破碎。政坛的失意使的苏轼非常的苦闷和无奈,在不能写诗寄托自己内心情感的时候,苏轼把自己的感情完全寄托在了小词当中。苏轼在黄州所作的108首词中,感旧、言志、咏史、怀古、人生、归隐等词计15篇,农村渔民、咏物、写景、纪游等词计29篇,亲情、友情、爱情、侍妓等词计41篇,隐括、回文、集句、戏谑等词计23篇。苏轼在黄州的四年时间
11、里,所创作的词作占他全部词的四分之一之多,不仅仅在数量上达到了高峰,而且在质量上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东坡的黄州词是东坡词的精华,既代表了他的词风的主要倾向,又代表了他的词风的多样性。在这些词中,体现了苏轼由初到黄州的抑郁苦闷转到豁达洒脱的思想变化。(一)初到黄州的抑郁与苦闷“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苏轼初到黄州时,开始寄住在黄州东南的定慧院,生活十分寂寞,如苏轼在诗定慧院寓居,月夜偶出中说,“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凉夜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骂”这时的人生处境使得苏轼一下子跌入到了人生的低谷。别说治国安邦的抱负化成了泡影
12、,就连保全自身,养家糊口都很困难。“别来未一年,落尽骄气浮”,“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可见,“乌台诗案”和被贬黄州对苏轼的打击是很大的。苏轼初到黄州时内心是非常孤独抑郁的。在这个时候,他写下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这首词作于元丰三年春,苏轼是托物抒情,抒发他初来黄州时的孤高、凄清、寂寞的情绪。是他贬谪生活中的苦闷、孤独心理的写照。苏轼是在借“缺月挂疏桐”来表达自己生活清冷,借孤鸿状写自己的心境凄凉罢了。上片由鸿见人。一弯弦月犹如悬挂在稀疏的梧桐枝上,用“缺”“疏”
13、为全词定下低沉的基调。漏壶水断滴,古老计时器在暗示,此时夜深人静了:“断”字加重了低沉。以上两句交代了空间和时间,三句点人:广野深夜背景下,“幽人”出场了,但只在月下徘徊,独来独往。“谁见”反诘,有问无答,实乃无人见到,不得知音。一片寂寥萧瑟中,只有离群的孤鸿掠影,若隐若现,见证着幽人的苦闷徬徨。这里的“幽人”与“孤鸿”,紧密联系,自相呼应,用鸿之“孤”反衬幽人之“独”。下片言人见鸿。“惊起却回头”,是孤鸿被幽人惊起,却又频频回顾不忍离去。鲜明的外部动作暗示着不平的内心世界,何以如此?因为久积的怨恨至今无人理解,得不到体察和慰籍。但它孤高自傲,不肯栖息在寒冷的桐枝上,宁愿到沙洲渡过寂寞的寒夜。
14、这里孤鸿的“表演”实为幽人的内心独自:经历了“乌台诗案”的打击,虽郁郁不得志,友人远离,极为孤独,但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格,不屈不挠的斗志,寄概于高傲的孤鸿而表露出来。4(P151)就整首词来看,在视觉上面:缺月,疏桐,幽人独往来,孤鸿;在听觉上:漏断,人初静;触觉上:寒枝,沙洲冷;在心理上:惊起,有恨。苏轼用这样冷冽的词语把自己初到黄州时候的心境表露无疑,由此可见乌台诗案在他心里留心的创伤有多深。月下的那只孤鸿正是作者此时心里感情的寄托我物。末句“寂寞沙洲冷”表面说的是孤鸿所处自然环境的寂寞寒冷,但又何尝不是作者在当时所感受到的社会环境和人生境遇的寂寞寒冷呢?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元丰三年八月)这
15、是写于被贬黄州的第一个中秋前夕的一首词: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词的上片写景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月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明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这一节拍,是一个天涯沦落
16、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宣泄。清风、明月和四年前密州的中秋之夜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作者的心境却截然不同。全词扑面而来的都是萧瑟悲凉的秋意。临风对酒之际,全然没有了当年在超然台上“把酒问青天”的豪气,没有了“千里共婵娟”的轻松与愉悦,却是“把盏凄凉”的伤感,“谁与共孤光”的苦闷与寂寞。词人只好凄然北向把盏,隔了千万里,对亲人遥寄去思念。5(P85-86)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在黄州初期所做的词中,“梦”字是一个频繁被使用的字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7、),“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醉蓬莱?笑劳生一梦)。这些“梦”字正好反映了苏轼初到黄州时抱负与理想落空后的那种抑郁苦闷。(二)出仕与归隐间的两难选择在经历了初到黄州时的那种抑郁苦闷后,苏轼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自己到底要走怎么样的一条道路是苏轼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苏轼从小受良好的儒家教育,他忠君爱国、抱负满怀、谨守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但经历了乌台诗案后,他虽然仍抱有这种思想,但是现实却使他无尽的失望。他面对出仕和归隐这个两难的选择。在他的词中开始
18、吟唱“归去”。在黄州期间,苏轼没有人身的自由,这使他的归隐情节日趋深沉。在谪居黄州四年多的时间里,他的词作中就有31首使用了“归”字。一般的归隐,都是指功成身退,而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所表现出来的归隐情结则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苏轼在到达黄州的第一首词作临江仙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仙道的期望。在菩萨蛮:“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堕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来疏雨零。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中,说得很明白,他之所以“终不羡人间”,是因为“人间日似年”,具体来说,是因为“枕上梦魂惊”,是因为精神不自由,因为动辄得咎。所以他有时候会“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想像着飞升到月亮上,从月亮俯瞰
19、人间:“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念奴娇?中秋)但是,这些向往,仅仅是苏轼痛苦心灵的表现而已。苏轼在这期间很向往陶渊明那样“归园田居”的生活,在哨遍中,苏轼把对陶渊明的向往表达的淋漓尽致:公旧序云: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櫽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
20、知还,本非有意。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上片写陶渊明过着一种悠闲又充满矛盾的田园生活,开头的三句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本意,写自己“为米折腰,为酒弃家”的无奈与愧疚心情。紧接着三句用自问自答。不为米折腰而依然归田,没有人非议,顿觉从前做官错了,今天归隐对了。“露未晞”六句,写归家前后的见闻和感慨。“征夫”指路,童稚“笑语喧”,“旧菊”荒废,“新松
21、暗老”。这里既有欢乐又有凄凉。“但”字反转,说自己身居陋室“闭材扉”,乐于贫贱;看“孤云”、“鸿飞”,知足常乐。因为孤云“出无心”,飞鸿“倦知还”。下片描绘所追求的桃花源式的田园生活,抒发自己弃官归隐的强烈心愿。开头三句,长长地叹息之后,庆幸自己回来了!“我今忘我”,对自己的功名利禄想得开;“忘世”,对官场的尔虞我诈看得透。这就是两个“忘“的本意,而且都应忘得快。与上片中的“觉从前皆非今是”相互对应,形成一种因果关系。“亲戚”三句,突出他对理想田园生活的追求:社会上,“亲戚无浪语”,没有官场的明争暗斗。“琴书中,有真味”,没有仕途的“为米折腰”;自然中,“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22、清明亮澈,沁人心脾,纵观“草木欣荣”与山水同乐,正是他追求“今是”回归生活,从而引发这位归隐“幽人”无限感叹:“我生且行休矣”的老之将至;“委吾心留难计”的人生无定;“神仙知在何处”的世事渺茫;“富贵非吾志”的利禄无求。最后四句表白出路,也点名了主题:“临水登山”、昂首“啸咏”、“壹觞自醉”、听“天”由“命”、“乘流”前进。6(P685-689)全词总共二百余字,内容复杂,充满了矛盾。既有儒家富贵如浮云的藐视思想,又有道家“忘我”、忘世“的避世思想。既有不满黑暗现实,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硬骨气概,又有归隐田园、远离尘世、逃避现实的无奈思想;既有积极的进取思想,又有消极的颓废情感。苏轼的出仕情结与归
23、隐情感在这首哨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苏轼也有买田归隐的的想法,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就是去“相田”途中遇雨而作,后来苏轼在词中又说:“阳羡姑苏已买田。”(浣溪沙?送叶淳老)苏轼以买田寻求归宿,既是流放时期生活的需要,也是他长期企慕渊明、渴望归隐的必然。他在黄州躬耕东坡,既“治东坡”,又“筑雪堂于上”,在开垦东坡的田地中,感受到陶渊明式的喜悦。从表面上看,这像是真正的隐士,其实,苏轼从来没有真正地想做一个隐士。对“归去”的反复吟唱,只是他对陶渊明代表的士人出世精神的积淀与发展而已。他在精神上积淀了陶渊明的出世精神和士人品格,又融汇了自己的人生观念和时代精神,形成一种新的士人品格及新的
24、人生认识,其中含有“人生如梦”的时代悲哀与人生悲哀。苏轼词中反复出现的归隐情结反映了他对归隐的渴望。但是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是他通过词作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7(P262-263)(三)超脱后的豁达与洒脱苏轼最终没有真正的归隐,在对自己的人生思考后他变的豁达起来。虽然因乌台诗案被贬的愁绪仍在心头不能抹去,但谪居后期的苏轼在生活中以不是初到黄州时的那种抑郁苦闷。他选择坦然的面对生活。苏轼虽然仕途坎坷,历经患难
25、,贬所黄州亦为荒僻之地,苦闷凄悲的心情不难理解,但其并没有消沉颓废,失魂落魄,却能够通变达观,热爱生活,甘苦自适。他曾以诗自勉,“世事徐观真梦寐,人生不信长坎坷”、“君言失意能几时,月啖虾蟆行复皎”元丰五年正月苏轼写下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此词情理交融,奔放舒卷,尽情地展示了词人在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26、词人以议论发端,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幸对清风皓月”一句,以解脱的心情即景抒怀:造物者无尽藏的清风皓月、无际的苔茵、高张的云幕,这个浩大无穷的现象世界使词人的心量变得无限之大。那令人鄙夷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狭小世界在眼前消失了,词人忘怀了世俗一切烦恼,再也无意向外驰求满足,而愿与造化同乐,最后在“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的高唱中,情绪变得豁达开朗,超脱功利世界的闲静之情终于成为其人生的至乐之情,在新的精神平衡中洋溢着超乎俗世的圣洁理想,词人那飘逸旷达的风采跃然纸上。5(P87-88)迫于生计,苏轼亲自加入田间劳作。在黄州躬耕的苏轼,在田间干活时,将其配上
27、民歌的曲调,教农人唱,有时还用竹杖敲牛角打拍子,他虽深感垦荒之苦,但也体会到劳动最快乐,体会到粗茶淡饭有益健康。例如:元丰五年二月所作的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这样写道: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初春时节,苏轼居于雪堂,感到东坡之景宛如陶渊明当日斜川之游,因而作了此词,以念渊明,抒胸臆,表志向。陶渊明和苏轼在仕途中同样尝遍酸甜苦辣,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愿降格随波逐流,“却躬耕”便是他们“了了”之后的选择。渊明是自愿的,苏轼却为环境所迫。此时他已把自己
28、变成了一个地道的田间老农,亲身参加体力劳动,但紧接着,夜来一场春夜喜雨,东坡上洁净无尘,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一派和平繁荣的景象。一个“足”字,透出了作者平和满意的心境,苏轼毕竟是个旷达乐观之人。不以为苦,反倒以春雨降临,雨洗东坡而欣喜,为自己能拥有这份宁静平和的生活而欣慰。他说:“某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其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足岁也。”6(P680-685)怡然自乐之情溢于其中。下片一系列意向既有对陶渊明的追慕之情,又有自比之意。表现了词人对陶渊明的喜爱,对历经坎坷后平和生活的热爱。被贬黄州,没有官俸,只好开荒于团练营以户口的苏轼,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自得
29、其乐,取雅号“东坡居士”,他饱尝艰辛,却能够以浩然之气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参透人生祸福。元丰五年三月,东坡到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买田,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独东坡杖篱徐步,心定气闲,并引以为乐,写下了定风波一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虽然是因一次道中遇雨的偶发小事而作,但却表现了一种人生大难不死的轻松,一种高居于现实苦难之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傲人生的乐观豪放,这正是苏轼后半身应世态度的写照。政治失意,身处逆境,苏轼依然保持着旷达的心胸,傲岸的心性。无论
30、政敌们如何诬陷、打击、迫害,他照样舒畅地说笑吟唱,我行我素地漫步自己的人生,对困境安之若素,从容面对,淡然处之。词中突出表现了一种摆脱痛苦,化解悲愁,对抗挫折,迎战命运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词人对那些给自己罗织罪名的小人们以蔑视。“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此地举重若轻,大无大有,这也正是苏轼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如此一来,使用比兴象征手法,也就是本篇的最突出的特色了。这种比兴象征又非刻意为之,完全是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所谓“风雨”“萧瑟”“料峭”“微冷”,所谓“竹杖芒鞋”,“春雨”“斜照”既是眼前实景,同时又都具有深层的象征意义。它们都是
31、词人人生经历与体验的一种“物化”。10(P172-173)既真实地记录了一次遇雨过程,又进行了一次人生体验的哲学思考。寥寥几笔,我们便分明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过程与场面:一群人突然遇雨,别人都张皇失措,而苏轼却依然闲庭信步,甚至更加高吟长啸,迎着春风斜阳。元丰五年七月,苏轼与朋友一起泛舟游赤壁,创作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赤壁三绝唱”。其中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将豪放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32、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词从宏大的时空环境中展开,气象阔大,笔力飞动,雄浑豪放,气势磅礴。面对奔腾不息的长江水,词人心潮澎湃:遥想当年,风流儒雅,雄姿英发的周瑜在这里谈笑间歼灭了强大的敌军,何等地风神潇洒,何等地豪气冲天!词人自己也欣然神往,想要像他一样开创一番事业,可是壮志难酬,只落得“早生华发”。11( 249-251P)但词人并没有沉湎于此,而是超脱地看待这一切,人生如梦,世事无常,又何必在意一时的荣辱得失,是非成败?在同一时期创作的赤壁赋中苏轼运用了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政治失意和人生无常的苦闷,从而清解了内心的痛苦,他依然是最洒脱的。三、结语在苏轼黄州的词作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苏轼在黄周
33、期间思想的复杂性,虽然谪居黄州期间坎坷困窘、孤独凄凉,但是他最终还是摆脱了这种情形。他不仅从谪居的苦恼中解脱了出来,而且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必把过去一直放在心上,过去的一切犹如一场春梦,了无痕迹。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亲自躬耕东坡,自食其力,问心无愧。在黄州期间,苏轼那种关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那种经历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的精神,和人性逍遥,随缘自适的创作个性形成了。在黄周期间虽然是苏轼政治上的失意期,却是他文学创作上的成熟于丰收期。在黄州苏轼的思想以及感情经历了一个坎坷的寻求与探索过程,但最后苏轼依然是最超脱的,从而使他“东坡居士”的名号流芳于后世。参考文献1吕慧娟刘波卢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
34、家评传(第三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2王水照.苏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曾枣庄.苏轼图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4兰世雄.婉约词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5勾承益.宋词感悟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6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苏轼词新释缉评(中)M.北京:中国书店,2007.7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8刘方成李瑜增.唐宋词四百首注释赏析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9程郁缀.历代词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致谢经过多半年的忙碌,毕业论文的写作已经接近尾声,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李胜教授的耐心的指导。他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我很多感触。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李教授多次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在此谨向李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很多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文学与新闻学院和我的母校-长江师范学院四年来对我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