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含“狗”的习语解析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3468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含“狗”的习语解析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从含“狗”的习语解析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从含“狗”的习语解析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从含“狗”的习语解析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从含“狗”的习语解析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含“狗”的习语解析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含“狗”的习语解析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文成绩学年论文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题 目:Western Culture from Dog Idioms 从含“狗”的习语解析中西文化差异 姓 名 学 号 0907401013 专业年级 09级英语(师范) 指导教师 2011年 06 月 11 日目 录Abstract1Key words1摘 要1关键词1引言2I 中西文化中的“狗”31.1 中方文化中的“狗”31.1.1 中方文化中“狗”的历史31.1.2 中方文化中含“狗”的习语的几种意义31.2 西方文化中的“狗”31.2.1 西方文化中的“狗”的历史31.2.2 西方文化中含“狗”的习语的几种意

2、义4II “狗”在中西对比分析5 结论6参考文献:7Acknowledgements8Th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Dog IdiomsAbstractDog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since a long time ago. And differences in backgrounds between wester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lead to the variation of its meanings as well as it

3、s significance. Idiom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dog idioms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each culture has its unique understanding and attitude towards these idioms.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dog idiom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considering dog

4、s status in the history and nowadays , the thesis is aimed to analyze the culture diversity , and make the conclusion that in Chinese culture, the significance of dogs overweights its character of being an animal while in west culture dogs have more human nature.Key wordsDog;idiom;culture difference

5、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从含“狗”的习语解析中西文化差异摘 要 狗作为人类的好朋友,从古至今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狗的意义与重要性也有不同。习语,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中西文化中都有很多关于狗的习语。而在这些丰富多彩的习语中,中西文化对于狗的理解和态度又是截然不用的。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中含有“狗”的习语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中西文化中狗的迥异历史与现今地位,解析中西文化的差异。本文认为:狗在中方的意义更倾向于其动物属性,而在西方文化中,狗更多的被赋予了人性化的色彩和概念。关键词 狗,习语,中西文化差异 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组

6、成部分, 而不同民族文化又各不相同。这种文化差异也必然会反映到语言运用的各个方面。习语是语言中最质朴, 最令人心动的一部分, 它是人们在劳动实践经验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 因而它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李英,2003:101)。习语包括比喻性词组(metaphorical phrase)、俚语(slang)、俗语(colloquialism)、谚语(proverb),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是语言中的某些部分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喻意深刻的短语或短句(胡文仲,平洪,张国扬,2001)。习语是语言的民族

7、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习语一般都运用恰当的比喻, 并能引起联想, 但这种联想是由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生活经验决定的。无论是英语习语还是汉语习语都是源于日常工作、社会生活以及生产实践, 是人民大众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与人和人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 习语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习语好比一面镜子, 能清晰地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李英,2003:94)。民族心理状态支配着风俗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英汉两民族形成和发展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状况, 从而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心理状态。许多习语来自民俗, 他们构成了习语丰

8、富的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易剑桥,2006:162)。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在其习语中,意象的内涵沉淀出了不同的意义。受客观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影响的影响,从原始社会开始,各种动物便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正是由于这种地理条件的先天因素差异,导致了从最初开始动物们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归属。随着历史的逐渐发展,中西方社会制度、社会观念的不同,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动物习语是语言中的独特修辞手段,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西文化中有很多与动物相关的习语、典故等,由于人类在思维方式、生活经历、思想认识等方面存在一些共性,因此英汉动物习语也有相似处。但由于生存环境、

9、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动物习语负载着不同的意义,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带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姜萍,2012:107)。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狗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频繁的以宠物狗的身份出现于公众视野之中。反观西方国家,爱狗之心更甚,狗俨然成了人们家庭中的一份子。虽然中西方对狗的态度逐渐趋向一致,但从古至今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王宗云,王云姣,2007)。在西方,狗的角色由劳动者到宠物、家庭的一份子,地位慢慢提升;而中国古代,狗在大多数情况下便赋予了贬义的印象,从出自三国诸葛孔明之口的“虎落平阳被犬欺”,到近代鲁迅笔下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狗都是低贱

10、的代名词。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习惯养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或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 有时甚至会引起误解, 习语恰恰是反映这种文化差异的非常精练的方式之一。(陆艳,董剑桥,2010:7)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背景,它们各自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民族风情,从而引发的狗文化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对狗文化进行历史,习语谚语和中西方人对狗的重视程度的比较中折射出了中西方人的思维传统及生活方式的不同(王宗云,王云姣,2007)。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狗习语的对比, 并且对英汉狗习语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11、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英汉狗的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陆艳,董剑桥,2010:7)I 中西文化中的“狗” 狗在中西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地位也不同。在对中西方文化对比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狗在中西方文化中的相关信息做了解,通过这种了解看到其差异,导致差异的原因,从而从大范围的角度看到文化间的差异。1.1 中方文化中的“狗”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浩浩历史长河也记载了狗的历史演变。在各个时期人们的社会,自然条件,等等,都对狗在中国的地位起到了影响或是决定性的因素。1.1.1 中方文化中“狗”的历史 在中国,狗与人类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据

12、史料记载,周代就专门设有“犬人”一职,是专门掌管一切与狗有关的官(邱胜,闫为民,2006)。而狗在其他方面也会有神奇的作用。如: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后来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称之为“刍狗”。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祭祀前,人们都非常重视刍狗,碰都不敢随便碰,但在祭祀完之后则弃之如弊屣,可见人们真正重视和尊重的是祭祀本身,而不是这只刍狗。可见,在中国古代,狗就已经处于不被他人重视的地位。1.1.2 中方文化中含“狗”的习语的几种意义虽然在汉语中,有“猫来穷,狗来富”一说,人们用狗来预示财富,这一点在广东人

13、中尤为明显。广东人认为狗“汪汪汪”的叫意味“旺旺旺”,表示财富的到来。但狗在汉语中一直是一种卑微的动物,这源于中国的农耕文化,人们对狗的需求较低,而且从心理上一般厌恶狗、鄙视狗,常用狗来形容坏人坏事,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诸如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狗咬狗、狗急跳墙、狗腿子、狗改不了吃屎等等(傅雪芹,2008:75)。在中国古代,不育的妇女都会供奉“张仙”来祈子,称之为“张仙送子”。而画中的张仙左手张弓,右手执弹,作仰面直射状,右上角还常画有一只天狗,这张仙正是在射“天狗”,天狗使妇女不育,且食月所以人们敲声大作,吓得天狗把月亮吐出来(邱胜,闫为民,2006)。人们憎恶

14、天狗,也就表明古代的狗在人们心中大多数是不好的象征。人们觉得通过对狗的惩罚可以寻得希望和寄托。在汉语中,狗不仅仅有品质恶劣的象征,也有低俗,无能的含义。我们常说,属狗的-欺软怕硬;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没有骨气。这些俗语赋予狗一些人的品质,使得狗成为了没有气节,软弱无能的象征(王晓娜,2001:66)。而形容一个人品质十分恶劣,丧失人性的时候,我们则称之为狗彘不若(邱胜,闫为民,2006:596)。而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一句来得更为有趣。说是人们饲养的六畜,马、牛、羊、鸡、狗,猪,狗因为吃屎而嘴臭,臭嘴就是出不了好味,更别说是吐出什么好东西来(马金江,2004:376)。我们平时摔跤,若是摔得正

15、面趴在地上,也会戏称是“绊了个狗吃屎”。同时在汉语里,我们也用狗来表示失意。有名的便是杜甫感慨王季友的怀才不遇,杜甫诗曰“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因此我们有白云苍狗一词来比喻人生世事的变化无常(邱胜,闫为民,2006:587)。另一方面,这个失意也体现在人在势力场上的陡然处于劣势的情况。我们常说,打落水狗,字面意义是打被赶落在河里的恶狗,比喻对实施尚未投降的敌人穷追不放,彻底打击(邱胜,闫为民,2006:588)。这敌人,便是落水狗,必须趁着它们落水,狠狠地来一棒。1.2 西方文化中的“狗” 西方的文化相对于中国的文化要短,但是西方社会发展迅速,这也就

16、意味着,其社会中各成员地位的转变也是迅速的。我们都知道西方是更开放,提倡自由的社会。西方比中国更尊重动物,因而,狗的地位也有了飞速的提升。1.2.1 西方文化中的“狗”的历史在西方国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狗的作用与人们对他的有用性感受程度或与其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念相关。(陈琳莉,2008)。在欧洲的文化中,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人们最早是以渔猎畜牧为主,主要食用牛和羊,狗则是人们劳动生产中重要的工具。随着西方历史的不断前进,狗的劳动力角色慢慢的消退,但是它仍然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王宗云,王云姣,2007)。与中国的狗不同的是,西方的狗渐渐地成为了人们的宠物,受到人们的宠爱和呵

17、护。这种爱狗的社会心态也使得dog朝着褒义发展。现在,人们更是将狗视为家庭成员的一位,将狗视为自己的子女。很多家庭中,夫妻可能没有孩子,但是有狗。在西方,亲情观念没有中国这么浓厚,很多子女很少赡养老人,甚至很少与老人见面。所以,老人是很孤独的,大多数的老人便会养着一只狗,每天照顾狗,带着狗去散步,日子才觉得充实。狗的地位更是提升了许多。1.2.2 西方文化中含“狗”的习语的几种意义简单的回忆,在英语里,我们有Love me, love my dog,通俗地讲,就是爱屋及乌(郑鸿雨,2007)。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则颇有中文中好马配好鞍的意味。有时我们安

18、慰别人时还可以说Every dog has his day, and every man his hour(祝宝珠,2006:71)。而表示某人穿的很讲究时,我们则说dressed like a dogs dinner(郑鸿雨,2007)。在英语习语中, 狗经常被用来比喻人的生活, 大部分没有坏的意义。1. have a good nose for ( 有个好鼻子用来)狗的嗅觉最灵敏, 因此, 英语用有个狗鼻子喻指侦察力强。2. die a dogs death( 像狗那样死去)喻指人潦倒而死。3. die dog for somebody( 为某人像狗那样死去)这条习语比喻尽犬马之劳; 甘为

19、知己者死; 为人效忠。4. put on the dog( 摆出狗架子)这条习语比喻摆架子; 耍派头; 妄自尊大。(李英,2003:95)狗在西方民族传统观念是人之挚友(mans best friend) ,在英语口语中,以狗指人十分普遍。例如之前所说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His bark is worse than his bite(口恶心善);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等等。(易剑桥,2006:162)高清凌(2011:213)在自己的观点中表示:If we translate the dog into“狗”, it

20、could make understanding. For example, “Every day has its day ”, literally means“每条狗都有得意的日子”, but the dog is not “狗”any more, it is not also the bad meaning, it is the common usage, so it should translated “人人皆有得意时”. It is incredible for Chinese to put the person and dogs on the same level. In China

21、, dogs were used for anti-burgers or watch dogs, or even eaten as dishes. But westerners always using them for watching door or hunting, and taking them as an unalienable members of the family and they are not the watching dogs any more, but they accompanied themselves and become the honest friends

22、of the people. 当然,在英语中,并不是所有的“狗”都是表示褒义的,如:dog eat dog,中文直译便是狗咬狗,意为人吃人的残酷局面;又如:“Go to the dogs” is an idiom meaning to be ruined. The expression can be used either of institutions, etc. When used of people, the ruination is often of a moral nature and is usually self-induced. As an idiom it is used m

23、ainly in informal contexts. Its origins lie in the fact that dogs we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inferior creatures. (马丽杰,2006:40)。但是,西方文化中“狗”的贬义含义多来自于外来文化。如,The dog returns to his vomit就表示狗改不了吃屎,引申为不好的品质,便是出自圣经;又如,dog in the manager(占着茅坑不拉屎)便是出自于伊索寓言。II “狗”在中西对比分析 西方有很多关于动物的保护法和组织。历史上也有人认为,圣经中记载,上

24、帝在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之后,让他们统领地球上的生物,所以,动物生来就是被人类说支配的。这一点,笔者觉得,在西方就只是少数人的见解,而在中国倒是挺适合的。毕竟现在西方的家庭中越来越将宠物当成一份子。2.1 弗朗西恩关于动物与人的差别 弗朗西恩(2005)在其著作动物与权力导论:孩子与狗之间总结了人们认为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有以下几点:动物没有推理能力,对着自己的能力不假思索。动物没有综合性概念或总体概念。动物也许会有诸如疼痛的感觉,却没有自我意识。动物没有信念。动物没有语言,不能交流。动物没有感情。动物不能改变环境,不能像人一样制造东西。动物不是道德行为者,不能作出或回应道德主张,没有正义感。动

25、物没有能力订立协议或契约,而由于道德属于社会契约的范畴,因此动物不可能成为道德共同体的成员(弗朗西恩,2005:204,205)。这里,笔者简单的概括为:推理、意识、信念、语言、情感,改变与创造,道德。笔者认为,中西文化中,狗的地位不同,可以通过以上几点解释。区域类型中西推理意识信念语言情感改变与创造道德(,分别表示有,无)2.2 笔者分析笔者看来,中西方都认为狗有推理的能力。中国2.11,2.17特大毒品案都是在警犬的协助下完成。虽然这是后天的一种训练,但狗掌握了这个本领,我们也就该说它具备了这个能力。而关于意识,在发展心理学看来,动物是没有意识的。语言方面,中西方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狗能

26、听得懂人话。在生活中,我们总会为狗取个名字,时间长了之后,只要叫它的名字,狗便会乖乖的过来。但是,狗听的懂人话,不代表狗自己有语言。在语言这方面,中西方的差别还表现为,中国人觉得狗听得懂我们发号的命令,我们叫它走、回来、停止叫,这些都是命令。但是我们和狗却无法用言语交流感情,即使我们抱着狗说上几个小时,它也无法感受到我们的心情。但是西方却不同,西方人认为,狗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很多老年人或是内向的人都喜欢将心事讲给狗听,觉得和狗有情感的交流,从而得到慰藉。这一点,对于狗的地位至关重要。中国人将狗当成低贱的畜生,所以肆意的命令谩骂,狗的地位也就随之降低了。而西方却将狗当成朋友,与自己平等的一份

27、子,狗的地位随之提升。而对于改变环境,创造工具,这一点是人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一方面。而提升到道德方面,可以结合前文的语言分析。狗在中国,处于六畜之中,是畜生,不管是古代的祭祀,还是现在养狗,我们仍然视狗为动物,不可与人相提并论,不存在有无道德可言。而西方已经将狗提升到了人的位置,狗享受着宠爱,甚至有的老人死后将遗产留给自己的爱犬,所以在他们心中,狗与人的地位是平等的,自然也就存在道德的概念。结语不同的民族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会形成自身独有的风俗习惯,成为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准则。受风俗习惯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对同一动物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感情,赋予它不同的寓意。在西方

28、风俗习惯中狗是人类的朋友,因此与狗相关的习语都带有褒义,人们都赞誉它、美化它。而在中国风俗习惯中狗是看家狗,看门狗需要忠心,狗被赋予了奴性,因此与狗相关的大都带有贬义。(姜萍,2012:108)综合上面所讲,从关于“狗”的习语中所透析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首先在历史文化角度来讲,狗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最大的作用一直都是看家护院和作为食物;而在西方历史中,狗从起初的劳动工具到人类的宠物,西方人给与狗更多的是人文的利用。这也许和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明所带来的利与弊,也并不是仅仅体现在这一点上面。然后从“狗”的习语来看中西方对狗的态度,在中国的大

29、部分神话故事或民间习语中,“狗”所蕴含的都是一些贬义色彩的含义;而在西方一些俚语或口语中,dog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褒义的色彩,或者是人性化的比拟,似乎西方人早已把狗这一角色内化了。这也是和中西方的文化背景相关的,就拿赡养老人的问题来讲,中国的文化里更倾向合家团圆,而在英美文化中,更多的是向往独立。于是“狗”这一家庭角色的存在便为西方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反之,西方人对狗的态度,则会更加倾向人性化。最后结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粗略的结论:狗在中方的意义更倾向于其动物属性,而在西方文化中,狗更多的被赋予了人性化的色彩和概念。如今, 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增多, 文化的日益融合,

30、狗文化的发展也会不同于以往, 至于其将来的发展态势还需静观其变, 在此仅从“狗”的习语的不同含义反映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方之不同。参考文献1 G.L Francione(著). 张守东, 刘耳(译). 动物与权力导论:孩子与狗之间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2 高清凌. A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Idioms Composed of Animal Words J. Overseas English. 2011(6)3 马丽杰. Culture Study Compiling Dictionaries of English Idioms

31、D. 厦门:厦门大学, 20064 陈琳莉. 英语谚语的民族性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2)5 傅雪芹. 从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21)6 胡文仲, 平洪, 张国扬.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7 姜萍. 对比动物习语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J. 北方文学. 2012(1)8 李英. 从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6)9 陆艳, 董剑桥. 谈英汉动物习语中的文化差异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7)10 马金江. 熟语溯源M. 北京

32、:中国民航出版社, 2004 11 邱胜, 闫为民. 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612 王晓娜. 歇后语和汉文化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13 王崇云, 王文姣. 中西方狗文化对比J. “双语学习”学术探讨. 2007(12)14 郑鸿雨. 谈猫说狗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04)15 祝宝珠. 经典英语谚语赏析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16 袁彩虹. 英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J.外语教学. 1999(81)17 易剑桥. 从习语的学习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J. 科技经济市场. 2006(6).Acknowledgments

33、My sincere gratitude should first and foremost go to my supervisor, Mrs.Dai , who gave me a lot of help and advic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ompleting this thesis. From the choosing of the topic , the outline of this thesis, to the completion, Mrs Dai was always patient and inspired me a lot. I learne

34、d a lot from her. I really appreciate all her instructions.Then I want to give my appreciation to my dear friend Mr. Zeng. He was always there whenever I felt upset. And he made some valuable suggestions on my thesis and helped me revise my thesis again and again. Meanwhile I want to thank my classmates, by discussing with them, I learned a lo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