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3568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关于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关于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关于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关于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家庭为例黎凡摘 要小学生旅游出行偏好影响着整个家庭的出游决策,当前小学生旅游市场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细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小学生旅游的具体偏好,及其偏好对决策产生的不同影响做出了详细研究。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到东、西方多方学者的多种学说。并且发现国内关于“孩子对家庭旅游决策影响”的研究较少,尤其是专门针对“小学生”这个群体的研究成果更为鲜见。本文以北京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搜集一手资料。调查涉及北京3所小学,发放问卷共计75份,回收得到有效问卷共计6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论文使用了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对问卷数

2、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学生的旅游偏好主要为:注重景点、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向往教科书上提到的景点、同学好友去过的景点,喜欢购买新奇纪念品,但偏好对家庭出游决策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论文就本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小学生家庭旅游市场的开发建议,最终对“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影响”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论述。关键词:小学生旅游 旅游偏好 家庭旅游决策 AbstractPupils travel preferences affect the whole family of travel decision-making, currently, pupils tourism market has become

3、an important tourism market segmentation part. In this thesis, the specific pupils travel preferences, as well as preference differential impact on the decisions made in detail. Through access to a lot of literature, understand that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scholars of a variety of multi-party doctri

4、ne. We found that over the child impact on the family travel decision-making study less, especially specific pupils research in this population is more rare. This paper selected families having child in Beijing,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llect first-hand information. Beijing three primary scho

5、ols involved in the investigation, a total of 75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by a total of 69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questionnaire response rate was 92%. Paper using Excel software and Spss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questionnaire data showed tha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ravel preferences mainly:

6、focus on attractions, tourist participation, desire the attractions which textbooks were mentioned, students friends visited attractions, like the buy novelty souvenirs, but the family travel preferences influence decision-making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r the propos

7、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recommended the family travel market, the end of the primary impact on the family travel decision-making, the formation of a mor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discussion.Key words: Pupils travel Tourism preferences Family tourism decisio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言.11文献回顾.21.1国外儿童家庭旅

8、游决策研究综述.21.2国内儿童家庭旅游决策研究综述.32研究方法和数据样本.43研究分析.63.1小学生出游现状(出游时间、频率问题).63.1.1当前出游时间的安排.63.1.2当前出游时间的长度63.2小学生出游时的独特偏好.63.2.1关于旅游地的偏好63.2.2关于旅游项目偏好73.2.3关于其他偏好73.3在出游时,小学生偏好对家长决策的不同影响83.3.1非影响“家庭出游决策”的偏好.83.3.1.1关于与同学好友共同出游的偏好.93.3.1.2 关于旅游项目选择的偏好.93.3.2影响“家庭出游决策”的偏好103.3.2.1 关于小学生对出游时间安排的偏好.103.3.2.2

9、关于小学生对食宿的偏好.113.3.2.3关于小学生对教科书的偏好.113.3.2.4 关于小学生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偏好.124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启示134.1小学生出游偏好总结.134.2偏好对“家庭出游决策”的影响程度134.3相关建议.13结论.15参考文献.17附 录.18致 谢.20引 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家庭旅游已经成为了旅游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参与旅游的人数也在与日俱增。这反映出儿童们对知识探索的渴求已经不仅仅限于课本,更乐于向社会学习,而家长们也不再把孩子们出去旅游看作是单纯的玩乐、浪费时间金钱的行为。相反,很多家长已经把带孩子出游作为一种

10、沟通的方式、让孩子们获取更多知识的渠道,旅游成为了培养、教育孩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家长把 “与孩子外出旅游”作为节假日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儿童旅游市场表现出了活力强、发展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儿童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这在其中,小学生又以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和偏好影响着家庭旅游决策。与其他年龄的儿童群体相比,小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旅游偏好特点,对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看法,并对家庭的多种决策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自从1999年国家为中小学生制定的“减负”政策出台以后,小学生们有了比较充裕的闲暇时间。此外,小学生面临的考试升学压力相对而言比较小,所以一时间掀起了小学生的旅游热潮。在节假

11、日的时候,很多景区都能看到小学生们活泼的身影。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国共有小学30.09万所,小学生在校生有10331.51万人。1由此看来,小学生旅游市场有着非常大的开发潜力。为了更好的开发小学生旅游市场,推动相关旅游产品的研发,本文展开了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影响的研究,找出影响小学生出游的因素、小学生的旅游偏好,以及家长在制定家庭旅游决策的时候,将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孩子特殊需求的影响。进而归纳当前小学生家庭旅游的特点和需求。以期为以后更好的研究家庭旅游做一个补充,为其他学者日后研究提供参考。1 文献回顾1.1国外儿童家庭旅游决策研究综述家庭决策

12、不同于个人决策,并且更加复杂,它是家庭成员意见交流与碰撞的过程。在家庭旅游决策制定中,家庭成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扮演的角色随着决策阶段以及单项决策内容的变化而不同。虽然丈夫和妻子是家庭中的主要决策者,但是也不能忽略孩子的作用。随着孩子在决策中作用的增强,对孩子的角色和作用的研究也上升到了一个高度2。以往在旅游研究中孩子往往被作为被动的角色来看待,认为孩子提出要求,而父母为其计划,特别是在出境度假游中,孩子服从父母的选择。其实孩子不仅简单地接受父母的选择,还对父母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他们有自己的偏好,是决策制定中潜在的力量之源,特别是在度假中一些高频率的、花费较少的单项决策中,孩子是直接影响者

13、。34这一点在双收入家庭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双收入家庭的父母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并且往往感觉“很忙,对孩子感到愧疚,对孩子的要求更温和”。5此外,孩子还通过生理上以及偏好上的限制影响家庭旅游决策和行为。以Ryan 和Seaton and Tagg 为代表的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孩子是家庭出游的催化剂,父母非常看重孩子的满意度,孩子不愿意去的地方容易被排除在备选目的地之外。67 Filiatrault and Ritchie则在另一角度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孩子影响夫妻间的角色分配,在有孩子的家庭由于妻子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多由丈夫主导决策,在没孩子的家庭多为夫妻共同决策。但是当孩子参与到家

14、庭旅游活动中的时候,更多的则是母亲主导决策:Howard and Madrigal 曾经发现,在涉及孩子的娱乐服务活动中,母亲主导信息收集和最终决策的制定。8孩子在决策中扮演的角色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他们直接与父母协商以参与决策项目,另一方面是他们通过自身需要照顾以及固定的生活习惯而对父母产生影响进而达到对决策的影响。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往往通过与父母协商而影响决策;年龄小的、没有协商能力的孩子则通过诸如对饮食时间的固定要求等来影响父母的时间安排。虽然孩子拥有提供建议的能力,最终决定权仍在父母手中。9所以,不同年龄阶段中孩子对于家庭旅游决策影响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在Howard a

15、nd Madriga 的研究中,将孩子的划分为三组:4 - 5 岁、6 - 10 岁以11 - 14 岁,结果发现随着年龄段的提升,对决策的影响变大。101.2国内儿童家庭旅游决策研究综述随着旅游的发展,在我国家庭旅游也随之兴盛起来,并且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家庭旅游并不仅仅局限于周末父母带孩子去公园那种传统形式上的出游,而是各个家庭为了寻求可以把家庭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共同探索和体验新鲜而有趣的事物的旅游类型,这种旅游类型更注重整个家庭“精神”的塑造即家人感情的培养和对孩子的积极影响。11我国学者杨学艳、金海龙研究发现不同家庭结构中,家庭结构越复杂,孩子要求出游的比例越高。12

16、魏小安认为很多家长会把自己的休假时间安排在暑假,目的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旅游需要,家庭旅游是暑假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3王红兰认为孩子年龄是影响交通工具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长重视对子女进行教育旅游,因为教育旅游产品体现我国传统教育的特色,有利于促进孩子的素质教育。14张彩虹和张红研究发现,不同孩子年龄段的家庭对于出游时的出游期望存在显著差异。16到18岁的孩子家庭在出游期望方面的要求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家庭,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压力过大不会期望外出旅游,另外他们已接近成年,也不期望目的地的特殊照顾;另外不同孩子年龄段的家庭在出游距离和时间长短上也存在显著差异。3岁及以下孩子年龄段与6

17、到12岁孩子年龄段在这方面差异最为显著, 3岁及以下孩子年龄段更倾向于距离和时间都较短的家庭旅游,而6到12岁孩子年龄段的家庭旅游对时间和距离的要求最小,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任务不是太重,又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并且对知识的需求和好奇心最为旺盛。15我国学者罗少燕,武邦涛(2007)根据孩子年龄划分家庭旅游,总结了孩子在婴幼儿(05岁)、儿童(5一l0岁)、少年(1218岁)阶段中家庭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方式选择上的差异,并提出了几种适合家庭旅游的旅游产品。16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发现,关于“孩子对家庭旅游决策影响”这个方面而言,外国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而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尤

18、其是将孩子的年龄细分后再进行分析的研究成果更为鲜见。因此借毕业论文之机,深入研究,分析小学生的旅游偏好,及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程度。为日后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2 研究方法和数据样本为了深入研究小学生旅游偏好对家庭决策影响程度,本文主要采取了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本文结合当前小学生的旅游状况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小学生对旅游时间、旅游目的地及交通工具的偏好问题,主要采用的单向选择题的形式。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家长对于旅游的态度和小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进行了分开设题,这样使得受访者填写问卷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这两个部分本文采用的题型是态度量表,用于准确的了解受访者对于不同问题的态度。态

19、度量表为“五点量表”:1代表“非常不同意”、2代表“不同意”、3代表“一般”、4代表“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分数越高代表同意程度越高。问卷最后设有个人信息部分,用来了解受访者家庭的基本信息。问卷涉及调查问题18道,个人信息6道,共计24道问题。本文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参考其它相关文献和问卷的设计方法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拟定问卷的初稿;而后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与老师深入讨论,设计出更简明清晰的问卷,并且对问题的一部分用词进行了修改,使得问卷尽量言简意赅,最终确定问卷。运用Spss和Excel工具对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进一步分析小学生

20、的旅游偏好,以及其家庭旅游决策所受到的影响。本次研究以北京小学生家庭为调查样本,主要对北京育英小学、翠微路小学和五一小学这3所小学的学生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时间主要为2010年3月1日至3月12日,一共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69份,回收率为92%。本次问卷发放中,受访者的男女比例差异较小,男性家长为52.18%,女性家长为47.82%,于此同时,小学生的性别差异更小(男生为50.72%,女生为49.28%)。有小学生家庭的家长年龄多集中在35到44岁之间,占总人数的75.36%,25到34岁的家长占比例15.94%,45到64岁占比例为8.70%。此次被访者中没有65岁以上的家长

21、。在文化程度方面,将近80%的家长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可见当前小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较高。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白领为他们的主要职业,分别是20.29%、18.84%、17.39%。此外政府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也较高,为13.04%,家庭主妇与军人各占总数的8.7%,最少的是商贸人员/服务员/推销员,为5.80%,此外还有7.24%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职业,此次没有小学生的家长为退休职工。关于收入方面,人均月收入分布最多的为3001至5000元,占总比例的28.99%,可见当前小学生家长收入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占比例第二大的收入阶段是9001元以上,为24.64%,仅次于上个收入段,当前高收入学生家

22、长的人数也非常多。第三高的收入段为5001至7000,为17.39%,收入在0至3000元和7001至9000元的受访者都为14.49%。通过收入分布可以了解到,目前小学生家庭的收入情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2010年小学生家长受访者调查样本的人口学特征(单位%)特征特征值样本总体特征特征值样本总体儿童性别男50.72职业政府工作人员13.04女49.28专业技术人员(医生、教师)18.84家长性别男52.18职员(白领)17.39女47.82工人0.00年龄(岁)25-3415.94管理者20.2935-4475.36商贸人员/服务员/推销员5.8045-648.70退休人员0.0065岁

23、及以上0.00家庭主妇8.70文化程度大学专科及以下20.29军人8.70大学本科及以上79.71其他7.24月收入(元/人、月)0-300014.493001-500028.995001-700017.397001-900014.499001以上24.643 研究分析在探索性研究中,信度只要达到0.7就可以接受,在旅游调查测量实践中,系数只要在0.6,即可宣称该测量工作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17本次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662,因此表示此次测量工作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发现,此次调查的小学生的都非常喜欢旅游。在调查的69名受访者中,有50名选择了非常喜欢旅游,19名选择了喜欢旅

24、游,可见旅游在小学生的休闲生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3.1小学生出游现状(出游时间、频率问题)3.1.1当前出游时间的安排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在2008至2009年这两年中,小学生平均在寒暑假出游2.056次、在法定节假日出游1.78次、周末出游为1.67次,而在家长带薪假期出游的几乎为零。由此可见小学生的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在法定节假日与周末也都有出游,时间分布比较平均。3.1.2当前出游时间的长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发现,小学生所能接受的出游时间长短不一,平均时长为5天左右。有21.73%的小学生所能接受的时长为1至3天,69.57%的小学生所能接受的时间长度为4至7天,8.70

25、%的小学生能接受更长的时间(8至10天、及以上),结果显示小学生已经能够接受较长时间的旅游。3.2小学生出游时的独特偏好3.2.1关于旅游地的偏好此次关于北京小学生的调查中,自然风光类(包括海边)最受他们的欢迎,占36%;其次是城市类旅游(包括迪斯尼/游乐场)占总数的29%;博物馆与人文历史遗迹这类的旅游地受欢迎程度较为接近,分别为16%与12%;小学生对于民俗风情一类的旅游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在调查中仅有7%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并不是很多,有一部分信息来源自教科书上所学习过的课文,以及其他同学好友去过的旅游景点。这两种渠道都比较有代表性,因而本文就这两

26、方面进行了一些调研。调研发现喜欢把教科书上曾经提到过的地方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态度均值为3.55,因此可以说小学生们比较喜欢去那些自己曾在课本上经学过的地方游览,可见,教科书对小学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有着较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喜欢将同学好友去过的地方作为旅游地的态度均值为3.81接近于4,由此可见小学生并不认为去同学好友旅游过的地方游览是一种没有乐趣的行为,反而更乐于将它作为旅游地,并且通过这种行为与朋友们建立更多的共同语言和讨论话题。3.2.2 关于旅游项目偏好对于不同的旅游项目,小学生有着不同的态度。有60%的小学生喜欢充满可参与性和娱乐性的旅游项目。在剩下的14.5%持有否定态度的人中,有11

27、.6%都是来自女生,仅仅有3.9%来自男生,那么是否可以说性别是影响小学生选择旅游项目的因素呢?对于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在此运用了检验的方法进行验证。检验:分析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对于项目的娱乐性选择上有无差异:性别与选择无关:性别与选择有关表1 小学生性别与旅游项目根据表1表明:sig. =0.0880.05,接受零假设,认为性别与选择目的地的娱乐性无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充满可参与性和娱乐性的旅游项目并不只适合男孩子,它是小学生在选择旅游项目时的普遍偏好。小学生正处于喜爱探索和运动的时期,他们非但不排斥有挑战性的活动,反而对类似这样的旅游项目有着尝试的欲望和喜好。3.2.3 关于

28、其他偏好小学生在学校中喜欢成群结队,其实这也是他们在旅游时的偏好之一。对于“喜欢与同学好友一起参加旅游”这一项,平均态度值为3.91。这说明小学生喜欢和更多的朋友一起出去游玩,共同分享快乐。当代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对于能够和朋友一起休闲的时间格外重视。小孩子对新奇的物品都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并且想购买。在这次调查所涉及到的小学生中,对于在旅游时喜欢购买新奇物品纪念品的态度均值为3.80。因此设计出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抓住小学生猎奇偏好的方法之一。对于乘坐交通工具不同性别的小学生有着不同的态度。检验:分析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上有无差异:性别与选择无关:性别与选择有关表2 小学

29、生性别与选择交通工具根据表2表明:sig. =0.0350.05,拒绝零假设,认为性别与选择交通工具有关。从表中可以看出,小学女生喜欢乘坐火车与飞机进行出游,对于自驾车并不是十分喜爱,而小学男生却恰恰相反,认为乘坐自驾车外出旅游更好,对于乘坐火车出游并不十分认可。总体而言,在出游时,小学生最喜欢乘坐的交通工具是飞机,占到46.37%。3.3在出游时,小学生偏好对家长决策的不同影响虽然小学生的偏好十分独特,但并不是每一项偏好都能对家庭旅游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3.3.1非影响“家庭出游决策”的偏好3.3.1.1关于与同学好友共同出游的偏好在表3和图1中的数据显示,小学生很喜欢与同学好友共同出游,可

30、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偏好就一定会使得家长在旅游时考虑与其他家长、家庭结伴共同出游表3 “孩子喜欢和朋友出游”与“家长会考虑与其他家庭结伴”图1 “孩子喜欢和朋友出游”与“家长会考虑与其他家庭结伴”非线性回归分析表,表3中显示,linear R square为0.024,这意味着在“与其他家长共同带孩子出游”的变异中,仅仅有2.4%是由于“孩子喜欢与好友共同出游” 引起的;而cubic R square为0.050,这表示“孩子喜欢与好友共同出游”的变异中5.0%是由“家长会考虑”所引起的。所以通过图1散点图我们可以发现,家长会考虑与其他父母共同带孩子们出游并不取决于孩子是否喜欢与同学好友一起出游,

31、他们之间是没有线性相关联系的。一些受访家长认为,并不是不愿与其他家长共同带孩子们出游,而是一起出游会无形中增添了问题。旅游时,孩子间可能会互相攀比食宿、购物,会导致花费增多,同时与多个孩子出游会增加自己的责任负担。以上这些都是造成家长对于共同出游的态度均值欠积极的原因(态度均值为3.04接近于3,对问题认可的态度为一般)。3.3.1.2关于旅游项目选择的偏好通过表4和图2显示,小学生虽然喜欢参与娱乐性强的旅游项目,但家长并不会根据这项偏好做出旅游决策。表4 “孩子喜欢娱乐性强的旅游项目”与“家长制定线路”图2 “孩子喜欢娱乐性强的旅游项目”与“家长制定线路”表4中显示,linear R squ

32、are为0.031,代表“根据孩子的需求制定或选择线路”的变异中,仅仅有3.1%是由于“孩子喜欢娱乐性、参与性强”的因素而导致的;而cubic R square为0.064,这表示“孩子喜欢参与性、娱乐性的项目”的变异中6.4%是受到“家长根据其需求制定线路”所导致的。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两者不存在线性相关性。以上的结论可以理解为家长不会因为孩子喜欢娱乐性、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而专门为之制定选择旅游线路。因为许多参与性强、娱乐性强的旅游项目一般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小学生年纪小,自我保护能力尚不完备,所以家长非但不会带他们参加此类项目反而还会刻意避免。3.3.2影响“家庭出游决策”的偏好3.3.

33、2.1关于小学生对出游时间安排的偏好当与孩子共同出游时,家长会按照孩子的休假时间安排旅游时间,对于这样的描述,家长的态度均值为4.58,趋近于5。说与孩子出游时,家长所安排的时间几乎完全是按照孩子的时间订的。与之对应的是,家长带小学生旅游的时间也多为寒暑假,在2008至2009年中,家长带小学生出游平均时间为:寒暑假2.056次、在法定节假日1.78次、周末1.67次。没有家长选择在自己的带薪假期中带孩子出游,因为那意味着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休假时间另行请假才能出去旅游。3.3.2.2关于小学生对食宿的偏好由于食宿是旅游时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小学生在出游时也深受此项因素的影响。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

34、,R=0.401,sig.=0.0010.01,在0.01的条件下线性关系显著,这说明“孩子情绪受食宿影响”与“家长选择条件好的宾馆”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小学生本身容易受到食宿条件的影响,那么家长在出游时就会刻意选择条件更好的宾馆,以满足小学生在此方面的需求。小学生的该项偏好对家庭决策有着显著影响作用。表5 家长选择食宿条件与孩子情绪 3.3.2.3关于小学生对教科书的偏好其实,家长根据孩子的需求制定或选择旅游线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孩子教科书的影响。表6显示,R=0.345,Sig. =0.0040.01,在0.01的条件下两者线性关系显著,说明“家长征求意见”和“教科书作为目的

35、地”存在正相关关系。换句话,家长非常鼓励孩子把教科书上学到的课文作为旅游地。将教科书作为旅游地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旅游热情,而且还能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说明家长非常喜欢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因此这项偏好在家庭决策方面有很高影响。表6 家长选择旅游地与教科书因素3.3.2.4关于小学生对旅游纪念品的偏好小学生出游时往往会被旅游地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所吸引,家长也乐于给孩子购买,所以最终会导致带着孩子出游的最终花费高出预期。表7显示,R=0.284,sig.=0.0180.05,在0.05的条件下两者线性关系显著,因此,孩子喜欢购买新奇物品与超出预算之前有着正相关关系。孩子越是喜欢购买纪念品,家长得最终花

36、费就会越高。这说明,家长在面对给孩子购买纪念品的时并没有采取否定的态度,而是被小学生的这项偏好影响,从而增加了支出。表7 孩子购买纪念品与家庭花费4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启示4.1小学生出游偏好总结问卷结果反映出,小学生的旅游偏好涉及到以下几点:最喜欢乘坐的交通工具为飞机,并能接受时间长度为4至7天的旅游时间。对于自然风光和城市类的旅游景区有着很大的兴趣,可是民俗类的景区却很难让他们游览尽兴。对于能够和同学好友一起出去旅游有着较高的憧憬,与此同时也喜欢把教科书提到的、其他朋友去过地方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在游览过程中,小学生们会被新奇的旅游纪念物所吸引,并且对此有着非

37、常强烈的购买欲。而且喜欢一些参与度高、娱乐性强的旅游项目。小学生很热衷于对周围的探索,并且有着很高的热情,对于没有见过的景点、新奇的物品都抱着一颗探索的好奇心。虽然他们的情绪在会被食宿条件所影响,但实际上受影响程度影响仅仅为一般水平。有很多家长表示,只要能够被带着出去玩,小孩子们对其他的物质条件要求并不高,反而还没有家长的要求多。经过对调查问卷的详细分析和对受访者的一些看法的总结,本文发现虽然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孩子在家庭出游决策中的影响作用很大(态度认可均值为3.96接近于4,符合情况),但是具体到小学生的每个具体偏好上,情况还是有着很大差别。4.2 偏好对“家庭出游决策”的影响程度:家长较为认

38、同的小学生出游偏好有:把教科书上提到过的地方作为旅游地、给孩子购买他们所喜欢的旅游纪念品、根据他们对住宿的偏好要求而选择宾馆。家长重视把教科书上提到的地方作为旅游地的想法之一是可以寓教于乐。而购买纪念品和根据孩子对食宿的挑剔程度而选择宾馆,则更偏重生活方面。对于小学生的“能够和好友一起出游”、“参加娱乐性高的旅游项目”偏好,家长在进行旅游决策中并不是非常重视。一些家长认为,家庭出游应该就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而且应该以安全为主。家长对于一些具有挑战性、危险性的旅游项目存在顾虑,认为应避免参与此类旅游项目。4.3 相关建议:根据以上结果,可以总结出:在针对“小学生家庭”的旅游产品设计中,应多加入

39、知识性、趣味性元素,避免危险性高、刺激性的项目。可以专门设计一条以课文景点为旅游目的地的线路,这既符合孩子“希望去教科书上所提到的地方旅游”的偏好,也达到了家长寓教于乐的希望,实现了在旅游中丰富知识的目的。因为小学生曾在课本上学习过旅游地的相关知识,所以会更积极的参与到旅游项目中,有助于提高旅游游览质量。此外,在旅游纪念品方面,可以从孩子“喜欢新奇旅游纪念品”的偏好为突破口进行设计、宣传。小学生对旅游纪念品的购买欲望很强烈,家长对此也抱着支持的态度,所以满足孩子的购买偏好,也是旅游产品设计时应当着重考虑的。在安排食宿方面,不必刻意追求高标准,保证卫生清洁安全即可,因为小学生本身对食宿的要求并不

40、高。结 论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注重实证分析,并且将其与理论相结合。全文的分析均是建立在详实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客观的数据得出观点,总结出了当前小学生的一些旅游偏好和家庭受其影响程度的情况。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分析了小学生的具体旅游偏好特征。包括最喜欢乘坐的交通工具,能接受的出游时间长度,喜欢观光旅游景区的类型。希望能够和同学好友一起出去旅游,把教科书提到的、其他朋友去过地方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小学生旅游的特殊偏好。与此同时,小学生还喜欢购买新奇的旅游产品,尝试娱乐性强,参与度高的旅游项目。分析了小学生偏好对家庭决策的不同层次影响。受偏好影响较大

41、的决策多为外部因素,主要有:选择较好的食宿条件、支持购买纪念品、按照孩子时间安排旅游计划,而内部因素仅有教育动机(将课文内容作为旅游地)这一项。本文创新点:以小学生家庭旅游者消费调查资料为依据,对“小学生家庭”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决策过程和偏好进行了分析,进而分析归纳了不同偏好对决策的影响程度。国内大量的家庭旅游研究都集中在成年人身上,对于孩子,尤其是小学生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儿童的研究较少,分析小学生旅游偏好的研究成果更为鲜见。本文尝试分析了小学生在家庭出游决策中发挥的作用,最终对“小学生对家庭旅游决策影响”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论述。就本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小学生家庭旅游市场开发的一些建议,例如可

42、以展开以课文所提到的景点作为旅游项目。未来研究目标和研究局限性:目前在家庭出游时,家长所受到的小学生偏好影响较为片面,而且并没有深入涉及到孩子渴望与朋友沟通的这一较为深层需求偏好,与之前预期的结果有一定的差距。日后将更多的数据和二手资料联系起来,做出更加系统详尽分析,并加入对受访者的访谈,用最直接的方式获得更多信息。由于此次调查时间有限,因此发放的调查问卷数量较少,而且主要针对的是北京小学生家庭,所以在分析的时候存在和一定局限性。本篇论文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目的为探求当前小学生的特别偏好和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日后更多专家学者在此方面进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参考文献1龚平.2

43、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0907/t20090717_292405.html,2009-07-17/2010-310.2 Soo ,K. K. ,Cathy ,H. C. H. . Dyadic Consensus on Family Vacation Destination Selection J. Tourism Management,2005, 26571-582.3 Paul,R. T. et al. . Tourist Group Holiday Decision-making and Behavior: the Influence of Children

44、J. Tourism Management, 1997, 18 (5):287 - 297.4 Cedric, C. Childrens Attitudes to Holidays Overseas J. Tourism Management, 1995, 16 (2):121 - 127. 5 Sellers, P. The ABCS of Marketing to Kids J . Fortune ,1989 ,119 (10) :114 - 120.6 Ryan,C.The Child as a VisitorR. 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Review, 1992:135 - 139. 7 Seaton, A.V., Tagg ,S. . The European Family Vacation: Paedonomic Aspects of Choices and Satisfactions J. 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Research, 1995, 4 (1):1 - 21. 8 Howard, D. R. , Madrigal ,R. . Who Makes the Decision: The Parent or Child? The Perceived Influ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