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35919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 程 名 称: 微机检测系统课程设计 课 程 代 码: 8416671 题 目: 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 年级/专业/班: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开 始 时 间: 20 年 月 日完 成 时 间: 20 年 月 日课程设计成绩:学习态度及平时成绩(30)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20)创新(5)说明书(计算书、图纸、分析报告)撰写质量(45)总 分(100)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21 引言31.1 问题的提出31.2 任务与分析32 方案设计4 2.1 系统设计方案42.2 系统总体框图43 系统硬件设计43.1 AT89C52单片机 43.2 AD

2、C0808 83.3 时钟电路83.4 LED显示器与显示方式93.5信号采集电路10 4系统软件设计11 4.1 Proteus软件环境介绍114.2 Keil uVision3软件环境介绍11 4.3 Protel软件环境介绍 12 4.4 程序流程图 13 5 系统调试过程 15设计总结20致谢21参考文献22附录1 23附录2 24附录3 30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科技的进步,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MCS-51系列单片机,由于其具有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在工业控制,智能

3、仪器仪表、办公室自动化、家用电器等诸多领域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本设计介绍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单片机AT89C52为设计核心,通过模拟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却水温度,经过放大器凡达信号后通过ADC0808,将采集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在共阴极数码管上显示温度,如温度超过预设定值(95摄氏度),则通过LED显示报警 关键词:冷却水温度检测;单片机;A/D转换;数码管显示1 引 言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是在两周时间里,基于单片机设计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使系统检测冷却水温度,并且对温度超过预定值则使用LED报警。我们从对知识的模糊不清到条理分明,掌握了不少单片机的专业知识。同时为了更完善快捷的完成本次

4、课程设计,我们小组对其进行了细致分工:绘制PROTEUS电路图、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程序的编写、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的调试和仿真。1.1 问题的提出 汽车发动机控制参数中冷却水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不但与发动机的冷启动和热启动息息相关,还与加速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汽车上很多其他控制系统工作时都需要用到冷却水温,因此发动机冷却水温度测量精度以及其工作可靠性、实时响应性直接影响电控发动机整机控制性能。由此看来冷却水温检测系统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设计一个性能可靠的冷却水温检测系统。1.2任务与分析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基于单片机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设计。通过使用PT100温度传感

5、器采集冷却水温度信号,信号放大后经过ADC0808信号转换,将数字信号显示在共阴极数码管上,并判断温度是否超过上限值,若超过上限值则通过LED显示报警。本设计的系统主要由:PT100温度传感器,ADC0808,AT89C52为中央处理芯片,用于数据处理,初值设定。用C语言进行编程。本系统可以分为以下5大主要模块:(1)AT89C52模块:用于数据处理,初值设定。(2)PT100:采集冷却水温度信号。(3)ADC0808: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4)4个共阴极数码管:采用普通的共阴极LED数码管,用于实时的显示温度信息。(5)LED二极管:超过温度上限值,则LED亮灯报警。2 系统方案

6、设计2.1 系统设计方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使用PT100热电阻传感器采集冷却水温度信号,信号放大后经过ADC0808信号转换,将数字信号显示在共阴极数码管上,并判断温度是否超过上限值,若超过上限值则通过LED显示报警。2.2 系统总体框图当程序启动后,通过使用PT100热电阻传感器采集冷却水温度信号,信号放大后经过ADC0808信号转换,将数字信号显示在共阴极数码管上,并判断温度是否超过上限值,若超过上限值则通过LED显示报警。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3.1 AT89C52单片机通过对多种单片机性能的分析,最终采用89C52芯片。AT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8

7、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AT89C52单片机在电子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MCS-51系列单片机是Intel公司1980年推出的高性能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主要有8031、8051、8751这三种机型,他们的指令系统与芯片引脚完全兼容,仅片内ROM有所不同。主要功能为:8位CPU;兼容MCS51指令系统;8k可反复擦写(大于1000次)Flash ROM;32个双向I/O口;256x8bit内部

8、RAM;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时钟频率0-24MHz;2个串行中断,可编程UART串行通道;2个外部中断源,共8个中断源;2个读写中断口线,3级加密位;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有PDIP、PQFP、TQFP及PLCC等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有强的位寻址,位处理能力;片内采用单总线结构;图3-2 89C52单片机引脚图89C52单片机与早期Intel的8051/8751/8031芯片的外部引脚和指令系统完全兼容,只不过用Flash ROM 替代了ROM/EPROM而已。89C52单片机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图3-3 89C52单片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各引脚的功

9、能如下: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

10、: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

11、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高电平时间。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R 8EH地址上置0。此时, 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

12、起作用。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有效。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信号将不出现。:当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CPU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1时,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端保持高电平时,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3.2 ADC0808ADC0808

13、是采样分辨率为8位的、以逐次逼近原理进行模/数转换的器件。其内部有一个8通道多路开关,它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译码后的信号,只选通8路模拟输入信号中的一个进行A/D转换。ADC0808是ADC0809的简化版本,功能基本相同。一般在硬件仿真时采用ADC0808进行A/D转换,实际使用时采用ADC0809进行A/D转换。ADC0808是CMOS单片型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它有8路模拟开关、地址锁存与译码器、比较器、8位开关树型A/D转换器。ADC0808芯片有28条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各引脚功能如下:15和2628(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 8、14、15和1721:8位数字量输出

14、端; 22(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6(START): A/D转换启动脉冲输入端,输入一个正脉冲(至少100ns宽)使其启动(脉冲上升沿使0809复位,下降沿启动A/D转换); 7(EOC): 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转换期间一直为低电平);9(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入一个高电平,才能打开输出三态门,输出数字量; 10(CLK):时钟脉冲输入端。要求时钟频率不高于640KHZ; 12(VREF(+)和16(VREF(-):参考电压输入端; 11(Vcc):主电源输入端;13(GND

15、):接地。 2325(ADDA、ADDB、ADDC):3位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 图3-4 ADC08083.3 时钟系统电路利用芯片内部振荡电路,在XTAL1、XTAL2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内部振荡电路便产生自激振荡,用示波器可以观察到XTAL2输出时钟信号。最常用的内部时钟方式是采用外接晶体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不论是HMOS还是CHMOS型单片机其并联谐振回路及参数相同。振荡晶体选择12MHz。电容只无严格要求,但电容取值对振荡频率输出的稳定性、大小、振荡电路起振速度有少许影响,C1和C2可在20-100pF取值,但在,60-70pF时振荡器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

16、图3-5 内部时钟电路3.4 LED显示器与显示方式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使用LED显示块构成N位LED显示器。N位LED显示器有N根位选线和8*N根段选线。根据显示方式的不同,位选线和段选线的连接方法不同。段选线控制字符选择,位选线控制显示位的暗、亮。LED显示器有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方式。(1) LED静态显示。LED显示器工作在静态显示的方式下,共阴极或共阳极连接在一起接地或+5V;每位段选线(a-dp)与一个8位并行口相连。N为静态显示器要求有N*8根I/O接口线,占用I/O资源较多,所以在位选较多时往往采用动态显示方式。(2) LED动态显示。在多位LED显示时,为简化电路,降级成本,

17、将所有位的选线并联在一起,由一个8位I/O口控制,而共阴极点或共阳极点分别有相应的I/O接口线控制。8位LED动态显示电路只需要两个8位I/O接口。其中一个控制段选码,另一个控制位选。由于所有位的选码皆有一个I/O控制。因此,在每个瞬间,8位LED只能显示相同的字符,要想每位显示不同的字符,必须采用扫描显示方式。即在每一瞬间只使某一位显示相应字符。在此瞬间,段选控制I/O在该显示位送入选通电平,以保证该位显示相应字符。如此轮流,使每位显示该位相应字符,并保持延时一段时间,以造成视觉暂留效果。(3) LED显示器接口。从LED显示器的显示原理可知,为了显示字母数字,必须转换成相应的段选码。这种转

18、换可以通过硬件译码器或软件进行译码。1) 硬件译码显示器接口:BCD7段十六进制译码驱动显示接口。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通常要求LED显示器能显示十六进制及十进制带小数点的数。因此在选择译码器时,要能够完成BCD码至十六进制的锁存、译码,并且具有驱动功能,否则就不采用软件译码接口。2) 软件译码显示接口。由于单片机本身有较强的逻辑控制能力,采用软件译码并不复杂,而且软件译码逻辑可随意编程设定,不受硬件译码逻辑限制,采用软件译码还能简化硬件电路结构。因此,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使用最广的软件译码的显示接口。图3-6 共阴极数码管3.5 信号采集电路PT100是铂热电阻,它的阻值跟温度的变化成正比。PT

19、100的阻值与温度变化关系为:当PT100温度为0时它的阻值为100欧姆,在100时它的阻值约为138.5欧姆。它的工业原理:当PT100在0摄氏度的时候他的阻值为100欧姆,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上升而成匀速增长的。另外,PT100温度传感器还具有抗振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耐高压等优点。鉑热电阻的线性较好,在0100摄氏度之间变化时,最大非线性偏差小于0.5摄氏度。鉑热电阻阻值与温度关系为: -200t0时,; 0t850时,;图3-7 温度信号采集放大电路4 系统软件设计4.1 Proteus软件环境介绍本系统的硬件设计首先是在Proteus软件环境中仿真实现的。Proteus软件是来自英国

20、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的EDA工具软件,Proteus软件有十多年的历史,在全球广泛使用,除了具有和其它EDA工具一样的原理布图、PCB自动或人工布线及电路仿真的功能外,其革命性的功能是,它的电路仿真是互动的。针对微处理器的应用,还可以直接在基于原理图的虚拟原型上编程,并实现软件源码级的实时调试。如果有显示及输出,配合系统配置的虚拟仪器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还能看到运行后输入输出的效果。Proteus建立了完备的电子设计开发环境,尤其重要的是Proteus Lite可以完全免费,也可以花微不足道的费用注册达到更好的效果。Proteus是目前最好的模拟单片机外围器件的工

21、具。可以仿真51系列、AVR、PIC等常用的MCU及其外围电路(如LCD,RAM,ROM,键盘,马达,LED,AD/DA,部分SPI器件,部分IIC器件.)。其实Proteus 与 multisim比较类似,只不过它可以仿真MCU,当然,软件仿真精度有限,而且不可能所有的器件都找得到相应的仿真模型,用开发板和仿真器当然是最好选择,可是初学者拥有它们的可能性比较小。当然,硬件实践还是必不可少的。在没有硬件的情况下,Proteus能像pspice 仿真模拟/数字电路那样仿真MCU及外围电路。另外,即使有硬件,在程序编写早期用软件仿真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Proteus软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2、1)设计和仿真软件Proteus 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和专业人士提高他们的模拟和数字电路的设计能力。2)它允许对电路设计采用图形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使用一个特定符号来代替元器件,并完成不会对真实电路造成任何损害的电路仿真操作。3)它可以仿真仪表以及可描述在仿真过程中所获得的信号的图表。4)它可以仿真目前流行的单片机,如PICS, ATMEL-AVR, MOTOROLA, 8051 等。5)在设计综合性方案中,还可以利用ARES开发印制电路板。4.2 KeilVision软件环境介绍Keil C51是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

23、与汇编相比,C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学易用。Keil提供了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运行Keil软件需要WIN98、NT、WIN2000、WINXP等操作系统。如果你使用C语言编程,那么Keil几乎就是你的不二之选,即使不使用C语言而仅用汇编语言编程,其方便易用的集成环境、强大的软件仿真调试工具也会令你事半功倍。Keil公司是一家业界领先的微控制器(MCU)软件开发工具的独立供应商。Keil公司由两家私人公司联合运营,分别是德国慕尼黑的Ke

24、il Elektronik GmbH和美国德克萨斯的Keil Software Inc。Keil公司制造和销售种类广泛的开发工具,包括ANSI C编译器、宏汇编程序、调试器、连接器、库管理器、固件和实时操作系统核心(real-time kernel)。有超过10万名微控制器开发人员在使用这种得到业界认可的解决方案。其Keil C51编译器自1988年引入市场以来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并支持超过500种8051变种。 Keil公司在2007年被ARM公司收购。其两家公司分别更名为ARM Germany GmbH和ARM Inc和。Keil公司首席执行官Reinhard Keil表示:“作为ARM

25、 Connected Community中的一员,Keil和ARM保持着长期的良好关系。通过这次收购,我们将能更好地向高速发展的32位微控制器市场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同时继续在uVision环境下支持我们的8051和C16x编译器。”C51工具包的整体结构,uVision与Ishell分别是C51 for Windows和for Dos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可以完成编辑、编译、连接、调试、仿真等整个开发流程。开发人员可用IDE本身或其它编辑器编辑C或汇编源文件。然后分别由C51及C51编译器编译生成目标文件(.OBJ)。目标文件可由LIB51创建生成库文件,也可以与库文件一起经L51连接定

26、位生成绝对目标文件(.ABS)。ABS文件由OH51转换成标准的Hex文件,以供调试器dScope51或tScope51使用进行源代码级调试,也可由仿真器使用直接对目标板进行调试,也可以直接写入程序存贮器如EPROM中。4.3 Protel软件介绍 Protel印制板设计软件包是澳大利亚Protel Technology公司与1990年推出的电子CAD产品,具有方便、易学、实用、快速以及高速度、高步通率的特点。它采用了分层次下拉窗口菜单结构形式,用户基本上不需要记背太多的键盘命令,用鼠标点击菜单命令就能操作,Protel有着很高的自动布线布通率。布通率是电子产CAD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电

27、子元件在电路图中连接关系有多少能在印刷版图中实现。在设计常用的单、双面印制板时只要选择适当的元件布局和布线策略方法,Protel就可以轻易的达到98%-100%的布通率。对于极少数不能布通的定方,Protel可以用飞线指示出来,引导用户用手工方法连通。另外,Protel有强大的宏命令设置功能,利用宏命令功能多定义的热键可以大大提高操作速度。 Protel对微机的软硬件配置要求很低:CPU在8088以上,DOS2.0以上版本,内存640kb以上,双软件(或一个软件一个硬盘),单色显示器(多层板设计时最好用彩色),各种兼容打印机。也能在Windows XP平台的模拟DOS下运行。Protel已成为

28、印制板设计加工方面的工业标准。据初步统计Protel在CAD的市场占有率达 95%,成为电子产品制造业界的首选CAD软件。4.4 程序流程图(1)主程序流程图主程序流程图说明:程序初期,定时器、寄存器初始化,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放大器传给ADC0808,通过数据转换子程序将数字信号通过显示子程序,将数字显示在LED上。并且判断温度是否超过设定的温度值,超过则通过P2.0口LED报警;没超过则返回程序,继续测量温度 (2)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 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说明: 在此流程图中,主要说明的是本次设计的数据转换过程。首先将ADC0808的START口置0。ADC0808的EOC口输出的

29、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是判断A/D转换是否完成的标准。A/D转换完成后则进行滤波,最后返回。(3)显示程序流程图显示子程序流程说明:开始阶段,将P1口置零,是八段数码管全部熄灭,存入显示码缓存区和位扫描码,数码管显示数字。P1.0-P1.7为片选口,P3.0-P3.3为位选口。 5 系统调试过程通过上面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过程,设计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所设计好的应用系统进行调试。通过调试可以检查出系统出现的一些错误,从而进行下一步的修改。(1) Protel电路调试在Protel的元件库里建立89C52,没有4位共阴极数码管,单击【Edit】按键,对元件库的DYP_7SEG_DP

30、数码管进行编辑,使其成为4位共阴极数码管,再建立新的封装库编写其封装,连线。电路调试:单击【ERC】按键,进行节气点ERC检查;单击【Bill of Material】生成元件列表,检查元器件封装;单击【Creat Netlist】生成网络列表。图5-1 protel原理图、 图5-2 节气点检查(2) Keil uVision4中程序编写与调试将已经设计好的程序写入Keil uVision3软件中,用C语言进行程序编译。将有错误提示的程序修改过来,显示0error,0warning,最后hex文件的生成,为电路仿真做准备。部分汇编语言代码:编译结果显示: 图5-3程序编译结果(3)在Prot

31、eus中,对硬件电路图进行设计和绘制、仿真。首先列出单片机芯片AT89C52,ADC0808,内部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等,然后连线。将在Keil软件里已经编译好的程序输入单片机。双击单片机,加载编译好的程序生成的.hex文件,按下仿真按钮,观察仿真是否正常进行。调试包括不加断点执行,执行指定时间等,如图5-3所示。图5-4 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正常温度proteus电路仿真图本人设定冷却水温度的上限值为95摄氏度,但温度低于95摄氏度时,LED未亮灯。且模拟输出温度为86.3摄氏度与显示的温度86.8摄氏度相差0.5摄氏度,误差较大有待进一步完善。图5-4 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高温温度proteus

32、电路仿真图当冷却水温度超过设定值95摄氏度时,LED等亮,显示报警。模拟输出温度为95.3摄氏度与显示的温度96.0摄氏度相差0.7摄氏度,根据以上仿真,说明随着温度的增大,系统误差也相应增加,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设计总结本次设计我们的要求是基于单片机设计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其功能为通过水温传感器根据水温的变化产生变化的电信号,输送给ECU,通过系统处理、计算得到实际温度值,当温度过高时便通过LED显示系统报警。该系统以51系列单片机系统为核心,运用模拟温度传感器PT100对冷却水温度进行检测;采集到的模拟信号经过放大后由模数转换ADC0808进行A/D转换把温度信号调解转换为数字信号。当温度

33、大于95摄氏度时,LED显示报警。计一个电路,首先要深刻理解其原理,并根据其原理进行电路的设计。用理论指导实践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有坚实的理论做基础将会使设计变得得心应手。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并扩展所学过的基础知识,设计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弥补知识的漏洞。正确对待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错误,遇到错误与问题要敢于面对并设法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对该电路的设计过程,而且我还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更深刻地认识和巩固了平时所学的知识,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了我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并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提高自身能力的方法。这个设计的大部分内容都

34、是在网上和书籍上找的内容,自己做了一点点小小的改动,在上网找资料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东西,找到了很多学习单片机的网站,里面的内容都比较适合我初学者去学,有些网站还专门介绍这种单片机的类型、用法、功能等等。其实我平时不懂就应该自己去学习去弄明白,只是平时我都太懒。通过这个课程设计,使我发现,原来小小的一片单片机有这么强大的功能,能应用于各种领域。我应该在自己以后的学习中,不仅要有刻苦努力,要有钻研精神,还要有创新,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定要用心去学。虽然自己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是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想大概是由于开展独立开发经验不足的缘故吧,作为一个学汽车电子的学生,我想我有必要通过这次课更多的了解自

35、己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争取在电路设计方面取进步。该电路还有很多缺陷。今后我要加强学习,去认识更深层的科学知识,使我设计出来的东西更加完美。要严格要求自己,就像严格要求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一样。致 谢在彭忆强老师的指导下,并且在研究生助教的帮助下,我完成了本次设计。并且感谢我所借阅书籍的作者,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本设计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彭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另外,本设计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老师和各位同学给我的建议和帮助,是他们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精神,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的能,为我们今后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此,我向彭老师和帮助过

36、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1 张毅刚,彭喜元.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 先锋工作室.单片机程序设计实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 周国雄,晏密英.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精讲.中国铁道部出版社,2011.4 赵佩华.单片机接口技术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5 唐岚.汽车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附录1: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电路原理图附录2:源程序代码:#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dispcode=0x3f,0x06,0x5b,0x4f,0x66, 0x6d,0x7d,0x07,0x7f,0

37、x6f;unsigned char dispbuf4=0,0,0,0;int i;int C;/*定义C为输入数据寄存变量 */sbit CK=P27; /*定义ADC0808时钟位*/sbit ST=P24;sbit EOC=P26;sbit OE=P25;sbit fd=P17;sbit led=P20;/报警指示位sbit f1=P30;/显示控制位sbit f2=P31;sbit f3=P32;sbit f4=P33;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unsigned int s;/*定义s为输入数据寄存变量,以方便进行判断温度是否超过指定温度 */void DELAY1(void);/延时子程序

38、void DELAY2(void);void DELAY3(void);void LBCX(void);/限幅滤波子程序void SJZH(void);/数据转换子程序void LBCX(void) /限幅滤波子程序 int C1;int C2;int CC;int C3;CC=5;OE=1;C1=P0;DELAY3();C2=P0;if(C2-C1=0);else C3=C2;C2=C1;C1=C3; if(C2-C1CC) C=C1;else C=C2;/C=P0;OE=0; void DELAY3(void)/延时子程序3int k;for(k=2;k=0;k-);void DELAY2

39、(void)/延时子程序2int k;for(k=3;k=0;k-)DELAY1();void DELAY1(void)/延时子程序1int k;for(k=3;k=0;k-)DELAY3();void SJZH(void)/限幅滤波子程序 ST=0; ST=1;ST=0; while(EOC=0); LBCX(); C=C*20/5; s=C; dispbuf3=C/1000; C=C%1000; dispbuf2=C/100;C=C%100; dispbuf1=C/10;dispbuf0=C%10; void main() i=8; TMOD=0x02; /定时器的初始化 TH0=0x20

40、; TL0=0x00; TH1=0x3C; TL1=0xB0; IE=0x8A; TR0=1; TR1=1; while(1) SJZH();/数据转换子程序 if(s=950) led=0;/判断是否报警 else led=1; void t0(void) interrupt 1 CK=CK; void t1(void) interrupt 3 TH1=0x3C;TL1=0xB0;i-;if(i0) return; P1=dispcodedispbuf3; /*显示温度*/f1=0;DELAY2();DELAY2();f1=1;P1=dispcodedispbuf0;f4=0;DELAY2();DELAY2();f4=1;P1=dispcodedispbuf2;f2=0;DELAY2();DELAY2();f2=1;P1=dispcodedispbuf1;f3=0;fd=1;DELAY2();DELAY2();f3=1;i=8;return;附录3:冷却水温度检测系统protues仿真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