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饲养与管理(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3731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哺乳仔猪饲养与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哺乳仔猪饲养与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哺乳仔猪饲养与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哺乳仔猪饲养与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哺乳仔猪饲养与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哺乳仔猪饲养与管理(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哺乳仔猪饲养与管理(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哺乳仔猪饲养与管理学 院: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系 别: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专 业: 08级畜牧兽医 姓 名: 赵岩 指导教师: 孙亚东老师 2011年6月3日目 录摘 要1前 言2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31.1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31.2生长发育迅速,物质代谢旺盛31.3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抗寒能力差31.4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力弱42哺乳仔猪死亡分析42.1死亡原因42.2死亡时间52.3死亡体重53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方法及措施53.1抓初乳,过好出生关53.1.1吃足初乳,固定乳头53.1.2防冻防压,加强护仔保温63.2抓开食,过好

2、补料关63.2.1训练仔猪近早开食63.2.2训练开食方法63.2.3饲料应有良好的适口性63.2.4抓好旺时期的补料工作73.3抓旺食,过好断奶关83.3.1补料要多样化营养全面83.3.2补料次数要多83.3.3注意饲料卫生83.3.4及时补铁83.3.5做好防病工作,主要是预防仔猪下痢84去势95寄养96断乳96.1断乳时间96.2断乳方法107小结10致 谢112011年6月14日参考文献11参考文献12摘 要 本文介绍了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仔猪饲养管理中的去势方法;分析了哺乳了仔猪的死亡,并且针对死亡原因提出了提高哺乳仔猪饲养管理的方法及措施。希望通过本文让读者了解如何提高仔猪的存活

3、率。 关键词:哺乳仔猪;生理特点;饲养管理 前 言 中国为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出栏生猪数占到全球的49.5%。在中国肉类食品消费结构中,近几年猪肉一直占65%左右,居于领先地位。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从1990年的20kg上升到2006年的39.6kg,成为名副其实的养猪大国及猪肉产品消费大国。中国养猪历史悠久,猪的饲养量占畜牧总量的55%以上,猪肉产量占到肉总量的65%以上,成为畜牧生产的主要方向。然而我国的养猪生产水平和饲养管理技术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而且我国的养猪规模分散。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以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为猪的育肥、种用打下良好的基础。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1.1

4、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仔猪出生时,消化器官虽然已经形成,但其重量和容积都比较小。如出生时胃重量只有68g,容积仅2030ml;20日龄时胃重为35g,容积为100140ml;60日龄时胃重为150g,容积为570800ml。小肠在哺乳期内也强烈生长,长度增加5倍,容积增加5060倍,消化器官这种强烈的生长保持到68月龄以后开始降低,一直到1315月龄才能接近成年的水平。仔猪出生时胃内仅有凝乳酶,而唾液和胃蛋白酶很少,为成年猪的1/31/4。出生仔猪的胃底腺不发达。缺乏游离盐酸,不能激活胃蛋白酶原的活性,因而不能很好的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蛋白。由于胃中缺乏盐酸,不能抑制或杀死进入胃中的

5、病原微生物,这是哺乳仔猪容易发生黄痢、白痢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时只有肠腺和胃腺发育比较完全,胰蛋白酶肠淀粉酶和乳糖酶活性较高,食物主要在小肠内消化。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和食物对胃壁的刺激,盐酸的分泌不断增加,到3040日龄,胃蛋白才能表现出消化能力,仔猪才能利用乳汁以外的多种饲料。直到2.53月龄盐酸浓度才接近成年猪的水平。由于仔猪胃和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条件反射作用,即使胃内没有食物,到时同样能分泌大量唾液。哺乳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的又一表现是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比较快,食物进入胃内排空的速度,15日龄为1.5h,30日龄为35h。1.2生长发育迅速,物质代谢旺盛仔猪出生时的体重

6、不到成年体重的1%,与其他动物相比,是比例最小的,但出生后的生长发育速度特别快。出生体重为1.3kg左右,10日龄时体重达出生重的2倍,30日龄达56倍,60日龄达13倍。这是任何其他家畜不能与之相比的。仔猪生长发育快,是因为物质代谢旺盛,特别是蛋白质代谢和钙、磷代谢要比成年猪高得多。20日龄的仔猪,每千克体重可沉积蛋白质914g,而成年猪只能沉积0.30.4g,相当于成年猪的3035倍;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高于成年猪,对日粮的营养不平衡特别敏感。所以,日粮除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外,还必须达到营养成分之间的比例平衡。1.3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抗寒能力差出生仔猪下丘脑

7、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机能虽已相当完善,但由于出生时的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健全。因此,依靠神经调节体温来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出生仔猪的皮毛稀薄,皮下脂肪又很少,保温、隔热能力很差。同时出生仔猪体内的能源储备也非常有限,每100ml,血液中血糖含量仅为70100ml,若吃不到初乳,2d内血糖含量即可降至10mg,可导致因低血糖症而出现的昏迷。仔猪正常体温是39,刚出生时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为3035,当环境温度偏底时仔猪体温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范围开始回升。出生仔猪如处于1324环境中,体温在出生后可降低1.77.2,尤其是在出生后20min内,由于羊水的蒸发,体温降低更快,1h后体温才开始回升。体温下降

8、的幅度与仔猪体重大小和环境温度有关。吃上出初乳的健壮仔猪,在1824环境中,约2d可恢复正常。在0左右(42)的环境条件下,经10d尚难达到正常体温。刚出生的仔猪如果裸露在1环境中2h可冻昏,甚至冻死。所以对初生仔猪保温是养好仔猪的特殊护理要求。1.4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力弱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是因为免疫抗体是一种大分子球蛋白,胚胎期由于母体血管与胎儿脐带血管被6层组织隔开,限制了母体抗体通过血液向胎儿转移,因而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只有吃到初乳以后,通过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以后过渡到自身产生抗体而获得免疫力。 乳猪生后24h靠吸吮母猪初乳来获得母源抗体,

9、因为母猪初乳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其中60%70%是运载免疫抗体的球蛋白,但维持的时间较短,3d后即下降至500g以下。仔猪出生后最初24h内,这些母源抗体可从肠壁直接被吸收,24h前后仔猪血液中母源抗体达到最高浓度,此后立即迅速下降,2周后可降到能抵抗许多疾病的必需水平以下。仔猪初生10天才开始自身产生抗体,并且在3周龄以后才达到具有抗病能力的抗体水平。因此,3周龄以内是免疫球蛋白青黄不接的阶段,这一阶段仔猪已开始采食饲料,但胃液中又缺乏游离盐酸,对随饮食、饮水进入肠道中的微生物和病菌没有抑制能力,从而成为仔猪患病和易于死亡的原因,因此,应经常保持母猪乳房乳头的卫生、圈舍环境的清洁干燥、饲料饮水

10、的卫生,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保证仔猪的健康1。2哺乳仔猪死亡分析仔猪出生到断奶,死亡率为20%左右,不仅影响了猪群的发展,而且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2.1死亡原因 有关资料表明,压死或冻死的仔猪占死亡总数的12.8%,下痢死亡占31.3%,肺炎死亡占14.3%,发育不良死亡占8.16%,贫血死亡占8.54%,寄生虫致死占5.23%,又据赵文武的分析,哺乳仔猪非病因死亡占死亡总数的75.9%,病死的占24.1%。非病因死亡中,踩压、弱小致死的占非病因死亡总数的67%,病因死亡之中白痢死亡占病死总数的57%。以上死亡原因与仔猪的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且胃内没有游离的盐酸,免疫

11、力差,最容易因病菌侵害而下痢死亡。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差,怕冷,常因环境温度不适患感冒而引发肺炎死亡。另外,刚出生的仔猪,身体软弱,活动能力差,如果护理不当,常会被母猪踩压而死。如能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加强护理。消灭大肠杆菌等肠道传染性疾病可降低死亡率(见表1)。2.2死亡时间 据统计,产后第一周死亡数占死亡总数的55.9%,第二周死亡数占20.21%,第三周死亡数占9.92%,第四五周合占9.44%,第六、七、八3周合计约3.02%.深圳某大型工厂化养猪场统计,仔猪在28d哺乳期内18日龄死亡率占哺乳期死亡的79.4%,928日龄死亡数占20.6%.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随日龄的增长,仔猪死亡率逐步

12、下降。因此,抓好早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表1 仔猪死亡原因项目出生20日龄 2060日龄 合计观测样本数 死亡率(%) 观测样本数 死亡率(%)观测样本数 死亡率(%)压死、冻死白痢死亡肺炎死亡其他死亡合计128 94.8 7 5.2 135 12.8315 95.5 15 4.5 330 31.3130 86.7 20 13.3 150 14.3332 75.8 106 24.2 433 41.6905 148 1053 100.0注:其他死亡原因为:发育不良死亡86头(8.16%),贫血死亡90头(8.54%),畸形死亡80头(7.59%)心脏病死亡75头(7.14%),寄生虫死亡55头(

13、5.23%),白肌病和脑炎死亡52头(4.95%),合计433头,占死亡总的41.61%。2.3死亡体重 仔猪初生重大小既影响增重又影响成活率,据山西大同市某种猪厂资料,初生重0.5kg以下的仔猪,哺乳期间死亡率达80%以上,初生重0.61.0kg的仔猪,死亡占13%,初生重1.1kg以上的仔猪,死亡仅占6%。又据美国依阿华州V.C.Spear等对17613头仔猪的分析,初生重0.9kg以上的仔猪成活率为42%,1.35kg以上的仔猪存活率达82%(见表2)。2表2 仔猪初生重与存活率的关系体重(kg)统计头数占总头数比例(%)存活率(%)0.9以下0.91.081.131.311.351.5

14、31.581.761.80以上10352367419750123268173461324281910426875828688统计或平均17613100773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方法及措施3.1抓初乳,过好出生关加强出生仔猪的护理工作,防止冻死、压死、病死、甚至饿死的现象发生,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的关键。3.1.1吃足初乳,固定乳头母猪产后35d以内所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出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必须通过吸吮初乳方能获得,否则易发多种疾病。另外,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内含大量的蛋白质、乳糖、乳脂,酸度较高,可满足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是常乳无法取代的,如果仔猪吃不到初乳则很难成活。仔猪有固定

15、乳头的习惯,一旦固定下来,一般到断奶都不更换。为了保证全窝仔猪都能均匀发育,可利用人工固定乳头的方法,把出生体重小、发育较差的仔猪固定在前面,出生体重大的、发育比较好的仔猪固定在后面的乳头,中间的乳头由剩余的仔猪自由选择、固定。即“抓两头,带中间”,使全窝仔猪发育均匀。3.1.2防冻防压,加强护仔保温冬、春季分娩的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冻死或被母猪压死。仔猪的适宜温度是生后13日龄3032,47日龄2830,1530日龄2225。保温的措施很多,为了避免寒冷季节产仔,北方如采取全年产仔方式应设产房、产圈(床),设仔猪保温箱,利用红外线灯,电热板等设备供热。由于出生仔猪反映迟钝,行动不灵敏,如母猪

16、体大笨重,行动迟缓,产后疲倦,或母性较差等常易压死仔猪。防护措施有:保持室内适宜温度,防止仔猪因为怕冷爱钻母猪肚皮底下或垫草堆内而被母猪压死;在产后一周内加强看管,特别是母猪吃食或排泄后回去躺卧时要留心;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突然响动使母猪惊吓而踩压仔猪;可在猪圈一侧或一角设置护仔间或护仔栏架,让母猪隔开睡觉。33.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 哺乳期仔猪生长速度很快,其营养物质的来源主要靠母乳。从产猪开始母猪的乳泌量逐日增加,产后20d达到高峰,如果饲养条件好,这个高峰可延长至产后30天,然后泌乳量下降。此时仔猪生长发育旺盛,需要的营养物质越来越多,单靠母乳供应是不够的,据资料表明,仔猪生后20d可以满

17、足其生后需要总的营养物质的97%,30天能满足84%,而42天仅能满足50%。为此就必须从外界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以弥补母猪泌乳不足不能满足仔猪的生长发育需要。3.2.1训练仔猪近早开食仔猪出生后47d,活动增加,拱掘地面或啃咬硬物,710d日龄开始出牙,牙龈发痒,此时正是训练其吃料的好时机。试验证明,从6日龄开始训练吃料,30日龄时日采食量可达0.24kg;而14日龄开始训练吃料,30日龄时日采食量仅为0.18kg;提早一周补料,采食量可提高30.56%。3.2.2训练开食方法粒料训练,仔猪出生后47d,把哺乳仔猪料撒在仔猪活动栏补料饲槽内,让仔猪自由觅食;强迫补饲,仔猪生后47d,将料调制

18、好的饲料抹在仔猪嘴内,让其品尝饲料味道,结合控制补料时间,就可能达到预期目的。3.2.3饲料应有良好的适口性配制哺乳仔猪料,在选择原料时既要考虑营养需要,还要注重饲料的适口性。玉米、炒黄豆粉、脱脂乳等是仔猪嗜好的饲料,这些饲料的香味可以促进仔猪采食,还可在仔猪补料中添加3%的蔗糖,以增加饲料的甜味,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另外,还可以适当补喂柔嫩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苜蓿、胡萝卜等。3.2.4抓好旺时期的补料工作仔猪21日龄以后,随着母猪泌乳量的下降,消化机能日趋完善,对饲料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此时食量逐渐加大,食欲特别旺盛,进入了旺食期,贪吃饲料。随着旺食的出现,仔猪生长也十分迅速,如这个时期饲养的好,

19、还为断奶后的仔猪打下饲养基础抓好旺食应注意以下几点:要使仔猪生长迅速,就需要补给适宜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所以,每kg饲料含消化能不低于14.0兆焦,粗蛋白含量一般不低于20%,赖氨酸的含量要占粗蛋白质的4.5%或日粮总量的1.2%以上。仔猪对纤维和谷类淀粉消化率不高,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应超过3%。为此,仔猪日粮不能单靠植物饲料,而应给一定量的高质量鱼粉、乳清粉、脱脂骨粉等动物性饲料,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饲料以颗粒料为好,颗粒料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可提高仔猪的增重效果。哺乳仔猪的补喂要少给勤添,让仔猪总是吃新鲜饲料。规模猪厂,利用仔猪补料槽、自动饮水器让仔猪自由采食、自动饮水;按顿补饲的猪场,一

20、般每天补饲56次,最好夜间按排补喂一次。总之,抓好乳猪哺乳期的补料工作,是争取最大断奶窝数的关键。仔猪典型饲料配方如下(见表3)。表3仔猪典型饲料配方饲料原料仔猪体重(kg)510日龄1020日龄配方1 配方2配方3 配方4玉米高粱麦麸豆饼脱脂奶粉砂糖鱼粉酵母粉骨粉碳酸钙食盐微量元素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合计43.510.05.020.010.07.02.00.10.41.0100.051.010.020.02.010.04.00.60.41.01.0100.058.03.05.521.07.51.00.20.30.151.01.0100.054.37.86.021.08.30.30.31.01.

21、0100.0干物质消化能(MJ/kg)可消化粗蛋白(g/kg)粗蛋白(%)粗纤维(%)钙(%)磷(%)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90.113.60181222.490.790.621.340.700.3087.813.6817521.82.140.780.611.230.580.3289.213.5616020.12.770.650.581.160.590.2688.913.5116020.22.750.630.581.160.600.263.3抓旺食,过好断奶关仔猪30日龄后随着消化机能的逐渐完善和体重的迅速增加,食量大增,进入旺食阶段。为了提高仔猪的断奶重和断奶后成年猪对

22、饲料的适应能力,应加强这一时期的补料。3.3.1补料要多样化营养全面由于仔猪生长迅速,需要补饲接近母乳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每千克饲料中消化能不宜少于13807.2千焦,粗蛋白的含量不宜少于18%,赖氨酸的含量占日粮的0.9%,并且要保证蛋白质的质量。3.3.2补料次数要多仔猪胃的容积小,而且排空快,为满足其营养需要,可采取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对限制饲养仔猪,一般每天补料56次,其中一次放在夜间,每次采食量不宜过多,以不超过胃容积的23为宜。3.3.3注意饲料卫生饲喂新鲜饲料,保持食槽清洁,切忌使用发霉、变质和冰冻的饲料。53.3.4及时补铁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原料,新生仔猪体内储存

23、4050mg铁,仔猪出生后一周内母猪只能供给11.3mg左右的铁(每100g母乳含铁0.2mg,小猪每天能吃到500600g乳),即便仔猪出生2周后的母乳每天也只能供给2.3mg的铁,远不及哺乳仔猪每天需要的711mg,如不及时补铁,血红蛋白量很快下降,仔猪会出现一种低色素的小红细胞性贫血症。其表现为:生长缓慢,精神委靡,被毛粗糙皮肤皱起和黏膜苍白。快速生长的仔猪因缺氧会突然死亡,其症状是呼吸困难或肌肉痉挛。仔猪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与仔猪健康生长的关系密切。仔猪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在8g以下时,就发生贫血。因此,新生仔猪必须补铁。3.3.5做好防病工作,主要是预防仔猪下痢造成仔猪下痢的原

24、因很多,有红痢、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红痢和黄痢都严重危害仔猪的生命和健康,为防止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应定期给母猪注射红痢菌苗(没有发生该病的猪厂不要注射该疫苗)和黄痢。其方法是:在母猪妊娠第10周和第14周龄时,注射上述疫苗各1份,可有效预防这两种疫病的发生。仔猪应从35日龄开始补水。由于母乳中脂肪含量很高(7%11%),仔猪常感口渴,如不及时补给清水仔猪就会喝脏水或尿水,引起下痢。补水的方法是:在补饲小水槽中放入清洁水或含0.8%的盐水让仔猪饮用。水要常换,以保持新鲜,有条件的可以安装自动饮水器。引起白痢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为大肠杆菌所致,只要加强管理,还是可以预见的。首先

25、是要做到圈舍卫生,干燥、温暖,使仔猪免受外界环境的打击;其次是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严格按哺乳母猪的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量饲喂母猪,防止母猪乳汁过浓或过稀4。4去势商品猪场的小公猪、种猪场不能做种用的小公猪,可在断奶前进行去势,生长发育良好的仔猪可在出生或15日龄,体重34kg去势。仔猪去势越早,应激越小,伤口愈合越快,手术愈简便。去势仔猪要健康无病,去势前2h断食。去势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消毒,去势时只开一个刀口,刀口尽量小,刀口要开在阴囊下端,便于血水流出,术后伤口做到消毒处理。去势过程中要对阴囊疝猪加倍小心,不要把肠管戳破。去势后12d,要经常观察是否有意外发生,如肠漏出等。地面和垫草要清洁、干

26、燥,以免污染伤口1。5寄养在猪场同期有一定数量的母猪产仔的情况下,把多产或无乳吃的仔猪寄养给产仔少的仔猪,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当母猪产仔头数过少时需要并窝合养,以使母猪近早发情配种。6仔猪寄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猪产期应尽量接近,最好不要超过3d 后产的仔猪向先产的窝里寄养时,要挑体重大的寄养;先产的仔猪向后产的仔猪寄养时要挑体重小的寄养。以免体重相差较大,影响体重小的仔猪发育。寄养的仔猪一定要吃初乳 仔猪吃到初乳才容易成活,如因特殊原因仔猪没有吃到生母的初乳时,可吃养母的初乳。养母猪必须是泌乳量高、性情温顺、哺乳性能强的母猪,只有这样的母猪才能哺乳好多头仔猪。使被寄养仔猪与养母

27、仔猪具有相同气味 猪的嗅觉特别灵敏,母仔相认主要靠嗅觉来识别。多数母猪追咬别窝仔猪,不给哺乳。为了顺利寄养,可将被寄养的仔猪涂抹上养母猪奶或尿,也可将寄养仔猪和养母猪所生仔猪关在同一个仔猪箱内,经过一定时间后同时放在母猪身边,使母猪分不出被寄养仔猪的气味。另外,使用酒精和其他温和消毒剂同步喷洒,让母猪难以辨认,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16断乳 6.1断乳时间仔猪的断乳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我国大部分农村一直延续使用2月龄断乳制度,该制度由于饲料条件差,养猪主要为积肥等农村饲养管理制度有关。60d断乳制度,制约了母猪生产力的提高,因为60d断乳,114天妊娠,以及7天断乳后配种空怀期,共计,

28、一头母猪一年只能完成2胎的生产任务,另外,60d断乳增加母猪的哺乳期饲养时间,加大用料量,使母猪体重损失过大,影响下期的发情、配种。目前,在一些饲养管理条件较好、商品意识较强的猪场,多采用42天或35天的断乳方法,每年每头母猪可生产2.2胎或2.3胎,母猪体重损失不大,不影响下胎的发情、配种。 还有些先进的猪场,以采用28d或21d早期断乳,如此每年每头母猪可生产2.4胎或2.5胎,例如1头母猪平均每胎生产10头断乳仔猪,21d断乳的母猪比60d断乳的母猪每年多生产仔猪6头所以大大提高了母猪的生产力。6.2断乳方法断乳方法有一次断乳法、分批断乳法和逐渐断乳法。一次断乳法:当仔猪到达预定的断奶日

29、期时,一次性将母猪与仔猪完全分开,一次断乳,由于仔猪突然改变了生活环境和饲料,往往导致仔猪精神不安,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受阻,又易使母猪乳房胀痛、不安或发生乳房炎,此法对母猪、仔猪均有影响,但用于全进全出的工厂化养猪使用时,母猪应于断乳前3天减少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使其降低泌乳量,并应注意加强对母猪及仔猪的护理。分批断乳法:按仔猪的发育、用途等,先后分几批陆续断乳,一般发育较好、体大强壮的仔猪先断乳,而体格弱小或拟留做种用的后断乳,此法断乳时间拖的长,仔猪管理也较困难。逐渐断乳法:在仔猪达到预定断乳日期前48d,有计划的按时间把母猪和仔猪隔离开,逐渐减少哺乳次数,第1天哺乳45次,第2天哺乳34

30、次,经过34d即可使仔猪脱离母猪。57小结从文章中我们了解了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生长发育迅速,物质代谢旺盛;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抗寒能力差;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力弱。分析了哺乳仔猪的死亡原因。在提高仔猪成活率方面要从三方面着手:抓初乳,过好出生关;抓开食,过好补料关;抓旺食,过好断奶关。尽可能使哺乳仔猪早开食,以利于仔猪适应饲料,减少断奶后饲料的应激。给哺乳仔猪创造干净的环境,减少哺乳仔猪感染疾病的机会。商品猪要在哺乳仔猪生长发育良好的情况下去势。当母猪产仔过多时,要用寄养的方法保证哺乳仔猪的正常生长。在寄养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使寄养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还

31、要掌握适宜的断奶方法。选择适合自己养殖情况的断乳方法,以缩短母猪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致 谢本文是在孙亚东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非常感谢老师认真、细致耐心地指导和热心帮助。在老师的指导过程中,我感受到老师做事非常的认真、负责,论文中出现标点这样的格式错误,老师都发现了。在内容上也给出了很合理的建议。论文的完成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反复的修改,在此过程中老师特别有耐心,让我很感动。再次,对老师的指导表示感谢,您教会我做人做事的所应具备的认真,负责的精神。除此之外,在查找论文的资料过程中也增长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赵岩 2011年6月14日参考文献1朱宽佑.潘琦养猪生产M.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136138;143;1432韩俊文.养猪学M.北京:业出版社,1999.9:1341353王福海,彭玉芝.养猪与疾病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24;28294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大学.规模化猪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8:7276;175张京和.农村养殖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176黄仁录.动物养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2006.9:4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