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一新生有效学习效能因素的调查研究——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4324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大一新生有效学习效能因素的调查研究——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影响大一新生有效学习效能因素的调查研究——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影响大一新生有效学习效能因素的调查研究——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影响大一新生有效学习效能因素的调查研究——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影响大一新生有效学习效能因素的调查研究——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大一新生有效学习效能因素的调查研究——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大一新生有效学习效能因素的调查研究——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毕业论文.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影响大一新生有效学习效能因素的调查研究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摘 要学会学习,是21世纪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有效学习也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以盐城师范学院的大学大一新生为重点,以问卷的形式来调查大一新生的有效学习情况。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调查分析,对影响大一新生有效学习的各个效能因素进行研究,包括:学习态度、课堂参与情况、复习频率、解决问题的方式、专业选择的因素、学习动机、自我评价、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师教学方式。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笔者提出了几点促进大一新生有效学习的建议,以便今后大一新生更加有效的系统学习。【关键词】大一学生;有效学习;效能因素The Study of

2、 Efficacy Factors the impact freshmen effective learningtaking YanCheng TeachersCollege for exampleAbstractLearn how to learn, is one of the main goals of the world education reform in twenty-first Century. Effective lear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common topic. The freshman of Yancheng Teacher

3、s College as the focus, to investigate freshman effective learning 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Investigated came from two different points of the analysis, the study of efficacy of the effective factors impact freshman learning, Including: learning attitude, class participation situation and review

4、 the frequency,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professional choice factors, learning motivation, self evaluation,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and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analysis, the author has mad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freshman and effective

5、learning, as a freshman future learning more effective system.Key Words;freshman;effective learning; efficacy factor目 录 1 引 言.5 1.1 研究背景.5 1.1.1学习的含义.5 1.1.2大一新生学习的独特性.5 1.1.3有效学习的提出.61.2 概念界定.71.3 研究现状.72 研究方法.82.1 样本选择.82.2 测量工具.82.3施测步骤及数据处理.8 3结 果.93.1学习态度、课堂参与情况、复习频率、解决问题方式、影响专业选择因素及自我评价的性别差异和文

6、理差异比较.9 3.2 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和文理差异比较.10 3.3 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的性别差异和文理差异比较.114讨 论.124.1 大一新生学习态度对有效学习的影响.13 4.2 大一新生课堂参与情况对有效学习的影响.13 4.3 大一新生复习频率对有效学习的影响.13 4.4 大一新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对有效学习的影响.14 4.5 大一新生专业选择的因素对有效学习的影响.14 4.6 大一新生自我评价和学习动机对有效学习的影响.14 4.7 大一新生学习方式及教师教学方式对有效学习的影响.155 建 议.15 6 参考文献.17 7 附 录.188 致 谢.201引 言1.1 研究背

7、景1.1.1学习的含义学习是指学习主题通过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使自身得到发展、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可以这么说,学习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与人的生活发展息息相关。学习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人们对于学习的研究,从战国时期的学记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发地掌握、形成并且运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过程。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竞争方式,而知识经济在其中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换句话说,知识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教育,教育的作用还是在学习上。学会学习,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对于人

8、才的普遍标准。学会学习,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科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渗透不断加深。人们在专业领域所学到的知识再也不能够“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地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我们再也不能够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1。1.1.2大一新生学习的独特性2进入大学的同学不难发现,虽然依旧是知识的掌握、积累和运用,但是,由于大学里学习的内容不断地加深、学习环境自主性的加强以及学习的要求不同,大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变化:首先,大学里的学习较之中学的学习,在德智体美全

9、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不断加深,以及科学研究素质的不断提高,要求培养高层次的专业领域的高素质的人才。其次,大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强调专业的学科知识,而不是中学生的全面性和基础性的学习。在对某一门专业领域研究的同时,兼顾其他内容的知识的学习。但是,要求在专业学科上的精深以及不断发展和创新。再次,大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基本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自主支配和决定:什么时候该学什么,花多少时间时间学,等等。而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学习,被动学习并依赖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强。然后,中学生的学习强调教学管理,

10、要求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不可以有自由发挥的余地。相比之下,大学只是给学生一个大体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上就有高度的计划性,可以配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主动创造性。最后,大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拥有很多的课余时间,可以为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保障。另外,大学里的各种讲座、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都给了大学生接触社会和提升素质的机会。21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因此,大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竞争,更是学习能力的比拼。正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1.1.3有效学习的提出人类20世纪以来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知识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在社会生活

11、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党的十六大也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有效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更加迎合我国提出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适量、得法的学习较好的达到预期目标,这是有效学习的基本要求。所谓的有效学习,概括起来受这样几个主要内容的影响3:大学新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特征;当代大学新生的学习观念;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动机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等。新课程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学会用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手段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12、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而有效学习则是有效教学的又一体现。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理解,是学习者与文本的交互作用,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而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只是通过机械地操练和反复的练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高级思维的培养起不了多大的帮助,甚至带来负面影响。虽然我们常说“熟能生巧”,但是过度的练习会“孰能生厌”,且阻碍学生的发展,“孰能生笨”。1.2 概念界定有效学习是指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它的目的是为了花更少的时间,学到的更多、更牢、更好。有效学习并不是指题海战术和疲劳轰炸,而是基

13、于科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真正的有效教学不仅仅是完成了知识教学的目标,而是能实现促进学生“会学”的教学。有效学习应该是帮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收获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学一知十”;有效学习应该是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它不应该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应该“寓教于乐”;有效学习应该是非常有效地布置作业,它不应该是让学生做题海,而应该是做尽可能少的题就能掌握尽可能丰富和牢靠的知识,它应该是“有的放矢”、“各个击破”。有效学习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在知识快速变化21世纪的挑战中成为“常胜将军”。从中学学习环境转化到大学学习环境,学习的目标、内容、要求、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学的

14、学习几乎没有外部的压力,学习完全是自主的。然而,如何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习惯、方法,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学习,这是大一新生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大学不仅仅是教师讲授知识的舞台,更多的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更加自觉主动地去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而大学新生来到一个全新的坏境,接触到和过去高中学习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他们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起到了更大地作用。并且,大一新生虽然表示对某一职业感兴趣,但是他们没有确定短期的计划和目标,他们的学习价值观和学习道德观都会受到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有效学习不单纯是为了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更

15、重要的是使自己成为一颗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的种子,在哪里都能学习,吸收知识和经验。1.3 研究现状就目前研究来讲,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缺少具体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对于如何采用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只见零星的实践经验。而对于如何帮助大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就更加少之又少了。即使有,也只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如:张星、徐平平在当代大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特征中,仅以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为主线,简要地分析,从自学、研究、实践、勤奋这四个方面关注大学生的有效学习4。国内不少专家学者通过对中小学有效学习的研究,对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刘华在培育学习共同体 促进有效学习一文中,描述了在学习共同体里学

16、生的有效学习,用行动研究来证明学生在共同体中的有效学习5。随着有效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有效学习的文章也屡见不鲜。如田华文在论大学生的有效学习方法中,对大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重要的学习方法进行讨论,从而为我国大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提供可靠依据6。鉴于专家学者都是从某一方面来分析有效学习的,关于大学生这方面的就更少了。为配合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更好的发挥大学生的智慧和力量,因此,笔者通过对大学新生有效学习的各因素进行调查,试图通过教育心理学和社会环境两方面来寻找到更适合我校新生的有效学习的方式。本实验针对盐城师范学院大一新生的有效学习展开调查研究,找出影响其有效学习的因素,提出相

17、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借此可以帮助教师协助指导学生,且帮助新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当然,目前国内尚未出现针对大学新生如何有效学习的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也期待这些结果与分析能够帮助大学更加有效地指导新生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提高大一新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此目标出发,探索出一条更适合本校新生的有效学习的路径和学习方式。2研究方法2.1 样本选择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盐城师范学院随机抽取大学生被试,邀请大一年级的学生,在当堂任课老师的帮助下,主试现场发放问卷260份,并当场回收。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有效问卷211份。其中人数分布为:男生107人,女生104

18、人;文科生113人,理科生98人。2.2 测量工具本问卷来源于陈美华、何健敏及杨浩威共同编写的大学生有效学习策略的效能评价8所使用的调查问卷。经过笔者的论文指导老师的修改后形成本问卷,后经过测验与对比,此问卷的信效度良好。该问卷由2个维度组成:性别与文理科,主要分析它们与大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多个方面来研究影响大一学生有效学习的诸因素。此次测验用的问卷由11道测试题组成,根据大学生学习的独特性的各个方面对“有效学习”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2.3 施测步骤及数据处理主试向被试宣读指导语后,被试开始填写问卷,10分钟后,主试当场回收问卷。然后,将收集来

19、的有效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差异检验以及相关分析。3结 果3.1 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复习频率、解决问题方式、影响专业选择因素及自我评价的性别差异和文理差异比较通过对问卷的初步分析,共有107名男生和104名女生的问卷是有效的。对这些问卷进行性别差异的分析,笔者得出了以下的结果:表3-1 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复习频率、解决问题方式、影响专业选择因素及自我评价的性别差异比较(n=人数)男生(n=107)女生(n=104)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复习频率解决问题方式影响专业选择因素自我评价50 35 2233 56 18 30 51 2644 33 30

20、30 36 4137 44 18 6 2 50 43 1145 50 922 66 1658 23 2335 47 2236 54 9 3 2由表3-1中,我们不难看出,男生和女生经过高考后在进入大学之后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问题解决及专业兴趣上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但是,在课后的复习频率和对自己目前的评价上,男生和女生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笔者对211份有效问卷进行筛选分析,得出共有文科生113名、理科生98名,先对该组数据进行文理科的差异分析,结果如下:表3-2 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复习频率、解决问题方式、影响专业选择因素及自我评价的文理差异比较(n=人数)文科(n=113)理科(n=98)

21、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复习频率解决问题方式影响专业选择因素自我评价51 48 1440 60 1325 68 2062 29 2238 46 2936 56 14 4 349 30 1938 46 1427 49 22 40 27 3127 37 3437 42 13 5 1由表格3-2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就文理科之间而言,大一学生在当前的学习态度上没有较大差异。课堂的参与情况和课后的复习频率方面,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差异性不是很明显。可能由于学习的方向有所差距,因此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文理科的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至于学习的动机和自我目前的评价则明显没有差异可以进行比较。3.2 学习动机的性别

22、差异和文理差异比较关于学习动机的题目,笔者选择了以多选题的方式出现的。在数据输入和分析的时候,对所列出的5个选项分别进行分析。“选中”的在数据上标记为“1”,“未选中”的则标记为“0”。结果如下:表3-3 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比较(n=人数)学习动机男生女生总计报答父母谋求未来报效祖国深造基础兴趣爱好68802523486684203341134164455689由表3-3可知,大一学生中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在学习动机上以自我的未来的发展为主,对于父母的回报和感恩是第二位的。值得欣喜的是,大一学生由自我内驱力而努力学习的人数也不在少数。有一点需要我们深思,在所列出的几个选项中,对于报效祖国这一选

23、项所选的大一学生最少,而男女生之间最大的人数差异在深造基础这一选项上,这都是值得注意的。表3-4 学习动机的文理差异比较(n=人数)学习动机文科理科总计报答父母谋求未来报效祖国深造基础兴趣爱好67841830456780272644134164455689 从表3-4可以看出,学习动机在文理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与表3-3相似的是,在报效祖国和深造基础上需要关注和理解,并找出原因。3.3 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方式的性别差异和文理差异比较表3-5 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的性别差异比较(n=人数)男生(n=107)女生(n=104)目前学习方式有效学习方式目前教学方式有效教学方式61 19 8 8 2 3

24、 2 4 0 048 20 11 7 3 3 7 6 1 169 16 10 2 2 6 0 252 29 11 2 1 8 4 058 14 5 14 6 0 6 0 0 156 26 3 3 4 2 5 2 1 3 69 19 10 2 0 2 1 142 37 16 5 3 0 1 0从表3-5可知,目前大学生之间学习方式的性别差异不是太明显。但是不难发现,在对于学习方式到底那些更有效的选择上,男女生之间就出现了不小的差异。而在目前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倾向于课堂的讲解和灌输。至于到底什么方法更加有效的学生们就各有自己的观点啦。表3-6 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的文理差异比较

25、(n=人数)文科(n=113)理科(n=98)目前学习方式有效学习方式目前教学方式有效教学方式59 17 7 12 6 2 7 3 0 056 27 8 4 2 3 4 4 2 378 14 12 2 0 3 1 348 33 16 7 2 4 3 060 16 6 10 2 1 1 1 0 147 19 6 6 5 2 8 4 0 160 21 8 2 2 5 0 046 33 11 0 2 4 2 0由表3-6可以看出,文理科在对于自身的学习方式上还是存在差异的,不过不是十分显著。在对学习方式有效性的选择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就课堂的教师教学而言,大一学生的教学还是倾向于“教师讲解,学生

26、听记”。对于学习有效性的教学,文理科之间就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了,这也许与他们各自学习的重点不同有关。4讨 论大学生的学习由于专业性的加强,更加强调精深和广博,围绕某一门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兼顾其他关联学科的知识。不同于高中时的全面性和基础性的知识,更加注重专业的学习。可以这么说,就学习内容而言,最轻松简单的恐怕是大学生了吧。4.1 大一新生学习态度对有效学习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处于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后,他们已经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应能力。就目前的学习态度而言,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异。女生的自我约束力较之男生在这一方面表现的较为突出。经过高中的学习后,来到大学,学习

27、已经不是在老师的约束下完成的了,因此,不少男生的自我要求就会降低,加上大学的生活节奏与高中时代的截然不同,缺少父母和教师的从旁协助,男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就远没有高中时代那么强烈了。而就文理科学生来说,在学习态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不管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都表现出了较为积极的态度。这与大一学生在高中时代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关,也可能和大学里的学习氛围有关。4.2 大一新生课堂参与情况对有效学习的影响大学的教学还是更多地局限在课堂的灌输,然而进入大学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因人而异的,就会导致老师上课的内容没有办法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自然而然,学生对于课堂的教学就提不起兴趣。

28、在这种情况下,缺少了自己本身的自我内驱力的促使,学习的动机也就不高啦。再来看看目前大一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在这一方面,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就更加明显啦。女生大多是积极参加的,而男生就表现出对课堂的消极态度,被动参加或是基本游离于课堂学习9。这与我们刚刚讨论的男生对自我的要求降低以及大学里的各种活动的影响有关。女生呢,在自我坚持性方面要优于男生,而且不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相对于男生的疲于应对,女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习情况都要好很多。本研究发现,学科专业的要求不同,学科的灵活性,导致文理科的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科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虽然不低,可是和理科学生比起来还是处于被动参与的情况,

29、课堂的积极性不是太高。这和文科课堂的教学时密不可分的。众所周知,文科注重理论的讲解与应用,可以说是一门“言之成理即可”的学科。这就导致文科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听从老师的指导。4.3 大一新生课后复习对有效学习的影响课后复习是学习的必需阶段,但是很可惜,不管是大一的男生还是女生,在这一方向上都表现的不是很好。其实也可以理解,大学里的学习应该来说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其他的社团活动以及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占了不小的比重。值得令人深思的是,男生中经常复习的人数居然要明显高于女生。这与我们印象中的男生学习没有女生勤奋有较大的出入,这也是笔者希望此次研究的创新之处。在课后复习方面,理科学生的

30、表现同样要好于文科学生。笔者认为,这可能和理科知识的不容易理解有关。大学生在学习上需要的是高度的自觉性和计划性10,强调的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去自主地安排学习,即使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给了学生知识和方法,也需要学生课后的融汇和贯通。而理科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将教师讲授的内容记入脑海中,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是关键在于课后的复习和巩固。在这一点上,文科学生就比较占优势。4.4 大一新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对有效学习的影响在课堂学习之外,难以协调好自己的时间。男生和女生的性别不同,就决定了他们在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女生比较偏向于同伴之间的交流合作,而男生就倾向于采用自己的方式来想问题。虽然

31、大学里的学习,文理科都需要投入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但是不可否认,文科学生在专业上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远远不及理科学生。当然,这是文理科之间天生存在的差距。因为这样的差距,影响了文理科学生在对待问题和思考问题上的习惯差异。文科学生主要专注于采用自己独立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即使是交流合作也保留着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但理科学生就会采取一些不同的方法,在独立思考的同时也借鉴他人的看法,有时候甚至是将问题暂时的搁置,以期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找到解决的方向。这种思考习惯既有利于当前的学习,也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反思。4.5 大一新生专业选择的因素对有效学习的影响对于专业的兴趣来说,男生考虑的较多的是前途和发展,比较

32、关心自己今后的择业和就业选择,较女生对于自身兴趣的专注可能功利性更重些。而对于这一点,文理科学生就没有太大的差异。文科学生对于个人兴趣的选择关注较多,而理科学生对于经济收入的选择则更加重视。而在专业发展前途上,笔者发现,文科学生竟然表现得比理科学生要好得多,这是又一创新之处。4.6 大一新生自我评价和学习动机对有效学习的影响对于自己目前的自我评价,不少大一学生还是表现的比较积极的,有目标、有理想、有追求,并为此而努力,即使不是很明了,但还是对未来有些自己想法的,知道自己将要面对怎样的社会压力。学习动机的话,大一学生刚刚经历过高考,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和家长的期望,但更多的还是希望追求更高质量的未来

33、生活,为自己的未来进一步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很少的部分学生觉得应该用自己的学识来回报祖国。这是笔者在调查时的意外发现,也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薄弱和缺失。4.7 大一新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教学方式对有效学习的影响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明显增加。但对于学习方面,还只是停留在高中阶段的方式,即教师大包大揽地安排、学生亦步亦趋地跟随。学习方式上虽然开始自己探索,但还是较为依赖教师的引导。对如何有效促进学习的想法,男女生之间还是有些差异的,比较多的还是倾向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而男生在探究这一方面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和偏向性。在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上的看法,他们都比较喜爱

34、师生共同探讨,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能体现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活动方式。虽然在男女生的性别差异上,大一学生的学习方式几乎不存在什么差异,但是在文理科学生这一方面,就表现出了不是很明显的差异。文科学生目前的学习方式主要集中在接受学习,以教师的课堂讲述为主,兼有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理科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比较符合新世纪下的高校教育的要求,是基于问题和实践的学习,强调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不少文科学生对于如何有效学习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提出应该运用情境来进行学习,而且应当在这一过程中体现活动的意义。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文理科学生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科学生比较倾向于教师的指导和

35、学生自己的归纳,理科学生就偏向于学生自主地讨论交流以及在课堂上的展示和评价。5建 议针对大一学生有效学习的这几项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当看出,男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归根究底还是因为男生在学习上的兴趣不够浓厚。孔子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真正激发出男生学习的直接兴趣,才能使大一的男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一方面,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尽最大的努力创造可以刺激大一男生学习兴趣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也不能将学习兴趣单纯地依赖于外部条件,更多的应注意男生生自觉主动地培养学习兴趣11。其次,大学里的学习环境表现出与高中完全不同的两个特征。对于大学里的学习,学生可供自

36、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都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对于大一新生的学习挑战也逐步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让大一新生自己努力去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如给予学生一些指引和帮助,使他们少走弯路。就这一点而言,女生的表现要明显优于男生。她们中的大多数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并且很好地进行了实践。因此,对于大一学生而言,努力与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在这一环境中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也是很重要的12。其中男生应该更加注重学习观念的转变和自身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再次,针对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薄弱,笔者认为应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价值观,树立“为中华

37、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形成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因此,对于大一学生而言,转变学习的价值观,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在这一环境中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13。其中男生应该更加注重学习观念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换。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大一的男女生表现出了各自的性格特征。而这一点,在文理科学生上也有所表现。自学在大学已经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啦,几乎都是教师将学生领进门,启发诱导和答疑解惑;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自我支配以及自我决定。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理念、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对于问题的探究解惑,这些都有利于大一学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文科学生的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可以就文科学生提出的想法根据课堂

38、的教学内容,适当地结合社会实践来进行讲解,使文科学生在课堂之中也可以像理科学生那样,有自己独立发表观点和意见的机会,从而调动文科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当务之急就是要将文科学生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的基础上,不仅是学习和研究,更是创新和发展。当然,这一点对于理科学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应当予以重视。最后,大学生的学习应当是全方位的,不能因为专业的束缚而仅仅停留在自身所学的专业领域里止步不前。目前,高校教学就是培养专业人才,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的模式使得不少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出现“瘸腿”现象,一旦离开了所学专业的领域就如同白痴一般。所以,文科学生应当加强自然科学知识

39、的学习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理科学生也需要加强社会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质的修养。只有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才能培养出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灵活性高的优秀人才。参考文献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2葛明贵等.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43郝贵生.大学生学习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9-1364张星,徐平平.当代大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特征.吉林教育科学高等研究.1994年第4 期:25-285刘华.培育学习共同体 促进有效学习.课程与教学.2011,2:52-60 6田华文.论大学生的有效

40、学习方法.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6期,第8卷:177-1787闫虎,叶金华.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育革新.2005年第1期:28-298陈美华,何健敏,杨浩威.大学生有效学习策略的效能评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第11卷:87-939张金华,雷倩,张莹.加强有效学习与促进知识理解.教育理论:25510韦欢.加强学科阅读指导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中学教学参考.2011,11:7-811高国民,周俊.为学生的有效学习系统设计教学.科学大众科学教学.2010年第8期:21-2212鲍银霞.有效学习发生的条件及其对教师教学的要求.教育导刊,2005年

41、9月上半月刊:14-1613姜晋文.促进有效学习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2009,6附 录大一学生调查问卷亲爱的11级同学: 你好!欢迎参加本次问卷调查。我们拟定此调查问卷来评价经过一学年后你的学习状况,你的回答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答案不分对错,对你的成绩不会有任何影响,请按实际情况认真作答。在此,对你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谢谢合作!你的性别: 男 女你的专业: 文科 理科1、 你现在对学习的态度是A.主动学 B.被动学 C.不想学2、 你上课的学习状况是A积极参与 B被动参与 C基本不参与3、你课后的复习状况是A经常复习 B偶尔复习 C从不复习4、你在思考和解决学习问题时的习惯是

42、A采用自己的方法去想问题 B总想听别人的看法 C先放一放,以后再说5、 影响你对专业兴趣的主要因素是A专业发展前途 B个人兴趣 C经济收入6、 你觉得目前您是哪一类大学生A有理想,有抱负,抱着乐观的态度,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B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C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 ,不为将来担忧D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E不想有目标,也不想要为此付出努力,付出时间7、 你在大学学习的动机主要是(可多选)A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B.谋求自己的美好未来 C.报效祖国D.为继续深造打基础 E.满足自己的兴趣爱8、 你现在的学习方式是(排序)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接受学习 E基于问题学习 F基于实践学习 G基于网络学习 H情境、体验式 I过程、活动式 J发现、探索式选出主要的三项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