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绪论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4656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绪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绪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绪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绪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绪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绪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绪论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五大领域:健康领域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科学领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社会领域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语言领域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艺术领域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第一章 绪 论,内容概要:本章主要考核同学们对科学、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基本概念及意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价值的掌握程度。核心知识点:1、科学与科学教育(概念)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涵)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历史沿革),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科学与技术,第二

2、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第四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第一节 科学与技术,一、科学的界定概念: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展。1.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3.科学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4.不能把科学理解成对世界的固定不变的“正确”解释,而应把科学理解成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二、何谓技术?概念: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

3、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1.技术与科学的区分。2.技术是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3.技术的表现形式是多元的,技术是成套的知识体系,三、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四、科学与技术的功能1.精神文明方面,认识世界是科学技术的认识功能。首先,科学知识使人们的思想日益科学化。其次,科学理论对科学技术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科学技术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精神和道德面貌。,2.物质方面,改造世界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首先,用科学知识武装的劳动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劳动能力。其次,通过掌握科学知识,进行技术发明,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再次,科学技术的力量还表现在扩大劳

4、动对象,使原来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得到广泛的利用。最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化管理成为生产力的一种新要素。,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一、学前儿童与科学1.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发展分为若干个阶段,并将27岁阶段称为“前运算阶段”。他认为,这个阶段的儿童能运用语言并形成心理意象,能使用符号在头脑中在线外部世界。只是他认为这个时期儿童所运用的词语和符号,还不能离开所代表的东西。,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2.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概念的发展是由概念含混、复合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时期组成的,每一个阶段又包含着若干个小阶段。在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急于将由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现象

5、和原理,按成人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儿童,并要求儿童像成人那样去理解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道理。教师应该顾及到儿童的“天真理论”。“天真理论”是儿童在学校学习之前已获得的一些关于自然现象的概念,也被称之为“前概念”、“幼稚理论”、“直觉概念”等。,3.布鲁纳:认为儿童必须先通过操作具体实物发展概念,进而逐渐发展到以抽象符号表达概念的层次。强调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要求让儿童主动地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他竭力倡导发现学习(发现法),并广泛地运用于科学教育。,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一)科学教育1.概念:科学教育是以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2.我国科学教育的基本

6、目标有三方面的内容: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3.特征:在教育目标上以科学素养为中心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教学过程上强调实践性,(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1.概念: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2.特点:第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全面性;第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点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的探索性。,3.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点:(1)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好奇、好问的特点。(2)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好奇探索的特点。(3)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好活动的特

7、点。(4)学前儿童学科学还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关键词:1.主动探究2.科学情感、科学态度3.科学方法4.科学经验,思考:为什么说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不仅是有利的、必须的,同时也是可行的,但又有其特殊性?(必要性,可能性,特殊性)-木块、铁块、吸管,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一、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首先,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成年人在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中向年幼儿童传授有关自然的知识经验,而年幼儿童在生活和跟随成年人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其次,在原始社会,因为科学不发达,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将一些自然现象神化,这样的“误

8、解”就阻碍了人类对自然法则的认识。,我国古代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是一些解释粗浅的科学概念、说明用途的纯知识性的科学教育,而且往往是与识字教育紧密结合,其教材是高度综合化的。这些“学校”形态的自然教育,无论是官办的,还是民办的,都主要是为统治阶级的孩子所享有。一般的劳动人民依旧是跟随父母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接受科学教育。教学方法主要靠教师口授,即使内容是联系实际的,教学的方法也是脱离实际的。,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发展(一)民国时期我国儿童自然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课程来进行,是在清代同治年间。1862年(同治元年)设立了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中设有“格致”这一科目,是我国设

9、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1903年我国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幼稚园湖北幼稚园。1932年10月,当时的国家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稚园课程标准,正式规定有关科学教育内容的课程“社会和自然”。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1936年幼稚园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将“社会与自然”课程更名为“常识”。1937年,幼稚园常识160课出版发行,本书根据幼稚园课程标准所编辑,是一本专供幼儿园教师参考的常识教材教法书籍。至此,我国开始有了包括课程标准、课程设置、理论书籍、教材教法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实施体系。,(二)建国后至今195

1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在“教养活动”项目中有“认识自然环境”一项,并有相应的大纲和教学任务。1961年,南京师范学院编写了语言与认识环境教材,扩充了认识自然的范围,适当提高了要求。解放初直至“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基本上是在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基础上制定的。比较重视系统的、由浅入深的知识教育,并以季节变化为主线来进行认识自然的教育。在方法上则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伴有儿童的观察、种植和饲养活动。,1981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了幼儿园教育内容与要求,常识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其具体任务为:“丰富幼儿关于自然和社会

11、方面粗浅的知识,扩大幼儿的眼界。培养他们对认识社会和自然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逐步形成对待人们和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982年根据纲要的内容,出版了幼儿园教材常识(教师用书)。纲要颁布后,对幼儿园如何进行自然科学教育有了比较明确和细致的规定,又有了专门的教材,使得广大幼儿园教师对自然常识教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是,纲要中有关自然科学部分的内容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前儿童知识方面的要求,忽视了诸如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要求。,1989年6月,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对学前教育的一些旧观念、旧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2001年7月,国

12、家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科学”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列了出来。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内容与要求”和“指导要点”。从指导纲要的内容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价值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问题的能力、与他人以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内容与要求,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

13、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

14、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指导要点,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2.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3.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第四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儿童发展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通过这种教育活动,把孩子探究周围世界(包括孩子自身)的自发需要纳入其中,因此,科学教育能

15、保证学龄前儿童认识、情感、态度。以及有关技能的协调发展,它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2.科学教育可以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环境,扩大、充实学前儿童的科学经验,并使相关的经验趋于系统化、条理化,逐步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和联系。3.科学教育能以客观事物为媒介,促进学前儿童智力、语言的发展。4.科学教育还可以促进学前儿童个性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学前儿童自信心、独立性、创造性等方面个性品质的发展。,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1.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利于他们将来成长后的科学学习,并为科学素养的早起养成奠定基础。2.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特殊兴趣,为国家储存科技人才资源。个体在儿童时期对自然进行科学探索,可以强化个体对周围自然界的探索精神,可以激发儿童内在的求知欲望,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科学、提高科学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需要,热爱科学,研究科学共勉:如果我告诉你:热的食物比冷的食物在冰箱中更容易冷冻,你会相信吗?如果你相信,那你就错了。如果你不相信,那你就更错了。“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亲自去做个试验,验证它是否符合事实。,热爱儿童,研究儿童热爱儿童是了解儿童的前提儿童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