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临床医学院推拿教研室编中式保健按摩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46643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临床医学院推拿教研室编中式保健按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一临床医学院推拿教研室编中式保健按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一临床医学院推拿教研室编中式保健按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一临床医学院推拿教研室编中式保健按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一临床医学院推拿教研室编中式保健按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临床医学院推拿教研室编中式保健按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临床医学院推拿教研室编中式保健按摩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常规操作法,第一节 头面部,头面部由于皮肤组织薄弱,敏感程度较高,故临床上常选用较轻快、柔和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揉法、抹法、推法、摩法、扫散法等。,1.抹印堂法,操作方法:受术者仰卧位。术者以拇指罗纹面置两眉间印堂穴处,自印堂向上直抹至神庭穴止,可双手交替进行。抹动时用力应均匀一致,和缓而有力。本法操作时局部应有酸胀感,治疗后有局部温热及头目轻爽的感觉。操作时间:23分钟。适应证:感冒风寒表证及风热头痛,额窦炎所致之前额闷痛等。,2.一指禅推神庭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以一手扶住受术者侧头部以固定,另手用拇指罗纹面或偏峰在神庭穴处进行一指禅推法。操作时间:13分钟。适应证:眩

2、晕,头痛,失眠,心悸,感冒等。,3.分阴阳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以双手食、中和无名指罗纹面于其前额正中同时着力分别向左右两侧分推至两侧太阳穴处。推左为阳,推右为阴在分阴阳手法中,亦可用双手掌大鱼际或拇指桡侧缘进行分推。操作时间:68分钟。适应证:外感表证,高血压,中风后遗症,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等。,4.揉前额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或仰卧位,头略侧偏。术者以一手扶于其头顶侧部,另一手以大鱼际着力于前额部,做柔和的大鱼际揉动。操作时间:约2分钟。适应证:失眠,眩晕,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额窦炎,风寒感冒性头痛等。,5.一指禅推印堂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以一手扶住受术

3、者侧头部以固定,另手用拇指罗纹面或偏峰在印堂穴进行一指禅推法。操作时间:13分钟。适应证:眩晕,头痛,失眠,鼻渊,感冒,近视等。,6.抹眉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术者以食、中、无名三指罗纹面着力于眉头内侧攒竹穴处,沿眉弓经鱼腰至眉梢丝竹空穴止,反复抹动。操作时用力宜均匀,速度宜缓,操作顺序是由内向外,切不可由眉梢向眉头方向抹动。操作时间:23分钟。适应证:外感发热,目疾,偏正头痛,心神不宁等。,7.揉太阳法,揉太阳法包括:单手拇指揉法、中指双侧揉法、掌根揉法及大鱼际揉法。单手拇指揉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以单手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太阳穴处,其余四指于头侧部助力,做上下或左右、

4、前后、环转等揉动。操作时间:13分钟。,7.揉太阳法,中指双侧揉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以双手中指罗纹面着力于其左右太阳穴处,做轻柔和缓的环形揉动。本法可同点法结合运用,先点后揉,点法宜重,揉法宜轻。操作时间:13分钟。,7.揉太阳法,掌根揉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以双手掌根的尺侧部着力于受术者左右太阳穴处,进行轻缓的揉动。为稳定受术者的头部,可令受术者的头后仰,使之与术者前胸部相贴。操作时间:13分钟。,7.揉太阳法,大鱼际揉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以一手扶于头顶侧部,另一手以大鱼际着力于一侧太阳穴处,做柔和的大鱼际揉动。太阳穴处的大鱼际揉法,

5、可加变形,即将前臂尽力旋前,使拇指掌指关节偏于桡侧的部分着于太阳穴处进行揉动,力量较前者集中而着实。操作时间:约2分钟。适应证: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额窦炎,风寒感冒性头痛,外感风热,目赤肿痛等。,8.推攒竹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攒竹穴处,先局部由内向外上方短推数次,使攒竹穴处有较强烈的酸、麻、胀感,然后自攒竹穴沿眉弓向外推至太阳穴处,可反复数次。操作时间:23分钟。适应证:眼红流泪、怕热羞明之目疾初起及前额痛、眉棱骨痛、偏头痛等。,9.掐鱼腰法,操作方法:受术者仰卧位。术者以两手拇指甲掐两眉弓中点的鱼腰穴约2分钟,然后用双拇指抹法,自攒竹穴沿眶上缘经鱼

6、腰、丝竹空至上关穴止,反复抹动本法操作时局部应有酸、麻、胀等感觉。操作时间:23分钟。适应证:头痛头晕,头昏目痛及两目红赤,羞明流泪等。,10.一指禅推眼眶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眼微闭。术者用一指禅偏峰推法先推一侧睛明穴,然后沿上眼眶向外推至目外眦,再沿下眼眶内经目内眦推至对侧睛明,再按上眼眶向外,下眼眶向内的顺序做“”字形的环推。操作时间:约5分钟。适应证:近视、视物酸胀、干涩等眼疾以及失眠、眩晕等。,11.掐睛明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以两手拇指甲轻掐两目内眦睛明穴,然后可配合拇指端按揉该穴。本法操作时睛明穴处有酸、麻、胀的感觉,可向眼球内部放射,治疗后,眼部

7、有轻松舒适的感觉。操作时间:12分钟。适应证:近视,夜盲,外感风热所致的两目红肿、羞明流泪等。,12.捏鼻根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以一手拇、食指端及罗纹面轻捏其两目内眦之睛明穴,然后逐渐向下沿鼻两侧捏至鼻翼上方,反复多次,可配合拇指按揉法操作。本法操作时鼻根处有酸、麻、胀的感觉,可向鼻内、前额及眼球内部放射,治疗后,鼻及眼部有轻松舒适的感觉。操作时间:23分钟。适应证:鼻炎,鼻窦炎,近视,夜盲,外感风热所致的两目红肿、羞明流泪等。,13.按揉四白法,操作方法:受术者仰卧位。术者以两手食指端分置于左右两侧四白穴处同时进行食指按揉。操作时两食指用力要适度,应以两穴位处有酸、麻、胀感

8、为宜。操作时间:23分钟。适应证:夜盲症,内外翳障,鼻炎,三叉神经痛等。,14.按揉巨髎法,操作方法:受术者仰卧位。术者以一手拇指或食指,或以两手食指端置于鼻外侧的巨髎穴处,先以指压法约按压1分钟左右,然后按揉12分钟,再以拇指移动按揉法自鼻旁迎香穴始按揉至巨髎穴处止,返复按揉约3分钟。操作时间:56分钟。适应证: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鼻塞及牙痛等。,15.掐人中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以一手扶定头部,另一手以拇指甲掐鼻下人中穴。本法可指下用力稍重,使受术者产生较强烈的酸、麻、胀感。操作时间:12分钟。适应证:风寒感冒,腰背酸痛,胸胁胀闷,烦躁不安等。,16.掐地仓法,操作方法:受

9、术者仰卧位。术者以两手拇指甲置两侧口角旁的地仓穴处,两手的食、中等指置于下颌角的前上方与其相抵,着力切掐。操作时局部应有酸、麻、胀等效应,如反应不敏感,可结合揉捏法加强刺激。操作时间:12分钟。适应证:面神经麻痹。,17.按下关法,操作方法:受术者侧卧位。术者以食指置耳后翳风穴处,拇指置耳前下关穴处,两指同时着力,持续按压23分钟。然后分别于两穴处施行指揉法12分钟。操作时间:35分钟。适应证:下颌关节功能紊乱,面神经炎所致的口眼歪斜等。,18.抹面法,操作方法: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其头端,以双手拇指罗纹面分置于其鼻部两侧的迎香穴处,沿上颌下缘经颧髎、下关至耳门穴止。拇指抹面法常与拇指摩面法

10、相配合,前者手法重,后者手法轻,可轻重交替使用。操作时间:13分钟。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19.按听宫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术者立于受术者背后,以两手食指端分别置于两耳前听宫穴处,同时相对点按约。操作时要掌握好力度,不可暴力戳按。操作时间:13分钟。适应证: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耳聋,耳鸣,中耳炎等。,20.按揉颊车法,操作方法:受术者仰卧位。术者以两手拇指或食、中指罗纹面于两侧颊车穴处按揉,然后以拇指自听会穴处沿下颌外缘经颊车推至大迎穴,反复操作57次。操作时间:23分钟。适应证:虚性牙痛,牙龈肿痛,面神经炎,下颌功能紊乱等。,21.捏耳垂法,操作方法:受术

11、者坐位。术者立于其背后,以两手拇指与食指指罗纹面分别捏住两耳垂,同时进行揉捏。揉捏时用力宜由轻到重,不可用指甲部切掐,揉捏后可用力垂直向下方揪抻57次。操作时间:13分钟。适应证:肾阳虚所致的水肿、形寒肢冷,气逆于上所致的头重、头昏及偏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口、眼、鼻疾等。,22.按缺盆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或仰卧位,头微倾向对侧。术者以拇指端或罗纹面于锁骨上窝处按压,边按边寻找到缺盆穴,宜缓慢用力。此穴下是臂丛神经的发出点,故如找准穴位,手法操作时局部应有较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向手臂部放射。操作时间:12分钟。适应证:上肢麻木疼痛,颈椎病,肩周炎,头痛,脑血栓后遗症

12、等。,23.干洗脸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掌指放松,先在其整个面部轻轻抚按,边抚按边移动,至整个面部的皮肤变的柔软,然后双手五指略并拢并稍屈曲,以指腹与掌心着力于左右面颊,自上而下,推运抚摩,形似洗脸,至面部的皮肤红润、微热即可。操作时间:23分钟。适应证: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中风所致的口眼斜等。,24.头对按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术者立于受术者背后,先以两手四指分置于颞前两侧,自两侧头维穴平高处向头后摩动至后顶穴止,反复摩动13分钟,然后将两掌心着力于两侧颞部,节律性地对按l2分钟。操作时间:25分钟。适应证: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心悸,头痛,头昏,低血压等。,25.推正顶

13、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术者用拇指推法从鼻尖素髎穴经鼻向上沿头部正中线经印堂、神庭、百会、强间推至哑门穴止。操作时间:57遍。适应证:前额胀痛,神经性头痛,目赤肿痛,血虚头痛等。,26.推偏顶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坐位。术者以两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于头部两侧阳白穴处,自下而上经本神穴沿头部外侧线至完骨穴止。操作时间:57遍。适应证:偏头痛,耳聋,耳鸣,各种鼻疾等。,27.掌摩百会法,操作方法: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以一手扶住其侧头部以固定,另手以掌心置其头顶百会穴处,进行顺逆时针各半的环旋摩动。操作时注意力要集中,高血压等肝阳上亢受术者忌用。操作时间:13分钟。适应证:眩晕,头痛,失眠,内脏下垂,脱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