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4852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4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二章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二章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二章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二章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技术经济学基本原理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3/28,1,技术经济学 Technical Economics,第二章 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2023/3/28,2,第二章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技术创新原理第二节 技术经济比较原理第三节 资金报酬原理第四节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2023/3/28,3,第一节 技术经济创新原理,基本定义技术创新扩散技术创新集群,2023/3/28,4,1、技术创新概念 熊彼得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函数中诸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进行重新组合,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完全新的生产要素组合引入现存的生产过程,使原有生产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过程。,一、基本定义,2023/3/28

2、,5,为此,熊彼得把创新概括为五种形式:开发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或新的工艺。开辟新的市场。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供给来源。形成新的产业组织方式。,2023/3/28,6,在此基础上,索罗提出了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上的一贯里程碑。,2023/3/28,7,我国经济学家傅家骥在其所著技术创新学中将技术创新定义为: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应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

3、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组织,它是包括科研、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2023/3/28,8,(1)技术创新的实质,是给企业生产经营系统引入新的技术要素,以获得更多利润。,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2023/3/28,9,(1)技术创新的实质(2)技术创新的关键,不是研究和发展,而是成果的商业化,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2023/3/28,10,(1)技术创新的实质(2)技术创新的关键(3)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基本内涵,是而且只能是企业家,只有企业家才能抓住战略机会,辨别市场潜在的盈利前景,才愿冒风险,善于创新。,2023/3/28,11,、创新环境理论 核心是了解怎样的外部条件有利于

4、新企业的成长和现有企业的创新。,2、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创新网络理论 注重区域内或群内企业之间及企业与相关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2023/3/28,12,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创新系统理论 包括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前者指区域网络各个结点在协作作用中结网而 创新,并融入到区域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 系统。后者静态技术创新、渐进创新和激进创新。,2023/3/28,13,二、技术创新扩散,1、概念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O)1988年定义为:“技术经济扩散是指创新随后被许多使用者采用”。我国经济学家傅家骥定义为:“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

5、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2023/3/28,14,技术创新扩散可理解为:一项新的技术创新通过第一次商品化能够带来超额利润,则生产者和经营者会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这种技术创新的转移,这种转移即扩散;为满足一项技术创新的实现和转移,有时需要相应配套技术的改进,这种由一项技术创新引发的其他技术创新不断传递、转移的过程即扩散。,2023/3/28,15,2、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按扩散过程中知识产权转让方式与程度分:内部扩散模式合资扩散模式合资转让模式,2023/3/28,16,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按技术创新扩散渠道划分:政策式扩散模式集团式扩散模式交易式扩散模式交叉式扩散模式,2023/3/28,1

6、7,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按技术空间传递的方式划分:空间梯度式扩散模式跳跃式扩散模式双向对流式扩散模式,2023/3/28,18,、按产品寿命周期模式划分:采用专利数衡量技术创新的产出,即Qp=F(t);整个生命周期内,Qp=F(t)为凸函数,如下图所示:,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2023/3/28,19,孕育阶段:参与企业较少,主要表现是虚拟企 业和战略联盟,技术专利数较少,dQp/dt0;,按产品寿命周期模式划分:,成长阶段:由于技术的吸引,产业集群内更多的企业参与,创新的深度、广度进一步提高,技术专利数快速增加,此阶段dQp/dt0;,2023/3/28,20,成熟阶段:群集中的技术创新更有

7、序,方向更明确,产品和工艺不断被更新,大量的渐进创新不断涌现,技术产出达到极限,dQp/dt=0;,按产品寿命周期模式划分:,衰退阶段:技术创新的产出递减,内部原因是核心能力失去,外部原因是本创新集群的市场优势丧失,标志是新的代替旧的技术创新,dQp/dt0。,2023/3/28,21,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技术传染模型:技术扩散类似于流行病的传播,在初期因信息少,成本高,风险大,采用企业少,生产出的产品供不应求,利润高;当技术进入成熟期,加入企业多,信息量大,风险低。市场竞争激烈,随后技术扩散进入高峰,当市场供过于求时,矛盾突出,效益大幅减低,该技术逐渐趋于消亡。,2023/3/28,22,

8、三、技术创新集群,技术创新集群是由诸多技术创新组成的技术 创新系统。集群中的每一个技术创新都不具有独立的影响,它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对整体的影响依赖于集群中其他技术创新的发生和发展,技术创新集群是不可分割的整体。,2023/3/28,23,第二节 技术经济比较原理,表2-1,2023/3/28,24,技术经济比较原理,满足需要上的可比性消耗费用上的可比性价格上的可比性时间上的可比性,2023/3/28,25,一、满足需要可比,必须满足相同需要的方案才可相互比较和替代:1、产量可比 2、质量可比 3、品种可比,2023/3/28,26,二、消耗费用可比,指用统一的规定计算费用,且要计算全部费用。正确

9、的技术经济比较原理,应该以项目建设到产出产品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以整个社会的消耗费用为基准,而不是从个别国民经济部门或个别环节的部分消耗出发。,2023/3/28,27,消耗费用可比,例如:建设火电站与水电站消耗费用比较:,煤矿,专用运输线,火电站,水坝,水电站,电,2023/3/28,28,三、价格指标可比,采用同一时期的价格计算用同一标准价格计算,2023/3/28,29,四、时间可比,技术方案的经济比较时,计算期应相等;不同时点的资金不能直接比较;,2023/3/28,30,第三节 资金报酬原理,基本概念现金流与现金流量资金报酬计算有残值情况,要记住哦!,2023/3/28,31,一、概念

10、,1、资金时间价值概念 资金报酬原理即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一定的资金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价值,资金必须与时间相结合,才能表现出其正在的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运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2023/3/28,32,资金时间价值概念,一笔用于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后经过一定时间,由于净效益的产生,使得原资金得到增值,即获得了较原投资额更多的资金。而一笔资金作为储藏手段保存起来,数年之后,仍为数量相等的资金,但其实际价值却是不同的。这就是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2023/3/28,33,2、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尺度,利息和收益是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利率和收益率是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

11、相对尺度。,2023/3/28,34,资金时间价值的衡量尺度,利息计算有单利和复利之分:单利只反映现值的利息,不反映增值部分(利息)的利息;复利是相对单利而言的,同时反映现值(本金)和利息的利息。,2023/3/28,35,二、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图,1、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指项目在某一时间范围内的某一时刻资金发生的流转数量;它是投资项目全部经济活动的反映,通常用CF所示。对现金流量的计算,一般以年为时间单位、按收付实现制进行。,2023/3/28,36,.现金流入量,通常用CI表示,一般包括:投资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增加的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收入或中途的变价收入;使用期满时,原有垫支在各种

12、流动资产上资金的回收等。,2023/3/28,37,.现金流出量,通常用CO表示,一般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经营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所得税等。,2023/3/28,38,.净现金流量,它是同一时点的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通常用NCF表示。即 NCFCICO,2023/3/28,39,一般项目的投资过程,P(投资),2023/3/28,40,2、现金流量图,现金流量图:现金流量图包括三大要素:大小、流向、时点。其中:大小指现金数额;流向指项目的现金流入或流出;时点指现金流入或流出所发生的时间。,2023/3/28,41,现金流量图说明:,横坐标代表时间轴,零点代表起点,时间

13、间隔点代表各年年末,同时也是下年年初;在时间轴的每个时点上数值代表现金流量,正值代表现金流入,负值代表现金流出;为便于计算,假设所有现金流量均发生在年初或年末。,2023/3/28,42,现金流量图例,例如:某工程项目第一年投资为200万元,第二年初又投资100万元,第三年投产,年收入500万元,年支出350万元,第四年至第六年年收入均为900万元,年支出650万元,第六年末回收资产余额20万元则现金流量图下图所示。,-200,-100,900,-650,900,20,900,-650,-650,500,-350,0,1,2,3,4,5,6,2023/3/28,43,三、资金报酬计算,、基本参

14、数1.现值(P):2.终值(F):3.等额年金或年值(A):4.利率、折现或贴现率、收益率(i):5.计息期数(n):,2023/3/28,44,、单利计算,单利计算是指只对本金计算利息,而对每期的利息不再计息,从而每期的利息是固定不变的一种计算方法,即通常所说的“息不生息”的计息方法。其计算公式为:,FnP(1+in),2023/3/28,45,、复利计算,复利计算是指将前一期的本金与利息之和(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来计算下一期利息的一种计算方法,即通常所说的“息生息”的计息方法。,2023/3/28,46,1、一次支付类型,一次支付又称整付,是指所分析系统的现金流量,无论是流入还是流出均

15、在某一个时点上一次发生。包括两个计算公式:,2023/3/28,47,、一次支付终值复利公式,式中:(P/F,i,n)一次偿付复利因素 其现金流量图如图所示:,2023/3/28,48,一次支付终值复利计算-例子,【例1】:如果现在将1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3%,求10年末的本利和?解:F10=P(F/P,i,n)=P(F/P,3%,10)=1001.34=134元,P=100,Fn,0,2,1,n-1,n,.,2023/3/28,49,、一次支付现值复利公式,式中:(P/F,i,n)一次偿付现利因素 其现金流量图如图所示,2023/3/28,50,一次支付现值复利计算-例子,【例2】:如果已

16、知年利率3%,希望10年末能积得1000元,求现在一次性存入多少钱?解:P=F10(P/F,i,n)=F10(P/F,3%,10)=1000.744=744元,P,Fn=1000,0,2,1,n-1,n,.,2023/3/28,51,2、等额支付类型,等额支付是指所分析的系统中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可在多个时间点上发生,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个时间点,即形成一个序列现金流量,并且这个序列现金流量数额的大小是相等的。,2023/3/28,52,等额支付类型,等额支付分为:期初支付(即付年金、预付年金)或期末支付(普通年金)。现介绍的4个计算公式,均指期末等额支付。,2023/3/28,53,、等额分付终值

17、公式(普通年金终值),式中:(F/A,i,n)等额系列复利因素 其现金流量图如下图所示,2023/3/28,54,等额分付终值计算-例子,【例3】:某企业每年末可获得利润10万元,及时存入银行,年利率3%,求到10年末一次取出本来和?解:F10=A(F/A,i,n)=A(P/F,3%,10)=1011.46=114.6元,10,10,0,2,1,9,10,.,10,10,2023/3/28,55,、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式中:(A/F,i,n)基金存储因素 其现金流量图如下图所示,2023/3/28,56,、等额分付现值公式(普通年金现值),式中:(P/A,i,n)等额系列现利因素 其现金流量

18、图如下图所示,2023/3/28,57,、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式中:(A/P,i,n)资金还原因素 其现金流量图如下图所示,2023/3/28,58,等额支付计算例子,【例4】:在例3中,前5年每年末获得10万元,后5年每年末获得15万元,及时存入银行,年利率3%,求到10年末一次取出本来和?,10,15,0,2,1,9,10,5,10,10,7,8,6,3,4,10,10,15,15,15,15,2023/3/28,59,等额支付计算例子,解法1:F10=10(F/A,3%,5)(F/P,3%,5)+15(F/A,3%,5)=105.3091.159+155.309141.2解法2:F10

19、=10(P/A,3%,5)(F/P,3%,10)+15(F/A,3%,5)=104.57971.3439+155.309141.2解法3:F10=10(F/A,3%,10)+5(F/A,3%,5)=1011.464+55.309141.19,2023/3/28,60,四、有残值情况,考虑投资结束后,有残值产生,这是客观存在,特别是期初有固定资产投入,为简化方便,只考虑在等额发生与现值关系中应用,在其他方面只是认为在未来有一笔固定资产的折剩价值残值发生。,2023/3/28,61,第四节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分类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2023/3/28,62,一、分类,技术经济指标就是各种资源利用状况及其有效程度的度量标准,是各种方案经济效益的数量反应。技术经济指标的分类主要根据指标的构成、性质、层次、适用部分、评价标准、决策要求等。,2023/3/28,63,1、按经济技术指标的构成分,成果指标 消耗指标 综合指标2、按评价角度分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企业角度评价指标,2023/3/28,64,3、按性质与表示方法分,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 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 综合指标与单项指标 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2023/3/28,65,二、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1、财务评价指标2、国民经济评价指标3、社会评价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